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现在有没有变白的医学手段段,有没有办法读取人脑内的数据比如说银行密码。

 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推荐序一 科学是甜美的
杨焕明 华大基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也许可以这样说,科学好比种子人们就是土地。而让科学入土生根走进千家万户,就是科普的使命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个科学领域及其科研成果的命运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無法做到对科学心领神会即便是最好的科研成果,也难以生根发芽更不用说开花结果了。因此科学不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應在科普的推动下“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此,科学才能真正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科普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科普是借助一种特殊的科学语言帮助人们听懂最新颖、最深奥的科学道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专业的科普工作者,还是业余的科普工作者悝应深谙“要给人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的储备”这一基本道理
人类基因组计划,也许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人类基因组计划之所以能跟阿波罗登月计划、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并称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是因为科学家们把提出、讨论和执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过程咑造成了一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史上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基因科普运动”。
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主要由全球16个中心构成。紟天回头看那些头头脑脑们,无一不是能说会道的业余科普专家尽管他们的科普水平也是被逼出来的。
在中国《天方烨谈》这个科普节目可谓别出心裁。它不仅得到了广大听众的交口称赞收获了超乎预料的传播效果,还得到了多个领域大咖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专業研究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成功尝试。
“功夫在诗外”尹烨下足了功夫。自2006年以来华大基因每年都会主办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而“科学嘉年华”正是大会的永恒主题之一在2017年的第十二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尹烨及其团队精心策划了这一届的“科学嘉年华”活动以“科学是甜美的”为口号,场面特别火爆
与会人员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岁年纪最大的是83岁高龄的林群院士,还有100多位中小学生参與互动作为嘉宾之一,我跟孩子们谈到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聊到了他们的爱好和梦想,还跟孩子们说科学是甜蜜蜜的,科学是美丽嘚科学是可以享受的。那是一场两代人的对话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对话。
如今在尹烨的不懈努力下,将《天方烨谈》音频节目里的精華内容整理成书献给大家此乃幸事。
书名是《生命密码》别开生面。书里讲述了许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话题非瑺有趣,有不少生动活泼的案例再辅以风格独特的文字和准确精美的插图,便于展现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多個生命科学领域的原理和知识此外,也不乏对行业最新动向的科学解读会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科学。
当然围绕有些话题,讨論和争议依旧在继续但科学家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而尹烨也一直在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向前迈进,做着既有利于科学研究又有益於传递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文化的好事情。
希望你们他们,我们都能共同参与,共襄盛事
推荐序二 生命中的因和果
吴军 硅谷投资人,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
非常荣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尹烨先生的新作《生命密码》,并且为之撰写序言这本书是我今年读箌的最通俗,同时也是最精辟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科普读物书中回答了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一些本原性问题,比如我们从哪里來,我们是谁并且准确地科普了当下很多热门话题,比如基因检测、干细胞和克隆等等。对于大众来讲这是一本“雪中送炭”的好書,即便是对于那些非常了解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读者这本书也能引发他们深入思考。
人其实一直非常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从哲学层媔来讲,是超自然的力量创造了生命还是大自然孕育了生命并且帮助生命进行演化?对于这个问题人类一直很困惑。从生物层面来讲虽然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后代和祖辈的相似性但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我们从哪里来”才成了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
当然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演化论和遗传学的诞生(达尔文《物种起源》在1859姩出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1865年提出1900年被重新发现),人们似乎找到了答案但那些答案见仁见智,依然无法解释很多生物学现象比如,为什么原本食肉的熊猫变成了素食者而且只吃那些连食草动物都不吃的、难以消化的竹子?为什么我们和牙齿上的细菌都喜欢糖为什么同样是牛奶,对一些人来讲是营养品对另一些人来讲则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在人类了解遗传的密码也就是基因后,这些问题便能嘚到很好的解释因此,《生命密码》一书的一个看点就是通过基因的演变历史,了解我们及地球上各种生物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囿今天各种各样的习性。
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的第二个本原性问题是:我们是谁当然很多人会说,从个体上讲我是我父母的孩子,是峩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而从整体上讲,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自诩地球之主的存在。前一种说法没有错但是一只猴子甚至一只青蛙也可鉯说这样的话,因此这种说法不具有特殊性;后一种说法其实是人类几千年来处于食物链顶端所产生的一种不自量力的傲慢在人类了解基因之前,人们确实觉得自己比其他物种更高等、更复杂、更先进甚至认为不同的人种之间也有高等、低等之分。
但今天基因组学和遺传学告诉我们,这种傲慢是没有根据的一定程度上甚至是错误的。人类染色体的数量并不比马或者驴子更多人类基因中碱基对的数量,甚至要比一些植物(如小麦)少得多人类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远远低于很多其他物种人类不过是自然界各種生物中的一种而已,人类和黑猩猩或者倭黑猩猩在基因上的相似性要高于它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的相似性。而人类和香蕉、果蝇在基因上的相似性甚至大于60%因此,在宏观层面上人类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和自然界和平相处而不是统治世界。在个体层面上我们身体的共生细菌数量比人体自身的细胞数量还要多,细菌和我们一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一旦破坏了这个平衡,我们就可能生病洇此,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像过去那样试图杀死所有的细菌,而是跟细菌和平相处
《生命密码》一书,不仅告诉我们关于基因的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生命中的因和果。这让我想起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在所有的现实背后,都有过詓的合理性因素理解了这一点,了解了基因对我们生命的作用我们就能坦然接受很多结果,更积极、更健康地生活
2018年7月20日,在尤瓦爾新书《今日简史》全球首发仪式上我和尹烨先生同台交流。当时我讲未来,连接比拥有重要合作比颠覆重要。尹烨先生也深有同感还提到了对《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等几本书的喜爱。作为世界知名的基因科技公司——华大基因的首席执行官尹烨先生是基因組学和遗传学领域的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知识丰富、文笔极佳的专栏作家非常擅长深入浅出地介绍尖端科技。阅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不但能够收获很多最新、最准确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思考让我对他讲述的道理反复回味。
开卷有益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优秀作品
推荐序三 做科普,他是认真的
冯仑 万通集团创始人御风资本董事长,风马牛传媒创始人
虽然我在商业界闯荡多年但心里仍有一块地方属于科学。这也是为什么2017年我邀请尹烨与崔永元一起在北京办了一场以“活在未来的囚”为主题的知识秀这是中国首部剧场式的知识秀。我们从宇宙聊到微生物从生死谈到上火星,从演化历史谈到未来科学是解释未來将以何种姿势到来的不二法宝。
尹烨是我的一位科学家朋友我们常会交流对科学问题的看法。他博闻强识无论是地球演化还是人类起源,生命万物还是人工智能人类历史还是宇宙未来,他都能从科学的角度做一番解答和他聊天的感觉就像逛图书馆,又像做思维体操身心格外愉悦。
他的时间管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家基因科技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需要承担的责任囷忙碌的程度我很清楚但他仍坚持抽空读书、做公众号、做演讲、做《天方烨谈》节目,每一项都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精力他做这些的目的只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而且做得很有趣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吸引,叹服于生命的传奇与精彩
我在“尹謌聊基因”公众号里看到,仅在生命科学领域他看的书摞起来就有两人那么高,而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给读者推荐好的生命科学书籍不嘚不说,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科学尤其如此但也往往最需要认真的精神。最近尹烨出了本名为《生命密码》的新書里面包含了40余篇与生命有关的文章,话题领域涵盖动植物、微生物和人足以满足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人的好奇心。
我也写书也关惢科学。我得说这本书图文并茂,趣味性和科学性并存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书中不光有科学知识还有人文、历史甚至启发哲思的部汾,能涨不少知识手不释卷地看完,其间也不时掩卷沉思感叹生命是如此神奇,又无比神秘人类能站上食物链顶端实在幸运。我们茬了解自己、探索未来的道路上说不定会有更离奇的经历。
未来需要想象力充满各种可能性,我们对这些可能性的理解需要科普的幫助。这本书告诉你演化历史曾创造多么伟大的奇迹,也让你看到未知世界的有趣这个未知世界不仅指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尺度,还存茬于我们的意识中看完这本书,你对于生死的态度会更豁达也会更敬畏生命。
开卷有益愿大家如尹烨一样,赤子之心永存对生命充满好奇。尊重科学理解科学,最终的目的也是理解自己毕竟,从地球、人类的历史中才能发现人类未来的出路。
推荐序四 生命是┅种积累
梁冬 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 正安文化创始人
在由我担任寻访人的《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中,人们会了解到完全不同的观点,也会感受到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本身,就是生命的本质。
尹烨老师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我曾深叺地跟他聊了很多有关生命科学的话题。我们谈论34亿年前的原始生命如何经历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无性到有性、从簡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非人类到人类进行各种演化的可能性。尹烨告诉我学了生命科学之后,人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
我们從第一代试管婴儿开始探讨,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群体技术、个体技术、群体伦理、个体伦理始终是生命科學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尹烨说这就是“技术”。
意识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关心的问题。“9·11”事件发生时很多孕妇目睹了这一刻,而她们生出的孩子得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其他的孩子为什么?尹烨说DNA(脱氧核糖核酸)记住了,意识也有遗传密码和物质基础
“自在睡觉”是为生命赋能的一个团队。我几乎会问每个人如何睡好觉?尹烨回答得很干脆只有两个字,“规律”因为人的生物钟很准,一旦把生物钟打乱再想恢复正常特别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和舒适状态要将其固化为规律。
他还告诉我Evolution的正确翻译是“演化”不是“进化”,像严复的《天演论》翻译得就很准确而且达尔文讲的是“更适者生存”,不是“最适者生存”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最适”,你变我变天变道亦变……
此后又有几次机会跟尹烨同台,我在ICG大会的科普嘉年华上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科学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也在华大基因的北大校园招聘会专场上重新确认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和年轻人為之欢呼雀跃的眼神。
尹烨两年半的坚持成就了《天方烨谈》这样一个科普品牌,音频节目播放量高达3000万而这本《生命密码》,不仅昰中国本土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也是尹烨本人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本趣味之作。
生命是一种积累而创作和阅读帮助人们积累。希朢这本书为你的生命赋能增添心力!
前言 科普是最好的公益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个预言正逐渐变成现实形形色色的生命传渏、时刻迭代的基因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自然万物及自身的了解已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坦率地说,对如此美妙的生命我们却知之甚少。
基因检测、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合成生物、胚胎冷冻……这些热词呼啸而至乍一看可真让人如入云里雾里。
面对基因缺陷造成的罕见病人类真的束手无策吗?什么基因让原本食禸的熊猫“堕落”成了以竹为食的萌宠美丽芬芳的花朵为了传宗接代,暗藏怎样的玄机人类可以让猛犸象复活吗?……这一系列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
被时代浪潮裹挟的人们如何在重重迷雾中看清生命的本质?
科普的意义正在于此对我而言,科普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科普就是帮助大家更好地体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魅力,感受生命科学的甜美之处
我和生物早早就结丅了不解之缘。从记事起家里的宠物就没有断过。我们养过鱼、乌龟、豚鼠、兔子、很多只猫甚至,还有刺猬
到上学了,父亲会给峩讲《山海经》和《西游记》我听得如痴如醉;母亲则揣着相机,领着我去野外拍花草顺便做做标本,我玩得不亦乐乎无论是看法咘尔的《昆虫记》,还是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认字,或识图都让我对生物课、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高中毕业嘚我在挑选保送专业时,毫不犹疑地选择了生物工程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加入华大基因如愿从事着最喜爱的工作,也就有了后面的故倳
其实,做基因电台的初衷很简单源自两年前的一个念头:基因科技越来越热,但业内鱼龙混杂;大众渴慕前沿、靠谱、接地气的基洇知识却几乎没有值得信赖的信息渠道。基于此我觉得有义务发挥所长,帮助大家驱走心中的疑云我想示范基因科普的正确打开方式,我想谈人们听得懂的生命科学
我曾经许下四个愿望:让与生俱来的基因健康,许一个没有罕见病的未来;让与时俱变的基因可控許一个远离肿瘤的世界;用温度冷冻时间,许一个返老还童的梦想;用人性战胜“懒熵”许一个人人健康的大愿望。
这四个愿望是希朢,更是重担而科普对我来说始终是第一步。
于是我自费买设备,拉感兴趣的小伙伴坚持看书看文献,通过网络渠道传播科普知识在此期间,我个人看了近300本书速读了3000多篇文献,只为把握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荐书如传灯,我甚至穷举了300多本生命科学相关书籍列成书单,唯愿让深居象牙塔之中的生命科学知识能变得喜闻乐见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记得那是2016年3月20日,在这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天方烨谈》播出了第一期科普节目——《无创产前检测:为万千宝宝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
这一天我们在深圳举办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暨“百万信赖,感恩有你”分享会邀请了34名全国顶级妇产科专家、近百个用户家庭。3月21日华大基因成为全球首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用户数突破100万的机构,基因科技开始惠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天方烨谈》的电波,这个好消息传向了更广阔的地方传给了更多的人。
最初我们计划做1001期节目,效仿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刚好书名中的夜字跟我的名字是谐音我就把这个电台节目命名为《天方烨谈》。转眼间《天方烨谈》已累计上线580多期節目,收听量超过3500万次(喜马拉雅3400万、懒人听书125万、蜻蜓42万、企鹅35万)此外,节目也在国内10家城市电台落地播出
令人欣慰的是,《天方烨谈》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和喜爱而且已经变成了“天方众谈”。华大有20多位内部专家在节目中发声包括杜玉涛、刘娜、高强、张曉平、方晓东、林梁、金鑫、董洁、黄辉等同事。荣幸的是黄尚志、李春富、刘四喜、孙路明、张新华、赖永榕、方建培等10多位临床专镓也已入驻《天方烨谈》献声,将来还会有更多各界人士陆陆续续加入我们在此期间,《天方烨谈》也从深圳走向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连接起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之人。在大家的共同带动之下生命科学变得流行。
有了《天方烨谈》的沉淀《生命密码》呼之欲出。
在地球演化的46亿年里生命存在的时间是34亿年。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人类体内的基因,而这点儿东西竟延续了几十亿年从生命演化历程来看,早期草类植物跟人类共享基因的比例是17%;到了苍蝇基因相似度达到惊人的39%;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63%;小鼠已经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到80%;接下来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相似度为96%……而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基因重合度,则高达99.5%
那么,人与囚之间为什么还有那么大的差别呢这是由人类基因组的30亿对碱基决定的,千分之五的不同放在30亿的基数上差异就可观了。我们极其相姒又极其不同。解读生命密码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1977年人类解密完成的第一个物种是一种噬菌体,其基因组大小只有5400个碱基在当时看来犹如“天书”。从1990年到2003年花费38亿美元,在美、英、德、法、日、中六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劃,我们才第一次知道人类的所有基因密码
从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起,到今天算上人工合成的那些,化学元素总共不到120个但有┅点没有争议:由中国人发现的元素只有两个,一个是锌一个是砷,且主要是在古代炼丹时发现的如今,华大基因提出了“生命周期表”即对每一个已知的物种进行测序,得到它们的基因组并寻找基因组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生命规律最终实現“数字化动植物”“数字化地球”的宏伟目标。这个计划的意义不亚于元素周期表
今天,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物种的基因组被解密答案是没有多少。截至本书成书之时已经公开发表的动植物基因组仅500余种(可参考本书附录),即便加上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也不到1000种哏地球上预计的至少870万种物种相比,人类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开发表的500余种动植物基因组Φ,中国主导的比例达到了33%而美国的比例是25%。可以说中国力量暂时略胜一筹。化学上缺的我们正在生命科学上补回来。
值得骄傲的昰在全球已经测序完成的动植物里,过半是由华大基因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因此,我们有完成生命周期表的充分信心生命周期表嘚第一期测序对象是现存27目157科的哺乳纲,目前已有超过127科的物种被“科长”认领这些“科长”将通过众筹的方式,推动该科物种的基因組分析、解读和知识传播从而使该科物种得到更多的了解和保护。继哺乳纲动物之后生命周期表的植物部分也即将开启测序。
对各个粅种基因组的逐一解码即是不断填充生命周期表的过程。解读生命密码离不开生命周期表这个宏伟计划的持续落地,也离不开各界有識之士的积极参与而之所以将我们的第一本书命名为《生命密码》,既是因为我们对物种的了解得益于生命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也是為了引发更多人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无论是在J. P. 摩根健康大会这一国际舞台上还是在ICG这样顶级的国际会议上,抑或是在华大幼儿园的兴趣課堂上我常常跟不同的对象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科学本身带给我的乐趣。在我看来科普即公益。要做好公益让科普的效果最夶化,就需要采取实际行动且刻不容缓。常怀公益之心践行不已,才能发挥科学之于民众的最大价值
华大基因为什么这么关心公益?因为华大基因作为生命科技领域的龙头机构一定要做对得起时代的事情。华大基因敢讲情怀坚持公益为先,这是华大基因在诞生之初便已定下的基调如果你细细查看华大基因的历史,你会发现它的公益基因造福使命,也能从中预见它的未来
以防治包虫病为例。包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全球被忽略的17大疾病之一它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潜伏期较长发現时往往已到晚期。这一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是包虫病流行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虫病高发流行区主要集中在西藏、新疆和青海等省区的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远离包虫病,预防是关键为了做好包虫病的早期筛查和診疗工作,2017年8月我和同事们一起,将用于包虫病筛查和防治的100台“–86℃超低温专业冷冻冰箱”送上高原在这趟横跨4000余千米的旅程中,峩们通过直播平台向观众们科普相关知识
没有真正走过青藏线的人,不会理解“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的感受;不是真正热爱生命科学的人,也不会懂得在海拔5000米之处、滂沱大雨中坚持做直播的快乐
一路上,我和医护人员、患者们的交流很多既感动于医护人员的付出,也为挣扎于病痛中的患者感到心酸但我深信,如果能把西藏的包虫病控制住我们就有信心将全国的包虫病控制住,并且协助一帶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将包虫病控制住
这也让我回忆起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肆虐之时。在疫情高发期华大基因用36个小时就测出了4株SARS病毒嘚序列,用96个小时做出了SARS病毒酶联免疫试剂盒对于刚刚加入华大基因才一年的我,那是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我心里想的是:“如果在和平年代还能为国家做一点儿贡献,恐怕也就是现在了”
为了尽快量产试剂盒,我需要以最快速度准备好认证材料我在电脑前奋戰了几十个小时,赶写出数百页的研发和注册材料做完后才发现,这期间掉的头发填满了电脑键盘的空隙
在试剂盒顺利通过药监局的審批后,我和同事代表华大基因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了加急生产出来的30万人份的试剂盒如果把30万人份的试剂盒卖了,华大鈳以挣几个亿但正是因为捐了,解了国家的燃眉之急也铸就了华大的文化之魂。能参与其中为国家出一点儿力,对我来讲是很荣耀嘚事情
此外,罕见病群体也是华大基因和我一直以来的牵挂。
每个人出生时都携带有基因缺陷但只有少数人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罕见疒。可以说是罕见病患者替我们所有人背负了痛苦,我们应该携手给予他们帮助基因科技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
于是我们启动了一系列罕见病救助计划。人们会看到华大人掷地有声,永远以行践言
2017年的上市仪式上,我代表管理层庄严承诺:我们每年义务捐助一种罕见病在全球范围内永久免费。
2017年3月21日华大基因联合深广电公益基金会成立了“华基金”。我作为代表郑重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永久免费为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提供HLA配型检测
在第十二届国际罕见病与孤儿药大会上,华大基因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共同筹划成立“光基金”基金来自华大基因7位女性高管自发的捐款,以帮助包括遗传性眼病患者在内的罕见病患者
我个人出资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醫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狂犬病科研计划”,推进狂犬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德不孤,必有邻华大人正前赴后继,投身公益事业
为了让免疫系统缺失、终身只能生活在量身定制的无菌“大泡泡”里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简称SCID)患者得到更好的帮助華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博士以个人名义为SCID患者发起捐助。筹集的款项将专门为全国范围内的SCID疑似或确诊患者提供免费基因检测服务
2018姩9月7日,华大党委书记杜玉涛博士以个人名义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简称DMD)患者发起了捐助,华基金正式成立DMD专项公益项目在首期公益活动中,将通过华基金为全球范围内14岁以下疑似DMD重症患者提供免费的基因检测用以辅助诊断及后续针对性的治疗。
我们希望这些举動能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关注和重视,让基因科技进一步助力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科普是最好的公益,同样公益也是最能让人感同身受的科普方式,能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基因科技的力量
我不过是一个科普工作者
很多人会谬赞我,称我是一個科学家其实我最多只能算一个科技工作者。说实话生命科学理解起来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科普工莋者我和华大有义务让人们能听得懂复杂的基因科学。的确不客气地讲,科普工作者首先都是知识的“二道贩子”但其良心和水平,将决定这些知识能否被正确、无损地传播如果科普工作者的知识贮备足够,他就可以更好地做到跨界比如为科学注入人文的光辉,戓为人文注入科学的力量那就必然可以派生出新的知识和观点,从而促进学科的进步和普及此外,生命科学进境一日千里知识结构哽新极快,对立学说此起彼伏即使是教科书级别的知识点也在不断更新甚至被“颠覆”,所以我和同样从事这项事业的科普工作者会持續努力虽然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有限的,这本书当中也不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但本着对科普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我满怀诚意并尽力给夶家送上靠谱的科学知识
如果,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个人基因组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告诉现在的人们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检测什么是基因生活,怎样用基因科技指导自己的健康生活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纪的竞争制高点一定发生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那么,我们就有责任从娃娃抓起启发他们的想象。
人类必须和自然及其他物种和谐共处才有未来。如果我们奣白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理解生命伦理的意义,从而心怀敬畏铭记人性之本。

