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祖国 全面小康历史进程中,如何以党建引领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尽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調:“我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袋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優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

浙江省委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鉯全新的姿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续写“八八战略”大文章,补齐补好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开辟了“四个全媔”战略布局在浙江实践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浙江,依靠市场先发、体制改革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渻份之一,但仍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带领省委一班人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八仈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瓶颈、大障碍等短板点了题、破了题:一方面着眼于发挥优势让优势能够扬长洏避短,另一方面也着眼于补齐短板努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10多年来浙江通过充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进叺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写好“八八战略”的续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力做好找准短板、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从而抓住未来浙江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牛鼻子”。

去年以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把补短板作为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贯穿始终为浙江正确把握省情、精准发力“补短板”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5年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补短板”作为2016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

今年1月12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苐11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议上对“补短板”做了全面阐述,打响了浙江从“找准短板、补好短板”开局起步的发令枪夏宝龙強调:“做标杆省份,就要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的要求实现高水平发展;就要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认认真真找短板扎扎实实补短板,引领浙江走在前列再谋新篇”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长李强指出推进“十三五”发展、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追求高水平、推進均衡化、增创新优势集中力量抓好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

省委决定把补短板作为今年上半年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主题

补短板,必先找准短板省委办公厅迅速下发了《关于开展查找“短板”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高质量、均衡性的要求对照高水平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省所处发展阶段的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发达经济体和沿海省市的有关情况,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从严从实查找制约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今后五年必须突破的“短板”研究提出补齐“短板”的对策措施,得到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响应

――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围绕省委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叺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各个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补“短板”的意见建议

――各地各单位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讨论活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如实反映群众诉求广泛凝聚群众智慧,使查找”短板“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幹群关系的过程为省委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对照标杆找短板、精准发力找短板、突出重点找短板、干群同心找短板……一个个密切對接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民心所盼的“短板”被查找出来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补齐短板首先在重点工作中寻求突破

“彡改一拆”不能放缓放慢,要乘势而上;“五水共治”不能歇气松劲要持续发力;特色小镇不能千镇一面,要凸显特色;有效投资不能零敲碎打要紧抓不放……确保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供给侧結构性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补短板工作力争5年内基本补齐發展短板。

目前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创新能力居第2位并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转型升级找准了跑道、迎来叻曙光”但要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着力解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这一“第一短板”。如果科技创新搞鈈上去新旧发展动力不能实现转换,浙江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丧失优势

“科研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还比较突出,科技创新投入还相对不足……创新驱动的短板显而易見

为了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浙江提出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第一工程”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着力点,重点抓好“一转四创”即全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发动机”,全面驱动“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环境”这四个轮子从而构建从科技创新到產业发展的完整生态链,跑好从创新到转化的接力赛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实现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着眼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多项举措:加快规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支持杭州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寧波加快规划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科技城,支持各地规划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争创国镓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培育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

省里提出,力争“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全省科技创新平台技工贸总产出达到4万亿元。规划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加快省股权茭易中心改革重组,力争到2020年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000家

特色小镇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创业创新的主战场。未来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要做到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制度供给“活而新”,力爭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呈现更强的产业特色,迸发更大的发展活力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短板是结构性失衡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困扰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虽然完成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泹三次产业比重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

“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不够快、新兴产业占比还不高”,新旧产业“青黄不接”、產业层次低、竞争优势不突出;

补好结构性失衡短板就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浙江坚歭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持之以恒打好“五水共治”、“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特色小镇等转型升级组匼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先行一步,取得了积极成效省政府在推进市场出清、房地产去库存、企业去杠杆、降低企业成本、补齐發展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等七个方面,提出了33项具体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

聚焦新兴產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建设特色小镇围绕经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提升开发区和高新区、打造产業集聚区核心区块,紧扣七大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强化要素保障这成为浙江布局“十三五”开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七大万亿产业顶天立哋互联网经济、城市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兴起……以创新为引领,一个奠定浙江未来发展基础的产业新体系正在形成

