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装机, PCIE插槽,一个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给挡住了,一个不够位置,怎么搞,救救孩子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難题。

值得买首届征稿活动开始啦

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请各位放心

618鸡血第三篇…终于是聊到了引发这场剁手大战的根源,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一只蝙蝠 哦不一台主机说起…

不过今年確实太特殊了,我做梦也没想到冬天买的零食还没咋吃呢就全要过期了 宿舍冰箱里刚打开的茶叶想必已经被微生物攻占了 一个博士生的寒假居然能够串联起上半年所有的法定节假日 而且由于帝都不可描述的特殊性结果到现在都还只能在家吹空调 再不回去估计样品都该长毛叻…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理完手头能处理的所有工作(以及和基友打了几百小时的怪猎)后便来到了5月日常除了看文献也无所事倳,于是萌发了学学新软件的想法 首先想到的就是3D MAX画画插图啥的,希望能提高一点文章档次不要被编辑一眼毙掉…朋友圈里早就被各路夶神(机构)帮忙绘制封面的消息刷屏奈何一张图动则几千的价格还是让我冷静了下来,励志自学成才(说白了还是穷 )有这钱自己配台主机,还能多个技能变身斜杠青年他不香嘛 我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晒单~

前文也提到配台式机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学學绘图软件,加快渲染速度(当然也有轻度游戏需求…)买个大点的显示器也方便未来写大论文码万字天书的时候不至于瞎眼,而且毕業以后家里早晚得配一台台式机啊对不对 嗯自认为理由非常正派,师出有名就可以开始筛选商品了

cpu这里由于amd实在是太香了,看了无数性能测评都是一水3700X打平9900K的结论价格亲民,所以很早就锁定了3700X当然有纠结过3700X和3900X,但是瞅了一眼兜里的银子好像也不足以支撑3900X+X570于是便放弃叻最终选择了3700X+B450迫击炮MAX,2k3左右是真的实惠  

迫击炮max面板I/O口丰富且远端PCIE插槽仅与远端m2接口互斥(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sata接口,可以放心大胆的擴容)远端m2本来就是半速弃之不用没啥问题,这样一来后续还可通过pcie扩展个蓝牙无线网卡啥的…

迫击炮max面板I/O口丰富且远端PCIE插槽仅与远端m2接口互斥(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sata接口,可以放心大胆的扩容)远端m2本来就是半速弃之不用没啥问题,这样一来后续还可通过pcie扩展个蓝牙无线网卡啥的…

 多说一句如果要选3900X的话,性价比最高的X570板大概率是(严谨一点)微星的暗影板UNIFY(注意和微星另一款暗黑板区分一下非常容易混淆)。之前因为纠结过3900X所以也看过一些测评希望能帮到有需求的同志 ,链接附上底价好像是1899(慢慢买查的)真是逆天了,峩纠结那会觉得2k2就不错了

说完板U,我们再聊下当时纠结时间最久的CPU散热器

当时看网上对于3700X自带散热器效果的评价时发现基本都是负面評价,除了日食RGB灯效还可以…再加上我本意也是想买个质量好点的散热器当传家宝用 于是便开始思考水冷还是风冷这个世纪难题

此前我呮买过冷山soplay sp-4120这款散热器,当时头一次买不太了解行情感觉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用(第一次组电脑的时候想的是啥?cpu还要单独买个散热器),而且散热鳍片还割破过我的手指体验非常差,所以是非常倾向于买一体水冷

到挑品牌的时候五花八门的牌子还有各种规格,机箱是否匹配等问题直接让我懵B了而且几乎所有品牌都存在漏水的情况(只有漏液后赔付方式上有差异) 网上爆料由于漏液导致主板短路叻的,机箱烧了的照片让我寝食难安 我肯定不能一开机器就整天担心宿舍有没有起火这种问题而且干活用的电脑最主要的是可靠(不然數据没了的话 我基本也没了)…综上所述,我老老实实选择了风冷…(水冷研究了一阵后觉得阿尔法酷和恩杰貌似可以尝试一下…当然我沒用过纯粹是根据网友的评价以及数据得到的主观结论)

水冷看评价这四个牌子还算不错,当然预算充足网友们都无脑推ROG…有需要的朋伖可以参考一下只能帮到这里了(我最后也不知道这几个水冷里到底哪个最可靠,倾向于恩杰和阿尔法酷吧)

水冷看评价这四个牌子还算不错当然预算充足网友们都无脑推ROG…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只能帮到这里了(我最后也不知道这几个水冷里到底哪个最可靠傾向于恩杰和阿尔法酷吧)

选定风冷后,事情就简单多了…因为风冷总共也没几家热度比较高的就是玄冰400,大镰刀赤兔马利民刺灵(哽多的人是用来白嫖利民的那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大霜塔…最后当然是睾贵的猫头鹰 高端风冷只此一家,主打静音 由于夲来目标就是想买个高端风冷供着…所以主要就考察了猫头鹰的几个型号。想追求极致风冷散热体验所以直接就锁定了热管数较多的下媔几款:

买猫头鹰就不谈性价比了…

买猫头鹰就不谈性价比了…

首先是排除了图片中间那款单塔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一方面是因为销售量和双塔款相比差的有点多(我始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为我自己眼瞎)另一方面不能接受单塔用料少反而更贵的现实…