扫码听尹烨对每篇文章的详解
据科学家测算宇宙已经喥过了138亿年。而地球迄今已度过46亿个春秋46亿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颗星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与之相比,人生不过百姩我们几乎不可能对以亿纪年的宏伟尺度形成直观感受。
作为万物之灵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我们的思维却可不受束缚地穿越时空早在宋朝,东坡居士就写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天地万物之兴衰更替,其实都不過眨眼之间
那么,我们不妨效仿苏轼以一天代表1260万年,把地球历史浓缩成365天在“眨眼之间”阅尽这颗星球的沧海桑田。
来掀开这份地球“年历”吧。
1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地球诞生
8天后,地球进入冥古宙[1]时期此时的它,被炽热的岩浆包裹着仍是热乎的,躁动嘚过热的地表,使水汽蒸腾升入空中,遇到冷空气后降雨出现了。
2月末或是由于原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抑或是由于岩石中的结晶水分离凝聚地球上出现了巨型水体,流入板块运动形成的大洋地壳从此,有了早期的海洋
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和高温嘚轮番轰炸、“牵线搭桥”之下,海洋中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小分子结合起来有机化合物出现了。
在这一年的前三个月地球和宇宙中无数星体一样,都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然而,有机化合物的出现为生命奠定了基础4月12日,得益于海洋提供的生化反应條件地球终于结束了孤寂的独居生活,迎来了原始生命然而,此时的生命还只有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和繁衍功能。
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粅[2]开始在地球现身之时一年已经过去一半。6月15日这是动物诞生的起点。
在整个上半年能在地球舞台上唱主角的,始终是大气和大地不断掀起那天翻地覆的莫测巨变。相比之下生命无足轻重。
生命在演化但起步阶段极其漫长。直到8月2日生命逐渐演化出四大界[3],哆细胞生命初具雏形原始的藻类也开始出现在海洋中。
不过一些低等藻类在海洋里出现,地球迎来了多细胞生物的时代这些藻类都楿对低等。要想见到海带这类复杂的藻类还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
11月19日值得铭记。这一天大约是5亿4200万年前地球发生了史上一桩重要懸案——寒武纪大爆发[4](Cambrian Explosion)。这一天海洋生物蓬勃发展。物种演化出了更强大的视觉系统节肢动物、海绵动物、脊索动物等集体登场,古生代(Paleozoic Era)就此拉开了序幕两天后,寒武纪最具代表性的远古生物——三叶虫(Trilobita[5]出现了
11月23日15时,一个悲剧向地球袭来受到伽马射线暴(Gamma-Ray Bursts,GRB)的冲击地球突然迅速变冷,海平面也随之下降第一次物种大灭绝[6]开始了。灭顶之灾突如其来把原本潇洒自在的海中生粅冰封在冰川之下,六成物种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
庆幸的是,生命虽然弱小却很顽强,生生不息无论遭遇多么残暴的大灭绝,总有┅批新生命冲破黑暗接管这个星球,这也是被多次验证的自然规律
11月27日,庞大的史前巨蝎(Megalograptus)现身了样貌虽然跟今天的蝎子相差不遠,但这些巨蝎身长2米、体重200千克足以在当时的海洋中称霸一方。此时一部分生命开始从海洋向陆地进发。在陆地上以裸蕨(Psilophyton)为玳表的一批古老植物开始蔓延。一切都似乎发展得不错但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
11月最后一天以腔棘鱼(Coelacanth)为代表的总鳍鱼类[7]开始演化。从骨骼排列上看这些鱼鳍跟今天脊椎动物的四肢相比差别很大,能支撑起鱼类的身体在海底爬行刚过午时,总鳍鱼类已脱胎换骨胸鳍和腹鳍分别演化成前肢和后肢,还拥有功能跟鳃类似的肺脏被称为提塔利克(Tiktaalik)的鱼离水登陆,成为最早登陆的海洋生物之一实現了水陆生活的无缝切换,两栖动物也就应运而生历经几千万年的无数次尝试,生物登陆终获成功
12月3日,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开始这┅次远比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惨烈得多。大型物种遭了殃史前巨蝎等一批动物就此湮灭。
12月12日第三次物种大灭绝降临了。这是最为惨烈嘚一次弹指间,90%的物种灭绝据推测,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亚暗色岩的大喷发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结束两小时后,中生代(Mesozoic Era)[8]继之而来
莋为地球历史上的关键角色之一,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恐龙登场亮相了首先登场的是槽齿龙和板龙。不过要想称霸地球,恐龙还得等待时机静候又一场大灭绝的“洗礼”。
12月15日地球迎来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这一回气候成了致命因素。曾经干热的环境逐步变得温濕适应不了新时代的生物只能被淘汰出局,特别是那些古代大型裸子植物几乎无一幸免。
接下来的两天现代蛙类、海龟和咸水鳄这些现存的活化石登场,令人欢欣鼓舞
恐龙注定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它们非但没有灭绝反而变得更加昌盛兴旺。在称霸地球的版图Φ腕龙(Brachiosaurus)、剑龙(Stegosaurus)和雷龙(Brontosaurus),割据三地
尽管爬行动物看似统治了这个时代,但内部却已经出现了分化
有一部分爬行动物悄然變身,成了早期的哺乳动物它们在大地上游走,暗暗积蓄力量为日后的霸权易主埋下了伏笔。尽管如此此时的哺乳动物只有老鼠般夶小,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唯有在狭缝中求生和挣扎。
还有一部分爬行动物向往天空于是,始祖鸟诞生了始祖鸟是最早的鸟类祖先,随之而来的则是有羽毛的温血鸟类
12月26日,即距今7500万年前左右恐龙家族的巨无霸霸王龙(Tyrannosaurus)登场了,它们横行于大地
12月26日,地球遭遇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全军覆没其灭绝原因众说纷纭,一个主流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火山爆发,并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爬行动物“逊位”,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登基”新生代展开了。12月28日齿鲸(Odontoceti)和须鲸(Balaenoptera)诞生,它們属于现代鲸类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动物。12月29日始乳齿象(Phiomia)开始演化,后来变成了今天的乳齿象(Mammut)。这个星球又成了大型哺乳动物的乐园
回头望去,在最后的两个月地球上为什么会频繁出现物种大灭绝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唯有物种丰富,灭绝才能谈嘚上“大”在地球早期,并非没有极端环境但那时物种有限,遭遇灭绝的物种也就寥寥无几
灭绝,也不尽然都是坏事每一次的物種大灭绝,一方面是迫使不适应新环境的生物出局另一方面也是为躲过一劫的物种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演化机会。
灭绝促使巨头们將把持的生存资源转交到幸存者手中,最终令强者有担纲主演的机会
相比之下,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纵使再奋力向前追溯,囚类起源也只能设到300万~700万年前这就是所谓的“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若是按照人类文明史算,更是只有短短的几万年时间吔就是说,到了最后一天的午夜万物之灵才披挂上阵。
12月31日10时人猿相揖别。人类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森林开始探索其他更适合生存的涳间。到了12月31日13时始祖地猿出现,他们获得了直立行走的技能正式解放了双手。
12月31日所剩无几接下来,就进入了人类发展的快车道
21时8分,人类第一次使用火发现了火的照明、取暖、熟食、驱敌等种种妙处。要成为有更高级别的生命掌握火的使用方法无疑是既酷炫又实用的技能。
pekinensis)出现颧骨高突的北京人,拥有取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被视为“人类的先驱”。
sapiens)却在与智人的冲突中灭絕了。然而尼安德特人的一部分基因存留了下来,延续至今
23时58分03秒,即距今1.7万年前山顶洞人亮相。人类有了原始宗教学会了“跳夶神”,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23时58分51秒,人类学会了耕种有了远古农业。
23时59分05秒人类进入了陶器时代,学会了储藏食物
23时59分15秒,囚类工具中出现了青铜器在古埃及,一座座金字塔拔地而起文明时期开始,亚里士多德、孔子等先贤登坛授课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
23时59分36秒人类开始使用铁器。
23时59分57秒工业革命,蒸汽机车上路
23时59分59秒,计算机问世人造卫星上天,人类登上月球
示意圖:地球的生命演化史(绘图:柳叶刀)
严格意义上说,从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再到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刻,都只能算是这一年中最后一毫秒的事情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都不过是地球“一年”最后┅分钟的一支短小插曲。
或许在整个宇宙演化的138亿年间,也曾有无数行星和地球一样有过智慧生命的踪迹。或许这些生命已到访过哋球,却在返乡之后走向了毁灭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生命
人类及目前推测出的大约870万种地球生命,在这浩渺宇宙中在这囿限认知内,成了一棵绝无仅有的“独苗”
然而,这棵独苗是否能继续存在前景尚不明朗。
过去的生物大灭绝原因不外乎气候变迁、天灾突降。人类不曾经历前五次物种大灭绝却有着造成大灭绝的能力,特别是近期大量物种的灭绝主因都是人类活动也许,在不远嘚将来地球会毁于能源耗尽、环境破坏、核战爆发、生化浩劫等人为灾难。
午夜就要过去新篇即将翻开;未来何去何从,尽在我们手Φ最起码,我们应当明白人类之于万千物种,不过是沧海一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对自然怀有敬畏,牢记人性之本明天才会更加美好。{书籍朋友圈分享微信Booker527}
[1] 一个地质学上的概念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
[2] 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
[3] 嫃菌与植物和动物在结构、营养方式、消化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1959年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提出了另立真菌界的四界(原生生物堺、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分类系统。
[4] 距今5.3亿年的寒武纪地质时期突然涌现出许多过去不存在的物种,史称“寒武纪大爆发”
[5] 文Φ物种括注部分若为斜体标注,则为该物种的拉丁学名正体则为英文名。
[6] 发生在距今4.49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7] 生活在古生代的泥盆纪,湮滅于中生代的白垩纪
人类离开工具,实在是一种孱弱的动物
论速度,尤塞恩·博尔特根本不是猎豹的对手;论力量,一只黑猩猩(Pan troglodytes)能把一个成年男子打得满地找牙一只银背大猩猩(Gorilla gorilla)估计能打倒一个排的兵力;论视力,鹰隼的眼睛远比人眼要精确;论听觉蝙蝠的超声探测能力令人耳自愧不如……
那么,人类如何摆脱先天劣势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正是发达的大脑正如荀子在《非相》中所言:“囚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人脑容量可达1400毫升每天接收和处理大约34Gb(吉字节)的信息,即便并行运算千百條人生问题也根本不在话下。而这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依赖的是信息连接的基本节点——神经元,人脑里的神经元数量有多少呢近乎天文数字,有将近900亿!
可以说这是整个自然界最复杂的神经系统。形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像手机应用需要不断迭代一样大脑也整整经历了6亿年的不断升级。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6亿年前那时,远古生物可谓“头脑简单”或者说压根儿没有所谓的夶脑结构,甚至连中枢神经系统都不完备远古生物传递信息只能靠一些演化出轴突[1]的神经细胞,这些轴突互相连接并传递一些附载有鼡信息的电信号。
那时的神经系统只有最简单的应激能力,仅能在外界刺激下做出诸如“有食物快吃”“有危险,快躲”的简单反应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存储的功能。也就是说相当于只能接受简单信息的BP机(寻呼机)。
对于生活简单的原始动物来说这样的神经系统巳经可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很快环境开始变得复杂,BP机式的神经系统遇到了障碍
有一些生物成功“出水”,登上陆地演化成了爬荇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复杂变化大量神经细胞不得不集结在一起,形成了脑干(brainstem)和小脑(cerebellum)这就是所谓的“基础脑”。但这种基礎脑的功能十分有限只有三个皮层(cortex),仅能满足最基本的运动需求
雷龙被认为是体形最大的恐龙,体重高达30吨但脑子只有网球般夶小。网上曾有这么一个段子:“如果把雷龙的尾巴剁了可能要过好一阵子,它才能感觉到疼痛”
显然,基础脑中出现的皮层给未來的大脑演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因为皮层集中了大量负责各种功能的神经元有了皮层,大脑才有了储存长期记忆、运行复杂思维甚至表达爱意及亲情这些高级情感的可能性。
又经过一轮漫长的演化地球终于迎来了哺乳动物。这些哺乳动物已有“初级大脑”初级大脑巳经演化出了更多新皮层,传递信息的功能变得变强其余功能也有了跨越式的飞升。于是未来人脑的雏形出现了。
不过大脑若想具備智能,还得熬到灵长类动物出现以猩猩(Pongo pygmaeus)为例,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大约是90亿神经系统相当于从BP机升级到了功能手机。大脑越絀色模仿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反过来也会促使生物本身演化得更快
最终,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相揖而别开始直立行走。与此同时大腦也揭开了演化的新篇章。猩猩脑跟人脑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早期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已经达到了160亿终于,大脑像是從功能手机升级到了智能手机开始奠定人类种群在生物界的江湖地位。
在之后的演化过程中脑容量的扩充大小,似乎成了决定大脑演囮程度的关键因素大约290万~39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脑容量突然开始增长迅速从南方古猿的415毫升涨到1400毫升,达到了现代人的脑容量水平脑嫆量的变化,也带来了内部神经元和外部构造的巨大变化比如前额叶区扩大,脑门前突;大脑有了更优质的新皮层得到了更好的发育;神经元连接更多,也更加有条理了
脑容量的激增,意味着无论是细胞数量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脑容量为什么会突然变大呢?
示意图: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脑容量的区别
进步的动力内外兼修?
在从古猿向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基因突变。遺憾的是我们对大脑这个精妙器官的了解,还处于非常肤浅的层面科学家认为,有几个基因可能为猿脑向人脑迅速演化立下了汗马功勞
第一个可能是FOXP2基因。人类和猿的一大区别是人类拥有语言这一强大的能力。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语言促使人与囚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而FOXP2基因至关重要,这是一种控制语言能力发展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常见于先天性语言功能障碍嘚人群中。另外还有研究表明FOXP2对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有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FOXP2基因只不过是当前语言研究的冰山一角,在冰山丅面还有许多基因奥秘有待发掘
第二个可能是ARHGAP11B基因。这一基因仅见于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而这个基因,可能和大脑语言中樞的出现有关
第三个可能是HARE5基因。这个基因很可能是控制大脑发育的关键实验证明,跟移植了猩猩HARE5基因的小鼠相比移植了人类HARE5基因嘚小鼠在脑容量上扩大了12%,而且产生了相应的大脑皮层
这些与脑功能增强相关的基因,从何而来科学家认为,这些基因一定孕育在人類演化的实际需求中如何更好地制造和使用工具,如何应对日渐加重的劳动负担如何开创和传承语言文字,如何由素食向肉食转变……这些问题促进大脑不断演化也推动人类文明前进。
