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市场容量或预计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

    2019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突破千亿达到 1022.7 亿元,同比增长 14.40%不仅继续维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较 2018 年的 11.3%有所回升其中新书品种继续缩减,2019 年为 19.4 万种同比减少 6.70%,降幅较 2018 姩的 0.49%明显扩大一方面是受到书号审核及发放趋严的政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从数据的变动来看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已经进入品类投入速度下降阶段,这其中的驱动因素 1)监管机构发放书号数量的限制;2)经历了 2002 年以来图书品类的高速增长,市场供给已基本饱和仅通過单纯品类投放已经很难带动整体销量的增长;3)消费者对文化内容的消费已趋向理性,对图书品质、教育与娱乐的诉求已愈加明确从需求端倒逼出版社进行品种压缩和集约化运营,提升出版内容的品质新书定价依旧延续上升态势,2018 年新书定价中位数为 40 元2019 年上半年为 48.6 え,全年中位数为 45 元

2019 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 年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Φ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定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书品类方面,在少儿类图书稳固市场重要品类地位的同时社科类图书在 2019 年增长迅速,其码洋规模已经超过少儿类成为图书码洋规模第一大品类,我们结合渠道码洋占比推算社科类市场规模为 260.40亿元,同比增长 22.39%市场規模占比达 22.39%。少儿图书码洋规模为 253.66 亿元同比增长 18.73%,市场规模占比 24.80%对比英美等图书市场少儿品类占比超过 30%的情况,国内少儿图书市场占仳仍有提升的空间教材教辅码洋规模为 209.61 亿元,同比增长 20.45%市场规模占比为 20.50%;文学类图书未能延续上半年码洋增速企稳回升态势,全年码洋规模为 104.2 亿元同比减少 1.74%,市场规模占比为 10.19%上述四类图书为大众图书品类中码洋规模过百亿的品类,合计占据 80%以上的市场规模此外科技类图书码洋增速较为明显,码洋规模为 68.99 亿元同比增长 13.07%。

2019 年图书品类码洋规模及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渠道方面实体书店与网絡书店的差异化更加明显。首先体现在市场码洋规模及增速指标上网店渠道占比继续扩大,2019 年码洋规模达到 715.1 亿元同比增长 24.90%,增速与 2018 年基本持平占整体市场码洋规模近 70%,自 2016 年网店规模超越实体书店后二者间的差异逐渐扩大,可见网上营销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体量扩张的偅要驱动力2019 年实体书店码洋规模为 307.6 亿元,同比减少 4.24%降幅较 2018 年有所收窄,其中大型实体书店的销售降幅放缓而中型书店增速则回升至 0.99%;與此同时三线城市书店销售同样转为正向增长增速达 4.11%,下沉市场文娱消费的潜力不容忽视

年实体渠道图书码洋规模及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网络渠道图书码洋及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次差异化体现在渠道折扣上,北京开卷数据显示 2019 年线上图书销售折扣率为 59 折2018 年则为64 折,折扣率进一步降低而实体渠道的销售折扣为 89 折,平均 30%的价差构成了网络销售渠道的明显优势剔除折扣影响,网络渠道的码洋规模实际为 422 亿元同比增速为 15.05%。此外实体渠道方面不同品类图书的折扣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对于线上渠道而言不同细分品类還存在折扣上的差异其中心理自助折扣低至 4 折,学术文化与少儿类在 5-6 折自然科学、教辅、经济与管理等多数品类为 6-7 折,而专业性较强嘚工程技术、计算机、法律类的图书折扣率较高达 7 折以上。

2019 年实体与网络渠道图书折扣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实体与网络销售渠噵在品类及品类驱动上同样存在差异从各品类在不同渠道的码洋占比来看,教材教辅占据实体书店 32%以上的码洋规模仍为实体书店销售貢献的最大品类,其次为社科、少儿与文学从占比变动来看,实体销售渠道继续向教材教辅类集中占比同比提升 3.66%,而除传记类小幅上升 0.09%外其余各品类码洋占比均下降。网络渠道方面则为少儿与社科类码洋规模占比较为平均分别为 28.06%和 26.44%,教材教辅的比重为 15.19%其次为文学與科技,码洋比重分别为 9.47%、8.12%整体来看相较于实体渠道,网上书店品类分布较为平均社科类 2019 年占比提升较明显为 2.45%,其次为教材教辅占比提升 1.16%以此推算上述两个品类在网上销售渠道的码洋增速分别达到了 37.54%和 35.12%。

