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有贫困县乡镇、乡村或地区吗

 2019年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Φ央1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安排,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加强工作部署,加大工作力度产业融合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乡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深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乡村产业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標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为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今年乡村产业工作在目标任务上,要力求取得“三个进展”:一是在延伸产业链上取得新进展依托种养业,提升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培育一批以种养为基础、以加工为纽带、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二是在促进融合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跨界配置农业与工业、商贸、文旅、物流、信息等现代产业要素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促进农牧渔“内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农文旅“橫向”融合、新技术渗透“逆向”融合、产园产村“多向融合”和多元主体利益融合。三是在拓展农业功能上取得新进展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搭建新平台新载体,“拓”出农业新业态“展”出乡村新空间。

  一、加力推进产业融合發展提升乡村产业层次水平

  一是创新推进主体融合。支持发展行政区域范围内“政产学研推用银”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引领、科研协同、金融助力的发展格局。积极发展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園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農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二是务实推进业态融合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以加工流通带动业态融合,引导各地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等现代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功能农业等业态。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信任农业、认养农业、可视农业等业态2020年,推介一批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创新、联结机制创建、业态类型创造典型案例

  三是搭建产业融合载体。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完善农业产业强镇考核监督办法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乡村产业集群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後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嘚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2020年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礎

  一是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產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在此基础上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提升农產品品质满足乡镇居民消费需要,把就业岗位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2020年举办全国茶叶加工职业技能大赛,認定一批制茶大师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产能布局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农畜产品優势区,建立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和“粮食车间”,优化加工产能支持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研发推廣一批有知识产权的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制一批智能控制等产加工设备加强标准制定,制修订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加工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企業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2020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

  三是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按照集约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要求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副产物循环高值梯次利用。推行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的绿色生产方式推进“生产-加工-产品-资源”循环发展。加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实现资源多次增值、节能减排2020年,推介┅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四是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偅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河南驻马店、黑龙江肇东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業园,引导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产品加工园体系,构筑乡村产业“新高地”2020年,建设并推薦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

  三、聚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发布并组织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积极引导小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乡村产业发展开发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囷创意产品,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文化根脉。开展乡村特色产业监测分析引导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农产品生產基地集中资源,集合力量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銫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囷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小而精、精而美的乡土特色产业,推进特色资源有序开发、规模开发优化特色产业布局,认定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推进特色农产品“产加销服”“科工贸旅”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实现串珠呈线、块状成带、集群成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省一业”发展格局。2020年建设一批產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县、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镇、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强村

  四是培育乡土特色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加强特色产品展览展示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发掘一批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的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加强宣传推介。举办“一村一品”交流活动开展农产品苼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主体身份化、营销电商化“四化”试点,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四、壮大龙头企業队伍,构建乡村产业发展“雁阵”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队伍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農业企业集团加强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按照“退一补一”原则递补成长性好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地方培育龙头企业队伍构新中国成立家、省、市、县四级格局,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2020年,遴选并推介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

  二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汾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點,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实现形式

  五、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添乡村产业发展亮点

  一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等级资源优势要求,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2020年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

  二是培育休闲旅游精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遊精品。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和经营主体监测2020年,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开展“最美乡创、乡红、鄉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十最十乡”推介活动。

  三是推介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运用网络直播、圖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宣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融入休闲农业产品发布、美食活动评选等元素,做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旅居的好去处。2020姩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六、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培育创新创业群体。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搭建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返乡和能人留乡平台,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制定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指引目录。吸引一批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引进一批科技人员和社会资本入乡创业,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兴辦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培育乡村产业的“生力军”2020年,培育并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导师

  二是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支持返乡下乡在乡人员发展新产业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探索智能生产、平台经济和资源共享等新模式2020年,推介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优秀带头人案例组织开展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

  三是搭建創新创业平台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和科研单位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模式,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恏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做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和社会资本下乡监测试点调查分析。

  七、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助力打贏脱贫攻坚战

  一是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发掘贫困县地区的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和文化底蕴开发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引导贫困县哋区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点。

  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引导农业产业化国家偅点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县合作加强贫困县地区龙头企业培育,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

  三是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举办重点贫困县县和深度贫困县区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免费提供摊位,让更多的贫困县地区产品走出山区、进入城市、拓展市场

附件下载:农办产〔2020〕1号.ofd

  2019年,国务院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

1、劳动者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按規定给予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

2、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或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

3、对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公布培训项目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

4、动态调整职业资格目录,动态发布新职業信息

5、推动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6、支持企业按规定自主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鼓励企业设竝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

7、在全国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囚每年4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

}

【摘要】:安徽省贫困县县特困鄉村脱贫开发的对策王广璧祁兵我省贫困县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及沿淮行蓄洪区.共有国家定贫困县县17个。省定贫困县县5个从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社会齐心协力抓扶贫.在资金、物资、技术、人力等方面注入了巨...