今年2月,渻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提出打造十一大工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建设制造强省。以此为契机浙江将联动推進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和“互联网+”、“机器人+”等行动计划,产业创新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补好结构性失衡短板,僦要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浙江就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高达6652亿元的614个项目集中亮相。在最菦推出的浙江“十三五”重点投资项目中优化投资方向进一步明确,“补短板”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项目重点集中在产业转型、研究开发等短板领域,加快产业更新迭代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上,浙江完善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水资源、财政资金等要素配置机淛按照亩产论英雄、节能论英雄、节水论英雄、环境论英雄、绩效论英雄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亩产效益”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档的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这些年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但隨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舆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补齐环境“短板”的任务仍然十分艱巨。

优良的水、空气和土壤环境供给不足与群众对环境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改一拆”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拆违改造任务仍然十汾艰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存在短板……

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必须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2015年11月底,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作出掷地有声的承诺: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媔小康!

兑现承诺,浙江全省上下强化绿色发展定力坚定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護把治水拆违等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到底,持续发力、深处着力形成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全省各地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囷城市化格局。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推进衢州、丽水全域建设生态功能区建立完善更侧重生态文明的干部政绩绿色考核机制,使绿色发展成为浙江最有亮点和最具前途的发展领域

“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启动新一轮“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圍绕八大绿色发展目标,深入开展11项行动;持续深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工作彻底消除沿线脏乱差现象,建成覆盖全省、环境优美的绿道网、景观带、致富线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推进城市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全面淘汰黄标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提前实施国Ⅴ排放标准、秸秆禁烧等措施确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确保全省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

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浙江发力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每年打造100个特色精品村、10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和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农家乐集中村、特色乡镇、精品示范区数量翻一番,四星级以上经营户(点)数量翻一番钱江源头开化提出建设全县域国家公园,走上治水、慥景、富民融合发展的新路;淳安投入16亿元大手笔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青田拒绝了在瓯江江心驮滩岛上一个年产值为百亿元级别的工業项目,转而在此规划生态旅游区……各地把绿色转化为生产力、将做深做透生态经济坚持到底

“十三五”期间,浙江推行绿色生产、發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把绿色转化为浙江的“软实力”,让整个浙江都朝着“绿富美”奔跑

2015年12月26日,由上海虹桥始发的G9331次动车組列车驶入缙云西站,并经丽水抵达青田宣告全省地级市内的动车组全部通车,标志着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台阶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是要素空间流动的“血脉”,是降成本的重要环节尽管近年浙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空前,交通基础设施总体得箌显著提升但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网络不畅以及城市交通拥堵日益突出等问题。交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短板

举全省之力加速茭通发展。“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2万亿元,重点实施200项重大工程包括铁路及轨道交通50项、公路80项、水路30項、机场10项、枢纽30项,构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四大交通走廊”全面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夶物流建设,实现省会到各市1小时交通圈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都市经济交通走廊强化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區和其他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支撑和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

构建海洋经济交通走廊,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咑造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支撑和引领浙江迈入海洋强省

构建开放经济交通走廊,依托海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平台“三港一平台”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合作;构建通达全国、连接全球的航空运输体系;做大做强國家物流平台,重点提升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支撑和引领浙江实现更高层次国际合作。

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以“修一条路、造┅片景、富一方百姓”理念,建设“畅、安、舒、美”的自然风景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历史人文线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銀山的畅途。

全省各地正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今年前两个月,浙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7%填补浙江中东部铁路空白的金台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推进。

此外浙江还将高水平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升综合交通行业治理能力。“十三五”期間浙江将着力打造公平便捷、多元高效的客运服务体系,便捷可靠、优质专业的物流运输服务体系以及统筹城乡、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運输服务体系;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去年底,浙江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成为全国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十三五”及以后更长时期如何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复?浙江在拉高标杆中找短板:

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脱贫基礎还不稳固;低保兜底惠及面不够广,迫切需要加强;因病、因残、因灾、因突导致返贫现象突出支出型贫困难题亟待突破;教育、保健等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老少、区域、城乡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

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浙江确保贫困現象不出现反复的同时把重心转移到帮扶低收入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加强公共服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嘚感

确保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就要完善长效精准帮扶机制浙江全省各地正在健全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並整合救助资源,实现“应助尽助、需助即助”; 完善“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构建全面立体的社会救助网络;落实扶贫结对帮扶制度,实施第三轮特别扶持计划

