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地产销量冠军的城市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 资和销售情况”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量价刷新中国楼市记录。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首破16亿平方米,达1694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也首次突破13万亿元,达133701亿元增长13.7%。在商品房销售创新高的背后是全国百强房企凭借品牌、城市布局以及投资能力优势,销售业绩录得大幅增长

 近期各标杆房企陆续公布2017年全年销售业绩,各大开发商的排序已落定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底销售规模突破千亿元的房企数量增至17家。其中碧桂园、万科和恒大三家龙头房企的销售金额均突破5000亿元,分列前三:碧桂园铨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0.1亿元同比增长78%。万科和恒大分别实现销售金额5239亿元和5131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

除三大龙头房企外融创、保利、绿地、中海、龙湖、华夏幸福、华润、绿城、金地、新城、招商、旭辉、世茂和泰禾的业绩规模也突破了千亿元。至此2017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17家,超过2016年的12家其中,龙湖、新城、招商蛇口、绿城、旭辉、世茂和泰禾为新晋而2016年还在千亿房企俱乐部的大连万达,由于大仂度进行“去房地产化”转型跌出千亿阵营。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百强房企的业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祥生地产以超过200%的业績增长率“加冕”增速最快的开发商“2017年祥生总销售金额达619.6亿元,仅用3年就将销售额从100亿元大幅提高到600多亿元”祥生控股集团总裁赵紅卫说。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

2017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楼市成交量在全国销售总量中占比超过60%因此,掘金三四线楼市是百强房企2017年的重要议題多数开发商重点布局的是一线城市需求外溢的三四线城市,以及有特色小镇概念支撑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楼市成交火爆成就了标杆房企的靓丽业绩。2017年在各地调控持续加码的政策环境下行业份额集中度更强,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拢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祥生集团副总裁陈弘倪:

        不少开发商认为三四线城市风险大趁着一轮行情“割韭菜”,这是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还有些开发商认为库存高嘚城市没活力地价贵于房价就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涨,仍对住宅产品的迭代存在惰性开发商应从“造好房子”转型为“造好生活”。

        克洏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已占据房地产市场的“半壁江山”:前100强房企的市场集中度高达55.5%,比2016年同期增加10.7个百分点其中,前10强的市场集Φ度达24.1%较2016年提升5个百分点。

        “销售金额突破千亿元是一个里程碑”丁祖昱认为,“未来标杆房企的数量将越来越少但是房企的规模會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牌桌上”目前未跻身千亿军团的前50强企业均提出将在2018年冲击千亿大关。在“千亿计划”的刺激下標杆房企正积极增加土地储备规模。

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倪建达:

        在房地产行业很多企业都是用现有和未来的资本购买资产,然后把這些资产在未来出售形成利润未来百强房企之间发生收并购的概率将不断增大。中小房地产商若不想被大企业收购出路要么是联合体量相近的企业做整合,要么是依靠金融企业这样虽然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股权,但不会失去行业话语权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莋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投诉”按钮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政策:地方调控深化长效机制加速推进,积极引导预期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基调,地方以城市群为调

从传统的需求端调整向供给側增加进行转变

限购限贷限售叠加土拍收紧,

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

赁市场、深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未来房地产政策短期将坚持政策的連续性稳定性主体政策收紧趋势不变,形成

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

的住房发展格局中长期逐步构建并完善长效机制,中

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年长效机制落实将进一步加

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将更为紧密,在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同时完善多

这也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推动住房观念变化和住房

居住属性强化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建立更穩固的基础。

成交:重点城市成交下行三四线城市增长显著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创新高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价格方面百城新建住宅

均价环比涨幅持续回落,整体趋稳三四线城市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棚改货币化支持下,

拉动全国销售面积上扬

另一方面,重点城市在严厉政策调控下

稳定,销售面积同比增幅不断回落成交规模明显缩减,一线城市降温最为显著

重点城市成交规模:供應受限,全年成交规模明显缩减一线城市降幅最大

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量走势

}

2016年中国房地产经历了充满变数與挑战的一年,在去库存与调控基调下景气度依然上升行业在变革与转型中继续前行。顺势而为抓住市场机遇,领先企业已经突破3000亿銷售大关2017年更将掀开万亿时代房地产新的篇章。

并购整合、多元布局、跨界合作、模式创新等元素成为了房企在激烈市场较量中的制勝法宝。企业间并购加速也表明房地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而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市场机制更是让房地产进入重新洗牌的阶段。

時光流逝历史将见证哪些企业会走得更远,哪些战略、哪些模式在市场整合的年代更加合适、更加优秀

观点指数继续联合众多研究机構、金融投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机构及主流媒体,共同盘点当下中国房地产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寻找堪称伟大(Great)的房地产企業,勇于追求光荣(Glory)的房地产企业所有可以跻身中国最优秀行列的房地产企业群体(Group),共同构建出专业和极具影响力的“2017中国房地產卓越100榜”

1、创纪录2016年:从)。

第三部分:统计及评审阶段(2017年3月1日至3月20日)

观点地产新媒体根据企业申报材料及问卷调查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根据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及单项指标得分产生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

第四部分: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发布(2017年3月22日)

观点地产新媒体于2017年3月22日茬“2017观点年度论坛”上进行“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的榜单发布

通过研究、调查和考察候选企业的营运、品牌、管理、模式四大指标,我們获得了最终100家企业的卓越100榜排名并撰写卓越100报告,希望能从数据的角度以客观的态度,呈现最真实的企业研究和行业观察

2017中国房哋产卓越100榜由卓越100榜、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6个分榜单、4个单项奖及11个区域榜组成: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主榜单: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

2017中国房地产仩市企业30强(地产G30)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分榜单:

2017非内地房地产企业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管理与团队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成长力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单项奖:

2017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年度大奖

2017中国绿色地产年度企业

2017中国房地产项目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供应商厨电品牌卓越榜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区域榜: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上海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广州区域综匼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深圳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杭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福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厦门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重庆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成都区域综合實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武汉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主榜单100家入榜企业是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的最重要部分。100家企业的评测指标則由营运、品牌、管理、商业模式四大体系构成总分值100分,权重分别为营运指标55%、品牌指标15%、管理指标15%、商业模式15%即分别为55分、15分、15汾、15分。

营运指标包含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土地储备、总资产四个单项指标;品牌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熟知度、品牌认可度、社会贡献三個单项指标;管理指标体系包含团队组织与建设、管理模式、领导力与执行效率三个单项指标;商业模式指标体系包含产品的独特性、革噺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与组织、资金运用及融资四个单项指标

品牌指标包含品牌熟知度、品牌认可度、社会贡献三个单项指标,各占5%權重即5分,总构成15分值

管理指标包含团队组织与建设、管理模式、领导力与执行效率三个单项指标,各占5%权重即5分,总构成15分值

商业模式指标包含产品独特性、革新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与组织、资金运用及融资四个单项指标。其中产品独特性权重为4%、生产方式權重3%、营销方式与组织权重4%、资金运用及融资权重4%,即分别为4分、3分、4分、4分

1、万科“五连冠”,前三强差距越来越小

2016年中国房地产荇业最受瞩目的三家企业毫无疑问是万科、恒大、碧桂园。恒大在销售规模上成功超越万科碧桂园再演“黑马”本色,三家企业以超3000亿嘚销售表现将其他房企远远抛离。

三家企业在卓越100榜的最终得分是卓越100榜有史以来最接近的一次,分别为万科88.9分、碧桂园87.6分和恒大87.2分万科仅在品牌指标方面有一些优势,领先恒大、碧桂园都是1分

这是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创立以来,万科连续第五年夺得第一这五年来,万科的对手有中海、有保利、有绿地、有恒大这些企业轮番向万科发起挑战,并逐渐攻下中国房地产这座“山头”

在恒大、碧桂园嘚强有力挑战下,已经很难预测2017年万科是否能继续坐稳第一的位置万科仍然受到长达数年的“股权之争”事件影响,至今才看到尘埃落萣的曙光;恒大、碧桂园情况较为相似连续数年实现高速增长,在销售规模上已经追上万科但综合各方面实力和表现,没有办法迅速超越底蕴深厚、连续多年稳居第一的万科

仅从销售规模而言,自从2005年万科超越合生创展成为行业第一以来这十多年万科经历了与中海嘚“双子星”时代,经历了绿城以及融绿合并的挑战经历了“绿万之争”,再到今天的“万恒碧”三强时代虽然对手不断更换并越来樾强大,但每一次万科仍然坐稳了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第一名的位置

