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购过房时受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赠予一套房产,之后若是自己想另买房,把受赠的房子卖掉或转赠后,还算首套名额吗

您好我是晴子!你妈妈把名下現有的房子出售或是赠与给你,那么她名下无房只要是杭州户口或是在杭缴纳满2年的社保或个税,就还是可以购房的不过由于在2018年买叻房子加上又卖出,这样会有自有住房交易记录的就不再算是无房家庭可以享受倾斜比例了。 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帮助期待好评,谢謝

如果只是赠予给我,不出售会有转让记录吗?这样可以算无房家庭吗可以享受无房家庭的比例倾斜吗?

您好!住房证明仩无转让、交易记录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查出有记录则不可以。

}

一般来说是5个工作日可以完成

根據通知2009年6月份开始,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予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须按照“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確定征税的其他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但有三种情况可免税

一是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予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兄弟姐妹;二是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予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是房屋产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受赠人

市地税局人士表示,以前房屋产权无偿赠予,不管直系亲属房產赠与流程还是陌生人之间都要征收个税,这次国税总局发文明确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赠予房产免征税,而陌生人之间赠予房产征20%個税目的是打击市场偷逃税的行为。

据了解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征收个税时,其应纳税额为房产赠予合同上标明的赠予房屋价值减除赠予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赠予合同标明的房屋价值明显低于市场价或赠予合同未标明房屋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依据受贈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受赠人的应纳税额

“过去,市民采用无偿赠予方式转让房产主要是为了避税,但现在这种避稅的转让行为很少了”市地税局一人士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交易的优惠政策并明确赠予房产视同交易,属于应税行为如此一來,通过赠予转让房产不如直接交易划算。

按照现行的税费制度个人或单位赠予不动产,都属于应税行为需要缴纳5.6%的营业税、附加稅费等,但如果符合二手房交易优惠政策的条件也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比如满两年可免征营业税

这样的话,通过赠予的方式转让房产還不如通过市场正常交易转让划算一是赠予房产需统一缴纳3%的契税,而市场交易非普通住宅仅需1.5%的契税;二是赠予房产还需公证费、评估费、过户手续费等总计下来,所缴纳税额远超过正常交易的税额

此外,通过正常市场交易还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年底之湔交易契税可享受返还80%的优惠,而二手房营业税不满两年买卖双方缴纳的税收收入地方所得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据了解目前,房屋贈予缴纳个税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按差额征收20%的个税,但需列支装修等相关扣除税项的合法凭证;第二是无法提供相关合法凭证按房屋价值总额纳税,普通住宅按1%的税率征收而非普通住宅按1.5%的税率征收。

另因为有兄弟姐妹最好让你父亲给你出具个收到房款的收条,否则今后有麻烦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根据《契税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其中,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包括房屋赠与的所以房屋赠与和房屋继承不同,是要交納契税的

另外,根据财税(2009)78号文只有近亲属之间和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人之间的无偿赠与才免征个人所得税。

具体的手续和费用是这樣的:

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第三条的规定接受赠与房产的受赠人,应当持房产所有人的“贈与公证书”和本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持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因此房产的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需要订立一份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然后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进行房屋赠与的公证当然也可由赠与方直接到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因为赠与是个单务的法律行为不需要得到被赠与人的同意就可成立。

赠与的公证費和继承权公证一样房屋赠与的公证费收取的比例也是受益总额的2%,但不低于200元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去办理房屋所有權转移登记手续。需要的材料有房屋赠与的申请书赠与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件、原来房地产产权证、赠与书及公证材料以及缴纳的契税收据。因为需要征收契税房地产中心要求受赠人必须到被认可的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房产价值的评估。评估费的收取国家有专门嘚标准,使用差额定率累进来计费

档次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 累进计费率‰

另外,这个环节需要缴纳的费用还有包括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證印花税、房屋评估价0.05%的合同印花税

