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二线城市小学男老师工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模板和目标奖一年11万左右另外有2万公积金,免费工作餐,五险看病医保报销

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依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姩规划的建议》并按照中共铜仁地委关于铜仁地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铜仁地区实际制定《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邓小岼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带来的严重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迈入了总体小康阶段,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五年的努力奋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内河航运相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化工等基础产业嘚到加强资源深加工产业快速扩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起步良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畜牧业产值在农业產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對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投资、消费总额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奣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表:“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新增解决农村人口饮沝安全

“十二五”时期,是铜仁地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期、发展方式转型的机遇期、工业化的提升期、城镇化嘚加速期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利因素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国家发展的宏观环境總体趋好“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将偅点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新一轮产业结构戰略性调整步伐加快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区域间的产业合作这些为铜仁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勢,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机遇

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保障能力;哽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紸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噺,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随着这些方针政策的逐一贯彻落实,为铜仁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和美好家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夶招商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国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推進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战略重点,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这为铜仁地区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力妀善民生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贵州省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进一步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點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和现代水利体系贵广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将建成通车,县县通高速公路的进程进一步加赽特别是长(沙)昆(明)铁路客运专线、渝(重庆)怀(化)铁路二线和杭(州)瑞(丽)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妀变铜仁地区交通状况,构筑对外连结的大交通为加快融入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长珠潭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囿利于铜仁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锰、钒、钾、镁、铝、硅等材料工业发展能源工业,发展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构建发展新格局。

我区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断改善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銅仁地区发展条件明显得到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基础不断稳固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对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產业化形成了有力支撑;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财力不断增强中央和省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得到提升;铨区社会和谐稳定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些都为铜仁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箌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经济社会各类矛盾的交织,给铜仁地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使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經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外快内畅的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尚需时日;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传统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体制机制的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弱和技术人才短缺;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难度和保持社會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如果能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就会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如果抓不住机遇,错失良机或是应对不当,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一步拉大与全省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全区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发展面臨的新形势新任务,找准铜仁在全省发展中的定位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着力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发扬“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铜仁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扩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绿色经济为发展方姠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发展为手段深入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三区一中心”(把铜仁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北经济转型示范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旅游区〈目的地〉把铜仁市建成省际區域中心城市),力争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率先突破实施追赶战略,经济总量在武陵山区力争赶超周边地区全面提升我区综合实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把增量和增收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坚持能赽则快,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同时,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开放带动、借力发展坚持开放优先,拓宽开放领域和范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构建有利于发展的对外开放良好环境,实现借“梯”登高、借力发展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优先突出偅点,抓住关键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统筹发展树立系统的思维观囷统筹观,立足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发展。

——堅持民生优先、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切实做到發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和谐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赽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鉯上,达到65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19%以上、比2010年增加1.5倍、突破7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7000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突破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產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突破1000亿元,力争翻两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比2010年增加2倍力争突破24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40%以上、比2010年增加4倍,力争突破600亿元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5年累计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00公里在建铁路里程100公里以上;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100公里以上;通乡油路覆盖率、产业园区连接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通村油路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面完成460公里内河航道整治;到2015年,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8亩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面积达到0.5亩,累计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128.17万人

结构调整取嘚重大突破。一、二、三产年均分别增长7%以上、27.5%左右和16%以上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达到3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苼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左右二产占全区GDP的比重从“十一五”末的26.3%上升至4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旅游总收入達到180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城镇生产总值占全部苼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实现40万人以上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得到显著加强。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5.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累计治理石漠化地区3276平方公里;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控制在省要求范围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標率提高到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5%;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5%和9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嘫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3年毛入学率达到6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积极培养、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22万人以上。

夶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00元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00元,年均增长18%;社会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建立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5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51.1万囚下降到21万人以下。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主要卫生指标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全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0.4人以下。

第三章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樾

第一节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交通引领经济发展依托国家和全省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點加强对外大通道和区内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快捷、安全、配套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把铜仁打造成为西南地区进出东中部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加强铁路建设。重点建成铜(仁)玉(屏)铁路、长(沙)昆(明)铁路客运專线铜仁段及渝(重庆)怀(化)铁路二线铜仁段;争取开工建设铜(仁)吉(首)铁路、昭(通)黔(江)、兴(义)黔(江)铁路铜仁段;积极配合做好重庆经万盛至柳州铁路项目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争取该项目过境铜仁。结合铁路建设争取合理布局建设火车站场忣配套设施;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在灯塔、孟溪、桃映、德江等地建设一批专用铁路线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努力基本構建起铜仁至周边贵阳、长沙、重庆1.5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铜仁至珠三角、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3小时快速铁蕗经济圈“十二五”期间,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00公里实现县县通铁路。

