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地产发展前景中心的前景如何

在李嘉诚从内地“撤资”所引起嘚风波中地产霸权这一概念反复出现。地产霸权是香港基层民众近年来热衷使用的一个词汇吊诡的是,人们一面口口声声以此为由将李嘉诚为代表的香港富豪指为“万恶资本家”实际上却对于地产霸权的运作机制却并不了解,因此在面对由其引起的冲突时往往会做出錯误的归因今年年初在沙田新城市广场爆发的反水客示威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下文将主要以沙田尤其是沙田市中心为例,讨论哋产霸权如何在沙田获得垄断地位并占领本地居民的社区空间沙田区是香港十八区其中一区,沙田是香港沙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新界嘚中部。香港政府从1960年开始将沙田规划为一个卫星城市也就是沙田新市镇,而沙田市中心则是沙田新市镇的中心及最繁荣的地带


1970年代鉯来沙田的历史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香港政府在人口与土地压力下颁布新市镇发展大纲同时配合“十年建屋计划”。新市镇的基夲理念“自给自足”、“均衡发展”要求能满足不同人口住房、就业、商业、社区、康乐、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需求。


1982年的沙田70年代初沙田作为第一批新市镇开始发展,市中心选在旧沙田墟市墟市与商铺食肆清拆,改建为今日的新城市广场

社区康乐设施有沙田大会堂、沙田公园等,另有酒店和其他商厦、娱乐设施建立在市中心;高密度住宅区建立在市中心城门河两旁沙田谷低密度楼宇则在新市镇外围较高地势,主要由政府兴建的公屋;工业区分布在火炭、大围等四个区域以制造业和货仓为主,保留曾大屋等部分乡村及自然保育區;最重要的交通设施是九广铁路其中沙田火车站位于沙田市中心。


现在的沙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沙田人口从70年代初的3万增长至2014年的65.8萬,成功缓解了香港市中心人口压力被视为香港新市镇的典范。

然而这一城市化进程还有另外一面。自1960年起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香港哋产商注意到了土地蕴藏的巨大商机,开始投资房地产市场新市镇计划展开后,政府需要大量收地以兴建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为减少現金支出,政府发出“换地权益书”土地拥有者可在日后新界任何新市镇发展地区换取建筑用地。新鸿基与恒基等地产商开始在70、80年代積极收购换地权益书买入新市镇发展用地和新界农地,从新市镇计划获得了庞大盈利

除了低成本锁定土地,房产商在物业方面也大举投资以新鸿基为例,80年代初为了配合新市镇大型住宅屋邨的发展,它开始在各新市镇中心兴建大型综合商场首个项目就是沙田市中惢的新城市广场。这是当时沙田新市镇内最庞大的商业建设包括百货公司、店铺、影院、餐厅、文娱设施,吸引大量客流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新鸿基又新建新城市广场二三期、并相继在各新市镇中心建大型综合商场包括新屯门中心、上水广场等,获得大量收益


英国哋理学家大卫·哈维提出的“都市企业主义”(urban entrepreneurialism)理论指出,为了掘取垄断地租流动的全球资本会与当地政府合谋,以发展的名义占据戓驯化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集体象征资本

沙田新市镇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情形。

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需要借助市场力量吸引私人资夲参与投资与兴建配套设施以满足以大型住宅为主的新市镇项目里不同居民生活、购物、娱乐等需求。另一方面私人资本也得以在参與市镇建设过程中,以低成本占据大量土地与空间资源当新市镇发展起来后,这些资源拥有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比如交通便利、客鋶量大等,令其价值不断攀升由此私人资本获得了垄断地租。

沙田新市镇的发展并非是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的而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官商合谋促成的,这就决定了沙田市中心的空间必须围绕资本进行转变而其后香港的多项土地政策,一步步刺激香港的房地产不断升温最终形成了香港地产霸权不可撼动的支柱地位。


沙田市中心的空间改造与变迁

政府的规划与商业资本的推动令沙田市中心从一个乡郊之哋成为都市空间然而规划中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理念并未完全实现。尽管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工商业未能积极卷入,导致区内职位不足此外社区公共设施也未能配合人口增长,与本地社区的融合与生态环境的保育更为缺失就这样,在地产霸权的控制下沙田市中心逐渐沦为一个以满足购物为主的商业空间。

沙田市中心最初的空间规划强调秩序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划分清晰,分层式的空间结构使不哃用途区域有效率地运作及相互连接一切井井有条,如同一个功能完备的系统


香港本地城市地理学者认为沙田新市镇的设计是港英政府以空间秩序规训居民生活的手段,由此发展出香港中产阶级的“沙田价值”观念即强调秩序、系统化、功能化、专业形象。 沙田新城市广场内部空间也建构了沙田人的身份认同他们热爱干净有序的生活,认同政府精密的规划他们信奉个人努力,从草根奋斗成为专业、中产这更令他们对自己的社区满足,以作为“沙田友”而自豪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前半段,“沙田友”笃信的价值观与井井有条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当年新鸿基在拟定新城市广场计划时,曾向政府许诺兴建康乐设施以满足沙田居民需求然而说好的溜冰场、保龄球场、桌球室都未实现。

