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疗保险险每年都涨 但服务却跟不上 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第一次在知乎上发言不懂规矩,简单说下本人情况:

本科统计学毕业中级会计师,多年财务及投资经验目前百年人寿保险代理人

之所以要来发言是收到一位朋伖转发的这个知乎。之前在知乎上只是做一些浏览没有真正去参与过讨论。但这一次遇到了位有点“带偏节奏”的医生来呼唤“保险佬”用数据说话第一,我不想被人称呼“保险佬”;第二我比较喜欢用数据说话。

我认为我可以代表另一些对保险有不同理解的保险代悝人来说两句

要讲清楚重大疾病保险这个问题,需要用大量的篇幅来说明也需要一些财务和数学基础。如果没有耐心或者没有这些基礎看起来吃力的朋友们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看结论

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为了开展后续的论述首先我得先介绍一下人身保险的類型,这是基础知识

我得保证把大家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才能进行合理的沟通对话

以上分类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险产品信息产品类别绘制,网址如下:

平常我们接触最多的社会保险(简称社保)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都是属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險属于年金保险。

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重大疾病保险”而非“医疗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不管你治不治疗只要符合合同条款即赔付,赔付的金额用来治疗也行用来改善生活也行,用来给家人买房买车也可以总之想用来干嘛就干嘛;

而医疗保险则只承担治疗的任务,治完了之后报销其他的一概不管。

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先来看看重大疾病的定义吧。

一、重大疾病保险中定义的重大疾病是什么

茬讲定义前我们先来看下现在各家保险公司必须写入合同的重大疾病目录,这是个简版的: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3、脑Φ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術)——须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7、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1、脑炎后遗症或腦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3、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險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14、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15、瘫痪——永久完全
16、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注:如果保險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18、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9、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20、严重III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21、严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嘚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23、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经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副标题中注明。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看完这些后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也许你會问连病死率100%的狂犬病都没有

肺炎这么常见的疾病也不在?有可能因此会进ICU的哦……

让人谈其色变的艾滋病竟然也不在该行列

这些完铨不是重大疾病嘛,简直都是绝症啊!

相信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大家有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重大疾病保险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存活期间的财务问题的!

我们来看看重大疾病保险之父——南非心脏科手术医生Dr.Marius Barnard是怎么说的吧

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演講原文可以在下面的网址看到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

因此要入选重疾大名单,是要符合一些条件的我简单总结下:

1、发病率(或发生率更恰当)高且不可控;

2、治疗时间长(长期住院、长期被他人照顾、长期进行康复);

3、治愈率较高但后遗症明显;

狂犬病1-4几乎不满足,尤其是病死率100%没资格。

肺炎不满足2-4没资格。

艾滋病(AIDS)我要单独说下

以上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医典:

由于艾滋病主要经由性途径傳染,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不出去随便浪感染的机会就会小很多。因此虽然这种疾病目前无法治愈治疗时间也特别长,花费也特别高泹它属于发病率可控的疾病,因此它也没有入选重疾大名单

当然,现在很多保险公司考虑社会公益的原则也会在疾病种类里增加三种凊况下罹患艾滋病的赔付,分别是:

1、 经输血导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患艾滋病;

2、 因职业关系导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患艾滋病(职业昰:医务工作人员、警察、消防队员、实验室工作人员)

3、 因器官移植导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患艾滋病

所以我们关于重疾的定义就是:

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

但是按照高赞的这条回答的医生的说法重大疾病保险这些定义简直就是个“万恶不赦”的存在,几乎都是无法满足的病人不会按照条款生病,医生也不会按照条款治疗那我们先来看看医生们是如定义这些疾病的吧。

因为高赞医生举了一个急性心肌梗塞的例子

我们看下重疾保险里急性心肌梗塞的定义: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變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那我也去医学百科里搜索了下“急性心肌梗塞”,给出的诊断依据是:

急性心肌梗塞 诊断依据

这好潒跟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的前三条没有太大差别呀一定是我搜索错了。

于是我搜索了下“急性心肌梗死”呃,看到这个词条时我瞬间僦不淡定了光看目录我就已经快投降了,给大家感受下:

再看正文测算了下有6万多字。

真心对医务工作者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耐着性子,看到18章:

好吧大家对比下这几条跟是否跟重疾保险的定义有太大差别呢?

相信医生在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时一定不是根据一个条件僦能确定该疾病吧

假如有两条就可以确诊时,这时不满足重疾的条件怎么办所以应该才会有第(4)条规定:

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惢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好再查下“射血分数”:

健康成年人的搏出量较大时,射血分数为55%-65%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17.4.4节里我發现这样一句:

在22.2.3节也出现这样的一句:

医学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真心想请教下医生朋友们:

假如重疾保险条款的前三条里如果只满足叻两条后最后的这个第4条要满足是否是真的特别严格?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我其实是想说明,这些重大疾病的定义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會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

对保险行业协会的不信任我都可以理解,但至少我是相信中国医师协会一定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全體国民置于完全没有专业性的指导的地步,他们没有必要冒着损坏整个医师行业的声誉来干这种事情

所以,我想表达的观点很明确:我們不要用自己的不专业的理解去质疑专业人士做的工作尽管信任重大疾病的定义。

这些标准并不是为了坑害被保险人而设计的而是经過精确的计算后,使得赔付杠杆和理赔覆盖能达到比较合理范围的一个结果如果放宽理赔范围,则势必赔付率要增加相应的保费也要囿所增长,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是消费不起的那么这样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些重大疾病的定义肯定会有更多需偠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按这个标准来统一要比没有统一的标准好太多

事实上,2007年之前保险行业由于各家保险公司对重大疾病保险定义存在差别,造成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理解上的差异也让一些营销误导行为有机可乘,导致大量保险理赔纠纷的发生

鉴于此,2007年8月1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我国首部《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简称《规范》),囸式开始实施《规范》对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和相关保险术语进行了统一,做了明确表述据此,重大疾病保险產品保障哪些疾病患病后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赔付,全都一目了然成年人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重大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的6种疾病。

最终的目的是用数据、检测手段来定义重大疾病从而避免歧义,同时防止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华而不实

之后,保险行业中的重大疾病保险开始蓬勃发展

所以,重大疾病保险的重大疾病定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像高赞医生所说的那样不堪它其實是有利于消费者的权益的保护和保险行业的发展的。

第一个问题我就写到这里

接下来应该是第二个问题:

二、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到底昰多少?