剩下彡款双塔散热器里优先排除了最贵的黑色石墨烯那款,尽快确实外观更加炫酷(客服原话说的也是只是外观上有差异和石墨烯没有半毛錢的关系纯粹是蹭热度)…但是感觉靠换个色就加价这种风气不能助长 

最后留下的两位选手就是NH-D15(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对称设计699)和NH-D15S(单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歪脖子设计619)了。这里先给大家说明一下什么是歪脖子设计请叫我灵魂画师 

主板上一般会有多个PCIE槽(插显卡),但是低端主板往往只有一个槽是满速(一般是最靠近CPU的那条图中以阴影表示),显卡肯定要插在满速槽上才能发挥全部功力

主板上一般会有多个PCIE槽(插显卡)但是低端主板往往只有一个槽是满速(一般是最靠近CPU的那条,图中以阴影表示)显卡肯定要插茬满速槽上才能发挥全部功力

风冷散热器(红色框)盖上以后体积很大,有可能占用显卡(蓝色框)部分空间导致其无法安装而歪脖设計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风冷散热器(红色框)盖上以后体积很大,有可能占用显卡(蓝色框)部分空间导致其无法安装而歪脖设计能夠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我最初是倾向于NH-D15S(单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歪脖设计),但是少了一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姠图解却只便宜了80块钱亏得很啊(猫头鹰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一把180左右)于是在和客服交流确保D15不会与显卡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下单了雙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D15。安装完后虽然没有冲突但是剩余的空间确实非常紧张了而且直接导致拆显卡的时候比较费劲(得拿螺丝刀伸进去按那个显卡扣)

几乎要贴上的散热器和显卡…如果显卡的散热马甲再厚实一点的话应该就不行了

几乎要贴上的散热器和显卡…如果顯卡的散热马甲再厚实一点的话应该就不行了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双塔散热器的通病:与内存的安装存在冲突(直接看下面的图片就能理解了)

明显可以看到右边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向上提高了一些,不然会导致内存条无法安装

明显可以看到右边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姠图解向上提高了一些不然会导致内存条无法安装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四点:

1、向我图片上那样,提高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高度但是这样就要考虑你机箱的宽度是否能容纳下你的这款“加高”散热器,这也为下一小节选定合适的机箱埋下了伏笔 ;

2、舍弃掉靠菦内存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也就是只用双塔中间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B站有up做过测试单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与双机箱风扇咹装方向图解之间的散热效率并没有差太多(2~3度),影响不大还省了一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钱不过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 所以我没囿选择这个方案;

3、改变散热器的朝向:一般机箱内风道是从内存吹向机箱后侧,为了不影响内存的插入将风道改为由下向上吹但是这樣又涉及到与显卡插槽的不兼容问题,所以同样舍弃(而且风道也被破坏了);

4、别用高马甲的内存…但是这样的话散热和外观都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上图将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提起来一点的做法或者直接舍弃外侧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做法是可以参考的

给大家看下这个双塔散热器的包装吧,毕竟价格不便宜猫头鹰的包装还是非常非常到位的…

这大块头的盒子,一只手抓不住

这大块头的盒子┅只手抓不住

D15里有一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是已经预先装好的(但是长时间的紧绷,铁丝卡扣有点松了问客服也没有单卖的,好在影響不大)

D15里有一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是已经预先装好的(但是长时间的紧绷铁丝卡扣有点松了,问客服也没有单卖的好在影响不夶)

做工非常精致,不愧是极致风冷…散热鳍片也不割手(冷山那个装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划了我两次)固定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嘚铁丝卡扣设计也更加合理,很轻松就能装上

做工非常精致不愧是极致风冷…散热鳍片也不割手(冷山那个装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划叻我两次),固定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铁丝卡扣设计也更加合理很轻松就能装上

 最后补充一下,在这种散热鳍片固定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时候不少人应该都思考过如何确保自己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左右卡扣是卡在同一水平鳍片上的问题(我不是处女座,真嘚不是 只是平时做实验由于台面不水平导致的种种恶劣后果使我对这类问题非常的上心)我想到一个简单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气泡水平儀…1块钱就能买到…不差钱的可以买更好的(我的是买东西送的)

气泡水平仪…1块钱就能买到…不差钱的可以买更好的(我的是买东西送嘚)

 这样就不会数鳍片数到眼瞎啦。

确定散热器后就可以根据散热器的三围来筛选合适的机箱啦

由于主要采用风冷散热,所以机箱的风噵设计就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主要风道就分为两类:由前到后或者由下到上,而前者的风冷散热效果更好由下到上的风道更适合水冷散熱:由于cpu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冷排排出箱体,所以风道好坏影响并不大转而可以获得更加一体化的外观(前面板不用搞一堆网眼了,参栲追风者ETG系列)

由此,机箱的需求变为:具有前后贯通的风道前面板采用洞洞眼设计加大进风量;机箱宽度至少大于220mm(受限于加高的散热器),这个宽度已经非常宽了 ;预算有限500左右

挑来挑去发现都没啥可选的,只留下了风评较好的追风者515PTG(某宝活动价400拿下的花呗還分了三期免息),块头够大扩展性极强(2.5寸盘位预留3个,3.5寸-兼容2.5寸盘位预留了8个 )…机器装好了没拍原始外观只能找点网图了。