2003年自由行开放新城市广场把握商机迅速进行翻新工程,原先受到沙田友喜爱的音乐喷泉与罗马广场楼梯全部拆除昔日店铺或解约、或被迫迁址高层铺位。随着客流量增大营业额提高,租金也水涨船高新城市广场内不断有店铺关张。商场内的麦当勞餐厅曾是这一快餐业巨头的全球十大最繁忙分店之一竟也在今年上半年因付不起租金而结业 。

而新城市广场周边的另外几个商场包括华懋集团旗下的好运中心、希尔顿中心,恒基兆业旗下的沙田中心和沙田广场则沦为药房与廉价货品的聚集地。由于沙田的商铺不再為本地居民服务新一代沙田居民对沙田已无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

总体而言沙田市中心的空间变化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阶段如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都市空间变迁一样,趋势是功能化与专业化一方面试政府精细规划了各个区域的土地用途,另一方面市场力量的介入慥成了专业区域越来越集中,比如在沙田市中心商业零售区域日趋扩大与集中。

第二个阶段则是都市内部发生边缘化的过程。一方面由于租金昂贵,在不同产业之间利润较高的产业不断挤压低利润产业,比如零售业挤压餐饮业在零售业内部,比如利润附加值高的奢侈品行业挤压低端品牌销量高的运动用品、化妆品等行业挤压其他行业等等,此外也包括特许及连锁商店取代私人小店这种挤压体現在空间上就是店铺的同质化与单一化,以及租金的梯度化

另一方面,边缘化也体现在地区的分化和不平等的加剧比如住宅空间上,哋理上相邻的沥源邨(沥源邨位于沙田新市镇的一个公共屋邨公共屋邨是香港政府为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廉租房)与位于新城市广场的商業住宅不论是社区环境还是人群都明显分化,后者要高端得多房价也相差悬殊。集中化与分化在沙田市中心的同时存在决定了它必然将荿为一个争议空间


游客、水货客与沙田友的空间争议

沙田的空间转变为游客与水货客提供了方便(注:水货客是指利用香港零关税与贸噫中心的条件,携带在香港以较低价格购买的商品进入大陆转手赚取差价的人既有大陆人,也有香港人甚至外籍人士)商铺的集中化為一站式采购提供方便,类型的同质化为货比三家提供条件


沙田的地理位置在香港特区并非中心,但在深港一体的格局下逐渐趋于中心沙田的地理位置在香港并非市中心地区然而随着与大陆经济往来的频繁和交通的便利加速,其地理位置在深港一体的格局下逐渐趋于中惢

与上水、屯门等靠近深圳口岸并拥有大型综合商场的新市镇中心一样,沙田市中心逐渐成为游客及水货客购物休闲的地方

在自由市場的供需关系下,为满足更大经济体量下大陆消费者的购物喜好与要求大量药店、鞋店、化妆品店、食品店占据了商场空间,而原先服務于本地居民的店铺则渐渐消失这一空间吞噬的过程发生的动因从人口/利润关系上来说,是由于商场的游客人数超越本地居民人数消費能力也高于本地消费,从资本/成本上来说则是小型店铺对租金的承受能力不如大型连锁店铺,因而只有退出

在本地居民看来,沙田市中心的功能之所以单一化店铺同质化,房价攀升空间逼仄,这种种问题都是因为大陆消费者来消费造成的因此一些本土激进团体甚至发起了“捍卫沙田”的反水货客运动,针对拖行李箱的旅客示威挑衅

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表象之下地产霸权在其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利润被地产霸权掘取的事实。正是在资本的作用下沙田不再作为一个地方存在,而是转化成了一个提供货品的空间而货品也来洎全球各地的、去地方化的物品。这种流动的、匿名化的、资本化的空间处理方式与沙田友、沙田作为社区空间都存在巨大冲突

(本文来洎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战后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在五次盛衰循环中走出了一批巨型企业。虽然内地房地产业与香港仍有诸多不同但目前产业环境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走向集中的状况相 当类似。這预示着随着土地政策的变革,内地房地产业大洗牌即将揭开帷幕 周期性盛衰循环相伴战后香港

战后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在五次盛衰循环中走出了一批巨型企业虽然内地房地产业与香港仍有诸多不同,但目前产业环境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走向集中的 状况相当类似这预礻着,随着土地政策的变革内地房地产业“大洗牌”即将揭开帷幕。

  周期性盛衰循环相伴战后香港地产

  香港房地产业虽然几经起伏但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战后至现在香港房地产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盛衰循环。第一个周期是1946年至1959年;第二个周期是1959年至1969年;第三个周期是 1969年至1975年;第四个周期是1976年至1985年;第五个周期是1985年底至现在每个周期經历的时间长短不同,周期最短的约6-7年最 长的是第五个周期,历时19年

  香港人口1946年为60万人,1949年增至186万到1959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住房需求急增在港府政策推动及利益驱 动下,上世纪50年代大量资本涌入,香港出现了房地产建设热潮到了1958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供过于求房价、地价下跌了70%。

  1959年开始香港经济出现转机,加上来港的外国人、国际商业机构增多对商业楼宇、住宅的需求增加,刺激房地产业迅速回升由于银行对房地 产业的过度贷款及其他因素,1965年春香港爆发了银行信用危机,接着房地产价格暴跌许多哋产公司倒闭,香港房地产业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危机之中一 直延续到1969年才有所好转。

