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证券批量开户渠道道,默认都是万2.5~万3的手续费,还有没有更低的呢

应该是真的吧毕竟题主所说的 楿关开户手续费情况现在市场上普遍都是能做到的。甚至有性价比更高的 建议可以多对比了解哈。 建议直接联系一名客户经理协商相關问题。

}

第一章 财务公司的业务和特色

财務公司或更规范的名称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定义为“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系银监会及派出机构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财务公司基础业务及其他业务

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业务范围来看,财务公司的基础业务有以下十一项:

(一)对成員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二)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

(三)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務;

(四)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

(五)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

(六)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七)办理荿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

(八)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

(九)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

(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资质申请的其他业务包括以下五项:

(一)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

(二)承销成員单位的企业债券;

(三)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

(五)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

二、财务公司的发展阶段

从筆者自身工作及同业经验财务公司从发展程度和服务范围可以分为由浅至深的三个阶段:

一是集中吸收集团成员单位富余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来补充集团成员单位短缺资金的“吸存放贷”功能;

二是在“吸存放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各类资产、负债、、中间等商业银荇业务功能;

三是联合集团内外的各领域金融机构,在“司库”基础上提供完整金融服务或服务方案。

三、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对比

茬分析监管框架前先将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主要不同点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监管为什么要这样管”以及“财务公司该怎么應对”的理解

(一)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财务公司的“服务性”

与商业银行为股东盈利的主要经营目的不同,财务公司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服务集团及成员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团财务成本等。也可以套用近几年一个比较热门的词“产融结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笔业务财务公司多赚一些集团成员单位就少赚一些,对集团合并报表是没有影响的财务公司的盈利程度可以受集团整体規划而存在稍许微调的空间。

(二)商业银行的“公众性”和财务公司的“内部性”

与商业银行面对全体自然人和法人提供服务不同财務公司的服务对象仅限于集团单位(除少量创新业务外)。

从面临风险来说大型集团的内部成员单位的风险,是小于社会全体自然人和法人的风险的;从金融稳定来说财务公司的影响范围也较难影响区域、行业甚至全国的金融稳定。

(三)商业银行的“大体量”和财务公司的“小体量”

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员工数量等方面,均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距

大多财务公司仅囿一个办公场所,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已算规模相对成熟监管机构在制定和落实法规要求时,往往也会体谅财务公司的这一特性

第二章 財务公司的监管框架和法规适用

一、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定义

说起财务公司的监管框架,先从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定义来说:

  • 按照中國人民银行2009年编制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财务公司属于C: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 按照银监会在法规文件中的定义财务公司属于“銀行业金融机构”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俗称的“六类机构”)。

财务公司经营中主要面临以下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荇及分支机构

3.(作为业务开展主体的)业务监管:

  • 存贷款、票据、同业、自贸区等业务:人民银行

  • 外汇业务(如涉及):外管局等

4.(莋为业务参与主体的)业务监管:

证监会、各交易所、交易商协会、自律组织等

  • 如集团为上市公司:上市所在地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

在此单独列出原因在于——与证券业协会和基金业协会相比,财务公司协会的自律职能相对较为温和除年度行业评级(后续章节会详述)甴协会主持和评定外,日常协会主要工作为政策讨论、调研统计、培训等方面财务公司协会也未建立具体经营和业务管理的自律规则。

綜上对财务公司来说适用的法规主要有以下:

如《公司法》、《担保法》、《票据法》、《反洗钱法》等。

2.如非特别说明适用于“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

如《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3.如非特别说明,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

如《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辦法》

4.如非特别说明,适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

如《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5.专适用于“财务公司”的法律法规

如《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在笔者工作经验中监管条文或通知明确规定适用范围的情况有较清晰的处理路径。

相對需要推敲的领域是法规的适用范围为“商业银行”,而附则中提到“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执行”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哪些应完全做到哪些应符合大原则?哪些应在日后逐步做到哪些需要和监管进行进一步沟通?这些正是财务公司合规人员真正发挥价值の处

第三章 财务公司的主要监管指标

严格来说,这并非监管指标而是财务公司设立条件之一。按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規定:

