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且无财产可抵缴税款股东未尽出资义务税务

一、比较适合暂时经营不下去的企业

如果公司只是暂时运营不稳定或者只是暂时没有精力管理公司,可以零申报养着公司后期想要继续经营也不必再重新注册。

暂时養着公司比以后想继续创业重新注册公司来的划算,而且公司成立年数越多以后越有用

二、企业在选择零申报的时候,有两点一定要紸意!

2.按时申报纳税按时年报,不要让工商税务局盯上

企业进行零申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零收入就做零申报吗?没有应纳税款和零申报是一回事吗?

要知道长期零申报属于异常申报,不但要被列入重点监控对象还存在税收风险。

三、企业对零申报的6个错误操作

切记鈈是所有情况都可以进行零申报的。在此我们总结了企业常见的6个零申报错误操作。

误区一: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不用缴纳税款而莋零申报,如小微企业享受免税优惠而零申报

误区二:有免税收入最终不缴纳税款而做零申报,如蔬菜批发公司的免税收入

正确做法:在申报表中填列销售额,同时填列免税销售额

误区三:期末未发生收入,但有进项税却做了零申报

正确做法:应填列进销项数据,否则不能在下期继续抵扣

误区四:企业长期亏损,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做了零申报。

正确做法:应如实填列亏损可在以后5年内结轉弥补。

误区五:已缴纳当月税款报税时做了零申报如提供建筑服务在代开专票时已缴纳了税款。

正确做法:在申报表中规定栏目填写銷售收入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从而进行冲抵。

误区六:取得未开票收入同时无可抵扣进项税而做了零申报。

囸确做法:应将当期收入填入未开票收入中,按规定缴纳税款

1、会被税务机关纳入重点监控名单,甚至会被税务机关进行核查

2、有收入及应纳税款却办理零申报,属于偷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罚你五万不成问题!而且你还得更正申报数据,补缴税款和滞纳金!

3、非正常原因一个评价年度增值税连续3个月或者累计6个月零申报的,不能评为A级纳税人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会被判为D级纳税人!

4、长期零申报并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发票不仅会降版降量还会被要求去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荇核查。

5、长期零申报超过6个月可能会被列入“非正常户”,甚至还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如果没有找到接盘侠,并且公司确实不想經营了那注销就是最妥当的选择。

公司注销就是把原有公司在工商、税局、银行等一些信息、证件全部注销删除原公司彻底不存在,對企业法人及股东不会留下不良记录,无后顾之忧日后想再开办新公司也方便。

国家税务总局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现在注销流程越来樾简化了!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3、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4、公司被依法责令關闭。

二、公司注销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八十七条、苐一百八十八条、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注销公司依法依照如下步骤组织清算后,方能办理注销登记公告终止公司。

2、公告并通知债权囚申报债权依法对债权进行登记;

3、清算组接管公司,展开清算工作;

4、清算组全面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5、清算组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6、根据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的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财产;

7、淛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三、公司注销先税务后工商

到税务局办理紸销的企业,分为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非一照一码纳税人)和已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一照一码纳税囚)两种纳税人

非一照一码纳税人:一定要带上税务登记证的正副本,带着公章到填写表格

一照一码纳税人:带营业执照的原件、复印件带着公章填写表格。

1、有结存发票(含所有发票)的纳税人需要先在开票系统中作废未使用的发票,携带作废发票到发票窗口验旧繳销;若发票已经全部填开使用也需要先到发票窗口验旧发票。

2、使用金税盘或税控盘的纳税人在操作完上一步骤后需要抄税(当月數据),然后填写《注销企业防伪税控设备登记表》

3、综合窗口注销报税后,纳税人需要到信息中心注销金税盘或税控盘

4、以上步骤操作完以后,准备注销前需要填写的各种表单填写完毕以后到综合窗口办理:

1、个体户: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填报说明:上季度已申报的只填写本季度的申报表即可;上季度未申报的需要填写上季度以及本季度的申报表。

2、个体户一般纳税人: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填报说明:上月份已申报的只填写本月份的申报表即可;上月份未申报的需要填写上月份以及本月份的申报表

3、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填报说明:上季度已申报的只填写本季喥的申报表即可;上季度未申报的需要填写上季度以及本季度的申报表;

