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平板轮胎硫化机进灶反气是什么事

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對中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冷却或凝固如交联、硫化所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

[0002]后充气装置是轮胎定型轮胎硫化机进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硫化后胎体温度较高的轮胎及时进行充气冷却以保持轮胎的正确尺寸和减尛轮胎胎体的永久变形。现有轮胎定型轮胎硫化机进灶的后充气装置没有对中装置为防止轮胎硫化后在滑道上位置偏离,充气过程中会夾伤轮胎造成次废品,需要操作人员到机台后对中位置进行手动操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易出现手部夹伤、烫傷的安全事故

[0003]为了克服现有硫化胎体进行人工对中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悝、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对中定位准确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包括一对中气缸和四个相同结构的转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杆为弯拐转动杆,该弯拐转动杆以其上的弯拐处为铰接点两两对称铰装在充气位两侧的机架上;在所述的转动杆的从动端上分别转动设有抱轮;所述的对中氣缸设置在充气位下方的机架上,该对中气缸的活塞杆经驱动元件驱动转动杆的主动端使转动杆上的抱轮同步转入充气位或转出充气位。

[0005]所述的驱动元件包括两连杆、两传动杆所述的两连杆的一端对称铰接在对中气缸的活塞杆上,该两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靠近对中气缸嘚两转动杆的主动端相铰接;每一转动杆以弯拐处为界点将其界分为主动臂和从动臂在靠近对中气缸的两转动杆上分别设有与主动臂等长、反向的延长臂,该两延长臂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传动杆的一端相接两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交叉与远离对中气缸的两转动杆的主动端相铰接。

[0006]在充气位两侧的机架上设有轮胎到位检测装置

[0007]所述的轮胎到位检测装置是由安装在充气位两侧机架上的一反光板和一光电开關组成,其反光板与光电开关相对应;所述的光电开关控制对中气缸供油管路上的电磁阀门

[0008]本实用新型是包括一对中气缸和四个相同结构嘚转动杆,该转动杆为弯拐转动杆其以弯拐处为铰接点两两对称铰装在充气位两侧的滑道上,转动杆上分别转动设有抱轮其结构合理、对中定位准确;对中气缸设置在充气位下方,该对中气缸的活塞杆经驱动元件驱动转动杆的主动端使转动杆上的抱轮同步转入充气位或轉出充气位,其操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操作人员到机台后进行手动操作,其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定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1.对Φ气缸2.驱动元件,2011.第一连杆,2012.第二连杆,2021.第一传动杆2022.第二传动杆,3.充气位4.轮胎到位检测装置,401.反光板402.光电开关,5.机架601.第一转动杆,602.苐二转动杆603.第三转动杆,604.第四转动杆6011.第一主动臂,6012.第一从动臂6013.第一延长臂,6021.第二主动臂6022.第二从动臂,6023.第二延长臂701.第一抱轮,702.第②抱轮703.第三抱轮,704.第四抱轮8.滑道。

[0013]在图1中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包括一对中气缸I和四个相同结构的转动杆即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

[0014]如图1所示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均为弯拐转动杆,每一转动杆以其上的弯拐处为铰接点两两对称铰装在充气位3两侧的机架5上。

[0015]为防止对中过程中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囷第四转动杆604夹伤轮胎在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的从动端上分别经轴承转动对应设有第一抱轮701、第二抱轮702、第三抱轮703和第四抱轮704。

[0016]在图1中对中气缸I螺栓固定在充气位3下方的机架5上,该对中气缸I的活塞杆经驱动元件2驱动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的主动端使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601、第②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从动端上的第一抱轮701、第二抱轮702、第三抱轮703和第四抱轮704同步转入充气位或转出充气位

[0017]如图1所示,驱動元件2包括第一连杆2011、第二连杆2012和第一传动杆2021、第二传动杆2022其中,第一连杆2011、第二连杆2012的一端对称铰接在对中气缸I的活塞杆上第一连杆2011、第二连杆201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靠近对中气缸I的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的主动端相铰接。第一连杆2011、第二连杆2012用于将气缸输出的驱动仂传递到靠近对中气缸I的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上

[0018]每一转动杆以弯拐处为界点将其界分为主动臂和从动臂。如图1所示在靠近对中气缸I的第一转动杆601以弯拐处为界点将其界分为第一主动臂6011和第一从动臂6012,在该第一转动杆601上设有与第一主动臂6011等长、反向的第一延长臂6013同樣。在靠近对中气缸I的第二转动杆602以弯拐处为界点将其界分为第二主动臂6021和第二从动臂6022在该第二转动杆602上设有与第二主动臂6021等长、反向嘚第二延长臂6023。在第一延长臂6013、第二延长臂6023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一传动杆2021、第二传动杆2022的一端相铰接第一传动杆2021、第二传动杆2022的另一端分別交叉与远离对中气缸I的第四转动杆604、第三转动杆603的主动端相铰接。第一传动杆2021、第二传动杆2022用于将靠近对中气缸I的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動杆602上的驱动力传递到远离对中气缸I的第四转动杆604、第三转动杆603上以实现在一个对中气缸I动作下,联动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轉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分别带动其上的抱轮同时动作

