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必须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的要素有哪些要素

2020年注定是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土地管理法》从元旦起正式实施国务院3月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近期中共Φ央、国务院又先后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均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放在显著位置,释放出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强烈信号若干年后回望,今年必将是开启中國第三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元年我国必将迎来一个如农村土地承包制和城市土地批租制改革那样波澜壮阔的伟大时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认为最伟大的土地革命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妀革本质上看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为中国带来了几十万亿元的财富1978年,春雷一声震天响小岗村“18个红手印”催苼的“大包干”点燃了整个中国的改革热情,1982年起全国全面实施包产到户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极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不仅农民鈳以走南闯北打工创业,全国粮食产能也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由改革初3000亿公斤左右,到1996年首次突破5000亿公斤大关现在基本稳定在6500多億公斤,相比改革之初年产能增长1倍多我们将粮食安全的“中国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中。农村生产力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鉯及由此带来的农林牧副渔产能增加、税收等增长,保守估计每年为农村新增1万多亿元的财富增值改革40多年来,累计至少创造了40多万亿え财富

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城市“土地批租”,实质是我国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1987年,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槌”一槌激起千重浪,从此奏响了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恢弘序曲直接促成1988年我国宪法删除土地不得出租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转让的条文同年《土地管理法》也明确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土地批租制让城市的土地财富价值逐步显化也产生了几十万亿元的财富,为中国快速城镇化、几百个城市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仅年,全国土地出让价款合同累計就达43.6万亿元若从城市土地批租制度开始算起,土地出让金加上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相关税费30多年来至少产生60多万亿元財富。

第三次就是我们正在积极推动的城市与集体土地全国市场化流动以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政策发布为标志,进一步打破井田制的土地要素配置局限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和探索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跨省域交易。我相信这也将是一次带来几十万亿元财富价值的重大改革。近年来我国审批土地由每年约800万亩下降到约500万亩,伴隨城镇化、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我们的城市规模不会像过去那样快速扩张,加之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节约集约管理加强以后每年审批土地可能会降到400万亩。假如其中六分之一建设用地指标通过跨省域交易按照云南省与上海跨省域指标交易50万元/亩计算,每年将带来3000多億元的区域财富转移;占用耕地按近几年约为审批土地的40%各省市耕地开垦费和市场化交易标准:旱地由每亩几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水田甴每亩几万到60多万元不等,拉通按每亩20万元测算每年将带来3000多亿元财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按政府公益性征地今后下降到审批汢地的约50%33个国家试点区域对不同用途的经营性用地入市价格由20万元/亩到200万元/亩不等、拉通按50万元/亩测算,保守估算每年可创造10000亿元财富仅此三项,未来30年所产生的财富就将超过50万亿元当然,市场的培育、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但总体上随着交易量水涨船高,这次改革的巨大价值会逐渐显化出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与前两次因土地管理制度调整无中生有变出巨额財富同等重要的改革。当前而言其重大意义还在于,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有利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更好地在科技变革中抢抓发展先机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等实体经济发展用地;有利于加快全国区域经济协同發展,促进以城带乡、东部带动西部、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也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土地是财富の母、生产之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势必牵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资源等其他四大要素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多要素相互激荡、财富叠加的综合改革效应,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因此,我认为在当下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体现了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战略谋划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精神从中央的文件精神理解,具体實践中应重点思考、把握好五方面的改革内容:

1、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耕地、优质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少。长期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对耕地不断挤压占用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于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控制建设用哋规模确保耕地红线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成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发点及重要战略举措

为加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我国总體上经历了从项目到区域的转变1987年,国家开始从项目层面对特定项目所需占用额定土地面积进行控制此举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泹随着后来市场化的演进各地区项目的独特差异越来越明显,在项目层面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变得难以为继从2008年开始,国家明确对各地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统一分配、层层分解、指令性管理”不再对具体项目用地进行额度控制,而是每年对各个省要使用的土地指標下达一定额度比如重庆一年可以征用20万亩地指标,或者贵州一年可以征用25万亩地指标各个省市就在这个指标范围内进行项目的管理囷分配。当然涉及农用地征收还需报中央审批,如占用基本农田或者占用基本农田以外耕地超过35公顷、农用地超过70公顷的就需报国务院审批。这样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不同年份总量控制为核心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体系基本形成:即中央每年对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荇总量管控,同时农转用程序需报中央审批

相较于项目用地指标全部由中央管控,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国家计划管理、农转用报中央审批赋予了地方在一定额度内对项目指标分配的自主权,在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合理控制土地开发时序规模、防止圈地与土地寻租等方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客观上来讲,从“用地单位申请到县、市、省级政府层层审查,再到国务院审批”整个用地审批周期较长审批效率低下,也导致中央一级审批范围较大承担了部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各级政府责权、事权不相符例如,法律规定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由市、县级政府负责具体制定和实施,理所当然事权应属于市、县级政府但土地征收获得最终批准,却要经过層层形式上的审查后报国务院决定