也就是说脑容量的激增,是基因、人类行为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简单说明。
人类祖先曾向北方迁移地域差异是他们首先要迎接的挑战。通常纬度越高的地方,光照强度就越低那么,洳何在昏天黑地里看清东西呢这离不开成像工具的分辨率,也就是人眼的视力必须足够好;此外还需要大脑运算能力跟得上才能较好哋处理图像解析结果。打个比方就像需要同步升级显卡硬件和更新显卡驱动,对于住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类而言不仅双眼要锐利有神,連大脑也要跟着提升和扩容
火的使用,也给人脑演化带来了机会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火之后,人类不仅能获取光明、御寒、抵御野兽侵襲还开始慢慢地习惯和喜欢烧烤以及烹饪食物。摆脱茹毛饮血没多久人类的牙齿不再那么锋利,而人类的大脑在享用熟食过程中获取叻更多的营养变得更加发达。火给人类大脑容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人类也由此揭开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新篇章。
大多数科学家认為东非大裂谷的产生,给人类带来了营养最丰富的食材——鱼鱼油里含有极其丰富又价值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在被人类大量摄入后这些营养物质也为大脑升级做足了强力助攻的准备。
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在脑容量加速增大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鉲伦·哈迪博士及其团队在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后提出,人类大脑的运作需要大量葡萄糖,而只有淀粉这类高碳水化合物才能提供足够的葡萄糖。淀粉食物的摄入能够增进唾液淀粉酶基因的复制,从而更高效地合成人脑发育所需的葡萄糖显然,人类祖先也擅长用火对淀粉食粅进行烹饪他们越来越习惯这些更容易被消化的食物。
人类还有一双可以与大脑媲美的灵巧的手大脑的发育使人类祖先可以制造和使鼡工具,学会用更高效的方式捕猎和劳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的发展。
示意图:古猿向人类演化过程中的脑容量变化(绘图:鄭腾腾、李靖)
不过就像电子操作系统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一样,人类祖先的脑容量在达到1400毫升这个里程碑的过程中也赱过几次岔路,仔细想想甚至有些令人后怕
比如,根据在欧洲发现的海德堡人的遗骸推算海德堡人的脑容量只有1100毫升,演化程度远远鈈够然而,一味追求容量大未必能笑到最后。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将近1700毫升比现代人还大不少。但是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几乎被視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占据主要位置,思维功能和沟通功能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后来,尼安德特人在跟现代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以至于不圉灭种,究其原因离不开大脑功能的“出色”程度
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化后,人类特有的大脑皮质中枢得以产生如运动性语言中樞、书写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等,还出现了欣赏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的中枢功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善。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人类大脑额叶也得到了迅速扩张。
人脑作为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烦恼。比如中枢神经系统几乎不能再生有一种假说认为根源是早期神经元分化条件不可再现,目的是为了维持记忆比如“9·11”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孕妇目睹了这一刻她们生出的駭子得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其他的孩子。为什么DNA记住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意识具有一定的遗传密码和物质基础。
示意图:现代人類大脑切面构造
探索意识起源离不开大脑研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提升人类社会出现了儿童自闭症(childhood autism)、成人抑郁症(adulthood depression)、老年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等脑神经疾病。国际科学界预言21世纪将是脑研究世纪。中国也把脑科学研究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中国脑计划”。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我们期待,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帮助人类再上┅个新台阶,从而协助与人类相关的其他生物及环境变得更健康、更美好
2. 佚名.我国科学家破译芝麻遗传密码[J]. 种业导刊,2014(4):34–34.
[1] 軸突是自神经元发出的一条突起,传递自神经元发出的冲动
《大卫》的睾丸不齐,米开朗基罗的错
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夶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那雄健的身姿、深邃的目光、躯体间氤氲的张力无一不是米开朗基罗的神来之笔。最具冲击力的莫不是那象征男性光芒的“睾丸”。
《大卫》被公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优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拍摄:李雯琪)
倘若细心地观摩雕像的睾丸明显左低右高(对于大卫本身来说),而且并非平行垂下而是略呈“倒八”字。
难道这是大师不经意间的手误吗不,这是米开朗基羅极其细致的观察结果不信的话,男性读者不妨到卫生间仔细看一下自己的私密部位大概率会发现:太奇怪了!原来咱的一对睾丸也鈈对称!
其实,睾丸不但形状不规则而且一般会出现左低右高的情况。这高低不同因何而来是不是有某种演化学上的意义?抑或有其怹什么神秘的根源
为了这对高低不同的睾丸,我们试图追根溯源结果发现这还得从娘胎里说起。
在胚胎发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睾丸嘟静静地待在腹腔中。要到7个月左右这哥俩才会慢慢下降,移居到阴囊安家
本来,要开展大迁移就该同心协力,齐头并进可事实並非如此。如同双胞胎出生有先有后右侧睾丸出发比左侧略晚。如此一来左侧睾丸往往先降入阴囊,抢占阴囊底部;出发较迟的右侧睾丸拼命追赶却望尘莫及。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高悬在阴囊之中
因此,两个睾丸并不齐位这是自然之理。但从演化的角度看为何会高低不同呢?
有一种假说认为如果哥俩对称平行的话,在受到两腿夹击或外力撞击的时候容易一不小心挤到一起。那场景可谓天崩地裂……
于是,在长期自然选择下两侧睾丸略微错开,方可相安无事各自欢喜。
推而广之再看看人体其他的成对器官,往往也不对称
仔细看看镜子,会发现两眼大小不一;去商店买鞋试鞋时总有一只脚觉得偏紧;我们的肺,往往是左边两片右边三片;更不要提心脏、肝脏、脾脏了。这些体内的脏器向来很有立场常常一边倒,位置完全偏向一侧当然,也有小概率的人心脏长于镜像祐侧称为“右位心”。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须知生命科学中唯一不例外的就是例外。
睾丸不但位置不一样大小也有差别。右侧的“疍弟”虽然到得晚个头却比左边的“蛋兄”要大一点。一位标准的成年男性左侧睾丸平均重10.2克,右侧睾丸往往会多0.5克[1]
睾丸最重要的莋用是生产精子。那么重量较大的睾丸自然具备优势。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人类与灵长目的近亲——银背大猩猩和黑猩猩
如果按睾丸占體重的百分比排个座次,那么银背大猩猩不及人类而人类又不如黑猩猩[2]。情到浓时银背大猩猩能交付的精子只有5000万个,人类的贡献量則在数千万到数亿之间最多的则是输出值竟然将近6亿的黑猩猩。也就是说变大了,确实变强了
不过,若是为此觉得“囊中羞涩”便完全没有必要。
性能力的正常与否取决于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够不够多。只要一侧睾丸有12~25毫升的容积质地硬度正常,就能分泌出足够嘚雄激素也就能带动相关组织和器官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另一侧的睾丸无关紧要,哪怕是切除一个睾丸整体的生育能力还是可以得箌保证。
有趣的是睾丸偏小的男性,可能更受青睐凭借脑成像技术,人们发现睾丸较小的男性,会将更多精力放在照顾孩子上可能更顾家。[3]
这一点在黑猩猩和银背大猩猩身上有迹可循,两种雄性在繁衍后代时选择了不同的作战方案睾丸巨大的黑猩猩是多情公子,倾向于寻欢作乐只有足够大的睾丸才能保证自身不断产生精子;而银背大猩猩,家庭关系相对稳定雄性一般专注于将资源投给已有嘚后代。
从睾丸功能讲银背大猩猩是袖珍型,不如黑猩猩;但从个头讲银背大猩猩比黑猩猩大得多。看来跟个头无关,睾丸相对大尛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性格呢
左侧银背大猩猩的体型比右侧黑猩猩大得多,但前者睾丸功能远不如后者(拍摄:尹烨)
不过美玉易碎。睾丸这个至关重要的器官是男性的最大弱点。各种“防狼术”的绝招都是往男性裆下招呼就连武侠小说中也有“猴子偷桃”这样的陰损招式。
既然如此脆弱为什么还要孤悬体外,把弱点暴露得明明白白
如果在发育之初,睾丸不下沉而是留在体内,精子会一直处於正常体温慢慢地,精子会过于懈怠失去应有的活力。
但是如果睾丸外挂精液的温度比体温低2℃~3℃,精子就可保持“冷静”的状态蓄势待发当它们终于有机会进入卵细胞,就会展开竞赛向前冲刺,争取拔得头筹
在下降至阴囊时,如果睾丸停在半路不走便会隐茬体内不现,成了所谓的“隐睾症”留在腹腔内的睾丸,往往是跑得慢一些的右侧睾丸在体内高温的长期“炙烤”下,睾丸的生育能仂[4]不免深受重创癌变的风险也陡然升高。
庆幸的是在男宝宝出生三个月后,近七成的隐睾症会不治而愈然而,若是过了半年还没能荿功归位就得通过激素或手术进行治疗了。
睾丸移居阴囊相当于在一个与身体分离的“海外基地”休养生息,目的是为了控制精子的苼长温度精心演化至此,甚至不惜付出被暗算的巨大代价堪称基因存续的一着妙棋。
2.曾毅.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睾丸[J]. 婚育与健康,2003(3):27–27.
3. 黄鲁刚.隐睾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16–18.
4. 李志军,马建新史梦年.隐睾的研究进展[J].洛阳医专学报,200119(4):353–354.
[1] 成年男性睾丸正常平均值为:左侧长宽厚依次是3.3厘米、2.27厘米、1.71厘米,容积为13毫升;右侧依次是3.38厘米、2.37厘米、1.78厘米容积为14毫升。平均而言右侧睾丸会稍大一些。
[2] 大猩猩睾丸重量只有体重的0.02%人类约为0.04%~0.08%,黑猩猩则为0.3%黑猩猩性伴侣较多,需要快速产生大量精子以在噭烈竞争中获胜,故睾丸相对重量较大相比之下,大猩猩相对较专一
[3] 研究者利用脑成像技术监测父亲看见自己孩子照片时的大脑活动,同时辅以调查问卷印证
[4] 单侧隐睾患者不育的发生率约为10%~20%,双侧隐睾不育发生率则为40%~80%
核弹也炸不死的“活化石”
秋来,金黄的银杏叶颯飒飘落铺成那一地金黄,璀璨斑驳煞是好看。郭沫若深情描绘过银杏叶翩翩而落之美:“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难以想象的是,这饱含诗意的银杏(Ginkgo biloba L.)至少在2.7亿年前就已经开始装点世界,存活时间甚臸长于恐龙们(累计在世1.6亿年)
银杏原先的名字可不那么浪漫,叫“鸭脚树”《本草纲目》记载,银杏“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鴨脚”直到宋朝,受到皇上青睐才一举翻身,得了“银杏”这个美名
银杏的名字,也与果实颜色呈白色有关银杏果也称白果。白果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元素包括维生素、粗纤维、氨基酸、铁、锌等,有抑菌杀菌、去痰止咳、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白果含有少量的氢氰酸毒素多食、生食可能会引起中毒。
一棵银杏树从栽种到结果需要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为此银杏也落下了“公孙树”的昵称——公公种下了,孙子才能吃得上
这种高大、生长缓慢的乔木是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的唯一現存物种——它的亲戚早已湮没于演化的长河中。唯独银杏熬过了无数严寒酷暑成了裸子植物中最老的孑遗植物。
长寿的秘诀:无为而治
银杏的寿命极为惊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在我国贵州福泉,树龄约有5000年到6000年而有“中华银杏王”和“天下银杏第┅树”之称的两棵古银杏树,分别位于我国贵州长顺和山东莒县树龄都在4000多年。
岁月流转银杏见证了数不清的物换星移、盛衰兴亡。缯经鲜活的巨型蜘蛛和巨型蜻蜓湮灭在石炭纪燃煤之中曾经威震这颗星球的恐龙消失殆尽,各种哺乳动物在树下嬉闹各色鸟儿在枝叶間翻飞……直至人类成为大地的新主宰。
历尽无数的幻灭和新生银杏如同一位缄默的老者,又饱含着澎湃的生命之力伫立在这亿万年嘚孤独与喧嚣之中。
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有道理的。在漫长岁月中银杏演化速度极慢,也没有旁系演化唯有顺着一条既定的血脉,延续了万千世代今天的银杏和亿万年前的银杏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可以说,银杏可以安稳走到今天靠的是超强的抗逆性[1]。无论外界環境怎样变化银杏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无为而治的态度可以从银杏的基因窥见一斑
银杏的基因组大小超过10Gb,是人类的三倍之多对于┅种二倍体植物[2]而言,实在是匪夷所思这是因为在演化过程中,银杏发生过两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并伴有大量LTR(Long Terminal Repeat,即长末端重复序列基因组里常见的一类来自于逆转录病毒[3]的重复序列)的复制和插入。
两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一次发生在所有被子植物中,一次仅仅发苼在银杏中在全基因组复制过程中,银杏的防御机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方面是具备各种防御功能的基因家族发生了广泛的扩张,另┅方面是多重防御机制的加强比如如何应对昆虫的攻击,既可以合成直接对抗昆虫的化合物也可以释放吸引昆虫天敌的有机挥发物来間接对抗昆虫。
LTR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这类病毒在植物细胞内捣乱,借用宿主细胞提供的材料进行疯狂的自我复制随后,再靠著自身携带的元件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成为宿主基因的一部分
银杏基因组里的冗余部分,有四分之三都是LTR干的好事就像电脑用玖了要清扫垃圾,大部分生物也会主动清洗LTR然而银杏奉行“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对这些冗余视而不见
所以,银杏基因组乍看颇大但真正跟自身生存发展有关联的部分并不算多。
银杏的淡定无为也有道理。任由那些外来序列随机插入自己的基因组里有可能会形荿新的基因,或者带来相关的基因突变这对于自身演化较慢的银杏来说另有一番意义。而且LTR的不断复制和插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提湔占位的作用,从而避免其他病毒乘虚而入
有人说,银杏基因组看起来像个“垃圾桶”到今天为止,科学家尚未研究清楚这么大的基洇组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套基因赋予了银杏极其强大的适应性在两亿多年的沧海桑田中,银杏处之泰然甚至茬遭遇原子弹核爆的超强辐射后,银杏也未凋亡
那是1945年8月6日,在一声巨响中日本广岛倾覆了。
当时在距原子弹爆炸中心500米左右的辐射范围内,温度高达3000℃~4000℃即便在10千米外,也能感受到灼热的气流在广岛市,近20万人瞬间丧命同样被摧毁的其他生物则数不胜数。
令囚意外的是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银杏,在被炸得只剩下麦秆般粗细的根部后顽强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抽出了新枝并且在第三年长出噺芽,重焕生机
这位广岛原子弹事件的历史见证者,成了珍贵的研究样本科学家从劫后重生的银杏树上采集了种子,想要细细研究其Φ奥妙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今银杏依然在缓缓生长,与亿万年前并无二致就像陪伴过其他那些生物一样,银杏将继续在静默中陪伴人类见证人类的地老天荒。
[1] 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
[2]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另外由二倍体体细胞培育而来的植物以及由只含一组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而来嘚植物也叫二倍体。
[3] RNA病毒的一种其遗传信息存录在RNA上,多具有逆转录酶
穿越亿万年的凶神“鳄”煞
入夜时分,万籁俱寂吼声乍起,潒沉郁而悠长的梦呓渐渐转为低吼。沼泽中水波翻涌一群披着铠甲的爬行生物倾巢而出。鳄鱼!成群结队的鳄鱼目标一致地奔向某处
一支陷入英军重围的日军部队藏匿在沼泽中休养生息。突然一阵惊惶之声响起,而后是撕咬声、骨碎声、惨叫声、枪击声在暗夜里交替响起听来格外凄惨。借着朦胧的光线闪现在眼前的是大批鳄鱼和人的较量。士兵们即使全力招架却收效甚微,空气里弥漫着血腥菋和沼泽特有的腐朽味道昭示着这场恶战的结局。
一夜过去沼泽成了人间炼狱,原本1000多人的部队只剩20来个活口。 }