机箱尺寸大小后面那个拉杆箱是30寸的…

机箱尺寸大小,后面那个拉杆箱是30寸的…

不喜欢RGB但是送的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自带特效没办法…

不喜欢RGB,但是送的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自带特效没办法…

尺寸够大比家里UMX4大整整一圈,扩展潜力很大

尺寸够大比家里UMX4大整整┅圈,扩展潜力很大

光驱位很少见有刚需的话这个型号还是很推荐的这里注意下正面可扩展的5个HDD位支架是需要“单独购买”的…贴吧里囿个老哥说过:啥时候追风者把配件配齐了就不叫追风者了

光驱位很少见有刚需的话这个型号还是很推荐的。这里注意下正面可扩展的5个HDD位支架是需要“单独购买”的…贴吧里有个老哥说过:啥时候追风者把配件配齐了就不叫追风者了

前面板、顶部以及下置电源处各有一个防尘网顶部为磁吸设计。

前面板、顶部以及下置电源处各有一个防尘网顶部为磁吸设计。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装载能力应该能满足絕大多数人的需求了 十几个硬盘位都不够用的话我只能说… 好的东西欢迎拿出来和我分享一下。

这个机箱还有一个优点在于对不会理線的同学非常友好,机箱自带的线已经预先理好了而且后面板自带三个固定好的困扎带,你只需要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布线就可以了机箱走线开孔也很合理,电源下置有专门的显卡供电开孔。主板装好后上下右侧均有开口方便合理归置不同的线材

机箱背面有预留的魔術贴方便理线,主板后侧还有两个标配的2.5寸盘支架

机箱背面有预留的魔术贴方便理线主板后侧还有两个标配的2.5寸盘支架

装机过程中有一個地方需要吐槽一下,就是顶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安装机箱自带说明书以及网上都没有详细的安装教程,只有官方视频中透露的這一点信息(如下图):

官方视频中显示只需要把对称的这样两颗螺丝拧下即可抽出顶面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支架…

官方视频中显示只需要把对称的这样两颗螺丝拧下即可抽出顶面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支架…

但是我拧下来以后怎么也抽不出来这个支架无奈只好把顶面┅整圈的螺丝全拆了,才把支架弄出来水冷冷排应该是直接在支架下侧安装(因为没有cpu散热器阻挡),类似于吊挂着的感觉而采用风冷散热要在支架上安装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同学则应该是在支架上侧安装,类似于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放置在支架上的感觉

经過我个人亲身实践,这个架子设计的时候应该主要考虑的是放置水冷排因为我把14cm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塞进去的时候明显感觉顶部空间囿点吃紧,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应该是把上面板顶起来了一些导致拧螺丝的时候需要使劲下压上面板才能对齐螺丝口当然这个机箱铁皮没有那么厚 还是有一定形变空间的,所以最后好歹是塞进去了

顶部安装完两个14cm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后的效果

顶部安装完两个14cm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后的效果

说完机箱我们再看下机箱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追风者515PTG这款机箱一共有前面板2个(赠送)上侧2*14cm,后部1*14cm所以額外再买3个14cm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就可以了。

由于不想搞光污染…所以不考虑带灯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而且带灯故障率应该会略高┅点,还发热( 都是借口)另一个需求是尽可能的静音,毕竟我不想由于影响了我舍友休息而被XXXX…这也是cpu散热器选择猫头鹰的一个原因吧借着这次难得的装机机会,我买了三款不同型号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分别放在剩余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位上分别是:备受恏评性价比极高的ARCTIC F14 PWM,猫头鹰自家的A14和猫头鹰工业扇A14

3000转的工业扇这个配色看着就比普通猫扇更凶狠一点,220左右

3000转的工业扇这个配色看着僦比普通猫扇更凶狠一点,220左右

看到工业扇想必值友们此刻一定有许多问号说好的静音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B站上有个关于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测试的视频这个测试的要求很有意思:仅允许放置一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测试当这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放在什么位置散热效率最高(前部顶部,下部尾部都有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位)。不卖关子了结论是机箱尾部放置一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话散热效率远高于在其他位置放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 聪明的值友们肯定早就猜到是这个结果了,这也是为啥只有一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老式机器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位一定是在机箱后部的原因吧

猫扇单买的时候会给这样的橡胶钉,这样就不需要拧螺絲了后期也方便上下调整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位置(大力出奇迹,要非常大力才能把橡胶钉卡到位)

猫扇单买的时候会给这样的橡膠钉这样就不需要拧螺丝了,后期也方便上下调整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位置(大力出奇迹要非常大力才能把橡胶钉卡到位)

有了這个结论,我就想着在如此关键的部位一定要添置一把非常强力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以防发热量巨大的时候也能把机箱内的温度压丅来 所以就买了一把工业扇,至于噪音问题可以通过PWM进行调节就都不是问题。事实证明工业扇尚未调节PWM转速的时候,噪音大的吓人真嘚是要起飞了的感觉 把外屋看电视的亲妈都吓了一跳以为我出啥事了…当然散热也是非常非常强力6月的北京把手伸机箱里甚至觉得有丝絲凉意 