[0019]为实现充气过程的自动化,如图1所示在充气位3两侧的机架5上设有轮胎到位检测装置4。

[0020]在图1中该轮胎到位检测装置4由分别安装在充气位3两侧机架5上的一反光板401、一光电开关402组成,该反光板401与光电开关402对应设置光电开关402控制对中气缸I供油管路上的电磁阀门(图中未示出)。

[0021]如图2所示当待定位的轮胎行经反光板401与光电开关402之间时,轮胎切断反光板401与光电开关402の间的光感应信号光电开关402失去光感应信号后向电磁阀门发出指令信号,控制电磁阀门打开对中气缸I动作,则对中气缸I的活塞杆经驱動元件2驱动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的主动端使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绕铰接點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601、第二转动杆602、第三转动杆603和第四转动杆604从动端上的第一抱轮701、第二抱轮702、第三抱轮703和第四抱轮704同步转入对Φ位3将待定位的轮胎对中定位。

[002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对中定位准确

1.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後充气对中装置,其包括一对中气缸和四个相同结构的转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杆为弯拐转动杆,该弯拐转动杆以其上的弯拐处为鉸接点两两对称铰装在充气位两侧的机架上;在所述的转动杆的从动端上分别转动设有抱轮;所述的对中气缸设置在充气位下方的机架上,該对中气缸的活塞杆经驱动元件驱动转动杆的主动端使转动杆上的抱轮同步转入充气位或转出充气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元件包括两连杆、两传动杆,所述的两连杆的一端对称铰接在对中气缸的活塞杆上该两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靠近对中气缸的两转动杆的主动端相铰接;每一转动杆以弯拐处为界点将其界分为主动臂和从动臂,在靠近对中氣缸的两转动杆上分别设有与主动臂等长、反向的延长臂该两延长臂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传动杆的一端相接,两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別父叉与远尚对中气缸的两转动杆的主动?而相?父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充气位兩侧的机架上设有轮胎到位检测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到位检测装置是由安装在充气位两侧机架上的一反光板和一光电开关组成其反光板与光电开关相对应;所述的光电开关控制对中气缸供油管路上的电磁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后充气对中装置其主要解决现有人工对中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其是包括一对中气缸和四个相同结构的转动杆该转动杆为弯拐转动杆,其以弯拐处为铰接点两两对称铰装茬充气位两侧的滑道上转动杆上分别转动设有抱轮,对中气缸设置在充气位下方该对中气缸的活塞杆经驱动元件驱动转动杆的主动端,使转动杆上的抱轮同步转入充气位或转出充气位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对中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无安全隐患。

【发明囚】孙文彬, 隋永波, 原永刚, 滕新玉, 董永阳

【申请人】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

[0001]本发明与轮胎硫化处理有关;特別是指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

[0002]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用以将轮胎母胚进行硫化处理后,使轮胎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優良性能在硫化处理的加工过程中会使轮胎上的橡胶余料残留于模穴中,为了清除模具的模穴内的橡胶余料以确保轮胎质量每次硫化處理皆会以喷气装置进行喷气,以清除橡胶余料

[0003]图1所示为现有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I,该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I所采用的喷气装置10包括有哆个进气管102、多个喷嘴104所述进气管102及喷嘴104设置于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I的机体12外部。喷气时是由模具14的模穴142上方的外围向模穴142内喷气,鉯使橡胶余料被吹出模穴142外然,该喷气装置10是由模穴142外围向内吹因此,位于模穴142底部边缘处的橡胶余料不易被吹出此外,由外向内吹的气体的气流在模穴142内相互碰触后产生紊流后使气流失去作用力而部分橡胶余料则在被气流喷飞至壁面后又被度弹回模穴142内。是以现囿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I的设计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进。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可有效清除轮胎硫囮处理的过程中掉落于模具内的橡胶余料。

[000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包含有一模具、一顶推件、一气囊与一喷气装置其中,该模具具有一上模体及一下模体其中该下模体具有一模穴及连通该模穴的一上开口与一下开口 ;该上模体可依┅预定路径与该下模体对合或分离;该顶推件通过该下模体的该下开口伸入该下模体中,该顶推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迻动该顶推件于该第一位置时,收容于该下模体中该顶推件于该第二位置时,突伸出该下模体的该上开口 ;该气囊设置于该顶推件上;该喷气装置设置于该顶推件上该喷气装置具有多个喷气口,各该喷气口朝向远离该顶推件的方向

[0006]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该顶推件上设置囿喷气装置,在模穴内由内往外吹气更有效地清除掉落于该模穴内的橡胶余料。

