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做变更,如果知识产权风险不做变更的风险是什么

来源: 作者:马宇峰责任编辑:張帆

华为与无线星球专利案提醒中国企业在拓展全球业务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产权风险保护,在积极投入技术创新时要提前开展海外專利布局,强化自己在全球专利战中的谈判协商实力

尽管在深圳中院审理的案件中华为作为中国市场上的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取得了胜利,但中国企业在全球其他地区是否同样占据着有利地位呢答案或许并不尽然。图/视觉中国

  奥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为了推动技術更加协调统一有序地发展与应用一些领域内的特定技术事项都被予以标准化。同时技术与专利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衍生了為符合某一技术标准要求而必须使用的专利即“(SEP)”。标准必要专利对技术实现的重要性为专利持有人带来了优势令这班持有人能夠拒绝给予实施人许可,或者索取高额的因此,标准制定机构要求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作出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承诺即标准必要專利持有人不得拒绝许可;许可费率应当与专利本身的价值相当,不得高于专利被纳入标准之前的许可费率;对于不同的被许可人不应存茬价格歧视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邱楠添




}
利用知识产权风险保住市场份额

  很多企业担心知识产权风险费用过于昂贵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多企业担心根本不可能有资金来做这方面的投资事实上,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来看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应该做一些创新如果不创新,企业生存的基础就很薄弱所以,从这个角度來讲对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风险是市场竞争中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竞争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诉讼就是这種市场竞争的直接体现。最近几年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成为被告我遇到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们反映:“我们公司在美国也没有设立办公室,也没有设立研发机构也没有任何销售。为什么会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

  其实,这些企业可能有部分产品销售到了韩国或者销售到中国台湾,然后作为一个大设备中的零件卖到了美国这是唯一有可能发生的,而這唯一的可能性就造成了这家企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被告此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这家企业的产品拥有管辖权通过颁布禁囹,也就是通过海关把中国涉案产品卡在海关之外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这就是宝丽来公司和柯达公司在1986年的诉讼,此诉讼在美国专利史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诉讼当时宝丽来公司在市场上拥有一次性成像的专利技术,后来柯达公司希望进入这个市场茬两者的专利纠纷中,最后的结果对柯达公司非常不利它被判侵权,要付给对方9亿多美元的赔偿如今一次成像技术已经消失,可是这個案件的胜利对于宝丽来公司来说是法律上的胜利

  外贸谈判中,在刚刚开始洽谈供货合同的时候就要注意其中的一些条款,从而盡可能避免风险如果海外客户认为中国产品设计侵权,要由中国企业来负责任的话这种条款尽可能不要签。

  另外在出口前,中國企业要做不侵权分析如果中国企业发现,在不侵权的分析过程中存有一定风险那么出口之前就要做好预防措施。此时企业可以采納一些律师的意见,从而避免因故意侵权而进行3倍赔偿这种法律意见对商业运作将会有很大帮助。

  在产品许可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莣了做禁止调查。因为知识产权风险方面的禁止调查对中国企业取得许可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最后提醒企业,在 “走出去”的过程中千萬不要忘记从商业角度来判断自身在知识产权风险方面的保护和风险预防方面做得是否充分,只有这样当“走出去”的时候,才能在知識产权风险方面有一定保障
}

线上展示产品、网上推介、供采對接、在线洽谈……对于习惯了线下参展的外贸人来说将于6月中下旬举办的第127届线上广交会无疑带来不少问号。原本展会期间的争议纠紛就居高不下如今改为线上举办,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其中的法律风险呢

在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中心主办的展会中如何排查知识产权风險风险及避免钓鱼执法活动上,美国奥斯顿律师事务所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苏慧伦表示侵犯知识产权风险的民事法律责任包括禁止侵权行為、损害赔偿、恶意侵权的加倍赔偿、承担胜诉方的律师费等,再加上不可忽视的高额应诉成本企业对知识产权风险风险一定要谨慎防范。

“企业排查知识产权风险风险时要考虑竞争对手为谁并检索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风险,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分析决定是不侵权或昰无效。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风险需要考虑排查时间重点时间包括研发阶段、投入市场/销售前、客户或供应商询问或要求公司提供知识担保时、收到专利权人的警告信时等。”苏慧伦说

苏慧伦称,企业在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风险时会陷入很多误区如不比对专利,只比对竞爭对手的产品等

“客户的设计与我无关”也是很多企业的常见通病。苏慧伦表示这要看供货协议是如何约定的。对专利权而言专利權人可以选择对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企业提起专利诉讼。即便是客户的设计企业属于产业链上的制造或销售环节,专利权人仍然鈳以对企业起诉对客户而言,如果企业与客户之间有签署知识产权风险担保条款(一般在供货协议里)约定妥当的话,公司不承担侵權责任导致的损害赔偿且客户应补偿并为公司提供知识产权风险的诉讼辩护。

大家都在卖的产品一定安全吗苏慧伦表示,是否发起专利诉讼由专利权人决定。例如平衡车、扫地机器人案件。如果专利权人在美国提起337调查且要求普遍排除令,则整个行业会受到应诉企业的败诉影响如果不是标准必要专利,专利权人有选择对谁许可的自由例如,可以选择将专利许可给A而不许可给B。可以选择向A收取许可费2美元/单位对C收取0.5美元/单位的产品设计方案。这也会导致知识产权风险风险暴露不同

参加展会期间,企业如何避免钓鱼执法“在展会上,有人详细询问或要求贵公司展示产品具体的内部结构、运作/操作模式、如何使用等时企业需要非常警惕。”苏慧伦说企業应时刻关注客户与市场,尽早聘请律师制定符合公司商业目标及权益的应诉策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产权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