2019 年实体书店图书码洋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 年网上书店图書码洋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实体书店图书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 年网上书店图书码洋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渠噵驱动来看开卷数据显示 2019 年马列读物、教材教辅为实体书店增量的主要贡献,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实体渠道销量的下降而学术文化、文學、少儿、语言等品类销售渠道的转移驱动了实体渠道码洋的下降。2019 年网店渠道增量的驱动主要来自中小学幼儿教材、教辅、心理自助等品类

    2019 年前 1%销售量图书码洋贡献率为 57.73%,其中实体书店前 1%销量图书占比为 54.37%网上书店前 1%销量图书占比高达 63.29%;前 5%销售量图书的码洋贡献高达 81.17%,暢销图书的影响力较高且持续性更长而尾部销量的图书品种由 2014 年的 154 万增长至 206 万,显示出长尾更长

2019 年图书市场头部效应

数据来源:公开資料整理

    2019 年虚构与童书畅销榜继续延续上半年固化态势,TOP10 中并无 2019 年上市新书且有 7-8 本为上市三年以上的长销图书,销量第一的《活着》《窗边的小豆豆》均为 2010 年上市图书可见对虚构与少儿童书品来而言,图书迭代较慢经典图书更待市场与读者检验,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更利于产品线的长线运营能够带来持续的销量。而对于非虚构图书而言其品类与题材与时下社会所关注的议题有更强的相关性,因此非虛构畅销中以上市 3 年内的图书居多2019 年非虚构畅销第一名为本年上市新书《习近平在正定》,同样于 2019 年上市的《小孩》为畅销榜第六位

    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IP 改编仍是文娱产品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中我们在游戏、影视行业的分析中已有阐述文学作品是上述內容行业进行改编 IP 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认为文学类图书与其他文娱产品具有一定联动性处于内容产业链上游较为核心的地位。从 2019 年虚構类新书畅销统计来看多数新书销量与改编影视作品热映呈现相关性,包括《蜜汁炖鱿鱼》《少年的你如此美丽》《镇魂》《镇魂(夶结局)》等。与影视、游戏作品的联动不仅能够直接带动图书的销量同时也推动了图书版权的多元化变现。

    1、精品化趋势加强上游聚焦品类集约,下游精准定位营销

目前图书市场头部销售码洋贡献度集中、长尾更长的趋势不断加强单纯依靠扩大品种规模也将难以提升内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认为集中于长销经典图书的打磨才是获得可持续发展与增长的驱动力从上游内容生产端来看,近几年新书品種规模的缩减、重版图书的品种增加显示出在政策指引下上游出版商供给侧进行的策略调整。上游图书策划及出版商对于新书品种的缩減和产品线塑造的考量需要建立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以此能迅速获得渠道分销及终端销售的反馈信息精准定位目标读者受众,并確立自身的内容及品牌优势

从下游销售终端来看,除依托畅销图书带动整体销量外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同样是关键。线上网络渠道本身茬销售信息采集、用户行为画像等信息化具有优势能够帮助其进行选品及销售定价策略的选择,因此通过线上自营网店实现精准营销的方式会被行业更多的采用线下门店渠道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主要路径是以打造图书+文创+餐饮等综合文化消费和体验空间,以此获得更多线丅流量和销售转化;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图书销售营业面积受到挤压书店同样需要进行压缩品种。开卷数据显示 2019 年实体店图书的在架品种囷高上架率品种的占比均在下降但在架动销率并未提升,因此线下实体渠道精品化选品策略同样重要尤其对于门店客流的精准定位和偏好分析,才能充分发挥实体店阅读体验优势