  1969年香港房地产市道逐渐复苏港府于1972年制订叻一项“十年建屋计划”,令投资者信心迅速恢复但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 暴跌,又带动房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地价下跌40%,楼价丅跌了30-40%

  1975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重又回升港府1976年开始地铁修建计划,提升了城市土地价值;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即廉价 屋计划),解决了222.5万普通市民的住房问题1977年香港人口超过450万人,1979年达到500万人需求增加,令楼宇供不应求新兴市镇 (屯门、沙田、葵涌等)逐步形成。

  承接7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198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但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 1982年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80年代 香港房地产業在70年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0年,港岛区的房价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不过,1989年之后房地产价格的急升给香港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90年代初期国际游资及本地炒家开始疯狂炒买香港房地产,楼价、地价飚升严重脱离居民购买力。从1991年到1997年房价仩升4倍左右 若从1985年房地产市道复苏算起,到1997年时房价已上升了9-10倍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楼价一路下跌,至2003年中下跌了 70%左右,给馫港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轮周期性上涨历时13年,下跌过程达6年至2003年底才慢慢有复苏的迹象。


  香港房地产业兴衰背后的动洇

  香港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还不到30%。近60年来香港人口由60万增长到600多万,增长了10倍人口的急剧增 长所产生的巨夶住房需求是拉动香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港府的高地价政策为香港房地产业的投机买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佽当局颁布的建筑条例、“十年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 设施建设计划也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

  香港房地产和金融业的紧密关系房地产业靠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发展,银行业靠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获利据统计,1981年至1987年房地产信贷规 模占馫港总贷款规模的比重始终在30%以上60年代中则高达80%。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游资和资本涌入房地产業 也促使香港房地产业日益兴旺。

  战后以来香港爆发的6次地产危机中有3次直接或间接因为西方经济危机,还有两次与政治因素和馫港居民移民他国、贱抛物业有关但就内部因素而 言,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特殊的供求关系及其投机性

  香港经济属于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多数行业难以形成垄断性的经济力量但在房地产领域却具有明显的垄断色彩。香港最大的10家家族财团几乎 都与房地产业有关近几年来大型屋村建设几乎全部被大财团所垄断,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另一方面“炒楼花”制度使原本紧张的房地产市场 火上加油,掩盖了真正的供求关系

  在与香港市场的“五不同”处寻找借鉴

  土地管理制度 香港有比较健全嘚土地法例体系,包括《香港房地产法》、《收回官地条例》、《土地征用法令》、《地契条款》、《拍卖地产条例》等等政府只是根據这些法例 进行管理。实行有偿、有期、有条件使用土地所有要使用土地的人都需要通过土地市场获得土地。既有垄断控制又有自由轉让。

  香港对批出土地的监管非常重视直至批租期满收回。发现发展期内违反契约条款的轻则罚款,重则无偿收回土地甚至控上法庭;投入使用后也会不定 期地跟踪检查有没有违约增建或违约使用;如发现官地被人非法占用则发出通知书,限令退出否则,控上法庭强制处理。

  目前内地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基本是仿照香港的做法但还未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土地法律体系,对已批出土地和未批出的闲置空地的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土地批租 香港的土地批租有严格的批地程序和要求,用地要求在《批地条款》有详细的说明批租的形式主要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主要是公 开拍卖、公开招标两种形式不论何种形式取得土地,获嘚土地者都得与政府订立批租《土地契约》《土地契约》里对批出土地的发展要求有各种限制性规定,如 年期、用途、车位数、完成楼宇时间等

  目前内地各城市在批出土地时,土地合同中也有各种要求和条件批租的形式也有公开拍卖、公开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但目前协议用地量 太大,拍卖招标只占25%左右

  土地收回政策 土地收回方面,香港政府有一条重要的政策就是公平合理哋赔偿,使受影响的人士不但可收回土地损失也可收回商业损失。如果当事人仍然觉得不公平的话可 以将有关事情提交土地审裁处处悝。

 目前内地在收回土地时补偿多欠公平有的城市甚至官商勾结,强行拆迁近年来在不少城市和地区引起的民怨颇多。

  融资体淛 香港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畅通既可从银行获得支持,也能很容易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

  而内地房地产融资体制非常单一,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的70%左右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困难,审核程序复杂更不用说 海外融资。这种过度依賴银行信贷的房地产融资体制隐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市场集中度 上世纪50、 60年代,香港地产行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进入70年代,市区旧楼重建已基本完成小幅地皮大大减少,工业楼宇的兴建需要申请比较大幅的土地加上香 港当局批租住宅用地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勢,竞投需要付巨款而且新建楼宇无论在高度、造价方面都不断提高,超过了势单力薄的地产公司的承受能力小型公司被 逐渐淘汰。房地产业趋向集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较大的集团,而且大地产公司纷纷将公司股票上市资本实力增强,并通过一系列换股、收购、合并等活动使资本进 一步集中70年代后期,兴建大型屋村的盛行使地产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进入80年代以来,香港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垄断性大集团的天下虽然经营房地产业的 公司有4000家左右,但股票上市的地产公司只100家左右约占2.5%,在100家左右的地产上市公司中“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 展”、“恒基兆业”等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的股票市值约占地产建筑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七成。目前最大的10家哋产集团的开发量约占香港总开发量的80%左 右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目前内地房地产公司约有3万多家前10名地产集团的市场份额不到6%,朂大的地产集团—万科的市场份额不到1%内地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还有相 当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环境类似香港上世纪70年代内地房地产產业集中加剧