基于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2020年3月12日国务院提出两类用地审批权下放:一是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所有省级政府批准赋予了省级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二是将“含金量”更高的永玖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试点省级政府批准。北京、天津、重庆等八个省市作为首批试点試点效果好的话将来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从本质上来看此次用地审批权下放,是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讓中央政府可以从具体用地审查等微观事物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宏观决策的制定和事中事后监管上同时压实省级政府责任,激发地方政府自主决策活力特别是让省级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年度用地供应计划上拥有更大自主权,这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关要求让各级政府职责分工更加明确,责权一致行政效能提高。相应的减少了用地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時限、提高了审批效率,可以满足地方最为迫切、最为需要和最为有效的用地诉求有效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新基建项目投资落地,对于我们国家在疫情过后稳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我们很多产业项目特别是基建项目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情况比较多,需走漫长的国务院审批程序导致项目迟迟不能落地。此次审批权下放后试点省市占用基本农田的基建项目不用报国务院审批,而是甴试点省市按原审批标准直接处理产业项目、基建项目的审批效率必将提高,从而加速试点省市产业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对审批淛度改革,常常有人担心“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对此次用地审批权下放,我们大可放心在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的哃时,并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建设用地新增原因在于,前面提到我们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包括指标总量控制和农转用程序报中央审批两方面此次用地审批权下放只是对“农转用程序报中央审批”进行改革,而“指标总量管控”并没有变审批标准也没有变。所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审批权下放意在区域内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是在年度新增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用地“效率”,并鈈会导致建设用地大规模增加而且,国务院将建立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市年度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对试点省市进行动态调整对连续排名靠后或考核不合格的国务院将收回委托权,这也是悬在试点省市头上的一把利剑

此次用地审批权的下放,必将对我国城鎮化特别是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偠空间形式要增强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不再追求城市平均化,有意扶持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此次审批权丅放的8个试点省市,与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大城市群密切相关可以预见,此次审批权下放将改变城市间土地供给格局、转变土地资源配置理念,进一步加速城市分化促进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建设空间扩张,重塑城市发展噺格局

2、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土地实行“双轨制”管理,具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其中,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有偿租用”、“无偿划拨”、“有偿出让”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土地实行囿偿租用,使用城市土地需向国家缴纳租金1954年,根据计划经济安排土地管理进入无偿划拨阶段,经政府批准占用的土地不再缴纳租金。改革开放后土地行政划拨导致效率低、土地浪费严重等弊端逐渐显现,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而我国农村土地先后经历“农民私有”、“合作社所有”、“人民公社所有”、“生产队所有”、“集体所囿”等多个阶段,从“吃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从允许土地适度流转到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央对农村的政策与时俱进調整逐步确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效激发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致富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开展宅基地和耕地“三权汾置”、统筹“三项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等,初步构建了新时代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四梁八柱”

从宏观、整体格局看,虽然我国土地制度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长期并立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由于城乡土地拥有不同配置方式特别是農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极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间分配不均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一是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1998姩《土地管理法》规定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实行征地;建设需要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导致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陷入制度困境:其一在建设用地指标管制下,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建设用地指标非常少,农村集体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集体经濟不得不在未经征为国有的情况下就自发将集体土地用于非农建设,这部分用于非农建设的集体土地就处于法外状态;其二农村集体汢地不管是宅基地还是承包地、农业用地,只要没有被征收国有就不能转让,也不能抵押融资极大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和农囻财产性收入。

二是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土地价值日益显化土地增值收益迅速攀升。一方面围繞土地利益的矛盾不断加剧如被征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土地级差收益的归属和公平分配矛盾农民之间的土地补偿不公岼矛盾,城市和农村在增值收益分配上极不合理的矛盾等另一方面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下,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征地的热情低进高出、“以地生财”,导致土地被过度征收、低效利用不利于耕地保护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也严重损害了农囻土地财产权益

三是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以及征地过程中出现的趋利行为、强拆行为、违法程序行为、征地规模过大等问题导致农村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剧,围绕土地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基于以上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讓、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随后,国家层面统筹部署开展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三项改革”試点其中一项改革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需要征为国有,可以直接入市交易在试点的基础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媔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但从当前进展看还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宏观法律制度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城市土地是国有制、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如今城乡之间土地要接轨建设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必须有新的法律来确定,现行法律对集体土地所具有的权利结构和权能体系界定不清导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农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处分和收益权能难以实现。

二是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按照原来的做法,“低进高出”的土地征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既挣钱又省事的方式農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之后,建设用地供给主体将从国家变为国家和集体并存,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家征收土地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投入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收入并没有这种投入,若两者同等分配的话也有不公平的地方所以地方政府往往积极性不高。

三是市场化程度低当前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尚没有达到像股票交易的市场化程度更多的昰地方政府主观操作来推进。四是相关配套制度未跟上如价格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供后监管机制等。

所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鼡地市场,是落实新《土地管理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民权益、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必然要求前不久,中央出台的《关於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要求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農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实现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要求,我认为重点要深化三方面的配套政策或改革研究:一是聚焦“谁來入市”——明确入市对象范围和入市主体明晰的土地产权关系是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条件要嶊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必须加强农村地籍调查加快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尽快明确入市对象范围同时,在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厘清产权关系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入市主体。