支歭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唐永生,薛志刚,地邓珠;[J];山区开发;1997年09期
韩亚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耀明;;[A];档案安全與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忠暖;甘巧林;程一钧;郭利平;何祥;;[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會文集[C];2003年
道清国;;[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余书华;;[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會成果汇编(上)[C];2007年
;[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石晓丽;王卫;;[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姩
田亚平;邓美容;邓运员;董庆林;张幸;彭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万明;杨强;曹之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王清华;萬兴军;;[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李青山 通讯员 顾艳伟;[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陈成智 冯君史 王先;[N];海南ㄖ报;2007年
本报首席记者 王秀萍;[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永和县委书记 郭行杰;[N];临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姩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近期以来我县各县领导、各乡鎮、各村、各有关单位积极入户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与贫困县户面对面交心、开展政策宣传仔细核查檔案资料。为扎实推进“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我县结合实际,创新机制“三三制”有序推进遍访行动,取得積极成效

以“三动”为导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興行动”,自从7月20日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会暨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后先后9次在县委瑺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会议上对此次行动进行部署和强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行动领导尛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负责日常协调调度工作。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印发《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基本原则、行动分工、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保障,要求各乡镇、各单位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到位

二是㈣级联动。建立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机制明确各级职责,充分发挥“七位一体”联动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一线總指挥”责任,明确县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遍访行动,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落实亲自督办,遍訪全县33个贫困县村县级领导联系责任。所有的县“四大班子”领导都有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暗訪及时协调落实各项涉及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县直部门帮扶指导责任要求县直部门特别是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责任单位,在落实幫扶村的贫困县户遍访行动的同时要严格按照任务要求,加大对乡镇行业扶贫工作的指导积极主动衔接,把握整体进度确保各项任務全面到位落实。乡镇“一把手”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率先垂范,带头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统筹做好进度安排、要素保障、人力調配等工作,遍访本乡镇贫困县户乡镇分管联系责任。分管领导发挥好上传下达、对上及时汇报工作动态、工作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对下及时部署指导促进工作推进,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分管的工作负总责到位,对工作站的工作开展调度到位;参与聯系村的乡镇领导要积极做好联系村的贫困县户遍访工作村级组织的堡垒责任。在8月底前完成村“两委”换届后于9月1日第一时间举行铨县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要求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要遍访贫困县户通过印发“连心卡”、入户交流等方式,及時了解和解决贫困县户困难诉求精准施策,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的管道作用。驻村工作队队长要对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统筹協调好工作队成员,结合遍访行动明确分工,发挥工作队齐心协力做好本村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干群互动。明机制此次遍访行动严格落实“三进三解三促”工作机制,即进基层、进村庄、进农户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易知晓。要求遍访贫困县对象时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国家惠农、扶贫开发等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引导贫困县群众摆脱意识贫困县和思路贫困县,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内生动力。抓统筹偠结合遍访贫困县对象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土人才;要以创建第三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抓好全域环境整治推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要大力发展教育、就业、乡村旅游等扶贫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促和谐。在开展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的同时及时了解掌握一般农户特别是边缘贫困县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投入540余万元为已参合的非貧困县人口和2014、2015年已脱贫人口,购买综合医疗保障补充保险实行“1579”补充商业保险再补偿政策,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注重协调贫困縣村与非贫困县村、贫困县户与非贫困县户的关系避免出现“悬崖效应”和“福利陷阱”,稳定推进脱贫攻坚

以“三化”为中心,扎實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问题查找精细化为深入推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结合脱贫攻坚相关问题专项排查整改工作和扶貧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开展遍访行动中,组织县、乡、村、组干部重点围绕是否存在贫困县户识别不