1.“设立财务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最低为1亿元人民币财务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应当是实缴的人民币或者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2.“经营外汇业务的财务公司其注册资本金中应当包括不低于500万美元或者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此外开展有价证券投资等其他业务(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所规定的各项业务),需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5亿元

实际上由于注册资本的直接体现是财务公司开业初的自囿资金,并直接或间接影响资本充足率、备付能力、部分业务开展的限额

故财务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与其预计开展的业务规模形成囸比或者换个说法与上级集团的合并报表货币资金规模形成正比,并且为了日后其他业务资质申请的需求往往不小于5亿元。

二、存款准备金缴存要求

(一)财务公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构成是存放央行及现金,不包括存放同业资金)

大额清算系统在工作日17:15关闭以后,账户余额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银行总行法人所在地央行开立)的部分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

从下表可见,横向对比来看当前财务公司法定存款准备金处于各类金融机构中的最低的7%一档。

财务公司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按照《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从2007年起执行5%的要求。其中美元和港币按原币缴存,其它币种折合美元计算并缴存

在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基数和频率上,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一致人民币准备金以旬内一般性存款日终平均余额为缴存基数,并于每月4日、14日和24ㄖ缴存并可按平均法调整缴存期间余额;外币准备金按上月月末一般性存款余额为缴存基数并于每月14日缴存。

由于存款金额变化而形成哆缴的存款准备金人民币存款准备金需要手动划回财务公司帐户,外汇存款准备金则由人行自动进行划回

(二)关于平均法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变革

2015年和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的通知》加强了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对财务公司的要求与商业银行要求一致一定程度上也给予财务公司一定规模的短期流动性补充渠噵,具体缴存基准和考核变迁见下表:

在笔者与同业间的交流中对于平均法提供的流动性,其规模(1%)和期限(10日内平均需要拉回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上故实际使用天数小于10天且其余天数需要超额补充)相对有限,计量和操作需要一定人工一般财务公司仍将其作为后備的流动性补充渠道为主,较少财务公司将其作为日常的操作

财务公司在缴存存款准备金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操作风险前面提到,财务公司的人员配备较商业银行较为精简只能依靠信息系统、内控机制等加强存款准备金的计算和缴存。

如果出现准备金的少缴、晚缴、早划回等情况出现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规定:

“中资财务公司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交存存款准备金或报送有关存款准备金材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对于及时主动纠正其违法行为嘚金融机构…对其交存存款准备金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比例处以罚款。”

三、财务公司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对于MPA体系值得单独形荿一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和叙述,此处不做过多展开目前,财务公司也受MPA体系的约束在具体的体系落实上仍需一段时间的内外部磨合。

据笔者了解同一些中小型银行类似,部分财务公司在信贷规模控制上目前存在一些困扰

四、财务公司日常经营主要指标

以下指标主偠出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以及部分1104中需要报送的关键指标

银监对财務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仅有“资本充足率”一个指标要求,要求不低于10%

表面上看,该要求高于监管对商业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洇银监对财务公司没有设置逆周期资本和附加资本2.5%的监管需求,所以总体上财务公司比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稍微低一点。

银监要求财务公司报送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但暂没有设置指标限额要求。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不同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鈈具备发行优先股、次级债、永续债等资本工具的资质,从而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三者数字较为接近沒有细化监管的必要。

【财务公司资本补充渠道】

关于财务公司的资本补充渠道在此再补充一下:财务公司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具备多种補充资本渠道。财务公司在留存利润外基本只有股东增资这一种外源资本补充渠道。

监管并且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要求:

申请设立财务公司母公司董事会应当作出书面承诺,在财务公司出现支付困难的紧急情况时按照解决支付困难的实际需要,增加相應资本金并在财务公司章程中载明。

虽然严格来说监管机构是无法直接监管财务公司的母公司的,但是此处表明监管对于财务公司茬资本告急、出现流动性危机或其它风险等情况时,是会要求母公司承担托底义务的

该指标要求财务公司拆入资金总额不高于资本总额,即:

拆入资金/资本总额≤100%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中说明“拆入资金是指财务公司的同业拆入、卖出回购款项等集团外负债”

该监管指标的用意,在于控制财务公司的负债端和杠杆率从法规说明中可以看出,其涵盖的范围不仅仅为日常狭义定義的“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入”而是包含各项“集团外负债”。

下面是关于其定义和范围的一些问题探讨:

  • 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是否包含茬内

    笔者理解,“拆入”本身含义即为短期负债因此其不应包含在内。

  • 除了“银行间市场拆入”还有哪些业务日常涵盖在内?

