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兰后波兰与匈牙利的恶性通货膨胀的不同点是什么

  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波蘭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后有了第一种货币。它被称为科罗纳但作为一个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货币,科罗纳的价值迅速失控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政府决定废除科罗纳并在1927年引入了蓬杰。蓬杰与黄金挂钩最初它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它带领匈牙利度过了20世纪30年玳的经济萧条然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直到1944年希特勒的军队的到来德国和苏联军队之间发生的战争在经济上摧毁了這个国家,而蓬杰的价值也暴跌

  当战争结束时,蓬杰并没有恢复于是政府决定疯狂地印钞票,简直要用钞票淹没整个国家 政府官员当时想的是,如果政府无法逮捕蓬杰堕落的根源他们至少可以确保人民手中有足够的钱。当代的我们都知道这一论点的荒谬它只會也确实最终将匈牙利的经济推向了危险边缘。

  当时媒体的一篇历史报道反映出了当时价格的疯狂上涨:“1944年9月花费379蓬就可以买到嘚东西,在1945年1月需要花费7万蓬2月45万蓬,3月187万4月3579万蓬,5月31日增加到112亿蓬6月15日增加到8662亿蓬,6月30日954万亿蓬……到1946年7月22日为1万万亿蓬”

  在这一通货膨胀达到顶峰时,价格每15个小时翻一番

  1927年,当蓬杰被引入时1美元只能兑换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