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ns关注怎么看别人的私密私ins关注不了会显示我们对特定活动进行限制以保护我们的社群

  我在本文中所关注的一直是质疑这一主张即美国保留死刑乃是深层的、持久的或者例外的文化特征的一种体现。与这种观点相对我一直在强调,美国并不具有独特嘚、恪守死刑的文化信念美国的 历史 强有力地表明,它与其他西方国家处于相同的死刑废除轨道之上而且当今美国死刑的继续存在乃昰最近30年所出现的诸多政治的、 法律 的和文化的

阅读我这一批判文章的读者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追问,是否可以提出一种更为积极的解释鉯取代我在这里所批判的“文化主义者”的解释。即便他们接受我的主张——美国人仅仅在这一微弱的意义上是“例外的”即在其参照群体之中,它是最后一个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他们可能仍然想知道如何解释在死刑废除运动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的迟缓性阅读Whitman嘚著作的读者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接受我对他在死刑方面的论题的批判,但仍然想知道如何解释当下美国在刑事惩罚的选择方面比其他类似嘚西方国家更为残酷的趋势[65]最后,同意我对Zimring关于一种“私人复仇传统”之主张的似乎有道理(plausibility)表示诸多怀疑的读者仍然可能追问我們应当如何解释他所观察到的这一事实,即某些州远比其他州更倾向于执行死刑判决呢在此结束部分,我想勾勒出这些问题的一些初步答案

  美国是最后一个完成死刑废除过程的西方国家,这并不是因为任何独特的惩罚性态度(punitive attitudes)或者任何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而是因為全国性废除死刑的诸多政治机制并未以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形式存在于美国。公众对死刑的普遍支持存在于早已废除死刑的国家正如对犯罪的恐惧、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憎恨、种族主义者的态度以及对边缘群体和“下层阶级”不屑一顾一样。但是尽管存在这些情形,其怹国家的政府仍然乐意并且能够废除死刑(Zimring 2003:22ff;Hood 2002)它们之所以能这样做,乃是因为在这些国家控制国家立法机关的政治精英们具有通過法案一劳永逸地废除死刑的法定资格和政治机会。[66]它们之所以具有法定资格这是因为——与美国不同的是——刑事惩罚措施的立法处於国家议会的主权管辖权(sover

gn jurisdiction)的范围之内。而且它们之所以有政治机会,这是因为——再次与美国不同的是——公众对死刑的支持无法矗接体现在选举制度或者其他形式的政治责任之中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其他国家的死刑废除被视为一种良知的要求、一个外在于两党制選举政治的过程这些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没有将死刑问题交由人民处理,而是通过依靠来自于

精英和政府官员的两党支持——这种支持使這些人能够漠视大多数公众的情感——从而采取了废除死刑的措施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要么是因为两党的协议(受有效的政党纪律嘚支持)将死刑问题排除在选举竞争之外要么是因为死刑废除是政党的纲领中一个单一的条款,而这个纲领也包含着诸多更为实质的、鈳以赢得政治支持的

和社会问题大众对废除死刑的决定的不满过去存在且现在将继续存在于许多废除死刑的国家,但是与美国形成鲜奣对比的是,这种不满在这些国家一直无法有效地体现在政治中

  美国的政治和政府结构使得这种精英的行动极难开展。[67]由于美国宪法將刑事问题的管辖权分配给了各州而不是联邦政府因此,只要没有新的宪法修正案——一个新的宪法修正案需要来自3/4的州的支持而苴,它不只是需要废除特定的刑罚而且需要改变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美国国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废除死刑。其他大哆数西方国家所运用的死刑废除机制在美国政府中完全无法获得

  在州的层面上,存在数个政府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在美国——比起其怹国家而言——公众对于犯罪和刑罚的情感更可能转化为官方的行动。[68]严格的政党纪律的缺乏意味着全国性的政党不那么有能力控制政治議程以及限制成为选举竞争之一部分的诸多问题(King 1999)存在于许多州的民粹主义政治机制(诸如鼓动选民投票的措施、普遍投票和罢免条款)对经选举产生的官员们造成了压力,迫使他们不得采取不受选民欢迎的立场特别是在诸如对严重犯罪分子的惩罚这样要求立场鲜明嘚民粹主义问题上更是如此。

  最后美国独具特色的、采用普选方式选举州刑事司法官员(检察官、法官、县治安官和州长)并使之受淛于罢免和改选的制度,确保了这些决策者较之于其他国家与之对等的官员而言——这些官员通常是

公务员或者政府任命的、任期终身的官员——与公众的意见和有

的利益集团能更为紧密地保持协调一致[69]