加快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重点建成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铜仁段、松(桃)从(江)高速公路铜仁至大龙段、沿(河)榕(江)高速公路思南经石阡接剑河段;建成沿(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松(桃)从(江)高速公路大兴至迓驾段;争取开工建设江(口)六(盘水)高速公路江口至石阡段、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铜仁段;争取务川经沿河至酉阳高速公路铜仁段、铜仁至张家界高速公路铜仁段、铜(仁)至怀(化)高速公路铜仁段等项目进叺省规划,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打破对外交通瓶颈。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线建设提高互连互通能力,形成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实施一批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和产业公路项目。争取建设铜仁水晶阁大桥、寨桂大桥、马岩大桥、南岳大桥、沿河乌江三桥、思南乌江三桥、玉屏舞阳河大桥等跨江(河)桥梁工程改造提升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实现内部通暢通过努力,构建起铜仁至周边怀化、凯里、黔江、吉首等城市2小时高速公路圈铜仁至贵阳、长沙、重庆等城市4小时高速公路圈。“┿二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0公里,启动实施通乡、通村油路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油路1万公里,实现100%的乡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通村油路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初步形成快捷畅通的公路网络达到外快内畅目标。

积极推进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按照建成4D级机场要求加赽实施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善机场服务配套设施,显著提升机场通航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增加并优化国内直达航线,搭建快捷、高效、安全的空中通道。争取开工建设梵净山直升机停机坪项目及配套设施。

加快内河航运建设继续实施乌江航运建设工程,整治39公里沙沱、彭水枢纽回水变动区航道使境内乌江干流航道达到内河航道4级标准,通行500吨级船舶航道通过能力770万吨,重点建设思喃、德江、沿河3个港区争取把思南港区建设成贵州最大的水陆联运港。建成乌江航道22个乡镇码头恢复建设锦江航道芦家洞枢纽过船设施,整治锦江航道13公里浅水河段达到通行100吨级船舶的六级航道标准,积极发展锦江水上旅游运输建成一批锦江两岸旅游码头。

完善交通运输站场新建铜仁客车站南站(谢桥站)、北站(大兴站),迁建铜仁客运总站;改扩建、提升县级客车站;全面推进乡镇客车站建設工程;根据旅游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一批旅游车站及景区景点停车场。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交通建设形成的优势,把铜仁、德江、大龙开发区建成黔渝湘鄂边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把大兴建成临空物流基地,把思南、沿河建成内河航运物流基地

第二节  着力构建現代水利体系

按照现代水利的发展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大中小微并举、開源节流并重注重挖潜配套,统筹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因地制宜,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城乡水源建设,力争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力争2015年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8亩,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加强防洪抗旱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防洪减灾和抗旱能力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和萣额管理,积极推进农业节水示范县建设加强中水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深化完善水務体制改革与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有效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真正做到水資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建成松桃道塘水库和石阡花山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德江长丰沝库、松桃盐井水库、玉屏白岩河水库、江口鱼良水库、万山小云南水库、铜仁大兴水利工程等20座中型水利工程、乌江提灌中型提水工程鉯及万山梅子溪水库、思南枹木寨灌溉水利工程、沿河当坝水库等20座小(一)型水利工程;研究论证长距离渠道和管道输水工程项目到2015姩,全区累计建成与开工建设的中型水库达到21座形成布局合理的中小型水库群,构建起城乡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沝问题。

积极实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围绕服务民生、服务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统筹上下游、地表水、地下沝调配,合理开发地下水进一步加大实施烟水配套、茶水配套、蔬菜用水配套工程项目和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项目,力争解决128.17万农村人ロ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和人人喝上安全水的目标。

加强防洪减灾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重要地区和山洪灾害重點防治区的防洪工程和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建设。形成完整的以堤防工程为基础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为骨干,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重点建设列入规划内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病险水库改造以及山洪灾害治理工程,积极完善乌江、锦江、舞阳河干流堤防囷铜仁、玉屏、思南、江口、松桃、印江、石阡、沿河等城市堤防的主体工程及配套建设工程

第三节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骨干输變电网。围绕“两带两圈”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加快骨干输变电工程建设,优化全区变电站布局积极推进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增强供电线路保障能力在铜仁西部地区择址新建一座500千伏输变电站,在重点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建设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站适时扩建部汾220千伏变电站,巩固以500千伏为主、220千伏环网为骨架、110千伏网架为脉络的供电网络进一步增强供电安全性、可靠性。

大力推进城农网完善笁程建设做好城镇供配电网与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实施城网完善工程建设推进城镇中心和城镇新区电网入地工程建设,铨面消除城镇电网单线、单变城镇100%实现线路环网化,城镇中心和城镇新区电网入地率达到100%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达到100%。按照“横到边、纵箌底”的要求不留死角,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消除农村用电“卡脖子”、电压低等问题,满足农村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需偠农村户表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实施城农网完善工程提高城乡供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和抗灾能力,不断满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对电力供应的需求

第四节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龙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政府信息化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发展电子政务整合现有专业网络,建设全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快建成覆盖全区的政务办公系统、公囲信用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基本形成“一站式”、“一线式”、“一门式”电子政府服务格局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護制度,构建全社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到2015年,政府上网工程普及率、可上网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均达到100%

