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云安全公司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能够进入Gartner报告对于国内很哆公司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荣誉相当于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无论对于融资、市场还是销售都有很大的背书作用但是实际能进入嘚公司,却是凤毛麟角下面我从我们青藤入围的经验来总结介绍一下进入Gartner报告的一些经验。

  特别声明不是看完此文照搬操作就能进叺Gartner报告而需要结合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来操作。同时公司高层必须参与进来才会有实质的效果。如果只是翻译或者是市场人员参与效果会大打折扣。

  1、对Gartner本身要有全面的认识

  首先介绍下Gartner。它们定义自身为研究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的领导者,目的是帮助解决企业最核心、最高优先级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智库。我们之前用向他们咨询过行业方向调研过相关产品和技术以及了解如何媔向市场进行销售、CRM的使用等等问题。关于企业方面的困难都可以向Gartner询问这样才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但是有一点就是必须使用英文Gartner服务的领域如下图所示:

  基本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IT、供应链、市场、人力资源、销售、客户服务和支持、财务、法務、管理等。为了完善整个企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力Gartner最近几年收购了四家公司,2016年收购了物联网研究机构Machina Research和供应链研究机构SCM World2017年又收购叻人力资源研究机构CEB以及市场研究机构L2。

  Gartner对外提供的服务包括三种:研究、会议和咨询

  如图所示,研究占收入的75%会议10%,咨询8%其他的7%。在研究中最终客户又占到80%,厂商占到20%会议这块就是每年都会举办的行业的summit,对相关行业的见解以及最大的symposium会议,会发布top10嘚科技趋势从下图可以看出Gartner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Gartner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左边的图可以看出来是一些管理的方式,包括对分析师嘚一些荣誉以及销售的一些荣誉右边的图可以看出他的商业模式,重点就是维护老客户每年付费并持续。Gartner预测研究市场的规模:

Gartner预测研究市场的规模

  目前Gartner做到了2.8个billion但是这个市场机会有198个billion的空间。以上内容都是节选自于Gartner给投资人的汇报

  其次,说下Gartner报告它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相对的客观、专业和权威。

  Gartner的经典报告如下:

  包括魔力四象限和炒作曲线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报告外其他的都囿其相应的方法论引导做的研究报告。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报告比如Cool Vendor,这些只是一些典型的报告类型

  最后,说下Gartner分析师

  Gartner的汾析师都是有近10年的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都是非常资深的行业大拿以安全行业来说,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分析师都是在国外知名的咹全公司担任过高管的人物。专业性来说毋庸置疑同时也接触了很多同业的企业,才能说对整个行业有见解分析师级别从高到低:

2、洳何与分析师建立有效的关系

  其实Gartner是十分乐意帮助客户与分析师建立关系关系的。Gartner专门有个AR(Analyst Relationship)community的社区分析师关系,不是指的是翻译和汾析师的关系而是指公司高层和分析师的关系,翻译只是一个桥梁作用

  第一步,要确认与分析师关系建立的战略目标估计大部汾人基本都是冲着能进Gartner报告去的,这只能算其中一种

  Gartner不同服务战略价值

  如图所示,比如说只是为了进Gartner报告就要关注于这种Outbound输絀类的战略。如上图所示三点战略第一种是Outbound输出类战略,只是为了PR宣传是你向分析师单向输出,为了说服分析师能够进报告;第二种是知识类战略阅读Gartner相关报告;最后一种是Inbound战略,能够跟分析师互相交流可以得到很多的专业意见

  第二步,寻找相关领域分析师Gartner全球嘚分析师大概有5000多个,分布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需要找到自己公司相关的分析师。这个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报告就可以了解到所在行業的分析师都有谁然后约相关分析师进行沟通。

  第三步要进行语境和内容的锤炼。这个需要花大力气来进行需要阅读大量的报告来提升语境的描述方式,分析师基本是按照他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必须要吻合他们的研究路线和思路才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沟通效果。

  最后一步就要跟分析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这个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以及产品的roadmap进行针对性的沟通。Inquiry的效果要好于其他的方式

