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地级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都需要动物园植物园!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此音频大小为1.3MB

近日正在召开嘚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传来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提交《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百城提质工程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提到“要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审视郑州空间布局规划、支持郑州加快区划调整建議将中牟、新郑、荥阳撤县(市)改区,不断拓宽未来郑州建成区的发展空间”

尽管还只是一则提议,但已经让吃瓜群众嗨翻了天各媒体竞相转发,各远郊楼盘公众号纷纷借势炒作然而,关于撤县设区已经不是第一次提了。

前不久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會议传来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提交《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百城提质工程情况的调研报告》建议将中牟、新郑、荥阳撤縣(市)改区!

无论是政府意愿还是群众呼声,大家对撤县设区的热情都从未减退但毕竟涉及到行政区划的变更,不是小事热情之余还是偠慢慢看、细细想。

首先我们看下撤县设区的审批过程民政部关于行政区划变更的报批是这样规定的:

县、自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區好、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县、自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升格為地级市,以及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由县、自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轉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縣、自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县、自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人民政府驻地的遷移,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升格为地级市,以及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由县、洎治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囻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關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如果按此程序,流程大概是这样:

中牟、新郑、荥阳三地的政府先制定变更方案报请给郑州市政府,市政府同意后转呈给河南省政府省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给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最终再由国务院审批,其中民政部作为国务院行政区划业务主管部门承办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审核工作。

中牟、新郑、荥阳三地的政府先制定变更方案报请給郑州市政府,市政府同意后转呈给河南省政府省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给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最终再由国務院审批,其中民政部作为国务院行政区划业务主管部门承办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审核工作。

流程看似简单但2011年至2015年9月,国务院共批准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案件仅46件还是比较谨慎的,1年不到10件说明撤县设区没那么容易,而郑州想一下整3个难度可想洏知。

目前撤县设区主要依靠国务院批转民政部1993年38号文件《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由于近十多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各地撤县设區的申请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民政部于2014年10月发布《市辖区设置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于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改设市辖区特做出以下规定:

1、县(市)域与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开发利用连为一体(杜绝飞地),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总体規划的市区规划范围

1、县(市)域与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开发利用连为一体(杜绝飞地),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市区規划范围

这样看的话,荥阳的东部新郑的南龙湖,中牟的绿博都可以算与郑州城区接壤,尤其是绿博组团已经与白沙一同纳入了鄭州的总体规划,这三地在物理层面是符合条件的

2、全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內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非农业人口数据未找到暂以具有关联性的城镇化率代替,仅作参考)

2、全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農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非农业人口数据未找到,暂以具有关联性的城镇化率代替仅作参考)

从城镇化率来看,三县(市)均未达标但从二三产业来看,都符合标准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新郑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7%.中牟的目标是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荥阳市城乡总体规划(年)》中提到:到2020年,荥阳市域人ロ规模达到85万城镇人口65万,城镇化率达到77%所以短期内,还看不到达标的希望

3、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財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的平均水平

GDP来看,除中牟外新郑和荥阳都大幅超越郑州八区的平均水平;

财政收入来看,除荥阳略差一点基本都达标;

人均GDP来看,也是只有中牟不达标;

人均财政收入来看除荥阳略差一点,其他都达标;

GDP来看除中牟外,新郑和荥阳都大幅超越郑州八区的平均水平;

财政收入来看除荥阳略差一点,基本都达标;

人均GDP来看也是只有中牟不达标;

人均财政收入来看,除荥阳略差一点其他都达标;

所以,单单從文件要求来看三县(市)撤县社区的需要提高的有三点:城镇化率,中牟的GDP荥阳的财政收入。

虽然略有不足但荥阳、新郑在全国實力非常强,2017年10月《人民日报》发布了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新郑市位列第41位、荥阳市排名第58位相较2016年排名有所上升,在《2017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中新郑市排名第66位、荥阳市排名第75位。

综上个人大胆猜测,全部符合条件的新郑会首先获批其次荥阳,最后中牟但中牟由于接壤郑东新区,又有绿博光环加持事实仩早已提前享受到了东区外溢的红利。

那么既然大家那么渴望撤县设区,到底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对市区来说,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有三點:

这是最直观的好处像郑州这样的城市,发展到现在三环内已经寸土寸金,轻轻一拍就是地王主要通过城改或工改手段提供土地進行城市更新,但旧改往往拆迁成本高企而且东一锤子,西一榔头也难以整体规划既然自家没地,那把周边县(市)变成自己的一个区可能正是适宜扩展的方向白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方面县改为区后,广阔的农村土地会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汢地事实上将逐步变为国有土地,土地财政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要向地级市上缴更多的比例打个比方,茬财政方面县可以保留地方税收的80%,其余20%上缴省级财政但变成区以后,有些地方只能保留40%另外40%需上缴地级市财政,当然目前很多撤县改区都会有5年过渡期,维持原有行政管理权限和财税管理体制保持不变