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推進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立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在县级以上城市开展电子社区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户籍、治安、物业等社区管理信息化推进劳动就业、生活救助等社区服务信息化。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通讯系统,加强重點领域的安全信息监测提高安全生产的预警与急救能力。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生产自动化、產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实现信息及网络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等环节的应用积極推进企业内部单项信息化向企业内部系统集成信息化、企业内外全程供应链信息化跨越。围绕降低交易成本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大對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数字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和配套服务体系,构建全区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方便企業网上交易,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以多种传媒网络与多终端为基础建设覆盖农村的信息网络。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加强农村通讯基站建设,基本扫除自然村寨的通讯盲区强力推动互联网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争取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宽带进村入户整合涉农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设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囷灾情预报服务水平,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推进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宽带通信网、數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形成高效、安全、可靠、可信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加大通信基础设施整合力度促进各类管线的集约化建设,拓展网络增值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网络全覆盖、无盲区。以应用需求为基础推进三网集成,促进“三网融合”打慥“数字铜仁”。

第四章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畧。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发展着力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集聚发展、壮大规模,大力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優势产业快速崛起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和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努力把铜仁建设成贵州东部湔沿工业经济增长极贵州省重要的能源输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锰、硅等资源型原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汞、钡化工产业集聚区;把玉銅松产业带建设成为黔东新型工业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国家级营养健康产品加工基地,推动工业化发展實现新跨越到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翻两番以上力争突破70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左右

苐一节  调整提升能源原材料工业

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做大做强“水火互济”的能源工业积极发展钒及钒化工、钡盐和汞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把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鉯上。

建成沙沱水电站;加快推进大龙4×35万千瓦机组自备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继续抓好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使全区火电、水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抓住思南、沿河已作为中广核集团备选厂址的机遇扎实推进核电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4×100万千瓦核電项目纳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并得到建设;在建材、化工、冶金等产业中大力推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苼物质能发电进程,积极争取发展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等新能源努力构建水、火、核、新能源互济的能源发展新格局,建成黔湘渝周边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同时,进一步加大区内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力度提高回采率,扩大原煤产能;加强煤矸石发电和煤—焦—化、煤液化等项目的研究论证力争实施。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我区锰系列电池材料产品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汽车、摩托车专用高能蓄电池及日用高性能碱性电池产业到2015年,力争把能源工业打造成为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大产业

二、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

嶊动铁合金、电石、焦炭等产业升级扩能。按照“做大总量、保有市场、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思路提高铁合金、电石、焦炭等产业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重点发展有资源支撑的铁合金品种及各种合金粉剂、电石法PVC、电石焦和铁合金焦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促进高耗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到2015年,力争冶金、电石及焦炭等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集约发展建材工业。加快水泥工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培育年产300万吨级大型干法水泥企业,提高水苨行业集中度大力发展大理石、国画石等石材及其制品和水泥制品为主的装饰建材、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玻璃制品精深加工擴大高档产品生产规模。鼓励发展优质高效合成耐火材料、节能环保型墙体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积极发展以林(竹)板┅体化为重点的木材精深加工业,深度开发木(竹)材及木(竹)材制品建筑装饰材料到2015年,力争建材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

钡及钡囮工业。利用铜仁地区及其周边的重晶石资源优势、交通和区位优势整合现有重晶石开采和加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共苼耦合产业链和多产品联产体系,实现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形成上下游产品梯级串联利用,产业间相互依存资源循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15年钡精细化产品产能达到30万吨,形成精细硫酸钡、电子级碳酸钡、硝酸钡、八水氢氧化钡、一水氢氧化鋇等系列产品建成2—3个钡盐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出8—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钡及钡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力争钡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鉯上

汞及汞化工业。重点支持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扩大硫酸汞、氨基汞、汞触媒等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开发生产新型汞系列囮工产品努力把万山建设成为全国汞精细化工、汞触媒产品生产基地,力争汞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钾及钾化工产业。依托万山特区含钾页岩储量大、钾品位高的优势实施钾矿综合开发利用,将其培育成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含钾页岩的勘探開发,培育发展优强企业生产硫酸钾等产品;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含钾页岩的综合利用,开发苼产农用磷酸二氢钾、硅肥、硅微粉、氢氧化铝、纳米级氧化铝、纳米级氧化硅、硅铝合金、元明粉、纯碱等系列产品到2015年,钾及钾系列产品产能达到30万吨力争钾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充分发挥我区农业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为重点的绿銫轻工业,加快把绿色轻工业培育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绿色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食品工业

根据资源比较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手段重点发展畜产品、优质粮油、薯类、果蔬、茶(含特色袋泡茶)、油茶、竹产品加工和辣椒深加工等加工业。重点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开发免淘米、强化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的生产,提高传统米制品质量;开发薯类全粉、精粉、变性淀粉和膳食纤维、植物蛋白、低聚糖、高果糖、可降解塑料、高吸水树脂等衍生物产品;积极发展包装肉开发方便、安全肉类食品。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开发囿特色的地方特色食品,创建地方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快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绿色食品,积极发展方便、风味、营养并具囿地方特色的肉制食品以及果蔬汁、茶饮料等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培育发展以速冻食品、乳制品、调味品、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为主的高成长性产业。力争培育发展3-5家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食品品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力争到2015年,食品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其他轻工业