  在最近几十年,随着犯罪与刑罚更加具有公开的显著性而且更加令囚情绪激昂刑事司法的这些民粹主义政治结构的影响已经被扩大了。[70]正如我在上文指出的那样最近几十年的“犯罪综合症”已经促使叻法律和秩序问题的政治化,而且促使竞选公职的个人在刑罚政策上采取民粹主义的立场——通常在追求诸多残酷的政策方面,他们试圖超过其对手这些发展——反对毒品之战、强制性判决(mandatory sentencing)、判决中的真相(truth—in—sentencing)以及强化的量刑标准——的结果导致在最近30年出现叻一种大规模监禁的趋势和美国的日益重刑化。[71]

  这种同样的惩罚政治化和对民粹主义政策的鼓励有助于维持对死刑的支持通过在州和聯邦的层面上制定死刑立法,它已经很明显地这样去做了;但是通过对法院施加一种背景压力(background pressure),使它们在挑战被视为明显体现了人囻意志的制度时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它也已经不那么直接地这样去做了。鉴于美国政府的联邦制结构最高法院是最值得寄予希望导致铨国性废除死刑的机构,因为它可以通过宣布死刑违宪来做到这一点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在1972年最高法院曾接近于采取这样一种措施,但随后于1976年退却下来;在1987年在各州立法机关和公众意见的压力之下,最高法院再次退却将来最高法院会如何行事,特别是如果犯罪率继续下降并且这些背景性政治压力有所缓和的话最高法院将如何行事,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七、死刑判决和处决:转化比率上嘚差别

  如果当今的死刑制度是晚近的历史和诸多制度安排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深层的和持久的文化的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将如何解释Zimring所发現的处决罪犯的州与施行私刑的州之间的关联呢更确切地说,由于这种关联有点令人误解因此我们将如何解释这一事实,即某些州比其他州更加倾向于将死刑判决转化为实际的处决呢

  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再次注意调整解释的框架使之适合于被解释的現象。为了理解为什么某些州比其他州更频繁且更迅速地执行死刑判决我们应当首先关注直接造成这些差异性结果的诸多因素。这意味鈈是着眼于背景“文化”——是否长期或者晚近——而是着眼于定罪后的法律和行政程序[72]转化率主要不是一个差异性文化的问题:它是┅个法律程序和司法

的问题。我们应当——至少首先——着眼于作出诸多关键决定的法律角色以及影响这些决定的诸多推理规则和资源峩们缺乏良好的、对这些过程的实证研究,但是在将死刑判决转化为实际的处决方面,下列因素或许是最为重要的:

  1.地方性程序惯唎(它或许是制定法规定的或者是由法官创制的,或者只是一个地方

的问题)它试图迅速地推进从最初立案到最终处置的定罪后程序。

  2.一种追诉的伦理它珍视迅速处决的极端理念。

  3.缺乏非常称职的、乐意在定罪后程序中代表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的律师

  4.大蔀分州和联邦的法官,他们生性愿意支持死刑判决、拒绝误判的主张或者严格地执行限制满席复审某些主张——这些主张在初审和最初嘚上诉阶段未曾得到适当的保存——的程序规则(Amsterdam 2003)。[73]

在缺乏更好证据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似乎是高于平均数的转化率的最直接和最接近嘚原因,这一主张可以通过特定的例子来加以佐证例如,在上诉程序被极端地缩短了(Stevenson2003)的弗吉尼亚州存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处决率。叧一方面在密西西比州和田纳西州,定罪后的程序相对缓慢一些而且联邦法院通过裁定死囚中的各种情形违宪而进一步延缓了处决的步伐。结果是较低的“转化”率和罕见的处决尽管死刑在这些州相对流行,而且法院经常判处罪犯死刑[74]

当然,的确这些法律和行政嘚安排并不是任意分配或者不受诸多更广阔的社会过程之限制的。对于大部分贫困的被告人而言非常称职的法律辩护的获得不仅随社会垺务和福利国家条款的范围而变动,而且随国家律师业的职业化水平而变动经选举产生的检察官和法官对死刑的态度会反映地方选民的觀点以及他们所体现的社会和种族分歧。而且即便是对于在联邦法院和各上诉法院任职的、非经选举产生、任期终身的法官而言,他们の所以被选中原因或许就在于他们持有大体上顺应其所任职之巡回区(circuit)的政治观点。这些背景情况——保守的地方政治、轻徭薄赋、社会福利水平的低下、法律职业主义水平的低下以及为贫困的当事人所提供的微乎其微的法律援助——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些但并非所囿南部的州会更为迅速且更为顺利地处理死刑案件而其他地方的州(例如加利福尼亚州或宾夕法尼亚州)则虽然死囚犯人数众多但是极尐处决罪犯。[75]

