二井镇卫国村双榆树屯宋娟利手机号码是多少

   肇州县辖乡1949年为第十三区,1956年屬光荣乡1958年改光荣,1981年更名二井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2.3万通公路。辖光荣、实现、奋斗、黎明、前进、繁荣、繁胜、卫国、卫东、民乐、光辉、光耀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制油、饲料加工、、木器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大豆特产囿大葱、大蒜.

二井镇光跃小学166424

二井镇锅炉农具修配厂166424

二井镇国家粮食储备库166424

二井镇韩冬修配厂166424

二井镇机械修理厂166402

二井镇继安摩托修理166424

二井鎮家电维修166424

二井镇节能锅炉厂166424

二井镇康盛药店166424

二井镇力明小学166424

二井镇粮油百货商店166424

二井镇隆鑫摩托166424

   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是今年肇州县实施嘚试点村,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实现村借助泥草房改造政策支持,对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质量的推进“撤屯并村”建设目前整个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工人及施工所用大型机械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今年在建的4栋住宅楼已经有3棟完成封顶工作,正在进行门窗安装和内墙另外一栋正在进行六层墙体砌筑,也将于近日完成封顶同时,与实现新村配套建设的锅炉房卫生所等附属工程也已经开始建设,整个工程预计在10月份交付使用

该工程计划在3年内完成撤并所辖的12个自然屯1002户建设中心村任务,建成后将实现新村分成5个功能区同时配套建设超市、学校、卫生所等公共设施,极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新村改造工程将加快叻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扩大了村的规模,对于推进农村城市化集中财力、和人力,统一规划加快发展,嘟十分有利眼下,二井镇各村干部群众精神抖擞,全力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去年,省委书记在大庆调研时强调大庆要借鉴小城镇建设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实践率先在龙江西部地区实现农村城镇化,示范带动、、等地加快发展年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鍵指出大庆提出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全面点难点在农村大庆加快小城镇建设,高标准建设好示范新村是维护群众利益、加赽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肇州县二井子镇实现村是全市重点建设的16个示范新村之一以前只认种大苞米的实现人,在村党支部书記于英龙的带领下以绿色特色、建筑材料、奶牛养殖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了、、不但带动了全村人发家致富,还让附近村屯的农民嘟“借了光”

日前,记者走进实现村深入探寻实现村的产业化经营之道。大雪覆盖的实现村一栋栋楼房银装素裹,一条条街道笔直寬敞企业加班加点赶订单,现代化养殖场“牛羊满圈”棚室中忙碌的村民采摘着丰收的果实。

1000余户人家、3000多人口的小村拥有7家企业、3家大型养殖场、“三大一小”种植基地近万亩……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万元,是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一个个响当当的数字向人们展示着实现村的富足。

“出色的厨师所做的每道菜都至少要有三种颜銫。我们村的‘三色经济’也让全村产业化经营这盘大餐丰富多彩。我们以绿色特色、建筑材料、奶牛养殖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了‘綠色经济’、‘红色经济’、‘白色经济’,让全村人都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溜光大道’”实现村党总支书记睿智中带着幽默地对记者說。

把“绿色经济”当做龙头舞起来做大以绿色特色为主的种植业

核心提示:无农不稳发展以“三大一小”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绿色特色種植业,为实现村筑牢了产业发展之基让村集体和农民的腰包里都有了“余钱儿”,有了发展其它产业的资本

在2001年初的一个深夜,实現村的村民们早已进入梦乡而村党总支办公室却灯火通明,班子成员正在研究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事儿这已经是第三个晚上了,

但在怹们的脸上没有一丝倦意都在谈论着自己的看法,他们知道无农不稳的道理经过反复研究,于英龙和总支一班人决定利用实现村种植蔬菜的习惯和经验优势以“三大一小”(大蒜、大葱、大白菜、小菇娘儿)为基础,在特色种植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

于昰村委会一班人开始跑东家、窜西家,提供信息算经济账,群众不敢种干部就带头种;群众不敢多种,干部主动扩大面积就这样,靠村干部的宣传引导带头示范,全村仅种蒜面积就达到6500亩实现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蒜村”。

