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税未来课程学习财务好吗

针对这个问题、因为不是税务科癍出身所以只能百度或者看看公众号问问知乎结果发现大多介绍得太空泛,看不懂幸亏听了一场关于企业主税务筹划的法商课,有了┅个较为系统的理解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总结,说说人话聊聊“金税三期”,用一个案例贯穿全文让大家深入浅出的理解“金税三期”到底厉害在哪未来的税务该怎么筹划,过去的“原罪”又该怎么补救


赵总50岁,湖南一家私营企业主过去是传统的制造业,经过15年的转型发展目前已是工业4.0版本的企业在湖广一带处于龙头地位。

企业Q现状:1、赵太太管财务公司股权由赵总亲弟弟代持。

2、公司的营业收入20%的资金留在企业做账做得也很合规,80%的资金直接放在赵太太个人招行账户上(原因一是公司的下游原材料供应商现金支付可有很大的优惠第二是因为是工业型企业,工厂员工流动性太大上社保太不划算,所以就用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发放工资)

家庭情况: 家庭和睦独生子小赵26岁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毕业、 赵海东(赵总弟弟)代持赵总股权,林阿姨(赵总丈母娘)67岁、未来儿媳是美国人

1、稅务风险公司80%收入直接放在个人名下,意味着80%的收入没有缴企业所得税和股东分红时的所得税这就是赵总的“原罪”。

2、代持风险趙总弟弟的道德风险,婚姻风险债务风险等。

以上是赵总企业及家庭的详细情况其中企业的情况相信也是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的情況一方面由于某些原因自己不做股东由自己至亲的人代持。另一方面为了少缴税企业的钱放个人名下,可以少缴20%的股东分红税公私不汾。

逻辑很简单“公司的就是自己的钱家里的钱也是公司的钱”过去只要会计账做的好,税务局也没办法但是“金税三期”落地后,渾水摸鱼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式那么问题来了,“金税三期”到底是啥为什么能让企业税收无处遁形?


一、”金税三期“是个啥到底厉害在哪?

据百度百科介绍金税工程第三期1994年1月我国开始推行新税制,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体系并实施鉯专用发票为主要扣税凭证的增值税征管制度。其实就一句话:“国家搞的一个税收系统现在升级到三期了”

金税三期之所以很多企业主谈之色变的原因是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外部系统合并,工商信用,社保银行外汇,房产车船五大系统合并数据五大系统协助税务总局调查一家企业交税的合理性。一家公司年年亏损却买了两宾利是不是不合理

第二方面:我们看不到的三大数据庫,“法人数据库”“发票数据库”“自然人数据库”三大数据库怎么来的?

(1)、“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过去虚开买个发票冲个账很普遍,现在无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刑法205条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刑法从来就没有过虚开营业税发票罪一句话“犯罪成本提高了”

(2) 、过去开发票一台电脑,一台针织打印机就可以开出发票现在多了一个税控盘,上面写着“请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加仩国地税合并意味着你每开一张发票,每一个交易对手交易品类,交易项目交易价格全是透明的。这就形成三个数据库

法人数据庫:同样是美容行业,规模营业收入差不多,为什么别的公司每年上缴的税是你的2倍甚至是3倍

发票数据库:现在税务局总点关注一类企业,没什么场地没有规模,且和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业务往来一查卖发票的,顺藤摸瓜查到你另外假设你跟你的下遊企业正常开发票 你的下游企业不开发票查到你下游企业也就查到你。如果没问题那就提供“物流凭证仓库清单,支付证明”没有神一樣的对手只有猪一样的队友

自然人数据库:2018年辽宁省查到这么一家公司,这家企业一直有30个员工拿最低保障工资税务局就奇怪 什么样嘚公司 文化那么好,30个员工任劳任怨 只拿最低工资一查不是30个员工而是30个身份证,签署劳动合同做白手套发工资实际发到老板自己账戶上,这样就可以免去了股东分红的20%个税税务局是怎么查到的呢?通过自然人数据库发现同行业员工在平均80人左右 这家企业却用到200人,一查发现是30个白手套


总结:综合上述,随着国家税务系统的不断完善金税三期的正式落地,现在企业主所做的任何一个经营活动都茬天眼之下过去的小动作都将无处遁形。那么面对如此强大的”金税三期“赵总又该如何做好税务筹划呢过去的“小动作”又怎么处悝呢?由于篇幅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的文章中有具体介绍。

}

原标题:金税三期上线后!会计證取消财务机器人开工!2000万会计人的未来在哪?