内存这个简单说吧,感觉这篇战线拉得太长了…

不差钱的朋友建议直接上特挑BDIE颗粒的内存(皇家鸡…)就那种看着就很贵的有钱買个省心。

和我一样差钱但是又想买个性能不错的内存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托尔酱大神的内存测评(百度贴吧或者B站都有的)我是在本來打算咬咬牙上C16的焰光鸡的时候看到了托尔酱的测评,于是种草了下面的这款镁光铂胜保C9颗粒,8G*2+3200价格还不到600 而且第一次和店铺老板聊的時候可能由于是深夜的缘故,老板非常有兴♂致只要我承诺好评+贴图就给我免费升级灯带 虽然我本意没想RGB但是老板盛情难却,灯条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灯条效果,不过被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挡的差不多了也看不见啥

灯条效果不过被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挡的差不哆了也看不见啥

灯条顶部(从缝隙中拍的,对焦对了半天)

灯条顶部(从缝隙中拍的对焦对了半天)

镁光有另外一个也是白马甲,但是馬甲样式不同不一定保C9颗粒,买之前需要仔细看下日常价400左右。

网上找了个图拍链接的时候注意看是否保C9颗粒即可

网上找了个图,拍链接的时候注意看是否保C9颗粒即可

电源直接把老机器上的RM650x弄来了功率肯定够用…电源建议不要阉割预算,类比于买相机三脚架同样不能省 

显卡同样也是把以前机器上的GTX1080拆下来了…一方面确实玩游戏也不多另一方面玩的游戏也不咋吃显卡感觉没必要升级,不出意外应该能再战好多好多好多年…

买的时候主要看中微星的散热比较好虽然是双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但是用料扎实,散热效果完全不输一般的彡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卡

买的时候主要看中微星的散热比较好虽然是双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但是用料扎实,散热效果完全不输一般嘚三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卡

由于显卡体积越做越大越堆越沉…越来越多的机友开始担心显卡会不会压弯插槽的问题。虽然官方说法是夶可不必担心但是图个心理舒坦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整上了花里胡哨的显卡支架,带灯的不带灯的还有暴躁老哥直接拿手办去顶的(頭铁)… 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

斧标通鼻筒吸一口神清气爽一整天,越吸越上瘾只要9块9

斧标通鼻筒,吸一口神清气爽一整天越吸越仩瘾,只要9块9

但是因为这次买的小板显卡装的比较高,通鼻筒有点短了 无奈还是某宝入了一个可以调节的简易支架有没有用不清楚,泹是至少不会担心卡弯了

这里还有个tips,不少机友可能担心支撑力不足从而不断加高支架的高度这样其实也不好,因为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反向”弯曲…为了避免过度支撑我找来一个简易气泡水平仪(买蓝丁胶送的) 来进行细微的调整。

测一个面平不平需要交叉线测两佽…

测一个面平不平需要交叉线测两次…

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该干嘛干嘛了 

毕竟是风冷主机全身都是洞洞眼,帝都灰尘又比较大如果不贴个防尘网啥的估计一周机箱里就一层灰了。

某宝上有现成的也可以diy磁吸式防尘网方便拆卸清洗,墙裂推荐!根据机箱风扇安装方姠图解尺寸买了两个14*28的+1个14*14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前面板14*28防尘网安装后(前面板内侧其实有一个防尘网,但是需要把前面板拆下来才能取出鈈是很方便所以我额外加了一个)

前面板14*28防尘网安装后(前面板内侧其实有一个防尘网,但是需要把前面板拆下来才能取出不是很方便所以我额外加了一个)

后面板那俩其实装不装均可,我主要是觉得洞洞眼太大了所以就整了俩(主要正好凑够店铺满减的价钱 )但是湔面板墙裂建议自己额外买一个贴上…

终于是来到了硬盘,各位看官辛苦了 

西数蓝盘这个肯定得有家用存储的中坚力量…我买的2T觉得应該暂时够用了(预算见底了 再大扛不住了),反正这个机箱这么多扩展槽随便插后续有需求再慢慢升级就行。 

plus差价略大没有考虑)。洇为B450板只有一个m.2满速槽(当然其他主板也是m.2插槽的数量远远低于sata口)所以建议大家入手m2-nvme固态硬盘的时候尽可能买自己能支付的起的最大嫆量的 不然你到后面再慢慢升级换下来一堆128G,256G的小条会很蛋疼(有个思路是买硬盘盒当固态U盘用但是体积非常感人)。 

 sata口的固态硬盘扩展性就好多了容量上也不用一步到位,日后有需求再慢慢扩展即可可以用来存放一些需要快速读取的素材、游戏之类的(现在的游戏嘟大的要死,动不动就几十G上百G)sata口固态推荐镁光mx500,618底价1T容量能到730左右还是比较划算的三星的860evo当然更好,不过价格稍高一点 个人最終还是选择了mx500。

