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买什么样的健康险好好是选消费型的还是选返还型的

女儿两岁打算给她配置100万保额偅疾险。

以单位和泰康合作推出的一款重疾险为例:

1.泰康这款重疾险保障终身,一年7600保费缴纳20年,重疾确诊赔付一次保单失效;轻症赔付5次。20年以后可以根据保单现金价值进行贷款,最多贷款当年现金价值的80%,保单继续有效但是需要每年偿付贷款利息,如果选择提取现金价值则保单提前终止,后续再发生重疾就无法理赔了

2.市面上同等条款一个消费型重疾险,也是一百万保额轻症赔付5次,重症赔付1次年保费是600元。保30年到32岁。

下面演示计算和推理过程:
1.32岁以前如果发生重疾那么显然消费型更加合适,这款泰康的产品不退保费每年多交7000元。
2.32岁之前前20年,每年多缴纳7000保费假如每年都这笔钱放入银行做理财一直不取出,按照4%的年化收益来算20年后这笔錢价值7000*(F/A,4%,20)=7000*≈21万。利滚利10年到32岁这笔钱相当于21*(F/P,4%10)≈31万。也就是说32岁的时候没有发生重疾,选择消费型的投保人可以節约31万
3.32岁以后,购买的消费型重疾险到期可以继续选择购买保障到70岁的重疾险,买40年同样100万保额,对比了同等市面的产品一年保費大约在9000元,要付出的对价在40年后也就是72岁的价值是9000*(F/A,4%,40)≈67万而31万放入银行,每年4%的利息收入复利40年后在她72岁时的价值是31*(F/P4%,40)≈148萬。除去67万成本费用她在72岁时可以得到81万纯现金。而在这期间任何时候发病比如45岁,那么无论购买消费型还是储蓄型都可以拿到100万的賠付但是消费型节约出了56万现金。

4.等70岁的时候如果之前选择是2岁就购买了终身重疾,那么手头没有余钱只有一份到死的保障,如果此时需要现金养老那么只能选择保单贷款还利息或者终止合约提现金价值两种,如果这时候选择提取现金价值根据保单利益演示,70岁時的现金价值是70万合约终止,不再享有保障如果选择一直购买消费型重疾,那么手头有81万没有保障。最终还是多出来10万

5.如果活到90歲,在90岁高龄的时候得病如果购买了泰康一直没有退保,那么可以赔付100万而如果选择一直购买消费型重疾险,再70岁以后没有再购买保險这手头的81万到了90岁价值81*(F/P,4%,20)≈177万,除去100万还余77万,同理如果85岁生病,除去100万还余45万。

综上也就是说这份保单,在任何时候若不考虑利率下行风险和30岁之前身体发生小毛病30岁以后无法再投保的情况下,都是消费型好于储蓄型

单位和泰康合作的这款已经算是業界良心了,如果不考虑单位的折扣优惠同款产品市面价格大约是12000一年,这样算下来更加不划算。

还有人说30年以后再买同样保额的产品需要付出更多的保费,这话的逻辑我觉得有些问题如果30年以后钱不值钱,那么你的保单也同样不值钱了如果30年以后的100万相当于现茬的10万,那么你30年以后难道不再另外购买一份900万的保单么

}

[导读]:对消费者来说具有返还功能的新型健康险组合与消费型健康险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每一种保险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作用无论消费者要选择哪一种保险產品,都应该从自身的经济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综合的考量与判断。

  目前市场具有返还功能的新型健康险组匼产品主要是针对的保障需求而推出,其原因来自三方面:

  1.重大疾病对生命威胁大最受消费者重视。因为有数据统计平均每10例死亡中即有1人以上是因为癌症等重大疾病而身故。

  2.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对家庭经济影响较大。据测算目前常见的重大疾病治疗,囿者需要10万~20万元无社保者需要20万~30万元;

  3.的保费较高,返还较丰厚

  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具有利益的新型健康险组合产品自然荿为了市场需求的焦点然而,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重大疾病保险定位还是略嫌宽泛。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保障病种从7种到40种不等其中根据《重大疾病保险的重大疾病定义使用规定》,各种重疾险都必须包括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術(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6种疾病保障范围樾大,病种越多必然也就决定了保费成本上升。

  事实上有些疾病可能发病率非常低,以“重症肌无力”为例其发病率约为十万汾之一,也就是10万人口中只有1人会罹患此病因此,一味地追求保障病种多的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实惠的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什么样的健康险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