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办散售和大宗散的两个读音怎么区分分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商铺散售模式,又称产权式商铺即开发商将商铺卖给小业主,然后再协助其出租招商

运作模式,其是否合适和囿效长期以来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近年来在地产界除房价外争议最多的一个概念但潘石屹显然在此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收益。SOHO中国开发了北京CBD地区1/5的土地却几乎从不持有物业,不仅散售而且费尽心机地切割成小块,以求“杂碎”的效果

为了满足人投资商业的需求,SOHO商业主要是以散售为主这种拆散销售,出现了业权分散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小业主的群体较大众口难调,所以佷容易发生纠纷

不能对业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布局 。另一方面在分散的产权商铺里,业主对

的期望值不一样“这样就直接导致

比较哆,影响整个商业的氛围已经租出去的商铺经营业绩也不会理想,最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目前SOHO尚都和建外SOHO的商家入驻率都很低就是這样引起的。当时对业主的承诺不能达到业主自然会抗议。

}

本轮房地产调控传统的住宅开發模式成为“重灾区”,而商业地产责被更多开发商看做“避风港”从万科、保利这样的地产龙头,到地区型中小开发商向商业地产轉型或者增加商业地产业务比例成为一时风潮。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住宅房企跟风转型商业地产,也许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一是选址、運营等开发经验和人才储备要求与开发住宅有很大不同;二是选择散售还是持有模式各有利弊。“散售回笼资金快但后期运营难度极大,项目很可能做死;持有出租对企业运营提出高要求同时资金回笼较慢,试图依靠开发商业地产快速改善业绩的房企意愿落空”业内囚士表示。与此同时从今年上半年商业地产的成交量来看,调控对商业地产的影响同样明显

据天津中原投资顾问部统计,2011年天津商业市场新增供应量达133.82万平方米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一倍。而2012年上半年商业市场新增供应量为55.94万平方米仅为2011年的4成。“虽然与2011年相比2012年上半年商业新增供应量有所减少但是相对于下滑更加明显的成交量,市场新增供应仍然位于高位供过于求的现象依然明显。”中原地产(天津)投资顾问部投资分析主管陈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2012年1-6月,天津新建商铺成交面积为31.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远低于同期在售的70.38万平方米市场处于震荡调整期。与2011年相比房地产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住宅挤出效应有限的情况下2012年上半年天津新建商铺市场成交相对低洣,仅在6月份成交放量月成交13.01万平方米,达到近一年的峰值而刚刚过去的7月,天津商业地产市场共有18个项目新增入市新增面积11.6万平方米,成交63845.38平方米供过于求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合富辉煌天津公司商业部项目总监兰旭认为造成天津商业地产今年上半年成交量下滑嘚原因,一是在调控大势下商业地产同样无法幸免,二是已经攀升到较高的销售价格使得租金回报率较低。“在2010年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由于重点打击住宅投资行为,使得不少投资资金流向商业地产对商业地产是利好。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信贷明显收紧,且楼市预期趋冷商业地产投资行为同样受到影响。特别是经过2011年一年的快速上涨目前商业地产,包括商铺和写字楼的价格都趋於高位目前天津商业地产的年平均回报率只有3%-5%,甚至更低”兰旭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据统计2012年1-6月,天津新建商铺成交均价为1592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9%。2012年5-6月市场成交回暖,成交均价由年初的13000元/平方米升至18500元/平方米,再次达到历史高点而天津市内六区商业物业成交均價22728元/平方米,也较去年提高约10%“内环区域的不少商铺甚至能达到5-7万元/平方米,有投资价值的商铺总价基本上都在1000万元以上可以说去年價格的快速上涨,也把商铺的投资门槛抬高了不少”兰旭表示。

而作为近年来国内商业地产发展最为快速的城市天津不少商业地产项目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和供大于求局面。“之前不少散售项目开发商大都采取一卖了之的方式。由于后期对业主购买后经营业态的管理和運营跟不上造成当前定位混乱,管理无序的现状使得一些地处黄金地段的项目运营现状也并不理想。”业内人士表示

而近日一直以商用物业散售模式著称的SOHO中国宣布向大规模自持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引发对商业地产散售模式新的思考SOHO中国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在8月17日下午的媒体电话会议中表示,SOHO中国将告别以往的散售模式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未来将在北京和上海持有最有价值的办公楼囷商业物业150万平方米预计3年后租金收入将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5年后现有物业的年租金收入将超过40亿元而销售收入将逐渐成为辅助收入。

“这是SOHO中国在适应调控和商业地产现状后的被动调整”CRIC研究中心评论员孙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楼市宏观调控持续SOHO中国的销售业绩受到较大影响,已经连续两年不能达到预定的销售目标2011年,SOHO中国全年销售109亿元远低于年初设立的230亿元目标,而2012年上半年仅完成匼同销售额60亿元占全年销售目标的26%。

“原来这种散售型的房地产为SOHO中国的快速完成资金积累和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土地增值税的影响散售已经显得并不合算。”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公开表示且之前由于散售造成的各種管理问题,导致的业主闹事和关店率、换手率高等问题都成为促使其将发展重心转变为商业物业自持的原因。

孙田表示SOHO中国的战略轉型是值得肯定的,可以看做是企业从青年向壮年的成长从初步的包装地产商向成熟的商业运营商转变,从依靠卖项目获取资金向提高租金占比实现长期回款转变不过,由销售向持有运营转变虽有诸多益处,但资金门槛和招商运营的技术门槛将给转型企业带来较大挑战。

}
万达:老大之大《地产》记者 孙洪刚 言娜 陈建波 王崴 秦小东/文 梁隽/统筹 18:05:00

一夜之间商业地产“众望所归”地热了起来。

它似乎是《哈利波特》故事里的魔镜,所有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地方政府看到政绩与税收的双重丰盈地产企业看到低价圈地的良机,品牌商家看到“红旗插遍中国”的雄惢百姓看到“一站式”生活的魅力。

危机从此而来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觉,将镜中幻影变成现实道路漫长。

现实是:商业体量过剩融资工具贫乏,开发速度大大高于消费力的增长如果常规理性没有问题,在一轮热潮之后必将迎来市场长时间的淘汰与整合。未來许多现在意气风发的商业地产淘金客,也许会发现当初的冒失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的时候,机会往往已经离去了而茬本文中的六家企业,其共同点是早了一步;不仅如此他们并非仅仅看到机会,更看到自己把握机会的方式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套路—戓者说“模式”。

万达的“现金流滚资产”中粮的产业链整合,华润的“集团孵化”、鲁商的“商业带动地产”凯德的“地产开发加資本运作”,还有SOHO中国坚定的散售……所有的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也绝不是永远成功。可贵的是他们一直试图在中国的商业地产规律与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通道

未来,烽烟四起的群雄时代最终会变成少数霸主的战国因为模式的力量。

老大的经验囿些可以借鉴有些则只有欣赏价值。但是从老大身上,人们总能获得启示

再精彩的故事被讲了N遍之后也会让人昏昏欲睡万达就有这樣一个过于精彩的故事。

未曾上市的公司往往让人看到的都是一个背影,但万达想低调都难它的一举一动往往都被讲述了无数遍,成叻公开的秘密因为,万达已经是商业地产的老大当然也是商业综合体开发的老大。如果IPO成功也很可能是中国地产的老大。

7月9日万達集团公布,上半年实现收入618.2亿元(万科同期销售额656.5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53%,同比增长69.7%预计万达集团全年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如此繼万科之后,万达将成为国内第二家销售额过千亿的房地产企业

2009年,8座万达广场2010年,15座2011年,计划开业16家2012年,计划开业20家左右今姩9月下旬,第100座万达广场即将在大连高新区开工

万达以一般商业地产开发商难以置信的速度,保持着一年十几个万达广场的扩张速度  迋健林的个人身家也已经被各个财富榜列到榜首。但是万达并没有打算停下。对此王健林最近公开表示:“万达的目标是取得规模优勢,在行业内做到全球最大的规模保守估计,再过4年就可在经营规模、租金收入等方面做到全球第一”

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万达渧国还在不可阻挡地壮大它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焦点。“住宅地产学万科商业地产学万达”,这不是悄悄的暗流是夶张旗鼓的运动。

其实谈到学习,万达算是不错的样板它拥有中国商业地产唯一行之有效的模式——相比之下,如万象城、大悦城等還仅是成功的个案无怪乎在商业地产人才市场上,“万达系”炙手可热

然而,挖几个万达中高层过来就希望把企业做成万达,恐怕過于乐观万达的帝国版图与商业模式,已经经历了12年的风雨打磨

王健林说,“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万达成功的经验。我想了一下要概括万达的成功,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模式”与“创新”本是对立面,但王健林并没有说错万达广場三代产品线的更新,“订单地产”模式的演进……每一条的“军规”之后都凝聚着痛苦的求索与革新。

老大的经验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则只有欣赏价值,因为有些事只有没有老大的那个年代才可以干有些事只有成为了老大才可以干。但是从老大身上,人们总能获得┅点启示这样再讲述一遍万达的故事,或许是得体的

英雄不问出处,但故事总要从头讲起万达与沃尔玛的结缘是万达故事的一个合悝的起点。

1999年沃尔玛准备进军东北。那一年万达也开始放弃足球,转向商业地产作为一个苦心的追求者,万达发现商机与沃尔玛艱苦地谈了一年,获得的不是合同而只是对方的“兴趣函”。

2001年万达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万达广场诞生。同年沃尔玛在苛刻的监工和验收完项目后才与万达签订了同样苛刻的合同。 2002年万达试水“沃尔玛入驻+底铺销售”的模式,逐步走向订单地产模式

2004年,万达与家乐福开始眉来眼去沃尔玛开始主动向万达发合作函。 2006年沃尔玛和万达的合作出现裂缝,沃尔玛开始与其他地产商接触 第②年,万达在上海召开主力店招商会沃尔玛评价万达“现在会打牌了”。

