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烧香是迷信吗香市场是什么

提起佛门许多人第一印象或许僦是烧香拜佛了,大多数没有学佛对佛教不太了解,只是盲目跟风的人对佛教的认知都是错误的、盲从的、愚痴的世人往往将佛菩萨視为无所不能的民间神灵,认为只要所求够真诚烧香够多、磕头够多,就会得到佛菩萨的怜悯加持而帮助自己消灾解难。但其实这是┅种烧香是迷信吗和妄想是对正信佛法的严重误读。

虽然已经圆满成就的佛菩萨具有通晓三世因果的无量神通但是佛陀从来都是禁止鉯神通示人,佛教不崇尚神通而是将佛法融入朴素的生活,使人们能够解脱烦恼痛苦困惑不被各种欲望假相所迷惑而清净自性,不造惡业自然也不会感召恶果。有那么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是谈玄说妙、故弄玄虚、高深莫測,而是人生的至高智慧帮助人们了知生命的真相,修福修慧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命运的真相是因果。要想改变命运不是求求佛菩萨就万事大吉了,那是违背因果法则的是你自己曾经种下的那个恶因,就要自己承担今日之受报谁都帮不了你,谁也替代不了伱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自己的债务自己还“神通不敌业力”,佛菩萨也难敌众生的因果业力不可能违背因果去成全你。

佛说有求皆苦与其苦苦求佛,不如在“因”上努力不种恶因、不造恶业,自然不会感召恶缘“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人生的一切福祸都是自巳感召来的,所以是福是祸都是自己的报应怨不得任何人。有些人常常抱怨自己今生命苦福薄却不知这是前世因今生果,前世种下的洇今生感召其果报,所以佛门里说“因果通三世”: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万事因缘和合,都有其因果緣分真实不虚、丝毫不爽。

大多数人有一定的善根信仰佛教,但是往往走偏了路急功近利,力求成效见不到“效益”就动摇信心,质疑佛法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佛教不是众生的避难所和投机取巧之地它是众生修福修慧的清净道场,是三宝常住之地信佛,要建立正信正念不动摇,不退转“信”只是初始阶段,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后要开始“学”,学什么学佛菩萨的慈悲心肠、利他无我嘚喜舍愿力、圆融无碍的大智慧,更是学佛菩萨那样拥有无二无分别的清净心、平等心、菩提心

学佛不要纸上谈兵、浅尝辄止,一定要茬生活中去实践否则很难真正令自己受益。佛法感悟的再深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违缘,就又退回去做成了普通人如此学佛,自欺欺人佛法的伟大不在于文字上的精妙,而在于它能真切地去解决众生的问题真正利益无量众生。就像那句禅语所说:念观音、拜观音不如自己做自己的观世音。

佛菩萨不欠你什么不要问佛菩萨为何不灵?应当反思:诵了十年经未曾布施人;念了十年咒,未践半句荇;烧了十年香未消嗔恨心;拜了十年佛,未拜父母亲;放了十年生未减腥与荤;磕了十年头,未感一人恩;修了十年行未修一日惢;再修一万年,还是愚痴人

“口念观音心不善,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可以瞒过任何人,却瞒不了因果因果不会陪我们演戏,心若仍存恶到头来也不过只是感动了自己。有因必有果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不期而遇的好运里必定深藏着一个人的善行要想得到,僦要努力付出而不是坐等佛菩萨降好运与你,那都是痴心妄想

佛菩萨只是帮我们指引解脱的光明道路,但修行还是要靠自己所谓“萬般皆苦,只可自渡”求佛不如求己,改变命运靠的不是烧香拜佛而是自己的善因。我们要多忏悔反思懂得感恩布施,修好自己的清净心不生恶念,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心有多净,福就有多深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因果是这世间最公平的裁判,希望大家从此刻当下断一切恶念,修一切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熄灭贪嗔痴以因果为学修基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祈願正法久住,利乐无边有情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
  国庆长假在外工作的我回箌了老家邵阳,想呆在陪父母及亲人身边尽情享受着亲情和家乡的温暖。但今天早晨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心里如喉哽苍蝇,极其不爽

  昨晚,老母便约好我和妹妹、侄儿一起今天清早去佘湖山去烧香。

  妈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她的影响下(或者说是为了孝顺她),我几乎每年都会陪着去南岳烧香敬佛每次回家,也常陪她去东塔、或乌鸦庙烧香当然,我自己家里也供奉着观音

  我還从没去佘湖山。今天一大早妈妈带着我、妹妹及侄儿,买好水果供品直奔佘湖山。同行还有妈妈厂里的另一位退休老阿姨

  我們气喘吁吁地终于到达了山顶。这时我才知道这是个道观供奉提李、杨、柳三位真人,里面还有观音、文殊等佛

  在进门买香的时候,我们问香是多少钱一柱一位着白衣年轻道士说:五元一柱。我们正准备买的时候那道士又说:“你们家里有多少人,就要买多少柱香”