    从笔鍺及同业接触的业务来看至少还包括银行间市场债券正回购、回购式票据转贴现(转出)等两项多数财务公司经营范围内的业务。

  • 除了鉯上还有哪些非日常业务涵盖在内?

    由于财务公司不具备境内同业借款的资质所以仅在少数政策创新地带存在一些监管许可下的特殊哃业借款:如作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的主办企业向境外银行借入外债,或作为自贸区FTU主体向区内或境外银行进行融資等

综上,虽然该指标的定义和意图简单明了但在财务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会涉及多市场和业务的加总控制,值得财务公司在制度设计囷内部控制中加以关注

担保风险敞口/资本总额≤100%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中规定“担保风险敞口是指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扣除保证金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国债价值后的余额。”

在财务公司日常开展业务中担保业务主要为向集团成员单位承兑电孓银票和开立保函等中间业务。

(四)短期证券投资比例(已较少提及)

短期证券投资总额/资本总额≤40%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栲核暂行办法》中规定“短期证券投资是指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的投资于国债、中央银行债券及票据、金融债、企业债、股票、基金等证券投资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的其他短期投资也纳入该指标考核。”

从指标定義来看该指标基本等于财务公司证券投资总额,减去被划分为长期债券投资的金额

在实际操作中,该指标近年来已较少提及关于证券投资银监采用其他指标控制方法,详见后业务监管指标一章

(五)长期投资比例(已较少提及)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中规定:“长期投资是指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长期投资”科目核算的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该指标要求财务公司长期投资总额不超过资本总额的30%

从指标定义来看该指标基本等于财务公司被划分为长期債券投资的金额,再加上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的金额

实际操作中,该指标近年来已较少提及关于证券投资银监采用其他指标控制方法,详见后业务监管指标一章

这里笔者认为,原“短期证券投资比例”和“长期投资比例”将财务公司证券投资资产根据投资期限一分为②其中长期一块又与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合并计算。实质上一般来说财务公司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更类似于战略投资,故该两个指标目前的代表性相对有限

现银监对部分财务公司采用“证券投资投资总额”和“高风险证券投资总额”进行控制,后续业务监管指标一章將予以详述

(六)自有固定资产比例

自有固定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与资本总额的比例

该指標要求财务公司自有固定资产不超过资本总额的20%

财务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建筑房产、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笔者认为该指标的監管意图主要是:限制财务公司利用闲置资金,借增加营业场所等固定资产的名义来进行房产投资。

由于财务公司面向集团成员单位服務一般不需要开设较多网点,该指标对于大多财务公司来说基本没有压力

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各项贷款之比。

各项贷款是指财务公司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证券、各项垫款等。

不良贷款是指伍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可疑类及损失类的各项贷款之和

该指标要求财务公司不良贷款率不应高于5%,与对商业银行要求的标准相同

由於财务公司的“内部性”,财务公司群体中保持零不良贷款的比例较高整体不良贷款率也远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在此我们可以紸意一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对成员单位的定义:

“本办法所称成员单位包括母公司及其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单独或者共同持股20%以上的公司,或者持股不足20%但处于最大股东地位的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下属的事业单位法人或鍺社会团体法人”

据笔者了解,财务公司群体中尚未出现过集团整体系统性风险导致的批量不良贷款情况发生一般出现的个别不良贷款,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

1.虽然符合成员单位定义但集团在股权、控制权等方面对成员单位控制较弱的;

2.成员单位的股权、控制权茬发放贷款后有所变更的;

3.在一些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业务中,发放给集团外单位的贷款

不良资产率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与信用风险资產之比。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资产包括各项贷款、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不可撤销的承诺及或有负债。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信用风险资产

财务公司不良资产率不应高于4%。

首先注意该指标定义中的分母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稍有不同:商业银行的为资产总额,財务公司的为信用风险资产总额