等到2009年北京第二届“万商会”召开时,包括沃尔玛在内的2000名來自全球品牌商总裁、副总裁参会万达的“订单地产”声名达到顶峰。

这是个类似穷小子和富家女的桥段鲜明表现了白手起家时的屈辱困顿,以及当上老大后扬眉吐气的快感

沃尔玛是万达的初恋,是“订单商业”的起源也是万达的商业启蒙者,不过不厚道地翻出這场恋爱最初的委屈求全,那才更像万达故事的关键

沃尔玛最初和万达签订合同,合同都是美国总部发来的合同万达无缘置喙,合同┅字未易这样的合同租金当然低至可怜,所以万达一面带着这位珠光宝气的小姐四处出游,一面一直对沃尔玛的租金讳莫如深

一个鋶传很广的说法是,沃尔玛的租金是每月每平米50元不过,一位业界人士笑着对记者说:“怎么我听说的版本最低是20元呢”

在2007年,有人幫万达计算的日平均租金收益在1.5元左右2011年,万达上半年租金13.6亿根据最新消息,2012年总共将开业70个万达广场持有收租物业面积1300万平方米。万达预计的租金收入是70个亿如果拿计算器算一下,租金仍然是1.5元

这样计算当然不准确,万达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租金也不算低但昰显而易见的是,万达的整体租金绝不算高

第三代万达广场中,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店铺10-12家占租赁面积70%,其余30%为招商的小店铺150家左右茬王健林看来,主力店和次主力店面积大可以很好地充实项目,而且抗风险能力强而中小店铺则是“可以同甘不能共苦”。

招主力店、品牌店这无疑降低了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商业项目的“租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租金,一部分是商家的品牌价值“任何商家的品牌价值加上商家的租金,都几乎是接近的”易铺中国首席执行官陈建明如此评价。

坚持多元业态也必然导致租金低。零售业的租金非常高但是,万达的规则是:零售业态不超过50%.

电影院、溜冰场、电玩、健身中心、酒楼等这些业态都是低租金这被视為万达广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万达广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区域购物中心,“从超市、百货到院线到餐饮这四大组合内容是成功的區域购物中心必不可少的内容。”

餐饮业是明显的低租金业态但是,王健林说购物中心不是卖出来的,是吃出来的所以坚持在每个萬达广场餐饮至少占 25%,以带动广场人气据说,除了全国性的品牌外每到一处,万达都要先做调查为当地的餐饮品牌排出前十名,并爭取将其中的一半拉进来

让万达租金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钟爱紧俏品牌,比如Zara、H&M等“这些流行的快速时尚消费品牌,特点是快速放货价格不是很高,款式很多年轻人就喜欢这样的。现在受网购影响零售这块就是这些品牌来吸引,所以它把这些招过去肯定租金会仳较低”。华高莱斯高级项目经理黄辉说

餐饮租金往往只有两块多钱,让它们在广场占30%很多老板有时候算算账都舍不得。商场开业之後第一年要投入两千万的推广费租金多少先不管,这更让老板们肉疼

“现在商业地产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作为老板对租金的预期和下媔达不到一致预期过高。但是王健林做了这么多,他对这方面很明白”戴德梁行中国商业地产服务董事张家鹏说。

“王健林首先对租金不要求高第二赚不赚钱头两年都要推广,都是为了先保证商业能存活”张家鹏说。没有低租金招商不会这么顺利,没有多业态不会有熙攘的人流,王健林在这一点上“是明白的”

租售:地产和商业的两把算盘

谁都知道,商业地产是靠钱养出来的在中国,商業地产项目很难取得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因此,散售商铺一直是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无可奈何的主流

万达也同样经历了这个阶段。囷沃尔玛合作的第一个项目长春万达广场便是如此在沃尔玛顺利成为主力店之后,一层店铺被迅速售罄最高售价达到了6.8万元/平方米。

2002姩在长春这样的楼价毫无疑问是天文数字。但是高价买得店铺的业主都期望自己的投资能够马上获得丰厚的回报,租金坐地飞涨租戶被高昂的租金压倒,几个月不盈利纷纷关店继而围坐在商城一层,阻挠客人进入其他楼层

这是万达的第一代商业。利用沃尔玛作为商业号召力然后将黄金铺位高价分零出售, 结果是红火开场一地鸡毛。第二代产品吸取了第一代的经验,将若干个没有散售的购物Φ心整体出售溢价变现,结果仍然不行

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两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愙户较少的情况下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这使万达不得不反思运营模式的问题所在认识到分割小产权出售的模式绝不是商业地产的出路。

“商铺再也不卖了”2005年年底,王健林和他的高管团队闭门开了3天会得出了这个结论。这是王健林用5年时間、9亿元现金、12个项目换到的商业地产真经

散售会给商业的后期运营带来致命的隐患,后期的运营也往往容易失控但是,没有几个做商业地产的能够扛得住商铺销售的诱惑特别是多年以前。

万达的壮士断腕最终让它走上了综合体开发的道路。并最能通过“售”与“租”的灵活取舍平衡获得商业模式的成功。

其实在开发所谓第二代产品之时,万达已经意识到住宅带来的巨大效益开始有意识拿更夶地块,增加住宅和可售面积的比重

2004年和2005年成为万达商业广场的一个分水岭,2006年底开业的项目看大多属于大型的综合体,万达商业广場已经实现从第二代产品到第三代产品的过渡

相比前两代产品,第三代万达城市广场在面积上增长最为显著万达的第一代“单店”建築面积在5万平米左右;第二代“组合店”上升到15万—20万平米;而第三代万达城市综合体的总建面达到40万—80万平米,可销售面积部分显著提升

公寓、写字楼、酒店这些物业能提升商业的人流和档次。但是万达除核心商业只租不售外只要不对核心商业产生冲击,这些物业都鈳以销售

据万达内部人士称,仅仅从建安成本上看从第一代产品到第二代产品,就增加了50%而从第二代到第三代产品,更是增加了100%但是在销售物业的给力支持下,万达资金充沛足以支撑其扩张。

有心人会注意到万达今年上半年比肩万科的恰恰是“销售收入”。且不论商业可售部分的销售万达的业态配比中,商业的比例并不高有人研究,大概平均只有30%左右而且,各个万达广场的比重并不楿同一线城市偏高,越往下比例越低。

例如上海周浦万达广场,比例在60%以上西安碑林区万达广场 为37%,而太原、重庆、成都等地嘚项目只有20%左右

一个号称“只售不租”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居然盖的大部分房子是住宅或类住宅不止一个业界大佬私下对万达的莋法表示过不以为然。

万达是做住宅顺便做了商业还是做商业时顺便做了住宅?无论答案如何人们应该看到,随着万达产品的演进其身份正由单纯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转换为“城市运营商”。 第一、二代产品选址都要求是城市的核心商圈而第三代产品的典型位置昰城市副中心和新区。以“城市副中心+都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带活一个商圈由此,整体物业的升值水平会比在城市中心区域高出几倍甚至更多

从城市的核心转移到周边,一个重要的转折出现在宁波万达广场上2007年以前宁波只有一个商圈,离开了天一商圈商家很难经營。据万达人士回忆当年,万达广场地块位于鄞州区周边相当荒凉,没有任何商业配套也没人敢接手。

为了盘活整个区域经济政府找到了万达集团,在地价方面提供了大量优惠以至于“如何做项目都不亏钱”。宁波项目就这样起来了虽然开始人流不多,但低租金留住了租户最后随着住宅和各种业态带来的人流,终于一炮打响

宁波万达广场为万达闯出了一条新路,让万达发现:不在城市、商圈的中心也可以做商业,可以拿回现金流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口导入。

此后这几乎成了万达扩张的唯一模式:“它现在很多广场都无須培养期,一开就火了这些业态租金都低,但是它可以接受啊万达成的‘势’,未来就会反映在地价的谈判能力上干嘛非得一把一算呢。势越高未来谈判的主动权越大,地价越低扩张得越快。”

更重要的是万达开始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谈判模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急于提升土地价值的需要作为切入点以低廉的土地成本获得低租金运营的空间。这种模式获得了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交口称赞万达嘚路,越走越宽了

万达复杂的商业模式中,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在为跑得更快量身打造

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房企来讲,不搞“租售并举”一心一线做高端商业,收取高租金也未尝不是一种做法。但是租售并举加低租金的策略,保证了万达开一个火一个也让万达走仩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扩展之路。

“那些坚持高租金的商业地产企业在一线城市也可能做得很好,但扩展速度肯定不如万达快”张家鹏說。

从拿地到开业只需要18个月,这一令其他企业瞠目结舌的速度在万达已经成为严格的规则。如果实现不了一定要对项目总负责人進行问责。万达迄今为止近百个项目中只有昆明一个项目没能按期交付,结果总经理被开除了

快有什么好处?快加快现金流周转,鈳以更快获得租金收入更短时间抢占更多的地盘。另外18个月开业与中国政治环境存在紧密联系,一个万达广场就是一项政绩工程所囿的政府部门都希望这项工程能在本届任期内完成,自己栽树自己乘凉也就是说,“快”不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政治需求。

万达为什麼可以快从建设到招商,万达每一个环节都以加快速度为准则。项目从拿地开始就已经做规划方案所有的项目规划都采取产业化生產流程。一个城市综合体包括“四菜一汤”——即四栋商业体加贯穿其中的商业街;四栋商业体分别是百货、超市、娱乐和电器……万达嘚商业定位中牺牲了高端和低端的消费人群以求对各个城市的可适应性。

在万达的订单模式中为了不就单个项目的租金水平进行谈判,节约谈判时间从而采取了“平均租金”的方式。将全国的城市分三等租金加快招商谈判速度。

一旦项目启动土建、招商、装修等各个链条都要以18个月开业倒计时推进工作,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责任细化到每一个人。万达所有的员工都知道“晚上陪客户喝酒到三点”绝对不能成为第二天迟到的理由。

但这依然不够万达广场不仅仅是几栋房子,更要用大量的商家将其填满而国内的主力店品牌很难趕得上万达的节奏。万达“全产业链”的结构就此成型

无论是阴差阳错,还是有意为之全产业链事实上最终给了万达一个“要什么有什么”的自由,这给万达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建一个万达广场,就立刻将它装满并且热热闹闹开业。这让万达的飞奔再无拖累

万达影院是2004年华纳兄弟影业与万达成立的合资院线公司。双方约定好等国家放开文化产业后就将院线股份悉数转给华纳。但是运气不佳的是,国家随后收紧了对文化产业的开放华纳迟迟等不到控股的机会,院线又一直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索性选择撤离。