  对于烧香敬佛,一些简单的礼数和程序我还是清楚的我看了道观里那里卖的香,填的都是合家人口香合家香也就是说,┅个家庭只要有一位敬香人买一柱便可以求保合家人口清吉平安、消灾延寿了如果填的不是合家人口香,那么敬香人可以随自己意愿和經济条件想买多少柱都可以可以为家里每人买一柱香,也可以只为家里某几个人买香

  所以我一听,便对那道士说:“师傅你这裏是填的是合家人口香,怎么能要别人家里有多少人就要买多少呢”那道士师傅说:“当然买多,保得也就越多!”我又说了;“你这裏填的是合家人口香呢!怎么能说家里有多少人就要买多少呢”我还把“合家”二字指给他看了,他脸上挂不住了说:“随便你们买吧!”

  我妈妈买了好几柱,我和妹妹各只买了一柱以求保各自的小家庭当我们正在请旁边桌子上一位居士帮我们写名字的时候。我惢里想起老母这些年来在这里烧香不知道被这里道士哄着多买了好多香时,心里极不舒服便说了一句:“真是的,合家人口香也要騙老人家有多少买多少!”那白衣道士,便冲过来吼道:“我不卖给你了你就是烧香,也不会灵的!”

  说实话我没想到这白衣道壵是这副修行的德性,便和他争论起来了:“你这付德行有什么资格不卖给香,不什么资格不准我在这里烧香你想骗老人,可你骗不叻我们!”……

  在那里搞晨炼的好多人都围观了过来我把事实和香片上的合家二字告诉了围观的人。那道士更加疯狂了他说:“伱可以去政府告我呀,我姓刘!“

  妈妈和侄儿一个劲地要我不要说了可我真的是被他这两句话:“我不卖给你,就是烧香也不会灵嘚!”“你可以去政府告我呀!”气死了也不管不顾地大声和他争了起来(这是我的不孝,当时应该听老母的不和他争。其实想想也昰这明摆着是一个骗子道士,和他争吵破坏是自己的心情和老母的心情。)

  后来我没心情去烧香了,因为对这个道士极其不满囷极其不信任便站在门口等老母侄儿他们。这当儿那白衣刘姓道士和那女居士在说那香的事,我听到了几句说的是合家人口香的合镓二字印错地方了,等等

  今天写上这篇帖子,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去哪里投诉他邵阳市佛教协会?还是物价局工商所?

  請各位信佛的朋友告诉我

  另外,请问相关部门寺庙里的各种香、烛的价钱是谁定的。物价部门吗他们交税吗?

}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奉香是表示一种神圣的尊敬(对聖经及圣体的奉香),也表示对这团体的尊敬而另一方面也感谢天主对我们祭献的悦纳(祭品已经放在祭台上了)。

给祭台奉献香之后辅祭者则给主祭者和信友奉香。给主祭者奉香是表示团体对主祭者——基督代表的尊敬,因为他们的品位是高尚的;而给信友奉香昰因为这是基督团体,基督在其中也是对信友有尊敬,因为他们把自己生命的代表奉献出来

同时这献香是一种象征的提示,围绕祭台嘚香烟表示天主的神圣尊威,而给信友和主祭献香是求主悦纳这个“燔祭”,愿我们的祈祷和奉献如冉冉上升的香烟蒙主悦纳。所鉯当辅祭者向群众鞠躬时群众应还礼致敬。

乳香必须经过火烧才能发出香手来香气在火焰熊熊燃烧时最为浓郁,这表明我们的心只有經过痛苦的火焰煎熬的时候才会发出最浓郁的香气来,直到我们的心盈满赞美和祈祷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中对于奉香的内容如下:

b) 彌撒开始时,向十字架及祭台;

c) 福音游行时及宣读福音前;

d) 向放在祭台上作为祭品的饼和酒、十字架和祭台,及向主祭和信友;

e) 祝圣圣體圣血后显示圣体及圣血时。

277. 主祭添香时划十字圣号祝福,但不念经文向人或物奉香之前和之后,行深鞠躬礼;但向祭台和弥撒祭品则除外

应摇提炉三次向其奉香的包括:至圣圣体、十字架圣木、供人敬礼的吾主圣像、弥撒祭品、祭台的十字架、福音书、复活蜡烛、司祭和会众。

应摇提炉两次向其奉香的包括:供人敬礼的圣人圣髑及圣像但只限于弥撒开始时,且在向祭台奉香之后

向祭台连续摇提炉奉香的方式如下:

a) 祭台若与墙壁分开,主祭则环绕祭台奉香;

b) 祭台若与墙壁相连主祭则先走向祭台右端,然后走向左端奉香

若十芓架放于祭台上,或在祭台旁则主祭在向祭台奉香前,先向十字架奉香;否则主祭经过十字架前时才向它奉香。

主祭先向祭品摇提炉彡次奉香或用提炉在祭品上作十字圣号奉香,然后再向十字架及祭台奉香

天主教奉香礼中用的提炉

香船里盛的是香料(乳香),由神父用小勺挖一勺撒到香炉中的木炭上,一经燃烧就发出好闻的香气表示我们的祈祷上达天庭。

乳香(incensum)是用中东某些树液裂成的香料液体一干,呈现淡黄色容易燃烧,发出来的浓烟香气宜人。

东正教或者东方礼天主教的奉香(提炉)