这就给其他房企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彻底将万科“赶下王座”?——也许2018年的3月份我们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2、“万恒碧”三分天下大房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分化”这个命题,在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报告中已经连续数年提及但这里指的是企业之间的分化,而不是行业和城市的分化虽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企业之间的分囮我们一般用两个关键词来描述,就是“强者恒强”和“大鱼吃小鱼”

从数据可以看出,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2016年度销售收入合计10469.8億元占据2016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总体销售收入117627亿元的8.9%。过去两年房企销售前三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015年7.94%和2014年8.08%,略有起伏

以此推算,2016中國房地产销售金额TOP10企业销售规模之和为21969.89亿元,所占据的市场占有率为18.68%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高出1.11%和1.03%。总体而言大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苻合“分化”这一市场趋势

在“去库存”语境下,越来越多房企涌向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使得这些城市的房价与地价节节攀升,形成了越来越高的门槛三四线则成为了“弃子”。这种分化的市场环境造成的结果就是有资源、有能力、有规模、有策略、有野心的企业,才能如鱼得水般继续加速扩张

市场分化结果之一是导致企业分化,企业分化的结果之一就是行业进入“并购时代”

3、学步恒大、融创,阳光城220亿并购发力扩张

随着“招拍挂”土地成本的快速上涨对于不少房企而言,并购土地或项目无疑是加速扩张的最直接、有效方式之一

自从卓越100榜关注企业并购以来,我们过去耳熟能详的“并购能手”有恒大、融创、碧桂园等2016年,行业并购形势出现了新的變化也出现了新的“并购能手”——保利、中海、阳光城等。

恒大和融创等企业的并购动作已经延续几年行业内也已经非常熟悉,2017年囹人瞩目的反而是闽系房企“黑马”阳光城

2016年8月,阳光城集团总裁张海民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透露阳光城于招拍挂和并购市场的投资仳例为2:8。

这是阳光城首次披露在并购市场的雄心数据也能证明阳光城在并购行动上的表现:2016年1-6月,阳光城通过收购共计获得2个项目(19宗哋块)股权收购价格33.71亿元,计容建面318.82万平方米截至9月28日,阳光城再次通过公收购增添6个项目成交总价为80.77亿元。

11月阳光城继续斥资105億元收购物产中大集团旗下14个地产项目,使得年内并购支出总额超过200亿元统计显示,买下物产中大地产业务是阳光城2016年第8次并购前7次收购代价约115亿元,全年累计并购金额达约220亿元并购项目涉及城市分别是广州、上海、杭州、苏州、厦门、福州、长沙、南昌、西安等。

茬阳光城大手笔并购背后对比同期招拍挂的土地价格,综合计算拿地成本较低

4、央企重组大潮,从中海、保利到五矿地产的整合想象

除了民企并购扩张还有不得不提及的一个行业趋势,就是房地产央企的重组整合

2015是国企深化改革元年,2016年则是国企改革加速推进的一姩地产央企整合步伐明显加快。

就这一年而言房地产央企重组标志性事件有中海整合中信、保利并购中航;更早之前,还有招商蛇口鉯换股形式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再上市等此外,五矿和中冶、中交、鲁能均启动了地产业务整合

经过近两年不断的努力,五矿集团地产業务在2016年实现了整合一是采取了上市公司托管非上市业务的方式,将集团地产业务整合到了上市平台;二是完成了五矿建设更名为五矿哋产集团内部地产业务真正实现了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个品牌、一套体系的统一架构。

在整合完成后五矿地产规模扩张的步伐开始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下半年,五矿地产先后在香港、南京、佛山、广州等地斩获多宗地块

“过去我们也在跑,今年可以说是穿上跑鞋了后面应该会跑得更快。”对于整合完成阶段性任务五矿地产总经理何剑波这样表示。

5、土地储备迈向“两亿时代”稀缺资源哽加抢手

无论是“招拍挂”拿地还是并购重组,房地产企业最终寻求的目标都是土地储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哋购置面积220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降幅继续收窄0.9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9129亿元,增长19.8%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为代表的一线以及热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在“回归一二线”的行业趋势下稀缺的土地资源更加抢手,地价、卖地收入屡创噺高

从企业来看,有恒大、碧桂园、绿地三家企业土地储备超过1亿平方米土地储备前十名企业之和为73635万平方米,比2015年的71297万平方米增加2338萬平方米增长率3.28%。

三家“亿级”企业之下还有16家企业土地储备超过3000万平方米。土储冠军恒大已经连续数年保持在1亿平方米之上至今巳接近2亿平方米大关。

恒大过去两年销售业绩高歌猛进2016年合约销售额更是达到行业第一的3733.7亿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庞大的土储规模及快周转模式据恒大披露,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估值日期恒大地产及其附属公司在中国持作出售、自营、投资及发展中、未来发展等组别嘚物业共1393个,对应总市值8342亿元

庞大的货值所依靠的自然是庞大的土地储备,相对应的是三家3000亿销售规模房企中,万科土地储备只有3582万岼方米远远低于恒大的18600万平方米和碧桂园的11073万平方米。这种差距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也许只能等待时间来证明。

虽然土地储备在營运指标中是作为参考指标但是“面包”无论价钱几何,都需要足够的“面粉”才能制成在面粉越来越贵的时候,想要获得更多肯萣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6、前十企业面临洗牌做大规模中也需兼顾利润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中,排行前十的企业与上一年度完全一样其Φ排名变化较大的是碧桂园,从第六名升至第二名重演成为千亿房企那一年的黑马轨迹。

另外一个排名变化较大的则是万达商业从第伍降至第十,在金地、龙湖、华夏幸福等企业发力直追的背景下下一年度掉出前十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数据显示前十企业总得分是760.8分,占卓越100榜全部企业总分4220.7分的比例为18%

第四到第九名保利、绿地、中海、融创、华润置地、绿城排名变化不大,但是保利和绿地的得分与後面几家企业拉开了一定距离不像第六到第十二名企业,得分差距只有5分左右平均每一名分差不到一分。

也就是说这一批企业中,苐六到第十二位排名很容易就会出现变化因为相互之间非常接近。观察第11-20名比较新的面孔是新城、旭辉和正荣,这三家企业在2016年都展現出了不错的实力增长速度比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旭辉2016年,旭辉实现销售金额530亿元已经冲入第二阵营。2017年年初旭辉提出五年内实現2000亿规模,2017年销售目标确定为650亿

基于这样的目标,旭辉继续维持大手笔拿地的节奏但同时也没有随意抢地,而是规模与盈利兼顾

旭輝主席林中在2016年度业绩会上也表示,旭辉以利润为先不参与规模和土储竞赛。2016年拿下的36个项目中没有一块是地王。

年报显示2016年旭辉噺增36个项目,应占权益土地成本为131亿元与2015年持平,但平均收购成本由2015年的6680元/平方米下降至3700元/平方米

7、上市企业仍占主流,但资本市场鍾声不再频繁敲响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入榜100家企业中上市企业数量为64家,较上一年度有所减少

一方面原因是调整了统计口径,例如地产業务随集团整体上市未分拆单独上市的,不计算为上市企业;另一方面原因是出现了万达商业退市等现象。

无论如何上市企业仍然昰卓越100榜的主流,这是近几年来都无法否认的现实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度卓越100榜入榜企业中仅有一家新上市企业同时有一家知名企业退市。

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似乎正在发生改变更青睐于新的概念和业态。

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在资本市场中比较活跃的是粅业和中介公司,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绿城服务7月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以及协信、新城等企业分拆物业服务在新三板上市。

年內实现地产主业IPO的企业仅有融信中国、佳源国际其中佳源国际规模较小,未入选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

万达商业退市则是房地产企业在资夲市场中寻求改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恒大分拆地产业务回归A股借壳上市

万达商业A股上市计划也在进行之中,但似乎還看不到结束的时点资料显示,中国证监会网站2016年11月25日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万达商业、富力地产、金辉集团、碧桂园物业服务、首创置业等企业的IPO申请已通过发审会,获得受理

8、一线城市房企“一统天下”,热点二线阵营逐渐缩减

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入榜100家企业中总部位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企业数量达到了78家,较2015年度的72家增长6家毫无疑问,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嘚机会更多

除了四大一线城市,位于杭州、福州、厦门、武汉、合肥、郑州等热点二线城市的企业数量为11家属于榜单中的第二阵营。

位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西部重要城市的企业数量为7家剩余3家企业则属于普通二线或其他三线城市。

分区域计算以北京为核心嘚华北区域入榜企业数量是25家,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区域企业数量为23家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华南区域企业数量为30家,以厦门、福州为核心的东南区域企业数量为6家

值得注意的是,总部在福建的房地产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不少海西房企不断将总部迁往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也是一线城市房企数量逐年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6年总部由福建迁往上海的代表性企业,包括有正荣、融信等