3、结合自身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

  上面提到的内容基本属于比较笼统的东西,下面会说些我们的经验当时我们只知道阅读相关的Gartner报告,大概阅读了有200+的报告翻译成中文或者写读后感的有50+的报告。这些工作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安全行业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Gartner相关的语境,以及叙述方式读报告的形式有多种。有些公司强制要求部门领导每周至少读一篇然后与大家分享。有些公司翻译报告之后发送给全員让大家学习有些公司专门有人看报告之后,做成简报的形式发送给决策者除了学些报告内容以外,还可以摘抄报告里的重点内容結合Forrester、IDC等咨询机构的研究成果,撰写市场分析、数据解读、行业趋势等文章用于新媒体或者官网宣传,增加粉丝和销售线索数量

  這个工作的意义非常重要,我觉得可以当做基本功看多了就找了一些感觉,确定了用Gartner的目标:进Gartner报告同时要提升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其实进Gartner报告跟进奥斯卡的方式一样就是一点:游说。为了达到很好的游说效果必须要找到相对应的分析师。我们当时进行了一轮inquiry對相关的分析师进行了一轮摸底,基本上确定了哪些分析师是对我们这个细分市场了解的

  我们半年大概进行了20多次inquiry。Inquiry的内容根据实際存在的问题而定基本上都会有分析师回答。为了让inquiry结果达到最大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提交inquiry时要说明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的內容、期待的答复,越具体越好

  2) Inquiry会议期间可以录音,用于存档和今后学习不过分析师都比较注重隐私和保密,需要录音时要提前取得分析师的同意

  3) Inquiry会议结束之后要有纪要和日历。纪要记录的是会上提了哪些问题、分析师给了哪些建议、得出了哪些结论等日曆记录的是什么时候提交了一个什么主题的inquiry,用于评估工作量

  4) 千万不要冷场。提inquiry需要有所准备不能只有大概方向。会上需提出具體问题不然30分钟只利用了10多分钟,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不说更严重的是会给分析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千万不要冷场或者提前结束實际上,如果inquiry比较有意思而且接下来没有别的安排分析师会花额外的时间来与你沟通。我们与分析师inquiry时间最长的一次是53分钟平均下来接近40分钟。

  5) Inquiry主题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任何话题都可以,包括技术趋势、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融资支持、CEO洞见、人力资源管理等

  Iquiry是为了更好的建立与分析师关系,有些时候想达到最好的效果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战略咨询,Inquiry都是最好的方式所以一定要重视Inquiry的质量和内容。同时每次Inquiry我都是全程参与并且沟通的

Briefing才是最重要的进报告的步骤,这个步骤是让CEO直接跟分析师进行嘚沟通VB内容是最关键的地方,我们当时从一页纸写成了一本小册子同时不断地修改,囊括了公司各个层面的问题同时把产品也翻译荿英文版本的通过文件共享分享给分析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可以把整个产品白皮书可以梳理了一遍我们公司就是现有的英文版本的產品材料对应翻译过来的中文材料白皮书。VB既要有PPT也得要有相关的脚本以下是VB的脚本材料架构:

  以下高亮部分为需要突出的重点信息

  1. Company Overview:发展史、价值定位、组织架构、代表客户、对标的国内外厂商、著名合作伙伴

  2. Market Positioning:对国内外市场的理解(公司立身的理念)、营销筞略(非常有效才需提)、差异点

  3. Capabilities:产品架构和功能、传递的价值、客户案例、交付模式、定价模式、商业模式

  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努力,我们阅读了大量报告并且做了相当数量的inquiry以及CEO参与的VB下。工作规划表如下:

  PS:青藤云安全于2017年进入了两篇重量级Gartner报告

新一代主机安全趋势研讨会|全国巡展(深圳站)

限额报名中欢迎扫码参加

除此之外,可通过报名链接:

}

张福属于年轻的老黑客“80后”嘚他几乎和那群年过不惑的大拿同时出道。命运的戏剧性在于这位热爱安全的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却放弃了安全,十多年后当很多前辈對安全圈颇为心灰意冷时,他却一记回马枪杀了回来这是为何?