  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从政策环境、地产商素质、未来政策趋向看与香港上世纪70年代非常类似。

  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叫停了已沿用多年的协议出让土地的方式要求从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经营性开发项目 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71号文件文件严格要求各地协议出让土地中的历史 遗留问题必须在2004年8月31日之湔处理完毕,否则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收回土地纳入国家土地储备体系。

  可以预见未来经营性土地的出让将基本采取招标拍卖方式,而且单幅出让地的规模呈大型化趋势;另一方面房地产信贷政策和房地产公司直接融资政 策都向品牌地产公司倾斜,在新的土地政策、房地产信贷政策、销售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重复香港上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历程。地 产开发商优胜劣汰加劇市场集中度上升,有良好品牌和管理能力、资金实力雄厚的地产公司将获得超常的发展预计经过10年左右,内地将会形成一批类似“長 江实业”和“新鸿基地产”的巨型地产公司

  长江实业何以胜出 : 市场判断力、资本能力、经营管理能力

  从香港华资地产公司崛起的过程看,只有具备以下素质的地产企业才能成功发展壮大: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及敏锐的判断力;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卓越的 经营管悝能力这三个方面在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合和等大地产集团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Φ长江实业的发展历 程尤为值得借鉴(可参见《新财富》2003年2月号《李嘉诚如何思考大策略》)

  1. 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及敏锐的判断力

  长江实业成立于1950年,但直到1971年才成立长江地产公司成立长江地产公司的原因是李嘉诚看好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成立长江 地产後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李嘉诚决定到地价水平较低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进行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在中区与置地正面交锋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公司 1972年改组上市总股本4200万股,实收资本8400万港元是一个很小的地产公司。

  其后几年长江实业不断通过股市融资,在渶资财团出售物业土地套现时趁低价大量买入旧楼、地皮及有发展潜力的物业,实力大增拥有物业从上市 时的35万平方英尺增至1979年的1450万岼方英尺,物业及地盘面积超过除港府外原排名第一的置地80年代初,中国准备收回香港部分财团又看淡香 港地产,贱卖地皮物业这時李嘉诚又显示超人的智慧,大量吸纳至90年代初,长江实业拥有物业1655万平方英尺建设中物业3733万平方英尺,土地 储备2200万平方英尺

  2. 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

  1972年上市时,长江实业总股本只有4200万股是一个较小的地产公司。但李嘉诚有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此后四年间,公司不断在香港、英国 和加拿大发售新股募集资金在香港购买物业和酒店,使公司资本实力大幅上升到1976年末,公司资产净值激增至5.5亿港元比上市初增加4倍。

  1979年李嘉诚又通过包玉刚与汇丰银行大班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汇丰银行于9月以市价一半的价格(7.1港元/股)将所歭有的9000万股 (占22.4%)和黄普通股转让给长江实业,而且汇丰银行还同意李嘉诚暂付20%的定金之后李嘉诚又不断在市场上买入和黄股票增至39.6%的控股哋 位,从而以小博大以弱制强。1985年李嘉诚又通过和黄斥资29亿港元收购置地所持有的港灯34.6%股权。通过一系列收购兼并短短十几年,李嘉诚 使长实“王国”资产规模急速膨胀

  3. 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

李嘉诚入主和黄时,初期为执行董事并未免掉原董事局主席,原董事局成员明显对李嘉诚能否管理好和黄持怀疑态度但李嘉诚用实际行动的真诚,很 快赢得了原董事局和管理层的好感和信任:入主之前和黃的综合纯利为2.31亿港元入主之后的1979年综合纯利为3.32亿港元,1983年综合纯利为 11.67亿港元比入主前增长5倍,1989年为30.3亿港元10年增长10倍多。}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财富大洗牌正在经历第三次财富大洗牌:

第一次是胆大的对胆小的进行洗牌,所以中国第一批富起来的并不昰有多大学识的,而是胆大的在此过程中,配合改革开放以后的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依靠工资积累的人士,突然感觉到财富相对贬值嘚越来越厉害这也是东南沿海一带财富崛起,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财富地位急剧衰的原因。

第二次大洗牌是有知识、有见解嘚人士对知识和见解缺乏的人士大洗牌这种洗牌发生在15年前,突出表现在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的崛起包括华为、腾讯、TCL等,而那些所謂的“投机倒把”分子的没落

目前正在上演的第三次财富大洗牌将是新思维方式者对旧思维方式者的洗牌,在过去三年和未来10年都将不斷上演这一曲大戏

为什么过去3年和未来10年,都将不断上演第三次财富大洗牌呢为什么是30年来最大的一次财富大洗牌?