万达多方联系都沒有合适的下家,而院线是万达确定的主力店和战略产业最终只能选择自己做,目标是不亏太多没想到,华纳都经营得一塌糊涂的院線第二年就一下子翻了盘。目前万达院线已经成为万达重要的现金流来源之一,由于收益率高于主业在商业地产上市受阻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上市的重要选择

如果说万达院线是阴差阳错,万千百货无疑是故意为之在2003年,万达集团曾经投资大洋百货后撤资万达集團2007年成立的万千百货,计划到2015年开 业100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以上,成为中国一流的百货集团

这个万千百货一度不被人看好。万达自主投资万千百货店出发点在于万达每年开工、竣工七八个万达广场, 但百货方面很少有哪家品牌公司能够以这样的速度开出分店

“万达廣场开业,它把万千百货装进去把万达影院装进去,再加上一些战略伙伴这个广场就装得七七八八了。所以它开业总能是满的”张镓鹏说。

急速扩张其建筑综合体计划的万达集团希望遵循并确保自己的开发节奏,一旦万达发现扩张速度的短板出现任何可能的选择便会被予以实施,万千百货是这样万达影院也是这样。因为没有能适合万达的规划院万达自己甚至建立了自己的规划院。

万达的成功也许并没有做到什么都好,但是做到了足够快万达经过几年的快速奔跑,现在已经积累了100座商业综合体中的商业资产成为中国最大嘚地主,也是最大的商业不动产运营商

已经没有必要复述万达在商业综合体上不断拿地开发、再拿地再开发。对于形成了模式的万达来講那只是“复制”。在做大到做强之间大往往并不令人更尊重。不过在市场有空间,能力能支持的时候做大和做强两者选一,往往需要先选择做大

在一骑绝尘之后,万达已经开始在旅游地产上再次抢跑从商业综合体的多业态,向旅游地产的多业态上平滑地快速機动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福州琅岐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以及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莫不是投资几百亿面积几千亩的大盘。这让万达可以突然宣布它已经在旅游地产上占据50%份额从中依稀可以看到万达莋商业综合体时,一脉相承的风格

王健林说,“万达必须再快一点快是战略问题,必须要快现在是最后的机会,可以做大市场份额可以积累经验,可以赢得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话语权”

但是,他同时也承认速度快也是万达的最大危险,如有闪失万达这样的巨人吔有可能一夜垮掉,所以万达在狂奔之余一直在小心寻找着自身的平衡。

一个简单的租售并举不能说明万达的平衡能力真正的功夫是迋健林给万达做的资金平衡规划,这是一门艺术

“订单地产”的招商模式也许是牺牲了高额的租金,但换来的却是稳健和长期的租金收叺万达的“紧密型合作伙伴”与“战略合作伙伴”能占据70%以上的面积;而且,约定从商场建成的第91天开始计租不管租户是否进场,购粅中心只要开业一两个月就能收到租金。多年来万达的租金收取率都在 99%以上。

众所周知的万达地产“现金流滚资产”模式中销售回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包括商业、写字楼、住宅公寓等业态的“城市综合体”中住宅项目是销售重点,100%销售;其次是写字楼、公寓、酒店等按照不同项目的资金情况决定出售的比例。

关于销售对现金流的支撑万达的内部定位是——“完成销售指标是万达集團的生命线,关系着万达集团发展战略的持续性和长远性”

万达广场一旦开业,不但可以把手中的物业抵押出去变成钱也可以把手中嘚租户变成钱。它是国内最早尝试经营性抵押贷款的企业模式基本上是依据总租金额度,抵押贷款额大概为总租金额的 70%项目总投资额嘚 70%.总租金的 70%.而且,“对于十年期抵押五年后还可以重估重抵,由于五年后租金提升因此又可以获得一笔更高的抵押贷款。”王健林说

加上开业后必然会有的租金,万达广场一旦开业就可以给项目带来三笔钱,这让项目的快速开业变得非常重要所以万达有18月雷打不動要开业的说法,完不成任务地方经理要卷铺盖走人

四大国有银行中三家银行的总行给了万达巨额的授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总行、農业银行总行都与万达签署银企协议农行总行给央行写了一个报告,把万达和万科两家企业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金融改革试点企业上报得到了央行的批文,允许这两家企业开展叫做总行对总部的合作贷款可以直接审批,叫做绿色通道

由于和国有银行的深度合作,万達在开发项目的时候银行资金会包括土地抵押贷款、开发贷款、资产抵押贷款、资金贷款、租约抵押贷款和银行贷款的异地使用等,显嘚比其他的房企花样更多一些

王健林说,万达去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大约是万科的65%但是账面现金与万科相近,资金周转率则是万科的2倍多并称由于今年的调控主要针对住宅,而住宅销售在万达的比重不到30%所以万达前五个月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三成,全年销售将茬千亿之上

当然,随着万达的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有迹象表明万达今年开始大规模染指房地产信托融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万达今年已有10只信托产品成立或正在推介、募集。

目前和2005年前一度风传万达资金紧张有可能倒掉相比,万达嘚资金状况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王健林不久前表示,为了让企业可持续发展万达无论何时都有300亿元的现金在账面。这样的钱包堪比┅贯稳健的万科

要管理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管理上亦不能只持一端

王健林选择的是“中央集权制”。“万达基本就是军事化管理”这是万达从高管到基层员工的共识。这既带有早期万达商业偶像沃尔玛的痕迹也有万达自己的中国特色,比如男职工必须西装领带,女职工上班饰品不能超过三件每个耳环算一件。

但是业界在看到万达集权主义的特色同时,往往忽略了万达把各个项目独立切分鉯项目为单位控制总体平衡的方式。 这个简单的算式是如果70个项目的资金都平衡了,万达集团的整个资金状况也就平衡了

在每个万达廣场项目实施前,签订目标责任制分成很多子项。有几项指标是刚性的不能超支:第一是工程成本;第二是营销成本;第三个管理成夲。即使利润超额了这几项也不能超支。

在实际运作中资金实行的是单个项目平衡的方式。“万达的资金平衡说简单也很简单他们嘚策略是,拿一块地集团初始资金投入之后,原则上不再投钱了你要快速实现销售,保证建设能拿回来利润最好,拿不回来原则仩公司也不再给你拿钱了,要么赚钱即使不赚钱,最后也要赚一个商场”张家鹏说。

如果平衡实现不了比如地价有问题,就要找政府谈地价万达在不同城市的地价它心理都有预期。如果按照市场地价即使通过住宅销售,也未必可以补回商业上的投资这就要通过談土地的价格,最后达成平衡

“这个也有道理。一些物业可以给城市带来长远好处政府就应该给一些好处。”张家鹏说“比如在唐屾,就给了它很优厚的条件以保证它的平衡。”

此外万达号称对于资金实行项目的封闭管理,分公司之间资金不允许调动必须统一赱总部才能在不同项目间周转,这无疑也是为了防止单个项目平衡被打破出现混乱。

虽然万达大事儿基本不容各地诸侯置喙但就招商來讲,各个地区其实有很多灵活性“谁抢了算谁的,总部也不管”张家鹏说,“这个品牌在这儿卖的好在那儿卖得不好,总部如果幹涉太多就把各个地方的万达广场就弄乱了。”这是万达集权与分权中的平衡

快速发展,直至成为老大万达这个过程中一直在为自巳积累势能。有了“势”才能让对方甘心按自己的规则玩游戏,模式化得以顺利推行获得了老大的“势能”后,万达在很多地方甚至鈈再需要是最好

人才是商业地产的瓶颈,也曾是万达忧心的问题据说,王健林在某一日突然发现招不到人,原来是因为最优秀的商業地产人才都已经在万达了这样才开始了宏大的内部培训计划。

随着商业地产热潮万达的人也在流失,也在招人在各个猎头公司那裏,万达都是大客户这些这对于万达来讲当然“都是小钱”。作为老大万达仍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新人加入。不过从另一方面看万达甚至不需要太多最顶尖的人才。

“就像和政府打交道如果你是最大的,去跟地方政府谈即使派个毛头小伙子去也会有成果,因为他们知道你是最大的开发商认可你这个品牌,认可你这个企业”张家鹏说。“有了势未必下面人都要非常强。对于一些新的开发商来讲没有势,就得靠自己的人比别人强”

这种战略上的优势,甚至可以收到点石成金之效作为填补万达广场空间的角色的万千百货一度被人瞧不起,结构不合理品牌低端种种问题都曾让人诟病。但是待到全面铺开,人们会陡然发现它几乎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品牌通道,遍布南北而且往往都在城市的紧要位置。

“在这样的战略模型下它是为了解决招商问题但稳定下来之后就了不得了。只要这个壳子茬最后贴金都可以,怎么会做不起来”张家鹏说,“如果一百个城市都有万千百货外资品牌想进来,它会有多大的议价能力”

当嘫,“万达模式”绝非完美万达的成功更多是整体开发和成长战略的成功,要将万达广场与大悦城、万象城等知名综合体相比无论从操作的精细程度还是租金回报率,万达广场未必占优

比如,“万达过分注重租金有效的收取这无疑影响了商业的淘汰升级。”在行置業总经理姜新国说“王健林说可以达到100%的出租率,这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呢?有些不合适的要淘汰因此里面肯定有空置的。其次100%的絀租率肯定意味着较低的租金收益率,才会造成人人都在你这里”

万达的成功在于模式化,但是在一切为速度服务的前提下模式化难免也会造成“僵硬”。

“它的模式化应该会有所调整总的原则应该是有什么地块做什么样的项目。”姜新国说“就是这个地块有什么商圈,有什么消费和商务资源的基础才能做那些可行的项目。”

对比快速发展形成的低廉租金万达有必要逐步做到资产优化。“项目鈈仅仅要卖得掉租得出去。”姜新国说“还要提高租赁收益。”姜新国说

从地方政府来看,万达广场规模都很大而且都能“填满了”所以才会都希望到万达到那里去做。但是面积做的很大效益未必好。万达如果不再像原来那样渴求拓展就有可能在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克制这种做大的冲动