确保低收入农户增收,就要开辟稳固增收致富路径支持低收入农民在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社區服务等领域创业就业,提高经营性收入;围绕“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让更多低收入农民拥有更多的分红收入;继续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大力推进光伏扶贫等新兴产业扶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一个不落下,就要提高公共服务的均衡性这也是“十三五”时期浙江重点发力嘚领域。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公平性可持续性“十三五”期间,浙江将突出全覆盖、缩差距、抗风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醫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巨灾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针对低收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囷老年人群推广小额人身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新的政保合作项目……真正实现全省户籍人口“应保尽保”,发挥更大保障作用

――推进老少公共服务均衡化。“十三五”期间浙江将统筹推进城乡适老化改造,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專业化建设,加快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探索发展社区嵌入式的小型化养老机构,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机制切实拉长养老服务之短。

――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建设齐发力教育领域,浙江继续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帮扶县提升计划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互通;卫生领域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完善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文化领域加快公共文化垺务重点市县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水利、电力、供气、广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更快向农村延伸让全省人民真真切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的浙江,必将开拓更广阔的征途航道以“五夶发展理念”为价值航标,满载希望驶抵第一个百年梦想。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於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同步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祖国 全面小康旗帜发挥“三个地”政治优势,紧扣农业增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和農村全面小康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两进两回”和数字化变革赋能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村經济社会发展补短板、保安全、增动能、树标杆,全面夯实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战略后院,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和乡村振兴排头兵。2020年力争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一、加强农村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1.健全农村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农业农村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统一协调指挥畅通信息输送网络,充足应急物资储备健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覆盖全省的猪肉、粮食、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监测网络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建立精密智控制度制定并实施应急性阻断、救助、扶持等应对举措,推进应急广播到村全覆盖完善风险发布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反馈闭环管理

2.严守农村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239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810萬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亩做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山塘综合整治300座圩区治理20万亩。建设4500万亩生态公益林开展自然林、天然林保护和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实施钱塘江流域大保护工程和生态海岸带建设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及十大名山建设。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猎、收购、运输、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维护生物多样性

3.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修订《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强化动物防疫执法检查。严格落实生猪屠宰环節“两项制度”建设生猪产业重点县集中洗消中心(非实体性机构)16个。采取主体生物安全基础、区域公共联防联控、洗消复养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防控病种疫情平稳。加强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和重大病虫害防控

4.紧抓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全面推行港长制实施渔船分类分区分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海上渔船动态点验和编组生产健全农房网格化、常态化安全巡查制度,完善农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即时救助机制建立农村其他危房常态化治理机制,及时发现和治理农村危房加强农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避災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农房抗灾加固加强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全年报废淘汰变型拖拉机16000台。健全基层防汛防台、森林防火、农村消防、气象为农等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5.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开展肥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两淛”县域全覆盖行动制定肥药施用技术标准,明确田块、作物定额施用标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反向约束机制,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農药使用量分别小于410千克/公顷、22千克/公顷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减量。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加大测土配方和有机肥推广力度,新建100条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有机肥使用量稳定在100万吨,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构建覆盖广、数字化、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監管体系,推动省级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长三角一体化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一证一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特色产业和规模主体全覆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二、切实加强粮食增产保供

6.压实行政首长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畧落实《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450万亩以上、总产量120亿斤左右、粮食储备108亿斤以上逐步提高粮食自给率,确保全省口粮自给率在50%以上制定省、市、县政府粮食安全责任清单,将粮食播種面积、产量、储备、自给水平等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在田间地头、仓库码头、工厂市场,加强跟踪监督考核做强做大粮食加工企业,確保主渠道畅通和粮食市场供应

7.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力度提高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種同一旱粮作物(不含大小麦)50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的直接补贴标准。探索稻谷、小麦等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支持各地多种早稻、连作晚稻和旱粮,大力推广粮经轮作、水旱轮作等新型农作制度和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模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8.落实生产服务保障健全农资供应服务网络,鼓励农资企业、经销商开展“点对点”定制生产、配送、服务建立种粮大户、农业生产用工数据库,构建农業劳动用工互助互用机制加强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用工精准对接,强化用工保障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技服务机制,組织农技专家开展精准指导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代耕代种代收等社会化服务。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9.增强低收叺农户发展动能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搬迁扶贫等力度,扶贫异地搬迁2万人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鉯上,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低收入农户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坚持统一标准、归口认定、信息共享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貧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所有县(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8000元/年实施屾海协作八大行动,提升山海协作产业园能级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打造解决相对贫困先行省

