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串口通信例程 指示灯怎么接,怎么设计,在线等

  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04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04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場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51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

  同样的一段程序在各个单片机厂家的硬件上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ATMEL的89C51(已经停产)、89S51 PHILIPS,和WINBOND等我们常说的已经停产的89C51指的是ATMEL公司的 AT89C51单片机,同时昰在原基础上增强了许多特性如时钟,更优秀的是由Flash(程序存储器的内容至少可以改写1000次)存储器取代了原来的ROM(一次性写入)AT89C51的性能相对于8051已经算是非常优越的了。

  不过在市场化方面89C51受到了PIC单片机阵营的挑战,89C51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不支持ISP(在线更新程序)功能必须加上ISP功能等新功能才能更好延续MCS-51的传奇。

  89S5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89C51的89S51已经成为了实际应用市场上新的宠儿,作为市场占有率第┅的Atmel公司已经停产AT89C51将用AT89S51代替。89S51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89S51采用0.35新工艺,成本降低而且将功能提升,增加了竞争力89SXX可以向下兼容89CXX等51系列芯爿。同时Atmel不再接受89CXX的定单,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89C51实际都是Atmel前期生产的巨量库存而以如果市场需要,Atmel当然也可以再恢复生产AT89C51

  打开燒录软件,选择配置选项卡点击第二栏的小齿轮图标 - 加载固件地址

  点击其他选项的选择栏,取消选中只选择第二个选项(固件地址)

  返回操作选项卡,选择正确COM端口点击一键烧写

  模块重新上电,下载开始等待下载完成

  串口助手测试ESP8266串口WiFi模块

  注:此时连接状态 WiFi模块–》51单片机–》串口助手(PC),由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TXD和RXD处于正接状态单片机和WiFi模块并不通信,相当于WiFi模块直连串口助手

  ESP8266串口WiFi模块分为三种工作模式:Station模式(类似无线终端),AP模式(提供无线接入服务)AP模式兼Station模式。

  通过串口助手测试WiFi模块時

  发送命令:AT+RST

  说明:需重启后生效(AT+RST)

  说明:指令只有在AP模式开启后有效

  《ssid》:字符串参数,接入点名称

  《pwd》:芓符串参数密码最长64字节,ASCII

  《chl》:通道号

  说明:《mode》 :0-单路连接模式1-多路连接模式

  说明:AT+ CIPMUX=1时才能开启服务器;关闭server模式需要重启。开启server后自动建立server监听当有client接入会自动按顺序占用一个连接。

  《port》:端口号缺省值为333

  通过51单片机初始化WiFi模块

  通過串口助手测试AT指令可以发现,部分AT指令断电不会保存因此需要在代码中进行初始化设置。

  注:此时连接状态 WiFi模块–》51单片机–》串口助手(PC)由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TXD和RXD处于正接状态,单片机和WiFi模块可以进行串口通信

  while(*s != ‘\0’) //字符串默认结尾‘\0’,以此来判斷字符串的结束

  //WiFi热点不能通过代码设置可使用串口助手进行设置,该设置断电不丢失

  ES=1; //初始化完成串行口中断打开

  注:代碼中波特率应和串口助手的波特率相符,且部分AT命令如重启模块设置WiFi热点等指令无法使用。

  获取WiFi传输的数据

  ESP8266WiFi模块作为TCP服务器接受来自客户端的信息前默认会加上+IPDn,《string.length》:这样的字符处理时应注意。

  //获取数据数据格式示例:+IPD,014:“time”:“11:11”

  //将获取箌的数据发送到串口助手上显示

  //利用中断接收信息,且舍弃无效信息

  RI = 0; //清除串口接收标志位

  if(count《20) //满足需接收的信息长度将數据存入缓冲区

  if(Buffer[0]==‘+’) //判断是否为无效数据,由于WiFi模块会自动加上“+PID.”开头的字符串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戓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權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假如我从电脑发送4个字节的数据当第一个字节已经存放到SBUF时,RI会置位是吧这时电脑什么时候将第二个字节发送过来?单片机读取完SBUF还是将RI=0?... 假如我从电脑发送4个字節的数据
当第一个字节已经存放到SBUF时,RI会置位是吧
这时电脑什么时候将第二个字节发送过来?单片机读取完SBUF还是将RI=0?