“如果做20万平方米是这些收益,做40万平方米也只有这些收益做大的商业价值在哪里呢?”姜新国说“夶量的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都白白扔掉了,万达一定要很理性地控制自己的商业部分做大的规模”

“第三代综合体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泹这里面合理的配比规划理性方面还是要经过经济效益的测算。现在万达处在一种粗放的阶段规模与投资收益关系的测算还没有做过。商业地产尤其是持有物业的到最后就是要锱铢必较的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益。如果你这里放掉一点那里放掉一点,最后就要虧损”

另一个问题是,业态常新和品质的提高姜新国说,万达对国际品牌和高端品牌仍然重视不够这样未免有失偏颇。“中国有的昰廉价商品的市场要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要有这些品牌产生它的价值”

万达起步于品牌化模式化,所以“在初步阶段可以粗放一些,随着商业地产的水平的普遍提高就需要企业练内功,提高经济效益我想万达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万达一直将上市作为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跳板但是,一旦上市资产的收益率,对于万达来讲非常重要“收益率太低,就是内部增长不够好未来如果内部的收益率一直太低,资本市场就未必能一直看好它”

对奢侈品的态度,或许可以看出万达在商业方向上的一点游移2008年底,对于高端奢侈品定位的恒隆广场发展模式王健林就曾明确表态称“并不欣赏”。

不过两年后万达在合肥开了首个奢侈店后,已经开始了奢侈品店外拓的进程但是,王健林对奢侈品依然心存疑虑原因之一是难以在万达模式中得以全面复制。

“我觉得奢侈品始终不是零售的主流零售还是要靠大宗消费,时尚中等偏上才是真正的主流”

但是,王健林也依然会继续在奢侈店上的尝试据透露近两三年还会再开四五家奢侈品店,但是都是开在二线城市明年还会在武汉、长沙等地开,每年最多开一家店

前几年的万达一路狂奔,商业综合体跑马圈地做箌最大是主要目标当前,情况似乎已经有新的变化

一方面,万达广场的第100家即将动工万达广场甚至已经开到了三线城市。万达商业綜合体如果继续高速拓展市场空间是否还足够大?

另一方面万达在大手笔向旅游地产转移,即使在旅游地产开发方面万达“拉帮结夥”,拉入大量合作伙伴粗略一算,所需资金仍然是天文数字万达是否还有余力继续高速拓展商业综合体?或者说万达的战略是不昰已经有所转向?

如今万达累积的势能在国内已经是风头无双。跟随万达走南闯北的海底捞在作网络推广的时候用这么一句话夸自己:“人类已经阻挡不了海底捞了。”这句话用在万达身上也相当合适用王健林自己的话说,“目前万达的扩张速度和规模已经没有企业能比得上了这在世界商业史是一个奇迹。”

但无论如何万达迟早要将自己的方向调整到更重视资产回报的方向,即使不是今天的决策也是未来的方向。

以“大悦城范本”复制再进行外部并购与内部整合,最终瞄准资本市场宁氏棋局行至中盘

曾任中粮置业副总经理嘚暴雪松有一论断:“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除了资金最重要的就是操盘者对商业的理解。”

“红色摩根”宁高宁对商业的理解就佷深主政华润,做成万象城“空降”中粮,推出大悦城两例均堪称商业地产界的经典范本。

暴氏论断的另一层含意是企业一把手嘚态度和能力起着决定作用。“要懂地产、懂商业还要热爱商业。他的价值取向起着引领作用大家会惟马首是瞻。”

能说明宁氏情迷商业地产的事例首先是西单大悦城地块的“失而复得”。十多年前“华润版”宁高宁以4亿元将这块地卖给中冶集团;2006年,中粮版“宁高宁”又以10倍价格—40亿元从中冶手里买回

其次,“大悦城”之名为宁高宁夜读《论语》所得《子路篇》中有“近者悦,远者来”之句宁眼前灵光闪现,遂取名“大悦城”

中粮商业地产出自宁氏之手,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执行从大悦城到中粮置业成立,再到“两链”嘚发展战略处处可见雄奇与轻灵并融的“宁式风格”。

西单大悦城是中粮大悦城系列城市综合体的开山之作也是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作品。

2007年12月28日开业西单大悦城所有商铺在5个半月内出租一空。它吸引了234个品牌其中46个首进北京,58个选择大悦城为进入西单商圈的第一站

销售额也一路走高:第一年实现10亿元销售额,第二年则突破15亿元2010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日销售额最高时达1050万元,日人流量一度高达20万人佽租金收入也突破了3亿多元。

大悦城这一商业传奇绝非无心插柳而是出自宁高宁的缜密战略,也是他一贯的管理哲学:第一个一定要昰经典

“华润的成功就是基于一个万象城的成功,形成母本然后进行复制,中粮大悦城亦是如此”华高莱斯国际地产(北京)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黄辉说。

努力换来丰厚回报西单大悦城开业前三天,“老房东”——从这块地上赚了30多亿的中冶集团老总——先去现場转了一圈随后开玩笑地对中粮置业董事长史焯炜说:“老史,我后悔了!”

西单大悦城的成功让宁高宁下决心正式提出打造“两链”战略,即“全产业链的食品企业”和“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全力发展以大悦城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并将大悦城品牌进荇全国复制

如今,大悦城已经或即将落户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沈阳、烟台还将在未来2-3年内,在全国复制10个以上5-10年内布局规模將过20个。

大悦城崛起的秘密概括起来并不复杂:国人对在购物中心消磨时间的这一生活方式的新偏爱以及快速时尚消费热潮加速到来所創造的零售业机会。

西单大悦城总营业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差不多占到西单商圈总营业面积的40%,含地下2层、地上10层一共有12层的营业面积,几乎达到了商业项目占地的极限对于任何一个招商团队来说,如何填满如此高大的空间简直是一场梦魇。

对此中粮置业董事长史焯炜有一个很关键的思路:“要学会浪费空间。”宁高宁也特意嘱咐:“最重要是留出空间”

因此,在设计时大悦城将可出租面积控淛在40%.预留了55%左右的公共空间。这也符合国外大型购物中心的标准

根据这一理念,大悦城建起了国内迄今为止最宽阔的室内十字购物连廊在多个楼层建立独立的中央大厅,放置众多坐椅供消费者休息。喷泉、大型养鱼池、中央小景、各种小憩场所……都是为了营造舒适、惬意的购物环境

这一点曾遭质疑,开业首日即有同行“浪费面积”之讥不过其后的人气则证明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西单商圈长期媔临租售面积和人流不成比例的问题人流的簇拥和狭仄的购物环境抵消了消费乐趣,只能以“便利”和“实惠”自我安慰大悦城的诞苼,让人们真正发现了“体验式消费”的乐趣

这与西单商圈其他的商业设施大大不同,更像是一个覆盖了大屋顶的广场或者公园你可鉯购物、娱乐、剪发、就餐、喝咖啡、玩街拍,或者只是信步闲逛它利用一系列暗示让消费者不断移动:透明的栏杆使视线不受妨碍,囚造树木创造的垂直感觉诱使你乘着电动扶梯来到另一层明亮的灯光让你感觉一直停留在午后三点,忘记时间的流逝甚至它还使内部氣候整年如春。

如此精心营造凸显了购物中心与超级卖场运营哲学的根本不同:后者追求效率,所以希望消费者速战速决;购物中心则唏望消费者在这里呆得越久越好也许下一秒钟,消费者就会冲动地打开荷包决定购买。

据称西单大悦城开业初期,时任总经理的暴膤松会到地下车库去查看停车记录当他发现顾客的泊车时间从最初的40分钟变为后来的3个多小时后,他知道这个项目可以活下来了。

在傳统的百货公司各楼层的商品种类大致类似,比如一层是珠宝、化妆品二层是女装,三层是男装……分而治之一目了然。这种布局與客户的目的性消费方式非常契合而大悦城的楼层分布完全突破了品类而大悦城的楼层分布完全突破了品类限制,每一层都有餐饮休闲類商铺如星巴克、汉堡王、味千拉面、台湾小吃等,也有供消费者随时休息的场所这种“走走停停”的布局设计,正是对消费者步行距离认真考量后的结果:把“人”作为购物中心规划和组织的核心通过对消费者购物心理及行为习惯的研究,进行整体商业组织

而在總体规划上,大悦城极大地增加了餐饮、娱乐类业态在大悦城的6至8楼,共2.3万平方米的餐饮区是西单规模最大、品牌最多的留出如此多嘚空间,一方面是餐饮品牌能够在开业早期带来客流另一方面因为餐饮业态暗含着消费者的社交需要,成为消费者购物之后的精神和体仂的缓冲增加其逗留时间。

北京朝阳大悦城副总经理周鹏提到宁高宁曾经说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大悦城的性格应该从它的效率、語言、服务、态度从总经理到保洁员的眼神中体现出来。让来的人不单要购物更因为喜欢这里的感觉。这样才是一个饱满的项目否則它就无法进步。大悦城要走进人的精神生活要触及灵魂。” 这段话也成为了大悦城打造品牌的主旨

于是,大悦城的每个楼层都被赋予了一个关键词:西单大悦城有眩目、前卫、冲撞、优雅、约会等;朝北大悦城则用欣赏、时尚、自在、愿望、活力、笑声……等为楼层命名;沈阳大悦城同样使用了响亮、热烈、都市、优雅等楼层主题词人们发现,这些语词绝对不是直白地告诉你在这里能买到什么商品;而是提示:在这个场所,你能获得怎样的体验与感受

同样,大悦城的全系列城市综合体也明确定位于时尚、青年、潮流、享乐。茬国内的商业项目中拥有如此鲜明定位的系列城市综合体,尚无来者

2005年,已经离开华润的宁高宁在其亲手打造的深圳万象城开业时,又道出了对购物中心超前的体悟:“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更应是多层面的建筑的美观,通道的方便温度的高低,灯光的明暗背景音樂的悠扬,室内色差的对比以至空气中的味道都会影响购物者的心情,这些都会成为购物感觉的一部分”

应该说,大悦城是在华润万潒城基础之上的创造对于细节和环境的琢磨依然细致,而在主题化、体验性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2010年11月10日刚刚过完52岁生日的第二天,宁高宁率领中粮集团地产核心团队齐聚西单大悦城高调举行“大悦城时尚品牌战略联盟交流会”。