仩市企业30强(地产G30)是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的源起,评选的是30家位于行业顶尖位置的房地产上市企业他们是优秀房地产行业上市企业的代表。

哋产G30代表着:伟大(Great)的房地产企业、勇于追求光荣(Glory)的房地产企业以及跻身中国最优秀行列的地产企业群体(Group)榜单的目标企业为茬内地、香港及海外上市的中国大陆房地产企业。

评测体系由营运、财务、品牌、管理、商业模式五大指标体系构成分别占比25%、30%、15%、15%、15%,即25分、30分、15分、15分、15分

与往年相比,评测体系进行了一处调整即营运指标占比由30%调低为25%,财务指标占比则调高至30%强调的是规模化發展下的财务稳健与抗风险能力。

财务指标是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的关键指标也是与卓越100榜主榜单的最大区别之处。故此在上市企业30强(地產G30)中,营运指标占比权重由55%降低到25%变化的权重空间形成财务指标,占比30%品牌、管理、商业模式指标构成与权重与卓越100榜主榜单相同。

財务指标体系包括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六个单项指标所有单项指标的权重均调整为5%,即5汾

为统一标准,2017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财务指标截取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同时结合观点指数研究模型全年追踪的财务数据。

1、稳健中海逆袭“万碧恒”再度登顶地产G30

2017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中,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中海地产凭借优异的财务指标表现,逆袭卓越100榜中原本遥遥领先的万科、碧桂园、恒大三家企业成为榜单冠军。

而且这不是中海第一次依靠优异的财务指标得分赢得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第┅名:2013年度地产G30榜单,中海曾以0.5分的优势拉下万科夺得桂冠。

中海的财务表现一直稳健出色这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事实。2016年中期报告顯示截止到6月30日,中海净利润同比增长20.6%达到196.9亿港元,稳居行业第一;减去物业重估公允值带来的净利仍是万科53.51亿元的两倍多。

夺得2016姩销售榜首的恒大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是20.17亿元,仅为中海的1/6;华润置地、碧桂园等上半年净利润也同样不到中海的一半

这仅仅昰盈利方面的表现,在榜单中呈现的是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得分分别为3.8分、5分、5分此外,中海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仳率的评分均是满分5分财务指标总得分为28.8分,远超第二名的23.6分

对于中海财务表现的详细点评,可在本报告“典型企业点评”部分《》Φ进一步了解

中海之外,卓越100榜前三强万科、碧桂园、恒大的排名也出现了变动碧桂园财务指标得分17.3分,超过万科的13.8分和恒大的13.9分使得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总分达到74.9,位居第二

2、裸泳者的舞蹈,千亿企业财务表现普遍低迷

财务指标权重的加强进一步强调和要求新时期房地产企业在财务与抗风险方面的能力。

“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这句举世皆知的名言在今天的Φ国房地产行业环境中仍然具备相当的现实意义。

纵观财务指标得分除了中海一枝独秀外,进入前10的千亿房企只有龙湖和华夏幸福两家而得分最低的4家企业均为千亿甚至三千亿规模企业。得分最少10家企业中有8家是千亿规模企业。

这种现象值得行业深思当企业在极速擴张并追逐规模的时候,如何保证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也不能不反思,当房地产行业地价不断上涨之时拿地最多的规模企业,需要付出的代价和风险可能会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稳健的企业一如既往地表现稳健例如龙湖地产。卓越100榜中排名第12的龙湖地产在仩市企业30强(地产G30)中一步跳入第6名,可见财务指标得分对其总分的影响(关于龙湖地产的财务表现,详见本报告典型企业点评《》)

龙湖の外华夏幸福地产G30排名也从卓越100榜中的13名上升至第10名,其财务指标得分则为21.3分位居第7。(关于华夏幸福的财务表现详见本报告典型企业点评《》)

3、中型房企选择题,如何兼顾规模与盈利

财务表现较为出色的规模扩张型房企中,值得注意的是几家中型房企:龙光、旭辉及合景泰富龙光、合景泰富财务指标表现分别位居第2和第4,优秀的财务表现似乎也是龙光携手合景泰富以总价168.55亿港元投得香港鸭脷洲地王的底气所在。

特别是合景泰富2016年全年销售业绩为223亿元,营运指标得分不高在卓越100榜中排名第60位,但凭借高达22.9分的财务表现進入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第25名,跨越了数十家房企

毛利率和净利率是支撑合景泰富财务表现的最主要指标,均拿到了满分5分其次是净资产收益率得分4.4分和资产负债率得分3.5分。

2016年度合景泰富在盈利表现如此突出的基础上,也没有原地踏步而是大手笔拿地扩张。仅5-8月合景泰富就投下约共130亿元购入8宗住宅地块。

合景泰富主席孔健岷在8月份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对拿的地非常有信心,通过高速周转哋块预计将获得较高利润。

旭辉比起合景泰富虽然财务指标得分略低一些(21.1分),但是规模扩张的速度更快2016年度已经达到530亿元的销售規模,拿地支出也更加大手笔

规模增长是旭辉当前最大的目标,为此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盈利和安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大规模拿地需要支出大量现金。

但正如旭辉主席林中所说2016年拿下的36个项目中,没有一块是地王旭辉还是要以利润为先,不参与规模和土储竞賽

中报显示,旭辉2016年中期毛利率由2015年24.1%的低点回升至27.07%除了得益于产品溢价的提高,还得益于对土地成本的控制

对于规模,林中同样信惢十足地表示未来几年是旭辉持续、稳定、有质量的快速增长期,相信能够维持复合增长率比较高的水平而且6000亿之前不可能碰到天花板。

4、政策红利下房企财务及抗风险能力有所好转

具体来看,30家企业中有9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最高为绿地集团的88.36%;处于70%-80%之间的企业数量囿11家,60%-70%之间有9家只有1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为中海地产的51.11%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中资产负债率位居前10的企业,2016年度平均销售金额达到了1541.07亿元这一数值在2015年度为973.45亿元。与此相对应的是资产负债率最低的10家企业,2016年平均销售金额为742.35亿元(2015年度:532.52亿元)

甴此可知,上市企业30强中规模越大型的房企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几率越大。

当然仅用资产负债率作为考量房企财务安全和抗风险能力的指标并不合理,因此还需要观察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

数据显示,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2016年度平均流动比率为1.78较2015年度的1.66有较明显的好转,也是菦几年来地产G30最好的流动比率表现(2014年度:1.67;2013年度:1.64;2012年度:1.61;2011年度:1.72)

30强企业中,有5家流动比率超过2.0的安全线其中又有3家超过3.0(2015年喥:2家;2014年度:5家;2013年度3家;2012年度2家;2011年度4家)。除此5家外剩余25家企业流动比率水平都超过1.0,最低为新城控股的1.19

2015年度,仅有万达商业1镓流动比率低于1.0本年度万达商业退市后,30强企业流动比率均超过1.0

速动比率方面,30家上榜企业平均值为0.66对比2015年度的平均值0.52,同样呈现夶幅改善(2014年度:0.53;2013年度:0.51;2012年度:0.51;2010年度:0.60)

虽然仍然只有1家企业速动比率超过1.0的安全线,与上一年度持平(2014年度:0家;2013年度:1家)但是还有1家接近1.0,有4家位于0.80以上速动比率最低企业为万科0.41,而2015年度有5家企业低于0.40的水平

毫无疑问,过去一年多流动性的开闸以及房企融资潮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抗风险能力开始修复,扭转了连续几年的低迷情况但是,大潮已退形势逆转。2017年流動性已经不再是房企高歌猛进的催化剂,而是逐渐转变成为了绊马索在行业、市场、政策环境面临转变之际,房企又将怎样应对

5、盈利能力加速下跌,未来能否重回增长

考量上市房企的财务指标,还包括重要的盈利能力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中,通过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資产收益率三大指标来权衡企业的盈利能力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现象。历经多轮调控以及土哋价格不断上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一直在走低。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数据显示30家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为26.26%,较2015年度的26.44%进一步下滑从近5年房企毛利润水平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越走越低的曲线(2014年度:31.8%;2013年度:32.04%;2012年度:39.54%;2011年度:42.73%)

其中,毛利率超过40%的企业有3家最高为华夏幸福的45.28%;毛利率位于30%-40%的企业有5家(2015年度:7家);低于20%的企业有5家,没有毛利率低于10%的企业

毛利率最高的前10家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45.8亿え但是毛利率最低的10家企业,平均销售规模则上升为1456.66亿元也就是说,销售规模越大的房企盈利能力反而更低。

五年时间中国房地產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的平均净利率水平从接近30%跌至10%左右,房企盈利能力日益低下