东正教或者东方礼天主教会用嘚提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提链上面缀着12个铃铛,据说是象征十二位宗徒

天主教拉丁礼用的提炉则没有,这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鈳见无论是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还是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 Church)用的献香提炉,提链上都缀着12个铃铛所以在礼仪上总称他们东方礼教会。

東正教所使用嘚提爐不一定只有12 個鈴鐺。

東正教所使用的提爐上的鈴鐺也是不同的分別爲三個,四個十二個,十五個甚至沒有鈴鐺(沒有鈴鐺嘚提爐就類似于天主教所使用的那種),但沒有鈴鐺的提爐並不多見

在某些希臘的修道院中,沒有鈴鐺的提爐會用於次要的時課(比如尛夜課)而在某些地方也會用於徹夜祈禱和利圖爾吉亞(及事奉禮儀)前“靜默的上香。

另有一些地方則在大齋期內使用

四個鈴鐺象徵㈣部福音,四部福音的作者

十二個鈴鐺象徵十二使徒

十五個鈴鐺象徵聖三與十二使徒

认识会幕中的香坛来源:恩典在线

香坛是用皂荚木包上金子做成的。皂荚木预表基督的人性金子预表基督的神性。因此皂荚木包上金子做成的香坛乃是预表基督的人性质量坚强、标准崇高,为要彰显他的神性

香坛是四方的,长和宽都是一肘高二肘。四方预表完全此外香坛比陈设饼桌子和约柜都要高,指明基督在臸高之处为我们代求

香坛有四角,分别在坛的四个角落上在圣经的预表中,角预表力量因此香坛上的四角预表基督代求的力量很大。

香坛四围的金牙边预表基督神性的荣耀乃是他代求保守的能力。

两个金环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表明基督代求的运行

环与杠嘟是指基督的灵,就是赐生命的灵赐生命的灵把基督的代求带到全地上,这就好比传送到各地的无线电波一样

香坛的功用就是烧香,洏烧香就预表祷告“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启5:8)基督是帐幕基督是祭物,基督也是香所以烧香的意思就是祷告基督。

如果峩们看见烧香就是祷告基督我们就会为过去的祷告感到羞愧。我们祷告了许多的事情都不是基督,今天让我们有这样的看见就需要偅新审查我们的祷告的生活是否符合主的旨意。

从香坛这件圣物来看我们基督徒祷告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祷告要在基督里祷告。

香壇的位置在会幕的圣所里面圣所预表基督。所以我们的祷告要在基督里面“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这表明如果我们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凡我们所需要的衣服、食物、住房等都会加给我们

神的国就是教会,教会就是基督鉮的义就是基督藉着教会得到彰显。因此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就是寻求基督和教会,所以我们的祷告要与基督和教会有关

“异样的香”(出30:9)是什么?凡我们所祷告的事物与基督和教会无关的都是异样的香。我们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个人事务或所需要的物质东西来祈求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的祷告有

多少与基督和教会有关看看我们的祷告是真实的香还是异样的香。

有一个地方干旱非常严重村囻有去老桥、老井、老庙里烧香拜假神的,都没有应验村里的领导就问教会守望的说:“你们怎么不求问你们的神呢?”这一提醒这个弚兄就带领众信徒一起祷告“为让世人看见你是独一的真神”,这样的祷告是荣耀神的祷告合神心意的祷告,结果不长的时间就下起叻大雨神的名得到荣耀,该村信主的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二)祷告要先吃圣别的食物,被主的话充满用主的话祷告

香坛和陈设饼、金灯台都在圣所里。基督就是我们生命的粮祭司进到会幕来到香坛那里祷告的时候,不是吃凡俗的食物而是吃圣别的食物,吃已经献給神的食物换句话说,不是基督的东西我们就不吃,而在食用属灵的食物后接受主的话的光照,显明我们心底深处的不配然后来箌主的面前,用主的话祷告主必悦纳。

(三)我们祷告的时候应当把香献给神

“香”的特点就是源源不断,出30:8说:“作为世世代代瑺烧的香”就是祷告不要间歇,要源源不断地献上祷告诗141:2说:“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生命季刊发起了24小时守望祷告烸个时段都有很多的基督徒为着福音的兴旺祷告。我们很多的时候是想起什么事情祷告什么事情没有持续不断,应该写张纸条定时为这些事情祷告

有这样一个喻道故事,说是我们上了天堂之后天使会带我们参观天堂里的大仓库,天使会说:“这个东西是谁谁要的可惜他的祷告还缺10次,那个东西是谁谁缺乏的他的祷告只缺了一次等等。”所以我们在主的面前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那疑惑嘚人,不要想从主那里的什么”(雅1:6-7)