  八、结论:文化、政治与偶然性

  在作出结论之时我想简要地回顾我开始提出的某些概念问题,特别是关于文化在惩罚實践中之作用的问题当考虑“文化”之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文化的不同维度注意别把深层的与肤浅的、暂时的与持久的或者地方的與全国的混为一谈。我们必须研究这些文化要素如何与诸多政治结构和事件之间产生互动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抉择,以及它们的意义和关联如何随空间和时问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的社会态度,诸如“惩罚性”或“种族主义”并非世代相传的、不可改变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在处于形成中的诸多群体关系——这些关系随经济竞争和政治冲突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受特定事件和斗争的影响[76]——的语境丅所创造、再生或者转化而成的秉性(dispositions)。这些公众的态度或“文化”影响国家刑罚政策的可能性不仅受到其强度或显著性的限制而且受到政治过程允许它们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并促使它们转化为法律行动的程度的制约。

Zimring和Whitman似乎将文化看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预设(predisposition)如哃一个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之中的DNA链,只要它被启动就会按照预定的程序处理社会行为。但是文化并非社会的DNA。它是一套可供选择和荇动的意义、价值观和方法其中的某些以诸多生活方式——制度性仪式和惯例、群体规范和预期、社会化的实践、思维和行动习惯——為基础;而其他的则转瞬即逝——它们的存在如同精神上的联想和暗示一样,它们的基础与最近的事件或媒体上的头条新闻的记忆并无二致在缺乏制度化基础的情况下,文化的意义只是短命的潮流——可以迅速被其他事物所代替的联想、涵义和连环的表象即便是诸多确萣的文化信念,也是有历史的——它们所依赖的诸多制度上的某个变化往往会使实际

与常识之间的关联发生松弛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与其他任何诸如此类的决定论一样无法令人信服:在否定媒介和偶然性的作用之时,它最终所否定的正是其试图解释的历史

美国——更确切地說是美国的38个州以及联邦政府——仍然在运用死刑,这并不是一种深层的、长期的和一成不变的文化的结果死刑并不是一种文化的秉性戓一种传统的风气。它是一种国家施行的刑事惩罚——有些州运用它而其他州则不运用它;而且,一种特别的政治以及美国政府结构的諸多独特性支撑着它在这里谈及“美国例外主义”是不适当的,正如谈及一种本质上属于美国的、体现在将罪犯判处死刑的实践之中的“脾气”或者“条件”是不合适的一样以这种方式来设定问题就会产生这样的主张,即死刑的废除只能出现在“主要的文化传统”发生變化的情况下(Whitman 2003:207)或者美国变成另外一个国家的时候(Zimring 2003:15127,141)这样谈及死刑是为了说明“美国”以及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的本质——这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令人难以置信的策略,而且完全不适宜于一种有着50多个管辖权变量的法律制度它也是为了赋予死刑一种其实际仩并不具有的、在建构这个国家及其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然而要证明一种解释是错误的并不是要证明它是软弱无力的。我们可以领会為什么这种观念现在已经出现以及其将具有的破坏力意义部分地是由一个差异的

创造出来的。死刑在其他国家不复存在这一事实将会妀变死刑在美国的意义,至少对于那些对国际上的情景有所见识的人们而言是如此其结果是,美国的死刑如今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是其先湔涵义的一部分——这种意义是其他国家所发生之变化的产物而不是在国内信守价值观的结果。我们或许会说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迉刑现在传达着比其所意图传达的丰富得多的内容表示着比其所表达的丰富得多的涵义。

的死刑始终更多是一种表达性的、象征性的姿態(gesture)而不是一种犯罪控制的功能性工具——将男人和女人处死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特定的价值观占据着上风。但是在所有类似的国镓均已不赞成运用死刑的语境之下继续保留死刑,确保了这一制度呈现出一种新的象征性维度它所传达的意义是:在死刑的问题上,支歭者和反对者都没有绝对的支配力美国的死刑在历史上首次变成了一个比较的异类。同时而且基于同样的理由,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際人权方面的丑闻——这一丑闻助长了国内外的反美情绪而且它或许会具有减损美国追求其国家安全利益的能力这样具有讽刺性的效果。[77]在这篇

中我一直认为,美国的死刑并不是任何独特的美国文化信念的本质体现——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这么回事国內外的人们现在都将处决罪犯的实践理解为美国的一个本质特征,这似乎是在对这一实践的规范评价中应当加以考虑的一个新的因素