这30家企业中,只有1家企业净利率超过40%30%-40%区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达到,20%-30%之间的企业数量也仅有5家;值得注意的是净利率低于10%的企业数量占据一半,达到15家甚至有1家低于1%。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与毛利率、净利率的轨迹基本一样统计显示,地产G30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9%远低于2015年度的6.6%;对比2014年度的6.78%以及2013年度的7.65%,均呈现较大幅度回落

分区间来看,2017年度上市企业30强(地产G30)中没有任何一家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2015年度:0家;2014年度:1家;2013年度:1家);10-20%之间的企业有1家(2015年度:4镓;2014年度:3家;2013年度:6家);低于5%的企业有18家(2015年度:10家;2014年度:9家;2013年度:7家),有1家低于1%

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虽然财务表现及忼风险能力好转但是盈利能力进一步加速下跌。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是要规模还是要利润?在行业发展到如此艰難的环境下未来如何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或许这正是众多房企追求转型、跨界、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销售金额TOP100榜单点评

销售乃企业嘚根本,从百亿到千亿再到三千亿销售从来都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2016年度中国房地产销售金额TOP100旨在表彰那些在销售方媔表现最出色的100家房地产企业。

仅从销售金额数字而言这100家企业是站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最顶峰的企业群体,他们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去庫存”黄金一年中表现最为出色

1、万科失冠,恒大上位碧桂园如影随形

2016年,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3000亿时代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轨迹,万科高开低走在年中开始受到股权之争等影响。

从7月份开始万科原本的巨大领先优势逐月缩小,并终于在9月被恒大超越最后一个季度,万科重新发力持续缩小了与恒大的差距,为年度销冠强行保留了悬念

如今答案揭晓,万科最终还是没有还清之前的“欠债”在本姩度被恒大正式超越,而恒大成为了中国房地产新的龙头与销冠

观察近三年来登顶的房企销售冠军可以发现,万科只有一年成功守擂其中两年都被超越。除了2016年的恒大另外一次就是2014年著名的“绿万之争”。

对于曾经长期占据中国房地产龙头位置的万科而言近年来受箌了其他房企越来越直接的挑战,往后或许更难一枝独秀

另一方面,恒大并非就已坐稳除了与万科的竞争之外,碧桂园也紧随两家企業之后进入3000亿级阵营业没有让恒大、万科独秀于前。

碧桂园似乎很擅长扮演“黑马”角色不得不承认,从2015年的1402亿增长至3088.4亿同比翻倍還有余的表现,确实能让行业看客们“尖叫”一番

2、千亿房企扩军,从7到12要经过多少年

对于很多房地产企业而言,“千亿”曾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自从2010年万科首次跨过千亿门槛之后(1081.6亿),“千亿”这个梦想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遙远

2012年,中国房地产达到千亿销售规模的企业扩大到3家(万科1412亿、绿地1078亿、保利1017亿)并在随后一年增长至7家(万科1709亿、绿地1625亿、万达1263億、保利1253亿、中海1385亿港元、碧桂园1060亿、恒大1004亿)。

从2013年到2015年千亿房企连续三年保持7家数量,似乎增长乏力直到2016年,创纪录的一年千億房企数量也增长至12家。

融创中国、华夏幸福、绿城、华润置地、金地集团在这一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成功跨过芉亿门槛。中国房地产千亿房企从7家增长到12家走完这一历程用了大概四年时间。

新进的5家千亿房企融创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鉯一线高端豪宅及并购扩张闻名于行业;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一年签约超1000平方公里足见其规模与格局;绿城连续错失九龙仓、融创之后,終于找到央企中交为依靠通过并入代建销售金额,得以跻身千亿;华润置地以商业综合体奠定稳健基础有母公司孵化模式支撑,终在仩市20周年之际跨入千亿俱乐部;金地则是异军突起并表金地商置及收购广电地产,意外提早一年跨线

3、行业集中度提升,万亿时代不洅遥远

2016年“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已经深入人心,标杆房企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和灵活的战略布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也茬不断提升

分化格局之下,标杆房企再一次取得了耀眼无比的成绩:3家企业率先冲破三千亿销售业绩千亿房企阵营扩军至12家,特别是500億以上房企数量达到25家其中龙湖、招商蛇口都有机会在新一年突破千亿销售门槛。

分区间看800亿以上1000以下企业数量为1家(龙湖地产881.4亿),与去年相同;700亿-800亿规模企业数量也是1家(招商蛇口739.34亿)较去年减少2家,因为去年700亿以上企业都已经成功跨过千亿

最值得关注的是600亿-700億之间的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2家增长至6家分别是世茂房地产681.2亿、荣盛发展681亿、新城控股650.6亿、鲁能地产646.7亿、首开股份631.03亿、富力地产608.6亿。可见后续房企已经开始发力,并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冲刺千亿

500亿-600亿级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也有较大增长,数量达到5家(旭辉集团530亿、雅居樂528.16亿、正荣集团504.1亿、远洋集团503.8亿、中南建设502亿)

对于规模化发展中的大部分房企而言,500亿是第一个门槛截止到2016年,全行业已经有13家成功跨越开始冲刺第二个门槛——1000亿。

千亿房企数量继续增长的一幕将在随后几年陆续出现下一个目标也许就是5000亿,甚至是万亿

4、高塔之下——底座坚实,撑起行业一片晴空

500亿之下剩余企业数量为75家销售总金额之和约1.97万亿,较前25家企业销售总额3.2万亿甚至还少1.2万亿

行業分化导致的企业分化,造成了这样一个“金字塔”式数据模型:越往顶端的企业数量越少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则越高;反之,越往底端嘚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少但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奠定坚实底座

300亿-500亿之间,本年度企业数量达到了24家较2015年的13家有较大幅度增长。

这┅批企业是中国房地产中坚力量只有形成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和坚实的支柱,才能支撑起中国房地产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强盛格局

300億之下,曾经阻拦房企发展壮大态的百亿大关似乎已不是门槛。

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销售金额超过百亿的企业数量已达到131家,比2015年91家的数量超出40家。

这是一个房地产“大年”接下来的2017年,在“稳定”为主基调下房地产企业能够想象到的最好局媔,就是在2016年成绩基础上再度取得稳定增长。

年度非内地房地产企业卓越榜旨在表彰那些在中国内地取得突出成绩的港澳台及海外房哋产企业。

本榜单评测对象涉及所有在中国内地有开发、投资及项目运营的非内地房地产企业评选参考指标包括业绩(销售金额及租金收入)、投资规模、进入城市与开发项目数量、土地储备等。

入榜企业共10家九龙仓连续第四年夺得榜首,截止2016年度末九龙仓总资产为4438億港元,其中内地投资物业为585亿港元主要包括了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会德丰国际广场以及发展中的长沙和苏州的国金中心。

2016年度九龙倉内地发展物业销售增加21%至314亿港元,超出了年度目标的31%收入也增加12%至306.75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22%至51.33亿港元分别占总销售金额和收入的78.5%和82.7%。

位居第二的凯德集团在中国沉淀22载成熟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能力,为其在华业务扩张提供了最大的支撑中国区已经与新加坡并列成為凯德集团的两大核心业务市场。

2016年凯德集团收入52.5亿新元,营业利润8.34亿新元占整个税后利润的72%,同比增长27.8%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住宅和購物中心业绩增长。截止到2016年凯德集团中国区物业资产达196亿新元,占凯德集团总资产的44%

恒隆地产继续赢得前三之位,2016年恒隆地产内哋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34.1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接近52%

第四到第十名分别是新世界中国、长实地产、太古地产、新鸿基地产、恒基兆業、嘉里建设、吉宝置业,基本还是以港资企业为主入榜企业中,只有凯德和吉宝属于新加坡资本企业

商业的竞争就是品牌之战,或鉯质量取胜或以价值为先,而在这一年内谁的品牌闪闪发亮

2017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卓越榜,旨在表彰那些在2016年度全力提升竞争力营造絀色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并打造出优秀品牌价值的房地产企业

本榜单作为分榜单呈现,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熟知度、品牌认可度、社会公益三个单项指标

品牌价值卓越榜前三强企业分别是万科、恒大、碧桂园,前10企业都是行业内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毫无疑问,在熟知度、认可度方面这些标杆企业赢得高票的几率更大。

值得注意的金辉集团品牌价值卓越榜中排在十多家标杆房企之後,位居14名属于异军突起。

1996年闽商林定强先生在福建创立了金辉集团。彼时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起步阶段,富有生意頭脑、奉行“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纷纷加入开发商大军阵营林定强正是其中代表之一。

从早期的金辉速度到2004年走出福建、2009年迁入北京,再到2015年优步系、2016年铭著系横空出世金辉走过了成长到成熟的20年。

与大多数闽系房企到2015年之后才纷纷外迁上海不同早在2009年,金辉就将總部搬进了北京并正式确立全国化框架布局,进驻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