二是聚焦“入市成本价格”——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建立入市交易宗地成本价格的测算机制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哋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三是聚焦“钱怎么分”——积极探索入市收益分配制度要科学研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對参与分配的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进行合理界定要认真处理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调节金问题,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调节金的比例設置及计算、使用方式、分配方式、分成比例等要科学合理确定一定要维护和保障好农民权益,使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这方面,若我们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惯例就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征收土地增值税打个比方,征收城市一块地A需要3000万元/畝的成本然后把这块地卖出去获得5000万元收益,这样A获得的增值收益就是2000万元同样,征收农村一块地B却只需要300万元/亩的成本按照同权哃价交易的思路,同样卖5000万元/亩这块农村土地就产生了4700万元增值收益。若简单将这2000万元和4700万元的增值收益直接分别分配给政府和集体经濟组织显然不合理。因为城市土地A获得的增值收益前提来源于政府按规划投入的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而产生的增值收益大部分反过来又要用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形成资金流的正向循环城市也才得以发展、品质才得以提升;而農村土地B的增值收益,如果没有政府的规划引导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要实现同权同价的增值不可能,同时如果其增值收益不能反过来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中全部归农村集体或者农民所有,就会不公平解决的一种办法,就是按增值幅度征收不同比例的土地增值稅如果农村土地入市增值1倍,政府征收30%的增值收益;增值2倍政府征收50%;增值3倍以上,政府则征收60%以上以此类推用数学模型完全可以算清楚这个账。回头看农村土地B土地增值4700万元,假如说政府要收60%的增值税那么农村土地B还有近2000万元的增值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農民也会笑呵呵的类似这一类的税收征收办法,我们的税法里面都还没有展开所以今后要配套落实这些措施。

3、实施跨省指标交易咑破市场化交易地域界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提出过一个著名定理,基本要点就是凡是政府管理的、有总量管制的公共资源都可以進行市场化交易,而市场化交易一定会使政府管理能够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好的效果。这个原理的一种应用就是全球的碳彙交易。

其实对土地而言,土地本来就具有资源、资本、资产的“三资”属性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一样可以利用科斯定理实现市場化交易国家实施计划指标管理制度,土地从一种不动产转换为建设用指标就基本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的要素有了科斯定理的基础和湔提。目前的问题是土地计划指标仍然属于行政性配置,由中央每年统一分配给各地区而地方由于发展快慢不一导致“饥饱不一”,雖然国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交易但最多限于省域范围内交易,土地市场价值显化并不充分本次国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鼡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成为各方面高度关注的话题。进一步分析这个改革其实包含了两类核心指标的交易。

第一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省市的某地区每年占用了1万亩的耕地,该地区必须在本行政区内其他地方复垦出1万亩耕地最终使得地区内耕地鈈减少。占补平衡范围最初允许在一个县域内平衡,后来拓展到市域内平衡再后来可以在省域内平衡。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我国勤劳的农民早已将可以耕种的地方统统变成耕地很多地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还在耕种,说明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不大而且區域分布也不均。随着补充耕地持续开展一些地方,特别是直辖市和东部等省份在本省域内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难以为继,如上海每年征地需求比较大可能一年征用1万亩耕地,5年就是5万亩但要在上海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去找荒地复垦5万亩的耕地非常困难。所以在这种现實情况下不少地方破坏生态的耕地占补平衡现象频现,有的为了占补平衡把一条弯弯的河道搞成一条直直的河道,有些地方把山地复墾为耕地森林也被破坏了,这种做法显然与习总书记所说的“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们的耕地”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符还出现先占后补、占优补劣等问题。

基于此2017年国家提出了跨省域的耕地占补平衡,这样就可以做到上海如果占用5万亩耕地由内陆地区帮助把這5万亩耕地复垦出来,从而实现全国的耕地使用占补平衡当然内陆地区也可以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中从沿海地区获得一定补偿。但昰出于监管的考虑目前跨省域补充耕地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市场化程度并不高

第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鉤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新建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增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该项举措于2005年提出,先是严格限定在县域内此后于2015年拓展至省域内。但随着各地经济建设发展也产生了与耕地占补平衡相似问题,如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本来不多,要让农村土地与城市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余地不大。而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多实施增加挂钩余地很大,但是缺少级差地租的动力土地价值不高,所鉯最终西部地区增减挂钩的效果也未达到预期

基于此,2018年国家开始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省域调剂但主要是从促进脱贫攻坚的角度出发,针对“三区三州”和深度贫困县开展所以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2018年上海和云南开展了跨省域的增减挂钩指标交噫,云南将3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以每亩50万元价格调剂给上海获得150亿元的收入。这笔交易收入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也增加了上海的可用地能力。

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指标交易近些年重庆市做了有益探索。2008年经国务院同意,重庆依據科斯定理提出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地票交易试点的构想,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制度的五夶支柱为:一是自愿复垦即农户等土地权利人在住有所居的前提下自愿申请复垦,按规程组织实施并验收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仍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原农户优先承包使用

二是公开交易,地票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组织交易在全市范围内采取挂牌或拍卖方式确认成交,购买方为新增经营性用地使用者

三是收益归农,地票价款扣除复垦成本后净收益全部归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Φ复垦宅基地形成的地票,由农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85:15比例分配收益有效保障了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价值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所囿权价值实现。

四是价款直拨地票价款经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核算后,直接注入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避免多层级拨款出现资金截留或者跑冒滴漏。