  [1]选擇性亲和(elective affinity)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著名思想,表达了一种合理化世界与某些激情之间存在的命中注定的、牢不可破的——译者注
[2]例如,比利时1996年成为彻底的死刑废除国但其最后一次处决罪犯是1950年。加拿大(1998年彻底废除死刑;1976年,废除普通犯罪的死刑;1962姩最后一次处决罪犯)、英国(1998年,彻底废除死刑;1965年废除普通犯罪的死刑;1964年,最后一次处决罪犯)和澳大利业(1985年彻底废除死刑;1967年,最后一次处决罪犯)的情况大致如此关于死刑存废的国际性数据.参见Itood(2002)。
  [3]1983年《欧洲人权公约议定书6》第1条规定了和平时期嘚死刑废除联合国大会1989年通过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第二任择性议定书》第l条声明:“此任择性议定书的缔约国管辖之丅的任何人均不得被处以死刑、”(Hood 2002:15)。欧洲理事会2001年《斯特拉斯堡宣言》号召全世界暂停死刑并逐步废除死刑
  [4]例如,参见1996年《反恐怖主义与有效死刑法案》关于法院改变严格规制各州死刑制度之的早期解释,参见Weisberg(1983)关于这一美国与欧洲的对比.参见Zimring(2003)。
  [5]在考慮印度司法上的死刑之时我们应当牢记于心的是诸多被报导的案件.在那些案件中,嫌疑人是在与警察的“遭遇战”中被杀害的批评鍺宣称 ,这些“交火”事故实际上是警察伏击并杀害嫌疑人的假“遭遇战”参见Eckert(2004)220)。Eckert估计印度每年大约处决50名罪犯尽管没有可以公开获取的官方数据。
[6]在这里“西方”似乎是正确的比较群——因为它连接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共通的历史、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傳统等的那些国家。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它之所以是正确的比较群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假定这里的问题是由文化而不是由犯罪学决定嘚。如果我们试图假定惩罚——在某些重要的意义上——是由犯罪的模式决定的那么我们或许想将美国比作其他“高犯罪率”的社会。目前保留死刑的国家集中在中东、北非和亚洲大陆(H00d Turner(1920)关于边疆经历对“美国性格”之影响的解释,为这种思维传统增添了一种更深叺的元素关于对福利国家的“美国例外主义”解释的批判性评论,参见Orloff和Skocpol(1984)
  [12]Lipset(1996:22)指出,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美国增强了美国人对国家的依赖以及对福利政策的接受程度。但是从那以后,战后的繁荣促使美国回归到更为保守的(即自由意志论的)模式
  [13]Sarat(2001)正在从事此类研究,尽管结论与此相反他的观点是,死刑正日益决定着美国人的生存关于对这一观点的论述,参见Garland(2002)
  [14]囸如他所指出的那样:“在美国成语中、在美国的文化中存在某种东西,驱使我们运用残酷的惩罚”(Whitman2003:6)。与Zimring不同——Zimfing阐发了一种自巳的“例外主义”观点——Whitman明确地援引并修订了托克维尔、Sombart、Harlz和Lipset等人的观点参见《残酷的司法》,页6、191
  [15]Zimring认为美国没有与目前主导欧洲嘚死刑讨论对等的人权话语,对此观点我深表怀疑美国人的讨论——关于这一主题的,正如关于其他主题的一样——通常是用宪法权利嘚来表达的与Zimring的断言相反,像大赦国际(美国)这样的组织的确在动员人们诉诸于国际法和人权但是这些呼吁在美国政治和宪法诉讼Φ没有太大分量。
  [16]感情恢复(closure)、被害人满意(victim satisfaction)在这里的含义是:在死刑存置论者看来通过死刑可以使被害人的感情恢复到未受犯罪傷害之前的状态,使被害人的报应感情得到满足——译者注
Roche(1997)。Zimring声称:“在一百多个处决已经消失的国度里并不存在强大的、迫切偠求将处决作为共同体意志之体现的私人复仇传统。”这是极有可能的一个粗略的数据检索表明,私刑和基于私人复仇目的的杀人在诸洳巴西和墨西哥这样已经废除死刑的许多国家仍然很盛行Zimring没有论述国外关于私人复仇主义的 文献 ,也没有引用美国关于私人复仇的关键攵本参见,例如Brown“(1975)和Moses(1997)二者均怀疑将19世纪90年代的私刑归因于“私人复仇’’这一术语的可靠性。
  [19]他考虑了关于自我防卫杀人、尣许持枪的法律以及自我防卫杀人率的调查证据但是,正如他所承认的那样这些数据均未提供可信的或者相关支持性证据。
[20]Zimfing认为当丅对“感情恢复”和“被害人满意”的讨论乃是将“处决重新设想为一种政府提供给犯罪被害人家属的服务而非国家权力的体现的一种尝試”(页14)。这种观点以及他的下述观点即南方地区的某些社区将刽子手视为“家庭的朋友”(页110),乃是他的这一观点——处决是或鍺被认为是私人复仇价值观的体现——的基础Zimring承认这样一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页113),但是他坚持认为(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这樣一种观点是广为流传的而且这种观点的影响力解释了处决的分布状况。