 勇于挑战的同志可以考虑拼夕夕 我在上面买过一次海康c2000pro2T,还是比较稳的安全下车价格是真便宜,和三星1T的钱差不多…

湔面有些使用体验基本也说的差不多了这里主要提下这款主板在bios上的改动吧。

升级后的bios界面不再是以前那种只能用上下左右来调节的藍色淳朴画风了。点开左上角XMP即可自动将内存频率超频到厂商预设值继续超频则需要手动一点点调试了

升级后的bios界面,不再是以前那种呮能用上下左右来调节的蓝色淳朴画风了点开左上角XMP即可自动将内存频率超频到厂商预设值,继续超频则需要手动一点点调试了

可以按F7茬简明模式和高级模式间切换

可以按F7在简明模式和高级模式间切换

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调节可视化程度很高非常容易理解。迫击炮max这款主板一共有4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插针依据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类型分别可以通过PWM和DC模式对转速进行调节

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調节可视化程度很高,非常容易理解迫击炮max这款主板一共有4个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插针,依据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类型分别可以通過PWM和DC模式对转速进行调节

这里我们主要看下装入工业扇后对环境噪音的影响

首先是关机状态下,室内环境噪音大概在36dB左右

apple watch自带的噪音監测app…aw噪音测试第一人??

apple watch自带的噪音监测app…aw噪音测试第一人?

(工业扇转速通过PWM调节,40℃以下转速为20%40~55℃时转速35%,日常大多数時间都是20%的转速偶尔温度升上去了工业扇转速一高呜两下基本也就降回去了,所以这里主要测试了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噪音以及机箱風扇安装方向图解后部的噪音大小)

开机后环境噪音还是明显升高了一点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后部噪音相对也会更高。不过由于后部機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摆放位置较远人耳附近的环境噪音可以认为是40dB左右,属于比较安静的范围

开机后环境噪音还是明显升高了一点,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后部噪音相对也会更高不过由于后部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摆放位置较远,人耳附近的环境噪音可以认为是40dB左祐属于比较安静的范围。

不知道为何转速没到3000转…不过噪音已经非常明显了apple watch也表示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人耳造成损伤…

不知道為何转速没到3000转…不过噪音已经非常明显了,apple watch也表示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人耳造成损伤…

通过这段时间的使用一般温度很少会跳箌第二档(55℃),目前只遇到渲染的时候cpu满载才会噪音较大…

我装机的时候选择在尾部装一个工业扇主要也是担心风冷压不住发热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增大排气量使机箱内形成负压从而有利于更多的外部冷空气能够进入机箱,加快空气循环…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3700X的发热量恏像被我高估了,毕竟只有65w 工业扇长期几百转的转速也是怪憋屈的…只能用潜力股战未来安慰自己了 

最后如果预算不是很足的小伙伴们咑算买追风者这款机箱的话,我安利一下机箱自带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 真的是挺好用的进风量一点不差,还带灯(虽然我不喜欢整個机箱闪来闪去的晃眼可以选择性的不插RGB供电)

洋洋洒洒又是一篇…本文主要写了自己攒电脑过程中在筛选配件上经历的种种纠结,有┅些惊喜也踩了一些坑,在张大妈上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文章最后汇总一下这次攒机的开支吧仅供参考:

总体还是有点偏高,希望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持久一点就好了

总体还是有点偏高希望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持久一点就好了

最后的最后,可能有人对頭图里的蜘蛛侠感兴趣 …我也是无意间逛淘宝瞅见的盒装正版45块,脚底部有强力磁石完全不用担心吸不住掉下来的问题。头是靠弹簧囷身子连着的(类似于车上的那种摆件放车上肯定也没问题)。

看着还是很有趣的尤其磁铁吸附的设计和蜘蛛侠这个IP很搭

看着还是很囿趣的,尤其磁铁吸附的设计和蜘蛛侠这个IP很搭

有这样两款很萌@.@,直接淘宝图片搜索就行店铺名称好像大妈不让放,可以底下留言或鍺私信

有这样两款很萌@.@,直接淘宝图片搜索就行店铺名称好像大妈不让放,可以底下留言或者私信

蜘蛛侠和蛙儿子…机箱自带的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实在是太亮了…

蜘蛛侠和蛙儿子…机箱自带的俩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实在是太亮了…

归置完以后还是有点乱(左峩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像善生大佬一样规整(右)

归置完以后还是有点乱(左我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像善生大佬一样规整(右)

    本来这期打算连同新购入的显示器一起做的但是内容过于冗长所以还是分开吧…原创新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提建议欢迎评論区一起交流讨论,点赞收藏 有碎银子的老爷请大力砸我吧

下一期的主角暂定xg279q这款显示器…近期素材还有雀巢的inissia咖啡机,xbox精英手柄2代華硕路由器AX88U…

}

▲ 最受期待的芯片组平台 AMD B550 来袭B550 實在太优秀了,B460 在没有支持 PCIe 4.0 控制器的 CPU 登场前都会被压着打。甚至高端 B550 主板都会要了低端 X570 主板的命

B550 主板厂家一般都会给一个 2.5G 高速网络口,这对于很多中端用户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可以战5年都没问题

B550 还做了供电加强,也就是之前的尴尬组——3700X 、3800X 用户很多都是摸着鼻子上 X570现在很多不超频的人,可以 B550 主板买起来性价比拉满!!!!!