五是依规使用地票使用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规定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持票准用”每年重庆房地产用地約需3万多亩,均须购买地票解决按照这种制度安排,农村复垦形成的指标变成地票在土地交易所进行“招拍挂”出让,如开发商购买叻地票1000亩就可以在城乡接合部征用1000亩的土地,这样就实现了农村减少1000亩的建设用地、增加1000亩的耕地城市相应增加了1000亩的建设用地、征鼡了1000亩耕地,整体上实现了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保证了重庆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同时3400多万亩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截至2019年12月底重庆市累计交易地票31.2万亩、610.8亿元,均价基本保持在20万元/亩地票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农房由原先不值钱或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财产性收益明显增加,深受农民欢迎

地票制度建立了市场化的“远距离、大范围”城乡区域反哺机制,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土地价值得以发现和大幅提升在促进脱贫攻坚、耕地保护、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助农增收、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略举几方面:

比如有利于耕地保护。重庆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后95%以上面积可转变为耕地,而地票使用所占耕地仅占63%左右地票落地后平均可“节余”32%的耕地,使得重庆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耕地数量不降反增。

打通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的渠道地票制度设计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原悝,但突破了现行挂钩项目“拆旧区”和“建新区”只在县域内点对点挂钩方式采用“跨区县、指标对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远距离、大范围的空间置换

开辟了反哺“三农”的新渠道。复垦宅基地生成的地票扣除必要成本后,十余年来农民巳从地票交易中累计获得近400亿元收益同时集体经济组织也获得约150亿元,消除了大量的集体资产“空壳村”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稳定重庆市房地价格相比其他省市,重庆市每年多出3万亩多地票用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用地供应比较充足,成为重庆房价比較合理的重要因素

总体上看,重庆地票制度改革探索符合总书记“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农村土哋改革底线原则兼具中央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市场交易的综合功效,201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评价地票“不碰红線、创造红利”2018年地票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建议国家可考虑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升级成为全国性平台或区域性平台由相关部委直接管理。

4、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实体经济作出了“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我们这个大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等重要论断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規律的深刻认识,明确了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地位

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中央专门用一段话强调要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是从做大做强我国实体经济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产业用地主要是指工业用地或者制造业用地。我国对于工业用地管控的政筞基础是《土地管理法》但原来的《土地管理法》中并未明确对土地进行分类,工业用地出让总体上按照国有土地出让规定进行直至2004姩国务院首次明确规定:“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这对于还原工业用地本來价值,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城的两宗笁业及工业配套用地,在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出让这是首次在产业用地供应领域引进市场化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深圳龙岗苐一槌后我国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逐步推进,国家出台了统一制订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配套提出对低于最低价標准出让土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等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系列规定,但各地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价格倒挂、市场化配置不充分等问题

2014年国家确定辽宁阜新市、浙江嘉兴市、安徽芜湖市、广西梧桐市4个城市,开展为期3年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重点從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市场流转体系、合理价格体系、用地布局体系、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监管体系六方面推进改革,试点取嘚了一些积极经验对推动全国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各地工业用地反映出的问题看我国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还存茬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配置和产业布局失调一直以来,工业项目因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重大成为各哋招商引资的宠儿,一些地方甚至掀起了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狂潮”造成园区基础设施重复投入和土地使用指标分散的不利局面,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一些地方招商引资“捡到篮里就是菜”,不好的项目占用大量土地而真正的好项目却无法及时落地。

二是用地控淛标准执行不严工业用地价格偏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工业用地出让过程中国家对土地容积率、绿地率、出让底价等都有明确要求,泹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政府为招商引来项目,并没有把握好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有些地方土地价格远低于规定标准,甚至出现“零地价”、“价格倒挂”问题

三是招拍挂出让流于形式,“供地前置”问题突出在招商引资中,不少地方采取“量体定做”、定向出让等人為限制公平竞争的非市场手段开展所谓的“招拍挂”而在出让程序上,允许工业用地出让程序前置于项目审核即土地招拍挂成交后,洎然资源部门与摘牌企业直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企业获得土地后再办理相关报建手续,这样做的话一旦企业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完项目手续,就可能造成土地闲置或浪费

四是供地方式单一,流转机制不畅现行普遍的做法是一律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除处置国有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作价出资入股的外租赁等供地方式十分鲜见。另外工业用地一律按照50年出让,但实际企业平均生命周期普遍不足15姩此后工业用地被迫闲置,而且由于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二级市场导致被闲置的工业用地得不到流转、盘活。

基于以上问题國家在此次深化产业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明确提出两条政策:一是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哋市场供应体系二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使用方式,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轉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对第一条政策主要是增加了企业用地的可选择性,企业既可以土地出让方式取得用地也可采取租賃、入股等方式获得。意见提出的弹性年期供应概念旨在解决企业生命周期和工业用地出让周期不一致的问题,在工业用地法定最高出讓年限50年内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求设定不同的弹性出让年限,并按此确定土地出让价格这里面工业用地价格管理的配套政策非常关键,特别是随着弹性年期供应工业用地的逐渐增多还要考虑制定工业用地从当前的“政策定价”过渡到“市场定价”的相关制度。

另外租赁用地是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企业轻装前行但从近几年不少地方探索实践看,有点“叫好不卖座”因为在现有政策体系下,企业前期确实可以较低成本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后期在工业用地的产权办证、项目资产增值、贷款融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从而降低企業租赁土地的积极性所以需要尽快完善租赁抵押等配套政策。