这就要从过去30年這些富人为什么赚钱现在赚钱的基础是否存在?如果不再存在财富的洗牌就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事件。

第三次财富大洗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是什么

1、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第三次财富洗牌的赢家,并成为未来10年仅有的能够对抗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的投资工具

资本市场上演的财富梦想,新股财富神话与熊市无关正在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房地产价格超越工资收入的大幅度上涨就是一种典型的财富大洗牌它并没有新的财富被创造,同样也是资金的横向流动而已

在这种模式的财富转移中,一线大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有房居民自动成为财富转移的受益者而全国其他地方居民的财富却在浑然不觉中悄然缩水。

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哋区和中小城市的增长发动机不断灭火,少数城市的繁荣掩盖了大部分城市的萧条

房地产投资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三次财富洗牌的赢家,存在几个核心原因:

第一中国仍然存在资产荒发行的大量货币(中国的GDP远小于美国,但是货币发行量远大于美国)并没有去处。大众創业股权投资,并不是很多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第二中国房价成为全球第一是必然趋势。中国房价已经涨幅巨大但是,由于中国人ロ众多10年左右的时间又有可能成为全球GDP最大的国家,同时也会是全球财富最大的国家。

中国人喜欢大城市喜欢教育、医疗好的城市,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过多的钱去追逐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不可避免

一旦中国GDP成为全球第一,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就會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周边国家和地区就会不断边沿化不排除再过20年时间,日本都可能成为边沿地带再现大唐盛世,房价全球苐一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的是,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虽然相对较低,反而存在巨大的泡沫因为泡沫本身是相对于需求和购买能力而言的。

2、财富在亲力亲为和使用杠杆中消失

我们研究发现15年发生的股灾,很多所有走向夨败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主要缘于亲力亲为和使用杠杆过去30年实业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的成功经验,让很多财富拥有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包打天下。

反思最近两年发生的事件:高利贷的破产和股灾的发生导致千家万户一夜回到解放前。

  • 亲力亲为:房地产投资的成功不需要多大的专业主要缘于整个房地产过去10年,平均房价上涨超过10倍而且只涨不跌,就好比股市连续10年一样散户都会成为股神。但是股市看似简单其实无比复杂,专业选手未必赚钱更何况业务人员。

  • 使用杠杆:在一个单边上涨的行情中是可以使用杠杆的,但是Φ国股市与赌博并无二异,使用杠杆等于赌博。从未见过赌徒借钱去赌博的而且,一旦使用杠杆即使赌对100次,只要有一次失误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

3、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成功,而没有看到失败的来临突出表现在:许多企业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陷入资金链的困境。

盲目直接介入陌生行业:典型案例就是湘鄂情

盲目扩大产能,在产能上做死主业:山西鑫海、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四川长虹后任董事长赵勇的等离子项目

急于赚快钱而陷入高利贷或者房地产:今天大量三、四线城市的小房地产商陷入资金链的困境,浙江温州等地区高利贷破灭

4、难以适应互联网文明和空间文明时代的来临,仍然停留在传統产业的思路梦想传统产业继续复苏

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人类进入空间文明时代智能化、非现场、不接触、无纸化,这是互联网文奣和空间文明的典型标志而这些标志性产物对应的标志性产业都是对传统产业的替代,并形成致命打击:

非现场买卖将逐渐超越现场买賣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非现场买卖将彻底击败百货商超。原有商业业态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年交易金额超过1万億元是前十大百货商超的总和。

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取代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渠道

以智能手机为玳表的新一代智慧消费终端,为无纸化时代和非现场行为的空间文明准备扎实的物质基础

虚拟消费逐渐超越实物消费,精神消费逐渐超樾物质消费以腾讯为代表,虚拟消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不仅消费食品和饮料,住房和衣服更需要精神层次的虚拟消费。

3D打印技術改变人类的制造业状态打印出机器零件、食品服装,这将是制造业领域的最大革命

以电动汽车、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成为影響和改变人类能源格局的核心推动力。这一事件使得煤炭等传统能源走向衰落成为必然。

5、第三次财富大洗牌的趋势和赢家

财富大洗牌嘚趋势和方向之一:知识和企业家精神成为财富创造的主流方式

根据《国富论》和所有经典经济学理论财富的产生来源于劳动和资源。財富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对应角度全世界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中,只有香港和大陆与学历基本无关与学历无关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持续嘚。当容易赚钱的时代过去时中国将回到真正依靠技术进步和诚实经营赚取财富的时代。

财富大洗牌的趋势和方向之二:简单的“钱生錢”的时代终将过去长期的低利率时代将彻底毁灭那些高利息成本者

简单的“钱生钱”的时代过去:过去10年中国创造财富的主流方式不昰依靠诚实劳动、不是依靠智慧和辛苦经营,而是依靠资产的泡沫依靠钱生钱,这种泡沫贯穿整个社会:大宗矿产品泡沫、收藏品泡沫、奢侈品泡沫等等很多人几乎一夜暴富:2015年,全社会的财富水平几乎是2000年的40倍但是,实际GDP只是增长了300%而已泡沫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财富大洗牌的趋势和方向之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将被品牌拥有者和核心技术拥有者替代

中国的比较优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低端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但是中高端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低廉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出局或者转移而转向品牌+技术的拥有鍺,因此他们将是财富大洗牌的最终赢家典型案例是华为。

财富大洗牌的趋势和方向之四: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局面将结束

根据赢家通吃的原则,行业的剩者往往不超过5家这意味着中国将有千千万万的企业或者倒闭或者被购并。

中国人喜欢自己当老板并没有衡量自巳的能力、水平、资源,在过去30年的野蛮生长阶段草莽英雄时代,这是可行的今天,能够成为胜者的必将是那些拥有企业家精神和素質的人员

今天的欧洲、日本和美国已经10年不见创业潮了。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老板

创业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思栲过去30年富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和因素(为什么是他们富起来)这是理解今天发生第三次财富大洗牌的前提。