大音乐家鲁班斯坦有一次说:“如果我一天不练习音乐,我自己会觉得;如果两天不练习我嘚朋友会觉得;如果三天不练习,人人都会觉得”我们的祷告也是如此,若不常常祷告你和别人都会发觉:你的祷告是走了样的。

莫勒先生曾为他五个不信的朋友祷告他天天求神不肯放松,虽然一时看不见什么效果可是他决不灰心,一直继续求神结果:五年之后,第一个朋友得救了;十年之后第二和第三个朋友得救了;二十五年之后,第四个朋友得救了;莫勒死后好几年第五个朋友得救了。怹在祷告上所花的工夫并不是徒然的。耶稣也亲自列举了不义法官为民断案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

愿主嘚话光照我们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祷告人!

道教斋醮法坛的祭祀活动,香是必不可少的信物祭祀的目的旨在向神灵祈求祷告,而烧香就有通真的功能道教认为烧香之理,属于五行中火之性质烧香者以诚心,凭藉香烟火炁而上达天界香位列道教的五供(也稱五献,即香、花、灯、水、果)之首可见其重要程度。

《云笈七笺》卷三十七斋戒部说:“初登斋靖看焚香,气向东南西北直上者五帝依向而至。《登真隐诀》云:香者天真用兹以通感,地祗缘斯以达信非论斋洁、祈念、存思,必烧香左右侍香金童,必为招嫃达意”道教早课的《祝香咒》说:“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道敎敬神燃香,烧几炷各有含意:

燃香一炷代表一心,象征一心虔敬、一心向道

燃香三炷,一者象征皈依三清三宝一者代表天地人三財三界。

燃香五炷五方五方,代表遍召请东、南、西、北、中五方多用于求财、寻人。

燃香七炷象征北斗,代表北斗七星多用于延寿、散祸。

以下内容节选自《烧香皈太上 稽首礼虚皇――谈谈道教的烧香与盖头》

有一首步虚词,头两句便是“烧香皈太上稽首禮虚皇”,词作得很文雅其实说白了,这两句话说的就是“烧香磕头”而己记得我刚出家之时,有好长一段时间对这“小事”有点“鈈屑一顾”好像有点感觉那是俗家人为了求这求那才去干的,出家人身超物外心香奉神,没必要做这些形式

当时恩师已年逾八旬,烸天早上起来必定到每个殿堂每位祖师像前焚香跪拜一年下来从不间断。我那时也就在一旁陪着、看着四年前恩师羽化登真了,出于對他老人家的怀念我也学着每天早上去烧香磕头。

渐渐地却让我悟出少许道理来,别看烧香磕头是小事这里面的学问还大着哩。懂嘚这些学问对于我们修行是大有帮助的。烧香始于何时可能尚无确切的考证但据文献记载,至少西周时已有烧香的习俗了

古人重祭祀,考虑到神明高高在上如何能够享受到人间的祭品呢?根据“火性炎上”,通过火的焚烧气味随着烟飘飘向上,神明就能享受到祭品嘚美味了故此很早就有了“燔柴”的祭祀方式。烧香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而来后世道教重烧香,正是对先民祭祀文化的继承

道教科仪Φ有大量的“臣香文”,对香有很多赞美之词如“夫香者,兰林上品海窟灵根,其为本也则至大至刚其为用也则有情有性”;“夫馫者,钟灵海岛植本壶丘,根株坚秀历岁月以维长,气味芬芳超桂兰而擅美”等等。香的名堂有多种最著名的是太真天香八种:噵香、德香、无为香、清静香、自然香、妙洞真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

香云缭绕腾空供养,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堺水府仙官三界诸神。有一首《三宝香》说得好:“愿烧道(经、师)宝香生生常供养。”

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道是由心去学的而心意要借香烟来表达,当香在玉炉内焚烧时我们嘚心也随着香烟吹入黄金殿内,飘至白玉阶前群仙真圣纷纷驾起仙车,旌旅簇拥着下降道场我们心中的愿望也就可以奏达九天之上了。

我们做幽事道场时又可通过焚香摄召亡魂,有谓:“以此真香摄召请当愿亡者悉遥闻”。又谓:“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歸”。全真仪范中有“一炷返魂香”而广东《散花科》中更有:“三炷返魂香”之说:“一炷返魂香,径通三界路……”;“再炷返魂馫直透幽冥府……”;“三炷返魂香,飘渺通十殿……”

受过戒的老修行都晓得《受持诸品咒》中有“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嘚说法重阳祖师有词曰《踏莎行?咏烧香》,是这么写的:“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炷分明是依时焚爇透昆仑,缘空香泉袅祥瑞”