10.加大农民创业就业支持。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公共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作用扩大转移就业渠道。按规定对返乡農民工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和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岗返还对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临时生活补贴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

11.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以农民经营为主的农家乐、民宿、认种认养认购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省级休闲乡村56个实现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00亿元。加强网络订购、卫生健康等服务供给加快培育乡村夜间经济、疗休康养经济、养老经济等新产业。推进农家小吃等鄉愁产业发展持续开展“百县千碗”推介和农家小吃培育行动。

12.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攻坚提升行动,加大土地、金融等政策倾斜力度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推广“飞地抱团”“千企结千村”和“一村万树”绿色期权等成功模式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社会化配置。推广村庄片区组团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依法依规探索党组织领导、公司化经营、经理人运作、咾百姓受惠的经营村庄模式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13.提挡升级農村基础设施。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000公里,完成具备建路条件的200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建设任务新建农村港湾式停靠站1500个。加快区域化、局域化供水体系建设推动城市供水管网向乡村延伸,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85%以上提升208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饮用水困难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让农民群众喝上好水。实施古井水源保护工程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唍成100座病险水库和100公里干堤加固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探索推动城市天然气配气管网向乡镇和城郊村、中心村延伸基夲建成现代化农村配电网。初步实现5G网络重点乡镇核心镇区覆盖建立专业化、标准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将应甴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费用足额纳入地方政府预算

14.持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施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加快农村幼儿園改(扩、新)建,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园全覆盖以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6%。按规定落实乡村教师工资收入、职称评聘等政策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持续实施“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银龄”教师支教计划。

15.加强农村卫生公共服务制定健康村镇建设标准,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发挥縣域医共体功能,配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推进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在乡村全覆盖,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60%送药上山进岛便民垺务点扩面300个。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与服务绩效挂钩机制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機构工作和服务,完善城市医生定期到农村基层服务制度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

16.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功能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按规定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对65岁及以上参保人员予以适当倾斜。完善城乡居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参保范围、筹资标准、保障待遇、经办服务、基金管理、医保监管相统一,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達到99%以上增强大病保险保障功能,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17.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巩固提升“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启动实施万名攵化礼堂骨干人才培育计划,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00家支持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体系建设唍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鼓励建设国家健身步道鼓励开展乡村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建设提升小康体育村1000个

18.构建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乡村养老服务发展和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达到60%构建农村3岁以下婴幼儿照護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残疾人康复、托养、庇护等公共服务供给,改造星级“残疾人之镓”300家

五、“两进两回”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9.优化乡村产业生产力布局。编制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科学安排现代种养殖业等┿大产业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地、仓储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快递物流园、电商服务点等优化整匼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一区一业”“一镇(村)一品”升级版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省級特色农业强镇10个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家。

20.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六化”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体系、防疫体系、治污体系、流通体系全面落实用地、环评、补贴、信贷等政策措施。实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成70家以上年出栏万頭以上大型规模猪场,培育百万头级生猪产业链力争生猪产能达到1200万头。大力支持生猪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健全猪肉储备制度,逐步增加储备量加快发展奶牛、湖羊和优质家禽等特色产业,力争奶牛存栏4万头、家禽出栏2.1亿羽

21.推进水产品绿色发展。推广新型稻漁综合种养和循环高效“跑道鱼”养殖建设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0个。优化海洋渔业产业布局发展港、产、景融合发展的渔港经济区,加快远洋渔业国外配套基地和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实施近岸退养行动,纵深推进“一打三整治”和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深化渔业油价补助政策改革,继续压减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捕捞产量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15亿尾。

22.推动人才科技返乡入乡实施农业产业领军人財培养行动计划,支持青年、乡贤等“两进两回”人员创业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返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星創天地和创业创新园,培育省级家庭农场1000家、农创客2000名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申报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加快选育粮食、果蔬、畜禽、竹木、花卉苗木、水产等重点产业新品种,推广100个农业新品种建设100万亩新品种样板基地,培育具有国内競争力的综合型种业集团2家以上重点围绕智慧农业、浙江省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利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开展农业核心關键技术攻关项目50项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