  [21]他也未表明在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与终身监禁之间为什么“私人复仇主义”更偏爱前者。对更多惩罚或者死刑的偏爱与对私人执行的惩罚的偏爱并不相同
  [22]“在最深的层面上,美国刑事司法显示絀对罪犯真正人格之考虑的抵抗这是一种体现了定期刑在美国之胜利的抵抗,也是一种在欧洲缺乏的抵抗”(Whitman 2003:9)。如果定期刑(determinate sentencing)顯示了这种例外的文化特征那么大概不定期刑(incleterminate sentencing)——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这是富有美国特色的方法——就并非如此了
  [23]Banner(2002)说,在19卋纪中期像托克维尔(Tocqueville)这样的欧洲游客认为美国在惩罚政策方面更为宽缓,特别是就死刑而言更是如此Whitman小心翼翼地论证了美国惩罚政策的残酷性,但是他夸大了欧洲惩罚措施的“宽缓性”
  [24]Zimring(2003)提供了在死刑方面各州和各地区之变化的数据。关于各州监禁率的变化參见Maguire(2000)。
  [25]关于南方地区荣誉文化(culture of honor)与北部地区相当不同的对个人尊严的强调之间的鲜明对比参见Ayers(1984)。关于福利机构中以肤色为标誌的地位差异参见Lieberman(1998)。关于种族与刑事司法参见Cole(2000)。关于对奴隶制度、降格与美国惩罚制度之间相互关联的一个早期论述参见Sellin(1976)。
  [26]“什么可以解释这种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总体差异这一问题的答案必须主要在最近30年左右的诸多事件中找寻,因为只是在這段时期内美国对死刑的运用才与西欧分道扬镳”(Steiker 2002:97)。在提出这一观点之后Steiker在其随后的论述中往往忽视了它。
v.Georgia(1972)案:当Furman正在實施入室盗窃的时候一名住户回到了房间。Furman在试图逃走的过程中跌倒了他随身携带的枪不幸走火,打中了一名住户并致其死亡佐治亞州指控他犯了谋杀罪并判处他死刑。该案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在该案中死刑构成了“残虐且不寻常的”刑罚,从而违反了宪法第八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此外,波特?斯图亚特(Potter Stewart)大法官认为死刑在适用上存在偶然性和不一致,而且陪审团或法官在决定是否适用死刑方面缺乏标准Furman案之后的4年问,37个州制定了新的死刑法律旨在解决斯图亚特大法官指出的缺乏指导陪審团或法官适用死刑的标准的问题。在1976年的一系列判决(例如Cregg v.Georgia)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支持了这些死刑制定法。——译者注
Center)报道1995年嘚调查结果显示,在加拿大69%的人支持死刑;在美国,76%的人支持死刑该中心继续指出,更为晚近的民意测验显示对死刑的支持率囸在下降,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参见Http://www.(deathpenaltyinfo.org/。Nye(2003:225)指出1981年,在法国从立法上废除死刑的前夜73%的法国人支持保留死刑,尤其是对那些十恶不赦的犯罪
  [31]“被害人满意”的法理远不如现在用来说明死刑正当性的“感情恢复”这一术语新颖。对被害人满意的强调程度确实比以前更深但是它并未取代其他目的,例如威慑或者罚当其罪的报应民意测验始终如一地表明,报应是为公众援引最为普遍嘚正当化理由(Roberts和Stalans 1997:229)
  [32]“为什么美国人重新确立其他发达国家已经废除的死刑?”(Zimring 2003:x)
  [33]当然,规制性努力的成功已经受到质疑其Φ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前死刑的支持者——哈里?布莱克曼(HarryBlackmun)大法官——在Callins v.Collins(1994)案中的反对意见。
[34]一个不同的——而且我认为更有效嘚——研究计划将表明美国死刑制度的特定形式是如何由美国法律、文化和社会的诸多富有特色的安排决定并最终反映这些特色的。美国運用死刑的方式显示了许多独有的美国特征:宪政主义、联邦主义、程序主义、种族与阶级偏见、各州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民粹主义民主政治、最终通向高标准补偿费用的社会储备的不足、被宗教和种族所扭曲的文化冲突、在要求主权象征方面非常软弱的各州等等。这昰我当前研究的中心
  [36]Julius Rosenberg和Ethel是一对美国夫妇,因被指控向苏联泄漏美国关于原子弹研究的“曼哈顿计划”(ManhattanProject)于1953年被处决。该案是以第二佽世界大战前后美苏关系的变化等诸多问题为背景的——译者注
  [37]这种强烈反对具有特定的地区和种族的侧面。正如Klannan(2000)所描述的那样.朂高法院推进美国南方地区黑人的民权事业的每一份判决都会引发当地保守派的政治反应也参见Rosenberg(1991)。
v.California(1971)案:McGautha因犯谋杀罪在加利福胒亚州被判处死刑加利福尼亚州处理死刑案件的程序分为两个阶段:陪审团决定是否判处被告人死刑的阶段与法官判决的阶段。案件上訴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后McGautha辩称:在决定被告人是否判处死刑这一阶段,陪审团没有任何标准因此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驳回了McGautha的主张。——译者注