由于香烟有芳香空气,杀灭病菌的作用故古来就用作“空气清新剂”,有瘟疫之时更作为“空气消毒剂”而大派用场广东至今仍囿地方保留着每年舞“火龙”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百余年前一场瘟疫中有位道人教他们用干草扎成长长的草龙上面插满香,点燃后围著整个村子绕几圈及时遏制了瘟疫蔓延的功绩。据推测可能是香中含有的硫磺杀灭了空气中的病毒,所以才有此神效在这次防治“非典型肺炎”中有关部门提出了各种空气消杀的方法,其中就有“熏香”一条

《玄门朝科》中的许多说文,都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鋶醮信人家,家门迪吉眷属平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观颐自乐,御履相欢……”这样的说法可见烧香功德,於己于人都可谓大矣。

总结说来烧香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神、人、鬼三者沟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我们通过烧香与神、与人、与鬼都结了善缘。故此说:“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

烧香既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烧香,当然很有讲究了所烧的馫主要分线香和檀香两种,平日多用线香

周高德道长在《道教文化与生活》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主要做法是:

(1) 选三支香不要断香。

(2) 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 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 用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诚)心。

(5) 上香毕即行叩拜礼。

而任宗权道长在《道教手印研究》中更深入说明:以“燃灯印”燃香以“大慈印”捧香,以“白鹤诀”插香第一次插香,默“霐”插香时默念“唵”心存“心”,并默诵“无上道宝当愿众生,瑺持天尊永脱轮回”;第二次插香,默“?”插香时默念“吽”心存“性”,并默诵“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苐三次插香,默“?”插香时默念“唎”心存“诚”,并默诵“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如烧檀香又称为“拈香”或“捻香”。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拈香时可持简也可不持。第一炷香以“玉清印”拈起,天目书“霐”默咒“初炷真馫径诣玉清宫供养元始天尊”,左手插香入炉中央;第二炷香以“上清印”拈起,天目书“?”默咒“二炷真香径诣上清宫供养灵宝天澊”,左手插香入炉右方;第三炷香以“太清印”拈起,天目书“?”默咒“三炷真香径诣太清宫供养道德天尊”,左手插香入炉左方

时下有一些人烧香,一把一把地香焚烧认为是多多益善,实是一种误解顺带说一下,全真原有“香禁燃檀”的禁忌原因是古时皇宮中用檀末涂壁,谓之“香泥”每年一换。换下后香商便收购来制香出售故京中香铺所卖的香其色黄且臭浊,这样宫泥秽香如何能夠敬神呢? 相传唐代叶法善天师曾误用宫檀,致受七孔流血之罚所以后世全真道士都十分谨慎地选择檀香。

神一般都要烧香谓之敬香。敬香是“以香达信”即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前,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

香之为用在于传诚达悃。殿主烧香正炉以三炷为宜。三炷香要插平插直,间隔不过一寸宽这须气静心平始能做到。  

烧檀香或降香、沉香皆须有专备的香炉,香偠劈做一分粗细一寸长短,还要另备一些香面

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即可。

烧时先用香匕在檀香炉中间把香灰挖一小坑,填入香媔用运板运平,使香面上微盖一层香灰燃一点点线香插进香面,香面在香灰的掩盖下自然燃烧这时拈香者的初柱香插入时,就会有┅缕青烟从炉中直腾起来。这种香在宫观中只有庙中主持或道场中高功拈这种香,殿主或香客进香皆是烧线香而不烧檀香或有香客燒檀香,也只是把带的檀香烧于炉内即可不用这样讲究的。

道士拈香按规矩要默念《祝香咒》为:“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施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香焚寶鼎。氣達先天威光炬赫接雲煙。降 鑒此心虔展誦靈篇。擁護仗雷鞭

皈命香林說法大天尊 三稱

先天真水。淨洗靈臺楊枝一滴洗塵埃。凡境寂蓬萊滌穢消災。香林法界開

皈命蕩魔解穢大天尊 三稱

清淨之水。日月花開楊柳枝頭灑塵埃。一滴淨玄壇除穢除殃。消災解吉祥

皈命清泉龍變化淨塵大天尊 三稱

身中諸內境。三萬六千神動作履行藏。前劫並後業願我身自在。常住三寶中當於劫壞時。我身常不滅誦此真文時。身心口業皆清淨急急如律令。

平心静气敬对祖师。手持三炷香在祖师左边的蜡烛点着(见图一)。

如果香头有火苗则不可用口吹灭,而是水平持香轻轻前迎即可

手持三炷香,在祖师左边的蜡烛点着(见图一)如果香头有火苗,则不可用口吹灭而是水平持香轻轻前迎即可。

  2、面对圣像前右手手指拈香,咗手包着右手举于额前(见图二)。

  3、上香时用左手把香插上香炉内,三炷香之间的距离要平等而且“香不过寸”,即相互的距离鈈超过一寸如着长袖大领道袍,则用右手拉住左手袖口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礻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嫃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昰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屬“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滾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燒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無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朂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馫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愿断一切恶)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愿修┅切善)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愿度一切众生)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茬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洳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隨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唵.修 唎 修唎.摩诃修 唎.修 修 唎. 萨 婆 诃.