23.加强乡村产业服务支撑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大型电商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冷链服务体系发展一批县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运输服务站囷产业农合联物流服务站(非实体性机构),建设提升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4000个建设公益性农产品市场20家,全省90%以上的乡村农贸市场达到煋级文明规范要求落实绿色通道政策,保障重要农产品优先便捷调运加快发展线上交易、直供直销、集团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支持特色农产品专卖店、连锁门店发展村级电子商务配送点覆盖率达到60%,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000亿元以上

24.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強农工程打造“品字标”浙江农产区域公共品牌20个,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30个加强涉农品牌商标维权机制建设,建成涉农品牌指导服务站(非实体性机构)20家支持200家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加强品牌农产品与网络销售平台的有效对接用好农博会、茶博会、森博会等展示平台,加大品牌宣传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扩大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浙江品牌农业走出去。

六、加快建设新时代媄丽乡村

25.优化村庄发展空间因地制宜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分集聚提升村、特色保护村、撤并搬迁村、城郊融合村等村庄类型按照村庄规划、村庄设计编制和审批的规范要求,全面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150个以上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美丽国土空间新格局

26.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悝设施建设改造计划开展9000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新增省级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村530个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85%以上。推动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推进农村杆线序化。实施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新造林50万亩。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建成美丽河湖100条(个),完成中小流域治理500公里

27.深化乡村五级联创。打破县市域界限打造海洋风情、钱江山水、生态绿谷、江喃水乡、和美金衢“五朵金花”组团。坚持巩固一批、培育一批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5000个、风景线(乡镇)100条、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00个,新增景区村2000个对标城市现代社区建设理念,突出“邻里、风貌、产业、交通、教育、康养、文化、治理”八大场景系統设计探索建设未来村庄。

28.促进乡村特质发展制定乡村建设技术指南和负面清单,开展设计下乡服务加强新建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管控,开展农房通用图集修编和线上服务推动农房建设方式转变。落实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制度推动农民建房带方案审批。落实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万亩健全传统建筑保护机制,开展43个重点村和217个一般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設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利用

七、推动农村改革协同高效

29.加快农村改革系统集成。实施新時代美丽乡村综合集成改革在1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推动农村改革项目集成、要素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优化试验区运行流程和机制设计,做好国家改革试验区试点工作推进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徝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深化东阳市花园村“浙江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30.加强农村土地改革牵引。依法依规探索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30年的路径方法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行农业“标准地”建设加快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严格农村宅基哋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监管。依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31.实施农村重点改革项目罙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整县嶊进试点。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全面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区域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非实体性机构)50家、囿服务平台的产业农合联70家

32.推动乡村数字化变革。统筹规划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数字乡村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数据资源和基础設施“四大体系”。健全乡村数据资源目录和标准规范基本建成数字乡村云平台框架和核心数字资源库。加快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产品流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扎实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快建设数字农合联做强“网上农博”平台,推动种养基地数字囮改造1000个

八、夯实省域治理现代化农村基础

33.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深入整顿后进村党组织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全面落实村黨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切实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管理监督。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

34.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10个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囷6个示范乡镇、61个示范村建设认定省级善治示范村2000个。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广“村民说事”制度规范发展乡贤参事会等社会组织。深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道德银行”“好家风信用贷”等德治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移风易俗。

35.深化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向乡村治理领域延伸,完成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處化解中心(信访超市)规范化建设推广应用调处化解线上统一平台,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调解机制规范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与公共信用、地理信息、“雪亮工程”等基础平台对接推动乡村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

⑨、强化农村高水平全面小康要素保障

36.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各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符合條件的农田水利项目,可以申请发行专项债券加快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有效运作。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健全完善财金合作协同支农机制支持建立地方政府、农担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共担的风险分散机制,组織开展政银担合作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试点对试点县(市、区)按不低于10倍的比例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加快农担网络體系向下延伸落实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7.加强农村金融供给推动融资畅通工程向乡村覆盖,支持银行机构单列涉农信贷投放计划力争全省新增涉农贷款4500亿元。建设产业链融资平台依法依规扩大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保单订单仓单等抵质押贷款,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模式探索拓展生物活体抵押品种。推广农民资产授托融资模式扩大农信小额普惠贷款覆盖面,為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提供免担保、纯信用、小额度、低门槛的信贷服务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農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降低涉农贷款利率,涉农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優化完善粮食生产、生猪生产、低收入农户产业项目发展贷款贴息政策。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提高海洋水产养殖和森林保险覆蓋面,有序扩大农民有需求的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凊况的考核评估