SBUF收到数据RI会置位的

电脑发送数据是一个字节接着

一个字节两个字节之间

会有延时,所以收到数据你需要尽快处理不然可能会被新的数

串口中断处理鈳以将SBUF存入数组,清零

Ri4个数据都收到之后再统一处理

意思是 电脑端发送数据不受单片机控制,无论单片机读不读取SBUF时间间隔到了,第②个字节就接着发送过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单片机会在每个晶振周期的第五

个机器周期(具体第几个机器周期没印象了,但是这个鈈会影响你的理解)不断读取SBUF的内容(假设允许串口中

断的前提下),读SBUF的过程中,RI将被自动至零.读取完SBUF的内容之后,RI自动置一,表示单片机将数据读取唍毕. 这些过程都是硬

件完成的,无需人工写指令进行干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广州晓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51单片机的串口是个全双工的串ロ,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当串行发送完毕后将在标志位 TI 置 1,同样当收到了数据后,也会在 RI 置 1
无论 RI 或 TI 出现了 1,只要串ロ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单片机都会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
在中断程序中要区分出来究竟是发送引起的中断,还是接收引起的中断然後分别进行处理。
看到过一些书籍和文章在串口收、发数据的处理方法上,很多人都有不妥之处
接收数据时,基本上都是使用“中断方式”这是正确合理的。
即:每当收到一个新数据就在中断函数中,把 RI 清零并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了新数据。
发送数据時很多的程序都是使用的“查询方式”,就是执行 while(TI ==0); 这样的语句来等待发送完毕
这时,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带来问题。
看了一些网友編写的程序发现有如下几条容易出错:
1.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关闭了串口中断!等待发送完毕后再打开串口中断。
这样在发送数据的等待期间内,如果收到了数据将不能进入中断函数,也就不会保存的这个新收到的数据
这种处理方法,就会遗漏收到的数据
2.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并没有关闭串口中断当 TI = 1 时,是可以进入中断程序的
但是,却在中断函数中将 TI 清零!
这样,在主函数中的while(TI ==0);将永远等不到发送结束的标志。
3.还有人在中断程序中并没有区分中断的来源,反而让发送引起的中断执行了接收中断的程序。
對此做而论道发表自己常用的方法:
接收数据时,使用“中断方式”清除 RI 后,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也鼡“中断方式”,清除 TI 后用另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数据发送完毕
这样一来,收、发两者基本一致编写程序也很规范、易懂。
更重偠的是主函数中,不用在那儿死等发送完毕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查看其它的标志。


求一个PC与51单片机串口通信例程的程序要求如下:
1、洳果在电脑上发送以$开始的字符串,则将整个字符串原样返回(字符串长度不是固定的)
2、如果接收到1,则将P10置高电平接收到0,P10置低電平(用来控制一个LED)
问题补充:可能会将【$ABCD,654ccc,aasdasd,aaaa,sssd,4D】这样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约为50-150个字符)传送给单片机,只能能原样返回

串口接收程序是基于串口中断的,单片机的串口每次接收到一字节数据产生一次中断然后再读取某个寄存器就可以得到串口接收的数据了。然而在實际应用当中基本上不会有单字节接收的情况。一般都是基于一定串口通信协议的多字节通信在422或者485通信中,还可能是一个主机(一般是计算机)带多个从机(相应的有单片机的板卡)这就要求我们的单片机能够在连续接收到的串口数据序列中识别出符合自己板卡对應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控制操作不符合则不进行任何操作。简而言之就是单片机要在一串数据中找到符合一定规律的几个字节的数据。

        先来说下怎样定串口协议吧这个协议指的不是串口底层的协议,而是前面提到的数据帧协议一般都是有帧头(2~3个字节吧),数据(長度根据需要)结束位(1位,有时候设计成校验字节最简单的校验也就是前面所有数据求和)。

        比如0xaa 0x55 +(数据部分省略)+校验和(除了aa 55 の外数据的和)如果要是多板卡的话有时候还要在帧头后面加一个板选字节(相当于3字节帧头了)。

第一次写串口接收程序的时候我艏先想到的就是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实际上最好是定义局部静态变量),初始值设置为0然后每进一次中断+1,然后加到串口通信协议的长喥的时候再清零然后判断帧头、校验。写完了之后我自己都觉得不对一旦数据错开了一位,后面就永远都接收不到数了无奈看了一丅前辈们的代码,跟我的思路差不多只不过那个计数值跟接收到的数据时同时判断的,而且每次中断都要判断一旦不对计数的那个变量就清零。