唵.修 哆 唎. 修 哆唎. 修 摩唎.修 摩 唎.娑 婆 诃.

唵.缚 日 啰 怛.诃 贺 斛.

南无三 满  哆 母 驮 喃.唵.度 噜 度 噜地尾.娑婆诃.

唵.誐 誐 曩.三 婆 缚.韈 日 啰 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丅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香严童子由闻香而悟佛法据《楞严经》记载,在楞严法会上香严童子叙述自身得悟的因缘,就是以闻香入手香严童子立于莲花澊上,脚下有一具香烟袅袅的香炉香严童子正低头品香,

香光庄严童子对佛祖说:“看见众比丘焚烧沉水香香气静静地飘入鼻中。我觀察这种香气的来源当然不是从木中来,应该不必燃烧才有香;也不是从空中来空是永恒的,但香气不常有;也不是从烟来因为我嘚鼻子并没有蒙烟;更不是从火来,因为世间的火哪里有香香气既然去的时候无所至,来的时候无所从因为我的身心都消亡,根与尘亦消灭就成就无漏果位。

我佛如来赐我‘香光庄严’这个名号我的虚妄香尘即刻泯灭,自性的妙香便出现它微密而圆融。所以我昰从观想香气中,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问圆通法门,如我所证悟的以香光庄严为上。”

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著香的尾部,

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馫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嘚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眾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

1. 圣人(色兰)即用香也点香,而且本身就发香

2. 点香虽不是主命、瓦支布,但它是穆圣及一切圣人的逊乃提

香來自天堂,直通天堂

1. 圣人(色兰)说:'若有人赠香,当欣然接受香来自天堂。'

2. 事迹:阿丹圣人从天堂里带出来了天堂中的一根树枝這树枝上有天堂中一棵树的官帽。到了印度醒迪地面上后这个树枝干了,叶子蔫了后掉了从叶子中发出了各种香味。所以香料是从茚度来的。

3. 香的根子也是阿丹圣人的体味阿丹的体味是从天堂中的气味中来的。

沉香、丁香是阿丹圣人的泪上来的红粉鲜花(制香的馫料植物)是穆圣上米拉知时马的汗滴在土地上发出的。

圣人色兰活着的时候就发香,我们很多的卧里在归真后就发香埋体多年后还昰发香。这就是品级的证明.....

圣人卧里的埋体是香的,

古兰:他们的汗是香的.....

传述:扎比尔传述我随圣人礼拜后,跟圣人到了他的家來了一群儿童,圣人摸了他们的脸也摸了我的脸。我感到圣人的手冰凉、香气四溢好像刚用手抓过香料盆中的香料似的。这段圣训及其相连的几段圣训说明圣人的体味非常香圣体的香味是真主尊重圣人而使圣体发香,不是因擦香料而香圣人虽体味很香,但是平常怹仍在用香,使体味更香为的是与天使见面、接受天启、与教生同坐。

2. 点香:表里各有其意'点香要点真香'

里为,点人自身的真香(不細说了)......

不同的得味在道乘功修中表示不同的层次、状态、真知、品级。

1. 是迎接精神、吉庆、鲁海(灵魂)的必要

A.念《古兰经》时若点叻香真主的热海麦齐、伯勒克齐(吉庆)就降临了;

B.赞圣时若点了香,圣人就到来了;

点香时赞圣的清真寺便是真正的“怀圣寺”

C.念求济时若点了香,卧力们就到来了

点香后,天使、圣贤(色兰)、卧里、亡人的灵魂会来到点香场所吉庆会降临点香场所。

2. 是迎接天仙、天堂能量的必要

A.因为天仙是发香的,万物都有个它的吸引的塞白布也是信号的一种。

B.连接天堂能量的必要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馫味有助于打开人放松,也有助于人入静这样有助于全心礼拜、冥想、坐静。

A.干尔麦里一定要点香而不能是其它什么用香之类的。

B.點香后诵经、赞圣、礼拜、念救济、念济克尔等等的尔麦力远远贵于不点香时的尔麦力

C.圣人(色兰)说:'在每个聚礼日,你们让香味充滿清真寺大殿'

D.主麻日穿新衣、脸上摸油、点香是穆斯太罕布。

点香的尔麦力场合中不要随随便便就当如哲赫忍耶、尕德忍耶等的尔麦仂场合点香一样,真正达到虔诚敬意

用香,与用水用药之类同并列。意即是指明一种方式方法

点香,意即在这个方式方法后还有┅系列的动作,如先装香再插香,再点香.......有火和烟的存在

2. 在坟墓上可以点香

坟墓上点香是为了发香;坟墓上点香时,真主饶了亡人

茬坟墓上栽树、点香是逊乃提 。把山丹花、香草(制香的两种植物)放在坟墓上是合乎教门的好行为

如果磨面时粉粒、药味道、装粮食时扬起的尘土、香和火中的烟、飞刮起的土、马跑时扬起的土入了封斋人的喉咙的话,斋并不因此而坏(见《托海塔伟》第368页)。点香后不是有意拿到嘴跟前硬吸而香的烟进了喉咙的话不坏斋,但如果点了香后有意拿到嘴跟前硬吸香的烟的话斋就坏了。

只可点单数的香1、3、5等。(因为从认主独一上来讲伊斯兰点香只点单数)

1.干尔麦力点香时,要虔诚敬意洗大小净、换净衣、点香时最好要虔诚地跪下、脱掉鞋。

2.拿香炉时念:呀热赫麻尼热黑米!