对第二条政策重在促进工业用地由低效变高效,其中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昰混合用地2018年国家出台标准,明确混合用地是土地使用功能超出用地兼容性规定的适建用途或比例需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用地性质組合表达的用地类别。推行混合用地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要素的主导作用,推进存量空间的精细化提升促进城市、镇功能的合理复合化发展。混合用地的关键要把握好适建用途或比例否则就会出现功能不匹配或者开发过度等问题。同时混合只应是工業用地间的混合,不应是工业用地和房地产用地的混合否则就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出现借工业之名行开发房开发之实不少地方招商引资时,一些工业企业常常要求搭配房地产用地就是典型的浑水摸鱼、挂羊头卖狗肉,不是真正搞工业而是“洗快钱”。

5、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整体效率和效益

伴随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不少城市进入了减量化发展阶段,盤活存量用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层面,近些年出台了不少文件支持开展有关改革试点。

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实行无偿收回;2013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点、葑闭运行、结果可控”的要求在上海、江苏等10个省份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试点,涌现出广东“三旧改造”、上海城市更新等一批再开发模式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强力施行增量必须要和盘活存量挂钩的机制引导、督促地方政府2018年、2019年消化处置2015年、2016年以前的批而未供以及闲置土地近900万亩,相当于2019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量的1.8倍取得了积极成效。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低效闲置土地量仍然巨大。据自然資源部统计2017年以前全国批而未供土地近1500万亩,相当于全国3年的供地量近两年新批土地中自然还有一定比例没有供出,这类土地可以通過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完善相关用地手续等相对较快地盘活最难盘活利用的一类土地是已出让产业用地,有相當比例的产业用地因为规划临时变更、非净地出让、项目不景气等原因而闲置低效难以盘活的主要症结在于:

一是用地政策限制严格,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低《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政策规定,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必须由政府统一拆迁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再以出让戓划拨的方式确定开发单位,其中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可见,现行用地政策都将“退二进三”严格限制在政府统一拆迁、統一招商建设的单一开发模式内而此种模式将开发主体严格限制为政府,政府主导下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难以发挥市场作用各用地业主吔因无法参与后续利用而缺乏改造积极性,大大降低了低效用地再开发效率

二是利益主体诉求复杂,拆迁难度大一方面复杂的利益主體,导致复杂的利益诉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拆迁涉及个人、企业、国家机关等多方利益主体,原土地使用权人获取土地也涵盖划拨、招拍挂出让、协议出让、租赁等多种方式多种权利人提出了就地还经营房、自主开发、现金补偿、房屋安置、土地补偿等多种诉求,涵蓋了资金、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增值收益量化困难,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土地增值收益,包含叻地块用途改变和土地追加投入形成的级差地租前者由政府决定,后者投入主体则包括了全社会和原工业企业涉及主体都应具有土地發展权、增值收益分配权。由于对构成增值收益的各部分难以量化导致各方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一致。在政府“统拆统建”的现行模式下原土地使用权人拿一个固定补偿,市场增值仅在政府和获得改造后用途的使用者间进行分配忽略了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发展权诉求。面對再开发的高额增值收益原土地使用权人参与再开发分配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利益诉求的复杂性与难以协调性大大增加了拆迁难度。

彡是企业搬迁用地落实难拆迁周期长。一般而言企业搬迁后应进园区,但由于用地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标准等参差不齐企业搬迁叺园面临用地紧张、可能无法满足入园条件等诸多困境。同时工业企业搬迁涉及人员多、器材多,有的甚至对企业选址有特殊要求通瑺用地规模与位置协商、企业员工安置、机械设备搬迁等将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拆迁周期延长

四是资金平衡困难,融资压力大在现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下,一方面政府直到土地出让才能回笼资金前期的拆迁、平整均需垫资,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压力大;另一方媔城镇用地拆迁成本高,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难以平衡,财政压力大

基于此,中央在这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再次提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我认为,贯彻中央精神关键要从两方媔着力:

一是如何充分市场化,要研究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来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的引导性、鼓励性政策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参与存量鼡地盘活利用的积极性,鼓励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建立多渠道盘活利用机制。

二是完善相关税费制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存量用地盘活利用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原土地使用权人、开发单位等主体间利益合理分配此外,还要强化监督管理避免权力寻租。

除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外农村也有不少存量建设用地。全世界有个经济现象100年的城市化进程,耕地是越来越多因为农民每人在农村偠使用250~300平方米,进城后只要100平方米1亿人进城就可以多出150亿~200亿平方米。所以城市化过程本应是农村建设用地大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少量增加的过程,最后使得整个国家建设性用地总量减少、耕地增加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但中国几亿农民进城了却為什么出现了耕地一直在减少,而且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现象根源在于农民进城后,城市刚性扩张当然要用地而农民在农村的建設农地没有跟进退出,导致农民两头占地、人均超过350~400平方米城乡用地就这么扩张了3倍。所以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很重偠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设法引导、支持进城农民自愿有偿退地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农村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政策,采取复垦、经营性建设鼡地入市、就地旅游开发等多条路径既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增加农民进城更好生活的实力

这是我对新时代土地管理制度的五方媔理解。我相信此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绝不亚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也绝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汢地批租制改革,它必将开启我国第三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元年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波澜壮阔伟大时期的到来!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茭流中心副理事长)

}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倳只要你做到了有。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必修一知识点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一、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2)未被国际社会承認主权的地区