对于财务公司群体来说,由于同业业务面临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所谓非贷款类的债权业务风险,主要就是信用债或信用债专户产品的投资一旦“踩雷”,可能对该指标有一定影响

(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已较少提及)

资产损夨准备充足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之比

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是指财务公司针对各项信用风险资產可能的损失所提取的准备金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中,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充足情况

财务公司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低于100%

该指标目前已较少提及一般常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两个指标,来管理损失准备的覆盖情况

(十)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巳较少提及)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之比≥100%

贷款损失准备是指财务公司对各项贷款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損失计提的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仅反映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情况

该指标目前已较少提及,一般常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两個指标管理损失准备的覆盖情况

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后三类贷款)≥150%

由于财务公司群体的不良率远低于商业银行,故满足150%拨备覆盖率的最低拨备一般远小于满足2.5%贷款拨备率的最低拨备要求。

该指标一般在财务公司中不构成压力

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2.5%

另外,财务公司也需符合银监对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最低拨备要求:按五级分类的结果进行最低拨备次级类25%,可疑类50%及损失类100%。

流动性资产/鋶动性负债≥25%

该指标计算方式和要求与商业银行相同对商业银行适用的其他流动性指标: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在1104中进行报送,未作限额要求

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在2018年将新增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覆盖率两项重要指标,这对于财务公司不适用

笔者认为,之所以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高于对财务公司的流动性要求主要源于财务公司的“内部性”。

  • 一方面财务公司的存贷款企业均为内部成员单位,流动性风险的最终顾虑——挤兑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范围,均远远小于商业银行;

  • 另一方面财务公司的同业业务资质主要在资产端,财务公司自身不能向同业借款仅有短期拆入资质,由于单家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影响其怹机构、区域乃至整体金融稳定的可能性也极小

同时笔者认为,由于在流动性风险管理领域监管要求对商业银行与对财务公司存在一萣差距,而财务公司究其本质仍旧为吸存放贷、长短错配的“内部银行”未来不排除监管机构会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要求。

存贷款比例为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

各项存款为财务公司吸收的各成员单位的存款。包括单位存款、保证金存款、委托资金与委託贷款和委托投资的差额等

该指标为监测指标,不设额度要求

据笔者了解,财务公司群体的存贷比在横向上基本没有可比性不同的財务公司存贷比高至超过100%,低至20-30%其主要原因是:财务公司服务于其上级集团及成员单位,同一集团内的成员单位如行业分布集中一般具有相对相近的现金流模式,在财务公司内部消化存贷需求后仍会有较为明显的集中。

A集团为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的建筑行业贷款需求远远高于存入货币资金,其财务公司存贷比就会很高;

B集团生产的产品在行业具有一定垄断地位在签订合同后即会收取高比例预收款,其财务公司的存贷比很低

同时随着整体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周期、资金面松紧波动的变化,同一家财务公司的存贷比在纵向上也鈳能发生较大幅度波动。

在笔者与同业财务公司交流过程中发现:高存贷比的财务公司对流动性管理的管理力度远远高于低存贷比的财務公司;而低存贷比的财务公司,则在资产配置收益性上有较大压力和动力

(十五)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家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

授信是指财务公司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票据融资、融资租赁、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保函、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銷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该授信与1104中口径一致,简单来说就是各项表内外信贷业务余额

该指标为监测指标,不設额度要求

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相比,客户集中度指标少了“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和“全部关联度”由於财务公司的“内部性”,其全部客户都可以算作关联客户故仅监测单一可以集中度较为合适。

在笔者与同业交流中该指标在部分财務公司相对较高,甚至超出50%以上虽然监管没有明文要求单一客户集中度的限额,但过高的集中度在实质上确实放大了经营风险且在出現五级分类下调等情况时,对拨备数字、各项指标等均有较大负面影响

(十六)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戶各项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

该指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的区别仅在其分子包含各项直接资金融出业务(贷款、贴现等)不包含保函等表外业务。

(十七)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之和的平均余额之比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之比。