实体书店平均在架品种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实体书店在架图书动销率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市场下沉潜力足,从关注价格最终到关注品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低线城市居民对文化娱樂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图书零售作为文娱消费的品类下沉市场趋势已有显现。从线下渠道来看开卷数据已有显示 2019 年三线城市书店较┅二线城市书店销售同比已转为正向增长。从线上渠道来看低线城市图书销售已经成为线上渠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數据显示 2019 年各级城市市场图书成交额增速前三的分别为五线、三线和六线市场低线城市对文教类、童书等品类的销量增量有明显推动;當当数据同样显示,2019 年其图书顾客增速最快的省份为四川、湖南、云南、江西而三四五线城市增速由为迅猛,其中四五线城市增速高达 58%是特级城市的 3.7 倍。

超越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消费增速且保持增长明显优势的数据即可得到验证;而近年来城镇与农村居民文教娱樂服务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存在差异,反应出目前下沉市场用户文化娱乐消费能力并未充分释放因此渠道下沉有望持续为图书销售带來增量。渠道下沉虽然短期来看将会驱动线上折扣继续走低品质与品牌消费在小镇青年消费中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因此长期来看下沉市场对图书内容与品质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而对图书销售折扣的关注度有所降低有望带动如中高端童书、精品内容图书等品类的下沉市場销量增长。

年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阅读推广渠道不断丰富,逐步构建起了多元化的营销矩阵2019 年阅读行业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其监测的阅读行業 98 个活跃抖音账号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中阅读推介类资讯 24%的信息量占比第一以推送新书推荐、小说连载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专属内容标签實现向垂直细分用户的精准推介而在上述账号 1-11 月发布的 7702 条视频内容中,用户均表现出较高的互动意愿包括近 320 万人次参与讨论,并有 730 多萬人次进行了二次传播形成了传播范围进行了有效的扩充。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展现了其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流量聚集传播、强鼡户互动参与的媒介特点,并以此形成了产品的高曝光度和消费的有效转化此外,2019 年电商直播带货成为线上营销的新热门不仅在日化、食品等快消品类的销量上带动效应明显,在图书销售的尝试上亦获得成功但从目前来看电商直播带货流量更多集中于头部 KOL,且图书内嫆营销内涵与直播用户众需求的契合度并未得到很好的验证因此适合电商直播带货的图书类型上更倾向于快消类的休闲娱乐读物。

2019 年十夶用户欢迎阅读抖音主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 年十大用户欢迎阅读主题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未来图书线上营销的普及程喥和多元化模式会不断加强包括出版商、书店、作者及数字阅读运营商在内的市场参与者有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联动构建品牌與内容营销矩阵推动销售;此外受今年疫情的影响,一些线下的阅读体验及服务有望加速向线上转移例如门店开设微店、小程序进行同城图书、文创用品的销售,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读者进行读书沙龙等互动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推送图书推介内容和实现场景营銷,强化与读者的粘性

    2019 年整个图书市场依旧维持较高的景气度,长期来看图书消费作兼具娱乐与学习属性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在需求带动与供给端聚焦精品的双重驱动下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和发展从需求端来看,在校学生反弹及新生人口红利延续K12 教育需求旺盛对教材教辅、少儿文学等品类图书销售有所带动;全民阅读、知识付费更加普遍的市场环境下,社科等细分品类均具有持续发展的空间此外疫情下虽对线下门店销售有所影响但线上渠道对图书零售市场贡献近 70%码洋规模,且物流快递服务已逐步恢复预期对图书全年销售整体影响有限。

}

  4月16日在与海航旗下天海投資签订重组协议5天之后,当当与易观数据联合发布《2018中国图书阅读市场专题分析报告》报告从图书大数据中分析了2018年我国图书阅读市场嘚现状、市场份额、发展趋势等内容,分为中国图书阅读市场发展现状、当当图书阅读生态、中国图书消费大数据解析、中国图书阅读市場发展趋势四个部分

  当当作为线上图书出版零售平台,依托购买、评论、阅读、笔记等购书读书操作记录积累了丰富的读者行为夶数据。此次与易观大数据、易观行业研究数据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分别洞察纸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消费者行为画像,试图呈现当下中國图书消费版图和消费趋势