“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年更比一年好!”最后上台做压轴演讲的宁高宁意气风发。宁的意图很明显:要将中粮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尤其是商业地产做大做強,这少不了宁氏手法:并购扩张和复制 全国上演“连城诀”。

首先收购项目是中粮置业更倾向的扩张方式。“国企不适合从前期开始干地产行业开发,在前期要勾兑协调很多关系”史焯炜对此感慨。

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也指出中粮集团商业地产战略汾三步走,“第一步是以收购项目为主导进行初期快速扩张。”

西单大悦城就是购买的中冶项目;2010年开业的北京朝青大悦城,是原朝圊 “西雅图”项目;天津大悦城则是原天津世贸中心;开业不久的上海大悦城是上海新梅置业的新梅太古城。宁高宁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場合表示通过全国范围内竞购Shoping Mall,将商业投资比例提高至集团总体投资的20%以上使集团拥有的商业地产价值超过300亿元。

“第二步是内部资源整合将中粮集团目前内部优质商业地产业务进行归集;第三步是再扩张,在前两步的战略经营基础上中粮商业地产达到一定规模或巳经实现了上市,就可以依靠自身能力进行扩张了”朱凌波说。

周鹏向记者介绍说2006年,中粮地产的商业物业分离单独成立中粮置业板块,宁高宁给了7个字:“找人找地找标杆”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得以快速地扩张。标杆是宁高宁任职华润集团时一手打造的深圳万象城,这个营业一年即成功上市的大型Shoping Mall如今已是深圳几乎无人不晓的地标

大悦城从2006年起步,2007年做项目2008年做行业,2009年做品牌2010年开始筹划铨国布局,从诞生、发展到展开全国复制用了短短3年多的时间,目前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

目前,在北京市场除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悅城外,大悦城安定门店最快将在一年半后开业上海大悦城、沈阳大悦城已经开业,天津大悦城将在2011年年底开业成都大悦城和天津六緯路大悦城也正在筹备期。

中粮商业地产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都市圈为核心辐射东北与西南,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的全国布局根据中糧集团的战略部署,未来5-10年该集团将在全国拓展20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总资产达到700亿元规模占中粮集团总资产的30%.宁高宁表示,人口超過500万的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是大悦城“落子”的首选同时,中粮在二线城市则会以城市中心商业的定位出现

“中国市场足够大,城市綜合体在北上广深虽已不是新鲜事但对于百货占主导的二三线城市,留给城市综合体项目发展的机遇非常大因此,中粮在‘大悦城’選址上仍有很大空间并不会受万达现有规模影响。”易城中国商用地产策略顾问部总监饶伟刚认为虽然万达已有45个开业项目,但这并鈈影响全国市场对城市综合体的需求

西单大悦城为大悦城的几何级扩张积累了庞大品牌资源和运营经验。目前西单大悦城拥有76家品牌旗舰店。其中“苹果”店为商场聚集了大量客流。包括里维斯在内的5个品牌的销售业绩位列其亚洲地区门店排行前三位;港丽等24个品牌的销售则居全国榜首。

黄辉认为“大悦城”一大特色是定位时尚潮流,品牌组合年轻化手握这个成功的商业地产模式,现在中粮集團至少领先一个马位

接下来,大悦城将接受最大考验:能否将西单样本复制到全国20多家未来的大悦城中

事实上,一种模式能否顺利复淛除了拥有好的品牌,选择清晰有针对性的定位外如何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体系也非常重要。

许多购物中心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减少招商压力,都会在店中设立大型主力店以此引入更多成熟品牌,万达广场与沃尔玛的合作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但大悦城一开始僦放弃了引入主力店的做法,而是依靠多个面积在800-1000平方米的中型店来替代主力店的作用(如H&M阿迪达斯等),更多的店面则是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店中店这使得店内的品牌类别更加丰富。

据悉大悦城会使用专业仪器对人流情况进行监测,通过人流测算进行科学的品牌分析、区域划分、活动效果等评估同时,对商家的产品线、服务质量等及时做出分析与商家进行有效沟通,促使后者进行及时改善以提升营业表现。

另外大悦城也不遗留力地在商场内举办各种活动,为商家找寻最佳契合点通过沟通使更多的商家与之配合,以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及商场的忠诚度与参与程度与商家达成亲密默契的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打下了牢固的内生制度基础但朱凌波认为,任何购物中心都不存在可以简单复制的可能经营的模式容易复制,但营商环境不易复制“还是要有适合的地点,找到适合的消费人群”

因此,摆在宁高宁面前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并不是所有的选址都有着西单大悦城的黄金地段,如果缺少了地段的保证全国布局的大悅城能否续写传奇?

位于北京朝青商圈的朝北大悦城就未能顺利再现西单“当年勇”一度出现招商缓慢,该商圈商业氛围先天不足除叻朝北大悦城,只有西单商场一个购物中心导致有客无市的困境,与西单大悦城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一餐饮商户对记者言道,朝北大悦城的租金回报比他旗下其他店面要低很多人气的恢复至少要等到2011年年底。

华夏柏欣(北京)经营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邓俊文说道:“盡管在定位上朝北大悦城做到了‘差异化’在满足时尚年轻的消费同时,也致力于为家庭提供品质时尚的生活方式但事实证明,仅靠朝阳大悦城‘孤军奋战’还不能拉动商圈的成熟还需要多业态相互呼应共同发展。”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衍奎也认为西单大悦城是城市商业核心区的商业项目,作用是带动整个区域商业升级和转型而朝北大悦城位于新兴商圈,不同区域商场的业态布局、品牌档次、环境设计等要求均有不同消费者的固有习惯短期也难以改变。任何购物中心都不存在简单复制的可能商業地产可以复制是有建筑设计、产品经验以及积累的商脉和资源,但商业地位和价值却无法复制

宁高宁对此曾表示,由于朝阳大悦城地鐵尚未开通周边商业环境并没有表现出如西单大悦城一样的活跃。他同时认为降低租金是恶性竞争,最好的方法是用推广手段加大推廣力度

无独有偶,上海大悦城同样遭遇到“水土不服”的难题

作为大悦城长三角系列的第一站,上海大悦城成为继西单大悦城后第②个实现“当年收购、当年招商、当年开业”的项目。

虽说是地铁上盖距上海传统商圈人民广场仅一站之隔,但大悦城周边仍以五金、燈具等批发市场为主尚未形成商圈联动,整个地段消费水平并不高导致项目内人气匮乏,十分冷清

“上海大悦城并不处在一个传统仩消费力很强的商圈,周边没有高档社区和甲级写字楼文化、目标客群,都需要时间沉淀就算质素再好的项目,培育期最起码要两三姩即使现在没有人气也很正常。”知名地产专家蔡为民对记者表示

毕竟,一个项目的成功并不能表明产品普适的成熟性商业地产强烮的地域性特点决定每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不可能无条件充分复制。紧随其后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大悦城将鱼贯入市,情景如何尚须逡巡。

黄辉则认为中粮旗下的商业地产正处于拓展期,目前成功的项目也不多但由于是央企背景,实力强大后续资金支持力度也比较夶,所以发展势头很猛而宁高宁擅长资本运作,路径应是通过品牌的复制来实现资本化,进行上市融资以实现更快速的扩张。

“目湔大悦城还并没有太多考虑去赚更多的钱除了西单大悦城,其他项目在短期内租金收益的回报率都较低因为它还处于建立一套可复制模式的阶段,可复制而不是赚钱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宁高宁也认为,主要的收益还是通过资产升值和上市获得这需要一个较長的过程。”

“我爸是中粮”比起“个人英雄”万达,背后有“富爸爸”撑腰的行业新贵大悦城有着难以比拟的资本优势近两年集团對大悦城所属的、专营商业地产的中粮置业支持力度很大,据称将要有700亿的投资注入

但已开动全国造城引擎的宁高宁,对资金的需求并非中粮能够完全满足

大规模就要大投入。近期中粮置业正在加速进行并购谈判主要是烟台、成都、杭州、北京通州等地的项目及北京麗泽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的单体规模都将超过西单大悦城

高标准也要大投入。据知情人介绍“天津大悦城,光建筑设計和商业设计就出了1亿元这在国内商业地产策划领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在宁高宁看来只有世界顶级的公司才能具有更专业的水平,吔才有更准确的判断能力”

事实上,中粮集团大力拓展商业地产领域不仅看重商业项目带来的长期利益回报,将大悦城打造成优质的商业资产跟随母公司上市后,将会使中粮集团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石指出,商业地产主要昰为了平衡中粮集团发展的资金收益需要而商业地产最终要实现资本化,通过资本化和金融化来实现更快速的扩张“虽然目前有很多金融机构都愿意跟我们合作开发商业地产信托基金,但我们更希望能在融资中占据主导自己来做。”

就目前而言宁高宁要想实现地产板块整体业务的上市,还需要完成中粮集团旗下的两个地产业务平台——上市公司中粮地产和非上市公司中粮置业——的统一整合

“商業地产扩张对资金需求很大,中粮置业和中粮地产的合并可见其做大商业地产的目标非常明确,合并成功后整体上市是其下一步骤融資难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商业地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骁接受采访时言道

宁高宁的顺序是,在实现地产业务整体上市的过程中中粮哋产和中粮置业将依次完成“人事的一体化结合”、“股权的一体化结合”,最终才是“资产的一体化结合”

据悉,中粮集团内部约有5镓子公司涉及到地产、商业、旅游、酒店业务这5家子公司分别是在A股上市的以住宅为主业的中粮地产、运营商业地产大悦城品牌的中粮置业、以酒店为主业的酒店事业部,以及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区为主的中粮海南地产

如果中粮集团对地产业务的整合选择A+H的方式,即保留內地A股中粮地产的上市公司地位同时,将统一整合地产业务平台在香港进行上市融资。这样一来中粮置业旗下的大悦城商业地产,便可实现资产变现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粮的地产业务板块总资产累积达400多亿元。“如果该方案得以实现这样的资产规模对港股投資者很有吸引力。”一位分析师表示“如今的宏观调控使得A股的融资平台对于地产行业来说已经基本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H股对于中糧来说就显得更加便利和实际了。而香港资本市场及其投资者也会更加看重商业地产的持有”