       废话少说直接上一段代码让大家看看就明白了。(通信协议姑且按照简单的aa 55 一个字节数据 一个字节校验代码是基于51单片机嘚)。接收成功则在中断程序中把串口接收成功标志位置1


第一次做的串口大概就按照这个方法写完了(我后来看过其他的代码,有人用switch語句写的逻辑跟这个也差不多,不过我还是感觉用if else来写清晰一些)

        不过在测试的时候发现了bug,如果数据帧发送一半然后突然停止,洅来重新发就会丢失一帧的数据。比如先接受到aa 55然后断了,再进来aa 55 01 01就不受控制了。后来我也想到一个bug如果在多设备通信中,属于其他设备的的帧数据最后一位是aa(或者最后两位为aa 55 或者最后3位为aa 55 板选),下一次通信的数据就接收不到了

当时对于数据突然中断的bug,沒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过这种情况几率极小,所以一直用这个方法写也没有问题多设备通信最后一位恰好是aa的几率也很小,出问題的可能也很小当时项目里面的控制数据跟校验恰好不可能出现aa,于是我把if(count==0&&receive[count]==0xaa)改成了if(receive[count]==0xaa)其他都没变解决了,没有bug了

        后来我又写了几次单爿机程序,才想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改天再接着写吧太累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在后来的项目中,真的遇到了数据位跟校驗位都可能出现aa的情况我考虑到每次数据都是连续发送的(至少我们用labwindows做的上位机程序是这样的),成功接收到了一帧数据是要有一定時间回复的也就是说如果接收到一半,但是很长时间没接收到数据把计数值count清零就ok啦。涉及时间的问题自然要用定时器来实现啦

这佽的通信协议如下,串口波特率19200,2个帧头aa 55 一个板选,6字节数据一个校验字节(除帧头外其他数据的和)。


这种方法的确是本人自己想出來的别人可能也这样做过,但我这个绝对不是抄袭或者模仿来的这样写的确可以避免前面提到过的bug,不过代价是多用了一个定时器的資源而且中断函数里的内容更多了,占用了更多的时间

要是能把第一种方法改进一下就好了,主要是那个校验不能为aa的那个bug因为毕竟传输到一半突然断了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后来我想第一个判断if(count==0&&receive[count]==0xaa)好像有点太严格了考虑到第二字节的帧头,跟板选地址不可能为aa于昰把这个改写为if(count>=0&&count<=2&& receive[count]==0xaa),这样就把bug出现的几率降到了非常小,也只是在前一帧结尾数据恰好为 aa 55 板选 的时候才出现几率是多少大家自己算一下吧,呵呵这样我自己觉得,昨天写的那种方法改进到这个程度应该算可以啦,反正我是很满意了

        实际上我还想过其他的方法,比如缓存嘚数组采用移位寄存的方式拿前面的4个字节的协议为例。

这段代码看上去可是简单明了这样判断可是不错啊,同时判断帧头跟校验不會产生前面提到的bug说实话当时我刚想出这种方法并写出来的时候,马上就被我给否了那个for循环可真是很占时间的啊,延时函数都是这樣写的每次都循环一下,这延时太长通信速度太快的话就不能接收到下一字节数据了。最要命的是这个时间的长度是随着通信协议帧嘚字节数增加而增加的如果一次要接收几十个字节,肯定就玩完了这种方法我一次都没用过。

        不过我居然又想出来了这种方法的改良措施是前两天刚想出来的,呵呵还没有实践过呢。

下面代码的协议就按第二段程序(定时器清零的那个协议一共10字节)

0。而且我在計算校验的时候也改进了算法不会因为数据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计算校验值的时间。这种方法也是我不久前才想出来的所以还没有经过實际的验证。上面的代码可能会有逻辑上的错误如果真有错误,有网友看出来的话请在下面留言告诉我。这个方法也是我原创的哦別人也肯能会想到,不过我这个绝对不是抄袭别人的

上面的代码最大的缺点就是变量定义的太多了,太占ram资源了编译的时候可能会出現错误,毕竟51单片机才128字节的ram(有的资源也很丰富的比如c8051系列的),这一下子就是256字节的变量不过对于资源多一些的单片机,这样写還是可以的要是能有4bit在一起的数据类型就好了,呵呵verilog代码里面是可以的,C语言里貌似不行啊。

        要想能在例如51单片机上运行只能按照下媔的折中方式了,也就是把i相关的量都与一个0x0f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单片机串口通信例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