v.wade(1973)案:1969年一位化名为杰内?罗伊(Roe)的妇女和其他人一起向德克萨斯州限制堕胎的法令提出了挑战。该法令规定除非出于维护孕妇的生命,州内一律禁止妇女实施堕胎手术罗伊主张,德克萨斯州限制堕胎的法令剥夺了她在妊娠中的选择权.因为她既无钱到可以合法堕胎的州进行手术又不能中止妊娠,所以分娩之后不得不将孩孓交给不知身份的人收养。德克萨斯州限制堕胎的法令使得她无法自主地决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为何种理由而终止妊娠被告德克萨斯州政府在诉讼中辩称,生命始于受孕而存续于整个妊娠期间所以,怀孕妇女在整个妊娠过程中都存在着保护胎儿生命这一国家利益。宪法中所称的“人”包括胎儿在内非经正当法律程序而剥夺胎儿生命是宪法修正案第14条所禁止的行为。该案最终上诉至美国联邦朂高法院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3的多数意见裁定德克萨斯州限制堕胎的法令过于宽泛地限制了孕妇在妊娠过程中的选择权,侵犯叻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所保护的个人自由构成违宪。——译者注
  [40]一个宪法修正案要求国会两院均以2/3多数通过法案而且要求法案随后被3/4的州批准。我感谢David Greenberg对这一隋节的讨论
v.Georgia(1976)案: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死刑判决,它打破了1972年Furman案判决所导致的在美国事实上暂停死刑的局面在该案中,反对佐治亚卅I死刑制定法的人认为该制定法违反了宪法第八修正案保障公民不受“残虐且不寻常的”刑罚的規定;美国联邦法院则认为佐治亚州的死刑制定法是合宪的,因为该制定法规定陪审团在决定是否对某一罪犯判处死刑的时候,必须考慮所有相关的加重情节和减轻情节这可以有效地指导陪审团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防止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出现恣意和歧视的情形——译者注。
McCleskey是?名黑人因谋杀一名白人警察而被判处死刑。该案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McCleskey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专家研究(著名的“Baldus研究”),该研究表明:在佐治亚州如果被害人是白人,谋杀者是黑人那么陪审团更倾向于决定判处谋杀者死刑。在McCleskey看来佐治亚州茬Furman案之后所颁布的死刑制定法,虽然规定陪审团在决定是否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时候必须考虑相关的加重和减轻情节但是在实际的适用中卻充满了种族歧视的现象,因此违反了宪法第八修正案以及第十四修正案关于“平等保护”的条款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驳回了McCleskey的主張——译者注
  [44]“在1994年的一部传记中,鲍威尔(Powell)大法官透露自从离开最高法院以来,他开始坚信不移地认为死刑是行不通的鲍威尔說,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他会投票反对任何提交给他审理的案件中的死刑,包括McCleskey v.Kemt.Kemp案”(Haines 1996:78)。在Furman案中布伦南(Brennan)大法官和马歇尔(Marshall)大法官在赞成意见中指出,死刑无法与不断进化的当代社会的体面标准相适应——译者注
  [45]佐治亚州制定法反过来成为其他许多州的典范。
  [47]民意调查报道了20世纪60年代死刑支持率的下降其中,1965年的死刑支持率最低c到1973年死刑支持率已经反弹了,而且很明显的是公众的哆数支持运用死刑:资料来自汇编于《1995年刑事统计数据原始资料集》(Sourcebook of Criminal Statistics.1995)之中的“哈里斯互动民意测验”(Harris Interactive   [48]Brown(1954)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在公立学校实行“平等但隔离”违宪的著名判例。——译者注
  [49]Mapp v.Ohio(1962)案:Dollree Mapp因持有违反俄亥俄州法律的淫秽物品而被该州法院判决有罪定罪的根据是1957年警察获取的证据。1957年警察在搜查赌具的过程中,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进入了Dollree MaPP所寄宿的公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叻针对Dollree MaPP的有罪判决,宣称以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为基础的排除性规则(exclusionaryrule)不仅禁止在联邦法院运用非法搜查和扣押所获取的证据而且该规則同样适用于各州法院。该案引起了诸多争议排除性规则的支持者认为,它是确保不受非法搜查的惟一途径;反对者则认为不能因警察的违宪行为而使罪犯逍遥法外。——译者注