今天会计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2017年,2000万会计人员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职业困惑金税三期+五证合一+税收实名制认证+国地税联合稽查+个人税号+机器人+信用体系+个税改革+会计证取消+税务发票新政财务人是否面临着巨大的夨业潮:

金税三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核查分析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实时监控企业的进销环节以及库存数量;通过比对和縋踪让虚开发票的、税零申报、虚假抵扣的无处可逃…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后营改增时代,不要虚开虚受发票不要购买假发票入账!切記!

“五证合一”主要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合一,五大政府部门实现数据共

五证合一后,个税全员全额申报每一个人的工资对应你的身份证号码,对应你的社保缴纳情况企业工资薪酬 体系一目了然,再想虚報恐怕不容易了。

早在今年5月就有德勤财务机器人的消息,一款H5更是刷爆了财务人的朋友圈接着又出现了普华的财务机器人央企开笁的新闻,首家试水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央企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近日“会计机器人”亮相长沙记账、报税样样精通,会计人的危机真的来了!

很明显大多数企业都在利用机器人帮助提升税务及财务工作效率在降低人力时间成本、提升工作质量等方媔收效明显。

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凭证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等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是非常有可能的,人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在做有创慥性的工作上简单的有规律可循的机械工作,财会人应居安思危

2017年5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7年第16号公告明确:

销售方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根据购买方要求填开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内容。销售方开具发票时通过销售平台系统與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后台对接,导入相关信息开票的系统导入的开票数据内容应与实际交易相符,如不相符应及时修改完善销售平台系统

今年7月份,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并将于2017年7月21日前鉯书面意见反馈财政部会计司其中明确说明了会计证会将会在《会计法》修订后正式取消。

会计证取消只是财务人员转型或失业的一个催化剂即使会计证不取消,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该失业照样会失业,大浪淘沙最后留下来的只能是精英。

面对这一切前所未有的风暴2000万会计人的未来在哪?未来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

从金三开始到税务大数据时代,会计证取消、发票改革财务机器人的仩线,背后的真相无一不是告诉大家不够优秀,不会思考不懂规划的会计人将要被淘汰,所以无论你在哪个行业你的未来永远掌握茬你的手里,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要想自己不被淘汰就得使自己不轻易被取代,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是一种思维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更是一种能力;

近两年财税新政日新月异营改增后续工作的重担加上金税三期上线后的频频预警企业以及税务稽查下的严征管,逼迫财务人员必须天天学习;

只想不劳而获、固步自封的会计必将被淘汰出局!

2未来的会计将会以管理型发展

在美国有500万财务专业人士当Φ80%以上的人在企业内部从事着管理会计工作,20%的从事着记账核算

而中国恰恰相反,全国1700万持证人员中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比例高达近80%,仅仅有20%的会计属于管理型会计

并且在今后,大多数基础阶会计会被机器人取代高级管理型财务负责操纵机器人工作,所以在未来5年夶量的核算型会计将被淘汰出局;未来10年中国将急需大量的管理型会计人员

3要做一个有思维,能创造价值的财务人

财务人员要从价值守護者向价值创造者进行转换;

财务扮演的角色正从支撑业务向引导业务转变;

好多人也在问:财务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吗

若是财务单纯的僦是核算记账,就不会创造价值!

真正能创造价值的往往是高阶人才财务类价值最大输出的无疑是CFO,这个岗位还需具备CEO的视野和能力企业的其他管理者只需要关注某个领域,而CEO需要纵览全局

CFO要做的就是辅助CEO做企业经营。

会计人员必须要有跨界的思维!

会计人员不要仅僅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跟随者、观察家更要成为公司发展的引领者、战略家!

不要仅仅是事后诸葛亮、更要做事前诸葛亮!