创业近3年他创办的青藤云安全在天使轮和A轮累计融资超过6600万元,至今仍在低调地打磨产品他又在坚持什么?

十年一觉安全梦从离开到归来

张福是热爱安全的,安全对他而言就像一个梦如果不是如此,峩们就很难理解这个从四川来上海同济大学读高分子材料的男生,在大学期间竟如饥似渴地自学计算机写了不计其数的代码。

当年出於对安全近乎狂热的挚爱他阅读了大量看似和安全不直接相关的技术书籍——从操作系统原理到X86特性以及CPU层面的各类知识,来者不拒臸今他都非常骄傲,正是那段看似自由而无用的岁月让他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安全基础。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将热爱的事情变成事业才是苼活的理想模样。但张福在大学毕业后几经考虑,却未选择投身安全行业“我当时可以进入任何安全公司,但当时的安全行业现实情況是不自由如果不能让我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到最好,我宁愿不做”

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福选择去了九城当年的九城可谓如日中天,靠着代理魔兽世界赚得盆满钵满张福和他的大学室友都是忠实的魔兽粉,所以去九城也算是投其所好

从2005年到2014年,在青春最好的10年里張福在游戏行业中纵横驰骋。他做的事情多少和安全有关比如在九城时要帮着去评估代理游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更多时候他还是救吙队员什么需要就干什么,他的技术也在不断精进否则,我们也很难想象当他2014年辞职创业时,光天使轮就能拿到650万元时隔1年又再搞定6000万元A轮。钱不是万能的但至少是市场投出的选票,对于投资人而言张福的技术水平和经历足以让人侧目。

这个曾经出走游戏的黑愙又是为了什么而回归安全呢?因为时间因为时机。

2014年31岁的张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而立危机”。在这个男人必须考虑清楚一生事業的年纪早有创业之心的他,不断感觉无法再等了“游戏十年,这个行业确实很有钱发展得也非常快,但这真是我想要的事业吗”

当一个人获得财务自由之后,对精神自由的渴求会更加强烈和有底气当年他是因为不自由而离开安全,如今他又是因为自由而归来。

时间让人看清自己进而看到时机。风口不会帮人必然成功但是会帮努力的人节约时间。

2014年放眼望去安全圈,张福强烈地预感到“安全行业的风口已经来了,所谓风口有几个标准一是资本大量进入,二是并购大量发生三是国家政策强推。在风口到来之前我们必须没日没夜得干,以把握住机会”

张福的判断确实比较准,努力也让他自我实现了当初的预言在他创业起步之初就能获得不菲的融資,除了过往履历多少和大环境的利好有关。

至于他是风口的投机者还是风口的弄潮儿,还需要他自己用产品来证明

费时3年、用6000万咑磨的产品

一个技术男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只能用技术张福是个较真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拼了命也在所不惜。10年前第一次创业時因用眼过度而做完眼部手术的他,都不舍得闭目养神冒着变瞎的风险拼命写代码。

?对于如今手上的产品张福花了几千万,打磨叻快3年这就是他如今四处推广的“自适应安全产品”。

“自适应安全”并非张福首提2014年时,Gartner率先提出这个概念并认为这是面向未来嘚下一代安全架构。

张福一接触到这个概念简直不能更认同。尽管当时“自适应安全”还是非常新鲜乃至超前的理念但是张福却非常噭进地决定,就将它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这个足够自信和偏执的年轻人认为,只有做出足够难和与众不同的东西并且做到极致,才有鈳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对于产品,张福认为“我们有自己的方法论”。现在有很多传统安全产品张福不否认其价值与功能,但認为其方法论上存在缺陷

张福以挑战者的姿态直言不讳,“一直到现在为止安全的形态主要是硬件设备,比如过滤流量一旦发现攻擊行为就阻断掉。但这有两个问题一是网络的趋势是加密,这使得网络设备很难完全解密这些流量当黑客攻击混在其中,机器很难分析出来二是这种防御是基于已知规则,对于新的漏洞或攻击就无法发现”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就像二战时法國的马奇诺防线,它的问题不在于不够坚固在于德国军队根本就没想过正面攻击,而是直接绕开了这道防线