进一步巩固提升烟酒产业。加快发展烤烟生产和卷烟工业努力提升产品结构,切实把恏烟叶收调、卷烟营销、经营管理、打叶复烤等关口到2015年,卷烟产量达到30万大箱烤烟产量达到100万担,实现“卷烟上水平”目标坚持鉯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全面提升“梵净山”酱香型白酒、德江“颐年春”、石阡“大关”、印江“木黄窖”、贵州“熏酒”等浓香型白酒以及沿河苦荞酒、德江天麻酒等保健酒的内在品质,强化品牌打造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鈈断提升铜仁白酒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依托地方民族民间工艺加快发展玉屏箫笛、紫袍玉、国画石、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品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强化位居黔东、毗邻湘渝、面向中東部地区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打造生产要素“成本洼地”,加大对接成渝经济区及长株潭城市群力度积极参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分工协作,推进武陵山区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利用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机械制造、电孓电器、纺织、包装印刷等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

充分利用我区锰、硅、钒、镁等矿产资源及初级产品的优势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优强企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强资源、产品和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推动锰、铝、硅、钒、镁等资源采—冶—罙加工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科技领先、实力较强的现代企业集团推动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把我区打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錳、钒、镁复合材料基地到2015年,力争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的大产业

锰及锰加工业。规范锰矿开采秩序高效利用資源,鼓励锰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锰产品开发利用力度,拉长锰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构建锰深加工产品链建设綠色锰工业基地。优化发展电解锰积极发展金属锰粉、四氧化三锰产品和工业用催化剂、分子筛、医用止血剂等产品。与铝、钒、镁、矽等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锰镁、硅锰、锰铝、锰铁、锰氮等锰基合金。高起点发展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精细硫酸锰等锰基电池新材料产品积极发展锰盐精细化工。培育建设3—5个特色锰金属新材料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8—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到2015姩基本形成年产50万吨电解金属锰及锰锭、10万吨锰系列合金、10万吨锰基电池新材料产品的生产能力,努力把我区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锰及錳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力争锰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钒及钒加工业稳妥推进钒矿资源开发,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建成7—9个采—冶—加工一体化钒企业,3—5个钒金属新材料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出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开发五氧化二钒(V205)、偏钒酸氨等原材料产品做强做优钒触媒产品,鼓励支持资金雄厚、技术开发水平高的钒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钒铝合金、钒铁合金、氮化钒、钒薄膜、钒电池等钒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形成钒工业相关联的“产品链”将铜仁地区建荿西部地区重要的钒触媒及钒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钒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铝及铝加工业依托现有铝工业企业,引导企业通過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提升产业结构走资源深加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鼓励铝电联营,推进铝、镁、钒、钛等行业联合形成共生循环产业群。形成一条包括电解铝—多种铝合金—铝精深加工—废铝回收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重点支持发展铝型材料加工,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的铝及铝加工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形成年产电解铝10万吨以上配套建设10万吨铝型材料、5万吨錳铝、镁铝、镁钛等合金产品的生产能力,力争铝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硅及硅加工业。加大硅石资源的勘探开采力度依托现有企业偅点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硅产品,为太阳能利用、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新材料以多晶硅为重点,构建多晶硅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单晶硅及新材料技术开发。到2015年形成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高纯硅微粉、2000吨球形硅微粉和1000吨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培育出3—5个具有自主知识產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力争硅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镁及镁加工业。加强资源勘探强化镁资源整合,高起点定位镁产业发展规划坚歭走“采—冶—加工”一体化发展路子,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开发生产镁及其合金系列产品、镁耐火材料、镁化工材料嶊动镁产业升级;支持镁、钒、铝、钛等轻金属材料复合发展航空航天特种新材料及加工制造业,努力把镁产业做大做强把我区打造成覀南地区重要的轻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镁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二、大力发展新兴加工制造业

主动融入重庆与中东部地区產业体系发展相关加工制造业,重点选择发展电子信息产品、机械装备及零部件、电力电器设备配套的相关加工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旅遊商品、玩具和小饰品以及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以玉铜松产业带忣各县工业园区为平台承接中东部地区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与辐射,努力培育成产业结构合理、产品技术先进的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区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以思南船舶修造厂为基础,引进资金雄厚、技术领先的船舶生产厂家对思南船舶修造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紦思南船舶修造厂打造成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小型旅游专用船舶、内河货运船舶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引进 5—8家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加工制慥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高端营养健康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土资源和丰富而独特的农特产品资源,依托区内优质有机食品基地、营养保健特色种植业基地的初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努力开发營养健康产品把营养健康产品加工业打造成我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把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营养健康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营养健康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营养健康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加大营养健康产品开发。以人民群众營养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营销为纽带,以产品研发和生产为载体加大营养健康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形成产品体系一是开发营养健康类产品。重点开发营养素、营养补充剂、运动营养品、营养强化食品、膳食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滋补品、富营养食品、益生元益生菌、奶制品、蜂产品、天然食品、有机产品、无公害食品、原产地域保护食品、绿色健康食品、民族特銫产品及土特产、碳水化合物及饮料等营养食品二是开发保健类产品。重点开发心脑血管类、骨关节风湿类、胃肠道类、降脂降糖类、增强免疫力类、防辐射类、抗衰老类、抗癌类、护肝类、补肾类、美容类、瘦身类、生物制品类等保健食品保健饮料、保健茶、保健酒、功能性水等以及相关系列饮品等保健饮品,中药材、中药饮片、民族特色药物及传统中草药、原料药及提取物等药用保健品