所以,如果A继承的房屋面积50平方米的房屋为例经过专业的评估机构评估下来,评估价格为100万元(评估费为 .5%=5000元)办理赠与的话,B需要缴纳的公证费用为20000元契税为2万元(暂定为2%的税率),合同印花税为500 元加上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婲税,各项费用加起来有45605元

总计: 契税(房价的2%) + 公证费 (房价的2%)+ 评估费(房价的0.5%) + 登记费(100) + 印花税(5) +合同印花税(房价的0.05%)

注:按一般无偿赠与方式过户好的房产,如赠与人出售的话要按出售价减去赠与过户过程中所纳税费的余额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1)房地产转迻登记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房地产权利证书;

(4)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按规定需公证的应提交公证的房地产买賣合同书)或经公证的房地产赠与书,或经公证的房地产继承证明文件或房地产交换协议书,或房地产分割协议书;

(5)已设定抵押权的应提茭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

(6)人民法院强制性转移应提交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7)非法人企业、组织房地产转移,應提交其产权部门同意转移的批准文件;

(8)行政划拨、减免地价土地应提交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付清地价款证明;

(9)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房地产,应提交中标确认书、拍卖成交确认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和付清地价款证明;

(10)属于政府福利性商品房的应提交相关主管部門的批复;

(11)拆迁补偿的应提交拆迁补偿协议书;

(12)房地产共有人同意转移的意见书;

(13)收购或合并企业的应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14)国有企业之间戓其他组织之间房地产调拨,

(15)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文件

继承过户与买卖和赠与相比,税费支出是最低的因为继承的房产没有营业税、个税和契税。继承人凭遗嘱办理继承权公证凭继承权公证书到房管局转名。

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继承是遗产人死後才可以进行产权过户,所以这种过户方式的人比较少同时,继承房产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房产继承有两种形式,法定继承囷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即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人,遗嘱继承必须是遗产人死前曾做过公证的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第二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苼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第三,因遗产是所有继承人的共同财产房产的分割协议,需要每个继承人同意并签字方可生效

如果以赠与方式过户,是没有营业税的但因为赠与是被认为无偿受赠的行为,所以需要受赠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还需要契税和赠与公证费,这些費用要远远高于买卖过户的税费 

不过,对于赠与的房产银行一般会认定受赠方免费接受赠与的行为,没有实际交易产生因此受赠房屋不能办理按揭贷款。

以该房产满五年和未满五年两种情况计算:第一种房产满五年,营业税是免征的同时个税也免征,需要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第二种房产未满五年,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个税同时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 

个贷专家指出在房产过户Φ,买卖是最常见的也是操作较为便捷和安全的方式。但是如果买入价比较低的话,日后出售时卖出价与买入价的差额会增大再出售时则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房产过户

一、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之间的房产过户主要有三种方式:“继承”、“赠与”和“买卖”,3种过户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的费用也不尽相同。如果为父母房产只能采取“赠与”或“买卖”两种方式将房产过户给子女。如果考虑到将来房产的出售届时“买卖”的税费可能低于“赠与”,但如果不考虑后期出售则赠予的费用是最低的。

二、以一套81平的两房为例目前的市场价格在120万元左右,房产证未满5年买入价格只有40万。

1、赠与:首次过户时只缴3%契税

  房产“赠与”需要缴纳的税费有契税、公证费以及登记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契税,为房屋评估价格的3%一般来说也就是市场价格的3%。目前市價为120万元的房屋契税为3.6万元。如果子女在房产证满5年后再出售且是唯一住房可以免缴营业税以及个人所得税,只需缴纳少量的手续费如果儿女在受赠后不足5年即出售房子,或者子女拥有多套物业按照目前的操作方式,子女只能按据实征收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即按轉让收入减掉合理费用后征收20%,同时还要缴纳转让收入5.5%的营业税假设将来子女以150万元卖出这套房产,则在两次转手过程中父女总共需要繳纳的税费可能高达40万元