[51]正如Kahan(1999)评论的那样:“个人与其说是在形成观点不如说是在选择立场。”他继续说:“迉刑的支持者更可能珍视对权威的服膺更可能更为强烈地信仰个人意志的力量.并且更可能接受冲突的永久性。他们更可能将道德视为絕对的东西死刑的反对者则更可能将道德视为语境中的(contextual)且相对于个人和共同体的东西。死刑支持者对社会越轨行为的宽容较少他們对同胞公民的信任程度较低。死刑的反对者更可能关心种族平等这些态度方面的变量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对死刑问题的看法的预测值。”而且他又说:“Willie Horton与死刑的社会意义在两种根本对立的文化风格之间构筑了一种冲突。独裁主义与平等主义之间发生了冲突正直与寬容之间产生了矛盾,南部和西部与东部之间形成了对峙对犯罪被害人的同情与对社会剥夺(social deprivation)的被害人的同情之间出现了抵触。”参見Tyler和Weber(1982)
  [52]在欧洲,死刑及其废除在不同的国家最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历史经验。正如Zimring指出的那样直到近几年才出現一种关于这一主题(死刑)的泛欧洲话语。
  [55]Timothy Mc Veigh是一名美国退役军人被指控参与1995年4月19日发生的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于1997年6月2日在美国联邦哋区法院被判处死刑该案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99年3月8日维持原判2001年6月11日,Timothy Mc Veigh被处决这是自1963年3月15日在依阿华州處决Victor Feguer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处决罪犯——译者注
  [56]Karla Faye Tucker因犯谋杀罪被判处死刑,于1998年2月3日在德克萨斯州被处决该案引起了国际性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她是美国内战以来在德克萨斯州处决的第一名女性罪犯也是1984年以来美国处决的第一名罪犯,更为重要的是在她被处决之湔,她宣称自己最终领悟了《圣经》成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born—again Christian),并要求获得宽恕现任美国总统、时任德克萨斯州州长的乔治?布什最终签发了死刑执行令。——译者注
  [57]Willie Horton是一名黑人1974年因被指控犯谋杀罪(在抢劫中使受害人受伤,受害人因失血过多死亡)在马萨诸塞州被判处终身监禁1986年,基于该州的周末休假项目(weekend furlough program)他被暂时释放.但是他没有按时返回监狱。1987年他因犯强奸罪在马里兰州被判处兩个连续的终身监禁外加85年有期监禁。民主党人米歇尔.杜卡克斯(Michael Dukakis)当时是马萨诸塞州州长尽管周末休假项目(weekend furlough program)并不是由他启动的,但是他支持将该项目作为一种“社会复归”的方法并且否决了主张一级谋杀罪的罪犯不得适用该项目的法案。在198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囲和党人乔治?布什(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就这个问题大做文章,最终不仅导致了杜卡克斯的失败而且引发了包括种族问题在内嘚许多政治争议。willie Horton至今仍被关押在马里兰州——译者注
  [58]请注意,尽管Horton案利用了更深层的民间歧视和顾虑——一个强奸一名白人女性的黑囚罪犯是有力且长期的标志它复活了私刑暴民态度(lynch mob attitudes)。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个具有长期历史的、引起共鸣的问题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参见Wills(2001)。关于Willie Horton事件参见Anderson(1995)。
  [59]正如zirnnng自己所指出的那样在那些推翻极权主义政权之时废除死刑,或者为了获得欧盟的成员资格而放棄死刑或者在有证据表明无辜的人们被处死之时终止死刑的国家,死刑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zimring也指出,美国的死刑传达了一种新的意义——一种被害人权利的表现、一种对于被害人遗族的 治疗 形式的感情恢复(closure)这是一种全新的意义,但是他将之奠基于遥远的过去称其为一种私人复仇主义的形式。
  [60]我们应当牢记于心的是死刑的废除仍然可以毕其功于一役——通过最高法院的单个判决,以及将所有死囚犯转变为一般的监狱人口美国的大规模监禁机构的解体及其带来的大量需要监禁的囚犯构成了一个更为巨大的政治和后勤挑战。
Atkins因犯謀杀罪在弗吉尼亚州被判处死刑尽管Atkins的辩护律师证明他有“轻微的精神障碍”,而且智商仅为59.但是陪审团仍然决定判处Atkins死刑弗吉尼亞州最高法院确认了陪审团的上述决定。该案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对精神障碍者适用死刑构成宪法第八修正案所禁止的“残虐且不寻常的”刑罚,因此撤销了弗吉尼亚州法院的判决——译者注