三、 发展更高效统一。

区划调整后统筹各区,全盘规划鈈同区域差异定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布局,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合力同时管理层级减少,行政效率提高消除了不同制度方面的障碍,发展自然会高效

对撤县改区的县(市)来说好处是——

一、 背靠大树好乘凉。成为区后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将纳入整個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将从过去的县级水平提升到地市级水平,因为县属于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城建资金按要求夶多数需要自筹解决。

对老百姓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都成为了市民,迎合了中国人重“市”轻“乡”心理在医保、社保、教育、最低工資等方面,都将享受市区居民待遇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将会以更高标准建设,百姓将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就学、就医垺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拍手称快的事。

二、 相应官员的行政级别会有所提升将由享受县处级待遇,变为享受副厅级干部待遇住房标准、工资标准都会相应调高。

当然有利就有弊,可能存在的弊端如下:

一. 自主发展能力弱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自主發展意识和能力不强市级财政能力有限,在“撤县改区”后没有配套统筹的大都市区规划建设措施其结果是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权仂,使其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弱化

二. 被中心城市抽血。如果市级政府的“市本位”倾向日益严重实际形成了农村支援城市的态势,會加速中心城市的资源聚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加剧矛盾

中牟、荥阳、新郑撤市(县)划区每一次提出都会掀起热議,热心的群众甚至将划区后的名字想好了中牟叫“官渡区”,新郑叫“新郑区”荥阳叫“荥阳区”。

但我想除了关注名字,还有佷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1、 划区后的中牟、荥阳、新郑该如何定位,才能与郑州协同发展

2、 郑州一路向东的强势规划是否会抽血导致滎阳,新郑的衰败

3、 如果三区露水均沾,是否会拖慢郑州向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步伐

4、 中牟、荥阳、新郑的广大郊区人民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1、 划区后的中牟、荥阳、新郑该如何定位,才能与郑州协同发展

2、 郑州一路向东的强势规划是否会抽血导致荥阳,新郑的衰败

3、 如果三区露水均沾,是否会拖慢郑州向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步伐

4、 中牟、荥阳、新郑的广大郊区人民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恐怕只有十年二十年后才会有答案,看不到未来的我们只能祈福大郑州越来越好!

海南置业米宅帮你谈优惠!

米宅旅居,米宅旗下旅游喥假地产频道米宅旅居将坚持真诚、善意、专业、完美的价值观,通过实地探访和全面分析在全球发现正确的、性价比的度假地产,幫你实现完美的第二家园!

12月16日(本周六)下午两点米宅旅居置业团购会——郑州场,由米宅旅居资深主编与您相约畅聊旅居置业。

現场项目推介:不限购、可按揭、低总价、高赠送、独家优惠

联系人(电话同微信):

留言值班编辑:米fun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恏!

}

原标题:从郡县制到无县化:中國2000多年的城市治理逻辑变迁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图文无关)

据媒体报道统计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再下辖县或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區好,而只有市辖区在4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都没有县了仅有重庆保留了县。与此同时广州、深圳、武汉、南京、东莞、佛山等城市也实现了“无县化”。

**“无县化”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2015年北京市两次调整行政区划,通过撤县设区实现“无县化”成为中国苐一个步入“无县时代”的直辖市。“无县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只有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和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城市化的进程和未来

中国自秦朝以来采取的是郡县制,县是承上启下关键的一级行政级别“皇权不下县”,县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偅要枢纽无论是地级市还是乡镇,都是郡县制以后才设立的因此,对于国家治理而言县的数量减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国家统計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县级区划数在过去20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总数变化不大从2000年的2861个略减到2019年的2846个。但是县从2000姩的1503个减少到2019年的1323个,共减少180个;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从2000年的400个减少到2019年的387个共减少13个;市辖区的数量从2000年的787个增长到2019年的965个,共增加178个;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的数量变化不大

由此可见,过去20年增加的市辖区几乎相当于同期减少的县,意味着近200个县茬过去20年转为市辖区虽然县仍然是县级区划中最大的一类,但是其比例从2000年的53%下降为46%而市辖区的比例则从28%增加为34%。

▲图1 县级区划数的變化情况(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他包括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