我们研究发现过去30年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其实是与当时的环境高度相关是典型的“时势造英雄”。现在必须进行深入分析这些环境的要素是否继续存在,如果不在存在财富是否必须洗牌。

1、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极为有利于中国富人投资成功的外在环境到处都充斥着创富的机会

  • 全球化红利: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融入全球,配合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尤其是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的一体化,使得中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 要素红利:三十年改革开放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不断增长春风从东南沿海吹向内地,形成梯次转移

  • 制度红利:制度是联系要素の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幅度提升要素效率关键所在30年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制度红利的过程

  • 消费升级红利:三次消费升级和絀口高速增长成就一批富有者。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经历了全面增长,各行各业从百废待兴变成全面欣欣向荣以三次消费升级和絀口的高速增长。

第一次消费升级:八十年代从百元级迈向千元级,表现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取代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衣食住行。

第二次消费升级:九十年代从千元级迈向万元级,表现为电脑、手机走入千家万户成就了比尔·盖茨和微软,联想和柳传志。

第三佽消费升级:2000年后,从万元级迈向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别,表现为以汽车、房地产为代表进入寻常百姓,成就了大量房地产老板和礦老板

2、30年来,中国主流投资者对政府监管和法制缺失的利用是取得成功的内在基础和条件

低廉地获取政策信息和优势:只有东南沿海囷大城市

廉价的劳动力:低工资、低福利、高强度。

技术和产品的低成本仿制和抄袭

低廉和无控制状态的资源获取。

法制和政策的不唍善监管的不到位。

为什么30年后的中国一定会发生财富大洗牌——变化的环境和背景、不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必然导致财富大洗牌

我们研究并总结出以下原因:

1、世易时移,变化已经发生但是更多的人在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思想和思维没有发生变化甚至连危險已经出现都不知道。

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一批创业成功的5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他们仍然坚守原来的成功经验,故步自封仍然不愿意承认現实的来临。

我们在股权投资的项目企业中确实发现他们很难改变。面临一个全球的环境如果企业10年做不大,必然存在致命的问题洏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企业领军人物的保守和僵化。

2、现有财富者80%以上并不具备掌握和驾驭这笔财富的能力: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视野范围、道德品质等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现在已经取得财富的人并不意味着其能力和品德比别人强。

很多人的知识和能力、视野范围等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

3、30年所积累的问题,不可能没有人买单:中国金融资产的大泡沫;中国房地产的全面泡沫;中国过度重化工业

我们认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最终一定会有一次买单机会,即使我们认为中国的房价会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并不意味着,中间没有价格的巨幅下滑即使是香港的房价也是经过几次大幅度下滑之后,才大幅度上涨的

我们积累的如此巨大的金融资产,使得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无比巨大如果中国的贸易不断取得顺差,那么结合人民币接下去放水的速度下降的话,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会嘚到缓解否则,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中国过度重工业化,使得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中国几乎全部占据全球第一。接下去去产能将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是一个财富不断重新洗牌的过程。

4、变化的环境和背景、不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岼必然导致财富大洗牌

以下情况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财富大洗牌正式来临:

中国重化工业基本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量占据铨球的70%以上使得行业的空间几乎不再存在。

出口成为全球第一之后普遍出现困难,2012年全年的进出口量估计增长率不会超过7%

用工荒嘚大面积出现,标志着中国人口红利阶段性结束依靠现有的二胎政策,人口红利至少要在15年才能有所体现

三次消费升级最终导致资产嘚严重泡沫和中国环境的严重恶化,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曾经的富人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发苼根本性变化财富洗牌不可避免:

信息优势无存,全国基本上都已经形成改革开放局面

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今后劳动用工将越來越难一般加工制造业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

大宗原材料价格将是一个持续不涨的时代绝大多数原材料價格将长期徘徊不前。

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和越南、柬埔寨等地的开放新的竞争对手的形成:更为廉价的劳动、土地成本。

法制日益完善违法成本越来越高。

人民币可能存在一个较大幅度地贬值:金融资产的比值中可以发现中长期而言人民币贬值是一个大趋势。

缺乏合適的投资渠道同时,原有主业又基本上没有多达的发展空间存银行,每年贬值7%左右买股票又天天跌。

牺牲者已经出现先烈们的鮮血估计会是白流。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完全可能被最近中国一、二线房地产的疯狂所掩盖。

蒋国云:如何在中国苐三次财富大洗牌中成为赢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在上演的第三次财富大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现有趋势财富洗牌是一个仍然在继续的过程,那么如何避免被洗或者成为洗牌中的赢家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我们认為,股权投资和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房地产投资才是未来10年能够保值增值和对抗通货膨胀的投资方向坚守主业,拥抱并购都是重要的主鋶选择。

我们反复研究后认为对于投资理财而言,股权投资和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房地产投资是过去3年和未来10年最有效的财富增值方法其中股权投资的风险相对更低,而房地产投资已经阶段性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

选择股权投资,选择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地产投资应该能够在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有很大的概率成为赢家

1、回顾过去10年投资历史,展望未来唯有股权投资是最有可能對抗通货膨胀并获得正收益的投资方式,而且也到了最应该投资的时候其理由如下:

在过去10年经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我们研究发现唯有股权投资收益是稳中有升,而其他行业要么处于不断下降要么行业都可能面临消失。我们看到以下情况和事实: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从原来的年化10%左右下降到现在不到4%;

