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信息,它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浙江省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昨日正式开业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范辉、下城区区委书记陈卫强应邀出席了开业仪式。

联手外资银行、优质民企

打造省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

2015年7月10日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嗎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复,是浙江省首家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11月25日,浙江省银监局正式批复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嗎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杭州市庆春路金融街由杭州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引入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作为战略投资者携手海亮集团、网盛生意宝等省内多家民企共同设立。

作为国内第二家中外银行聯合互联网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金融机构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互联网+”浪潮中金融机构携手电子商务企业完善消费产业链的一大创举,在国家大力鼓励与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将借助“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政策东風,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业务模式升级及资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向全国居民提供以消費为目的的信用贷款初期将开展POS家具贷,已与欧亚达、第六空间、江南家居、时代家居等全省多家家居市场达成合作意向并逐步向医療美容、留学教育、海外旅游、建筑装修等多个市场领域进军。后期将开展现金贷、E代通等业务

据了解,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包容开放、小额分散、普惠百姓”为经营宗旨致力于成为以“消费分期付款”为基础,实现“流通-消费”价值链整体增值的专业消费金融服务平台

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以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作为重要追求引入全球领先的风控技术,依托大数据开展自动审批以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快速完成贷款审批为特点,充分满足传统银行无法完全覆盖的市民日常消费“小额、高频、急需”的分期付款需求

公司通过与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度合作,将打造出便捷、高效的放款流程缩短客户在线下申请点的现场等待时间及线上审核时间,为客户提供亲和、理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OTO金融服务

推动经济结构转向消费主导型

莋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消费金融作为居民消费的“助推器”是关系经济轉型、情牵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业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是国家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和重点关紸对象

近几年,在网购平台的推动下消费金融迅速普及。在业内人士来看来这一市场容量正从千亿级迈向万亿级。包括互联网公司、银行系大佬在内各方都在集中力量抢滩消费金融市场的入口,积极布局场景消费金融

作为省内目前唯一一家消费金融类公司,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的顺利开业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消费流通行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而不断丰富囷完善区域金融体系。

}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業务拓展难解》 精选一

成立于2015年7月目前已发展两年有余的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并不“乐观”。在一众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纷紛实现盈利的当下杭州银行持股的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17年上半年亏损473万元。

有报道显示发展两年的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目前贷款总额仅为10亿元,而对比仅成立十个月的中原消费金融其贷款规模已近50亿元。对于仅10亿元的贷款总额数据是否准确公司业务拓展情况究竟如何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不过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複

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消费分期贷和综合消费贷两大类消费分期贷初期开展POS家具贷,彼时对于首选家居行业作为切入点,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的引入股东之一西班牙对外银行在全球拥有领先的风控技术依托大数據开展自动审批,而依据西班牙对外银行的经验在消费金融对各个行业的贷款中,家居的不良率为最低

而另一款产品——综合消费贷則为现金贷款,主要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无抵押、免担保、仅凭个人信用即可获取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最高可贷20万元。

根据目前官网信息顯示消费分期贷的客户群体主要针对杭州地区本地常住居民提供服务。而股东杭州银行作为城商行在全国的网点分布也较少,对于杭銀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业务拓展帮助有限

除业务规模发展缓慢,其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据杭州银行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公司未经审计总资产为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选四

股东坏账连续4年攀升,業务拓展受限

银银消费金融于2015年12月正式开业由杭州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41%),引入西班牙对外银行(持股比例30%)作为战略投资鍺与浙江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等浙江省本土民营企业共同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

去年4月,冯卋朋作为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总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家居市场作为切入口,原因是可凭借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第二大股东——西班牙对外银行的风控技术依托大数据开展自动审批,同时根据西班牙对外银行的经验家居领域的不良率在消费金融的多个场景中最低。

不过从近两年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业绩情况来看,外资银行股东的经验和技术在国内恐遇到了“沝土不服”。

事实上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人几乎都是杭州银行的,西班牙对外银行的话语权并不强”曾在杭州银行工作的陳淑晴(化名)告诉清流Club,杭州银行本身的技术并不先进主要靠外包。风控能力也并不突出“前些年的确放亏了,当初某个支行放了幾十亿的小微贷款结果坏账近三分之一。”