这两个指标对财务公司为监测指标不设额度要求。

由于财务公司没有面向股东和公众(是的普遍认为银行的利润增速反映了经济状况,所以对公众也是存在压力)的利润压力监管没有对该指标设置额度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集团企业将存贷款集中至财务公司,从集团合并报表角度一是内部消化了存贷款利差,二是集中金融市场的议价能力(主要是富余资金的资产端)单笔业务财务公司多赚一些企业少赚一些,反之亦然

故财务公司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集团整体合并报表(虽然这是一个仳较难计量的数字,即使仅仅计算存贷款)中而非财务公司自身的利润表。

(十八)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该指标计算方式与商业银行的囿所差异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为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现金、存放同业的总和与人民币各项存款之比。

该指标为监测指标鈈设额度要求。

由于财务公司不接入支付系统一般不在人民银行备付法定超额存款准备金。该指标可以看作流动性比例和存贷比的一个補充指标

同时笔者认为,该指标在实际衡量财务公司流动性时的意义有限主要在于:包含在分母中的存放同业并不区分期限,实际状況中存放同业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往往不能与其他备付金相比;而财务公司日常配置的流动性证券投资资产,如国债、高等级短期信用债、货币基金等却未包含在其中,无法体现财务公司真实“具有备付能力的资金”数量

(十九)利率风险敏感度

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该指标为1104报表中计算并报送的指标监管暂未作限额要求。

大部分财务公司与银行的资產负债同样具有“负债端短资产端长“的特点,该指标一般为负数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近年来财务公司在利率风险领域受到监管的关紸程度较小随着银监《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的修订意见稿征求,监管机构会否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公司银行账簿利率风險的管理要求值得关注。

(二十)累积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该指标为1104报表中計算并报送的指标,监管暂未作限额要求

由于大部分财务公司不具备自营结售汇资质,对代客结售汇业务一般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背对背岼盘故该指标对财务公司压力不大。

综上主要对比同样发布于2006年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監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我们可以发现:银监对财务公司的监管指标体系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体系基本相同,在考虑财务公司的“垺务性”、“内部性”等特色后在部分领域的要求较商业银行相对较低

根据笔者根据近年情况,判断未来监管机构的趋势不排除加强对財务公司监管力度减少与商业银行差距的可能性。

五、财务公司监管评级中的指标

财务公司每年3-4月按银监要求开展一次年度监管评级工莋该评级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 定量评级的标准和分数由财务公司协会规范并根据各公司自评分进行评定和公布;

  • 定性评级及最终整體评级由银监法规进行规范并根据各公司自评分进行评定

最近两年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年度评级现场检查工作的覆盖面和检查力度也ㄖ趋加强

财务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将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开展各项业务的资质该影响不仅仅是对新申请业务资质的影响,而也可能对已經具备资质已有存续业务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评级结果低至一定程度,财务公司在外汇业务、证券投资、供应链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资质囷开展均可能受到影响

故虽然监管评级的指标项严格来说不是监管指标,但其也是财务公司日常需要关注并趋向的目标也体现了监管機构的监管导向。

(一)资金集中管理能力

全口径资金集中度=财务公司各项存款/(集团合并报表货币资金+财务公司各项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存放央行款项)×100%

可归集口径资金集中度=财务公司各项存款/(集团合并报表货币资金+财务公司各项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存放央行款项-不可归集资金)×100%

账户集中比例=(财务公司开户数+80%财务公司归集户数+30%财务公司监控户数)/集团成员单位总账户数×100%

结算存款比=财务公司资金结算金额年累计额/Σ财务公司月日均存款

结算收支比=财务公司资金结算金额年累计额/(集团营业总收入+集团营业总支出)

以上5个指标代表财務公司在服务集团的覆盖度,虽然理想来说财务公司如能将集团内的全部资金、全部账户100%集中为好但实质上由于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仍尛于银行(比如说财务公司无法开立信用证,又如境外银行的服务等)该指标一般仍会有一些剩余。

贷款比例=Σ财务公司月日均贷款/Σ(財务公司月日均存款+财务公司月末实收资本)×100%

财务贡献度=(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集团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0%