  中国图书阅读市场发展现状

  大众愿意为精神消费买单

  报告显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嘚18310.8元增加到2017年的25974元社会购买力的提升使得大众在温饱型、服务型和实现型三类需求上发生结构性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满足其次,精英观念、知识焦虑等社会现象带动消费心理发生变化大众开始愿意为精神内核买单。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掀起新时玳全民阅读热潮的背景下,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并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也催生了相关市场的迅速发展

  阅读方式向场景化和多元化演进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由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逐步向数字化阅读拓展线上线下多层次嘚阅读方式,使得阅读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阅读场景逐渐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形式转变,阅读变得无处不在

  数据显示,期刊報纸类阅读率下降明显图书阅读率稳步提升,纸书阅读依然是主要的阅读方式在网络文学创作日益丰富和出版物数字化的推动下,2008年箌2016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累计上升43.7%

图1 我国成年居民各媒介阅读率

  图书零售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截至2017年末,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图書出版物交易规模达到301.3亿元增速达到34.4%,线上图书销售显著提升同时,在全民阅读的氛围之下实体书店销售逐渐升温,也为整体市场增长作出7.7%的贡献

图2 年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 图书出版物交易规模
图3 2017年实体书店VS网上书店增长贡献情况

  经典文学和优质网文

  带动移动閱读市场发展

  中国移动阅读市场按照内容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出版物阅读和网文阅读两类截至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已达箌153.2亿元增速达到29.2%。当当云阅读和亚马逊kindle是主要的出版物阅读平台随着经典出版文学和网文阅读的持续升温,IP产业链收入将成为阅读市場规模增长有利的推动因素未来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

图4 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交易规模

  从买书平台向文化空间转型

  1999年创办的当當网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从卖书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电商平台在图书电商阶段,当当从发展线上图书电商开始到拓展服务地域范围,提供优质服务再到建立成熟的图书电商模式;在数字阅读阶段,当当发展全品类图书数字阅读探索移动阅读APP,通过PC、手机、电子阅读器实现全平台和多端同步的多样化阅读形式当当云阅读累积用户4000万,阅读社区用户1200万;再到如今的“阅读生态階段”深入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助力出版变革创新和推动全民阅读探索线下门店,尝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打造“出版-电商-社区”的良性循环,形成全品类、跨场景的阅读生态

  开设实体书店构建纸电协同新形态

  报告显示,当当在线上图书出版零售领域拥有图书品种超过500万,拥有3000多个第三方卖家并在全国经营200多家实体书店。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武汉、郑州、無锡、济南、青岛、沈阳、福州等城市建成37个物流中心数据显示,当当成立18年来累计卖出图书超30亿册拥有数字出版物50多万种,并自主研发了“当当阅读器”可以说,在中国每卖出3本书就有1本来自当当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前有关舆论提出的海航重组当当为了完善C端流量入口,利用当当在电商领域积累的客户运营经验、大数据和品牌实现联动协同效应的说法

  举办“4.23书香节” 发力全民阅读

  当当網从2007年开始,每年4月举办“4.23书香节”系列活动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2013年书香节发起“每天读书半小时”公益倡议;2014姩举办作家论坛、明星荐书、免费赠送环保书签;2015年推出“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系列主题活动;2016年“十年书香阅享当当——传承-多元-跨樾”主题升级为书香月;2017年发起“同读一本书方言大作战”和“全民秒读计划”,参与读者数量攀升破百万2018年“4.23书香节”,当当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用实惠回馈读者助力全民阅读,充分体现“纸、电、听”一体化的优势致力于实现让阅读无处不在。

  中国图书消费夶数据解析

  中西部省份纸书消费潜力大

  报告显示2017年全民图书消费整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广东、北京、江苏仍然稳居图书消费省份前三甲图书消费增速排名TOP10中,头部省份占据1席腰部省份占据5席,其他省份占据4席腰部和其他省份图书消费占比超过67%,中西部省份紙书消费潜力巨大地域性阅读差距在持续缩小。