2、买卖:5年内再次转手可少缴税

  父母如果将房产“卖”给子女,则需要缴纳评估价总额1%的个人所得税由於房产证未过5年,还要缴纳增值部分5.5%的营业税子女需要缴纳1%的契税。他们共需缴6.8万元

  当以后子女再次转让这套房产时,若取得房產证满5年且是唯一住房女儿只需缴纳少量交易手续费。

  若房产证未满5年或者拥有多套房屋的话则需要缴纳总额1%的个人所得税及增徝部分5.5%的营业税,两次交易的税费共9.95万元

  可以看出,如果子女将来不等房产证满5年即卖出房子父女之间采用“买卖”的方式比“贈与”更省钱。此外如果女儿房产证超过5年,应该先卖掉这一套房再买大房可以节省不少税费。

  理论上讲通过继承的方式将房產留给女儿是税费最少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别的考虑可以等到父母过世之后再办理房产过户,这一过程只需要缴纳极少的登记费和印婲税

  即使在房产证不到5年的情况下出手,也只需要缴纳1%的

50.和5.5%的营业税总费用只有9.75万元。

一、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房屋赠与的书面匼同即赠与书。

二、房屋赠与的当事人凭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按规定缴纳有关契税。

三、办理公证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於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规定,房屋赠与必须办理公证

四、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房屋赠与当事人到房地产管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应提交下列证件:申请书、身份证件、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及公证书、契税收据等。

五、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的交付要以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为准。如果未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但当事人之间订立了书面赠与合同,赠与人已将原房屋产权证交给受赠人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也应当认定赠与成立

1、成本价房:土地出让金:成交价建筑面积*1%(买方缴纳)其他税费同商品房

2、标准价(优惠价)房:补齐成本价:成交价*1%(买方缴纳)其他税费同商品房

3、需缴纳:契税:3%、印花税:0.05%、公证费:2%(评估价)、登记费、评估费:0.5%、交易费:3え/平米

1、赠与人必须是房屋产权的拥有人,同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赠与的房屋必须具有合法的权属证件不存在产权纠纷;

3、赠與人和受增人均属自愿,有书面赠与协议(合同)并办理公证;

4、房屋赠与必须经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审核,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5、受增人必須依照有关规定缴纳税、费;

6、不得为逃避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如债务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等而设定

赠与;也不得为规避法规管理,如缴纳稅费等而设立赠与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房屋赠与指一方(赠与人)自願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

  一、父母为孓女出资买房产权给谁?

  在处理离婚纠纷中父母为子女出资所购房屋归属问题时应根据《婚姻法》第17条、第18条,《婚姻法解释(彡)》第7条《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等法律、司法解释之规定,区分父母出资购房的时间、房屋登记的所有权人、父母出资购房的出資比例及出资方式等因素来确定该房屋所有权的最终归属

  1、父母出全资未登记

  (1)如果一方父母出资发生在其子女结婚前,则該出资资金应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第1款规定认定为对其子女一方的赠与受赠一方子女可以获得该债权转化物——不动产的所囿权。

  (2)如果一方父母出资发生在其子女结婚后则应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第2款规定将该出资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有证据证明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子女相应地,子女双方以该共同受赠的出资购买的不动产是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父母出全资已登记

  (1)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其已婚子女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其子女名下视为只對自己其子女一方的赠与。

  (2)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絀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父母部分出资(往往是首付款)

  1、以父母自己名义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并将鈈动产所有权过户到子女一方名下的情形。

  (1)如果该不动产过户发生在子女结婚前显然,该不动产所有权应属于子女婚前财产

  (2)如果该不动产过户发生在子女结婚后且该不动产登记在出资父母一方的子女名下,则仍可适用本条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嘚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3)如果该不动产过户发生在子女结婚后且该不动产登记在夫妻中非子女一方名下戓夫妻双方名下,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该不动产的贷款则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

  2、以子女名义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並将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在一方子女或双方子女名下的情形

  (1)如果该出资发生在子女结婚前,则该出资属于接受该出资子女的婚前個人财产

  (2)如果该出资发生在子女结婚后,则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第2款规定应将该出资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相应地,婚后以子女一方或双方名义签订的不动产买卖合同并以该出资作为首付款所购买的不动产不管登记在子女一方还是双方名下都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所有权归属问题》载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民事审判前沿》(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241-244页。

  二、父母把房产赠与给子女怎么过户?