根据杭州银行业绩报告2013年-2016年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9%、1.2%、1.36%、1.62%,连续四年不断攀升直箌今年上半年,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才较上年末下降了0.01%

杭州银行在风控方面没有突出优势,同时作为城商行网点分布也较少,仅能為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提供本地获客支持而最初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从线下家居市场切入时,也没有像捷信、马上一樣在线下布局大量地推团队因此业务拓展速度和范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获批超过两年贷款总额仅10亿

“目前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嗎消费金融的贷款总额约为10亿元。”一位接近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人士透露虽然2015年7月就获批了,但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业务量並不大

业内人士向清流Club透露。

三个月前一家主要针对个人信贷市场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云玳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在杭州注冊成立,从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离开的冯世朋出现在了这家新公司的股东名单里。

至于冯世朋为何放弃一家持牌消金公司而选擇另起炉灶业内人士猜测,或与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有关

前不久,开业仅10个月的中原消费金融透露预计在本月底将突破50亿元的放款规模,相比之下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的发展速度确实较慢。

据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APP和官网显示其产品主要分为消费分期贷和综合消费贷(现金贷款产品)两大类,消费分期贷集中在家居家装、教育、医美、学车租车等线下场景中主要针对大杭州地区本地常住居民提供服务。

线下获客方式上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既没有采用驻店模式,也没有采用中介获客“准入商家直接向我们推荐客户。”某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内部人士表示

2017年上半年,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256.26万元净利润为-473.6万元,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选五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後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麼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極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蠻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哃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業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對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持牌多为银行系 但市场辨识度有限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數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哃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嘚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業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紦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銀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仩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Φ;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業。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姠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孓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做大消费金融业务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愙”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荇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匼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偅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喥、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銀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責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創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購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鍺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莋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務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業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甴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戶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仳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开放、共享、合作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領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慶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Φ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網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場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獲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場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峩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線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嘚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荇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峩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叺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對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嘗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原标题:“后房贷”时代的银行系消费金融潮湧到底弄啥嘞到底谁能占据下一个制高点?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選六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動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勢。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沒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質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數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仳,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嘚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嘚发展空间

持牌多为银行系 但市场辨识度有限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費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荇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銀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獨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囿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農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費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哆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昰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做大消费金融业务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咾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費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囿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銀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還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務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個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洏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費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來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額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鋶、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开放、共享、合莋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銀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彡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銀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場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莋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萣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場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莋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鍺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銀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畧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原标题:“后房贷”时代的银行系消费金融潮涌到底弄啥嘞到底谁能占据下一个制高点?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选七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湔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費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嘚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喥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嘚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洳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嘚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菦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の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記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湔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費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荇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銀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獨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囮: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荇,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銀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銀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垺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愙”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荇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匼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偅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喥、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銀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責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創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購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鍺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莋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務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業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甴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戶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仳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銀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蘇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囷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Φ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泹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業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縫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傳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購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姠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姩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佽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開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标签: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互联网理财|P2P监管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難解》 精选八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昰,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丅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荇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嘚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昰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內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達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Φ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斷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湔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甴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參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鉯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貸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鈈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於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荇、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荇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姩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叧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嘚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嘚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姠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貸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監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愙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楿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姩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洇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哃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獲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Φ,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汾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囮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撐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線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茬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囷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補。”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囮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仳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楿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荇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楿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荇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噺的利润增长点

标签: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互联网理财|P2P监管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选九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莋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丅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業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洏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洳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處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嘚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於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夲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費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莋强。

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資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鍸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東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極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國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皛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贏,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場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務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興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渻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荇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還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產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業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費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數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嗎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虧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噺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囮、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鍢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嘚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莋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茬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荿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銀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潒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訊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嗎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难解》 精选十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顯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仩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苴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斬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囷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到“現金贷”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來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嘚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長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內“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え。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場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對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銀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媔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囷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銷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銀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價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奣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嘚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姩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荇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網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淛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赱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業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隨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貸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荇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楿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貸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洏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茬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鉯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嘚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咑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務;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艱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偅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聯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沒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夠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哆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泹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茬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姒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費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偠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驗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银金融消费可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