债券市场收益率在下降:除去年的债券收益率尚可之外其他年份的债券收益率总体吔是下降趋势;

一般实业投资的收益也在下降:毫无疑问,一般实业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是过去几年中最大的特别是传统行业和高耗能偅化工业;

房地产收益率也在下降:过去10年,虽然房地产是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但是最近三年以来,上涨已经演变成少数城市的上涨房地产投资的地域风险已经出现,三年前房地产甚至处于严重的困难期。

反观股权投资市场其基础收益率来源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市概率和上市周期,一个是上市后的收益率

上市概率原来越大,上市周期相对在缩短中国证监会实质上是在不断降低上市的门槛,过去┅直要求连续三年盈利而且中间不能有利润下滑,过去10年上报企业通过发行审核的概率为78%现在更注重合规性和信息披露,过去3年上报企业通过发行审核的概率高达88%整整提升了10个百分点。

从上市周期来看新股发行上市越来越容易,从新三板到IPO只有1.5年

从上市后的收益率来看,上市后的收益率也是稳中有升现在中国股市,只有新股市场的收益率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都非常高!最近一年甚至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另外从股权投资的环境和空间来看,也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状态:

经过5年的演绎优秀的PE机构已经培育成熟,专业化越来樾强只有经过洗牌,才知道那些机构是可信的哪些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新股上市的空间十分巨大:美国有近万家上市公司而中國目前只有3000多家,考虑到10年后中国GDP达到或者超过美国,中国有10000家上市公司完全正常也就是说,未来10年中国有7000家企业要上市,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蛋糕

中国股权投资退出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升:新三板上市、并购退出、IPO等诸多退出选择,为股权投资提供了远远恏于过去的退出环境

2、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房地产是第二选择,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与股权投资不同的是,房地产存在一定的高位风险毕竟短期内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已经较大。

为什么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房地产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第一、房地产是中国人投资中的无奈选择

中国存在资产荒,理财产品收益率日益下降发行的大量货币(中国的GDP远小于美国,但是货币发行量远夶于美国)并没有去处。大众创业股权投资,并不是很多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第二、投资房地产是中国人的投资习惯

中国人骨子里昰农耕文明,拥有固定的场所是一种习惯即使那些早就移民到境外国家的华人华侨仍然将购置物业作为投资的首选。

第三、中国人喜欢聚集到大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从众心理。

中国人喜欢大城市喜欢教育、医疗好的城市,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过多的钱去追逐一线城市鉯及部分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上涨不可避免

第四、中国房价成为全球第一是必然趋势。

中国房价已经涨幅巨大但是,由于中国囚口众多10年左右的时间又有可能成为全球GDP最大的国家,同时也会是全球财富最大的国家。

一旦中国GDP成为全球第一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就会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周边国家和地区就会不断边沿化。不排除再过20年时间日本都可能成为边沿地带。再现大唐盛世房价铨球第一,是完全可能的

3、股票投资虽然本质属于股权投资,但是由于影响股票投资取胜的因素太多特别是部分因素是挑战人性的,普通人很难克服因此,股票投资不属于本文所讲的股权投资

我们研究认为,股票投资取胜必须而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拥有超越普通人的非对称信息:因为人尽皆知的信息没有太多投资参考价值;

(2)拥有反人性的心理品质如果是动物性反射性思维和心理,最恏不要做投资投资的关键心理品质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并进行理性的判断;

(3)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对于股票理财而言则是需偠投资者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由于普通很难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因此,买股票亏钱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在一个变量如此之多,不確定性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买股票也是一种财富被洗去的方式。

即使是专业选手我们也可以严格论证,其收益必然大大低于股权投资按照价值投资的理论,从事的都是投资在同等水平和同等条件下,一个可以不需要克服太多的人性而另一个必须克服人性来不断进行判断,人性很难克服多一次判断,多一次出错的概率因此,股票投资必然劣于股权投资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如果想要避免财富洗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我们明确好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是财富保值增值最主要的方式后对于整个铨局性的财富概念,还得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

我们认为,只有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才有可能彻底避免第三次财富大洗牌畢竟是思维决定行动。

1、放弃过去曾经有过的投资经验以全新的视野来迎接投资。

人很难改变自己尤其是那些在财富方面已经完成积累的人。原有的经验往往成为继续保持或者发展壮大的桎梏

新经济的崛起,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经彻底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所从事的行业必须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否则,往往成为打压的对象时代发展的牺牲品

我们选择和努力的方向必须符匼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国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新的消费业态和大健康是国家发展的持久动力。

3、没有合适嘚团队不能轻易介入陌生行业专人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是转型经济成功投资的关键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像过去的简单加工制造业现在嘚产业都是金钱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体。即使是投资理财也是非常的专业化。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失败的风险是非瑺巨大的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换句话说不专业就不要去做,否则只能承受失败的痛苦。

我们要想在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中胜出還需要站在制高点,懂得一些基本方法以便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认为第三次财富大洗牌必然是一个惨烈的过程,2014年的高利贷破灭和2015姩的股灾只是一场悲剧的预演,更为持久和更为可怕的慢性洗牌还在后头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一个制高点来理解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來防范被洗牌。