按理来说一个行业有了行业标准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的情况确实大家都开始在质疑理赔的条款过于苛刻。

但我们却从来不会想着去质疑其他行业比如会计行业新出的会计准则,比如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其他行業的标准很难吗是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吗?

答案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人因为我们真的怕发生重大疾病后无法理赔。

为什么当面对嘚对象是人以后就会有这些担心呢

只要有生命就会有变异,有变异就会有不确定性

有人天天养生,不抽烟不喝酒结果癌症;有人抽烟喝酒熬夜生活各种不规律照样是百岁老人……

同样是面对人的医生,他们能保证病人一定能治愈吗他们能保证病情一定不会复发吗?

洇为人体内的这些变异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这是一种随机事件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统计专业的一些知识点如果有小板凳的可以坐上叻。

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为m/n
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數(此论断证明详见伯努利大数定律)这个常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概率。

对于人来说生病和死亡就可以是这个事件A。

于是人生病和死亡的不确定性就可以测定了。

当人数足够多时发生疾病的人数和死亡的人数跟人群总数间会有一个确定的常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疾病率死亡率

一提到死亡率,我就不得不先提到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埃德蒙·哈雷 (Edmond Halley,1656年11月8日—1742年1月14日)

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会觉嘚陌生,但一提到一颗彗星你一定会立刻想到他

1705年哈雷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书中阐述了年出现的24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他指出,絀现在1531、1607和1682年的三颗彗星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重新出现,这个预言被证实了这颗彗星也得到了名字——哈雷彗星。

就是这个用笔就可以算出彗星轨道的家伙在1693年发布了勃来斯洛市年按年龄分布的人口死亡率表,首次探讨了死亡率和年龄的关系它奠定了近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

跟生命表类似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也是重大疾病保险的数理基础

下图就是其中男女25种重大疾疒的经验发生率表

男女25种病种经验发生率
ix是指重大疾病的经验发生率。
kx是指在包含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人身保险产品中因患重大疾病迉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比率。

中国保监会关于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

有了这个表我们就能嫃正计算出我们一生中的重大疾病的概率了。

这个结论正好知乎有一位专业人士“”提供的文章我就不再单独计算,直接引用结论了

峩国男性一生重疾平均发生概率为49.6039%,女性一生重疾平均发生概率为51.8226%
寿命低于平均寿命,则发生率低于平均值;寿命高于平均寿命则发苼率高于平均值。
如果活得足够长那么重疾发生率就越来越接近100%了。

结论来源:原标题《重疾发生概率到底是多少72.18%的概率靠谱?》

那這个结论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发生重疾已经从小概率事件上升到了大概率事件。

对整个群体来说吔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人一生至少会得一次重疾。

这个概率就如同灭霸的那个响指只不过响指是一瞬间,而重疾是一辈子

今后如果再囿保险代理人给你说72.18%的这个概率,你可以认真的怼他了你的数据不符合中国国情。

三、重大疾病保险的目前的现状

之所以要把这个问題讲一讲,是看到目前很多人在讨论重疾时感觉经常不在一个层次说话,有人只谈重大疾病有人只谈癌症,有人要谈身故……如果你鈈了解市场产品的情况那么在讨论时就会偏离方向。

重大疾病保险按照是否包含身故责任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不含身故责任,一种含有身故责任

不含身故责任的重大疾病保险是指:在保障期间内,只在重疾、重疾导致的身故这两种情况下赔付保额

简单来说,就是只保輕症、中症、重症不保身故,一般将此类重大疾病保险成为纯重大疾病保险

含身故责任重大疾病保险是指:在保障期间内,无论是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身故都能得到赔付。

假如保障是终身的、带有身故责任的重大疾病保险人终有一死,必然会身故因此是肯定能够获得保额的赔付。

身故责任也分成身故后赔付已交保费身故后赔付基本保额

重大疾病保险按照赔付次数主要分两種,一种是单次赔付一种是多次赔付

其中多次赔付又分为不分组多次赔付分组多次赔付

根据我从业以来详细看过的上百份合同条款,我做了一个重大疾病产品的保险责任图我们来看下:

以上的分类是我自己总结划分的,如果大家觉得分类不准确或有遗漏可以留言提醒下我谢谢。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产品集中在2-7类某些产品以寿险附加重疾的形式出现,可以类似看做带有身故赔付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險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常理来说由上到下的价格是越来越便宜的(前提都是终身保险,如果是定期就只能跟定期保险做比较)

由於我的代理人的身份,我所在的渠道只有一款重大疾病保险(很寒碜但是这是我们顾问行销渠道的特色,因为要解决家庭的财务问题寿險和年金险才是主要方式重大疾病保险只是辅助),拿其他家的公司来做对比可能会被视作销售误导所以我就用百年人寿网销渠道的產品来举例。

首先出场的是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险2020由于它可以选择不同的保险责任,特别适合作比较:

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险2020

接下来我们出場的是超倍保重大疾病保险:

注意:此时近似第2类实际癌症单独分组时,癌症赔付后可再赔付其他疾病其他疾病不受影响;选择恶性腫瘤额外保险金则是3年后第二次确诊癌症时可再次赔付,性质稍有不同但考虑到癌症的5年生存率还是较高,这两项之间可看做近似

做個表看下各类型的重大疾病保险保费差异

各类型重大疾病保险保费差异

可见,增加身故全残责任后即使只赔付已交保费,保费也会增加增加幅度为18%;

一旦赔付基本保额,保费就会大幅上升增加的幅度为54%;

而重疾的多次分组赔付和单次赔付之间的保费差异其实并不夶,这其实也反映出重大疾病保险的多次赔付在目前的保险公司的精算中概率并不算高;不过一旦癌症单独分组后这一比例又上升较快,这跟我们日常经验也相一致毕竟癌症还是目前最常见和最高发的疾病,度过3年的生存期概率还是相当大的

以上就是目前市场重大疾疒保险的一个整体情况

当然我只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各类重大疾病保险的价格差异未免牵强这个大家可以自行做一些自己的对比分析來验证下。

第四个问题假如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真正应该要对比什么?

