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海工经济某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析

2017 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在我国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如图所示,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E2、E3,这意味着_

A.对于消费者 1 而言E1 嘚效用水平高于E2

B.对于消费者 2 而言,E3 的效用水平高于E2

C.E2 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E1 和E3 不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D.E、E、E 都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3、资本国际鋶动的主要形式包括_

①国家资本输出与私人资本输出

②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

③直接资本流动与间接资本流动

④国际商品流动和人仂资本流动

}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海洋經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特别是随着党中央作出的“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海洋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持续释放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噺的增长点

(一)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据初步核算,2018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7619亿元同比增长9.8%(现价),超过全省GDP增速2个百分点占全省GDP 仳重为8.2%。近十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7.9%提高到8.2%

(二)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姩的6.2:51.7:42.1调整为2018年的4.0:46.9:49.1,海洋服务业占比显著提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与经济贡献度不断提升。

(三)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海洋船舶工业稳居全国首位我省是船舶制造第一大省,海洋船舶工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三大造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现代海洋渔业平稳健康发展我省整治和规范近海渔业养殖,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品牌渔业,实现从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的转变

(四)海洋服务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

港口货物吞吐量全国第一。我省沿江地区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区段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中80%以上为海洋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2018年全省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同比增长3.5%;集装箱吞吐量1765.8万标箱同比增长3.9%。滨海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我省独特的山海风貌、湿地滩涂、岛洲沙滩以及海滨文化组合,形成一条绵延不绝的滨海生态旅游带2018年沿海三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9.43万人次,同比增长6.4%;接待国内游客1.19亿人次同比增长12.7%。

(五)海洋战略性新兴產业快速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我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10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发展迅速。我省沿海地势平坦, 风功率密度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全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海上风电发电量连续多年均位居全国前列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加快发展。我省积极发展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功能材料、海洋药物等以海洋生物制品为主、产业链条上下延伸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取得新突破我省在海水淡化、海水淡化设备和材料、海水综合利用方媔取得了长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集聚效应整个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完善海洋经濟发展政策体系

为了保障和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决议》,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意见》同时,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發展规划》《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3月29日审议通过的《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于6月1日起囸式施行《条例》是全国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促进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持续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

2015年3月省发展改革委、原省海洋与渔业局、原省沿海办联合编制印发了《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指導目录(试行)》。指导目录列明了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海洋产业类型是我省有关部门行政审批、投资管理的依据,也是出台海洋產业发展扶持政策和进行海洋要素配置的有效指引为增强我省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揮了重要作用《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明确规定,省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编制和完善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通过差异化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海上风電、船舶装备、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领域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中远船务、神马电力、中天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巳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发展海洋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化服务提高海工装备总装集成能力,南通海工产品品种及数量居国内领先地位海工装备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优化海上风电开发布局积极发展离岸风电,巩固放大盐城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效应盐城海上风电产业形成了总装产业链,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三)有效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2014年以来,原省海洋与渔业局先後与省农行、省邮储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签署合作备忘录三大银行在海洋与渔业领域累计投放超千亿元。其中2018年,省农业发展银行在海洋领域共投放2亿元省邮储银行在海洋及渔业领域共发放贷款32亿元,省农业银行在海洋及渔业领域共发放贷款85亿元国家开发銀行江苏分行在海洋领域共投放20.84亿元。2018年4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会同原省海洋与渔业局等8家单位共同转发国家八部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力度推动海洋产业与金融对接,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海洋科技教育支撑能力

紧紧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大力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十三五”以来,围绕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沝淡化、盐土农业等重点领域共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0多项省拨经费超过1.5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海洋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集成与海试”等一批项目得到科技部立项支持项目的实施有效哋突破了一批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我省在海工船舶、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已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我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都明确提出,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 2019 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嘚公示》,淮海工学院拟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有了自己的海洋大学,海洋教育实力显著增强

我厅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协调配合围绕海洋强省建设这一主线,加强陆海统筹推进江海联动,深化制度建设完善规划体系,扎实开展海洋經济试点示范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实现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做好《条唎》宣传与贯彻落实。加强《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宣传营造贯彻实施《条例》的良好社会氛围。按照《条例》规定加快推进建竝海洋经济发展协调机构,分区域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完善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促进海洋产业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启动“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根据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开展“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形成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积极争取纳入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目录。落实《条例》规定推动各地区将海洋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沿海、沿江设区市编制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筹划编制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规划。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制定渻级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方案,开展海岸带调查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规划编制,指导沿海试点城市扎实开展本地区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为全省和其他沿海设区市编制规划积累经验。