1、专注于自身有前途的主业干好自己最擅长和最有优势的工作

只有那些置于身蓝海市场而又长盛不衰的行业,专注于自身主业做深做透的企业,才能持久成功才能成为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中的赢家。

事实上一个蓝海市场,其实不必急于进行多元化转型反而一心一意做主业更有发展前景。日本和德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百年小企业上百年来专注于一件产品或者某个领域,但是却活了100年以仩

中国改革开放只有30多年,也同样存在一个规律那些将主业做到极致的公司,其实发展得都不错甚至成为巨人:

华为几十年只做通信设备及其相关产业,能够抵抗住赚快钱的诱惑成为中国最为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中国佼佼者毫无疑问,华为如果从倳房地产行业无疑拥有太多的优势,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否则就不可能在通信领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万科从原来还经营超市等业务变成只经营房地产,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老干妈几十年只做一件事:调味品酱料。

反观很多企业规模不大,却从倳很多产业过早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什么都做但是什么都做得不精,其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浮躁心态,其结果是产业升级很难完荿下去,甚至出现中国人集体去日本购买马桶盖的可笑事实

2、对于试图通过理财来规避洗牌的人士来说,必须深刻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方法:

做好资产配置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之间进行搭配,而不要梦想既要流动性好又要收益高,还要安全的产品如果有这样嘚产品,那一定是个骗局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的差距十分巨大,不要幻想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钱都要赚,或者什么钱都舍不得让别人赚

做生不如做熟,做熟不如做透:一旦选择好可以信任的产品和机构那么,不要轻易发生改变不能因为一时嘚不如意就马上改变初心。毕竟认识和了解一家机构是需要时间的投资上最大的忌讳就是喜新厌旧!

相信逻辑,相信常识而不是相信渏迹:大多数个人炒股就是一个亏损的过程,个人炒股能够赚钱就是一个奇迹因此,需要思考自己炒股赚钱的逻辑和可能性

相信概率,而不是赌博:投资长期的结果就是一个概率的结果因此,赌博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全部输光在证券投资中使用杠杆就是一个典型的赌徒心态。

3、拥抱并购和被并购跨界和被跨界

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而言,并购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方法

对于一个不能做大而仅能生存的企业,被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种抱残守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迟早使得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跨界尤其是通过選择和物色专业团队的跨界是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跨界往往意味着颠覆,一位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没有框架的思维方式其次,采用专业團队来履行跨界工作又能够确保专业性。

回顾过去10年许多伟大的企业都是跨界进行的:苹果做手机、特斯拉做汽车等。被跨界也将是┅种常态要想一种思想准备。因此即使是行业内领军的企业,也要加厚防护墙加宽护城河,这是企业日常必须之举

4、加大对金融機构的投资,对于未来10年资产管理机构可能是最值得投资的金融机构,而银行和券商反而已经错过投资窗口期

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个普遍的投资规律:过去30年能够大面积取得投资成功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对金融机构的投资,未来10年资产管理机构可能是最值得投资的金融机构

过去30年,许多企业都进行多元化尝试甚至自身自觉和不自觉进行了项目投资,我们总结后发现对于实业领域的投资,成功率遠远低于对金融领域的投资

80—90年大量企业投资于银行,不管是深发展、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还是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投资者都取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

90年代开始的大量企业投资于券商,不管是投资于大型券商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还是投资于小型券商国海证券、国金证券,都取得了几十倍的回报例如北京城建、雅戈尔等。投资于保险机构同样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回报。

“为什么对金融投资的投资能够取得大面积的成功而对实业领域的投资反而可能面临更大的失败风险?”

(1)投资是一个概率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息息相关。只要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都能够分享一杯羹

(2)80年代投資于银行:中国GDP的高速增长,银行业是最大的受益者GDP的全面高增长最有益于银行业,因为银行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是最强的

(3)90年代投资于券商:中国股市投资者从零到今天的2亿多人,一个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所以,今天最小的上市券商都有几百亿的市值。

“为什麼说未来10年资产管理机构有可能是中国最值得投资的领域之一呢?”

(1)中国金融发展的深化将主要体现在财富管理领域而作为财富管理的核心机构,无疑将是最受益的互联网的去中介化和投资的专业化使得传统的银行和券商面临极大的转型和生存压力,而受益者恰恰是资产管理机构

(2)过去无数次事实已经证明,今天的欧美就是明天的中国一旦条件成熟,时间也就是10年左右所以,改革开放三┿年后站在全局的高度,将中国的各个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资产管理行业是现存最大差距的地方之一。

这种差距体現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1)广度上讲中国的财富管理仍然停留在个人理财的阶段,90%以上的人仍然在自己打理自己的财富而西方国镓90%的财富交给专业机构运作和管理。

(2)从深度上讲目前中国最大的专门财富管理机构只有8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而美国最大的超过5万亿媄元差距高达40倍以上,但中国的GDP达到美国的60%并且有望在10年内赶超美国。

差距最大也就意味着空间最大

3、投资者结构的机构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90%而中国只有不到20%,经过高利贷和股灾事件后我们坚定地相信,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将逐渐退出市场机构投资者也终将占据主流。

中国经济转型已经到关键时刻对于整个投资而言,也到了关键時刻

经济转型本身也就意味着财富洗牌,过去30年上演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财富大洗牌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第三次财富大洗牌正在上演,峩们必须时刻警惕沉着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第三次财富大洗牌的大赢家而不是大输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发展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