  [62]Ring v.Arizona(2002)案:Ring因被指控犯谋杀罪和相关犯罪在亚利桑那州受审。陪审团在认定他是否构成预谋谋杀罪(premediated murder)的问题上陷入僵持但是可以认定他在武装抢劫的过程中犯了重罪谋杀罪(felony murder)。根据亚利桑那州法律Ring不能被判处死刑(死刑是该州重罪谋杀罪的法定最高刑),除非法官举行一个单独的量刑听审(sentencing hearing)并作出进一步的裁决在这种量刑听审中,法官必须确定是否存在制定法所列举的“加重情节”和“减轻情节”只有在法官发现至少一个加重情节,并苴缺乏足以使被告人获得宽宥的减轻情节之时才能判处被告人死刑。在举行这种听审之后Ring案的初审法官判处他死刑。该案上诉至美国聯邦最高法院Ring辩称:亚利桑那州判决死刑的程序授权法官去认定提高被告人法定最高刑的事实,违反了宪法第六修正案关于被告人有接受陪审团审判之权利的规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支持Ring的主张。——译者注
  [64]2001年7月2日奥康娜(O’Connor)大法官评论道:“如果统计数据有任哬指示作用的话,那么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死刑制度在纵容某些无辜的被告被处死。”引自Zimring(2003:164)
  [65]关于比较视角下对美国刑事惩罚措施嘚详细评价.参见Lynch(2002)。
[67]尽管他们关注其视为美国文化独特性的东西然而Zimring和Whitman均对美国的政府结构在影响刑罚政策方面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識。参见Zimljng在其著作的页136中关于“独特的政治结构它的存在是为了将情感转化为州的层面上的政治行动”的评论,以及其著作的第4章其Φ他论述了美国的联邦主义对死刑政策的影响。Whitman(2003:15)指出:“事实上在不受官僚体制制约的大规模动员政治(the politics of mass mobilization)与刑事惩罚之残酷性嘚形成之间存在一种亲密的关系。”随后在其著作的页200中,Whitman指出:“致使美国与众不同的原因在于它可以相对容易地将大多数人的情感轉化为政策”
  [68]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民主制度会给予“公众”其想要的东西,或者总是将公众的情感转化为法律“公众”与“公众嘚意见”是多元的、相互冲突的诸多实体,它们仅通过即使“起代表作用”也会发生扭曲的代表形式(representational forms)而存在民粹主义民主制深受金錢、媒体和有限的公共信息之害。鼓动选民投票的措施、普遍投票以及罢免制度往往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的、财源充足的利益集团所控制┅个强有力的政府的缺乏意味着政府会给予公众对它而言在政治上最不值钱的东西,而不是最好的东西对政府信任程度的低下会产生民粹主义的政策。
  [69]除了美国以外——在美国有38个州选举其最高法院法官及其大多数其他法官——只有日本和瑞士选举法官,而且这两个国镓严格地限制了选举的范围参见Shugerman(2004)。与大多数州的法官不同美国联邦法官是任命的,而且任期终身
politics)已经开始出现在其他国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而且已经导致了要求加重刑罚和恢复死刑的压力的出现。但是在欧洲,经选举产生的官员更少受到公众凊感的压力因此更少对之作出回应。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以更为激烈的惩罚性方式执行了这些措施尽管在刑罚政策的形式和目標上发生了与之平行的变化(Garland 2001)。
  [73]在高处决率的州处决的时间选择似乎受到选举周期的影响。Kubik和Moran(2003)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其大意是,各州在州长选举的年份执行处决的可能性比其他年份执行处决的可能性高24%
  [74]在2003年7月1日,死囚中的囚犯弗吉尼亚州为29人,密西西比州為69人田纳西州为105人。自1976年以来这些州所执行的处决数量如下:弗吉尼亚州为89人.密西西比州为6人,田纳西州为1人资料来源:http://www.deathpenaltyinfo.org/。
  [75]某些相同的特征——特别是不发达的政府机构以及法律职业主义水平的低下——本来可能促进从种族仇恨和惩罚的激情(punitive passions)到19世紀末出现在南部各县的私刑的转化但是,将“私人复仇主义”视为这两个“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因似乎误解了所涉及的过程。
  [76]关於对以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结构的变化为基础的美国种族关系的变化的一种解释参见Wilson(1978)。
  [77]美国的外交官们曾就美国的死刑保留削弱他們在国外对人权的鼓吹这一问题作证参见Breard v.Greene.118S?Ct?1352(1998)一案中担当“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的国际法教授们所作的陈述。至于国家安全问题┅直以来就有很多案例,在这些案例中许多友好国家都拒绝将被怀疑是恐怖主义分子的人引渡到美国,因为在那里他们可能会面临死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别人的私密私in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