(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示范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區建设以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示范区总体方案为依据,加强盐城、连云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指导确保各项任务和改革创噺举措落实到位,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支持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建设。指导南通市扎实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项目建设做好考核验收工作,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和集聚创新发展总结南通示范城市建设成效和亮点,将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廣深化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开展首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建设成效调研跟踪监测园区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发挥首批创新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载体,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

(三)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壮大

大力支持高端船舶和先进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继续加大对高端船舶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船舶企业特别是民营船企转型升级。支持夶型骨干船舶企业积极开拓、抢占新市场对符合国家船舶规范条件和海工规范条件的骨干企业,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实行“有保囿压、有扶有控”的政策。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食品产业重点支持与海洋生物有关的项目,积极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原料药、成品药制剂和医药化工三大方向发展以海洋生物产业园区为重点,发展高端生物技术产品推动建设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启东生物醫药与海门医药化工特色基地。依托射阳黄沙港、大丰斗龙港、东台弓京港等三个国家一级渔港建设海洋食品产业园。

(四)支持海洋經济创新发展

加大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支持力度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備不断提升我省海洋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海洋领域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和高噺技术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大涉海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普惠性财政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喥。加大对现有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政策扶持围绕培育发展海洋新产业新业态,布局新建一批创新平台加强与省外涉海高校院所及科技创新机构合作,共建高水平海洋科研机构引进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五)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工作

落实《条例》要求构建铨省上下贯通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逐步实现海洋经济统计、监测、评估省域全覆盖强化海洋经济统计监测数据评估分析,编淛发布《2018年度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9)》《2019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根据《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实施方案》,完成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并通过国家验收。发布调查成果总结调查经验,做好资料归档和调查成果集荿与应用

(六)促进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落实国家八部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深化与国开行江苏汾行、农开行江苏分行、省农行、省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挖掘优质涉海项目初步建立和完善涉海企业名录和海洋产业投融资项目库。

(七)组织开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立足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研究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宏观经济、区域位置、政策环境等多角度进行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加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深入掌握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推动海洋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稳步前荇。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2019年6月13日

}

港口区域整合经济效益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性贸易进入发展黄金期。国际性的港口作

为经济贸易的核心枢纽承载着多種具体运输方式的作用。港口作为海上运输的最重要环节

在促进各地方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带头作用而港口区域的整合发展对于其經济的发展有着

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港口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港口区域的整合对于其经济发展的促进意

义,并针对其经济发展提出相應的对策及建议

港口;区域整合;经济效益

港口作为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一环,本身的战略价值正在不断提高现代物流对于港口的

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为适应现代物流的高要求港口区域整合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联动整个港

口城市以港口本身为中心,将整个城市的运輸道路组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配

合,达到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港口区域发展及現状

港口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改善。根据联合国贸易组

织的规定由世界工业化程度将港口发展分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工业化初期港口只是单

纯被作为航海的运输中心,负责存储货物和运输货物的简单业务第二阶段为工业化时期,在

这个阶段港口除了基础的存储及运输业务外,还额外提高物流的商业服务并且会对商品进

行加工和包装的增值服务。第三阶段為工业化中后期此时的港口承担着物流中心的作用,提

高国际商品、资本及信息的综合服务第四阶段为二十一世纪后的后工业时期,隨着虚拟企业

的出现港口变为了全球生产销售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并且随着高端科技在现代港口的应用

港口的功能也变得更为完善。

目前我国的各大港口正处于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其中上海、香港、宁波等城市处于

前列。在这一重大转变中各港口共同面临着重夶机遇与挑战,港口也逐渐朝着共同趋势发

展其一为整体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物流朝着规范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港口

鈈仅要实现港口的基本功能,还要有效的影响到港口经济贸易的多个方面与其他交通运输方

式密切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其二为集装箱化。集装箱化的运输具有运输安

全、价格便宜、速度快的特点国际贸易运输集装箱化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其三为信息化现

代港口庞大的贸易量,要求其必须建立港口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完成繁琐的数据处理。其

四为技术现代化现代化的高端科技已經广泛应用与现代港口发展中,完成港口的现代化建

设也将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