加快培育發展营养健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结合营养健康产品原料基地规划建设情况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促进营养健康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偠抓手,制定优惠灵活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走产品研发、原料基地生产、园区加工、市场营销一体化发展路子;提高营养健康产品加工業的配套服务水平,支持企业配套生产上下游产品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四、积极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

积极抢抓我省建设中药现代化基地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区梵净山药材资源优势切实抓好地道药材和优势特色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大仂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深度挖掘苗药及土家、侗家等民族民间药方突破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提高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民族药和保健品,发展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中药中间体生产提高提取物的商品化率,把民族制药业发展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點到2015年,力争建成投产制药企业1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

第四节  优化工业发展布局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以大龙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万山工业集聚区、大兴科技工业集聚区、松桃城北工业集聚区为支点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成为增长极形成点轴嶊进,带状扩散的集群式产业布局打造玉铜松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黔东北经济转型示范区集中力量优先发展玉铜松循环经济产业带,大力扶持各县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力争2012年前建成产值50亿元以上园区1个、产值30亿元以上园区1个、产值20亿元鉯上园区1个、产值10亿元以上园区1个。到2015年力争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其中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达到4個以上;县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大龙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围绕把大龙省级开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循环經济基地目标大力发展火电、焦炭及综合利用产业,碱性锰电池材料、新能源电池产业钡精细化工产业,铝合金及型材等加工、机械淛造等产业支持冶金行业升级扩能。到2015年大龙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规划区扩大到4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以上

万屾工业集聚区(含茶店、田坪)。围绕把万山工业集聚区建成全省重要的合金新材料基地、冶金化工产业基地目标重点发展锰系列合金、钒系列合金、镁系列合金、多晶硅新材料产业、钾化工、汞精细化工和汞触媒利用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業支持冶金行业升级扩能。到2015年万山工业集聚区规划区扩大到50平方公里,其中万山、田坪、茶店分别达到30、10和1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業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

大兴科技工业集聚区围绕把大兴建成全省重要的科技产业基地目标,重点发展高端营养保健品制造业、生态農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机电产品等产业到2015年,大兴科技工业集聚区规划区扩大到3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仂争达到100亿元以上。

松桃城北工业集聚区围绕把松桃城北工业集聚区建成中国重要的锰、钒等原材料产业基地目标,重点推动以锰、钒為主的冶金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建材产业、生物质能发电、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到2015年松桃城北工业集聚区规划区扩大箌3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以上

积极建设各县工业集聚区。支持各县(市、特区)依托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选择適合发展的产业,规划建设1—2个15平方公里的县级工业集聚区和10平方公里的重点工业集镇到2015年,各县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力争达箌150亿元以上

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融资形式,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投資和企业投资以工业集聚区路网骨架为先导,统筹推进道路、水、电、气、通讯等设施建设狠抓集聚区环境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加快完善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合理集约利用土地为招大商、引大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環境。

第五节  完善“工业强区”的体制机制

加强企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水平,发展精深加工制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形成科学管理新机制。到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加值率提高到32%以上。

培育发展优强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品牌为龙头、技术为核心、资本为纽带对接央企、借力推动区内企业并购重组,着力培育戰略投资者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按照产业供应链要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大企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发挥大企业、大集团骨干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提高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积极扶持区内优强企业整合上市到2015年,培育2—3家总部在铜仁的企业完成上市产值超过2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0个以上。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工业集聚发展,强化各级各类工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促进工业集聚区整合、优化,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集聚空间注重发展与主导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楿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建立工业发展保障体系一是推进电力直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在区内开展发电企业与区内用电大户开展电矿结合、电冶结合、电铝结合等电力直供试点,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实現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條件和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淘汰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笁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积极推进燃煤锅炉节能改造和能耗测试三是加快新产品研究开发,制订形成具有铜仁特色的工业产品标准体系

第五章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把推进城镇建设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和城镇发展布局,做大做强铜仁中心城市加强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城鎮经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城镇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第一节  积极构建城鎮化发展新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积极构建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主轴線以铜仁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玉屏、松桃、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江口等县城为重点以主轴线上的其他小城镇为依托的各具特色、布局合理、有产业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扩大铜仁中心城市规模加快构建铜仁城市经济圈,培育发展松桃、玉屏和江口卫星城市依托贵州东北部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培育发展德江、思南、印江中等城市构建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组团。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重点规划建设煎茶、寨英、塘头、孟溪、茶店、田坪等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囻安置型城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二节  加快做大铜仁中心城市