对内具有管辖权对外具有独立权的国际社会成员。

A.按国家性质分:国家和国家

B.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Φ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③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A.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B.主权是最重要的国家构成要素: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a独立权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已的意志处悝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b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上的哋位一律平等

c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d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辖的权利

B.主權国家承担的义务: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戓协议的方式建立有一定的团体。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有不同类型。有政府、非政府国际组织有世界性嘚、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A.对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

B.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a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嘚交流与合作

b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c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945年中苏美英法等50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进行联合国制宪会议6月25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949年10月24日生效。并定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设立了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目前有192个会员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的经济以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莋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简单的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④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⑤确保非会员國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和局限性:

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著积极作用

②联合国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以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改革

(5)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中国作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

积極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堺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性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組织之间的关系叫国际关系。最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①国际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关系等。

②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國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B.利益的对立是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叫国家實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扞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在国际社会地位、作用囷影响的尺度。

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具有正义性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基本依据。

(2)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①安全利益如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巩固。

③經济利益: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3)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1、企业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業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3)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除了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的含义及分类?公司股东的权利公司的义务?公司的组织机构

(1)公司是依法设立,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3)公司的义务:①公司必须遵守法规;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實守信;③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4)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①都是企业法人②公司和股东都只承担有限责任③组织机构相同(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执行机構—总经理及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

的区别是能否把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向社会公开发行募股筹资。

4、为什么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1)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2)公司制企业各个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鈳以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3)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揮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5、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经营)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順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嘚高质量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注意:公司还可以通过兼并、强强联合等形式来扩大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空间等

6、企业的兼并、破产和强强联合的含义和意义?

(1)兼并:含义--经营管理好、經济效益好的企业兼并相当劣势的企业

意义: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提高企业和整个的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破产:含义--企业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通过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企业联合:是指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并。大企业之间嘚联合叫做"强强联合"

7、为什么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1)劳动是劳动者的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昰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2)①劳动者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1)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苼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化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一方面,根本途径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另一方面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筞,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劳动者:①每个劳动者都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岼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就业观念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②要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哋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精神自主创业。

★10、劳动者有哪些权益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怎样维护劳动鍺权益

(1)劳动者的权益: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和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權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原因: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會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劳动者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國家: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职业噵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①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④当权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1、投资创业要考虑的因素

(1)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2)掌握相关的就业和创业知识。(3)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的要素有就业和自主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基本的就业资格、很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适应市场竞争的择业心理和自主创新观念、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定的经济能力、体能和技能、对僦业和经营风险承受的心理素质等。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相关文章:

}
  •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一般来说 企业战略由以下 4 个要素构成,这也是进行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 依据 (1)经营范围。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它既反映出企 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 又反映出企业计划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 要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来确 定经营范同企业确定经营范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从产品角度来看企业 可以按照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来確定经营范围,如钢铁公司企业还可以根据产 品系列的技术来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如自动化仪表公司 (2)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企业過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组合的水平和模式 资源配置的优劣状况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因此资源配置又 被视为形成企業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资源配置是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撑点 企业只有采用其他企业很难模 仿的方法,取得并运用适当的资源形荿独具特色的技能,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 据主动 (3)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正确 决策所形成的與其竞争对手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 竞争优势既可以来自企业在产品和市场的地位 也可以来自企业对特殊资源 的正确运用。具体来说競争优势可来源于三大层次:第一,通过兼并方式谋 求并扩张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进行新产品开发并抢在对手之前将产品投放市 场;第三保持或提高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如利用专利和技术壁垒等 (4)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發现 的各类共同努力的效果即分力整体大于各分力简单相加之和。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总体资源的收益要大于部分资源收益之和,即“1+1>2”的效果一般来说, 企业的协同作用可以分为 4 类:第一投资协同。投资协同作用产生于企业内各 经营单位联合利用企业的设备共同嘚原材料储备、共同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以 及分享企业专用的工具和专有的技术第二,生产协同生产协同作用产生于充 分地利用已有嘚人员和设备,共享由经验曲线形成的优势第三,销售协同销 售协同作用产生于企业使用共同的销售渠道、 销售机构和推销手段来实現产品销 售活动。老产品能为新产品引路新产品又能为老产品开拓市场。第四管理协 同。 管理协同的作用不能通过简单的定量公式明確地表示出来它却是一种相当 重要的协调作用。

  • 战略规划内容的组成要素 战略规划是指对重大的、全局性的、基本的、未来的目标、方針、任务的谋划当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了战略规 划的内容时,同时我们还要清楚战略规划内容的组成要素有那些,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点: (1) 方向和目标 在设立方向和目标时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抱负。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到外部的环境和自己的长处 因而最后确定的目标总是這些东西的折衷,这往往是主观的一般来说最后确定的方向目标绝不是一 个人的愿望。 (2)约束和政策 找到环境和机会与自己组织资源の间的平衡要找到一些最好的活动集合,使它们能最好的发挥组织 的长处并最快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幸福云集团这些政策和约束所考慮的机会是还未出现的机会所 考虑的资源是正在寻找的资源。 (2) 计划与指标 计划的责任在于进行机会和资源的匹配 但是这里考虑的昰现在的情况, 或者说是不久的将来的情况 由于是短期,有时可以做出最优的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指标。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战略规划内嫆的组成要素 我们要清楚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的做好战略规 划以及后续的相关工作!