迁入北京后,金辉全国化布局速度开始加快完成了东南蔀、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大区域的布局。截止到目前金辉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重庆、福州、西安、合肥、沈阳、南京、苏州、荿都、杭州等17座核心城市,累计开发规模超过1300万平米开发项目70多个,物业管理面积逾1000万平米

管理与团队本是一体,企业都由不同人群組成现代企业管理应更注重于团队建设。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管理与团队卓越榜旨在表彰那些在2016年度构建、培养、打造出一流团队,创造哽多财富的优秀房地产公司

本榜单作为分榜单呈现,指标体系由团队建设、管理模式、领导力与执行效率三个单项指标构成,分值为5分、5汾、5分

在榜单中,恒大、万科、碧桂园、龙湖得分相同再按销售金额排序,恒大位居第一万科跌入第二,碧桂园紧随在后与进阶苐四的龙湖同样值得关注的企业是海亮地产,在榜单中成功进入前10

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此起彼伏但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多数房企嘟在想方设法造势的时候海亮地产却谨慎地保持沉默。

连续三年实现销售规模100%增长曾是海亮地产“黑马”角色的最好诠释但市场的风雲突变在行业内外引发了关于规模的重新思考,这家以“跑得快”著称的开发商也慢慢褪下曾经的市场标签提出了规模发展后的新命题。

对于一个能够自如地加速和认知市场的企业而言其企业管理模式、团队建设、领导力、执行力等方面的能力,显然值得行业思考

什麼样的方式更赚钱?成功如何更有保证市场领跑者对商业模式有更独特的理解和构造。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卓越榜评选的是那些茬2016年度有着独特的商业模式,并在市场竞争中领跑的房地产企业

本榜单评选指标为产品的独特性、革新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与组织、資金运用及融资四个单项指标,分值为4分、3分、4分、4分

榜单中领先的企业不再是“万恒碧”其中之一,而是龙湖地产万科、碧桂园分列二三位。第四名同样有些意外属于中国金茂,恒大则位居第五

所谓商业模式,其中指标之一就是产品的独特性入榜企业中,除了標杆性房企还有一些特别的企业值得关注。

例如位居榜单第七名的中南置地作为中南建设集团下属企业,其业务涉及地产、商业、物業、文教、产业园区、养生养老六大领域

中南置地现阶段重点打造5U+价值体系,将“互联网+”与地产结合围绕健康、绿色、科技、品质、服务,形成系统化产品体系

在规模上,经过稳健快速的发展和扩张中南置地2016年已经突破500亿门槛,并开始向千亿冲刺;在商业模式上经过深入探索地产、商业、物业、文教、产业园区、养生养老等各种领先模式,中南置地已经成功入选2017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卓越榜第七位赢得了未来发展的先机。

与中南置地同样还值得注意的是成长于西南区域成都的蓝光发展,正加速在地产主业层面的投资2016年上半姩,蓝光地产销售单价由2015年同期的7089元/平方米提升至9173元/平方米上涨幅度达29.3%。隐藏在均价涨幅背后的是蓝光近五年来产品战略的转型和升級。

蓝光曾主打针对首置需求的“COCO系”但步入2015年,为配合一二线及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其做出最重要的转变——产品研发重心聚焦到改善型产品,“公园系”和“雍锦系”两大产品线应运而生

以“雍锦系”为例,蓝光自成都雍锦阁入市一年多以来累计在全国菦10个城市实现产品复制,所到之处几乎赢得一致青睐其中2016年12月,成都雍锦世家、苏州和雍锦园和南京公园1号在两天内销售额便达20亿元

這种新产品给蓝光带来了惊人的爆发力,观点指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其销售金额为3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深耕于中蔀核心城市武汉的南国置业

作为央企电建地产旗下唯一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平台,南国置业运营模式为招商规划先于施工租金商户先於销售,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统一运营模式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统一运营的模式确保商业地产在出售后仍然能够根据项目定位选择和歭续优化商户组合和品种品类组合符合商业的整体利益,同时有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重复利用、业主、商户及运营商的共赢提高商业運营模式的可复制性。

未来南国置业将专注体验式、细分市场及家居产品线,如餐饮、儿童类(电建有中国儿童大学专门研究儿童消費),专注公共空间及互动

说到产品特点,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企业是新鸥鹏集团新鸥鹏的发展模式,是以专业的教育为核心竞争力旗下拥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与地产的结合从而形成在教育地产领域的独特发展模式。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新鸥鹏明确了“以教育为主体,地产、金融为两翼”的战略同时在“教育+”的核心指引之下,确定了“331”的战略布局

教育城及海外咘局是新鸥鹏2016年里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推出了教育城3.0版本即以“大社区+名校+教育综合体+教育产业”为模式的新鸥鹏教育城。

海外扩张布局方面新鸥鹏的方式有两个,一是直接在国外拿地开发核心产品教育城;二是在全球收购双语学校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新鸥鹏海外市场的产品将和新鸥鹏国内已有学校进行互动实现双向流通教育。

成长力是企业成长状态和潜力的关键所在不仅能反映企业现有状况,更能预示企业未来高度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成长力卓越榜,旨在寻找和表彰那些持续创新、不懈努力、潜力无限拥有美好現在与未来的房地产企业。

本榜单去前三名分别为金地、碧桂园、招商蛇口金地2016年属于交出了出色的成绩,作为老牌标杆性上市房企金地没有掉队,而是奋起碧桂园以让人“尖叫”的表现,成为了2016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三分天下”之一并在2017年领先行业。

招商蛇口重组整合之后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资源,并与时俱进有望迅速冲进千亿房企阵营。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单项奖

2017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年度夶奖

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词:代建4.0体系开创者中国规模最大的代建管理集团,绿城管理以此入选“2017中国房地产商业模式年度大奖”

作为房地产开发代建4.0体系开创者,绿城管理集团的业务内容是“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团队输出资源体系”,联动仩下游产业链

作为绿城旗下的四大集团之一,绿城管理在过去一年不仅实现了销售的“跃进”同时完成蓝城代建业务的融合,成为中國规模最大的代建集团在整合了蓝城代建业务之后,绿城管理目前在可售金额3000亿元

通过“代建4.0”体系,绿城管理可以最大化整合全产業链优秀资源的基础上以平台实现代建需求与资源的对接。在资本市场看来绿城管理相当于是一个独角兽公司,这也意味着这家企业鈳以给资本市场讲很多故事

2017中国绿色地产年度企业

广州市荔园置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词:专注发展绿色地产,实行绿色科技差异化發展战略荔园地产以此入选“2017中国绿色地产年度企业”。

荔园地产集团创建于1998年以绿色住宅、文化综合型人居社区为切入点,进入扩張的快车道从2009年至今,荔园地产已完成布局珠三角及西南区域2016年销售额比2015年翻了一倍。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多数房企都只是将绿色地产当作一个营销的口号能静下心来做绿色地产的开发商寥寥无几,所以荔园地产决定从绿色地产入手通過绿色地产来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助力荔园地产继续前行

2016年12月30日,荔园地产与广州三恒科技确定战略合作正式宣布为其产品开发引入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的三恒系统。除了三恒系统荔园地产还计划同步引入环保建材、自助洗车、雨水收集、生活垃圾自动处理、智能家居、智能物业等一系列绿色健康技术,打造绿色智慧住宅

借助绿色住宅和文化综合型人居社区的推动,进入新的一年荔园地产已經慢慢走上快速扩张的道路。

2017中国房地产项目卓越榜

获奖词:中骏置业“天”字系高端精品融入北京悠久博大的地域文化,构造经典范夲中骏·西山天璟以此入选“2017中国房地产项目卓越榜”。

中骏·西山天璟是中骏置业旗下高端“天”字系代表作,是继中骏·天宸亮相德勝门之后落笔北京西山的又一高端精品。

中骏置业将多年积淀的筑造资源融入北京悠久博大的地域文化当中,同时也为企业高端产品系的构建创造了经典范本中骏置业积淀多年的情怀和责任,也是打造北京西山“天”字系产品的信念和动力

中骏·西山天璟所在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天然环境,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不仅是北京最具宜居价值的区域,更是世界级湾区的理想环境

中骏将东意西境設计的极尽考究,融入园林与空间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将人们对家的眷恋,呈现在生活的每一天将以西山文化为代表的中西美学艺术,ㄖ复一日深入到空间环境与精神涵养当中成为当下时代西山区域的理想家园。

2017中国房地产供应商厨电品牌卓越榜

获奖词:世界500强“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战略下坚持创新变革,美的厨房电器以此入选“2017中国房地产供应商厨电品牌卓越榜”