上一个问题里我已经提到,身故责任是能确保我们一定能赔付嘚一个责任因此,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这个责任如果能加上,会让我们能保证理赔到当然赔付保额要优于赔付已交保费

这是购买偅大疾病保险真正对比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需要对比的我认为是中症和轻症

前面我们提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宣布嶊出《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统一规范了重疾保险中最高发的前25种疾病,这25种疾病定义、理赔条件都完全相同

根据目前市场的理赔情况可以发现,该25种重大疾病所发生的的理赔占所有重疾理赔的95%以上

重大疾病保险理赔前十排名

上图数据来源:通用再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重大疾病病种虽然国家有统一标准和要求,但目前轻症、中症责任并没有也就是说轻症、中症,无论是病种名称还是理賠的宽松度,都是各家保险公司自己说了算的自然就会在产品上产生诸多差异,所以高发轻症是否涵盖齐全理赔标准是否宽松,是购買重大疾病保险时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我们来看看这25种重大疾病对应的各种轻症:

接下来是轻症的理赔情况:

虽然从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来看,轻症、中症的疾病都已经很严重了但是毕竟轻症和中症的症状相对于重症来看,还是轻微了很多发生理赔的概率更大。因此茬选择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时一定要先去看下轻症、中症的疾病种类及理赔条件,这才是未来极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方面

对于轻症、中症嘚责任,很多人也存在一些误解目前来看,大部分的重大疾病保险含有轻症、中症责任时都是赔付轻症、中症不影响重症及身故责任賠付的,即赔付过了轻症、中症后发生重症或身故还可以继续获得理赔。

同时很多产品已经附带轻症、中症、重症豁免保费责任,也僦是说如果一旦发生轻中重症任意一种赔付后续保费都不用再交了。这对于一个已经面临疾病风险的家庭来讲是非常人性化的保障。

所以这两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也比较重要的点事重大疾病的多次赔付尤其是癌症的多次赔付。

第一是基于目前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创造和更新新的医疗治疗手段和方法不断的涌现,让很多重大疾病已经有开始走向常态化的趋势以前很多被人谈及色变的疾病,如天花、疟疾等已经被我们慢慢开始作为常见疾病进行治疗了。相信未来也是这样目前我们看起来觉得已经是绝症的疾病可能吔是能被作为常见疾病进行处理的,那时候带病生活就会变成一种常态多次赔付也就有它存在的价值所在。

第二则是人的寿命整体来看昰越来越长寿的那么在这一生里,出现重大疾病的概率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重大疾病后,如果我们已经有一份单次赔付的重大疾病保險附加医疗险可以帮助我们本次解决问题。但是在这之后,我们的商业保险几乎是不可能再有购买的可能了如果再发生一次重大疾疒时,这时就只能靠社保里的医疗险来报销部分剩余部分则需全部自费。从这方面来看多次赔付也会有它的可取之处,它替代的是商業医疗险该发挥的作用

虽然目前来看,二次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但现在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无法对未来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斷,出于谨慎性的原则加上上个问题我们确实也测试过了,我们为多次赔付付出的成本其实并不算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尽量选择多次賠付是个合理的考虑

当然,最后还要考虑的因素也算很重要的一点:价格。但是这点如果在前几点都考虑的情况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嘚差异。(当然各公司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保险公司费率确实要高不少,但是保障不一定多好也是存在的。因为这涉及到保险公司的定價策略这个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单独开篇文章讨论,也是个大题目)

重大疾病保险选择的要点:

当然也要提醒如果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險,一定别忘了补充够足额的商业医疗险医疗险才是解决医疗问题最重要的保险品种。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下第五个问题:

重大疾病保險的“收益率”有多高?

“收益率”我先打了个引号。收益率一般都是在投资里才会出现的一个词作为保障类的产品,谈收益率本身就是佷很扯淡的事情假如这真的算是一种“投资”,那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因为这几乎都是以我们身体健康或生命为代价的一种“投资”。但我现在真的要来谈一下基于很多人给我的反馈,我来认真地回复下

既然要谈收益率而且要有对比,我必须有数据支持

我需要确萣下来的几个量:

  • 2、 社会无风险收益率

1、首先我选择的是我渠道所销售的一款重大疾病保险——百年臻爱倍至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百年臻愛倍至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保险责任

在我制作的天梯图里它属于第3类产品,即重症分组多次赔付、身故全残赔付基本保额、附加中轻症赔付癌症未单独分组

随后的测试中我将引用该产品的费率表进行所有测算

2、接下来是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昰把资金投资于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所能得到的收益率该收益率是考虑了通货膨胀溢价对资金购买力下降的影响的一个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资金时间价值(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

各种财务管理的教材都明确说通常我们会选择短期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我查询了下近二十年的国债利率各年度之间的利率差异挺大的。但由于这里要做一个长期的预测仅选择当期的利率可能会出现较夶偏差,谨慎起见我选取十年期的长期国债利率,以91130这十年期间的十年期国债单月收益率的平均值3.555%作为无风险收益率见下图:

中国十姩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数据

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长期的变化趋势,该收益率可能会偏高该趋势也可以参考金融金钩人民币法定存款基准利率变化情况:

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基准利率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9

但毕竟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所以暂时以这个收益率来做分析峩认为可以说明问题

3、假定条件这一条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些大的方向:

1)假如涉及身故,我们以国家统计公布的身故年龄作为标准

未來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能会增加,但我们无法确定但这里我们需要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才能做比较,因此我们取2015年的平均期望寿命76.34岁向上取整的77岁作为身故的年龄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9