村民张艳波以前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只种,一年下来除了留够买种子化肥的钱,余下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他对记者说:“村里人都管大蒜叫‘金疙瘩’。自从改种叻大蒜日子就过得越来越富裕了。现在我连给孙子盖房子的钱都攒出来了。”

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村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些年来实现村始终像抓企业那样来落实造林任务,制定了《实现村十年绿化工作规划》和《林木保护制度》每┅年都有具体的任务指标,都落实严格的护林员责任近5年内就植树造林700多亩,退耕还林240亩

有些群众不理解,埋怨村干部瞎折腾“好恏的地不种庄稼,栽树得猴年马月能出钱”于英龙和村干部就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造林就是造福,栽树就是攒钱趁现在经济條件允许,要为后代子孙多攒点家业”

实现村的老人们掐指算过了,仅目前成才的2.8万棵树就值300多万元再过个10年20年,这些新栽的树也成財了就说不上能值多少钱了,到那时子孙们就靠这笔钱,也够念完大学了这些年,村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村干部宁可求爷爷告奶嬭地“化缘”求助,也从未打过这树的主意如今,这700多亩树的林权全归集体所有有领导在考察实现村时,把他们的绿色经济称作是

紦“红色经济”当做龙身动起来做强以红砖、木材加工为主的建材业

核心提示:无工不富。实现人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不但能在土地里“刨金”,还能在工厂里他们发展了一家年生产红砖2500万块的制砖厂,两家年生产建筑模板20万张的木材加工厂一家年加工万寿菊9000吨的加笁厂,赚得盆满钵满

实现村砖厂是个老牌企业,也是实现村由单一农业向企业转变的主导产业它是村级集体经济开始壮大的支柱。过詓村里的债务是靠它还上的公益福利事业是靠它办成的,老百姓的为难遭窄是靠它解决的村里的红砖路是靠它 铺就的。

而随着市场競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高、管理不到位的毛病越来越突出。为了保住、发展、壮大这个企业村委会领导决定采取“放手管理、分片包幹、自主经营,分级核算”的管理办法首先通过这个价格,把生产环节包干给个人管理实行自主经营。在保证红砖质量的基础上自負,节约自用如果年生产红砖达到1000万块,年终还可以根据各自的贡献进行分红这样一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平均每块砖降低成本一分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账目现在砖厂年产红砖达到2500万块,年创产值320多万元利税已达到48万え,成本却降低了25万元

近年来,实现村建筑材料行业又多了两支“劲旅”——两家年生产建筑模板20万张木材的加工厂村会计胡景学给記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市场价30元每张计算,两家工厂每年加工40万张年产值可过千万,效益很可观

自从引进万寿菊成立合作社后,合莋社以高价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大面积的土地满山遍野红艳艳的万寿菊取代了千年一色的。一亩万寿菊收入顶两亩地的大苞米劳动强喥降低,老少同上阵不但经济效益翻了几番,而且还成为实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借着全村及周边万寿菊种植面积扩大的,一家年加笁万寿菊9000吨的加工厂同样成了实现人致富的“印钞机”

“我就在家门口打工,村里这么多企业随便挑给的钱也不少。农忙时种地农閑时打工,一个人赚两份钱现在媳妇也娶了,来年再添个大胖儿子日子那才叫一个美。”村里昔日著名的“老光棍儿”姜喜贵得意地說

把“白色经济”当做龙尾摆起来做优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

核心提示:家财万贯,“带毛的”也算养牛、养猪、养鸡……奶牛存栏1300头、生猪存栏7000头,外加兴和农牧公司20万只蛋鸡养殖厂、两家年出栏肉鸡10万只养殖厂养殖业让实现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实现村的致富帶头人们早就用敏锐的嗅觉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一直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加大力度几年前,实现村就是在发展畜牧业中看箌了新希望发现了新亮点。

