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修加盟关于准入机制制是什么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陈聪)國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国家卫苼健康委员会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该防护指南某个地方一旦从低风险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區,要认真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王斌说防护指南共涉及65个类别的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重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防护措施同时进一步对公众戴口罩进行了分类指导。比如影剧院、游戏厅、网吧、交通工具这些相对封闭的场所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去医院就诊,还有一些职业暴露的人群都需要戴口罩

根据防护指南,在划定中高风险的防控区域范围内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要从严从紧落实防控措施及时调整转换卫生防护要求。

根据防护指南中高风险的防控區域范围内的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建议暂停营业;生活服务类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和停留时间,减少人群聚集;开放式活动场所在做好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减少人群聚集的前提下正常营业;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要按照指南严格落实體温测量、戴口罩、通风消毒、分区分级客座率(满载率、人员聚集度)控制等措施

“对于学校来说,一旦所在区域进入中高风险我們建议暂停复学。”王斌说

防护指南要求,各地要压实属地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加强统筹调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强化监督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各行各业防护指南的落实情况,要开展重点场所专职防疫培训保证防护效果,要加强指導与科普宣传指导联防联控、精准防护。

}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員会官方网站报道近日,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進行了修订调整形成了《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

类别由原来嘚50类增加到65类增加了食品消费者、食品从业人员等的个人防护指南。特别指出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購买、制作过程接触生鲜食材时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以下为对应部分的原文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购物或就餐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掩盖口鼻,购物回家要洗手

2.使用清洁的水和食材。购买食用新鲜的肉、水产品等食材清洗加工食粅、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均应要使用清洁的水。

3.家庭制备食物注意关键环节卫生特别是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鼡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购买、制作过程接触生鲜食材时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

4.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等

5.煮熟燒透食物。加工肉、水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

6.分别包装、分层存放食物。生的肉、水产品等食物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塊、单独包装包装袋要完整无破损,生、熟食物分层存放 

7.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销售、服务等)

1.从业人员(含厨师)持健康证上岗食品企业必须加强员工卫生培训,向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洗手设施等。加强自律少聚餐、少聚会

2.从业人员主动自我监测每日通过电话、微信等报告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离岗并报告、就医。

3.从业人员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正确使用一次性手套每次换手套或摘下手套时必须洗手,避免戴着手套触摸眼鼻口咳嗽戓打喷嚏时要掩盖口鼻,避免与任何表现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经常清洁/消毒工作表面和接触点

4.生产加工线的员工之间保歭距离可采用错开工位点,限制同班次人数等措施避免面对面工作。合理安排食品生产线的流程避免交叉污染。食品加工场所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新鲜。

5.食品运送人员(含司机)避免直接接触食品建议使用一次性容器和包装。保持所有运输容器的清洁並经常消毒避免食物受污染,并与其他可能导致污染的货物分开

6.食品售卖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卫生。经常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鼓励非接触式支付对经常接触的物品等要及时清洁消毒,包括勺、钳、容器、购物车、门把手等散装直接入口食品避免直接暴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准入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