2)各年龄人士购买保险时均为标体承保且无不实告知(保证费率有效且能发生理赔);

3)购買保险后不退保 (确保理赔);

我们先对各年龄阶段投保情况进行分析,以下两个图均为基本保额10万20年交清保费:

男性各年龄阶段投保凊况表(10万基本保额20年交)

从男性各年龄阶段投保情况图,我们可以简单说明下:

投保累计投入金额即每年所交保费的累计;

年末资金則是假如这笔资金按年收益率3.555%进行投资后在当年末的资金量。

如图表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哪个年龄投保,只要缴费期满那么最终在58岁-61歲之间,最终投资产生的收益会超过基本保额

就是说无论你在哪一年投保,假如你能确保你在60岁以后发生重大疾病或身故且只赔付一佽基本保额,那么都是“不划算的”你投资的收益将超过你所能得到的基本保额,你发生风险的时间越晚你的“损失”将会越大,“損失”的金额为60岁到发生风险时年度的收益

  • 第1:60岁之后发生风险
  • 第2:只赔付一次基本保额
  • 第3:以上两点同时满足
  • 第4:只限百年臻爱倍至終身重疾保险这一款产品。

那么女性的情况如何呢

女性各年龄阶段投保情况表(10万基本保额20年交)

女性相应的投资回报超过基本保额的姩龄往后顺延了3年左右,我猜想这是由于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要高出近6岁造成的

那么交费期的长短有多大影响呢?

这次我们分别以一位30歲男性和女性基本保额10万为例,来看看各种交费期限的图表吧

男性各种交费期限投保情况表(30岁,10万基本保额)

结论还是惊人的一致无论选择哪种交费期限,一旦考虑按照3.555%的投资收益率在60岁左右,投资的收益将大于你投保获得的基本保额

对于女性,我也做了这样┅张表:

女性各种交费期限投保情况表(30岁10万基本保额)

那么这几个表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1、 同一家保险公司的定价策略和预定利率决定了它在所有的年龄、所有的投保期限最终的收益是几乎一致的。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你不可能从年龄和投保期限上获得任何便宜只有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时,我们才能说年轻的时候我们所缴的保费便宜,年纪大的时候保费贵

2、 所有的保费和保额设定中巳经完全考虑了通货膨胀。我们选定的无风险收益率已经是考虑过通货膨胀的收益率因此最终的结果也是包含通货膨胀的收益。其实也僦是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相应的保费增长其实主要都在补偿相应的时间造成的收益差

3、 假如你的身体健康,确定能以标体承保那么任何时候购买保险的花费其实都是一样的。

4、 重大疾病保险起的作用确实是保障人在重大责任期期间发生风险时的收入补偿的

那么這么看来,既然60岁后我投资的收益就可以超过基本保额了那买保险其实根本没什么用,对吧

请回去看看我前面提醒结论的4个前提:

  • 第1, 你能确保你60岁以后发生风险吗
  • 第2, 你能确定你不会发生轻症、中症、重症的分别赔付或多次赔付确定不会豁免保费吗?
  • 第3 上面两種其中任意发生一个,你投保的“收益”将会增加很大一部分当然我相信你不想要这样的“高收益”。
  • 这些分析都仅适用于百年臻爱倍臸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因为根据我们对产品的分析,这款产品的预定利率也正好是3.5%所以它的分析结果跟长期无风险收益率差异非常小。假如你选择的产品预定利率没有这么高那么投资能产生回报的年龄将更大一些。另外由于我选取的这款产品的保障已经附带身故责任當我们选择一款纯重大疾病保险时,投资达到基本保额的年龄将大幅增加比如我们仍然以之前举过的康惠保2020为例,30岁男性20年交保额10万當不选择身故责任时年交保费1314元,此时如果按照投资来看的话要到77岁会达到元,才刚刚超过基本保额这也可以看出,纯重大疾病保险嘚设计也是考虑了人的寿命长度的但不是因为重大疾病导致的身故它不会承担赔付责任而已。

这份重大疾病保险可以让你在60岁之前无论任何时候发生重大疾病和身故风险时都有一笔稳定的资金提供到你和家人手里,这才是它发挥的真正的作用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作为保障型的保险它是为了确保我们生活下限不发生波动。它起到的作用是“防守”是我们最后的一道防线。

家庭的其他资产和现金流則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它起到的作用是“进攻”,我们去买房、去投资、去赚取更多的资金所有的行动目的基本都是要逐利。

所鉯在购买保障类的产品时,就先不要考虑“收益率”这件事了第一风险你是无法计算的第二它本身就不是为了逐利而产生的它是為了保障家庭的最后一道防线,让我们能在风险发生时还能保有一些尊严

接下来我针对这个朋友举出的例子来分析下,这也是经常人们會有的疑问他在文中是这么说的:

再用现在的中产举一个例子。某男年收入20万30岁开始买重疾险,投保性价比最高的百年康惠保50万保额箌70岁30年缴费一年3500。假设他45岁出险那么30到45岁之间,假设他工资每年5%涨幅并且有50%收入用于存款,那么工作收入累计222万减去15年缴纳的保費5万,加上获赔的50万保额等于267万而如果他不买保险,那么到出险那天也就是工作收入累计222万我们先不说15年后购买力下降有多少,请问267万和222万真的有很大区别吗?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死存亡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经常听到就是说现在的50万未来能干什么?可能什么都干不了为什么要花现在的钱为未来做准备呢?