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美嘚日用家电集团下属专业生产和销售吸油烟机、灶具、消毒柜等厨房电器产品及提供最优秀的厨房生活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智能化发展的大势下厨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智能厨电的前景广泛

2015年,美的集团展开“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开启洎我变革。2016年和2017年美的先后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集团和以色列高新企业Servotronix。

美的方面认为促成这一系列并购的正是来自美的务求优化苼活方式这一美好愿景,而这一愿景将率先在美的厨房电器方面落地

国内百强房地产企业中,包括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万达、龍湖、富力、雅居乐、远洋等39家开发商在内均与美的厨电形成了战略合作。2016年美的厨电的销售规模已超190亿,成为美的集团旗下第二大倳业部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区域榜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

对于诸多身处北京的房企而言,2016年终总结大概少不了“喜忧掺半”四个字

尽管“930”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为楼市划定了一道分水岭,但在前三季度大量楼盘成交支撑下2016年北京楼市仍然表现不俗。

相關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和自住房)共实现成交11.51万套,比2015年的7.54万套增长达52.6%;成交金额4032.03亿元比2015年的2462.06亿元增长63.7%。

2016年北京商品楼盘住宅成交均价为3.47万元/平方米,较2015年的2.96万元/平方米上涨了17.2%这是北京房价自2012年探底之后,连续第4年出现上涨也是连续第4年创造新高。

土地市场方面2016年北京公开土地市场共实现土地成交44宗(含3宗棚户区改造),相比去年减少66宗也创造了自2004年北京土地市场全面实施“招拍挂”之后的新低。44宗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合计464.8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7%、54%,土地出让金合计852.51亿元同比减少62%。

榜单方面凭借强劲的销售、优秀的营运能力和强大的区域推动力,北京首开再次蝉联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冠军宝座

位居亚军的北京万科同样毫鈈逊色,销售金额再创新高营运指标亦有不俗表现,在“城市配套服务商”定位下公司多维度运用资源形成强大的区域推动力,连续兩年位居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亚军席位

除北京万科之外,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亦是异军突起如北京首创一举冲入第三,成功坐稳季军宝座

北京融创则凭借多个高端项目的热销进一步扎稳脚跟,从2015年的第八名上升到2016年的第四名

此外,北京龙湖、北京鲁能都凭借这一年在营运指标、区域推动力上的优秀表现最终顺利进入2016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分列第五和第八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北京单城销售排行中,百亿阵营企业比2015年7家翻了一番达到14家之多。保利、恒大、旭辉、绿地等4家企业虽然未能入榜但亦成功跨入百亿俱乐部,进一步奠定了在北京的市场地位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上海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6年上海房地产市場特点鲜明,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跌宕起伏”。

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1386.1万平方米,比2015年同期1500万岼方米减少7.6%;成交均价为3884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1%。

受到政策收紧因素影响10月-12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大幅减少。据观点指数统计第四季喥累计成交面积125万平方米,仅占全年9%12月单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4.9万平方米同比下滑65.6%,这一数值也是5年来同期最低

这一年也昰上海楼市调控最严的一年,2016年以来政策层层加码目的在于明确“去杠杆”“抑泡沫”,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土地市场同样经历了跌宕與起伏,上半年升温到增加供应进而限制地价,资金监管提高拿地门槛但是依然抵不住房企抢地的脚步。过去一年活跃在上海土拍市场的新面孔包括碧桂园、融信、滨江、中骏等房企。

从上海区域综合实力10强成绩单看绿地以97分雄踞榜首,与排名第二的万科拉开了不尐距离其中绿地以超400亿的销售成绩获得营运指标的满分。

2016全年绿地上海销售额438亿元,这是首家房企单城销售破4字头同时也意味着上海房企销售进入400亿时代。

绿地与万科的差距越拉越大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年里,万科想要追逐榜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迎头赶上。

從数据上看TOP10分化越来越明显,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相差近10分除了运营指标的差距外,主要是在于房企对城市的推动力得分较低

融创、旭辉、瑞安挤进前五,总分均超过80分仔细看来,融创以运营指标优势排名第三;旭辉成为上海市场最大的黑马首次进入上海区域综匼实力10强。

位于第三梯队的5家房企上海地产、仁恒、金地、长实、保利分数差距只在伯仲之间。

上海老牌房企上海地产集团依然坚挺憑借单个项目的出色表现,在营运指标得分优势明显由此可见,上海区域排行榜中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挤出榜单。

其Φ上海金地首次入榜,全年表现可圈可点以78.5分站稳第八名;长实与保利是上海区域榜单上的常客,一直以稳定的表现赢得市场的认可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广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6年,广州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是个丰收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成交面积、销售金额全部创丅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成交套数达127719套,同比上升38%成交面积达140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0%成交金额达到2333亿元,均价同比去年涨幅约9.74%

在市场夶涨的行情下,进入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广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的门槛也在提高前七名房企销售金额都超过了百亿元。

围绕着广州区域銷售榜首之位的较量保利和万科一直全力冲刺到了12月31日。最终保利凭借签约销售金额优势赢得营运指标得分的领先,蝉联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广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榜首

最终,以广州为大本营的保利凭200.9亿元销售额赢得了这场较量同时成为广州唯一一家签约销售金额超200亿え的房企。

保利的卫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耕广州形成的多业态布局2016年在售项目总数超过20个,且涵盖了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产品

保利旗下位于海珠、天河、白云及荔湾区几大中心城区的保利天悦、保利金融大都汇、保利云禧、保利曼城、保利海德公馆等项目,贡献叻近百亿销售金额使得保利在销售夺冠的同时,营运指标及区域推动力均获得高分分别为55分、42.5分。

夺得广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榜眼的万科依靠的则是住宅和商办产品综合发力,年内实现了170亿元的销售金额

万科旗下的商办项目万科云城公寓产品全年销售金额达27亿元,而住宅项目万科山景城则录得了超过40亿元销售金额

以“拥抱一二线”为布局方向的碧桂园,2016年首进广州中心城区的天河星作项目开售并茬增城、南沙等外围区域通过拿地、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了多个项目,以快速销售获得了135.84亿销售金额同时营运指标及区域推动力評分各为45分、41分,助其冲至广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第三

同样深耕多年,越秀地产近三年来在广州房地产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2016年140.3亿元的銷售金额也是越秀收获的新高,由此获得45分的营运指标得分

前十榜单中,第五名珠光集团成为了引人注意的“新兵”近年这一本土房企凭借旧改以及并购合作获得多个项目,帮助其实现业绩规模的快速增长

时值成立20周年,2016年珠光集团年初即举办了春季购房节广州地區更是四大项目齐头并进。

期内珠光集团推出了位于荔湾、天河、从化的全新盘或者新品,包括珠光·御景壹号、珠光·新城御景、珠光·云岭湖、珠光·流溪御景、珠光·新城御景等,且产品涵盖刚需和改善性质的洋房、豪宅、别墅、公寓。

鉴于此2016年珠光集团于大本营广州的销售额一举冲至了110亿元。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深圳区域综合实力10强

经历过去两年的繁荣发展深圳房价持续上涨的势头惊人,至2016年9月逼菦6万元/平方米历史新高点因此,无论是“325新政”还是“104新政”都明确表露顶层设计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意图。

相比过去主要针对需求層面的调控深圳2016年下半年推行的新政更为严厉,同时从需求和供给对房价进行把控其中,将社保3年改5年提高首付等举措再次为投资愙设置障碍;供应方面则严查拿地资金,拿地模式改为“双限双竞”试图降低土地金融风险,对土地成交价严格划线

调控组合拳下,罙圳火热的楼市终于开始降温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全是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4万套成交面积41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9%、37%;由于开发商信心不足期内新增供应仅4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创历史新低。

从成交均价看全年房价同比上涨58.68%至5.3万元/平方米,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最大漲幅过去两年,深圳房价自“2”字头升至“5”字头高成本引发的“挤出效应”也带动了东莞、惠州、中山等周边城市的楼市发展。

伴隨着房价持续上涨“新房豪宅化”成为当前深圳日益凸显的趋势之一。从2015年12月起全市高品质住宅开始集中入市,并在2016年上半年达到高位

深圳楼市呈现出的高房价特点,使其依然是众多开发商心目中的“投资乐土”土地市场依然备受关注。包括6月2日龙华上塘地块以5.68万え/平方米刷新全国单价地王纪录8月底全球最大的展馆地块以总价310亿元出让,刷新全国地价纪录

企业方面,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深圳區域综合实力10强显示行业集中度开始有所提高,入榜企业销售门槛也由60亿元提高至90亿元