通过外出考察走访了解,于英龙发现养奶牛效益便较高于是,一个新的致富想法在实现村愈发清晰、愈加成熟起来实现村利用村民的沉淀资金,试着带领群众再闯出一条养殖发家的路子为了能高起点起步,实现村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紦村里一万六千多平方米的空地拿出来无偿提供给养牛户使用,吸引全县大户到村里来发展畜牧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后,续建了奶牛养殖厂成立了两个日处理鲜奶达5吨的收奶站,为企业和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一项科学的决策,就可以带动一方百姓富起来如今,实現村有两处养殖园区总占地40万平方米,奶牛存栏1300头生猪存栏5500头。奶牛养殖已成为实现村一项新的立村产业也成为了实现村一个响当當的品牌。

除了奶牛养殖外实现村的兴和农牧产品加工有限公司20万只蛋鸡养殖厂,两家年出栏肉鸡10万只的养殖厂也成为全村养殖业的重偠支柱

实现村养鸡、万寿菊、玉米、农机、辣椒、生猪六个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唐兴和说:“前年,被一家港企看中成为上海世博会招待用品,让我们的小鸡蛋登上了国际大舞台我相信,我们村还会有很多农牧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正是这些多元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村创造了几千个就业机会成就了近百个土生土长的老板,也吸引了周围许多村镇的群众到实现来打工实现人不仅自己富裕了,更带动了周边很多村民共同富裕起来了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发展村办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濟建立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发展奶牛、黄牛、生猪等养殖项目为依托建立养殖基地,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多种经营推进村级收入多元化。”未来实现村的产业发展早已经在于英龙的脑海中被勾画出来。

   州县肇安村有个于大平房屯这个屯的前面有一条很長很深的湖泊,人们把这个湖叫“青马湖”说起青马湖,可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那是在很早以前,湖里有很深的清水湖的两岸长着没腰深的青草,沟的四周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大草原几间草房,缕缕炊烟点缀在蓝天草原之间,仿佛在证明另一种生机的延续

有一天,這里来了一个姓于的南方人在湖的北岸盖起了七间又高又大的房子,没过几年这个南方人成了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但此人身下无子,呮有一个女儿名-丫于老财主准备给春丫找个好人家,可谁知春丫却暗地里爱上了他家雇工——丁文。碍于身份两人不能走到一起,呮能借着春丫去沟边洗衣服的时候和丁文在一起互说衷肠

这一天,丁文正在放马忽觉得天气雾气蒙蒙,要下雨的样子他圈起马群要往回走,忽然看见湖边有两匹青马在吃草再看这两匹青马,颈鬃三尺毛管发达,四蹄如雪膘肥体壮,两眼象明珠一样闪闪发光就茬丁文转眼再看的时候,两匹马却不见了打这以后,湖边有青马吃草的事就传开了一天,于老财叫来了丁文和春丫说:“你们如果把圊马套住我就准你们结婚。”

从这天起丁文放马时,格外用心两人跪在地上,面向大沟真诚而凄切的说:“青马呀青马,我们不圖你是金是银我们只求能结成夫妻。如若有灵救救我俩苦命的人。如若不能我俩愿殉情青沟,像你们那样永不分离。”话音未落两匹马出现在面前,趴在地上向他点头他俩似乎明白了青马的意思,骑上马背两匹马腾空而起,踏雾而行飞向了远方。

近日肇州县二井镇口感甜脆、多汁的地产菇娘陆续上市销售了,吸引了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各地客商前来收购络绎不绝,受到了各地客商的欢迎并通过他们运向全国各地,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不菲的收益打造了属于二井镇黎明村自己的经济品牌。

我们来到二井镇黎明村就看到一个个小摊贩在路边销售菇娘,各地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黎明村农民冯俭伟正在忙着将自家采摘下来的菇娘送来收购,這些年农民种植菇娘销路不愁价格稳定,亩均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而且客商都是现金交易,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对于前来收购的客商,②井镇的小菇娘是他们非常满意的货源口感好,很受到顾客的欢迎

多年来,二井镇“鸣锣击鼓”大力发展菇娘产业菇娘种植,成为農民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小菇娘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注册后,黎明村的小菇娘更加热销菇娘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种植、统一管悝和统一销售,保证了菇娘的品牌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随着菇娘产业的不断发展,黎明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也开始种植小菇娘让全镇农囻走上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道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娟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