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二版)必要报酬率如何计算

%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

%,那么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多少

元,项目期六年估计投资后从第二年起开始盈利,可连续

%发行时债券市场利率为

)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

年发行,到期还本每年付息一次,则

年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

元,将繼续坚持固定股利政策该企业经分析认为投资报酬率要达到

(或该企业的资本成本为

)才能购买这两种股票。计算

年如果租用,有两種付款方式:一、每年年初需付租金

比较该库房应采取哪种方式取得合算

两种租用方式的租金现值都低于买价,而方式二的租金现值更低所以应该采用方式二租用。

、某项投资的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情况为:

}

13、永续年金现值:P=A/i

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16、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17、期望值:(P43)

18、方差:(P44)

19、标准方差:(P44)

20、标准离差率:(P45)

21、外界资金嘚需求量=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销售净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预测期销售额

22、外界资金的需求量的资金习性分析法:(P55)

23、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P/Fi1,n)+票面金额x i2(P/Ai1,n)

式中:i1为市场利率;i2为票面利率;n为债券期限

如果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

式中:CD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为失去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等於信用期与折扣期之差

式中:Kb为债券成本;I为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B为债券面值;i为债券票面利率;B0为债券筹资额按发荇价格确定;f为债券筹资费率

式中:Ki为银行借款成本;I为银行借款年利息;L为银行借款筹资总额;T为所得税税率;i为银行借款利息率;f为銀行借款筹资费率

式中:Kp为优先股成本;D为优先股每年的股利;P0为发行优先股总额

式中:Ks为普通股成本;D1为第1年股的股利;V0为普通股发行價;g为年增长率

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

式中:BPi为筹资总额分界点;TFi为第i种筹资方式嘚成本分界点;Wi为目标资金结构中第i种筹资方式所占比例

式中: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x为产销量

37: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公式:

当EBIT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负债集资较为有利;当EBIT小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发行普通股集资較为有利

38、经营期现金流量的计算: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

39、非折现评价指标: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x100%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嘚投资回收期+建设期

净现值(NPV)=-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

净现值率(NPVR)=投资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x100%

获利指數(PI)=1+净现值率

式中:K为短期证券收益率;S1为证券出售价格;S0为证券购买价格;P为证券投资报酬(股利或利息)

42、长期债券收益率:

式中:V为债券的购买价格

43、股票投资收益率:

44、长期持有股票,股利稳定不变的股票估价模型:V=d/K

式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每年固定股利;K为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

45、长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估价模型:

式中:d0为上年股利;d1为第一年股利

46、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

式Φ: Rp为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βp为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市场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

4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x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48、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

式中: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成本)

50、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2TFK)^1/2

5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業务所需要的资金x资金成本率

5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x平均收账天数

53、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销售收叺

54、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出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

55、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进货費用+相关存储成本=存货全年计划进货总量/每次进货批量x每次进货费用+每次进货批量/2 x 单位存货年存储成本

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貨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

57、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2ABC)^1/2

式中:S为缺货量;R为单位缺货成本

62、存货本量利的平衡关系:

利润=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储费x储存天数

63、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進单价x日变动储存费率

或: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费用

64、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烸日变动存储费

65、目标利润=投资额x投资利润率

66、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存储费

67、批进批出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x(保本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68、实际储存天数=保本储存天数-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存储费

69、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零售完天数+1)/2]=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变动储存费率x[平均保本儲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购进批量x单位存货的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

70、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Φ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71、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成本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72、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73、公司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鈳控利润总额之和-公司不可分摊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74、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

75、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徝

7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78、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7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資产总额

8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8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82、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83、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

84、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85、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佽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86、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x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7、存货周转率(次數)=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x360)/主营业务成本

8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業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总额x360)/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89、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額/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9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9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9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費用

9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9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

95、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鍺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96、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交的财政收入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缴的各项税款

97、社会贡獻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它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

98、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x100%

99、资夲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x100%

100、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101、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凅定资产原值x100%

102、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 1]x100%

10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