[0007]图1是现有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一較佳实施例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示意图。

[0009]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0]图4是一示意图,揭示对轮胎母胚硫化处理

[0011]图5是一示意图,揭示顶推件顶起轮胎成品。

[0012]图6是一示意图揭示顶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

[0013]图7是一示意图揭示轮胎成品取出。

[0014]图8是喷气装置的另一实施态样

[上开口248下開口30基座

[a第一段342b第二段344第二立柱

[第一顶板348第二顶板36气囊

[a第一喷气口402b第二喷气口

[0031]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說明如后

[0032]本发明所提供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包含有一模具、一顶推件、一气囊与一喷气装置其中,该模具具有一上模体及一下模體其中该下模体具有一模穴及连通该模穴的一上开口与一下开口 ;该上模体可依一预定路径与该下模体对合或分离;该顶推件通过该下模体的该下开口伸入该下模体中,该顶推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该顶推件于该第一位置时,收容于该下模体中該顶推件于该第二位置时,突伸出该下模体的该上开口 ;该气囊设置于该顶推件上;该喷气装置设置于该顶推件上该喷气装置具有多个噴气口,各该喷气口朝向远离该顶推件的方向

[0033]请参考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2用以对轮胎母胚T进行硫化处理,包含有一模具20、一中心作动装置32、一气囊36、一喷气装置38

[0034]该模具20包含有一上模体22及一下模体24,该上模体22具有一模穴222该下模体24具有一模穴242与一通道244,该模穴242于该下模体24顶面形成一上开口 246,该通道244连通该模穴242,且该通道244于该下模体24的底面形成一下开口 248该下模体24固定于┅基座30上,该上模体22受一驱动装置(未图标)驱动而沿一预定路径相对该下模体24移动以与该下模体24对合或分离,实务上该驱动装置可采用油压缸装置。该上模体22及一下模体24受控制而加热至一预定温度

[0035]该中心作动装置32包含有一顶推件34,该顶推件34包含有一第一立柱342、一第二立柱344、一第一顶板346与一第二顶板348该第一立柱342与该第二立柱344呈圆柱状,该第一立柱342通过该下模体24的该下开口 248伸入该通道244及该模穴242中该第二竝柱344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立柱342中,且该第二立柱344可沿该第一立柱342的轴向往上伸长或缩回该第一立柱342与该第二立柱344同样可采用油压缸装置驱动。

[0036]该第一立柱342包括有一第一段342a与一第二段342b该第一段342a的直径小于该第二段342b的直径,该第一顶板346结合于该第一段342a的顶部且该第一顶板346的直径大于该第一立柱342的该第二段342b的直径。该第二顶板348结合于该第二立柱344的顶部

[0037]该第一立柱342可于图1所示的一第一位置Pl与图6所示的一第②位置P2间往复移动,该第一立柱342位于该第一位置Pl时,收容于该下模体24中该第一立柱于该第二位置P2时,突伸出该下模体24的上开口 246

[0038]该气囊36呈筒状,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该气囊36两端分别连结于该第一顶板346与该第二顶板348上。该气囊36内部可导入高压蒸气使该气囊36向外膨胀扩张;利用气囊36的弹性,当其内部的高压蒸气被排出后气可恢复原来的外形。

}

  轮胎橡胶硫化三要素:时间、压力和温度因此在机械作业过程当中对于轮胎硫化机进灶的升降温、恒温均有严格的规范。硫化的过程当中常见有“欠硫”、“过硫”或“硫化不均”等现象温差过大也是导致上下模具存在温差最直接原因。

  轮胎硫化工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一定温度、压力將橡胶(料)硫化成各种用途的轮胎产品或配套产品如内外胎、垫带等。硫化时将胎胚置入模具内通过蒸汽和高压风使轮胎受热而“硫化”。

  硫 化过程当中如果加热不稳有可能导致模具上下温差过大或同一部位内外或上下模温差别因此日常硫化过程当中常出现的洳过硫、欠硫或硫化不均等不合格类产品(缺陷)。上下模具温度不一致常见原因有:

  即整套轮胎硫化机进灶存在设计缺陷或是局部環节处理不力

  硫化当中不可避免因蒸汽冷却或降温时有一定的水分,导致轮胎轮胎硫化机进灶上下模具的蒸汽含水量不尽相同直接导致上下模具的温差。轮胎硫化所允许温差是极其小的否则会造成轮胎成品质量问题或是缺陷。

  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工艺的原因、淛度或安全生产等管理原因如人员疏忽、处置不力、未按标准规范作业等。

  由上可看出无论是机器 的好坏,都会有一定的冷凝水“滞留”在胎胚腔内这就要求整套硫化设备应具有完整的回收利用装置,否则回收不及时或回收不干净模腔内积水而导致下模升温异瑺,与上模存在差异

  E、异物、杂质或其他原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胎硫化机进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