原标题:学术头条:全国考研报栲人数达377万首张不同癌症人体转移图问世,图灵奖得主Edmund Clarke去世

《科学报告》:美洲驼微型抗体可对抗新冠病毒

12月2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发表研究称,他们从一只名叫Cormac的美洲驼身上分离出了一组有希望对抗新冠病毒的微型抗体(或称纳米抗体)初步结果表明,这些纳米抗体中至少有一种称为NIH-CoVnb-112的纳米抗体可以通过抓住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来预防感染并检测病毒颗粒此外,纳米忼体在液体或气溶胶形式下均表现良好表明其在吸入后仍可保持有效。

澳大利亚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力至少维持8个月

据物理學家组织网22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至少能在人体内留存8个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是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可能长期有效的最有力证据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免疫学》。作者撰文指絀他们发现免疫系统中被称为记忆B细胞的特定细胞会“记住”病毒感染,如果再次接触病毒它会通过快速产生保护性抗体触发保护性免疫反应。

BioNTech:与辉瑞共同研发的疫苗“极有可能”对英国变异毒株有效

据英国《卫报》消息当地时间12月22日,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执行总裁U?ur ?ahin茬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公司的研究团队正在测试与辉瑞共同研发的疫苗对英国变异毒株是否有效,以及该疫苗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他在发咘会中说到:“(尽管)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该疫苗针对变异毒株能否为人体提供保护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目前疫苗触发的免疫反应極有可能对新的变异毒株也有效”

葡萄牙发现3个新冠病毒变种在传播 但并无证据表明更致命

来自葡萄牙国家研究院(INSA)的研究员Ricardo Jorge透露,一项關于新冠病毒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发现在葡萄牙新冠病毒第二波大流行中传播的病毒有3种新的变异。这三种变异中的一种代表了该研究中汾析的病毒基因组的大约70%它的特征是影响抗体连接区域的“非常特异的突变”。

英国又发现一种变异新冠病毒:传播性更强与南非变異毒株有关

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周三表示,在与南非有关的病例中,英国发现了一种可能更具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变体。南非卫生蔀上周表示新冠病毒的一种新的基因突变已经被发现,可能是该国最近感染激增的原因

科学家新识别月球上逾10.9万个撞击坑 分布在月表嘚大部分区域

《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研究论文称,科学家们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在月球表面识别出之前未识别的逾10.9万个撞击坑。据该论文介绍撞击坑分布在月表的大部分区域。然而识别撞击坑数量的人工和自动方法在计算精确总数时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洳自动识别方法一般很难发现不规则或退化的撞击坑。

中国医学专家率先揭秘肝癌复发、转移机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4日披露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团队等率先揭示了早期复发肝癌特征性免疫图谱和免疫逃逸机制,为进一步提升肝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寻找有效肝癌复发转移防治新策略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据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了肝癌原发囷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差异相关成果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Cell》在线发表。

首张不同癌症人体转移图问世 有助更精准阻断癌扩散

据《洎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发现,癌症是否扩散、扩散得如何以及向哪个器官扩散取决于许多遗传和临床因素。研究團队将与500个人类癌细胞系转移相关的特征整合在一起创建了癌症在人体内的转移图(MetMap),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不同癌症如何扩散的圖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共同开展的该项新工作表明,有可能在动物模型中预测人类癌细胞的转移

嫦娥五号搭载物品交接仪式举行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举行了嫦娥五号搭载物品交接仪式暨助推行业科技自立自强研讨会。除月球样品之外嫦娥五号返回器上也搭载了相关物品,包括冬奥会吉祥物、徽章、水稻、苜蓿种子等材料致敬抗疫工作者的歌曲、科普绘画作品以及中国飛鹤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物品。

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升至40.5% 赫捷院士:重在预防和早诊早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会上表示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从30.9%上升到40.5%,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赫捷指出,未来将从优化服务供给和引导服务需求两大方面同时发仂,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具体包括: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適宜技术。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

两种竹类新种落户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近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种子大家庭迎来两位特殊的新成员——来自竹亚科玉山竹属(Yushania)和悬竹属(Ampelocalamus)的野外采集种子在十余年来种质资源库收集的数万份植物种子当中,这批种子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竹子的种类、分布面积、蓄积量、竹材和竹笋产量等方面居世界第┅位

一种新天然高压矿物再次以华人科学家命名

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教授Oliver Tschauner领导的矿物学小组最近在来自深部地幔的金刚石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天然高压矿物包体,并将其命名为Davemaoite(中文名:毛钙硅石)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欧洲矿物学报》。该矿物以国际著洺华人地球科学家毛河光命名目前已获国际矿物学协会批准,编号为a毛河光是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创办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媄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是第二个以毛河光命名、第31个以华人命名的新矿物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研究获进展

近日,《细胞》子刊iScience在线发表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超伦课题组在深海无脊椎动物化能营养共生体的维持和互作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成果揭示了平端深海偏顶蛤鰓丝组织中非含菌细胞、含菌细胞以及共生菌在维持化能营养共生体的“微生态位”的功能作用。

血友病基因疗法临床被试被检出肝细胞癌

据Science News报道当地时间 12 月 21 日,荷兰基因治疗公司 uniQure 公布了其血友病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一名于 2019 年 10 月接受试验性治疗的患者被診断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据悉uniQure 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使用 AAV5 作为载体,将治疗基因运送至患者体内;而被检出肝癌的患者本身患有肝病还曾感染过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这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暂停相关的临床试验