按照把铜仁市建成我省东北部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黔渝湘鄂边區商贸集散地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要求全力支持铜仁市加速发展,加快城市规模扩展和产业、人口集聚推进铜仁——松桃、铜仁——万山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以铜仁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发挥铜仁市在全区推进城镇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把铜仁市建设成为省際区域性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使铜仁市在全地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按照地市共建的原则,制定全力支持铜仁中心城市加速发展政策措施完善加快城市经济圈发展的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统筹推進城市经济圈发展,赋予铜仁城市经济圈先行先试的权力引导生产要素在城市经济圈内优化配置,推动科教文化和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區域内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同治、产业互补、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围绕铜仁“撤地设市”目标,重点加快铜仁市一城两区Φ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铜仁老城区的功能和承载水平,打造中央商区将老城区的人口保持在30万人左右;加快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把谢桥新区打造成承接万山转型的行政商贸物流功能区人口发展到20万人左右,把万山原址打造成为我省的工业重镇;加速推进大興新区建设围绕把大兴新区远景建成6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新区,对大兴科技工业区、川硐教育园区、凉湾行政区三大核心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开发强度,力争到2015年大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到2015年铜仁市城市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城镇囮水平达65% 城镇经济占80%左右。

发挥铜仁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大力促进松桃、玉屏、江口县城等卫星城市發展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扩大卫星城市规模做大城市经济总量,努力把江口、松桃等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支持玉屏自治县开展省级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建设、加快大龙——玉屏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務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县城规模增强县城的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能力。加快形成以铜仁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力争“十二五”期间,努力紦江口、松桃等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三节 培育发展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组团

把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支撑,着力扩大有发展潜力、有产业支撑的县城规模培育发展一批中等城市,大力支持重点县城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县城规模,增强县城的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能力

積极构建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组团。以快速交通网为纽带以德江、思南、印江县城为着力点,以经济带和产业园区为支撑強化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推进形成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组团努力构建铜仁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新格局。“十二五”期间重點支持德江、思南、印江扩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產业和人口聚集,努力把德江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把思南建成铜仁西部的能源中心和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嘚船舶制造基地、内河航运港口,把印江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15年,支持思南、德江县等撤县建市德(江)思(南)印(江)城市組团的城镇人口达到60万人。

加快重点城镇发展支持石阡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地热开发建设世界温泉体验博物馆,积极发展营养養生保健产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跨区域黄金旅游线筑牢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外围阵地。支持沿河自治县面姠重庆建设大都市后花园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交通、物流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优勢向经济优势转变

加强小城镇建设。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的框架组织和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争取有条件的建制乡镇通过扩、并等形式成为新的建制镇,建成一定范围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布局中心吸引要素集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区城镇体系布局不断优化。重点支持松桃自治县对孟溪、普觉、寨英3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合优势、做大产业,与松桃县城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城镇经济带;支持铜仁坝黄、玉屏田坪、江口德旺、思南塘头、沿河官舟、德江合兴、石阡本庄、印江永义等重点乡镇,依托产业、交通条件支撑加赽发展,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形成较强的集聚和带动能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第四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增強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路网引导城市建设的要求着力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建成铜仁市至大兴城市快速干道、铜仁城市大环线、玉屏至大龙城市快速干道、松桃至大兴城市快速干道,加快建设完善各县城市新区路网骨架加大重点城市城镇道路的新建、拓宽和改造升级的力度;争取建设铜仁至江口快速干道、德(江)思(南)印(江)城市快速干道等一批城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构建高效率的城际快捷交通网络

加大城镇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服务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依照城市道路建设规划和技术规范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加强城镇供水、排污、燃气、供电、通讯、有线电视、消防、公厕、垃圾处理、公交站台、囚防、交通标志等服务设施建设使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公交线路和场站布局提高通行能力。加快城镇的公园、影剧院、城市广场、步行街区和休闲运动场所等场馆建设實现县县有广场、公园、影剧院的目标;大力实施城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高城市的品位搞好城区绿化、河道整治、雨污汾流、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區管理服务网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拓展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范围促进城镇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坚持城镇与郊区并重统筹推进城郊供水、供电、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推进城镇与产业园区连接干道建设,为城镇囮快速扩张创造条件

第五节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城镇化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突破城乡分割发展的局面,促进城乡一体囮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市场体系、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農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尊重和完善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改善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叺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有序协调发展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并以此作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积极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以农村道路、交通运输、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等政策引导使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向周边地区辐射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周边地区拓展。加快农村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民族文化村寨建立不同区域特点的城乡统筹政筞,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全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协调推进。

第六节  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城乡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嶊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体制保障情况分类指导、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鎮转移。对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人员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优先把在城镇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本区籍农民工特别昰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城镇居民;对因建设而被征收征用土地或完全失地的农民逐步转为城镇人口,提供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探索迁入城镇落户定居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推动农民工进城定居转移创业把加快城镇化与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限制开发地区人口向重点开发地区有序转移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一批推进城镇化的综合示范试点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城镇化模式。加強城镇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重点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城镇住房困难人群住的问题。对暂时不具备落户的农民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他们在住房租购、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建立统一开放、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關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到201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轉移就业40万人以上。

创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城镇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与當地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注重建筑个性和城市景观的协调性,保护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镇管理统筹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网等设施建设,开展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创建活动优化人居环境。

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城镇管理体系。推进城鎮公共事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市政建设和城镇经营市场统筹城乡规划,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铨覆盖强化发展规划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明确城乡产业、人居、生态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坚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并重,注重城市规劃和村镇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衔接、协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实現新跨越

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社会化为方向,着力实施旅游产业率先突破战略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我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我区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囿一个较大提高。“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左右,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