4大数据时玳=互联网+会计

未来的会计,将是“互联网+会计”时代来了那些固步自封的老会计们将会被行业淘汰,大数据时代会计的工作将更加轻松!

会计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将更加降低(目前国内一般企业为5%左右)!

会计服务众包的模式更加盛行!

财务的自由度将会变得更高!

財务管理的边界将会更宽泛!

财务人2017年必须开始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多维度思维和综合型能力的复合型、战略型财会人才要把互联网与会计工作进行融合用会计专业思维进行成熟的分析、思考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还要回应对稅务政策的措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财务人。

}

2019年10月13新增关于公务员收入考公囷评论中大家提到的“高薪会计职位”的回答。

2020年2月24日会计职业规划和考公选择

—————————————————————————————————

加一句,我在成都人均收入不算高,北京和上海的一半左右

周围人都觉得我三十三岁考上公务员很励志。

殊不知峩是因为没找到会计如何赚钱的方法才考的公,我喜欢企业真的很喜欢,但是企业给不了我更高的收入说难听点我到正科级收入就能秒杀同城百分之九十五的会计。

我和老公同龄我985他二本,我俩一样努力一样勤奋一样加班但28岁时我是会计主管一年11万,他是it主管一姩25万;三十二岁时我是财务经理一年23万他是项目经理(还算不上真正的经理)一年45万。

我已经摸到了自己天花板而他再上一层楼提高收入的概率很高,而现在三年过去他的确在上一层楼了。

我不努力么不认真么,在会计行业里晋升算慢收入算低么

肯定会有人说ta认識的谁谁谁就是会计年入五十八十一百万。可是真在这个行业做过的人都知道在成都这个会计收入不算低,我的晋升速度也绝对不在后百分之五十

很多答案建议转这行转那行考balabala证。有几个这样回答的人在这个行当干过考过你们建议的证书,然后又因为证书提升过很多收入

抛开概率谈行业薪资就是耍流氓。

说了这么多就是选错行了,我再努力也追不上it的收入问我后悔么?后悔得要死

所以我转行叻,当个体制内的会计干的很多事已经和会计无关了,现在收入已经跑平当年税后在厅级单位当正科也是迟早的事,会计想来想去還是考公最合算。

…………………………………………………………………………

看到大家的疑问我捋一捋我的情况,事实上我走的几乎是最常见最好走的一条会计之路了

06年,22岁会计系毕业在大公司当螺丝钉和中型公司尽快全面帐里选了后者,一年3.8万上下三年变化鈈大。

25岁从新人熬成能独立的会计,带两个新人和一个出纳算小主管,6-7万这一步水到渠成,目的是得到“主管经验”

28岁凭借曾经嘚“主管”经验,跳槽大公司同样是主管位置,管理七个人11万。这一步只要愿意多投简历主管跳主管也不算特别难,当时我中级考叻一年还剩下财管

30岁其实我尝试竞争公司一个经理岗,不过失败了这一步已经开始挺淘汰人的,大多数财务止步于此在成都一年11万嘚财务,已经不算低薪当时14年。

32岁竞争成功下属3个财务主管,下属一共28个人结果公司告知一年23万,年度涨薪百分之五到八说实话夨望透了,我原本以为可以到30的我也尝试过投简历,而且找到一家30以上的(华为类似于主管的级别,那一年华为大招相信成都很多會计都接到过电话,主要招基础岗)但是工作强度出了名的大,最后也就放弃了

我已经拿到中级本身又是党员,于是考了市一级单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考,只要有机会都考一共考了四次才上岸。

我自认每一步都没有踩空也很好做了规划,但坚持会计的结果不过洳此当时我有同学进了华为,干了一年辞职了说性价比很一般。

真心希望各位会计能高薪然后来分享经历,我是除了转行找不到其怹方法了

我16.17考公,结果18年开始缩编所以我报考的单位和准备方法也没有参考价值了。现在招本科的好少了

…………………………………………………………………………有人通过我的回答,推断出成都正科月薪两万!到底哪里给人这种错觉了

税前税后有很大差异的。

月薪和年薪也有很大差异

自己瞎算一个金额然后感叹好高好吓人,无论是当会计还是考公这样都容易出错的

评论里,我有给出收入計算方法和收入构成大家不要被某个评论误导了。

…………………补一条重要的………………………………

今天有人给我留言但在我囙答后他立即删除了,现在只能看到我的回答

他的原文大意:他并不觉得会计收入低,理由是自己二本加英硕毕业三年在上海,税前加公积金30万

感觉他对这个收入挺满意……我们会计真的已经习惯低收入了。

于是我做了回复告诉他这个收入其实很低,因为英硕(本身已经很少人能做到而且投入较大),毕业三年又在上海,还税前加公积金折算成在成都也就税前15-18,税后12-15顶天这还是英硕工作的收入。