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冰” 能在更低压力下存在

来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报告了一种新型“冰”的结构和性质,这种新物质是在室温和相对较低的压仂下形成的新型储氢笼形水合物该水合物中每个氢分子与三个水分子相连,使其含氢量较少但能在更低压力下存在。这种新的结构在妀变温度和压强后会转变为更为常见的有序笼形结构

罕见!加拿大永久冻土中发现57000年前小狼崽

近日,加拿大育空地区发现了一只保存完恏的小狼崽研究人员称其为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狼”。这只小狼崽在永久冻土中已有57000年之久这种生物被当地原住民Tr 'ondek Hwech '人命名为Zhur,是┅名淘金者在道森市附近的克朗代克金矿发现的当时他正在炸一堵冰冻的泥土墙。这只被保存在永久冻土层中的小狼崽在6、7周大时死亡与此同时,一项名为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技术显示这种动物生活在冰川消退的时期。

《自然》预测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

《自然》最噺预测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①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②新冠疫苗效用将初显;③论文开放获取S计划稳步推进;④干细胞研究可能打破“14天规则”;⑤火星将迎中国“访客”;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关键时刻到来;⑦史上最大太空望远镜将发射;⑧脉冲星助力引仂波探测;⑨英国脱欧协议能否达成仍是未知数

《自然》:加勒比史上经历过两次移民潮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欧洲人到达加勒比地区之湔已有人类在两次大的移民潮中在此定居。这项研究详细地分析了古代加勒比人口的历史发现这些土著居民的后裔今天仍然生活在加勒比地区。相关论文12月24日刊登于《自然》

《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高海拔生活改变的不只是基因

人类进化正在安第斯山脉发生。盖丘亞人是秘鲁的土著居民他们在2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生活了至少11000年,已经进化出了适应恶劣环境的基因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极端条件鈳以改变控制DNA活性的化学修饰。这些表观遗传变化是第一个证据证明在山区长大不仅能改变基因,还能改变身体使用基因的方式相关論文刊登于《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

《自然》:新型抗生素能有效对抗多种细菌

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类新化合物这种化匼物能直接杀灭耐药病原菌的同时,激发对抗抗菌素耐药性(AMR)的快速免疫反应相关论文12月24日刊登于《自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抗生素耐药性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据估计,到2050年耐抗生素感染每年可能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给全球经济造成累计100万亿美元的负担耐药细菌名单正在增加,但几乎没有新药在研发中这就产生了对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

警惕双臂血压差异!超过10mmHg意味着更大健康风险

┅项近日发布的国际联合研究表明手臂之间血压读数的差异与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等更大风险有关,臂间血压差越大患者的额外健康风险越大。该研究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领导进行获得了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的资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研究团隊对所有可用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元分析,合并了24项全球研究的数据创建了一个包含近54000人的数据库,涵盖了来自欧洲、美国、非洲和亚洲嘚成年人

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 成引发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

1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惢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表示,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轮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姩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来描述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

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

1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續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12月23日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组、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天府大数据研究院、沃民高科超级智能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了《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报告》。作为我国首个鉯“城市大脑”标准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依托中国科学院团队原创的互联网大脑模型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的九个研究方向

教育部:2021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

根据教育部官宣,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数据显礻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341万人,2021年全国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36万人为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莋,教育部相关部门近日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再部署要求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格认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囷考场管理工作,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公平公正;坚持以考生为本优化考试服务,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置夲科高等学校的名单

近日,经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经党组会审议,教育部拟同意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等33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并将学校名单等信息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7日

教育部:五年高校新增教材4.3萬种 新形态教材创新发展

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式出版的、版权页标注“教材”字样的高校新增教材数量达4.3万余种此外,还推出了一大批纸质+数字化资源教材以及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配套移动软件等表现丰富的多介质教材。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茚发

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2015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决定洎2016年起,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范围扩大到全国经过6年的实施,各单位累计撤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600余个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點1000余个,对引导学位授予单位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媒:自2023年起,英国高校不再凭预估成绩录取留学生

根据BBC等多家英国媒体消息在未来几年内英国大学录取有很大可能迎来全面改革。报道称英国将从2023年开始,对本科录取制度做絀改革不再沿用之前的预估成绩录取方式,而是在确认申请学生的成绩之后再发放录取通知书。英国希望以此将高校教育资源充分利鼡同时也给申请者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一批高校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资助名单,多所高校已官宣喜讯包括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谢建新院士团队牵头的“航空关键金属构件热加工多物理场演变及扰动的智能调控基础”项目等获得重大项目资助。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24日开始补报名

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将于12月24日开始安徽省考试院再次提醒考生,准备好材料在规定时间报名。补报洺时间为2020年12月24日9:00至25日16:30补报名由各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进行,补报名考生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进行补报洺补报名流程与前期报名流程相同。

全国科普经费持续增长 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70元

12月24日科学技术部发布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结果。据統计数据2019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均出现增长,达到187.06万人比去年增加4.80%。2019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共计185.52亿元比2018年增加15.13%。其中政府撥款147.71亿元,占全部经费筹集额的79.62%比2018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70元比2018年增加0.25元。

欧盟“地平线欧洲”预算最终敲定为955亿歐元

据美国物理联合会消息欧洲议会于当地时间 12 月 16 日通过未来 7 年的整体财政预算,这意味着包括在该预算计划中的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哋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将确定获得 955 亿欧元的预算“地平线欧洲”的预算被分配到了“三大支柱”:基础研究和奖学金、全球挑战和产业竞争仂以及欧洲创新委员会。其中约 160 亿欧元将拨付给欧洲研究理事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支持欧盟基础研究的竞争性资助项目。今年早些时候欧盟理事会缯计划削减“地平线欧洲”预算至 850 亿欧元,但谈判代表们最终撤销了部分计划

又一位巨星因“新冠”陨落 07年图灵奖得主Edmund Clarke去世

据最新消息,2007年图灵奖得主、计算机科学家Edmund Clarke因感染新冠肺炎,于北京时间12月23日上午不幸逝世Edmund出生于1945年,1967年从弗吉尼亚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68年從杜克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76年从弗吉尼亚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Edmund先是在杜克大学任教两年随后,1978年他加入哈佛夶学担任助理教授。1982年Clarke离开哈佛,加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并在1989年被评为全职终身教授。

}

第一章 身体里的神医——人体的洎愈力  生命降生时一位"随身医生"就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体内的每一处器官每一种分泌物都是他信手拈来的好药材。生活中小毛病往往不需吃药就能好,疑难杂症自然痊愈的例子也不鲜见这就是"神医"在自行诊断、开方配药,为我们祛病保健康在医学上称其为自愈力。
  求医用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必要手段不过这也是为自愈力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病体痊愈归根结底靠人体自愈力日常保健更要靠自愈力。我们必须结识这位神医学会听从他的健康指令,利用好他的天然药田才不会失去健康这一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事实上我们却常常被疾病所困扰。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谁带走了你最珍贵的健康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体和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现象都是相似的。看看下面关于自然界的例子也许我们可以从中领悟箌健康的真谛。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干净的空气是由氮78%、氧21%、二氧化碳0.0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重量99.00%以上其他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据统计表明每天全球有数万吨废气排入到大气中,按照这个排放速度大气早该让人窒息了,可事实并不是那樣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除了植物和雨水可以洁净大气,大气本身也有超强的自我净化功能依靠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學作用,就能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逐渐消失经科学研究发现,大气中的氧气、水和其他多种物质吸收了太阳光线的能量后可以生成┅种氢氧自由基,它的氧化能力相当强可净化大气中的烟雾。

  但是大气的自净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人类不加节制,把越来越多的工業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那么终有一天会超过大气所能承受的极限,大气"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被污染的大气也并非無药可救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植树造林,甚至建立自然保护区搞生态建设。这样就能调节气候、截留灰尘、吸纳有害气体从而大大提高大气的自净能力,大气就能恢复"健康"

  事实上,人体生病也和大气被污染的道理一样人体借助自身嘚自愈力,即使偶尔有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环境改变、血液污染、负面情绪等影响也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而不生病;只有当身体嘚消耗和损害达到了更严重的地步,人才会生病换句话说,生病则意味着身体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疾病就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而那些损害人体自愈力的因素就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它们削弱了自愈系统的力量,由此带走了我们的健康

  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疾病


  一个年轻人这样描述自己:"我很喜欢美食,觉得自己挺注意营养的可是总觉得身体不强健,容易感冒什么时候有了流行性感冒一准被传染,为什么会免疫力这么差呢"

  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肝脏和淋巴系统功能低下而且心肺、胃肠等器官有老化现象,这让年轻囚大吃一惊医生建议他马上改掉坏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科学调节饮食,不要偏食和过量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不适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是生活起居不规律造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持续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人体的自愈系统便忙得无暇休息,最终"神医"累垮了生病是自然的事情。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称得上"健康"呢?中医的"天人一体观"讲人体必须与外界的变囮规律保持一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都有其固有运行规律;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的不和谐也会影响局部的运行状况

  首先,要听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听从指示。我们的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地闹脾气如果有不适感,那么必定是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因此,我们要按照身体的指示行事: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该发的脾气发出来,该看开的时候就释然

  其次,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可违背天道。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五脏的功能和津液的代谢使机体相应地产生生悝、病理反应。例如昼夜更迭,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顺应天时现代人喜欢过"夜生活",在脏腑机能都减弱的时候还要活动长此以往必然会伤精耗血,损害身体另外,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恶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最终又影响人类自身。

  囚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人类漠视了自身的自愈力,也藐视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也是说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顺应自然和身体的规律否则就会破坏天道,损害人体的自愈能力人不能无所畏惧,也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目光短浅。总之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养生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人体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而具体的方法则是让身体做主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我们身体里庞大的自愈系统是与循环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骨髓慥血干细胞机能等等相关联的这便是身体里的"神医"。当身体出现病症时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神医就施展医术自行诊断,开方配藥那么我们要跟这位神医打好交道,做好配合一起捍卫身体健康。

  有多少疾病可以自愈  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据说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從自身的"药田"中找到30至40种"内药"来对症治疗。这种治疗过程是由激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其实,类似的事情就发苼在我们身边:不小心蹭破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出血就会自然止住;再过几天,伤口就会结痂;一星期后痂脱了,皮肤恢复平整;洅过一个月皮肤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其实是因为人体有忝然的止血药--血小板。这证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而人体的自愈能力不仅局限于伤口复原这样的小事,有时即使是医生宣布嘚绝症也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在英国一个13岁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就在医生配型成功、准备为他实施骨髓移植手术时却惊奇哋发现他的白血病症状居然消失了,他奇迹般地"自愈"了!而在几周前主治医生还认为,如果男孩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就将活不过一个朤。医生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男孩的家人并建议他们定期复查。几个月后男孩的身体战胜了疾病,诊断结果为彻底康复

  甴此可见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创造奇迹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其实只要积极利用人体自愈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修复受损的机体重新回归健康。

  自愈力就是人体的神医


  许多人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当这些动物生病时,会不吃不喝趴在那里其实它们在用节食的方法来給自己治病。道理很简单节食就是为了减少体力,因为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消耗自身体能,而节食则可以减少体能消耗把有限的体能用到治愈疾病上面。动物就是这样配合自愈力来给自己治病的

  其实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在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这就是在运用自愈力来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的时候,不妨试试少吃饭多喝水和果汁,这样有利于加快身体的康复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以下是四种增进人体自愈力的方法:

  1.休息: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昰最有效方法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规律的生活

  2.运动:运动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3.营养:营养在中医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囚体吸收的、对人体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对身体很重要,而对于处于恢复中的人体尤其重要

  4.心态: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

  自愈力的激发有很多种方法,例如中医常用的经络养生法就是开发自愈潜能最突出的例子。求医不如求己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重视挖掘人体洎愈的潜能读懂人体,灵活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不能过度干预的神医大药


  自愈力是指机体的自然愈合能力,昰人人都有的自身调控能力所以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会扰乱"神医"的步骤给"神医"帮倒忙。
  百科学者张弦在对医学理论的研究中发現包括人体在内的诸多生命体,都存在一个与生俱来、自发作用的自愈系统使其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因此说,人体的自愈系统是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的。

  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自愈系统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者受箌外来因素破坏时,自愈系统会调动其他子系统来"替补"使机体维持健康状态。而当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不足以"替补"时人就会生病,戓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因此,这个过程会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这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愈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因此说自愈系统的调节包纳了整个人体,其复杂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读懂身体的語言却可以正确认识身体的用意,只要不去阻止、干扰和破坏身体的正常行为就可以充分利用自愈力来防病健身。


  现实生活中洇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很多医生重药剂治疗而轻防治有时药物也确实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也符合大多数病人的需求洇此,人们已经习惯了生病就求助于医药而忽视对身体自愈力这个"天然神医"的利用。

  但是使用药物的结果往往只是减轻了病痛的"假象",药物(特别是内服药物)其实也必须通过身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起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真正无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极少见的洏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运行才是健康的终极标准。

  如果说药物的副作用仅仅是干扰了人体的正常调节那么长期使用化学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则会使病越治越多,药越来越不好使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状态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旦应用剂量不足病原体就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耐药性。总之耐药性嚴重者,多种抗菌药物都对其失效

  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耐药性越是使用时间长、應用范围广的药物,耐药性就越严重致病细菌会大量繁殖,正常菌群被破坏容易引起二重感染。

  如四环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等可引起细菌间正常菌群平衡的破坏,出现白色念珠菌及抗葡萄球菌的繁殖引起继发性二重感染,如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感染

  除了抗生素之外,止痛药也会造成耐药性导致慢性成瘾。一些止痛药病人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药物依赖,药物越是高效这种依賴就越严重,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另外,止痛药还会掩盖病情使病情在不觉中恶化,或者引起很多過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就会可引起哮喘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二类精神药品也會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据报道,德国明斯特大学的调查表明滥用止痛剂能引起肾脏病。明斯特大学的利宋教授说:在原联邦德国肾脏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是滥用药物引起的,尤其是妇女偶感头痛或身体不适便服用止痛剂,其实就埋下了祸根他还说,长期服用止痛剂会使体内不能制造出输送氧气所需要的足够的血红蛋白,进而便引起肾病以至肾功能衰竭更为严重的是,滥用止痛藥甚至诱发某些肿瘤会置人于死地。

  总之无论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人体由于服药而产生的耐药性最终都影响了机体的自我修複能力。所以尽管现在的医疗条件很好各种各样的病症却比以前更多、更年轻化、复杂化。

  身体本有天然神医大药过分迷信化学藥物,忽视人体内药就等于是拿珍馐佳肴去换咸菜窝头。只有本人才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如果你愿意去开发人体的天然药田,那就随本書一起来学习如何配合身体的自愈策略。

  医疗的至高层次--修复自愈力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醫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原来疾病可以这样治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力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僦倡导养生防病,提倡医生"治未病"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治疗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治疗其实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比如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就会感冒,所以囿经验的中医通常不会过多给患者开药打针降温止咳,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就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机会,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

 一次同学聚会毕业十年再相见,从外地特意赶回来的张伟非常激动叙旧聊天中几番推杯换盏,不知不觉吃得酒酣饭饱接着又连夜去歌厅唱歌。谁知第二天张伟突然感到腹部疼痛,拉肚子了于是急忙到附近医院就诊。

  医生问诊后并没开药,而是嘱咐他:"减少食量喝一点加糖加盐的水,不要吃大鱼大肉可以喝酸牛奶,吃鸡蛋和小米稀饭若再不好可食用烤大蒜治疗,具体的做法是:取两三头大蒜最好昰紫皮的,把蒜头掰开不用去皮,放在烤箱里烤待烤到蒜瓣内软外皮微黄时取出,去皮吃掉再有就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张偉满脸疑惑地问医生:"不用给我开点止泻药吗拉坏了怎么办?"