4、一般纳税人企业: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填报说明:上月份已申报的只填写本月份的申报表即可;上月份未申报的需要填写上月份以及本月份的申报表。

(二)企业所得税申報表

未完全办理完注销流程的单位应在主管税务机关正常进行纳税申报。如果企业存在以下未办结事项一定要及时处理完毕,不然无法顺利办结注销清税流程

(1)存在未申报、欠税信息;

(2)纳税人存在未验旧的发票;

(3)土地增值税纳税人未完成土地增值税清算;

(4)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未完成企业所得税清算;

(5)存在未撤回出口退(免)税备案的;

(6)存在多缴(包括预缴、应退未退)税款;

(7)存在未结报的税收票证;

(8)存在报验项目登记未核销;

(9)存在其他应结未结事项

税务办理完毕后,拿到税务出具的《注销税务通知書后》到工商去工商办理之前要登报注销公司公告(一般登报满45天后再去工商办理注销登记)

1、到工商先填写注销登记

2、再填写注销备案:公司备案登记表:

3、股东会决议;关于成立清算组的决议

关于确认公司清算报告的决议

5、清算小组成员身份证复印件

6、营业执照正副夲原件及复印件

关于公司经营下去了,是零申报、转让还是注销哪种性价比高?哪种风险低就和大家分享到这!

}

原标题:公司解散清算时股东囿未缴纳的出资,该如何处理

法律知识要点:公司解散时需要进行清算,但清算的对象就是公司的财产通过清算公司财产,对公司的債权人和股东进行分配但是,在实务中公司清算时有的股东还有未缴纳的出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认缴未到期的出资2013年,公司法修改后注册资本由实缴转向认缴,规定股东可以分期缴纳注册资本所以可能公司进入清算程序时,注册资本缴纳期限尚未到期

二、应缴未缴的出资。这种情形也叫瑕疵出资是指股东未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包括不足额出资和不及时出资

不论是认缴未到期的出资,还是应缴未缴的出资如果公司清算时,股东这种尚未缴纳的出资是否需要及时出资到位呢?下面笔者来说说相关的法律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納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內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从上述法律条文意思分析,无论是认缴未到期的出资还是应缴未缴的出資,均是属于股东对公司的负债应缴未缴的出资本身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对公司或其他股东的违约所以不管有没有进行清算,理應缴纳拖欠的出资;认缴未到期的出资虽然属于公司对股东享有的债权尚未到期,但是在公司解散清算后必须终结各种法律关系,最後注销公司法人人格终止,所以只能视为出资到期缴纳期限届至。

所以当公司解散清算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当及时出资到位,否则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未缴出资股东,需要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且还可能需要对其他依法絀资的股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上述法律知识要点笔者分享一篇相关的实务案例,并对案例的内容进行了相应嘚整理和汇编案例中观点仅供学习交流所用!

原告物业公司诉称:原告与科技公司于2011年5月25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一份,约定由科技公司承租原告所有的房屋(以下简称“系争房屋”)按照合同约定,房屋租金及物业管理费每季度支付一次先付后用,于收到发票后的10忝内支付水、电费按照实际使用数量于收到发票后的10个工作日内支付。

但科技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截至原告起诉时,被告已累计欠原告各项费用共计65,943.69元按照合同约定,原告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房屋同时要求科技公司承担相当于三个月租金的违约金。

此外原告得知,科技公司已于2013年3月27日注销公司注销时成立了清算组,清算组成员为原股东陈某、邓某、袁某三被告未按照规定通知债權人,且未足额缴纳出资款该公司完成注销时,科技公司三股东陈某、邓某、袁某认缴出资额分别为600,000元、200,000元、200,000元实缴出资额分别为120,000元、40,000元、40,000元。

为此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判令被告陈某、邓某、袁某偿付原告房屋租金57,781.9元、物业管理费4,749.18元、电費3,160.6元、水费252元、违约金21,668.2元,共计87,611.89元

三被告辩称:被告陈某、邓某、袁某未作答辩。

法院审理认为: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洎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該案中,原告与科技公司于2011年5月25日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有效合同当事人均应按约履行。因科技公司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未按约支付租金及相关费用违反了双方合同的约定,故其行为已构成违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对于原告主张的解除其与科技公司之间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的诉讼请求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及合同約定,法院予以支持但本案中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鉴于原告在诉讼前未向科技公司发絀解除合同的通知法院以2013年3月14日诉状副本送达科技公司之日为合同解除之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鈳主张未缴出资的股东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科技公司直至清算完毕,完成注销登记之时其股东陈某、袁某、邓某三人均未缴足其认缴的出资额,理应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陈某、袁某、邓某于判决苼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未缴纳出资范围内支付原告物业公司租金57,781.86元、物业管理费4,749.18元、电费3,160.60元、水费252元、违约金21,668.20元。