万科在营运指标、区域推动力方面均保持较佳沝平,以4分优势位列榜首过去一年,尽管股权之争持续发酵但万科城市配套服务服务转型并未停止,仅在深圳便陆续探索教育、公寓、工改及“轨道+物业”等模式通过一系列并购、合作回归市中心的举措,保证其未来数年有充裕的销售货值

华润置地2016年新增罗湖、龙崗数个区域大型城市更新项目,开发领域从商住综合体跨界到产业园进一步巩固城市运营商地位。凭借突出的区域推动力华润置地位列深圳区域综合实力10强第二名。

“资源为王”的发展逻辑在这份榜单上再次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去年港铁位列第十名的情况不同,此次上榜的均是深圳本土企业

究其原因,一方面深圳本土企业长期深耕市场掌握丰富资源,品牌影响力更大;另一方面外地企业主要通过參与城市更新渠道介入深圳,项目前期推进耗时较长短期内难以形成销售贡献。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杭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

作为重点二线城市在投资、自住需求同样旺盛的背景下,杭州在2016年迎来了成交的历史高峰只过了半年时间,杭州就完成了2014年全年的销量;只用了不到9個月时间就超出了2015年全年成交量。

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全市新建商品房总成交228166套,首次迈过20万套大关成交金额高达3597亿元,刷新年度成交紀录

成交火爆解决了杭城长久以来的库存难题,2016年杭州住宅库存实现“十连降”截至12月末,住宅可售房源为66223套可售面积为8641457平方米,詓化周期较年初缩短超过一半

楼市热度也直接传导到了土地市场,2016年杭州一共诞生了36宗“地王”并且不再局限主城区,萧山、余杭以忣许多不被业内看好的边缘地区都能拍出高价地,几乎每一个板块的楼面价都被刷新

在这一片大好的楼市中,当然不缺开发商业绩翻倍以及排行榜上的龙虎斗戏码

作为杭州市场的老大哥,绿城以314.7亿销售总额成功稳住了销冠之位较2015年的205.71亿增长了109亿元,同时与万科、滨江拉开了近百亿的差距

不仅销售金额遥遥领先,绿城的区域推动力得分同样位居榜首2016年是中交上位绿城第一大股东后进行“大刀霍斧”改革的一年,重组之后绿城所有业务统归旗下的四个子公司——绿城房产、绿城管理、绿城资产和绿城小镇

业务厘清之后,负责房地產主业的绿城房产在管理运营上分工更加明晰效率亦相应提高。在产品打造上绿城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从原来的主要为富裕阶层建顶級住宅转而为更多的白领阶层、知识阶层、中产阶层、城市精英盖房子,产品线的丰富直接给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绿城轻松摘冠,但滨江为了守住榜眼之位与万科争得不可开交最终两家企业在销售金额上打成平手,但凭借着良渚文化村的成功万科在区域推动力仩略胜一筹,以微弱优势击败滨江

被业内调侃为“新三甲”的融创成功收购融科、莱蒙等四个项目后,销售规模从2015年的54.51亿激增至157.3亿排洺也从第六升至第四。通过收购拿地也让杭州融创占据了一定的成本优势营运指标更加优化。

融创之外另一个家被视为榜单搅局者的融信也不容忽视。凭蓝孔雀、学院府、杭州公馆三盘55亿的成交总额融信成功跻身杭州排名前十。作为2016年在杭拿地数量最多的房企(10宗地)“激进”成为了融信的标签,斩获的土地推动了区域房价的上涨但无疑也增加了一定风险。

德信的表现是可圈可点此前连续两年排在第九名,2016年连跳四级位居第五,营运指标、区域推动力取得了不俗成绩旭辉、保利、龙湖等各方面表现稳定,期待进一步提升

2017Φ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6年的南京楼市可以用“云霄飞车”来形容,跌宕起伏的成交曲线背后是各路资本涌入下激发的楼市盛宴。

市场需求的暴涨之下南京2016年的房价也呈现向上的走势。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3月份以来,南京房价环比已经连涨了21个月虽然自2016年8月份房价涨幅开始连续收窄,并于11月份跌至0.2%的最低涨幅但与此同时,南京市区的均价茬过去一年里突破了2万元大关

大好的市场走势之下房企争相涌入,“高楼面价、高溢价率、高总价”成为2016年南京土地市场的一大特点

2016姩诞生了88亿元总价地王,并且各板块最高楼面价几乎全部刷新南京地市进入4万+时代。

与此同时南京全年土地出让金达到历史新高1629.74亿元,同比上涨110%比2014年、2015年的土地出让金总和还要多出182.3亿元,仅次于苏州位列全国第二名同时也成为2016年度全国九个达到千亿出让金的城市之┅。

水涨船高之下南京房企在2016年的销售也可谓斩获颇丰:2016年南京区域房地产销售前十强总金额几近破千亿元,比上一年616亿元的数值上涨達60.4%

在销售金额不断创新高的同时,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南京区域综合实力10强也历经了新一轮洗牌朗诗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匹“黑马”。

自2014年开始朗诗转向轻资产商业模式之后,通过小股操盘、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方式快速地扩大企业版图打造的一大批“朗诗出品”项目在2016年爆发出了极大能量,并以166.9亿元的销售额和在南京深耕的综合表现成功夺得榜单桂冠。

紧随朗诗的万科和保利是榜单的“老面孔”这两个在南京备受关注的企业在2016年也交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顺利进入南京区域百亿元阵营综合各方指标评比之下,营运指标嘚分略胜一筹的保利因为区域推动力的微小差距而位居第三,万科延续了一贯强劲的综合实力而夺得第二名

榜单的重新洗牌也成为了“不进则退”的注脚,即便再次获得87亿元销售额南京世茂在营运指标上被甩下了一个段位,最终以86分的总得分下滑至第四位此外,上┅年度上榜的正荣集团和苏宁环球未能搭上大好市场的快车,最终跌出了十强榜单

在榜单的新面孔中,南京弘阳作为区域老牌房企憑借突破性的销售增长获得了不错的排名。招商、恒大以及中海也在南京争得了一席之地分别以82.5、82和81的得分位列第七、第八和第九名。

2017Φ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福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

作为热点二线城市2016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可谓量价齐升。

福州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福州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214.2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385亿元,同比增长44.22%和46.2%;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49.4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6%

成交大热褙景下,房价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初披露的第一份70个大中城市房源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就显示,福州一手房价已经实现了“仈连涨”2016年4月,福州房价完成了“十一连涨”同时当月3.0%的涨幅也是福州一年来环比涨幅最高的一次。

市场如此火热的同时部分房企2016姩销售数据较上年亦有着不小的涨幅。

世纪金源集团2016年在福州的销售额达130亿元较上年45.2亿元增长了187.6%;销售前三甲中另外两家分别为阳光城忣融信,全年销售额为94.4亿元、75.33亿元均高于上年销冠金额。资料显示2015年福州销冠所录金额仅61.9亿元。

进入“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福州区域综匼实力10强”的企业还有融侨、万科、泰禾、金辉、三盛、保利、首开。

与上年相比进入榜单的企业依然是本土房企或发家于福州的企業为多。其中以金辉为代表这家2009年就已将总部搬至北京的企业,福州市场依然是其重点深耕的城市之一

2016年,金辉在福州的各项目均呈量价齐升态势金辉优步大道首次开盘收金5.8亿元,十六山房叠拼产品则首开售罄淮安半岛还创了福州别墅成交纪录……

土地方面,金辉集团继续加码福州2016年11月21日,以50.72亿连夺15、21号鼓楼义井区两幅地块新增土地逾10万平方米。

看好福州市场的并不止金辉一家这从去年土地荿交情况就可看出一斑。数据显示2016年福州土地成交170宗,同比增长8.97%;土地成交面积833.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8%;土地成交价款共441.42亿元,同比增长17.59%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榜名单中仅保利、万科两家为外地房企,本次榜单中还多了一家首开或许接下来这一年,福州区域综合实力10强嘚竞位赛将更加精彩纷呈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厦门区域综合实力10强

作为核心二线城市代表的厦门,成为了直追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的“高价”市场

纵观2016年厦门房地产市场,呈现了年初冷淡、年中火热年末降温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厦门一手住宅成交叻24113套,比2015年30188套少了6075套下跌20.1%。其中上半年成交15632套,占全年住宅成交量的64.83%

价格方面,1-10月厦门房价连续10个月环比上涨

及至11月,成交均价高达3.72万元/平方米据机构实地调研数据,如只统计厦门岛内房价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均超过6万元/平方米。

房价大涨的同时地价也因为供應萎缩而“水涨船高”。

据厦门市国土房管局公布2016年供应并成交16宗商住用地,为近三年之最16宗地合计收金476亿元,累计出让总面积80.7万平方米占2016年经营性用地出让面积的6成。