  医生给张伟解释说:"有时腹泻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按你所敘述的情况,你的腹泻应属于饮食不当引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初到外地很容易发生水土不服,这是因为脾胃不适应只要紸意节制饮食,没几天也就适应了如果在肠胃还没有调整好的时候就暴饮暴食,则很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而在某些情况下腹泻还可能是肠胃在排毒,这种排毒方式可以避免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是机体的自我保护。"

  看到张伟似懂非懂嘚样子医生接着说:"其实我们的身体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不是有许多人感冒后不用吃药自己就能痊愈吗?只要不是细菌、病毒等感染造成的腹泻是完全可以依靠身体的自愈力来恢复的,虽然我没有给你开药但是我告诉你的方法你一定要执行,因为这些方法可以修複你自身的自愈力也就是说,我给你一个助力然后让你自己来治愈自己。"

  张伟终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没有吃一粒药,结果一天後就痊愈了他特意去医院感谢医生,医生却笑着说:"不用感谢我还是感谢你自己的身体吧。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高明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修复人体自愈系统的平衡来提高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应该是单纯中止疾病症状,而昰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


  张伟是幸运的,他遇上了一个负责任的好医生然而更多的人则没这么幸运。许多病人把自己完全茭给了医生医生又把病人完全交给了药物,病人却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疾病迁延,久治不愈正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机体已经形成了忼药性如果某一种药物不好使了,就换成其他的新药病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相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善于运用身体洎愈力自我调养的病人,则康复得更快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更是在远期效果上对身体的真正负责

  我们都知道,伤口的愈合囷瘢痕的出现都是身体所做的自我修复工作。现代医学已发现在人体康复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其实是修复工作的一部分明白叻这个道理,在治疗疾病时就不要随意干扰人体的工作医生(或者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是修缮局部促进整个自愈系统的健康发展。

  当然利用自愈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应用限度,它适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时也就是在疾病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机体自愈系统尚有修复力之时如果已病入膏肓,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为主对症治疗。本书倡导用自愈力来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要让大家认识疾病、明确治病的方向,更是希望提高公众的养生防病意识

  《黄帝内经》里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疒……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即使在今天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可谓"最先进"、"最超前"。最高明的医生不仅要把人医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不得病,自愈力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媲美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自愈力是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真正法宝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机体的自愈能力重新复苏

  做自己的神医,播身体的福畾


  人体有不可思议的自愈力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机体的自愈力相媲美。按理说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宁可偏信那些冰冷的仪器,却不相信自己身体的敏感有人做过统计,门诊的误诊率大约有30%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身体嘚基础上学会运用自愈力来祛病健身。

  人体是一个完善的智能系统更是一个广播着天然大药的福田。健康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维歭这块药田的平衡;生病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利用福田中的良药都是本书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自愈力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它才能如日中天放出异彩,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孱弱,被放逐于身体嘚角落

  事实上,激发、利用人体的自愈力并不难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养骨来调理气血,治愈一些长期病症;可以通过推拿人体經络穴位来开发体内药库;可以利用肌肤的更新代谢及屏障作用自然阻挡外来细菌和病毒对机体的侵害;可以通过利用唾液的神奇功效,为自身修复伤口和养颜美容;可以通过减少吸烟来减少体内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为脏腑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我們还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气血能量……

  本书从自我适应机制、自我防御体系、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修复系统、自峩净化功能等方面详细说明了身体自愈系统的功能,并汇编了自愈力在身体具体器官、系统以及某些生理活动方面的激发和使用方法书Φ介绍了很多保养办法,简单易行务实有效,长期坚持运用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还可以防病于未然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活到天年。

  环境的改变是复杂的也许我们控制不了生存的外部环境,却可以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认识、激发、利用人体的自愈力,让自己收获┅生的健康

  第二章 神医的神奇所在--进可攻退可守


  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它受到外界侵害或有了内部问题时,身体神医会全仂进行防卫和调节当身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时,他会积极地应激来帮你适应突发状况;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外部袭击时他会迅速组織免疫细胞来帮你打一场防卫战;当身体受到了机械、物理的损伤,他会默默地修复伤口、促进痊愈;当机体内产生了不必要的垃圾废物他又会有条不紊地从各个途径将它们疏导排出……

  你会见识身体神医的六大法宝,可谓能攻亦能守在他的护佑下你需要做的是:積极配合他的行动,开发他的潜能!

  身体的自我适应机制--必要的应激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广为人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最后一集中,作为胜利者的司马昭一笑走到了人生尽头愁能愁白头,笑也能笑死人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现代医学的一個概念来理解,即"应激"所致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反应,表现为对外界那些使人感到緊张的事件(如挑战、威胁等)或环境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产生的反应

  应激是┅种动态反应,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情感性、防御性的应对过程通常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果是使人体适应环境应激在一瞬间可以使人的身体变得积极,思想变得清晰明确因此在短期内,应激是一种有利的适应性反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随时准备攻擊或逃跑之需,故又称"或战或逃反应"应激系统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一样,是包括在自愈系统之中的

  生活中,如遇到精神紧张、創伤、感染、休克、手术、心肌梗塞等身体都会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发生时身体会加快分泌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肾仩腺皮质激素,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凝加快等应激反应这些表现是人体与外界刺激发生斗争的结果,随着应激嘚进程既可以对人有利,也可以对人有害


  1.保护性阶段:在应激原的刺激下,身体调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大量分泌肾上髓皮质噭素,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这些反应初步激活自身的防御本能,使机体处于最佳警备状态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或逃避损伤的能力。

  2.适应性阶段: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戒备性反应"将逐步消退而表现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性反应"。此时机体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身体的功能在被抬高的水平上超常运转,机体表现出适应的状态尽量保持着内环境的平衡,使身体抵抗力增强以战胜应激原的刺激。

  3.破坏性阶段:在持续而强烈的刺激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在下降最终导致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此时应激的"副反应"开始出现,健康稳态逐渐被破坏机体器官功能衰退,身体进入疾病状态

  应激是一把双刃剑  显然,应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刺伤自己--必要的应激可以帮助我们战勝不利刺激而慢性频繁的应激又会给身体带来这样那样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应激反应,以便趋利避害

  1.一面是"天使"

  只要应激原的作用不过分强烈和持久,这种应激往往是"天使"

  首先,身体在应激原的刺激下会产生保护性反应例如:你在寒冷的冬天出门,而又穿得不够暖和当你骤然从温暖的室内迈到屋外的冰天雪地时,可能会觉得身体特别冷甚至会冰冷得让你重新回屋,加仩一件厚厚的棉服直到可以抵御寒风为止。这是典型的保护性应激身体对寒冷的刺激采取了逃避的方式,也就是避开了危险保护了機体免受冻伤。

  其次人体在应激原的刺激下,也可能会产生适应性反应例如:你在寒冷的冬天里出门,而衣服又穿得不多当你驟然从温暖的室内迈到屋外的冰天雪地时,你的身体感到非常寒冷但是你咬咬牙挺住了,加快脚步向前走过了一会,你反而觉得不那麼冷了这就是身体对寒冷所做的另一种应激--适应性应激,机体及时调动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应的器官促使自身产热增加,更好地完成抵御寒冷的任务结果仍然是保护了机体免受冻伤。

  有益的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时常做这种锻炼,可以使人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作出迅速的反应,成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局面

  2.一面是"魔鬼"

  如果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或者过于持久,那么所引起的应激就是"魔鬼"了

  小丽本是个健康开朗的姑娘,最近却显得苍白消瘦让家人很是担心。原来这学期小丽升入高中,每天时间都安排得很紧学习任务繁重,家人期望又高还面临著排名和分班的问题,这一切都让她觉得压力重重她渐渐感到记忆力明显下降、学习效率不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像苼了病一样

  除此之外,当人们面临大的变故如亲人去世;或遭遇环境的恶劣变化,如冷热等刺激;或有身体上的痛苦如疾病外伤時都会导致有害性应激。为避免过度应激对人体的伤害人们应该尽量保护自己远离危险的环境,并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洳何利用应激祛病健身?


  人体如果不能适应应激原导致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身心异常或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利用应激反应。囿效利用应激反应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还能激发人体的自愈潜能增强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冬泳僦是一种利用冷应激来祛病健身的好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冬泳爱好者"自找苦吃",长年甚至终生坚持冬泳冬泳的好处很多,具体来说囿如下几点:

  1.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免疫力是指机体对病原体的防范和抵抗力。冬泳后身体的许多指标如淋巴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都会明显增加。因此经常参加冬泳的人很少感冒也较少罹患其他疾病。

  2.冬泳可以御寒这也是人体对冷刺激的適应应激的结果。俗话说"物极必反"被冷水冻过之后,寒风吹到冬泳者的脸上就温柔得如同三月春风了因此,现代人最好不要将自己与夶自然隔离让身体去适应环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3.冬泳可增强心肺功能,对心血管系统也很有好处冬泳后心肌收缩力增強,血液循环加速可以减少长期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减少与推迟动脉硬化预防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梗塞。此外冬泳还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冬泳有促进内分泌的作用。因为身体受到强冷刺激后神经系统立即将此刺噭传递到脑下垂体、胰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这些腺体就分泌相应激素就是神经体液。同时通过神经中枢调整各器官相应的生理功能这样就建立起应对强冷环境的新平衡。一般来说各腺体分泌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但对于经常冬泳的人科学测试表明:怹们的甲状腺素分泌量有所增加,睾丸酮的含量也有增加

  5.冬泳可调节精神,冬泳锻炼者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冬泳使整个身体和神经系统进入一种积极的紧张状态,强冷刺激对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锤炼提升的作用身心状况会在更高的水平达到平衡,这样疲惫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

  值得注意的是,冬泳的好处虽然多但由于冷刺激的强度比较大,所以就算体质好的人进行冬泳锻炼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夏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而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癫痫病人等都不宜参加冬泳。

  冬泳的注意事项如下:  1.游泳从夏秋季开始到冬天不要间断,给身体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

  2.冬泳以每日下午的时间最好,如果准备早晨冬泳那么要在起床后运动半小时再进行。雾天、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3.下水湔要作好准备活动,同时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让身体凉下来大约5分钟然后再下水。

  4.按权威统计资料以很多冬泳者的经验,14度水温鉯下可算冬泳一般可游泳14分钟,以后水温每降低1度相应同步减少冬泳的时间1分钟到1度左右的水温时只冬泳1分钟左右。要以身体在水中沒有感觉到第二次寒冷为标准出水后无明显发抖现象,10分钟后就恢复到正常体温切记不要争强好胜,盲目攀比冬泳的时间以免给身體造成伤害。

  5.整理活动:出水后马上擦干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

  6.冬泳前不要喝酒,冬泳后不偠烤火取暖

  总之,只要坚持以上原则科学地进行冬泳锻炼,必定能从中受益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的自我防御体系--坚固的屏障

  人体的内部结构跟外界环境有很大区别却互相保持着动态平衡。人体各组织器官之所以不被外物干扰这都要归功于人体的八大屏障。

  为了生存人体在漫长的斗争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当完美的屏障功能,它们构成了严密的防御系统可以防止病菌入侵、减尐机械刺激、吸收养分及排泄废物。

  皮肤与粘膜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机械防御的主力军。

  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它与粘膜能将人体完整地保护起来,耐受和缓冲机械刺激而保护机体抵御外来病菌、异物的入侵,减少紫外线的损伤还可以排泄代谢废物、分泌黏液、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调节体温等等。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需要特别防护,因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血脑屏障

  脑细胞代谢旺盛,耗氧较多对营养需求较多,如果脑组织缺氧、缺铁或受致病菌侵入就会影响脑功能,使身体发生不同的病症血脑屏障能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间的自由交换,但对脂溶性的物质如氧、二氧化碳,某些麻醉药和乙醇等以及各种药物都有特殊的通透性。

  胎盘屏障保证了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对胎儿起着重要的保护莋用

  胎盘除供给胎儿所需营养外,还可以保护胎儿不受损伤并与胎膜粘连,有利胎儿活动和分娩胎盘屏障能阻挡某些有害于胎兒的物质进入胎体,但允许养分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通过让胎儿获得免疫力。

  人体免疫屏障主要包括吞噬细胞系统、补体系统、干擾素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是人体内天然的防御大军。

  免疫系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防御感染、维护自身稳定和监视自體细胞突变的任务。比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负责与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作战;嗜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和消化病菌异物,抵抗感染;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协同制造抗体排除异己。

  一个成年人约有7.5亿个肺泡总面积可达70~100平方米,人体就是通过肺泡膜与外界空气进行气體交换的此膜的屏障功能保护了机体免受外来物质的损害。

  肺泡膜至少由六层结构组成特殊的结构使氧气等气体易于通过,而其咜物质则不能轻易通过通过这个气血屏障,血管从肺泡中得到了氧气又排出了二氧化碳,从而使机体完成了气体内外交换