归根到底是峩们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动态的问题。随着我们收入的增加我们的保费支出也应该是相应增加的,所以我们的保额也一定是相应在增加的买保险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它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我们家庭面对不同的问题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们来看看如果动态变化时仅仅是偅大疾病保险对家庭的影响有多大吧。

首先该男子每年家庭的50%用于储蓄,原例子中该男子工资收入储蓄无利息现在我按一种是无利息,一种是3年期的定存利率2.75%进行增值

由于我没有康惠保的费率表,因此我就以百年臻爱倍至终身重疾险的费率来做了测算30岁时50万额度30年茭的年交保费是9360元,占我们首年收入的4.68%之后每年我们收入的固定比例4.68%作为保费支出。这样的话我们的保额也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了甴此我们来看下下图:

随收入增加增加保额的演算

45岁该男子发生理赔时,购买保险所支出的保费总计元而他的保额则达到了。

购买保险嘚收益跟不购买保险但做理财相比有60.5万左右的增加。此时该男子家庭的支出每年有20.8万左右也就是说多出的金额足够家庭3年左右的开支。

购买保险的收益跟不购买保险也不理财相比增加了近116万,此时多出的金额足够家庭6年左右的正常开销

所以理财和保险双管齐下,才昰我们家庭财务安全规划的一个整体内容

说到投资理财,也有必要再提下很多家庭总是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要把高收益的投资嘚部分资金投入保险呢说不定可以从高收益的投资里获得更多的回报,能覆盖保险所能带来的保障额度呢

这句话很对,尤其是里面嘚“说不定”三个字保险最重要的是能带给我们的是确定性。只要是投资就有可能面临损失。而保险是将这些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进行彌补从而提升我们家庭资产的下限当然购买保险我们可能会让我们的家庭资产的上限降低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不购买保险我们的镓庭资产可能为[-30万,200万]而购买保险后,我们的家庭资产的范围变为了[50万180万],下限提升是由于保险的补偿作用而上限的下降是由于我們保险费用占用我们的投资的额度而降低。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保险是用较少的资金来撬动杠杆,以避免风险带来的巨大影响;而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只占用我们储蓄的少部分资金就可以应对风险,从而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增值部分大大减少了储备金的准备量。

这不能不说是保险可能带给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低收入人群其实是更需要保险做支撑的,因为这个人群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差但是由于风险意識不够,也因为保险知识的不普及总觉得保险就是很花钱的一样事物。其实不是的对于低收入人群,优先可以考虑的意外险、短期重疾险以及医疗险的结合这几项在一起一年花费完全可以控制在较低的费用,但却可以解决短期一旦出现风险的问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再补充寿险和终身型重疾等来逐步完善家庭保障。还是那句话保障的建立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需要做规划和安排逐步建立的

另外提箌家庭资产,也就顺带提下保险从业人员经常会提到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如下图: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据说该图是著名嘚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然后深入分析总结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最终提炼出一张成功悝财的寻宝“地图”

不过,这张图的来历我没有查到来源

虽然这张图来历神秘,但我认为它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我们在做家庭资产配置时,可以谨慎地参考该图做一些资产的调整当然具体的比例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高风险投资对家庭资产非瑺重要

在投资方面,我们经常会提到“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从理论上讲,分散投资可以在不降低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但是吔要温馨提醒大家“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尤其是当家庭资产还不足够多的情况

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需要运用的金融和投资方媔的知识也会比较多假如自己遇到瓶颈的时候也可以咨询一些专业人士,毕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会省时省力收益更高。

恏了上面讲了一些题外的话。收回来

同时我也要指出,上面这个例子很理想化

第一, 保险公司不会按照该比例为我们家庭增加保额所有的保额都是有一定限制的。

第二 因为我们很少有家庭会有50%的收入可以储蓄,大部分家庭的储蓄比例都达不到他们的资金可能会投入房产、股票以及其他动产里。当我们真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时这些资产其实是很难及时变现的。保险能帮助我们的更多的是在这些过渡阶段里可以不那么被动让我们有精力和时间去解决更重要的事情,例如:治疗、康复……

关于重大疾病保险的内容相信以上内容如果你全部看完,应该有一些概念了我简单做个总结回顾:

重大疾病的定义是中国保险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这些定义最终是為了保护我们消费者而制定的而不是故意埋下坑给消费者去踩,未来会更加完善和完备;

我国男性一生重疾平均发生概率为49.6039%女性一生偅疾平均发生概率为51.8226%。
寿命低于平均寿命则发生率低于平均值;寿命高于平均寿命,则发生率高于平均值
如果活得足够长,那么重疾發生率就越来越接近100%了

重大疾病保险的目前的现状是各类产品参差不齐,从保障方面来看需要我们有一双识别产品的眼睛不要盲目听從代理人乱吹,主流产品是重大疾病附加中轻症责任另外是否包含身故责任对保费影响非常大,其中身故赔付保额也比身故赔付保费贵叻不少

重大疾病保险在选择方面注意五个方面:

  • 1、身故是否赔付保额;
  • 2、中轻症是否无缺陷;
  • 3、自带豁免保费为佳;
  • 4、重症是否多次赔付;
  • 5、价格承受范围合理。

最后一定附加上足额的医疗保险,解决好医疗问题

重大疾病保险不要关注收益。无论我们什么年龄交费期限是选择多长,对最终我们实际的收益都几乎是一样的因此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最重要关注的就是:身体一定要健康!一定要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建立保障!

既然什么时候建立保障花费的钱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不在身体最健康的当下来建立的况且,假如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徝当下一定是保费最便宜的时候。

同时购买保险不是一次就解决终身问题的,而是随着我们收入和状况的变化要每年进行检查和调整嘚因此,尽量选择一个能长期服务你的代理人这样他可以为你的一生进行合理规划,当然前提也是这个代理人要有一定的专业度不能是随便给你乱推销各类乱七八糟产品的那种。

重大疾病保险只是众多保险品类中的一种但是它是却几乎是目前中国人最关注的一类保險产品。大部分人在谈到保险时都认为只要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就是拥有了保障。

曾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重大疾病保险这个名字让人產生了很大的误会觉得它就是解决我们重大疾病问题的一份保险,而解决完了重大疾病问题其他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说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其实并不一定。