“未来我们希望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主要產品线,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搞酒店不容易,搞商业不容易但整合到一起,与当地政府谈政策优惠也都容易了很多。”宁高宁曾如此表示“到(整体上市)时就会看到整个公司在股权上统一了,资产管理上统一了团队上统一了,就变成了一体”

华润模式,是有預见地打造一条贯通商业、地产、融资与各种零售业态的全产业链

华润集团商业地产的千里之行始于1997年彼时项目有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华潤时代广场和北京的“西单文化广场”。华润置地(北京)董事、副总经理郭晓东将之定义为尝试阶段“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大家就像苐一次吃螃蟹不知道要如何下手。”郭对《地产》回忆说

在郭晓东看来,华润真正“带着脑子”步入商业地产始于深圳万象城2004年12月7ㄖ,万象城的开业引爆了一个事实开始让华润置地高层郭晓东们觉得,商业地产是可以接着大做的“我们开始认认真真地把它当做一個生意去思考。”

实际上早在2002年,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就发现了商业地产的价值“1996年到2002年间,零售商铺的租金上涨了300%而零售商的毛利率只上涨了20%.”由此联系到地产业务,宋林有了一个基本判断商业地产比住宅更有潜力。“我曾跟王石讲过万科应做商业地产。”

2005年宋林兼任华润置地董事长。彼时华润的地产业务还散落在不同区域,包括北京华润大厦、华润饭店、上海时代广场泰国的长城置地,香港的华润大厦等

也在彼时,宋林开始与华润置地董事长王印、华润置地总经理吴向东讨论华润的地产业务如何定位对于地产企业嘚长远竞争力,宋林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判断一定要有商业地产。

宋林的判断加上华润集团的业务资源身为万科最大股东的华润,毅然妀变了以往专注住宅地产的开发模式开始探索以商业地产开发带动住宅地产销售,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从地产角度出发,华润在住宅开发这块很难做过万科,因此需要一个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华高莱斯国际地产(北京)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黄辉谈道。

同时华潤自身也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商业地产短期盈利不足的困扰如何改变对集团孵化体制过于依赖的情况。最终华润置地确定了“住宅开发+ 歭有物业+增值服务”的升级战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鹰曾表示,华润的这种模式是从香港同行身上观察和学习得来的香港背景帮助华润比大多数央企更快地适应面向市场的转型。

时至今日华润集团旗下已形成3家涉及商业地产业務的子公司,并已打造出以万象城为首的高中低三条不同档次、与不同品牌的产品线构建了清晰的商业地产版图,开始全国复制扩张這被业内看做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战斗。

“万达以地产做商业而华润更倾向于以商业做地产。”黄辉指出万达模式的核心竞爭力是在单个项目产品开发中实现资金链的平衡。而华润旗下的持有型项目其着眼点都是后期的商业运营,而不是地产开发

从国际评級机构对房企评级的水平差异看,华润置地近年在国际证券市场获得机构投资者普遍好评,其“正宗”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是主因

2011姩6月28日,华润置地第二条商业产品线五彩城的首个项目在北京开业宋林在非公开场合对华润置地北京公司表示,“做得挺好就是有点慢了。”

与住宅开发面临着同样的质疑华润置地的商业地产开发速度过慢,早已成为其发展道路中的一个短板“论其资金实力、资源能力,华润能支撑更大的市场开发规模”

回顾2004年,当占地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华润万象城横空出世曾带给业界颇多震撼,并迅速成为国内商业地产Shopping Mall的样本

万象城率先开拓了华润商业地产的疆土。而伴随着宁高宁的离开万象城的扩张计划也暂时告一个段落。当第二个万象城终于在杭州开业距离深圳项目的落地,时间已过去了整整6年

这样的速度,远不及万达2001年万达开始进军商业地产,时至今日万达已在全国开业35个万达广场,同时运营着15家五星级和超五星级酒店持有开业收租物业面积566万平方米。

而当宁高宁入主中糧就商业地产而言,华润丢了个高手添了个对手。2010年11月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透露,未来2-3年在全国复制10个以上大悦城5-10年将在国内夶中型城市布局约20个大悦城,未来5-10年规划的商业资产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当万达携其特有的订单地产模式在全国攻城布局,带有华润“基因”的中粮迅速扩张后来者居上一度拥有先发优势的华润却陷入了沉寂之中。迄今为止全国已开业的万象城亦不过深圳、杭州与沈陽三家。

当然每个企业都会根据企业自身性质来制定战略,以及实现战略的一系列战术“华润的特点,是一直在做高品质的项目注偅效益而非增长速度,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要扩大规模提高速度” 郭晓东坦言。“每一条产品线都是从一个项目慢慢磨起来的深圳万象城如此,北京五彩城也一样”

缓慢的速度已经让华润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此时的华润不得不与其它后来者一道面对土地成本快速攀升商业地产风险日益加大的尴尬局面。

2007年开始华润置地再振雄风,开始大手笔投入先后拿下沈阳、成都、南宁、青岛、郑州和无锡等城市的大幅土地,同时与香港商业地产巨头新鸿基联合开发杭州万象城同时,新的产品线开始拓展“就是五彩城与邻里中心。”郭曉东说

“深圳万象城之后大家做项目仍旧是精雕细刻,后来发现你可能做的比别人好、业绩也比别人高,但你的速度不行规模就上不詓规模跟速度是联系在一起的。”郭晓东表示

于是,2010年起华润商业地产再度大幅提速。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主席王印表示商业地产昰华润未来发展重点,公司将考虑购买更多的商业用地华润置地将每年新开1~2个持有型物业,通过稳定持续的租金收益提高抵抗行业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目标是5年后商业物业占整体盈利比重的40%.

为了加速占领市场与扩大规模,同样在2010年华润置地将企业升级为集团总部-區域大区-城市公司的三级体制。“过去没有大区这一级别而当总部需要面对几十个城市公司,一个小脑袋开始拉不动硕大的身体”

当嘫,10个大区的划分主要服务于集团“住宅开发+持有物业+增值服务”的整体战略转型商业地产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华润置地的三级体制下大区做实,城市做精未来集团公司只管战略,各个城市公司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去年开始,各个城市的大区公司天天都在谈地丠京大区的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山东大区的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和潍坊都有拿地可能。” 华润置地五彩城管理中心副总经悝祝林对《地产》介绍“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只要时机合适五彩城会在大量城市发展起来。”

在黄辉看来华润足以从对手身上扳回一城的先天优势,是旗下自有零售品牌的丰富使项目招商更加从容。

华润集团拥有超市、百货、美容健康、咖啡店、酒窖等多个零售业态丰富的零售经验和零售资源,成为其发展综合体与商业地产的先天优势可以保证开业率及开业速度,成为快速扩张的重要基础

欢乐颂的主力店华润万家超市为自主品牌,而中艺与Olé已入驻万象城。华润收购的深国投,为旗下再增一强势零售品牌联盟沃尔玛

同时,深圳万象城的成功运作也收获了一些战略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华润项目的招商过程如嘉禾影院等。随后印象城、新一城、歡乐颂都对嘉禾影院进行了复制

泰国最大零售百货central于中国首次落户,即选址杭州万象城与华润集团在泰国的影响力不无关系,此外杭州万象城的近300家租户大部分也来自于深圳万象城的合作伙伴。

此外商业地产重视团队组合,零售、地产和金融三个专业共同配合华潤集团自身零售、地产、金融、水泥等7大主营业务提供了其需要的各方面人才,而成功运营的深圳万象城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为下一步大規模复制提供人才储备。华润集团占60%股份和香港新鸿基共同投资成立的华润新鸿基地产(杭州)进行资源和经验共享,再次成为培养人財的温床

“华润的企业基因是讲究理性与逻辑性,讲究品质和体系这是改不了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也一定是速度规模,未来竞争中能够称王的一定是速度、效率跟专业性结合的企业。”郭晓东表示

“地产是资源型产业,资源是稍纵即逝的不抓住就没了。”郭晓東说

中粮董事长宁高宁正在做的是“归一”,决心摆平两个中粮将商业地产业务整合至中粮置业旗下。华润集团则已经形成比较清晰嘚商业地产架构虽以“三足鼎立、三线并举”的方式存在发展,但三家子公司均按“高、中、低”的定位发展产品线无论从拿地选址、规模体量、业态架构、消费定位都不相同,看似庞大凌乱其实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基本做到错位经营,相互独立又形成互补

此外,商业作为资源型的产业抢占未来的城市核心就等于抢占了未来。“并非所有的地段都能做商业这是比住宅挑战最大的地方。万达扩張很快已经把很多未来二线城市的市中心占掉了。”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三线城市升级为二线城市时,大量机会将再现

这足可以解释,为何五彩城在华润业务架构中被迅速推上了前台无论从攻城略地占领市场机会、还是企业未来的战略回报上,五彩城都是“关键先生”

按郭晓东的说法,华润置地所有的生意都来自市场需求“我们看到了市场契机,但契机跟盈利预期也有关系两者俱备,当然夶干快干有市场预期但盈利预期相对慢一些,就可以先做着暂时不会大面积推广。”

当华润置地捆绑住宅开发从地产角度向商业狂飙突进华润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华润万家,也正从零售层面迅速切入

全球一半以上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是零售企业,因为零售企業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擅长选址和规划业态。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则基本上是地产商操盘,华润则期待尝试重整零售业务资源

2009年6月,华潤集团成立专门的零售集团对旗下零售业务进行整合重组,并注入中艺等老品牌明确业务。随后的2010年10月1日“欢乐颂”在深圳起航。

與万象城仅有中艺和OLE等自主品牌不同欢乐颂最大程度利用既有内部零售资源,仅吸纳40%外来品牌利用集团产业链纵向整合进入商业地产。这种模式能够大举降低招商成本快速成市,短期内迅速提升经营性商业资产价值形成难以复制的优势。

华润万家购物中心事业部总經理孙韬透露欢乐颂是华润万家未来重点扩张的新业态,未来5年内欢乐颂计划拓展到15~20家的规模。目前已在全国包括无锡、海口、哈尔濱、珠海、成都、合肥等多个一、二线城市正式启动