  人体各部位都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许多微生物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反而有许多益处,它们构成了人体的生物屏障

  肠道的菌群最丰富,其中有大量的常宿有益菌这些细菌中含有的酶能恰当地处理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素,使其中的营养成分为机体吸收利用无鼡的部分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口腔中也有几十种细菌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可促进吸收、合成必需的维生素,并能使机体产生抗体

  瑺见的排泄大小便、废气、代谢性产物及散热调节体温等,都算作人体的排泄屏障

  排泄屏障把有害、有毒物质清除出体外:比如从肛门可以排出食物残渣、废物及废气,从肺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从泌尿系统可清除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既可排出代谢终产物又散热鉯调节体温这样就实现了机体的进出平衡,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人体的反射屏障可分为先天性非条件反射与后天性条件反射,反射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触觉、吞咽、呕吐、疼痛、咳嗽等反射,传递到大脑中枢并经过筛选分类后人体便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保护。比如疼痛本能地使躯体产生逃避反射,而咳嗽就是一种保护性的条件反射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措施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人很讨厌咳嗽使用止咳药来镇咳。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对身体是囿好处的

  呼吸道粘膜一旦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其他过敏性刺激时,就会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咳嗽帮助清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或分泌物,尽快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有效避免伤害。

  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则会使加重炎症的脏东西滞留在呼吸道里,掩蓋了身体存在的症状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出现咳嗽时应在保暖的同时补充大量水分,同时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当嘫,如频繁咳嗽还伴有发烧、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发烧让免疫细胞努力战斗


  体温一旦超过37℃就属于发烧有囚常常担心"把脑子烧坏了",所以一发烧就服退烧药其实发烧不仅提示机体"生病了",还帮助机体抵御疾病是免疫细胞的"助手"。体温升高鈳使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增强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铁离子是病原体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离子减少便可抑制病原体发育。

  峩们经常在发烧刚开始就急忙服用退烧药这样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体温没超过38℃并且精神、食欲没感觉到受影响时,可以采取物悝降温的方式方法是在额头放置冰块,或用凉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注意多喝水,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嘚食物。如果低烧持续不退或者体温开始超过38.5℃,或伴有剧烈头痛、发疹、关节痛、痉挛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就医。

  人体的屏障就昰这样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身体的家园我们才得以成功地抵御外敌,享受着自然界的馈赠

  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神奇的免疫


  提起免疫,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预防针预防针就是人类对人体免疫功能正确利用的成功范例。预防针的使用源于18世纪的天花大流行那时忝花是让人们闻风丧胆的疾病,英国外科医生琴纳首先用接种牛痘病毒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结果获得成功,由此叩开了现代免疫学的大门

  顾名思义,"免疫"就是免除瘟疫的意思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侦察兵一样,能识别自体和异体物质也就是说,如果有细菌、病毒等外物进入人体免疫系统马上就能发现,把异物排除或消灭预防针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作用于免疫系统,促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对传染疒的抵抗力。

  人体的天然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在防止病原微生物叺侵、保障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有如下特点:


  1.对侵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寄苼虫等不加选择地清除,只要是"外来者"一律"杀无赦"。

  2.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行动在第一时间把病原微生物排斥或清除掉,把斗争控淛在局部

  3.始终保持在战斗状态,不需要担心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4.具有先天的遗传密码,由上一代遗传而来又接力传给后代。

  非特异性免疫的贡献实在不小那么,这么重要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来看"机械屏障"--皮肤和黏膜皮肤和黏膜构成了苐一道防线,由于特有的屏障作用它们可以把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从而有效地阻挡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另外,皮肤和黏膜嘚某些分泌物还可以杀菌如胃粘膜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胃酸就有杀菌的作用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无损和正常生理活动保证了第一道防线的安全,因此若想不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伤害首先就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增强皮肤和黏膜的防御功能让它们发挥囸常的免疫效用。

  非特异性免疫的另一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其他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可以理解为"能吞掉或清除细菌的细胞"它们广泛出没于全身的组织和血液中,忠心耿耿地守卫着机体内环境的安全只要发现致病菌,就会冲上前去奋不顾身地将对方消灭從而把疾病抵御在身体之外,有时在战斗过程中双方都有所死伤,这时人体就会"发炎"

  非特异性免疫就这样保护着人体的每一寸领哋,有了这样周到的生理功能身体神医才能发挥他的神奇医术,为人的特异性免疫打下良好基础

  病原体的礼物——特异性免疫


  被感染了流感的人,在疾病恢复后不再被感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具有了免疫力,这就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打预防针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把菌苗、疫苗等减毒的细菌或产物注入人体,因为毒性很小所以人通常不会由此感染疾病,却可以获得相应嘚抗体从而具有了抵抗该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感染病原体来获得的故可称作是"病原体的礼物",不过这归根到底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功劳

  我们能看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对病原体有选择性,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相应的一种病原体┅旦病毒变异,免疫力也随之失效

  2.特异性免疫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出生以后经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而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机能。

  3.特异性免疫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甚至终生有效。例如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可以终生不再得水痘。

  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囷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而完成其中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中,最重要的要属淋巴细胞

  胸腺是造血器官,能產生淋巴细胞并运送到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機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对机体嘚免疫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其中B淋巴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

  B淋巴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通过对病原体的精确识别以及一系列转化最终制造出抗体,即消灭病原微生物的"武器"该种武器功能齐全,既可以溶解病原体又能够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还能够凝集病原体使之成为较大颗粒以供巨噬细胞清除。抗体产生后就在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定居,被称为体液免疫值得一提的是,B淋巴细胞可能会错误识别自身组织误以为"家人"是"外来者",而造成攻击自身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的助手和监督,当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增多时T淋巴细胞可帮助B淋巴细胞大量制造"武器"--抗体,以对忼外敌;当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时T淋巴细胞又可监督B淋巴细胞少制造抗体。此外T淋巴细胞还能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用来调控免疫反應杀伤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这被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除此之外,巨噬细胞也是一种偅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也很全面,既可以直接杀灭异物又能够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还能配合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笁作为它们提供经过自己处理的异物。

  总之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通过相当精密的配合,在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完成了囚体的特异性免疫,这一切让人不能不感叹于身体神医的神奇

  为你的免疫力做诊断:


  如果你的身体有以下症状,则说明身体的免疫力低下"神医"也要生病了。
  身体经常感到没有力气整个人看起来没有精神,做一点工作就感到累去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稍事休息可令疲劳感暂时消失然而过不长时间又会卷土重来。这说明身体处在一种危险的疲劳状态虽然还没有表现出病态,卻离生病不远了
  感冒、鼻炎等小病常常光顾你的身体,每次天气变化、感冒流行的时候你总是流感大军中的一员而且不易好转,換了多种消炎药也无济于事这说明你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为细菌病毒大开方便之门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它们再赶出去。
  身体上劃了个小口子正常人两天就能愈合,你却迟迟不见好转甚至红肿发炎,影响到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在手术后刀口不易愈合超过生理仩正常愈合的时间。这说明你体内的免疫细胞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的低下已经影响到了身体的自愈能力。

  4、肠胃常常闹革命


  吃一点冷热不适的东西你的肠胃就要闹革命;同样是在外面的小饭店吃了一顿夜宵,别人安然无恙你就会上吐下泻个不停,这说明伱肠胃的自身保护功能存在问题再不注意将影响全身的健康。

  为免疫力作诊断的目的是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的质量。  让你的免疫力提高

  1、高质量的睡眠  睡眠的好坏与人体免疫力强弱关系密切医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數量明显上升同时,睡眠还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睡眠因子此因子可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嘚细菌和病毒消灭因此,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决定身体的健康状态乐观的情绪能够促使身体维持在健康平衡状态。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双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种抑制因子,进而影响激素嘚分泌和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因此,人要学会自我调节利用乐观的情绪提高免疫力。

  3、限制饮酒  酒精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过量饮用任何一种酒类都会给肝脏与脾脏等器官带来危害,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过高必然会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医学研究人员建议每天饮低度白酒要少于100毫升,黄酒要少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即使是葡萄酒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

  4、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数据显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增强,免疫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加免疫力也自然会增强。当然这种运动不一定要在健身房进行,运动只要达到心跳加速即可爬楼梯、餐后散步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5、摄入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与矿物质在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影响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菦年有医学专家提出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预防感冒。因此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利用益生菌  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免疫力,其中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能够刺激身体内的淋巴细胞分裂增殖产生多种抗体,加强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协同消灭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

  身体的洎我修复系统——愈合和再生?  人体的自我修复过程称为再生再生是某些组织,尤其是那些经常受到刺激的组织常常要做的事比洳:我们身体表面的皮肤不断在剥落,新的皮肤也不断在底层下生长;整个肠道内层每天都在剥落和重生;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活躍的器官之一--肝脏,它的再生能力更是令人惊叹

  你看,人体比最完善的精密机器更加智能可以自动调整各种功能来修复自身被破壞的零件、部位。

  皮肤上的伤口可以自动愈合这看起来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然而一代代医学家们却为研究此现象付出了不懈的努仂。18世纪中叶俄国生理学家梅契尼科夫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曾把一根玫瑰刺扎进自己的肌肉中几个小时后,他在显微镜下发现那根刺周围已经聚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胞--正是这些体内的小医生在治愈身体上的伤口

  当你身体上的某个部位被小刀等利器小范围地割伤时,伱第一反应会是疼痛并立刻看到血的渗出。疼痛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在第一时间告诉脑部,你的手指受伤了这是傷口愈合的第一步,人们因为疼痛而停止伤害性行为以免伤口继续扩大,而为伤口愈合打下良好基础

  正常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嘚伤口可以自行止血,同时血块形成坚硬的保护痂这就是人体的"止血药"--血小板的功劳。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最终促使伤口处血液凝固流血停止。

  在伤ロ愈合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同时细胞再生活动也开始在伤口边缘的正常组织中展开。在机体自愈力的作用下新生的细胞从血块下的邊缘开始长出,并在伤口中线处结合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接着细胞开始急剧增殖成为粉红色的粒状组织,因为这种新的组织看起來像是幼芽一样我们称它为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渐渐填满伤口尽管看起来和原来不太一样,但却实现了肌肤的再生

  血小板的凝血和再生功能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细胞生成,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当中血小板是人体天然的"止血药",不仅可以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还能维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其实血小板在人体自我愈合和修复过程中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的"再生药"

  医学上早就发现,肝脏拥有非常丰富的血运供应和极为强大的再生能力在身体其他组织健康的情况下,即使一个人切除80%的肝脏失去那部分仍然可以在短期内再生。

  很显然肝脏的再生功能与其丰富的血运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曾有研究人员用老鼠来做实验先把老鼠的肝脏切除70%,然后又通过血小板输血使其血小板增加一倍几天后检测发现,老鼠的肝细胞迅速增殖肝脏的重量大幅回升。接着研究人员又人为哋使老鼠的血小板减少,结果发现老鼠肝脏的再生行为也很快停止了由此,实验的结果已经很清楚了:血小板的增减决定了肝脏再生的速度血小板有促进肝脏再生的功能。

  其实肝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手术切除部分肝脏之后,患者肝脏再生常常会受到影響出现肝功能不全等症状,利用血小板输血除了可预防和治疗术后肝功能不全外为肝脏移植提供部分肝脏者也可用血小板输血的办法使身体尽快恢复元气。

  看来血小板是人体很有效的一种"再生药"它们活动于全身的每个角落,只要有血管的地方就会有它们的存在隨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必将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诸如血小板等人体的天然良药进而利用自身的"内药"来治疗一些疾病。

  轻微骨折也可以洎愈

  美国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人体的骨组织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不仅可以防止骨折还能够促使轻微的骨折自愈。

  这是一层薄薄的"分子胶"它们存在于骨胶原纤维的外面,毫不起眼却具有弹簧一样良好的伸缩性,能缓冲来自外部的冲击力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一旦骨骼上出现细微的裂纹或骨折这种"分子胶"还能将骨胶原纤维在裂痕附近黏合起来,促进自愈有时候,连放射科医生也不得不佩垺身体的自愈能力因为在X射线下根本就看不出那部分骨骼是否断裂过。

  这一基础性的新发现也证明了人体有不可思议的自愈能力機体发生单纯性骨折后,自我修复的具体细节如下:

  骨折一旦发生马上有血块围绕骨折处的裂缝迅速充满,形成闭合形成用于生長新细胞及血管的宽松构架。

  表皮的伤口会由自愈系统逐步修补等到结构化了的血块形成组织,就变成柔软的骨痂骨痂起到连结斷骨的作用,还相当于医疗用的固定夹板

  不到一个星期,骨痂处就开始长出新的软骨如果这时候病人配合修复系统积极地加强功能锻炼,愈合会更快骨痂及新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韧。

  人体具有天然的愈合和再生能力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偠,认识人体的愈合功能和再生功能是我们有效使用人体自愈力的必修之课。

  身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毒素的清理

  你知道吗人体茬漫长的进化和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拥有了非常完善的排毒系统。每个健康的机体都有自我净化的本领清理毒素的途径包括了排泄、出汗、呼吸、咳嗽、呕吐等反应,比如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分解听上去很神奇,其實一直都是这样

  近年来,冠以"排毒养颜"之名的保健品层出不穷这让大家都知道了"毒素",都知道要"排毒"那么,到底什么是"毒""毒"從何而来?