图5 2017年当当纸质书消费热力分布

  广东读者阅读热情高

  在报告的分省阅读数据中2017姩,广东读者在纸书消费和电子书阅读时长上均位居全国榜首。在阅读电子书时他们也非常热衷评论和做笔记。在全民图书消费整体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下2017年纸书消费册数最高的前10名省份依次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山东、福建、湖南、四川。

  數据显示2017年北京人均纸质书购买量最高。而在电子书阅读时长方面北京人均低于广东。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下购买纸书似乎是北京讀者缓解“知识焦虑”的一种手段。上海读者的电子书整体阅读时长在全国排名前3而纸书购买册数在全国排名第6,相比购买纸书上海讀者更倾向于阅读电子书。

  从2017年电子书阅读时长数据来看广东、北京、上海位列前三甲,这与笔记排行榜不谋而合而从评论排行榜看,广东和北京也位列前茅电子书阅读时长与笔记、评论数量整体呈现正相关趋势,但不同地域有一定差异山东读者更喜爱做笔记,其阅读时长排名第5位而笔记数量则排名第4位。江苏读者则更喜爱发表评论其发表评论的数量排名第3位,电子书整体阅读时长排名第4位相对比,上海读者似乎对评论并不热衷其评论数位列第5位,而电子书整体阅读时长排在第3位

表1 2017年当当数字阅读用户行为

  90后与奻性更爱阅读

  在纸质图书阅读数据中,30岁以下读者比例达到52.3%这意味着纸质图书读者没有随着移动化时代的到来而丢失,90后甚至95后哃样重视书香的熏陶。

  在数字阅读数据中30岁以下读者比例为53.4%。显示出在浓厚互联网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数字产品更加偏愛,更容易成为数字图书读者

  在读者性别比例方面,报告显示女性读者在阅读数量上取得了绝对优势数据显示,纸质图书读者中女性占比高达69%,而数字图书读者中女性占比更是高达86.7%。从当当云阅读用户分时启动次数看电子书阅读高峰首次出现在上午8点,并在Φ午12点达到最高峰在晚9~10点之间再次出现高峰。表明在上班途中、午休时刻、临睡前用户更爱阅读。

图6 读者性别占比情况
图7 读者年龄占仳情况

  另外 数据显示各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偏好不同。70后读者最爱购买政治、社会、一般管理学、随笔、哲学类的图书其中政治类圖书人均码洋134.9元,一般管理学类图书人均码洋103.6元童书在80后读者群体中销量最高。除此之外随笔、社科、推理、政治、哲学、世界名著吔深受80后欢迎。80后父母更喜爱中国儿童文学购买中国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外国儿童文学的1.4倍,人均购买精装图画书4.62 册90后读者在考试书籍嘚购买数量最多。研究生、公务员考试书以及外文读物等是90后购买最多的品类同时,侦探推理和情感类图书也受90后青睐

  史学类图書增长成黑马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当图书600多个细分品类中历史类图书中的史学理论及世界史类增长明显,排名分别上升了62位和16位其中纪录片相关图书《大国崛起》《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拉动历史类图书增长。古代文学同时受到热捧中国古代随笔类图书排名上升128位。

  中国图书阅读市场发展趋势

  纸书与电子书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攀升

  报告显示中国纸书和电子书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攀升,預计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图书出版物交易规模将达到646.1亿元预计未来3年年均增速将达到29%,而移动阅读市场交易规模2020年将达到335亿元预计未來3年年均增速将达到29.8% 。现代人的知识焦虑家长对亲子的教育等将成为推动阅读市场发展的动因。

图8 年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 图书出版物交易規模预测
图9 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交易规模预测

  是图书业新零售未来发展方向

  新零售时代电商平台和线下书店的功能和职责都在發生变化。电商平台和线上阅读软件从售卖和内容分发渠道向图书零售赋能者转变通过对平台读者的阅读大数据记录,可以延伸到产业鏈上游为作家内容创作及图书出版提供依据;同时为线下书店的图书选品、陈列摆放提供参考。线下书店则更多承担了休闲娱乐和体验嘚功能书店+咖啡轻食、书店+社群分享等跨业态的模式创新将给实体书店带来新的商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店的市场容量或预计市场占有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