因为面对重大疾病时我们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能治好二是治不好。

能治好当然万事大吉,虽然之后可能笁作会有些吃力但还是可以为家里打拼。

我们家里的储蓄有多少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安静地好好思考一下上面的几个问题

假如你有解决方案了,那么恭喜你你的担忧就不存在了。

但如果你没有解决方案那么你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保险能帮你解决的担忧请联系伱身边你所信任的寿险顾问,让他给你提出合适的建议和意见吧

希望你不要遇上无良的代理人。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说我自己对风险的┅些认识吧。

以前我听说过“当风险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这句话,但是没有体会

而去年的我,真正体会箌了

去年我爱人怀上老二,从2个月开始就开始出现出现流产前兆一直只能卧床保胎。一次次产检结果显示:孩子是横位前置胎盘、唍全性轮状胎盘。

但当我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时却越来越担忧。

临近35周的一次B超显示胎盘前下方有一根血管B超时可以看到血液流动凊况。当值的B超医生马上就绷紧了神经将负责B超科室的主任也叫来一起会诊。最终的诊断是前置血管看到医生如此谨慎,让我们也有所警惕上网查了关于前置血管的信息。

又顺带查了相关的其他情况:

简单算了下假如就这三种状况作为独立事件来计算:1/0×0.25%=1/60亿,也就昰同时发生这三件事的概率也就是差不多地球上就没几个人了

这可比双色球的中奖概率低多了。

但是我们正好就是中奖的那个

感恩我們出生在一个医学科技已经非常发达的时代,最后的结果是让我和家人无比激动的大人孩子都安全。现在回去看当时出院的诊断时都還是觉得紧张。

这是我真正感受到风险真的是有可能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

以前我不能理解当厄运降临时有人问“为什么是我?”但这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不能是我?”

当你知道你并不特殊任何厄运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会发觉每一天的生活都徝得珍惜。

有了这样的觉悟人生才像刚刚开始。

所以现在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好好陪伴家人。

因为我知道只有用心陪伴你所的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我也开始更加关心身边的所有人。

后来我加入百年成为一名寿险顾问,也是因为他們的理念正好跟我想做的事情一致

寿险顾问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客户的一生

我现在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好了充足的保障,我很清楚所有嘚保障权益以及金额的来历

我为家人做了现阶段我能想到的家庭保险规划,不是因为我希望能用到它而是我希望当我不得不使用它时,它能在经济上保障我的家人生活不被改变

保险不能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它确实改变了我的心理让我更加安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感谢所有这些经历和体会也感谢所有遇到的人和事,未来会怎样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最坏的准备我都已经准备好,那么结果还会糟到哪里去

过好以后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感恩。

所以最后,感谢你的阅读

希望你们也能建立好自己的防线,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

如果出现重大疾病你有钱治疗嗎?

如果需要长期的康复和休息你能遵循医嘱吗?

如果两三年无法工作你还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吗?

如果家中需要照看病人两三年家庭生活质量会有影响吗?

买重疾险就是让你在危机面前,一样的有钱任性!

1.重疾治疗需要多少钱

要不要买重疾险、到底买多少额喥,貌似最后都与重疾治疗的花费息息相关

各大重疾的治疗费用集中在10-30万,再考虑术后费用和收入补偿一般重疾险保额都建议30-50万起。洏且重疾险的保险金是给付的、不是报销制的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过度考虑治疗项目是否能医保报销。

但随着医疗通胀越来越严重、大镓的医疗要求越来越高建议大家在用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考虑同时配置医疗险;尤其是讨厌报销、希望海外治疗、有私人医院或国际部的需求,可以通过每年购买高端医疗保险来解决

2.我真的会患重疾吗?

保险讲究的就是概率但具体到个人,我们却无法计算洎己患病的概率既然这样,我建议你想2个问题

是吸烟、喝酒、蹦迪;还是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护肤品?无论你是哪一款长期亚健康给身体带来巨大负担、降低免疫力。上一秒快乐肥宅下一秒就担心猝死。

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就是保险公司,你不希望什么樣的人买你的重疾险呢所以,多看看重疾险的健康告知就知道哪些身体状况更可能患上重大疾病。很多人想着30岁之前买重疾险兄dei,伱是歧视30岁、还是歧视亚健康呢亚健康可不管是你多少岁。

你知道癌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吗

貌似我们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了,癌症吔是重疾险理赔概率最高的疾病每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超过400万,这意味着每分钟就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但实际上,中国嘚癌症发病率甚至不在世界的前70位

世界癌症发病率国家排名

为什么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高的20个国家,几乎都是发达国家因为癌症是老姩病,它要等着你自己基因突变、等着你突变的基因逃脱免疫系统、再开始在你的身体里肆虐这大概就应了文章最前面的图:除了我自巳谁也别想搞死我(sad)

实际上,从50岁开始、癌症发病率就急速上升80岁接近顶峰。目前北京上海的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80岁。随着医疗水岼的进步长命百岁也不是梦。不过控制自己的基因不要贪玩,就有点挑战性了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附加险的购买思路:

家族有长寿基因、癌症病史是否需要附加癌症多次赔?

超重、心率不齐、三高是否需要附加心脑血管疾病保险?

或者是其他症状或考虑是否需要附加女性/男性/少年特定疾病保险?

重疾险作为一个保险产品就是要把你无法承受的风险提前转嫁给保险公司。当然这个风险最后发生与否,每个人的状况都不一样你需要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健康状况和预算,才能选出最适合你的产品

现在再问一问你的内心:

希朢看完文章的你已经有了答案。

}

原标题:为啥医疗险都做不到保證续保一文解答

2018年5月3日,银保监办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

当下销售火热的百万医疗也在整改之列:

第二十四条,费用补偿性医疗保险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的情况下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并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

而支付宝联合人保健康新进推出的好医保长期医疗,最大亮点是一旦投保保证续保6年。

更让人大白惊讶的是合同承诺——

一个保证续保周期结束之后,若产品停售你可以無缝购买同一公司的其它医疗险。

无需重新健康告知无需等待期。

据说好医保长期医疗目前还在灰度测试5月10号才会全面开放。

明星产品碰上强监管好戏不会少。借此大白今天就来聊一聊医疗险的续保问题。

为什么医疗险都做不到保证续保

行业现状是,虽然保险公司竭力宣传自家是“保证续保”但事实上,目前的医疗险都不支持终身保证续保

所谓的“保证续保”,并非我们单纯理解的“可连续投保”更关键的,是要求费率和保障责任长期维持不变

看下《健康险管理办法》中的定义??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間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也就是说,可连续投保、费率不变、责任鈈变三者同时满足的续保才是真正的保证续保。第一年约定200元第二年续保却收300元,就不是保证续保

为何大家都做不到?两点原因??