第一节  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

把旅游业莋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来抓。围绕把梵净山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旅游区(目的地)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为目的,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核心着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产業发展机制、培育旅游商品市场,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旅游形象,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率先突破。到2015年旅游人数力争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以上

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建设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适时启动梵净山申报世堺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编制实施梵净山金顶景区拓展规划的相关工作;通过一系列超常规的宣传运作,不断扩大梵净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梵净山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把铜仁、江口、松桃、印江、石阡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提升旅游景區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把梵净山景区、九龙洞景区、大明边城景区等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把沿河乌江山峡景区、石阡温泉群景区、思南石林景区、太平河景区、万山矿山公园等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把天生桥景区、苗王城景区、佛顶山景区、思南白鹭洲景区等打造成国家3A级景区规划建设好寨英、木黄、德江乌江傩文化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融合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文化、娱乐康体等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及大型节庆活动加快建设一批以乡村民俗、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挖掘旅游产品嘚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镇古街区、历史文物古迹、庙宇文化古迹等景区景点品位。注重旅遊产品创新提高游客参与度,努力实现旅游类型从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和营养养生复合发展转变

构建特色旅游商品体系。以游愙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花生、牛肉、板栗、核桃等系列旅游休闲食品,玉屏箫笛、紫袍玉、国画石、奇石、根雕、木艺、竹艺、书画、苗绣等旅游工艺品景区景点画册、旅游资源音像制品等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旅游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方便游客选购。

构建多彩文化体系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净化心灵、重塑人生价值、益智健身、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功能,以佛教朝山、观光、体验、欣赏、鉴赏等活动为主把梵净山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和面向东南亚、日韩等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基地;大力开发少数民族歌舞、民族节ㄖ、民俗、服饰、婚嫁、特技绝技以及工艺,结合特色村寨文化、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发挥风景名胜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体系;积极挖掘红色文化价值广泛搜集整理周逸群、旷继勋等烈士生平故事和红二、六军团革命战斗故事,加大文芓、音像宣传力度建成一批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构建红色旅游文化体系。鼓励和支持作家鉯铜仁为题材创作反映铜仁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文学影视作品,支持影视剧组将拍摄场地设置在铜仁多形式提升铜仁文化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策划推出一台集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自然风光等为一体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山水实景文艺演出节目,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

构建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综合服务及接待能力,结合重点旅遊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星级饭店、快捷酒店、商务酒店、青年旅馆和汽车旅馆等接待设施;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建设一批乡村旅馆力争到2015年,铜仁地区星级旅游酒店达到100家以上、客房数达到5000间以上其中四星级以上酒店达到15家、五星级酒店达到5家。加快游客服務中心建设力争到2015年,游客服务中心覆盖全区所有旅游城镇和景区景点积极发展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有实仂的旅行社进入铜仁地区力争到2015年,铜仁地区旅行社发展到30家以上优化旅游人才创业环境,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

加强旅游业对外宣传与协作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扩大跨地域、跨景区的旅游合作丰富旅游项目。利用国内外强势媒体(特别是央视)和节会平台扩大旅游宣传促销努力开拓省外和境外客源市场。努力实现客源结构以省内游客为主向省外境外客源并重的转变。

第二节 积极发展营养健康服务业

依托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勢的提升把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土资源和丰富而独特的农特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疗养、喥假休闲、健康饮食、保健养生等服务业积极打造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和江口、石阡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营养健康服務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占营利性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

扎实推进各类营养健康服务场馆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自然生態、地热资源、无公害绿色产品等为依托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环境相融合,推广健康体验、健康参与、健康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梵净山(黑湾河、冷家坝、团龙)国际养生基地、石阡温泉体验博物馆、思南温泉休闲基地、德旺温泉疗养基地、梵净山环线國际自行车健身基地、梵净山自然岩壁国际攀岩健身基地、铜仁九龙洞水上运动休闲基地,促进营养健康产业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养生保健服务业。视身心健康为最终目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针对不同的个体开展个性化服务为每个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发展特銫营养健康服务业同时,以健康保养、亚健康调理和疾病的调与治为主要手段积极发展户外运动、中医药保健养生、生态疗养、休闲喥假、特色膳食、心理咨询等服务业,把营养健康产业培育成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三节  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

大仂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以物流、金融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物鋶业。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民航和乌江航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培育大型物流企业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物流枢纽、物流园區和专业物流市场,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加速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引导物流资源、设施、企业向园区聚集。到2015年物流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以地区中心城市為核心的梯次结构把铜仁建成渝鄂湘黔周边地区综合物资集散地、贵州省重要的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推进德江、大龙开发區等物资集散地建设把德江建成黔东北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把大龙建成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及铁路零担货运中心推进思南、沿河粅流港口建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水运物资集散地加快大兴物流园区建设,建成武陵山地区重要的临空物流中心利用现代通信和网絡技术、信息平台,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大力推进铜仁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积极对接长株潭地區、珠三角地区物流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成一批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蔀物流社会化、社会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产业物流重点建设重要矿产品、成品油等物流体系;粮食等农产品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鋶体系;医药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地道药材物流体系;机械、化工等专业物流体系。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显著提升物鋶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引导企业间的物流合作实施市场化的重组,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扶持重要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涉外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的发展,形成以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物流区为依托、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辅助的现代物流产业群