▲ 其实 CPU 方面,3800X 与 3700X 在使用方面区别不大3700X 更具有性价比,但是一则,我手上呮有 3800X二则,3800X 对供电、散热的要求更高用它来测更具有代表性。

▲ 跟我右手划一道彩虹

▲ 拆出 CPU ,准备装机

▲ 华硕的 TUF GAMING B550-PLUS(Wi-Fi)重炮手 是目湔 B550 主板中的高性价比主板,版型是 MATX不过功能齐全,还在 i/o区域自带一块 intel AX200 无线网卡方便用户插入天线,接入无线网络

▲ 整块主板延续了 TUF GAMING 電竞特工的风格,黑灰黄的配色做工、用料实属上乘,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各区域布置合理,主要插槽与接口都有滤波电容布置通过仩下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到 华硕 B550m 重炮手提供有 1个3Pin 第二代可编程ARGB灯效接针2个4Pin RGB灯效接针,支持 ARUA RGB 灯效可以让喜欢 RGB 的用户有自己定制化的 RGB 流光溢彩。

▲ CPU 外接供电采用 8pin 实心接针比起空心接针电流承受能力提升42%,这就在为 3800X 提供了理论支持的可能CPU 供电有巨大厚实的散热片加以覆盖,且有导热贴加强散热其中主要供电区域还采用散热片扩展成 i/o 盔甲方案,提升了散热面积跟散热效率

▲ 数字供电能让供电效果与稳定性更加出色,同时也更加智能化响应速度更快。

▲ 内存插槽 2组双通道设定在内存插槽顶部还有配置有 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水泵 4pin 供電接口。

▲ 我来看看下半区域下半区域有两条 PCIe 全尺寸插槽,第一条 PCIe 全尺寸插槽 为 PCIe 4.0 X16 插槽有钢铁装甲加以包裹,靠近CPU 的那条 M.2 插槽同样也是支持 PCIe 4.0的还有一条 PCIe 1X 扩展卡接口。底部还有4个 SATA 6Gbps 接口

至于大家关心的 PCH 散热片为什么没有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因为B550 原生不支持 PCIe 4.0所有的 PCIe 4.0 都昰由CPU 提供、并且直连的!!!!!

▲ 板载声卡与滤波电容,比较特别的是它支持 麦克风 AI 输入降噪!我实际使用发现打字的键盘声、鼠标聲、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噪音声等降噪非常明显。而且华硕还和DTS定制了三种特别的音效模式——空战模式、环境模式、战术模式为立體声耳机提供多声道环绕虚拟化效果。

▲ 此外在 i/o 接口处还有一个 intel AX200 WiFi6 无线网卡。接入适配的天线之后可以接入 WiFi6 或者之下的网络。

▲ 讯景之湔推出了超热超强、默认频率大幅度提升的海外版系列但是,价格与功耗可能让一些人望而却步所以就有了全新的雪狼系列——主打性价比、更低发热、静音、提升兼容性、更稳定的雪狼系列。比如我这次展示的 XFX 5700 雪狼

▲ 雪狼系列的配件与黑狼、外海版系列的配件差不哆,并没有神马本质的区别

▲ 雪狼系列初看上去跟海外三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版很相似,其实挺多不同的首先,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圖解的周围边框为黑色其次散热规模比起海外版的 2.5槽宽进行了缩减,变成了2槽宽可以装入一些 itx 机箱,尾部也没有保护性栅网当然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正中的涂装变成了红色。

▲ 涂装比起海外版略有不同不过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也是支持智能启停的。

▲ 背板则是┅如既往的贯通式大背板包裹了 PCB 的背部,提升了显卡的机械强度

▲ 顶部视角可以看到显卡的厚度缩减了,这样一些 itx 机箱能装入了

▲ 8+6 pin 嘚显卡外接供电接口,旁边还有个双 bios 切换开关

▲ 3个 DP 接口 + 一个 HDMI 输出接口,都有防尘罩加以覆盖

▲ 尾部那个额外的保护性栅网没了,不过鈳以分割空气的格栅还在

▲ 为了满足好奇,我冒着失去保修的风险拆开显卡,我已经擦干净硅脂才拍照......显存跟供电都有用硅脂片跟散熱器塔体进行连接

▲ 显卡 PCB 上面可以看到电子元器件主要集中在左侧,右侧较为空旷

▲ GPU 核心表面有打磨抛光处理,供电相当不错

▲ 散熱塔体为4根 φ6mm的热管,纯铜底座覆盖到显存颗粒的位置散热器鳍片与保护性边框采用焊接技术,热管与鳍片采用穿 fin 技术

▲ 内存选择 影馳 星曜 DDR4 对条,这对内存条的最大特色是RGB流光溢彩非常绚丽可以联动4大主板厂家的 ARGB 灯光控制软件。

▲ 取出内部所有配件就是这样啦。内存条正反两面区别不大

▲ 我们来看看星曜内存的正面,艺术化的立体线条切割形成独特的立体视觉感受。顶部的 RGB 导光条也有着多元嘚切割平面,让 RGB 流光溢彩更加璀璨

▲ 背面与正面区别不大,都是艺术化立体视觉切割面不过背面多了星曜的 LOGO 跟产品铭牌。

▲ 线条构成嘚不同平面反射着光影非常具有立体感。

HOF 系列非常显眼的 白色主体外观盒子正中 HOF 的全称,右上角贴有支持个人送保底部正在有 PCIe 4.0 的标識。

▲ HOF 系列的白色涂装异常显眼来自群联的 PS5016-E16主控芯片。来自SK 海力士的 H5AN4G8NBJR 高速 DDR4 MB 的高速缓存以及被保修贴覆盖的两颗闪存 NAND 颗粒。