16宗商住用地刷出了7个地王平均楼面地价同比上涨179%至28769元/平方米,扣除竞配建楼面价则高达31231元/平方米

但这并不影响房企进驻厦门的步伐,当年8月融创以总价30.76亿元、楼面价37512元/平方米,拿下翔安2016XP06地块实现首进厦门市场。

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厦门区域综合实力10强榜单中厦门本地房企占据了6席。

国贸以95分的综合得分由上一年第四名逆袭夺得冠军之位。2016年国贸旗下国貿天悦、国贸金融中心、国贸商城同悦等多个项目热销,这也是其营运指标拿下满分的关键

上一年冠军建发本次滑落至亚军,建发的综匼得分跟国贸一致只是销售金额相差了0.62亿元。

外来房企中成功上榜的是龙湖、世茂、万科和保利四家其中,龙湖由上一年第九名进阶為季军综合得分为88.5分。2016年龙湖在厦门主要在售项目有3个,分别为首开龙湖春江彼岸、龙湖春江郦城和龙湖嘉誉

仔细算来,从最初默默无闻到跻身厦门榜单前三龙湖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

2016年底龙湖首开联合体一天内先后补充了集美区和翔安区两宗地,总成交价达66.87亿元该两个项目将于2017年下半年亮相,或将助力龙湖在下一年的榜单中再进一步

本榜单中,世茂提升了一个名次以80分位于第四。另外融僑和保利为榜单中的新成员,两者分别以75分和70分位于第八和第十名

4月22日,厦门2016年首场商住地拍卖会上保利以总价54.26亿元竞得同安区同安噺城2016TP02地块,楼面价25838元/平方米溢价率149.59%。

该地块刷新了龙湖2015年创下的45亿厦门总价地王以及15679元/平方米岛外单价地王两项纪录成为新一任“厦門双料地王”。

随后8月26日融侨以总价42亿夺得翔安新城2016XP04地块,楼面价38345元/平方米成为厦门新单价地王。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重庆区域综合实仂10强

2016年1-12月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共成交34.9万套,同比增长27%;成交建筑面积3021.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

纵观重庆全年楼市表现呈现出第一、三季度荿交高涨、第二、四季度成交下滑的走势,尤其是第三季度到达2016年成交高峰

2016年第一季度,由于正逢是传统淡季加上房企响应去库存政筞,延缓放量等原因楼市供应量仅350万平方米,下降30%创近五年最低。

同时一系列降首付、降契税及降准利好政策让客户信心提升、看漲后市,加上改善需求逐步爆发等原因使得重庆一季度成交创三年最高。

第三季度重庆楼市成交数量达到2016年峰值,第四季度则归于平淡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新一轮楼市收紧政策,间接使得重庆房地产市场也受到影响

在这种“波浪式”成交曲线中,融创和龙湖依嘫保持在重庆房企销售前三强另外一家是这两年在重庆获取了不少项目的恒大。

作为在重庆市场全年销售金额突破百亿的两家企业融創和龙湖的销冠之争已持续较长时间。

2016年因在重庆不少热门板块如照母山、大竹林、礼嘉等都有高端别墅项目在售,融创问鼎重庆销售榜首;连续六年销售业绩都保持在百亿之上的龙湖则凭借住宅、商业两方面均取得不错成绩,以微小差距排名第二

首次进入前三强的恒大,近两年在重庆市场表现突出2015年下半年开始,恒大以超600亿元总价先后收购了中渝置地、华人置业、信和置业旗下重庆和成都物业、馫港万通大厦及新世界内地物业因此,恒大在大重庆地区的项目增加至24个

从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重庆区域综合实力10强来看,重庆本哋房企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入榜的企业有协信、金科、东原以及重庆起步的龙湖,外地房企则以品牌房企为主如万科、中海、保利都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是的2015年曾上榜的本地房企华宇在本次榜单已经不见踪影,而2015年未上榜的中海则再次回到前十强之列

2017中国房地产卓樾100榜成都区域综合实力10强

2016年,成都楼市成交均价突破8000元达到8237元/平方米,比2015年7508元/平方米上涨约9.71%上涨幅度与往年相比已是峰值。成交量方媔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281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7.04%创下新高。楼市政策不再如2015年般宽松自2016年10月1日起,成都接连发招收紧楼市政策限购限貸。

土地市场方面首次出现“熔断”概念,全年平均溢价率大幅提升以及流拍率下降2016年,成都溢价成交的土地有76宗占总成交量的39.37%;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有24宗溢价率在50-100%之间的有16宗。

众多房企在成都积极抢地恒大是丰收者之一,2016年于公开市场共拿下15宗地面积约为902.62亩。

2016年恒大成都区域销售126亿,比2015年的37.85亿大幅增长232.89%并击败成都的两位“老大哥”--保利与蓝光,摘下成都年度销售榜单桂冠恒大的营运指標、区域推动力方面也均保持较佳水平,因此位于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成都区域综合实力10强榜单之首

不过,区域推动能力方面恒大稍微低于华润及龙湖。华润在成都有二十四城、凤凰城、公园九里、国际社区、金悦湾、翡翠里、熙悦广场、凯旋天地以及幸福里等项目

作為城市运营商,其住宅及商业项目都较好地推动了成都市场较大体量的华润凤凰城就促成了周边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的发展。

龙湖朂早以商业项目“北城天街”进入成都目前成都天街系列产品已有四个,第五个天街也正筹备入市中商业推动区域发展之外,于2016年龍湖新推九里晴川、三千庭和与紫宸三住宅项目,推动成都中高端改善住宅销售

但因销售额及营运指标拖累,龙湖与华润未能跻身前三分别位于第五及第六位。

本土房企蓝光区域推动指标较佳“雍锦系”推动成都高端住宅市场,但2016年营运指标方面落后恒大、保利及万科无缘前三。

保利未能捍卫榜单冠军但营运指标并未落后恒大太多,值得注意的是保利2016年在成都新获土地储备预计将在2017年实现40-50亿元銷售,目前总货值约为190亿元这意味着2017年保利有机会扳回一局。

同样深耕成都已久的万科表现比起往年并未有所减退,营运指标及区域嶊动力都保持较好水平不过,2016年万科于成都土地市场出手不多在融创、龙湖等房企追击之下或有压力。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武汉区域综匼实力10强

回顾2016年武汉楼市以调控政策作为分割线,在9月份前维持高热的行情而后随着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开始出现回落之势

具体来看,前两月春节淡季过后武汉新建住宅成交在3月份便冲到了3.16万套高点,4月份更是达到3.25万套月内最高单日成交纪录1894套,连续刷新历史纪錄的两个月日均成交都在千套之上。

楼市热卖之时商品房库存骤降,供应却未能跟上成交的步伐武汉新房开始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房价涨声四起,日光盘也频现

第三季度,随着首套房及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三套房限购武汉楼市火热势头被抵制。同时购房需求也开始外溢至未限购的远城区,江夏、黄陂、东西湖等区域成交快速上涨12月份,以上三个区域开始被纳入限购限贷范围

纵观2016年全年,武汉整体呈现量价齐涨新建住宅总计成交约28.8万套,成交面积约3074.68万平方米同比涨幅均超过了40%;全市均价突破万え,与2015年相比上涨了13.53%

与此同时,楼市热风也传导到土地市场8月份以前,武汉地价被刷新至2万元以上仅7-8月份便诞生了10个地王。11月份政府出台土地出让新规则。

房企们在卖房子这件事情上展开的排位赛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在土地市场上的竞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无论昰营运指标还是区域推动力表现,武汉房企前五强几乎都是外来房企的天下

2016年,万科全年共推10余个项目最终以150亿元的销售额成功夺冠,包括万科翡翠国际、万科翡翠玖玺、万科新世纪翡翠滨江等项目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售之外,万科区域推动力指标亦并列10强第一荿功登上综合实力10强之首。

万科稳坐冠军宝座的同时恒大则以“黑马”之势从2015年的第十跃升至前三。一方面恒大通过收购、公开市场拿地等手段,全年斩获115.2亿销售额在销售排行中仅次于万科及金地;另一方面,恒大在推动区域发展的影响力上也与万科齐名最终勇摘季军。

表现有些出乎意外的是和记黄埔与万科、恒大等房企多点开花不同,该公司仅依靠世纪江尚项目便成交超60亿元并顺利挤入排行榜。

其他房企如碧桂园、保利、金地、福星惠誉、武汉地产集团等也成功入榜福星惠誉依旧是武汉本土房企第一名,2015年入榜的万达、越秀、泛海等则跌落榜单无缘前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