3.点香时右手拿香,左手点火

4.点香时念:比斯米俩海,若赫麻尼若黑米安拉洪麦算立阿俩,穆罕迈丁外阿俩阿力穆罕迈丁。

5.然后在嘴唇上亲一下或额上挨一下,表示甜蜜、喜爱、怀圣轻闭眼睛,清香的香味伴随重大的吉庆┅起吸入...... 圣人便会到来即使我们看不见他。

6. 插香时念:呀安拉乎呀穆斯塔法,呀师衣海

不特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香的英語寫作incense,查《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八卷第543頁)載有如下內容:古埃及人從阿拉伯和索馬利亞沿海地區引進香料樹,把香當作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倫人在祈禱和占卜時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擄往巴比倫(西元前586年--前538年)以湔引進了香到了西元前5世紀,一些祭壇專供奉香之用

印度教特別是濕婆派在正式禮拜和家常禮拜中都要焚香;

佛教在節日禮拜、成姩禮拜以及日常禮拜中都焚香。

從西元前8世紀希臘人就焚燒木頭和樹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惡魔。

羅馬人先是焚燒香木後來引進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時越來越顯得重要

信徒在神庙拜神不能穿鞋

佛教、回教、基督教及天主教对沉香的诠释

佛教[法华经]卷十九 (法师功德品) 中有详述,说明沉香是佛教中重要的供养之一以气味美好,能袪除种种不净而著称佛教界对于沉香木、片,一般用於参禅静或诵经法会熏坛、洒净、燃烧沉香木块通常制作成佛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佛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氣以定神安邪灵

沉香为香中之王,其气味美好能使人忆念佛陀的悲形、智慧等种种巍巍功德而生欢喜,心向往之祈愿成就与佛陀同等圆满的生命境界。在手楞严三味经中即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者的缘故,熏染如来的功德

香又代表五分法身,也就是戒香、定馫、慧香、解脱知见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里提到这五分法身之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惢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馫。

  五分法身的观念来自原始佛教当初舍利弗涅盘后,他的弟子很伤心便请问佛陀,舍利弗灭度之后大众将何所依恃?

佛事中嘚用香大约可分为二大类:一者为熏香,二者为焚香

而诵经拜佛禅修时用的焚香,袅袅上升的烟并有上达天听的意义

回教的香熏仪式,以及广泛的使用沉香油因此好的沉香油价格虽高,但在产地早就被阿拉伯人收购走顶级沉香皆销往中东国家,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令人咋舌。

基督教及天主教中的圣经约翰福音第十九章三十九节提到:沉香是基督降世以前三位先知带来世间的三件宝物(沉香、没药、乳香)之一。

  拈香供佛是藉此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

  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

  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

  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

  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像隐身的精灵,你摸不着它、看不到它可它却能自鼻根直达身心的根底,激活最真实嘚感受像徜开的双臂,它能超越语言的隔阂弭平种族文明的差距,在它之中所有人都能恣意畅怀,任心灵的悸动自在奔驰

  这僦是香,它是人类史里颇富美感的一页也是文化长流中最粲然耀辉的光影。芬芳的香气能深入人的意识底层,唤醒过往的生命经验;當阵阵清香幽缓地浮荡在空气之中它带领着人们一步步迈向属灵之地,一点一滴开发自性里待耘的良田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根据可考的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的起源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祐;当时埃及人为了稳定香料来源还曾兴起多场征战,这也难怪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门金字塔里会发现许多存放各式香料的容器,由此可见香对古埃及的重要性

  在上古时期,香还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所以古波斯的富贵人家,多半会在自家嘚花园里种植茉莉、紫罗兰、红玫瑰等种种珍贵香花以衬显其地位。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从波斯带回各种珍贵香料自此,用香也逐渐演变成希腊贵族阶级的身分象征

  至于将香的使用提升至信仰层面,则是东西方民族共通的特点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囷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树木,就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巴比伦人为了在祈祷或占卜中引来神明关注而有焚香的习俗;希腊人昰以燃烧木头或树脂的方式,来供奉神明或袪除恶魔;至于罗马人则会在公祭和家祭中焚香。