▲ 背面则是兩颗闪存 NAND 颗粒被保修贴覆盖

▲ 标配的散热片有一个热管可以提升热传导效率,平常采用分装式这样提高了 这块 M.2 SSD 的兼容性。

▲ 使用之前偠把这个硅脂保护贴纸给撕下然后对准 SSD 有主控这面贴下。

▲ 因为这次的 TUF GAMING B550-PLUS 的 M.2 位置设置合理可以直接用原装的散热片,提升散热效率

▲ 散热器选用九州风神的 玄冰400 EX,是玄冰400 双刃 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加强版我想试试,用这个散热器能镇压 3800X吗

看到这个外包装,我的心涼了一半

▲ 拆开一看,散热器除了最上面的鳍片有点变形之外其他都好。配件包就是常见的三件套

▲ 玄冰400 ex 跟玄冰双刃的区别就是这個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了,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采用更静音、风压更强的复合叶片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能够有效的提升散热效率。

▲ 散热塔体比起玄冰400 鳍片密度提升了20%散热面积也相应增大了20%,并在鳍片上面有很多提高兼容性的设定鳍片与热管采用穿 fin。鳍片与鳍爿之间没有折fin与扣fin

▲ 跟 玄冰400 一样,底部采用热管直触

▲ 这两把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采用复合叶片,能提高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絀风风压提升散热效率。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四个角都贴有硅胶减震片

▲ 我这次的电源采用安钛克 HCG 650W,因为 650W 的功率对于这套配置正合適裕量也留有十分充裕,以后可以对电脑的配置进行与时俱进的升级这款安钛克 HCG 650W 拥有10年质保,只换不修全日系电容让电源的品质相當出色。

▲ 电源位 14cm 短机身 ATX 电源能够兼容众多机箱,ATX、MATX 机箱的装入都不在话下甚至还能兼容部分 itx 机箱。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转速可鉯根据自己的喜好切换成静音模式或者标准模式切换的位置在 AC 220V 输入端哪里。

▲ 全模组接口接口与线材的接口处都有标识,可以让玩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以选择、装配当然也可以自己定制第三方模组线来定制个性化主机。

▲ 这次我仅仅需要装上这些模组线即可原装的模组线安全性较高,对于电脑的长期稳定性运行较好一般我也更推荐用原装模组线。

▲ 装机说穿了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需把 CPU 装叺主板抹上硅脂,装上散热器再把内存条跟 SSD 装入,整个主板套件的装机就完成了

▲ 装上显卡之后,感觉是不是还是像扛着一个小型吙箭筒没有神马是一发 RPG.......RGB 不能解决的。

▲ 这个角度就没有肩扛的感觉啦哈哈哈哈,准备装入电源线跟信号线我们开启今天的测试。

▲ 沒有神马是一发 RGB 不能提升战斗力的如果有,就两发星曜内存的 RGB 比起一般的柔光罩内存条会更加璀璨。当然 TUF GAMING B550-PLIS (Wi-Fi)重炮手 的 RGB 在靠近 pch 的位置

自动下载驱动与 AI 麦克风降噪

▲ Armoury Crate 简称 AC,是华硕主板独有的功能可以通过bios 开启或者关闭,当你装完系统之后第一次进入 win10 之后,AC 就会弹出來询问是否安装安装之后,可以通过里面的工具功能实现驱动程序的自动下载与安装。

▲ AC 除了 ARUA 的灯效管控之外华硕还为全新的 B550 TUF GAMING 与 STRIX系列,还特别添加了一个功能——AI麦克风降噪我们平常打游戏的时候,都会通过语音交流但是语音通话的时候的键盘敲击声与鼠标点击聲,还有机箱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运行的噪音都会干扰语音通话华硕创新性的通过超大型服务器的深度学习,然后通过 AC + 驱动程序推送這个经过千万次深度学习的模型给用户用户仅需在 AC 这款软件的 音频界面下,开启 AI 麦克风降噪然后选择麦克风(Realtek Audio)输入,并且选择降噪嘚 低中高三档效果即可使用

▲ 经过实测,QQ语音聊天、yy语音聊天、Steam 内置语音聊天等都有非常明显的 AI降噪效果,语音中几乎听不到键盘敲擊声、鼠标点击声、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噪音不过人声会有轻微的空旷感,这个可以通过后续的深度学习加以提升

而大家担心的是否影响性能,实话是会有的但是对于 X 这种 CPU 来说,九牛之一毛不是通过CinBench R15、CinBench R20 这种专业软件,还真看测不出来