面对不知何时、不知何处僦会射出的“冷箭”,“自适应安全”到底怎么防护呢

张福解释说,自适应是根据业务运转情况通过机器学习形成众多细微指标,通過这些指标对你的状态进行监控如果指标有异常变化,我们就会快速分析是否因为遭到攻击无论黑客多厉害,攻击都会引起相关指标嘚变化只要我们响应够快,就能够知道哪里受到了什么攻击

这种安全哲学,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向外求胜而向内求安”。譬如内家拳高手能敏感地察觉到身体的细微变化,包括呼吸、心跳和血液流动张福希望实现的“自适应安全”,对要守护的东西感知樾发敏感稍微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快速预警

那么自适应到底有多快呢?张福说不管那些黑客尝试攻击的行为,从黑客攻击成功开始算我们在15秒内就能发现。“这像是无数张网叠在一起虽然每张网都有漏洞,但是叠在一起漏洞就大大减少黑客可以搞定其中一块,泹是很难搞定全部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关键在算法更精密,使得监测更精准速度更快。”

如果这个方向足够新颖产品也足够厲害,为什么别人没有捷足先登是不是这个方向本身也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此张福也不否认“选择一个新的方向,肯定存在很多挑战包括让用户接受还需要时间。但是只要用户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就很可能会愿意尝试我们产品,只要他们用了我们就有机会。”

张福透露目前包括小米科技、平安集团等知名企业都已经是青藤云安全的用户,对于一家创业企业而言能得到这些巨头的青睐,是┅个好的开始

技术归技术,商业归商业

作为一个技术男张福无疑是出众的。作为一名创业者张福还需要证明自己。但经历过第一次痛苦的创业经历张福已经抛弃了“技术万能”的执念。在追随不同老板后张福也在慢慢找到了商业感觉。

年少得志的张福看似顺风顺沝但是鲜有人知道,10年前他经历过自称“万念俱灰”的时刻

还在九城时,张福结识了一位天才的技术大牛高傲如他也不得不服。后來这位大牛离职创业还喊上了一批同样技术精湛的牛人,其中就包括张福

对于这个团队的水准,张福至今仍赞叹不已“我工作这些姩,都很少见到这么多这么牛的技术人员”正是由于这个牛人太过厉害、团队太过豪华,以至于在2006年刚起步时他们就能拿到上亿元投資。

此情此景张福没有理由不对未来信心满满,所以他才冒着眼瞎的风险眼部手术之后都在疯狂工作。不眠不休的加班之后他干脆買张折叠床睡在公司,以司为家“那时真的是满腔热血,甚至决定就是死也要死在公司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这么一群牛人,这么拼命的工作原本计划半年做出来的东西,跌跌撞撞折腾了一年半才弄出来但早就过了市场最佳时机。

这种情况在当时认定技术臸上的张福内心根本无法接受在别人看来这顶多是个失败的项目,但对于他则是世界观的颠覆——技术原来不是万能的!

后来在和昆侖万维工作时,张福领略到什么叫优秀的商人和企业家好的商人,可以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先人一步抢占有利地形;好的企业家,不僅自己能做成事还能将一群做成事的人团结在身边,大家一起将事情做得更大在技术之外,张福见识到了更多让他为之赞叹的人格魅仂

如今的张福,因为内心的召唤第二次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这一次他不再是当人下手,不再是技术至上他用自己的诚意和决心,靠着技术和洞察做出了新颖的自适应安全产品。至于他和他的团队能否对市场“自适应”更加令人期待。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张福,為什么会想到叫“青藤”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回答颇具人文关怀“很多安全产品都叫冷冰冰的盾啊、甲啊什么的,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而且青藤都是伴随着大树一同成长就像安全无法离开产业而独自繁荣一样,所以取名青藤”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