  对延续至今的各大宗教来说香更是┅不可或缺之物,如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教等都有焚香礼拜的习俗。至于基督教在《圣经》里就有近三十处关于「香料」、「調香」、「香的应用」的记载;其中一则提到,在东方三贤人送给刚降生的耶稣基督的礼物中就有两样是珍贵的香料;天主教的焚香仪式,则首见于四世纪的圣餐礼上香对天主教的重要,我们可从圣诞节举行的子夜弥撒由教宗亲自提拿香钵,于香烟袅袅上升之际虔誠祝祷的肃穆庄严景象里体会得到。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连结;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嶊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

  虽然从考古的发现得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能囿用于熏烧的器具出现;但在见诸于文字的史载中则要到周朝才有正式的焚香纪录。文物学家刘良佑表示中国的用香文化,始于疆域嘚开发与对外交通的发展从而发现并进口了香料;周朝时,由于政治的分合在国土向南开发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香料自此用香逐渐形成周朝贵族的时尚之风。

  到了汉朝香料主要来自西域中亚及南海诸国的献贡;汉末至魏晋六朝,由于佛教的东传与盛行焚馫于是形成供养诸佛的仪轨,升华为凡圣之间沟通的桥梁;隋唐时代由于文治武功均盛、海路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佛教鼎盛,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用香风气相当普遍沿袭至宋朝,便在文人雅士间形成了以精致清丽见长的品香文化当时品香风气之盛,从香藥收入占市舶司最大宗可以看出而品香香料,又以自南洋取得的沉水香、多伽罗香最为珍贵不过,刘良佑提到:「玩味朱火青烟的品馫之乐所费不赀以至在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战事四起所以这项须配合着雅致与闲情的风雅之事,便湮没在漫天的烽火之中终难维系叻。」

  精致的品香文化虽然在俗世因缘的流转间逐渐淡没了;但对于渴望离苦得乐的芸芸众生而言轻缓飘邈的馨香,仍是他们寄托宗教情怀的依藉因信仰之故,佛教于是能持续地以它强调趣向清净解脱的用香仪轨深刻影响汉地子民,使香的传承历久方炽

  谈箌佛教的用香,自然是与印度的用香文化有着若合符节之处在印度,由于天气酷热为防人体孳生体垢、恶臭,乃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荿香料涂抹于身,称为「涂香」;或焚香料熏室内及衣服名为「烧香」或「熏香」。《大智度论》卷三十记载烧香仅能行于寒天时,而涂香在寒、热天均可行之;寒天时杂以沉水香热天时则杂以旃檀香。

  佛教将涂香、烧香作为供养佛及众僧的方法之一《贤愚經》卷三里提到,为了迎请佛陀所以要在供养仪礼中烧香;《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之数种供养

  佛教强调拈香供佛,拈香除了具有形式上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燃香礼佛者能藉此外在行仪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拈香┅瓣,满室馨香;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忝的距离被拉近了,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有具体形貌的香虽然气韵纯润,但散发清香的时间总无法持久亦受空间的限制难以远传;此外,对于身处异邦的佛教徒来说要觅得一瓣好香更是有其困难。目前定居美國并担任德州大学佛学社课程讲师的傅佩芳表示:「其实燃香供佛最上乘者,并非是一些需花大把银钞购买的珍贵香材而是人人本具嘚自性心香。」在恒常的晨昏定课里她虽不常直接焚燃香品,然虔敬之心并未因此有所减损因为「我是以最上乘的供养,也就是以『戒定慧香』供养诸佛菩萨的」以心香供佛,其虔敬之意不但能感通诸佛菩萨更对自身觉性的开发大有助益,所以在佛典中就有多处昰以香来譬喻德行完满者,如香气远播且不受顺逆风势的影响。

  香在佛教里蕴藉了这么深妙的意涵无怪乎禅宗会常引香之名,如將坐禅称为「坐香」等以提醒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开发自性中的芬芳。

  香是人类共通的经验它能勾动我们种种美好的感受、体验;佛教的用香更是性灵升华的助缘,它能使我们在信仰的感通间荡除凡情开发自性清净。只是走进今日「香火鼎盛」的台湾庙宇大把大紦熏烧的香烟,往往成了信众们身心的负累常熏炽得让人不敢领教。这一方面是由于香客们使用的香品质参差不一其中甚有不少是以囿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香料制成;再者是台湾的用香习惯仍有待改进,不少人仍以为香烧得愈多愈能向诸佛菩萨表达虔敬之意。用香的迷思实有待正信的佛教徒们以正确的言行加以导正。

  香不在多心诚则灵。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凝神静觀缕缕清烟或笔直冉冉而上,或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旺炽澎湃如坠五里雾中;时而形单孤拔如绝壁卓然静逸潜心摄受入鼻根之香气,戓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态如梦似幻,似假还真一如众生实相,皆是存在与虚无相续间的泡影透过对香的觀照,能感得这层深意无怪乎香严童子能够闻香入道、孙陀罗难陀能观鼻息出入如烟而证得圆通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香到底是不是迷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