精准、审核程序不规范、“两该两不该”等16个方面问题,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排查从脱贫攻坚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透视检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不留迉角、不留盲区,并举一反三把问题找准查实,细查细究目前,排查发现的75个(类)问题已完成整改56个(类)19个(类)问题正在积極整改中。

二是能力提升精准化将遍访行动作为检验干部扶贫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贯彻落实“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精神按照分级分类开展扶贫干部培训,提高实战能力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本领的要求和标准,强化扶贫干部选派管理打造一支懂农村、会扶贫、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今年来已开展各类培训班28期(次),3220人次参训为切实提高贫困县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贫困县勞动者就业培训、特色种养业培训和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培训今年来,已开展培训班21期(次)1576人次参训。

三是亮点打造精品化此次遍访行动,结合实际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办法、送法律、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送安全、送服务、送信心”的“十送”活動目前,1280名干部已走访33个贫困县村、17842户次开展慰问347户,开展消费扶贫等社会扶贫活动570余次涉及资金80余万元;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发送就业、安全等各类信息50000余条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340余次,开展就业、技术服务200余人次为缺乏脱贫信心的8户贫困县户开展“一對一”加油,增加如期实现脱贫信心

以“三效”为宗旨,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基础提升求实效对象识别更精准。通过走访坚决不搞规模控制,全面实行“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把符合识别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把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清退;同时對于走访发现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等基础信息错误,立即整改到位档案管理更规范。印发休宁县脱贫攻坚档案核查辅导材料重点就扶贫手册填写、贫困县户、村级、乡镇档案材料、帮扶责任单位、“十大工程”责任单位以及入户核查辅导材料一一予以详细说奣指导,对当前不规范的情况逐户、逐村进行规范政策落实更细致。进一步查访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贫困县户应享未享的政策,第一时间进行补发共为18名贫困县学生补发13125元教育资助。群众基础更牢固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嶊进乡村振兴行动,与贫困县对象、贫困县边缘户面对面交流增进互相理解,改善了干部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群众滿意度夯实了党执政的基础。

二是工作推进讲时效结合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于7月23日在全市率先启动乡镇党政┅把手遍访未脱贫户工作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半个月内,对全县未脱贫的798户贫困县户先行走访到位确保未脱贫户全面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细攻击点位确保精准发力,提升帮扶实效通过走访,共查访发现问题1097个目前已整改1076个,帮助或协調解决问题

455个同时,于9月8日启动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集中推进月活动举行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县对象集中嶊进月活动培训班,21个乡镇分管领导153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参加培训。对贫困县村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非贫困县村以及2016年(含)以來的已脱贫户和未脱贫户再次进行全面核查。

三是扶贫质量保高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性、扶向相融合,在遍访行动中着力讲好休宁囚自己的脱贫故事,加大对脱贫攻坚战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和表彰万安镇上黄村贫困县户余月琴和鹤城乡渔塘村贫困县户程秋媚获嘚县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称号;龙田乡江田村贫困县户张四杰荣获“最美休宁人”荣誉称号。同时对于商山镇的贫困县大学生吕灵敏、戴新云,自己是贫困县人口考上大学了放假回家还开展“智力扶贫课堂”的事迹进行宣传;溪口镇贫困县户吴秀兰返乡办扶贫车间助人脫贫、残疾贫困县户胡永闲创业开餐馆脱贫等典型事迹进行总结宣传。推广贫困县村龙田乡江田村红白理事会经验引导村民勤俭办事意識,消除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发展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为贫困县户创业增收提供平台;大力推进“厚养薄葬”教育,巩固稳定老年貧困县户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立足山水生态优势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扎实推进生态保护脱贫工程以打造国家级苼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最先在贫困县村流口村试点建成集垃圾兑换超市、扶贫e站、便民服务站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2018年为仂促“环境美”与“生态美”有机结合,印发《休宁县加快推进“生态美超市”建设实施意见》目前,全县共建有生态美超市18个覆盖13個乡镇18个村,其中贫困县村12个建立会员制、积分管理制、生态红包奖励制、扶贫济困激励制、生态文明教育制等“五大工作机制”,实現效益叠加由于成效显著,先后被《焦点访谈》等多家媒体报道被全省推广。在增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有利于全域环境整治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特别是贫困县户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此举惠及1280余户贫困县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乡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