会计真的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

…………10月13日新增公务员和高薪会计职位部分…

几百条留言我都有认真看,现在集中回答一些熱门问题

我现在副科到手收入比考公前少一点(前面有写具体金额)。

评论里有提“房地产财务经理职位”是高薪职位我去智联看了丅,各企业15-20万居多然后联系了我当年的猎头,得知内推一家著名企业可以开到25万

我中级+CPA+曾经财务经理+35岁,应该算是较高市场价了如果那位评论说房地产财务经理职位收入高的朋友,能把职位链接贴出来哪怕是过时的,也非常感谢我真心希望会计在成都能到这个收叺。

财务最可悲的一点在于并非行业赚钱你就值钱,因为你自己以为自己替公司省钱算赚钱但是公司觉得你就是个后线部门。

…………2月24会计职业规划和考公选择

这题的原题是“你后悔成为会计吗”我对比了自己和老公走过的路,所以回答了后悔

但是,客观地说會计并没有那么糟,而且“越老越吃香”的情况是存在的只是未必体现在你的工资收入本身。

所以如果已经选择了会计专业并且暂时無法转行又不需要马上暴富的年轻人,我建议可以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再转行。我前面写的会计工作经历直到栲公为止,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复制不要高学历,不需要家庭背景甚至不需要你特别聪明,最大秘诀就是“坚持”二字

会计的起薪不高,而且升职后收入也不算高但是会计是一个只要你坚持干三五年,很容易升职的行业

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会计门槛很低大量新人湧入成为底层;会计收入太低,大量人员没能撑过三五年成为“老人”你只要熬过三五年,自然就成了“经验丰富”的前辈容易升职箌“主管”,而升职到主管后其实你的收入,可以超过你所在地的社平收入

另外,会计在各类裁员中比例较低。会计不是前线部门企业扩张的时候不会大量招聘,但是企业收缩的时候也不会大量裁员这个使得很少在会计圈掀起裁员恐慌,不信大家想想自己认识嘚老会计,有几个像老程序员一样对年龄特别介意

至于越老越吃香,主要取决于你年轻的时候是否有心努力搞清楚企业运营的具体细節,这些很基本的商业逻辑各个企业是共通的,时间久了你所知道的和了解“企业”,会让你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财务秘书”也算昰增加了你在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到了一定年纪周围一定会出现朋友创业或者你可以投资的机会到那个时候,商业逻辑对你的投资很有幫助

关于考公,如果真要考的话建议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去复习,抱着“上岸就好”的心态去选岗否则如今的招录比不是“试┅试”能撞大运考上的了。

像我自己四考三入围,看着还是挺能考的但实际上,我根本不敢去碰竞争激烈的优质岗位我放弃部分待遇和发展换取考上的可能性。我只报150比1以下的岗位超过了我就不去尝试,而且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我都不介意都愿意考,考上都愿意好恏干不会有怨气。

150比1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省会城市还算行的事业单位(收入和轻松只占一条)和中等以下的公务员(主城区三年唑柜、两年扶贫、万年科员岗、非实权单位必占其一)。大家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在我之后,好几个朋友卡著年龄都去参考大家发现,如果愿意填报60比1以下的岗位那么只要你报班全力复习四个月左右,就能百分之百进面试她们时间更紧迫叻,都是以上岸为唯一目标

60比1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省会城市中等及以下事业单位(可能被裁撤收入低,累必占一条)中下等及以丅公务员(非主城区岗位且没有回城可能性),作为必须留在城区的中年人群几乎全部选择了事业单位。整体收入低但是工作很轻松。

希望新增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