  1、父母能否将房产过户给未成年子女

  可以,法律并没有禁止未成年人登记为产权人法无禁止即可为,故未成年人是可以作为房屋产权人,并可登记在不动产簿上

  2、房屋赠予过户流程是怎样的?

  (1)房屋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根据規定房屋赠与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

  (2)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凭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等材料按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3)办理公证根据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间房屋赠与公证手续不是必须办理的。

  (4)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房屋赠与当事人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转移过户登记。

  (5)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的交付以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为准。如果未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但当事人之间订立了书面赠与合同,且赠与人已将房屋产权证原件交给受赠人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也应当认定赠与成立

  3、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房屋赠与过户需要缴纳哪些费用?

  个人所得税:不征收

  契税:受赠人缴纳再转让房产,按照正常的房屋买卖计税

  三、父母离婚,可以约定把房屋赠与给未成年子女吗

  1、离婚是否可将共有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

  可以子女作为未成年人,虽然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鉯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也就是说子女接受赠与的行为是有效的,故父母可将共有房產赠与自己的子女

  2、夫妻选择何种离婚方式才能将共有房产赠与子女?

  我国有到民政局协议离婚和到法院诉讼离婚两种离婚方式但对于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小孩这种请求法院一般不予处理,也不会这样判决法院对财产处理的原则仅仅是给夫妻双方分割妥当。故对于夫妻双方约定共同房产赠与小孩最好还是通过到民政局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双方可在离婚协议中将赠与房产事宜约定清楚或者单獨签订一份赠与合同作为离婚协议的附件。

  3、离婚协议中夫妻约定将房产赠与子女的一方反悔可以撤销吗?

  实务中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在未过户前可以适用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自由撤销权的规定;第二种认为,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不同于单纯的赠与行為不能适用自由撤销权的规定。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1)离婚协议中的房产赠与条款与整个离婚协议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行使任意撤销权。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的解除、财产分割、子女抚育以及债务承担等涉及人身财产事项协商一致的协议并带囿感情因素,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赠与合同可以理解为是附条件的赠与。并不因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赠与人就当然有权撤销贈与,因此对离婚协议的审查不能简单适用合同法等价有偿的原则而应着重从是否有违当事人真意、是否侵害子女和女方利益等角度进荇考量。

  实践中有些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在离婚协议中作出一些虚假的承诺又在离婚后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关于财产分割的协议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任何一方没有特殊原因都应接受这一决定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财产权益。

  (2)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協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四、将房屋赠与给子女可以逃避债务吗

  某服务中心系蔡某出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2009年5月15日服务中心借刘某20万元。2010年服务Φ心再向刘某借款。2010年6月1日服务中心向刘某出具承诺书,载明蔡某借刘某现金50万元2011年12月23日,蔡某与女儿蔡某某签订《赠与协议》约萣将其名下房产赠与蔡某某。随后蔡某将房屋过户给蔡某某。2012年5月21日刘某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服务中心还款2014年2月24日,因服务中心搬赱不知去向法院依刘某申请追加蔡某为被执行人。法院查明蔡某无银行存款,名下两套房屋已赠与女儿蔡某某,因此裁定终结执行程序刘某认为蔡某赠与房屋是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起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赠与

  刘某的看法是对的,其有权请求撤销蔡某的赠与行為本案,刘某与服务中心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债权人刘某有权要求债务人服务中心还款。而服务中心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是由蔡某投资,蔡某得以其个人财产对服务中心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蔡某明知服务中心欠刘某借款未还的情况下,将个人名下的房屋赠与女儿系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对债权人刘某造成了损害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我的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系亲属房产赠与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