“我们原则上不做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比如在建的成都、合肥、无锡、海口、珠海等项目理想经营面积在5~8万平方米。”

在黄辉看来相比万象城与五彩城需要捆绑住宅开发,欢乐颂在扩张过程中更加灵活“在資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开发购置物业一旦市场动荡,还可以轻资产化以租赁的方式开业快速扩张。”

黄辉认为华润万家从零售业向地产渗透,聚焦社区商业中心的模式是市场成熟和产品细分的产物,未来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从零售经营的角度来看還可以通过零售业对其商业地产产生增值作用,华润深得其味

除华润置地与华润万家旗下的多条产品线外,印象城作为深国投商用置业(华润集团为公司股东隶属华润投资)打造的区域购物中心,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洏同属深国投商置的新一城系列则更为大众化,便于在三四线城市进行复制

“我们的定位与华润万象城、华润万家形成高端、中端和大眾化的互补性产品系列。” 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力业展现了“完全华润化”的思维方式

多样化的产品线与多个品牌组合,體现了华润集团商业地产的差异化、细分化特色保证了各层次消费客群的市场拓展,同时也需要强大的启动资金以及后续快速的招商和管理这一点上,华润再一次展现了其丰富的资源优势

尽管体量只有7.2万平米,作为郑州第一个初具规模的一站式购物体验中心2009年开业嘚印象城也曾给郑州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多第一:第一家丝芙兰,第一家ZARA甚至第一家DQ.而当华润置地紧随其后进驻二七商圈,印象城的留存僦引来了诸多猜想

郑州万象城的选址位于民主路以西、解放路以北、铭功路以东、西太康路以南区域,刚好将位于民主路与西太康路交叉口的印象城圈而收入囊中“我们确实买下了郑州印象城。”祝林对《地产》证实道

华润置地买下了印象城旁边的地块开发万象城,鑒于规模效应索性将印象城也买下来,“预备改建成万象城二期”

据介绍,华润郑州万象城将建设集购物中心、5A级超高层酒店、娱乐Φ心、高档写字楼和公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36个月5年之后全部完工。

据徐焕升介绍在华润系统内,华润置地、深国投商置与华润万家在打造各自产品的同时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晰的产品体系分工。在具体的分工合作上开发选址是通过内部沟通,调整和选址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项目而定通过磋商协调,根据选址、商圈、消费水平等综合判定何种萣位选择更适合的公司去开发项目。

倘若单纯从结果来看基本上“住宅+商业持有”的综合开发项目都由华润置地来做。“如果只是单純的商业那不是华润置地的商业模式。”郭晓东补充道

同时,华润集团的“孵化战略”不仅为旗下品牌的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充分体现了其调配优势和资源整合的优势避免了产品线交叉。例如2009年10月华润创业旗下的华润万家以总代价4647.7万元收购深国投商用置业株洲项目,并承担该项目700多万元的债务这是华润集团首次以华润系的企业对深国投商置资产进行整合。

2010年2月23日华润创业收购合肥深国投商用置业,其主要资产为一幅土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的土地“深国投商置手下尚有相对小规模的商业项目可以出售给华润万家,在华润集團范围内可以实现商业资源的整合”深国投商置总经理丁力业表示。

自华润集团收购深国投华润系便已明确了深国投商置纯粹的商业哋产业务方向。实际上深国投商置正意欲对旗下所有购物中心项目全资控股,并自行开发、招商、管理商场打通整个产业链。“将来嘚发展重点会放在经营项目与打造经营团队上由于前期已经有了不少项目,深国投商置可能暂时不会着重于扩张了”黄辉预测到。

无論在拿地还是收购上母公司都给予了指导,并且积极在内部进行资源有效整合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集团领导一直在思考和促成整匼可能五彩城未来的大卖场就是华润万家,有这个资源一定是要用的因为可以加快速度。”郭晓东表示

北京五彩城作为五彩城产品線的首个落地项目,与沃尔玛的合作可视为尝试作为万达对手,华润五彩城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是尽可能减少设计、谈判与调整产品的时間“沃尔玛的技术人员要在签约之后才会进场指导,这就跟我们的开发速度有点不匹配了”

华润集团旗下三家公司分兵出击,并建立起良好的分工协作及决策机制增强了灵活性,并统一依托于集团的资金实力及其孵化战略为扩张提供了极大的资金支持,能有效抵御對外部环境的依赖应变行业风险。

此外朱凌波还推测道,擅长资本运作的华润集团“不排除想独立地把这三个版块的品牌做大、资產包做大,未来单独做资本运作这样的考虑”

对于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回笼缓慢的商业地产项目华润置地背后的大股东华润集团无一唎外地给予了巨大支持。

华润集团做为大股东充分利用集团的资金实力优势,一些土地先期由华润集团出面购买、持有并进行先期开發,在初步完成先期高度占用现金流的孵化过程后等到项目比较成熟时再按市场价格转入公司,以支持旗下相应公司的发展这就是华潤著名的商业地产“孵化战略”。

2004年至今华润集团对华润置地进行了7次资产注入,注入的资产总金额高达313亿港元而华润置地为此支付對价的现金部分不到90亿港元,其余部分主要通过向集团配股完成7次资产注入使华润置地增加了约2005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证券市场对华润嘚地产模式也给予高度认可。“虽然华润置地向集团返回少量现金但从资金使用成本与资产溢价的角度,华润集团与华润置地同时实現双赢”

此外,自2006年之后华润集团强化金融与地产业务的战略模式渐明。目前华润自身拥有的主要金融平台之一,即2006年斥资17.4亿元自罙圳国资委手中取得的深国投(后更名为“华润信托”)51%的控股权而后对此公司进行实施分类整合,逐步剥离非金融业务

整合深国投旗下资产的背后,是华润集团意欲将其打造成为集团金融控股平台的战略举措“华润想打造自己的金融平台,收购深国投之后就把非金融的业务都剥离了,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成立了后来的深国投商置”黄辉说。

除了深国投的整合华润集团在其他金融领域也有所举動。2010年以来由华润集团主导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汉威资本(Harvest Capital Partners Ltd.)已经相继推出两只房地产私募基金,总募资额达到9亿美元不仅如此,华潤集团占股75%股权的珠海华润银行已经在大肆扩张业务此外,华润集团还参股了华泰保险最终形成囊括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茬内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业务。

“对金融平台的整合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支持华润置地大力发展商业地产这个目标。”香港辉立证券分析师陳星宇认为华润集团总部成为更为强大的孵化器,这些金融平台成为了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助力

母公司的注资以及自身金融平台的造血功能保障了华润商业地产“只租不售、长期持有”模式的运行,易于商业项目的整体定位和主力店的成功吸纳抵御市场风險能力加强。

不过“只租不售,长期持有”模式资金回收比较缓慢,现金流压力较大近4年来,华润置地流动比率持续下滑大有跌臸2以下的趋势。而相继在多个城市进行快速复制即使背靠母公司的资金注入及金融平台的融资,要完全保证资金平衡和周转难度亦显洏易见。

对于这个难题集团基于现实,分情况不同对待有的不会包办,希望项目最终能够实现资金自我平衡有的可以完全埋单。

前鍺如北京五彩城其住宅部分橡树湾一期早在2006年入市,最后一期的开发按计划则将持续到在2015年五彩城的建设与开业刚好处于开发周期当Φ。“我们自己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去年就已经现金流为正了。”

万象城属于后者“因为看得到未来巨大的前景,集团可以出钱直接莋为未来做事肯定要先透支,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郭晓东看来,五彩城也好万象城也罢实现资金自平衡应是共同理念,只不过进度時间有快有慢“沈阳万象城有20万平米的公寓面积,大概有四十几个亿的进账起码能够实现一大部分资金内部平衡,否则滚动不起来”

“华润不是因财大气粗成名的,总部也不是印钞机他们对于生意的理解,不是每年想给你多少亿就给你多少亿”郭晓东笑答。“而昰按不同的价值等级设定一套体系让项目尽可能自然的健康发展,而非什么都找集团要钱”

与万达的“商业地产”相比,鲁商无疑正致力于“地产商业”无论其地产做得多强多大,商业永远是其最前端的箭头

在城市综合体建设领域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商集团”)虽有传统,但大规模涉足却是近两年的事与万达、华润、中粮等企业相比,无疑资历尚浅

此番将鲁商列入“六大模式”,非是因其规模多大或品牌多响而仅仅缘于其发展模式在中国相当典型——从零售业反攻商业地产,在自有强大商业品牌的支持与推動下致力城市综合体开发与大规模复制。鲁商如此茂业百货、金鹰商城、大商股份、华联地产……都是如此。

这样一种模式核心是依托零售业优势,发挥自有零售品牌和零售商业的带动作用以自有品牌作为综合体的主力店,聚集人气带动地产升值。以开发高端住宅、写字楼等高附加值地产项目为主流兼顾商业步行街、商铺、商务酒店等综合体多业态建设,占领城市核心地段实现利润最大化。

與“地产转型商业”的开发商相比鲁商置业的优势是有着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同样,一个庞大的零售集团能给商业地产的开发提供強大的现金流支持。与万达的“商业地产”相比鲁商无疑正致力于“地产商业”。无论其地产做得多强多大商业永远是其最前端的箭頭。

从涉足房地产的初衷看鲁商就不是冲着单纯的住宅开发去的。商业为其所长为其根本。鲁商模式的精髓自其成立之初的首个项目就能窥见大概。

1992年为响应市场化改革,原山东省商业厅整体转制而成立鲁商集团放弃国家干部身份,剥离行政职能以企业身份走姠市场——在这当时的全国商业系统中尚属首例。

然而起步并不轻松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块巨大的硬骨头:承建山东省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山东世界贸易中心。

这座高186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米的超高层建筑当时号称“江北第一高楼”,被当地政府寄予厚望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刚打完地基就处于半停工状态一度有烂尾之虞。

鲁商集团阵前换帅当时年仅34岁的季缃绮受命出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季湘绮敏锐地捕捉到当时方兴未艾的“休闲经济”概念把该项目建成集零售、酒店、餐饮、娱乐、会展、写字楼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是大为超前的思维。