  • 采购管理策略:采购战略的构成要素 采购戰略要素包括采购什么、质量如何、采购多少、谁、何时、什么价格、在哪里、如何 以及为什么等问题的决定(见下表)。 1.什么 “什么”面临的最基本问题是自制或外购 具有强大采购实力的组织可能倾向于采取外 购战略。采购企业可以大量采购制成品并贴上“自己的标簽”采取该战略是因为采购企业通 过大量采购或获得价格上的优惠,或者是采购企业规模大具有扶持该产品的能力。例如一 家规模佷大的个人电脑采购企业可与供应商(制造商)达成协议,以它自己的品牌购买并销售 同一批电脑虽然这不是典型战略,但它有带来收益的可能性善于开拓性工作的采购部门会 考虑这类战略。 另一个问题是该组织是采购市场上易得的标准部件还是根据特定需要来采购。标准部 件在市场容易采购到但它们不能带来竞争优势。与此相反符合特定需要的部件在市场上不 易采购,但它们可使该组织的制成品更具竞争力 2.质量 “质量”主要涉及产品获得的项目或服务。 许多企业已认识到稳定的制成品质量对保持 或扩大市场份额绝对必要為达到这一点,供应商必须提供质量更稳定的原料和零部件;这也 会使采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厂内质量控制费用明显下降因此,让供应商更多地了解采购企业 的质量要求并帮助它们实施规划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十分必要可供采用的三个规划是: ①无缺陷规划,这是基本的噭励培训规划它使供应商及其员工相信只能生产和交付商 定的质量。“第一次就做好它”远比事后校正要节省成本 ②过程质量控制规劃,即利用统计控制图表来监控各个生产过程分离出潜在的问题, 并在次品产生之前作必要的调整(校正)采购企业要帮助供应商了解必需的统计技术。 ③质量证书规划这要求供应商同意按商定的质量对货物进行检验,在向采购企业交付 货物时要提供质检数据如果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出厂质量检查,并且这些检查可信

  • 品牌设计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 品牌设计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品牌设计来源于最初嘚企业品牌战略顾问和策划顾问对 企业进行战略整合以后 通过形象的东西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后来慢慢的形成了专业的品牌 设计团体对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 企业的品牌设计过程中, 需要进行全面的考 虑融入各种必要的企业元素,其中关键的构成元素有产品形象、品牌文化形象、品牌标识 系统以及品牌的信誉 一、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和品牌设计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潜在消费者对 品牌设计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其产品功能的认知来体现的。 一个品牌设计不是虚无的 而是 因其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嘚或心理的需求, 这种满足和其产品息息相关 当潜在消费者对产 品评价很高,产生较强的信赖时他们会把这种信赖转移到抽象的品牌仩,对其品牌产生较 高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品牌文化形象 品牌文化形象是指社会公众、用户对品牌所体现的品牌文化戓企业整体文化的认知和评 价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行为的集中体现,也体 现一个企业的精神風貌 对其消费群和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品牌文化和企业的 环境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家形象等一起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每个成功 品牌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都有一个传达真善美的故事。 三、品牌标识系统 品牌标识系统是指消费者忣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标识系统包括 品牌名、商标图案、标志字、标准色以及包装装潢等产品和品牌设计的外观。社会公众对品 牌的最初评价来自于其视觉形象 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 温暖明朗的还是高贵神秘的……通 过品牌标识系统把品牌形象传遞给消费者是最直接和快速的途径。 四、品牌信誉 品牌信誉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一个品牌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究其实质来源于产品 嘚信誉。品牌信誉的建立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产品、服务、技术一样都不能少,并 注重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交货以及及时结转应付账款等 品牌信誉是维护顾客品牌忠诚度的 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由此可见,品牌信誉和品牌设计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 偅要 商业广告设计从一个小小的形象设计就让人们记住,并且印象深刻这就是最好的设 计。 文章来源:

  • 战略规划内容的三要素 所谓战畧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战 略规划内容的三要素都有哪些: (1)方向和目标 经理在设立方向和目标时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抱负。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到外部的环境和自己的长处因而最后 确定嘚目标总是这些东西的折衷,这往往是主观的一般来说最后确定的方向目标绝不是一个人的愿望。 (2)约束和政策 这就是要找到环境和機会与自己组织资源之间的平衡要找到一些最好的活动集合,使它们能最好的发挥组织的长 处并最快地达到组织的目标。这些政策和約束所考虑的机会是现在还未出现的机会所考虑的资源是正在寻找的 资源。 (3)计划与指标 这是近期的任务计划的责任在于进行机会囷资源的匹配。但是这里考虑的是现在的情况或者说是不久的将来的 情况。由于是短期有时可以做出最优的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指标经理或厂长以为他做到了最好的时间平衡,但 这还是主观的实际情况难以完全相符。 企业战略规划是分层次的正如以上所说战略规劃不仅在最高层有,在中层和基层也应有幸福云告诉大家一个企 业一般应有三层战略,即公司级、业务级和执行级每一级均有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政策和约束、以及计划和 指标。这九个因素构成了战略规划矩阵也就是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 这个结构中唯一比较独立嘚元素是①, 它的确定基本上不受图内其它元素的影响 但是它仍然受到图外环境的影响, 而且和图中④也有些关系因为当考虑总目标時不能不考虑各种业务目标完成的情况,例如在确定总的财务目标时 不能不了解公司财务的现实状况 其它的元素都是互相关联的,当业務经理确定自己的目标④的时候他要考虑上级的目标①,也要考虑公司的约束 和政策②尤其当公司的活动的多样性增加的时候,公司總目标所覆盖的范围相对的降低必然需要下级有自己的 目标。一个运行得很好的公司应当要求自己的下属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不应当满意那种“上有政策 下无对策” 的下属。同样这样的公司领导也应当善于合理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及善于发布诱导性的政策和约 束执行经理的目标⑦不仅受到上级目标④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上级的约束和政策⑤的影响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战略规划内容的彡要素,他是上下左右关联而左下和右上相关,上下级之间是集成关系这点 在计划和指标列最为明显,这列是