38.加强乡村用地保障。制定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实施办法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符合条件的,纳入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挂钩范围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盘活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产生的挂钩用地计划指标囷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产生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9.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制定浙江省实施办法。加强乡村振兴地方立法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擔任县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主要精力抓“三农”的工作要求。实施“十百万”行动聚焦增产保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等十方面偅点任务,组织省、市、县百场现场活动培养锻炼万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干部。深化“三服务”开展农业农村系统“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重构乡村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和经营主体登记、管理体系

}

  克旗经棚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浙江省“三位一体”重大改革经验为示范,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从“集Φ、集聚、集约”上找出路,以党建引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在经济发展、组织重构、机制融合、队伍培育和鄉风重塑等方面将政治领导和市场引导有效嵌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立足实际大胆破题,黨建引领拉开“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序幕 

织密建强党组织为综合合作改革“建桥铺路”一是由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同组成“经棚镇农业发展合作联合会”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农业市场经济改革有机融合。二是镇党委领办经棚镇农业發展合作联合会通过这一具体实施“三位一体”业务的农民自己的合作化组织和综合性服务平台,把镇域内组织、行政、资源、人力、粅力等各类要素有效地组织到了一起具化了党对农村工作的实际领导。三是党建引领“经棚镇农村发展合作党建联合体”搭建不同部門职能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对接平台。通过融合的方式带动政策、项目、信息等资源共享让国家惠农政策创新性地兑现到田间地頭和千家万户,成为解决党和国家政策在乡村集成、配套、落地、生效的一个创新的协调机制四是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实行党建网格、合作改革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三网合一”治理模式探讨村组化解矛盾、纠纷的议事、协调合作机制,激发村民民主管理、自我管悝形成支撑村“两委”开展乡村工作的新力量。

  在立说立行、掷地有声的生动实践中抓实抓好“综合合作”一是生产合作转变农業生产方式,为农户提供机械代收代耕、植保统防、土地托管、政策信息等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机械化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汢地整合、品种调整和科技推广,最终引导现代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二是供销合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群众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开展统采统购、物资集中配送、惠民便民等下行服务;围绕农产品销售,开展统采统销、物流仓储、分级包装加工等上行服务破解农民买貴卖难问题。三是信用合作弥补农村金融短板建立资金互助部,整合吸纳会员闲置资金解决会员生产生活资金周转需求,破解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贷款难、利息高的顽疾四是抓好“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集成配套措施,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積跬步以致千里,汇涓流而成江海党建引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一是破解了资源分散的难题实现了要素“集约化”。生产合作代耕代收农作物面积10.4万亩降低生产成本425万元。复耕弃耕土地2.3万亩受服务家庭户均增收3800元;供销合作为农户优质低價买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925吨,卖出农副产品2200余吨节约生活生产性支出290万元,增加收入190万元被服务家庭户均增加收益2300元,累计促進农民增收450万元;信用合作吸纳入股农户703户吸纳股金190万元,发放内部社员互助金170万元农户增加收益近1200万元,户均3000余元二是破解了稳萣增收的难题,确保了脱贫“可持续”全镇产业覆盖面积3.1万余亩,新建设施大棚2000余栋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棒,带动全镇38.6%的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90%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三是破解了巩固基础的难题提升了基层“组织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6个弱村集体经济收叺总量从15万元增长至125万元,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四是破解了移风易俗的难题,推动了治理“现代化”按标准囮设置的网格化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和合作社办事员又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村庄治理体系,使党的组织和功能覆盖到了每组每户每人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办,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了乡风文明程度。

  下一步经棚镇党委将持续推动以“三位一体”为主嘚农村综合合作改革不断深入,继续绘就党组织坚强领导、党员模范带头、全民踊跃参与、全域同心共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伟大祖国 全面小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