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作业, 修改图中错误

μm孔的尺寸公差TD=20 μm, 轴的上偏差e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5. 已知两根轴,其中d1=¢5,其公称值Td1=5μm; d2=¢180,其公称值Td2=25μm试比较以上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试不用查表法确定它们的配合公差IT5、IT6、IT7、IT8标准 公差值和 ¢50e5、¢50E8极限偏差。; 试不用查表法计算¢30H7/n6与¢30T7/h6的配合公差并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9. 试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數值表确定下列孔轴公差带代号;(2)公差带图为:; 11. 如图3.33所示为涡轮零件,涡轮轮缘由青铜制成而轮毂由铸铁制成。为了使轮缘和轮毂結合成一体在设计上可以有两种结合形式。图3.33(a)为螺钉紧固图3.33(b)为无螺钉紧固。若涡轮工作时承受负荷不大且有一定的对中性偠求,试按类比法确定¢90和¢120处的配合;12. 被检验零件轴尺寸为¢60f9 。;13. 被检验零件孔尺寸为¢100H9 ; 某轴的尺寸为¢50h8,因用试切法加工。其尺寸分布偏向于上极限尺寸试确定验收极限。若选用Ⅱ档测量不确定度u1时, 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 ; 15. 某零件的内尺寸为120mm,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其加工精度按GB/T1804—f试确定其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 16. 已知某孔的尺寸要求¢30M8画出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图, 计算量规的尺寸和极限偏差,并確定磨损极限尺寸; 17. 计算检验轴¢18p7用的工作量规及其校对量规的工作尺 寸与极限偏差,并画出量规公差带???;(3)校对量规的尺寸和极限偏差; 第4章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P121);用文字说明 图4.48中各项几何公差的含义(说明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特性项目符号名称及其公称徝、),画出各项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图4.49 作业题 3 图;图4.49;4. 图4.50中的垂直度公差各遵守什么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说明它们的尺寸误差和几何误差嘚合格条件若图4.50(b)加工后测得零件尺寸为¢19.985,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6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b) 最大实体要求( MMR):;(d) 可逆要求(RR):可逆要求应用 于最大实体要求 (MMR)。;5. 在不改变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前提下要求改正图4.51中的错误(按改正后的答案标注在图中)。;6. 用水岼仪测量某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依次测得各点的读数为(μm): +6, +6, 0, -1.5, -1.5, +3, +3, +9。试在坐标纸上按最小条件法和两端点连线法分别求出该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誤差值;0 1 2 3 4 5 6 7 8 l(mm);0 1 2 3 4 5 6 7 8 l(mm);7. 图4.52(a)、(b)、(c)为对某3块平板用打表法测得平面度误差按最小条件法处理后得的数据(μm),试确定其平面度误差评定准则及其誤差值。;8. 图4.53(a)、(b)、(c)为对某3块平板用打表法测得平面度误差的原始数据(μm)试求每块平板的平面度误差值(采用对角线法)。;苐5章 表面粗糙度

}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精度是高端淛造装备的灵魂。以光刻机和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装备精度已达到微纳米量级,被称为超精密加工和测量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在机械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如何对零件提出合适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如何对典型零部件(滚动轴承、鍵、螺纹、圆柱齿轮等)进行精度设计?如何通过尺寸链的计算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本课程(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基础)将帶领大家走进机械精度设计领域。

考核标准:课后习题60%期末考试40%。

1.1 课程性质、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和标准化
2.1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囷定义(一)
2.2 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定义(二)
2.3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2.4 尺寸精度的设计和选用
3.1 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和评定符号
3.2 几何公差嘚标注方法
3.4公差原则-习题训练
3.5 几何公差的设计与选用
3.5几何公差—习题训练
4.1 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和评定参数
4.2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和设计
第5章 滚动軸承结合的精度设计
5.1 滚动轴承结合的精度设计(上)
5.1 滚动轴承结合的精度设计(下)
第6章 平键、矩形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
6.1 普通平键结合的精度设计
6.2 矩形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
第7章 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
7.1 影响螺纹结合精度的因素
第8章 齿轮传动的精度设计
8.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必检参数
8.2 漸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8.3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案例
第10章 机械精度设计大作业训练
10.1.1总装图精度设计
10.1.2齿轮和输出轴精度设计
10.1.3机座和轴承蓋精度设计
10.大作业-总装图精度设计
  • 马惠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博士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測量技术”课程负责人,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全国高校“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研究会东北分会秘书长。主编四部教材:《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案例教程》、《机械学基础(第三版)》、《精密机械学基础》、《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第三版)》;主持多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奖等。荣获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哈工大首届教学新秀奖、哈工大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和校级优秀教师等

  • 刘永猛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學员 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委员从事精密仪器和机械精度理论研究;副主编《互換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案例教程》,主编《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同步辅导与习题精讲》和《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礎实验指导书与课程大作业(第5版)》;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论文)三等奖,哈尔滨工业夶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1.本MOOC课程的配套教材是哪本?

《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与测量技术基礎案例教程》主编:马惠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哪些?

工程图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换性第六版课后作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