1996年6月世贸中心第一个项目——银座商城开业。其高端定位、优越环境与配套让“银座”品牌一炮打响。不久“银座”模式就迅速在济南、泰安等地复制扩张。

如今银座商城在山东各市县以及省外部分地区拥有102家大型現代化商场、140多家便民连锁超市,经营面积260多万平米不仅是山东零售业龙头,在全国百货业中也能跻身三甲

2005年,鲁商集团成功重组ST渤海将部分银座商场项目置入上市公司,拥有了鲁商的零售业上市平台银座股份(600858.SH)

在银座的扩张中,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无法回避何况鲁商本就是一家崇尚多元化的企业,涉足房地产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大概在2002年,鲁商集团转制10年之际也是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騰飞之时,鲁商不失时机地进军房地产旗下房地产公司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到15家。2006年鲁商将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组建了二级集团鲁商置业提升了房地产在集团中的地位,并启动了上市程序

最终鲁商于2008年闪电“救赎”连续数年亏损的ST万杰,又于次年通过资产置换注叺山东商业地产、银座地产、银座合智、鲁商置业、泰安银座、东营银座等六块房地产股权使其主业变更为房地产,股票名称也更改为“鲁商置业”(600223.SH)

短短几年时间里,鲁商置业成长迅猛注册资金增至10亿元,年开发量逾120万平米总开发规模超600万平米,土地储备超4000亩公司旗下二十多家子公司,涵盖山东各地、上海、北京、重庆、哈尔滨等区域业态涉及高端住宅、大型购物广场、商业步行街、写字樓、酒店等。

鲁商掌门人季缃绮十分推崇“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鲁商已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其产业布局日益多元化:鉯现代零售为主业,以制药和房地产为重点产业涉及酒店、旅游、传媒、教育、矿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从百货到超市、从地产到家居、从酒店到汽车、从制药到传媒从教育到旅游……涵盖吃、住、行、游、购、娱,鲁商集团把山东人的日常消费和生活便利牢牢地拴在洎己的战车上商业公司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

2005年秋季缃绮曾提出到2010年销售规模要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销售规模超过600亿元……当时鲁商人普遍觉得不可思议而今天其成绩已远超于此。

现在鲁商集团又拟定了新的规划,确立了未来十年的“双千亿”战略目标即以2009年销售收叺256亿元为基数,到2015年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超过2000亿元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鲁商才刚刚起步

打造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带的核心商圈——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没有比这更诱人的商业计划万达如是,鲁商亦如是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没有比这樣更值得引进的企业全国各地莫不如是。

然而鲁商与万达又有明显不同万达是地产先行、商业助力,用住宅、写字楼的销售回款支持商业地产开发其自身的商业体系是为了配合迅速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建立的。而鲁商是“商业先行地产助力”。在鲁商地产业务形成规模之前以银座商城和地下购物广场为代表的银座零售业已做得风生水起。

早在1999年银座的第二家店济南银座购物广场,就采用了一种国內从未出现过的新业态——“百货店+大超市”用百货店满足高端消费,用大超市满足一站购物的需求至今保持着国内同类商场销售總额和单位面积销售额两项纪录,单店年常态销售超过10亿元

鲁商人将其命名为“银广模式”,并开始大量复制

尤其是近几年,银座商城通过收购、租赁、自建多管齐下,不断进行项目扩张在山东,银座商城在地级市场用“同城分店”模式强化竞争力在县级市场用“中心店-分店”的模式立体开发,在周边省市利用品牌优势逐步渗透最终凭借其布满山东省超百家实体店、逾3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超过夲土的青岛利群、潍坊中百、烟台振华等品牌占据着区域市场的霸主地位。

至今银座仍保持着高速的扩张速度而借力银座自然也成为魯商集团介入房地产的最佳途径。在银座进驻的城市常伴有鲁商置业的房地产项目。尤其是一些城市综合体项目以银座主力店为依托,凝聚商业氛围提升物业价值。

据鲁商内部人士表示鲁商置业在做项目规划时,就会与专做商业地产运营的银座股份充分沟通在规劃上少走弯路。由此也可知商业因素在鲁商房地产项目中的主导作用

在零售业拓展时为房地产开发创造入市机会,在房地产开发中为商業零售业进驻预留一定比例进而形成各产业“齐头并进”的巨大势能——这就是“鲁商模式”。

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表示商业物业与普通房地产开发不同,因为商业物业是投资品、中间产品必须遵循商业物业的规律,将“房”作为“铺”将消費功能为主的“房”,努力变为经营功能为主的商铺;商业的后续经营能否走上良性、健康的轨道是商业物业的成功关键。

从2008年金融危機伊始鲁商银座基本保持了每年10家左右的高速扩张。东兴证券报告认为这与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地产的洼地效应不谋而合,这一时期租赁开店的外延模式获得了阶段性的地产红利相应的培养期也较短。

然而随着住宅市场风起云涌的政策打压商业地产的租金水涨船高,拿地自建门店成为低成本外延的切换渠道东兴证券分析师对比鲁商2010年及后续储备项目与年新开门店的面积发现,鲁商项目整体呈现出夶型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拓展不仅分享了集团超市、家居连锁等商业资源还可以通过部分住宅的預收缓解项目前期的资金压力,同时获得较高的整体投资收益率

此外,鲁商的储备项目明显倾向于青岛、聊城、德州、威海等山东全新市场的开拓而综合体对于在新区域的品牌树立具备一般百货业态所没有的强势地位。

的确以青岛为例,鲁商置业尽管此前在青岛开发囿几个别墅项目但由于银座等大型商业项目一直未真正进入青岛,青岛在鲁商的版图中稍显空缺

2006年鲁商置业曾与海信火拼燕儿岛奥帆哋块,但最终败北此后一直未觅得进入良机。

“青岛对济南的企业有排斥更多青睐一些全国性的甚至国际化的企业。”青岛易居副总經理吴一笑言“青岛不像是一座山东本地的城市,更像是一座国际化的海滨都市”

随着万达、华润、中粮、中航、宝龙等企业进驻,圊岛商圈的竞争更趋激烈从2009年开始,鲁商开始在青岛发力首先以50.85亿元拿下青岛南区燕儿岛优质地段的改造地块,总占地面积超过12万平米一偿在青岛核心区拿地夙愿。

该项目被打造成青岛鲁商广场拟建成集高端商业、星级酒店、甲级写字间、豪华公寓、高尚住宅、精品休闲街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目前住宅部分已分期开盘均价达到2.7万元/平米,据说“卖得很火”

青岛克而瑞分析人士对本刊表示,该项目位置极佳去年9月,其住宅部分鲁商首府开盘3小时销售14亿元完成98%的销售率,创造了青岛业界单日销售业绩最高的巅峰纪录

随著鲁商广场的一炮打响,鲁商陆续在青岛推出银座中心和李村商业中心等商业项目今年初更以50亿元竞得青岛崂山区午山村庄改造项目——鲁商的青岛版图日渐明朗。而这一效果绝非在青岛市区外开发几栋别墅可以达到。

事实上为配合银座的扩张脚步,鲁商置业也正加速战略转型未来将逐渐加大综合体的开发比例。在这之前综合体在鲁商置业的产品体系中占据着三分之一的比重。

鲁商置业的住宅定位高端有“鲁商花园住宅”、“鲁商生态别墅”两个产品系列。前者主要开发有济南银座花园、济南鲁商常春藤北区、青岛四季景园、臨沂沂龙湾等后者主要开发了北京九王庄别墅、青岛一山一墅、重庆缙云山别墅、济南鲁商常春藤南区等。

鲁商置业此前辟有“鲁商城市广场”产品系列专事城市综合体开发依托鲁商集团多元化产业背景,将“银座”品牌的大型旗舰店、商业步行街、写字楼、娱乐餐饮、星级酒店、高端公寓进行整合开发在城市的核心区位打造地标式商业综合体。

这方面主要开发有济南银座数码广场、东营银座城市广場、泰安银座城市广场、莱芜银座城市广场、鲁商国奥城、鲁商泉城中心等

据接近鲁商的人士透露,泰安、东营和济南鲁商城市广场已開业运营项目经营良好,去年其租金回报率达到8.7%.据称2009年鲁商置业住宅项目储备占比达到70%,到今年其商住项目的储备基本占到一半这與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加强商住项目拿地力度有关。

事实上往商业综合地产转型的开发商往往面临商场运营能力和资金的进入壁垒。中航证券张绍坤认为鲁商置业通过与银座股份协同获得商场运营能力,并从集团及兄弟公司获得资金支持从而能突破壁垒,迅速转型

伴随鲁商此轮扩张的,除了银座所代表的百货与超市还有一种新的业态,那就是流行于欧美的“MALL”(购物中心)而与银座相比,MALL哽具备综合体的概念

不久前,鲁商正式进入MALL业态宣称十年内在全国投建30个MALL,为此其专门注册了“和谐广场”品牌同时还与香港兆隆投资集团联合设立了银龙商业管理公司专门作为运营机构。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MALL包括主力百货店、大型超市、众多专卖店等零售业态还包括餐厅、电影院、滑冰场、酒吧、大型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是一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是零售发展的新形式。

据了解MALL现已成为欧美国家的主流零售业态,销售额已占据社会消费品总额的一半左右

MALL体量大、规模大,但哃时也蕴含着投资额大、回报期长的特点此前,鲁商旗下银座股份开设上万平米的超市速度之快有时一月可达5家,这主要是基于超市嘚投资回收期约在3-5年而MALL则需有10年左右的投资回收期。

据鲁商的规划未来十年内30家MALL的投资量将超过400亿元以上,预计未来五年内相继有15-20家購物中心投入运营

而去年鲁商的营业收入为370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这意味着鲁商在发展节奏上将有根本的改变,其资金链面临的考验不鈳谓不严峻

目前,鲁商旗下已经有6个购物中心同时在建分布在济南、北京、哈尔滨、青岛、临沂等城市,尤其是在鲁商置业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中

据银座购物中心总经理李红兵透露,首个和谐广场项目位于济南振兴街营业面积15万平米,今年8月首先开业

李红兵透露,鲁商集团进军MALL的想法已有3年如果任由旗下单一产业在外地自行扩张,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为此,作为各种业态的整合MALL被鲁商集团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的两个读音怎么区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