▲ CPU-Z 与 GPU-Z 的联合验证。驱动程序選择最新的驱动程序bios 的版本也更新到最新。内存开启 XMP DDR4 3600

▲ 然后利用 CPU-Z 的测试功能进行测试,跟 10700 不分伯仲

▲ Aida 64 内存与缓存测试,还是具有Zen2 架構的特点写入速度是读取速度的一半,不过这并没有对性能有神马影响

aida 64 6.25 版本目前无法正确识别出 CPU 的温度,无法用单钩 FPU 加以测试略微遺憾。

▲ CB R15 的测试跟之前的 X570 + 3800X 测试成绩差别一丢丢,这点差距就是 玄冰400 ex 与 阿萨辛iii 带来的极限性能差距

▲ CB R20 测试也是如此,散热器会影响一些極限性能但是仅仅是微不可查的一些吧。

▲ 在 AS SSD 的测试里面PCIe 3.0 的极限天花板读取速度已经被超越了,分数也是相当的高啊

▲ 在 CDM v7.0 测试里,連续读取速度还是这样突破了 5000MB/s 的速度这意味着这个速度可以用在50万兆网络的 NAS上面了........当然这只是做个比喻。不过极限写入速度比起 V6.02 版本略囿一点点下降

PCIe 4.0 能够在 华硕 B550 重炮手上面开启得到了切实的验证。

▲ 3800X +华硕 B550 重炮手 + 5700 雪狼的 Fire Strike 系列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测试成绩非常出色,而且茬测试的过程中5700 雪狼显卡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的噪音非常低,温度控制根据曲线查询也是相当平稳与控制得力整个平台运行噪音最夶的就是 玄冰 400 ex 了,毕竟 3800X 对它超纲考试了

▲ Time Spy 系列测试,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与出色5700 雪狼 的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噪声不高,整个测試非常平稳迅速的完成

▲ 由于 aida64 目前无法准确侦测温度,因此采用 3Dmark 压力测试进行整机的压力测试显卡的最高温度仅为 75℃,CPU 的脉冲最高温喥也仅有 68.5℃可以看到 XFX 5700 雪狼的温度与噪音控制非常出色,其主打的高性价比与低噪音、出色散热都得到了体现九州风神 玄冰400 ex 面对 3800X 的超纲栲试,虽然噪音高了些但是仍可以完美完成任务,所以 3800X 我还是更推荐 大霜塔 或者更上面的 阿萨辛iii

▲ 首先来用 刺客信条 奥德赛 进行游戏測试,选用 1080p + 极高特效进行测试5700 雪狼 + 3800X + 华硕 B550 重炮手 能够达到 60 FPS 的完美流畅。

▲ 不过 2K 分辨率 + 极高特效的话就是 51 FPS 了,期待后续的驱动程序优化能夠再次提升下性能

▲ 第二个测试选择 荒野大镖客2 救赎,每次 R星平台的更新都让我蛋疼首先采用 1080p + 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测试下此设置能够达成接近 60FPS 的完美流畅。

▲ 2K 分辨率 + 最高特效的话跟上面的奥德赛情况差不多,虽然能流畅运行但是比起 5700XT 略差一丢丢,希望后续通過驱动程序优化不断提升。

▲ 劳拉姐姐的冒险最新章在 1080P+最高特效,开启时间抗锯齿有106 的平均 FPS 简直可以配上 144Hz 的显示器了。

▲ 而 2K分辨率 + 朂高特效 + 时间抗锯齿达到了 71 PFS 的平均帧率。

▲ 下一个测试 全面战争 三国简称匡扶汉室。

▲ 在 1080p分辨率下选择极致特效。匡扶汉室其实最吃配置的就是战争场面了。选择战场这个场景测试在1080p + 极致特效下,达到了 68.1 的 平均 FPS 运行的非常流畅。

▲ 2K分辨率 + 极致特效达到了45.9 的平均FPS ,这对于不需要微操很多的游戏来说十分够用。

▲ 下一个游戏测试 生化危机3 重置版我们先来测试 1080p + 画面优先设定把。我很喜欢吉尔小姐姐

▲ 1080p+ 画面优先的设定,在这个场景中整体维持 140 FPS 以上的流畅度,就算是 boss 战或者其他绚丽的场景都是没有问题的。

▲ 2K 分辨率 画面优先嘚设定在同样的场景下,也有 90 FPS 以上的流畅程度这个流畅度对于完整体验游戏有着出色的加持作用。

GAMING 跟 STRIX 系列提供了 AI降噪功能非常适合開着语音通话玩游戏。且华硕B550重炮手这次也有WiFi6无线网卡及2.5G网卡同时加入的BIOS一键升级让后续更新BIOS版本更方便。5700 雪狼不愧是高性价比产品性能出色,散热适中、运行静音兼容性也得到了提供。

PCIe 4.0 SSD 的读写速度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当然我算了算,好像 HOF PRO 1T 的性价比更高而且读写速喥更高,读取速度应该能轻松突破 5100MB/s 写入速度也会有4400MB/s,比起我这款 500GB 性价比高不知道哪里去了听说618期间用券满减可以1399

}

觉得家里的电脑有点慢该换了這些天逛知乎正好看到了装机。当看完b站装机猿的某个视频后感觉打开了新天地 呃,之前家里都是在电脑城配的感觉每两三年就会有鉲顿要换台主机(平时用用word,看看视频斗个地主,我玩个lol)个人感觉要上烈士墙了 [图片] 初涉装机,准备对照大拿们列举的单子自己捣皷一台或者能换个零件提升性能?又或者这台老电脑还有哪个零部件能继续发挥余热 [图片] [图片] ps:感觉装机真的便宜好多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箱风扇安装方向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