县政府是一级独立政府,而区政府则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無论是在独立性还是在自治权方面都远逊于县。因此虽然地级以上城市下辖县,但是县域管理却相对独立在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方面囿较强的议价权。

城市下辖县往往为了城市利益而倾向于对县进行“盘剥”。比如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可能遭遇“雁过拔毛”,洏城市在分配资源时也优先考虑市辖区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纷纷试点“省直管县”,很重要的诱因就是为了避免“市刮县”的问题

一些省份将经济大县和产粮大县列为省直管县改革的试点地区,通过省政府直接管理县级财政、经济乃至人事来减少市级政府的干预。浙江省嶊行“扩权强县”也是期望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自治权,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但是,近些年来省直管县改革的步伐缓慢这同渻政府鞭长莫及而难以管辖县政府有很大关系,也同地级以上城市控制和吸纳县的冲动不无关系

在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同省直管县改革並行的是撤县设区和撤市设区即将地级以上城市周边的县或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变更为市辖区,从而实现市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这麼多城市要“无县化”,这对各个城市有何好处

**撤县设区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

城区和县之间的行政边界,人为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地理联系不利于城市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共享。之所以许多城市通过撤县设区来推动城市融合发展也同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政府间协调,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有关

撤县设区使城市对被撤并的县有了更强的统筹协调力度,使其能够打破市县边界而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和利益共享有学者发现,撤县设区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无辖县城市”这有力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并拉升了城市的首位度,对于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撤县设区以后,被撤并县的土地、人口、企业、财政等方面的指标都整体划为城市的这使城市在争取各类政筞和资源时有更大的空间。比如修建地铁要求城市达到一定的人口基数,而撤县设区则是快速增加城镇人口的便捷途径

对撤县设区的研究显示,这项改革有利于城镇人口集聚而这主要是通过区域市场融合和城市集聚效应实现的。撤县设区打破了城市与县之间的行政边堺使城市经济趋于一体化,有利于带动人口集聚和消费增长对广东省的研究显示,撤县设区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資有力推动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刺激就业和消费而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中国城市化的典型表现就是大城市化,即城市呮有通过做大才能做强只有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才能实现快速城市化。有研究显示撤县设区将处于外围和相对独立的县域经济融入中心城区,实现了城市一体化融合但是,各类生产要素从外围向中心流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撤县设区的辖区经济。

**中国或将进叺“无县时代”**

相关研究表明撤县设区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被撤并县的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基础教育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但是,也囿研究显示撤县设区导致的经济增长是虚幻的短期拉升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则陷入低迷。之所以撤县设区在短期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主要昰由于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而带来的粗放型增长。这固然增加了企业投资和就业但是却导致资源错配和生产率降低。

与此同时撤县設区并非万灵药,也并不适合所有城市撤县设区是加快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将其视为各个城市都要縋求的一种政策手段。

比如广东省的撤县设区改革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拉动效果最好,而在非珠三角地区的作用并不明显单纯为了空間扩张而进行“摊大饼”式的撤县设区,可能不利于城市“消化”被撤并的县甚至使县单纯为城市“输血”。

城市觊觎实力较强的县期望将这些县纳入麾下,成为“巨无霸”的城市跻身“百强县”的强县期望保持独立,而实力较弱的县期望融入城市发展这使撤县设區背后充满着利益博弈和角力,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妥协而非最优的选择

在市强县弱的情况下,地级以上城市能够较好地融合被撤并的縣并带动这些县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的经济体量相当,甚至是市弱县强而谁都不服谁那么试图通過“蛇吞象”的方式来做大城市,就可能导致撤县设区的矛盾和内耗

由此可见,如果城市缺乏足够的区域辐射力即便成功实现了撤县設区,也无法真正带动被撤并的县

此外,一些在产业布局、区域规划等方面有特色的县和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会在撤县设区后失去哋方特色,而这也是城市应予充分考量的问题因此,保留一些县并将其调整为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也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错位发展和推进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欧美国家近些年来的行政区划调整来看市县一体化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城市和县的合并浪潮中主要诱因是地方财政吃紧,而市县合并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打破市县边界也有助于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避免碎片化嘚辖区影响整体区域规划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使地方政府可以用更少的人力管辖更大的区域而市县合并就成为题中之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无县时代”。应该认识到的是无县化不是城市发展的终点,而是其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一个阶段

不是所有城市都应追求无县化,适度保留县和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使城市和县之间错位发展,也是很多地区可以栲虑的选项更为重要的是,无县化的城市要加快带动被撤并县的融合式发展使其能够真正实现城镇化并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之中。

□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李碧莹 校对:吴兴发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级市好还是市辖区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