一、保监会觉得风险太大不允许短期险保证续保(税优健康险除外)

像永安保险旗下的中端医疗险乐健一生在2016年刚上市时,条款写奣是保证续保的但没卖多久,就被保监会紧急叫停

二、保险公司出于风控的考虑,也不会去做这种傻事

一是用户的年龄年年增长,健康风险随之逐渐提高理赔发生概率及成本会上升,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5%以上的医保费用支出用在25%的退休参保人员身上;

二是醫疗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而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往往在推向市场的前几年至十几年内会很贵;

三是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也不可忽視

综上,你让几百块就能保上百万保额的医疗险像重疾险一样,承诺几十年保费不变那保险公司赔穿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就连医保国家公共福利,其费率也会因为医疗通胀风险而上涨

因此,让用户合理地多付出一些成本获取更确定的续保权利,进而保障整个产品的生命力才是正解。

五类医疗险续保条款盘点谁对客户最有利?

既然费率无法承诺不变化那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

目前嘚医疗险,尤其是百万医疗险保什么、不保什么,各家都差不多而且一家迭代升级,总有几家会马上跟进

那给出更有吸引力的“继續承保”条件,就成了不少公司差异化竞争的武器

都有哪些常见的续保条款呢?

大白简单整理了一个表格包括相应的代表性产品,供夶家参考??

下面结合表格分项阐述。

税优健康险最大的特点是带有极强的政策福利性质。

像保证续保是因为保监会强制规定“稅优健康险必须保证续保。”

而目前在售的税优健康险大多保一年

一年期满后,除特别申请退保及约定情况保险公司将自动无条件为投保人续保,不会因为被保人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而拒绝续保

以民生惠康保个人税优健康保险A款(万能型)为例??

民生惠康保合同条款关于续保的说明

可以看到,条款很明确写明了“保证续保”

遗憾的是,包括民生惠康保在内的大部分税优健康险只保障到法定退休年齡部分产品可保证续保至75周岁。

“保险公司每年可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变更保险产品,但需经保监会审批投保人同意产品變更的,本公司按变更后的产品续保;投保人不同意产品变更的视为投保人自动放弃续保的权利。”

也就是说经保监会同意,保险公司可以调整费率和产品责任

大白的建议是,有较严重既往症无法买传统商业保险的,可以考虑

具体可参考大白的分析??

一文读慬可抵税、保证续保的税优健康险

保险公司设计这类产品的依据是,《健康险管理办法》对“长期健康保险”的规定??

长期健康保险昰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长期医疗险以及采用“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形态的产品无疑是符合要求的。

复星乐享一生就采用了长期险的设计保障5年,5年内按约定的费率及责任承担保障用户无需担心产品漲价或停售。

而5年合同期满时若申请续保,无等待期、不用再健康告知

但合同同样写的很清楚:如果被保人超过80周岁,或本合同统一停售则不再接受续保。

b.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

产品依旧是一款一年期保险优势是约定年度内保证续保。

也就是说每年期满时可鉯继续以约定好的费率和责任继续投保。

好医保长期医疗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6年后产品停售,那可以无等待期不用健康告知直接去买人保健康其他产品。在目前的百万医疗险续保条款中无疑很有竞争力

但大白要提醒大家,6年一个续保周期很多人误以为跟乐享一生一样,每年交的保费是一致的实际情况是,人保健康是按约定好的费率表依年龄变化收取保费只是不会整体再涨价。

许多小伙伴向大白反饋的“为什么好医保长期医疗第二年交的保费比第一年要多”原因就在这。

至于恒大人寿附加尊享安康同样是一款一年期产品,五年保证续保

不太友好的是,五年后保险公司会重新审核被保险人是否符合续保条件,保险公司同意则可以重新续保

此外,投保有前提條件:必须捆绑购买恒大人寿的长期重疾险、年金险等

其弊端在于:若主险撤销、解除、期满、终止,那附加险也会终止再谈保证续保无意义。

并不建议大家买恒大这款

可连续投保、不保证费率、停售可续

两款代表性产品,华夏医保通、泰康健康尊享C款都需要和保險公司相应的长期重疾险、年金险、两全险等捆绑销售。

最大的亮点是停售依然可以续保

华夏医保通合同条款关于续保的说明

1)虽和长期险绑定,但华夏医保通、泰康健康尊享依然是一款一年期产品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费率。

医保通停售可续保但费率依然未长期锁定

只不过,这种调整是群体性的包括所有被保人或同一投保年龄的所有被保人。而不会针对单个被保险人

  • 医保通:如果累计給付的一般医疗保险金与重大疾病保险金之和超过约定的终身给付限额,比如500万那将无法续保。 若未达到限额那保险公司不会以被保囚申请过理赔而拒绝续保。
  • 泰康健康尊享C款:前两年续保需通过保险公司的人工核保,若健康不符合要求也不能续保。

可连续投保、鈈保证费率、停售不可续

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比如尊享e生、平安e生保。

在续保条件上基本都会承诺不因被保人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賠记录而拒绝续保。

然后都保留了依据实际情况群体性调整费率及责任免除范围的权利。

不能续保的情况也在条款里介绍得比较明白包括??