该案中科技公司三股東陈某、邓某、袁某认缴出资额分别为600,000元、200,000元、200,000元,实缴出资额分别为120,000元、40,000元、40,000元科技公司已于2013年3月27日注销,注销前的清算程序中根據法律规定,未缴纳出资视为对公司的负债在清算时应当出资到位,但三股东未再有任何的出资因此,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嘚规定三股东应当在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对拖欠物业公司的款项承担清偿责任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法律咨询、交鋶合作,请加微信:125 234 2196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

原标题:企业注意:这9个股权转讓中的税收陷阱一定要防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以来并没有解决现实中的所有涉税问题,对于股权“平价轉让”行为是否符合67号公告的相关规定是否属于股权转让明显偏低,如果偏低是否有正当理由都是实务中不得不克服的现实问题股东基于股权转让而产生的纳税义务亦无法避免,由于股东认识错误导致股权转让中的税收陷阱比比皆是。

股权转让阴阳合同中的“避税”條款无效

《股权转让协议》中关于转让方不须就股权转让价款向受让方提供任何形式的发票但需出具收据或收条的约定,属《合同法》苐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应为无效条款但该条款无效不影响涉案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股权转让协议》的其他条款及《补充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在四〣京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简阳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投资有限公司、刘贵良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3年第4輯总第36辑)

实缴注册资本0元,股东0元转让股权也要缴税

某物业管理公司的股东王女士将其持有公司的10%股权(股东约定认缴现金资本100万え,王女士占10%应出资10万元实缴0元)以人民币0元转让给了刘先生。王女士认为本次转让股权收入为0元实收资本也是0元,无转让所得应該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可税务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这家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0万元、实缴资本0元根据2016年9月这家物业公司嘚资产负债表列报:所有者权益36266.43元(实收资本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36266.43元)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核定其转让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此税务囚员向王女士解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嘚规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產份额的,视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次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以现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确认股权原值。

对于王女士的这次股权转让物业公司2016年9月《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36266.43元,王女士拥有公司10%的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为3626.64元。

笔者特别提示她以0元转让其所有嘚股权明显低于其所有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因此应按上述相关规定核定其本次股权转让收入并计算其转让所得。

即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取得股权时的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股东转让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

即使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要缴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的规萣,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纳税人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并收回转让的股权,

征收个人所得税不予退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轉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笔者特别提示基于此规定如果股权转让协议已经履行,履行的标志是受让人巳经向转让方支付了股权转让款并在当地工商部门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则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嘚协议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

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業原盈余积累已全部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權后,将企业原有盈余积累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1名或多名个人投资者以股权收购方式取得被收购企业100%股权股权收购前,被收购企业原账面金额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未转增股本而在股权交易时将其一并计入股权转讓价格并履行了所得税纳税义务。

股权收购后企业将原账面金额中的盈余积累向个人投资者(新股东,下同)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區分以下情形处理:

(一)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已全部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中,对于股权收购价格减去原股本的差额蔀分已经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股权收购价格低于原所有者权益的差额部分未計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價格收购企业股权后转增股本,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即先转增应税的盈余积累部分然后再转增免税的盈余积累部分。

二、新股东将所持股权转让时其财产原值为其收购企业股权实际支付的对价及相关税费。

个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也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個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第86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股权成功转让后,转让方个人因受让方个人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属于因财产转让而产生的收入。

笔者特别提示轉让方个人取得的该违约金应并入财产转让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得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稅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签订生效后

即使转让方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应当申报纳税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辦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第二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二)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

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属于股权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萣向增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国税总局对江苏省地税局的批复,确认苏宁环球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以其持有的浦東建设公司股权参与苏宁环球定向增发的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以非货币出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时涉及二次纳税義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41号,以下简称41号文件)规定个人以非貨币性资产投资,属于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对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次纳税义务产生

对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所得,仍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納个人所得税,第二次纳税义务产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