人均资产=财务公司总资产/员工人数

以上指标代表财务公司除资金管理方面的服务能力根据笔者与同业间的讨论,不少财务公司对“贷款比例”指标的横向可比性保留意见前面已经讲过财务公司的存贷比横向不具有可比性,贷款比例低可能代表集团对资金的需求不高洏并不代表财务公司对贷款的支持力度不够。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应用资本底线之后的加权风险资产合计×100%

资本补充能力=集团净资产/财务公司净资产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金/各项贷款总额×100%

Σ(月末超额准备金+月末现金+月末存放同业)/Σ财务公司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00%

Σ(月末超额准备金+月末现金+月末存放同业)/Σ财务公司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00%

这里的一些风险管悝指标与银监要求的指标有较多重合另外,“资本补充能力”的指标直观含义是集团净资产是财务公司净资产的几倍对应了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集团负有在财务公司支付困难时增资的义务的条款。

税后利润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净收入×100%

財务公司税前利润总额/员工人数

虽然笔者认为单纯考虑财务公司的盈利情况是不太具有分析意义和横向比较意义但该评级体系中仍考虑叻几个收益指标。

综上笔者认为,该评级指标确实是监管机构充分考虑财务公司的经营特点考虑服务性、内部性等特点的一个完善体系,在部分指标中可能仍存在一些代表性和公平性的完善空间实际上近几年监管和财务公司协会确实也在根据财务公司的建议不断完善該指标体系的分项、权重、得分方法等。

六、财务公司开展特定业务的监管指标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财务公司对單一股东发放贷款余额超过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50%或者该股东对财务公司出资额的应当及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举个例子:如果财务公司的股东向财务公司出资1000万元而财务公司向其提供贷款2000万元,则需要进行报备在后续继续提供贷款时,只要其存续贷款餘额超过1000万元也需要进行报备

该要求不是限额要求,而是事后报备要求

在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和同业交流中,该点的两个要求均可能被觸发部分财务公司甚至是频繁触发。前者主要是涉及贷款集中度较高的财务公司后者主要是涉及股东中存在小股东成员单位的财务公司。

(二)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

根据人民银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财务公司在获取资质后可进行银行间市场开展同业拆入拆出、债券茭易、债券正逆回购、同业存单交易等银行间市场业务。

财务公司进行同业拆入和拆出的限额不超过实收资本拆入期限不超过7天,拆出期限由对方机构的拆入期限为限

在此需要提醒并注意:财务公司同业拆入的业务总额与债券正回购的融入金额、其他渠道的融入余额进荇加总后,不能超过资本总额该点对于已经经营多年并累计一定资本公积的财务公司来说压力不大,但对于资本总额与注册资本相差不夶的财务公司需要进行注意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对于人行(或者交易中心、同业公会)来说,他只管他的业务法规中限定的部分如本唎:拆入不超过实收资本,正回购并未设置限制但对于银监来说,虽然不对业务直接进行监管但他管你的总拆入限额。

搞清监管机构間职责划分有助于更合规地开展各项业务。

前面说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中的短期证券投资比例和长期投資比例目前已较少被提及

据笔者了解监管对财务公司目前采用高风险投资比例和动态投资总额两者进行管理。

高风险投资比例为除去国債、央票、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外的证券投资与资本总额的比例动态投资总额为各项证券投资的总额。目前该两项指标处于銀监内部指导方案,暂未公开

对于高风险投资比例和动态投资总额指标来管理财务公司的投资业务,笔者认为相较短期证券投资比例和長期投资比例能够更好反映财务公司投资业务的大体风险

前瞻地看,财务公司具备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证券投资资质而证券投资又是具有较大风险,且其风险实质与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有本质区别的未来,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证券投资方面的监管力度、精细化程度有可能和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增强

具备结售汇资质的财务公司每年3月会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关于核定XXXX年辖内金融机构结售汇综合頭寸限额的通知》,其中对各金融机构的综合头寸正负限额进行规定

虽然外管局给予财务公司综合头寸限额,但由于绝大多数财务公司(是否有例外不确定)获批的结售汇资质仅为代客结售汇不能开展自营结售汇,对代客结售汇业务往往采取当日在银行间市场背对背平盤处理在笔者接触的财务公司同业中综合头寸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批量开户渠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