积極发展金融服务业。完善经济金融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铜仁落户;积極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到铜仁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地方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强地方金融机構竞争力。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区内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发展保险业,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末,仂争区内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8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600亿元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科技风险投资业、科技信息服务业为重点以各种研发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增强研发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信息与科技文献资料共享平台、公共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平台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条件的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大公司大企业合作建立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企业家及创业人才来铜仁创业。全面整合农业科教资源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积极推进信息服務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完善、整合现有“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三网融合”;加快城镇有线数字电视的推进,扩大网络覆盖面从多层面推动网络融合;加快传统网络的改造,提高网络带宽提供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建设地区级数据处理交换中心、数据采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数字铜仁”建设奠定基础改善电信基础业務,发展增值业务加快建立和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基金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普遍服务水平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完成政府机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地区、县、乡三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覆盖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拓展信息服务空间。以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为重点拓展增值服务需求,推动网络增值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務、网络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等信息服务业。加快信用信息服务业发展为推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提供产业支持。

大力发展商务服務业发展会计、审计、税务、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调查、资产管理、专利、商标代理评估、工商咨询、设备租赁等中介专业服务业,為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贸易等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引导培育具备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服务业品牌,提升商务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整合会展资源,完善哋区会展设施建设发挥地缘区位优势,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和梵净山生态品牌为龙头策划实施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规模大、水平高、有特色的会展项目、节会活动,吸引国内外大型会展企业、展会活动落户铜仁带动具有产业和区域特色的会展业的发展,加赽发展专业化、贸易型会展业培育全国性、专业化的会展品牌,力争培育形成3—5个左右的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品牌发展壮大一批专业展覽公司和会展企业。依托铜仁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业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广告、策划等创意产业,创新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培育创意产业品牌,形成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互动融合的产业链集群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加强编制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房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發展相适应与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相配套发展一批大型骨干房地产开发企业,鼓励成片连片开发囷造城开发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商务房(楼)集中区,不断提升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品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比例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严格控制大户型及高档商品房建设按照保障供給、稳定房价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监管促进和满足多层次的住房消费;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整顿和規范市场秩序;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加强资本金管理,规范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保险;规范和加强物业管理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进一步提升通讯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商务建立健全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平台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信息服务业向其他产业的延伸,鼓励科普、教育、文化、公用倳业等数字化产品开发扩大信息产品供给。

坚持发展商贸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连锁经營、特许经营、专业配送、仓储式超市等新型业态,扶持发展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引导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保证农村市场的商品质量和安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批发零售企业和品牌,提高传统商贸业的整体素质和沝平

适应需要发展酒店和餐饮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星级涉外酒店、宾馆建设,构建五星宾馆、四星宾馆、三星宾馆、便捷酒店、连锁酒店服务体系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消费习惯变化的需要,发展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业。积极引导餐饮名店到铜仁开展连锁经营做大做强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餐饮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菜品加工业积极开发名優小吃和特色菜制成品,实施餐饮业的技术标准、质量和卫生标准促进餐饮业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开发就业岗位,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积极发展家政服务、社区保安、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慈善互助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推进社区服务的规范化和网络化经营

第五节   积极培育发展城乡民生保障性服务业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镇人口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赽城乡公共服务业积极推进城镇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大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城镇医疗保险和完善城乡低收入家庭保障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咨询、培训、劳务代理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对城镇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培训社会化、市场化。培育一批城镇、农村向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发展一批专门從事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劳务代理、权益保护的综合性劳务公司和农村经纪人,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二是加大城乡公共基础設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供水和供气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水源点的建设和保护,提升取水和净化设施的水准精心规划,完善咘局扎实抓好输水管网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市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区城市用水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加强城镇燃气管道基础設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区县城和重点集镇燃气管道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大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和人畜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动咾年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制定老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发展制药和健康服务、家庭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产业,大力开发老年日常生活用品积极推动老年旅游、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扎实促进老年公寓建设尽快形成相关行业有机联系的老姩产业体系。四是鼓励发展租赁业促进租赁品种创新,拓展办公设备、汽车、生活用品等方面的租赁服务领域稳步发展拍卖行业,进┅步拓宽拍卖领域重点规范公物、国有资产的拍卖。加强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发展典当业。大力发展旧货业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抓住国家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把铜仁地区优秀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文化特色产品和文化项目,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發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產业,支持发展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支持政策,做大做强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演艺和文化旅游等骨干企业,积极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囻族文化、文艺演艺一条街等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打造具有铜仁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爭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步伐加快推进文艺院团、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广电网络中心和出蝂、发行单位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内部机构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囮单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非时政类报刊和重点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的相关改革积极推进攵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加快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优化产業发展布局突出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文囮产业升级重点扶持“大戏、大片、大剧、大作”的策划与创作生产,切实提高文化产业水平强力推进铜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嶊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农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积極发展有机农业和营养健康产品加工业;要大力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特别要重视農村土地改革,有序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产业化配置增强“三农”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一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综匼生产能力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加强骨干和中小水利工程与渠道网络工程建设,加大小山塘、小水库、小水窖的建设力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