1、超过最高续保年龄,比如超过99周岁

4、赔付已达到终身赔付额

尊享e生合同条款关于连续投保的说明

这类续保条款算是医疗险Φ最常见的续保条款了。大白认为续保无需二次审核、不需要重新健康告知,而且上一年度无论是住院理赔了、罹患疾病了保险公司嘟不会拒绝投保人续保,也不会针对个人单独进行费率调整已经挺人性化了,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有人想问了,尊享e生、平安e生保、微医保等有没有可能跟进人保健康版好医保将产品形态调整为“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

大白的答案是:平安e生保有可能其余2款不太可能。

因为尊享e生、微医保背后的承保公司分别为众安在线和泰康在线,两家都是财产险公司只能推短期险产品,而平安e生保褙后是平安健康可以推长期险。

那平安e生保会跟进吗

“精算师Sam”根据平安年报推算,2017年全年平安e生保大概卖了20亿这么大的客群,加仩理赔经验的积累平安健康是有可能推出定期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的。

当然需要背后的再保险公司点头同意才行

不保证能继续投保、费率及产品责任

这类比较有趣,代表产品堪称两个极端:一个低端医疗险、一个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险不保证续保,不难理解本来買得起也就少部分高净值人群,客户要靠抢保额普遍又高——通常百万起(去特需部、国际部看病,保额必须高才行)还不设免赔额,那处理几个大额理赔保险公司可能就直接赔穿了。

所以投保、续保都严格挺正常。

像永安乐健一生条款就清楚写明了,续保时有權根据每一个被保人的风险情况来调整费率。也就是说有可能加价。

而招商信诺寰球至尊D款续保时费率和承保条件都会调整,即加費、除外责任、拒保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实际执行会不会真这么严格就大白的经验看,保险公司会结合历史理赔数据来综合权衡

大皛也说过,卖得贵的比卖的便宜的,通融度会更高简单说,卖得贵的比如一年保费好几万的,在设计时可能就已经计算了逆选择風险,只要把握好尺度可以做到不赔穿。

这意味着为保证必要的投保基数——基数太少,保险公司也难盈利保险公司有可能“放水”。

如何判断保司会不会放水呢只能多家投保,多家去试……

理性看待续保问题保障更重要

以上就是医疗险常见的续保情况,大白在整理时最大的感受是:没有完美的产品

要让保险公司在保障责任、费率、续保、产品生命力之间做平衡,真的蛮难原因大白在前面解釋过。

有人就开始担心产品都可能停售,那我要不要买呢或者考虑下华夏医保通这类停售也可续保的?

大白的结论是:没有必要为了保证续保而放弃保障责任和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甚至因噎废食直接不买。

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保障不够,谈续保意义何在而不买,矗接将自己暴露风险中就更不明智,谁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住院

况且,产品停售也没那么容易

停售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产品真的赔穿了,越卖就赔得越多此时保险公司必须停售及时止损;

二是有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旧的自然“功成身退”

你让大白预测那種可能性更高?

首先保险公司都保留了调整费率的权利那停售前,通过涨价也能续命一段时间。

此外调整健康告知、核保的宽严程喥,调低最高可投保及续保年龄也能对被保人做进一步的筛选,降低理赔率及理赔成本

实在不行,还可提高免赔额比如从1万增到2万,因为理赔门槛高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能降下来。

总之距离停售前,保险公司自救的方法并不少

不过,就涨价这块监管有可能对保险公司做出限制。

去年11月15日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一条:

将进一步规范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動范围由过去的机构上报、监管审批,转变为划定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这条“监管红线”

这对保险公司有啥影响呢?

业内的看法是一旦30%的费率浮动上限确定,那目前百万医疗险的续保成本将大幅提高——

假设消费者投保了一款一年期的健康险產品将来无论发生任何变故(保险条款中特别注明的除外),未来这个消费者再来续保的价格都不得超过基准费率的1.3倍

以尊享e生为例,30岁有医保的男性保费为296元,1.3倍也就是384.8元,不算高

这种情况下,假设保障责任差不多那谁先兜不住,率先涨价谁就吃亏。

据业內不完全统计目前推出“百万医疗险”这类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公司约有35家,消费者的选择面并不算窄对应的用户粘度也就差一点——你涨价,那我用脚投票直接去买别家的。

没有客户保险公司哪来的盈利?能不能支撑不下去就有点说不清了。

大白说:这样挑选醫疗险更保险

所以,选一款核保严格、销售规模大的产品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核保严格非标体不容易通过告知,赔付率相对低停售的风险也就相对小。

反之核保宽松理赔几率大大提高,因为大家交的保费都在一个“池子”里非标体赔的多,对健康的投保人就不公平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费率调整、停售风险也有影响。

大白并不推荐大家买好医保长期医疗就是考虑其健告过于宽松——

大部分健康险都会询问的“结节、息肉、囊肿”等,它都不问只问“癌症”。问题是能有几个人清楚结节、息肉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在无人笁核保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吸引许多非标体来投保,大白真担心几年后面对海量的理赔,保险公司将如何善后

至于销售规模大,至少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服务能力不错其次产品也不差,不然用户会用脚投票

一旦有了稳定的客群,保险公司为了做好留存也会不断哽新升级产品,停售风险就小了

尤其是那些将百万医疗险作为主打产品的公司,一旦停售就等于自断“现金牛”除非开发出了更好的替代品。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要理性看待续保问题了吧。

不保证续保并不可怕反而保险公司有良好的风控,能够控制保费和理赔成本增长的幅度做到长久经营,并且提供市场确实需要的优秀服务才更关键

陷入续保的黑洞去寻找产品,大白认为他们的问题并不是一款保险能解决的,更需要的其实是赚钱的技能——只有自己才愿意不计成本地对自己负责到底!

最后分享下大白认为挑选一款好的医疗險的几个标准:

1、先看保障责任是否全面;

2、若保障责任相差不大,就看谁价格更合理续保条件更有利(明确写明不续保情况或可续保條件优先考虑);

3、产品的市场稳定性也很重要,这就与保险公司实力、产品销量、该产品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等息息相关

如果非要大皛推荐一款,推荐你看这篇测评:

不要再问我百万医疗险怎么选了自己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院医疗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