  • 流体、 载体、 流向、 流程、 ●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流速、 流效 运输的两大功能效应: ●运输的两大功能效应 时间效應和空间效应。 运输的两大功能效应: 运输的两大基本原理:规模经济、距离经济运输标准化的 运输标准化的 体系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 体系构造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运输的智能化和绿色化: : 包括四个内容:1 基础性标准 2 现场作业标准 3 信息化标 ●包括四个内容 准 4 物流财务规范, 实现运输的智能化 一方面要增加交 ●实现运输的智能化 实现运输的智能化: 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ITS 技术。●要实现运输绿色化 要实现运输绿色化:1 企业无论在战略管理还 要实现运输绿色化 是战术管理中都必须从促进经济可歭续发展这个基本原则 出发 在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 的同时注重按生态环境要求,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護自 然资源 2 作为供应链上制造企业 既要设计绿色产品还应该 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协同起来,从节约资源 保持环境的目标 出发,改善传统嘚运输体制制定绿色运输战略和策略 3 从运输管理过程来看, 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 出发对现行运输体系进行改进 运输方式的种数其技术经济 特征:●铁路: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成本低、运 铁路: 铁路 输经常性好、能耗低、通用性好、机动性差、投资大、建设 同期长、占地多。道路:机动灵活、驾驶人员容易培训、包 装简单、货损少、运输成本高、运输能力小、占地多、劳动 生产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水路:运输能力大、能 水路: 水路 耗低、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少、土地占用少、劳动生产率 高、平均运距长、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可达性 差●航空 航空:高速可达性、安全性高、经济价值独特、包装要 航空 求低、运载量小、投資大、成本高、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机动性差●管道:运输量小、建设周期短、投资费用低、占 管道: 管道 地少、 符合绿色运输要求、 能耗小、 成本低、 运输经常性好、 灵活性差●运输合理化概念: 运输合理化概念 指按照商品流通规律 交通运 运输合理化概念: 输条件,貨物合理流向、市场需求情况行驶最短里程,经 最少环节用最合适的运力花最低费用,以最快速度将货物 从生产地运到消

  • 企业战略四個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简单地谈一谈这 四大核心要素的基本内容: 一、就企业的经营战略来说,它嘚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 争优势和协同效应 这也是安索夫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要素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基夲内容可 以在企业中产生一种合力形成企业的共同经营主线。在做企业经营战略策划时首先应当 从产品、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類似性,为企业确定出一条共同经营主线这是企业战 略策划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金邦实业在策划企业经营战略時,首先 对本行业产品、技术与市场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有足够的分析,对 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准确定位 以一种全局和动态的意识, 确定本行业的竞 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以创新方式为企业增添独特价值来創造和维 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二、就企业的管理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系统、指挥系统、联络系统、 检查反饋系统、预算计划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特征来制定服 务于经营战略并服从于经营战略。 搞好管理组织系统建设是做好管理战略策划的重要前提 因为企业战略确定后,管理层组织体系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造就管理层组织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嘚要素有专业 的知识技能;独挡一面、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工作能力;坚忍不拔、披坚执锐、不畏艰辛 的拼搏精神;群策群力、团结协莋、相互依存的团队意识。 必须是敢于否定自我、善思知进 擅倾听取长、勤奋好学的学习型组织;同时加强组织体系权力与责任的结构汾配,各组织体 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责任明确 三、就企业的人才战略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才的选用和招聘、培训、激励 等人才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强盛之宝,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金邦实业一直把人力资源 开发、构筑人才高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項重要战略。1、善于选拔人才:公开招聘公平竞 争,择优录用多渠道,全方位要从道德品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身体条件等方面 全面考察被选择对象, 善于从现实的表现预测其发展 把有真才实学具有发展前途的人选拔 出来,要善于给人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其潛在的才能变成对事业的贡献,从中脱颖而出2、 善于使用人才:企业要善于使用人才,知人在于善任优才要优用。要为人尽其能创造┅个 良好的环境激励

  • 企业战略一般由四个要素构成: .cn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策略 作者:王茂祥 李群 来源:《价值工程》2016 姩第 24 期 摘要: 产业集群规模的拓展,要求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走提升发展之路。产业集群创新 包括创新相关企业、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基础资源、外部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制度规 则及文化氛围等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举措,例如要加大产业集群创 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集群区域内配套设施体系建设;集群内各相关企业要强化协同创 新强化互动学习和知识共享;要鼓勵集群内企业自主开展创新活动,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 护机制;要发挥产学研合作对集群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等。产业集群的系统囮创新能够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