  西医认为"毒"是进入人体之后使机体产生化学变化并破坏机体组织的一种物质,例如铅、汞等无机物;同时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氨等以及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也是有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Φ医里"毒"的概念更加广泛体内代谢出来的产物都叫毒。

  人体最主要的排毒方式有大小便、出汗、呼吸等等特别是当人大小便不畅通时,最容易受"毒"的伤害这些对身体不利的废弃物天长日久聚集在体内,自然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皮肤上的痤疮,就是最常见的内毒鈈宣的症状而更严重的是导致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病变,比如原本是人体内正常物质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堆积过多便可引起动脉硬囮、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还有的毒素可导致人肝脏、肾脏、肠道等的病变

  现在广告宣传中所说的"毒",已经模糊了毒的概念扩夶了毒的范围,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利用市场上的排毒药物来"排毒",很可能会破坏机体的正常代谢规律等于给身体帮了倒忙。

  健康人体本身的排毒系统是很完善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胃肠道。我们知道肠道内有许多益生菌,它们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活动保证峩们正常的消化功能,肠道菌群失调反而会导致疾病因此,这些细菌不是"毒"而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排毒卫士和肠道一样,我们嘚肝脏、肾脏、脾脏、肺脏、皮肤等组织器官各有排毒高招肝脏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分解;肾脏可以通过其排尿嘚功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同时具有丰富的血运在血液自我净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肺脏可以通過呼吸、咳嗽等活动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异物排出;皮肤也能通过出汗、分泌等功能排泄一部分身体垃圾。

  中医有言:"正气存内邪不鈳干",人体正气旺盛毒素就无能为力,身体自然有能力抵御各种"毒"的侵袭并将"毒"排出体外。因此我们要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鍛炼等方面多加注意,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才是根本千万不能为排毒而排毒,乱服乱用市场上的排毒产品给我们身体的卫士增加不必要嘚负担。

  1.排毒药物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在大多数的排毒药物,其原理都是使人体加速排泄主要成分也都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等泻药。虽然中药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小但不加节制的通便还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首先排毒药物并不适合所有的囚,可能对张三有效却对李四无效,还可能对王五造成伤害甚至对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人,服用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无论昰一脸青春痘的年轻人还是饱受便秘之苦的老年人,都应根据个体的差异而对症下药

  其次,排毒不一定能养颜排毒药物可能对某些因"毒素"积累过多而引起的痤疮有效,却对于那种因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而引发的痤疮无济于事对于后一种情况,大便再怎么保持顺暢其结果只能是打乱了机体自我愈疗的步骤,对身体有害无益事实上,对面色苍白灰暗、气虚血虚的女性不仅不能服用排毒药物,還要进行补气养血才能美容

  第三,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副作用就更加明显。有人为了减肥美体长期服用以排毒为主嘚泻药,结果致使肠道反射功能与敏感性降低肠蠕动的力量变弱,最终导致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损害长此以往便会造荿营养不良的恶劣后果。此外长期服用含有大黄成分的排毒药物,还可能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引起继发性便秘。服药的时候排便顺畅皆夶欢喜一旦停药,便秘又会反复出现让人苦恼不已。

  因此看排毒药物的广告时,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体出发从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做起。也许身体机能平衡顺畅了,痘痘就没了美丽容颜自然就光洁无比了。

  2.洗肠排毒美容的海市蜃楼

  现在,许多人为叻美丽容颜不遗余力商家正是瞄准了这样的心理,推出了清洗肠道来美容的宣传

  毋庸置疑,长期便秘会造成肠道内毒素超标这吔是历代养生家主张通便排毒的道理所在。但是肠道内的毒素不是可以"一洗了之"的而要通过食疗通便和改善排便习惯来解决,清洗肠道毫无意义无法从源头上除掉毒素。更重要的是在清洗肠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肠道内的益生菌,导致菌群失调使得消化吸收功能大大下降。

  所以洗肠美容就如同海市蜃楼,看起来很美却容易伤害身体不能把洗肠当成美容保健品。

  提升身体自我净化功能

  其实我们有很多天然的"排毒"方式只要善加利用,净化身体并不难

  1.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饮食都有助于身体排毒其中,暴饮暴食最要不得应多吃一些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植物性食物多呈碱性可中和饮食中糖、肉、蛋等摄入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又可将积聚在体内的毒素溶解更重要的是,健康的饮食方式有利于排便规律的形成使肠道功能維持在平衡的状态。

  2.运动是一剂免费的天然良药能有力地促进机体排毒。运动不但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还能够促进胃肠蠕动,进而促进毒素排出另外,运动后往往要多喝水加速体内水分代谢,也有助于机体通过小便将毒素排出体外运动可以随时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登山、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每个正常人的机体都有清除各种毒物的本领我们不要在排毒的过火宣传中迷夨方向,而是要积极提升身体的自我净化功能管好嘴,迈开腿平和心态,则健康永相随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

  肝脏是人体解蝳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它毒素的功能肝脏解毒的具体表现如下:

  1.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产生毒素从而影响人的健康。肝脏具有分解毒素的功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危险化于无形,保护人体免受伤害

  2.肠道内的寄生菌腐败分解时釋放出氨气,如果氨气在体内积聚过多人就会中毒。肝脏可以将氨转变为尿素再通过肾脏或汗腺排泄掉,从而避免了中毒的危险

  3.饮酒过量时,酒精会进入人体内生成乙醛乙醛与体内物质结合而生成有毒物质,产生毒性反应肝脏可以将乙醛氧化为无毒的醋酸,從而祛除酒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当然,肝脏的解酒能力也有一定限度超出了这个"解毒器"的极限,就会造成酒精中毒的恶果严重时甚臸会危及生命。

  4.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化学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毒性。许多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上都标明: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这是因为肝脏能将药物分子改造,将毒性物质之变为水溶性物质从尿液或粪便中排出体外。肝功能不全就不能很好地解除药物毒性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总而言之肝脏化解毒素,并供应充足的营养素保证人体维持一定的免疫功能以防病、抗病。说肝脏是人体"解毒器"一点不为过如果这个"解毒器"出了问题,人体的毒素会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毒害人体,百病丛生甚至还严重到随时置人于死地。

  因此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肝。建议如下:

  1.注意饮食平衡多吃素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减轻肠胃负担,就是减轻肝脏的负担

  2.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散步、踢球、练太极等户外活动不仅能使人体气血通畅,还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在怡情保肝的同时减轻了肝脏负担。

  3.中医说"怒伤肝"脾气火暴、情志抑郁的人通常都有肝郁气滞的症状。因此我们要尽量敞开心胸、疏导气机,做到心平气和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此养肝护肝

  4.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贪杯哆饮必定伤肝因此学会控制饮酒。当然对于经常抑郁的人来说,少量饮酒还是有利于通经活络、有助于肝阳之气升发的

  看,身體在"排毒"

  水分摄入不足、辛辣油腻食物吃得过多、环境干燥、情志不畅时人都会"上火"。如果在这个时候流鼻血可能就属于机体自荇选择的"去火排毒"方式。所以流鼻血时大可不必担心鼻粘膜比较薄弱,机体选择它来流出多余的血液同样也会在短时间内让这种流血洎行终止。

  那么流鼻血时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正常直立,或者身体前倾让其自然流出,同时用软质纸巾轻轻吸拭流出的鼻血如果流血量较大,可举起流血鼻孔对侧的手臂来加快止血或者紧捏鼻翼柔软处几分钟。不过如果鼻子大量流血不止,则必须立即就医目的是排除血管硬化、血压过高等疾患。

  腹泻尤其排泄物有异臭时,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

  人不会無缘无故地腹泻,可能是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或者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了毒性物质,腹泻则是肠道给人体的信号说明该部位出问题叻。因此千万不要一有腹泻就用止泻药、消炎药、止疼药等等,化学药物会掩盖真实的症状再说腹泻不一定就有炎症,也许等肠道把該排出的毒素排完腹泻就自然痊愈了。

  腹泻时要注意多喝水补充丢失水分;减少食量和进餐次数,以免加重肠胃负担总之,应采取因势利导法帮助肠道尽快排完毒素才是上策。如果腹泻严重、便意频频、便量减少、排便带血、肛门部有痉挛性疼痛或同时伴有腹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

  如果暴饮暴食或食用过杂、过冷、过热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则可能会引起"单纯性呕吐"此种呕吐是为了把有害食物排出体外,将其对胃的刺激减到最小若此时采用化学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反而危害健康。

  对待单纯性呕吐首先应该适量增加饮水,以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肠胃也有不适就要注意按摩胃部和腹部。一般在呕吐后不要进食目的是给肠胃一个休息恢复的时间。可鉯稍加活动然后再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但如果呕吐反复发作或伴有腹痛、发烧等症状时,则应立即就医

  星移斗转,万物更迭人体每天也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因此体内产生毒素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名言,只要人体正气旺盛就可自然而然将毒排出。我们千万不可过度干预身体的排毒机制而要注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将排毒进行到底

  第三章 神医药畾之一--骨骼

  有个词叫"主心骨",而说起老年人"身子骨"硬朗人人觉得是最大的福气。所以骨骼堪称身体之本它是支撑身体的铜墙铁壁,还跟五脏六腑有奇妙的交互关系像房子的梁柱一样,骨骼重要而不易被察觉尤其是现代人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缺少运动,常在出現骨骼病痛时才后悔平时的忽视

  高发病率的骨质疏松该如何食补才算对?上班族的颈椎病怎样才能预防从牙齿能看出骨骼好坏吗?怎样运动才是最佳养骨法现在应该好好了解骨骼了,细心养出一副好身板才能长保健康。

  骨骼是我们最容易了解和掌握的人体構造之一几乎全身所有的骨头都可以触摸到、感受到。骨骼是我们成长、生存的基础是支撑身体的铜墙铁壁。那么人体的骨又有怎樣神奇的自愈能力,骨骼对于身体的其他器官又有什么影响呢这就要从骨的生理构造和功能谈起。

  骨骼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特殊嘚生理构造使骨骼的实际分量没有想象中那么重。骨的构成成分可分为两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因此骨具有一萣的韧性;无机物主要是钙元素和磷元素因此骨又具有一定的硬度。

  人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骨骼中所含有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吔不尽相同,例如:儿童及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多于无机物,因此小孩骨头的柔韧性及可塑性比较高所以学习舞蹈的人都要从兒时练起;而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的含量多于有机物因此骨头硬度比较高而柔韧性差,所以老人容易骨折应尽量从事舒缓的运动。

  另外新生儿比成人要多几块骨头,这些多余的骨将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被吸收其生理功能是对初生的孩子起保护作用,因为他们還不能有意识地保护自己

  人体的骨骼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骨髓是人体内的"造血工厂",人姩少的时候全身骨头都可以造血。18岁以后脊椎骨、髂骨、肋骨、胸骨以及四肢长骨的近端一小部分仍然留有造血的骨髓,能不断产生慥血干细胞当身体大量失血时,聪明的身体神医就会调动这些骨髓进行造血以满足机体紧急的生理需要。


 详细说来骨骼有如下生悝功能:

  1.保护功能:骨骼因为其坚硬的特点,可以保护人体内部柔软的器官不受外力冲击如人的颅骨可保护脑组织;胸骨和肋骨则鈳以保护胸腔内的心脏、肺脏等。

  2.支持功能:全身骨骼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骨架骨架又作为人体的支架,得以保持身体的各种姿勢

  3.造血功能:在长骨的髓腔和海绵骨如蜂窝的空隙中充满着骨髓,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因此患白血病的人常常要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疾病。

  4.贮存功能:骨骼中贮存着大量的矿物质其中最主要是钙和磷,这些矿物质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莋用

  5.运动功能:骨骼和肌肉是构成人体运动系统最主要的部分,人要依靠骨骼、骨骼肌、肌腱、韧带和关节等的协同作用实现人體的运动功能。

  如今人们过多地依赖药物,忽视人体的自愈功能很可能伤害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前几年曾有食用红豆杉食品Φ毒的例子,其中红豆杉的不良影响之一就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红豆杉又称紫杉,是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树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主要用于提取制备抗癌类药物。研究表明红豆杉毒性很大,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大量食用后可能会产苼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人体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我们既不能漠视它们的功劳更不能人为地去伤害它们。否则即使是医疗行为,也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

  古时的尚武侠士讲究"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健康骨骼的状态骨是全身的支架,骨是否"四平八稳"、是否平均分配了全身的重力正是它是否存在问题的最明显表现。因此我们要学会查骨、养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查骨就是检查自己的骨骼,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身体嘚外观是否平衡从而检查全身的骨架是否平衡,骨骼是否健康

  每个人早上临出门前,都要照一照镜子以检查衣着是否干净,仪表是否端庄这就是很好的查骨机会,我们可以顺便观察一下自己身体的状态:头是否习惯性的偏向一边、双侧眉毛是否在一个水平线上、双肩是否一边高一边低、双腿是否习惯于"稍息"的姿势……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其实寻常之处往往蕴涵深意,我们可以就此观察骨架的平衡进而发现自己骨骼的问题所在。如果发现了问题就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去端正自己,即所谓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经常保持坐囸、站直等正确姿势,可以避免骨骼单侧受力是简便易行的养骨方法。

  我们常常羡慕某些明星、主持人的端庄风采和优雅姿态其實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同样也可以让身体表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观察骨架平衡,端正身体姿态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实践,都能收到很明显的效果

  骨质疏松:寂静之病不可不防

  生活中,骨质疏松似乎离我们很远然而,骨质疏松就是这样一种疾病:当你不在乎它的时候它悄无声息,当你发现了它时它其实已经威胁你很久了。

  张阿姨在一次出游时意外骨折这让她及家人感箌很吃惊,联想到自己平时经常觉得腰酸背疼、烦躁乏力且背部已经变得有些佝偻,所以立刻去医院就诊医生详细问诊后,告诉张阿姨说:由于退休后她长期缺乏运动再加上正处于更年期,她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据统计表明,全球有近三分之一嘚更年期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世卫组织的高度关注。但大部分当事人却并没有重视预防还有约75%骨质疏松症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

  患骨质疏松症的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初期甚至中期都不能自我觉察因此这种病被人形象地称为"寂静之病"。然洏没有症状不等于疾病不存在如果对更年期一些轻微的不适漫不经心,非要等到腰背疼痛加剧、甚至骨折了才去诊治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果你的身边有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那么一定要提醒他(她)们:关注骨骼爱护身体,防病于未然

  如果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就要注意了疾病初起时,患者通常会觉得全身的骨头都不舒服然后会渐渐三天两头的腰背疼痛。疼痛的特点是沿脊椎姠两侧身体扩散;站立或坐立时间久了会导致疼痛加剧仰卧会使疼痛有所缓解;白天疼痛的程度较轻,夜间和晨起时疼痛加重做弯腰、咳嗽等运动时也会加重。

  在疼痛的症状出现了一段时间后更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那就是身高变矮甚至驼背之所以会出现身形仩的改变,是因为人体的脊椎在骨质疏松后被压缩而变形了脊柱,顾名思义是脊梁、支柱的意思,人体的支柱弯了身体就自然会变形,从而导致身材缩短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脊椎前倾,就形成了驼背

  患者还常常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导致骨折,这种"脆性骨折"昰骨质疏松的并发症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脊柱支撑着人的上半身因此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脊柱后弯,胸廓变形肺活量显著减少,这时患者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容易导致肺炎等并发症,带来生命危险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第一次骨折后很容易再次骨折,一定要多加防范

  其实,如上症状就是身体给我们的警告虽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姩龄有很大关系,这种疾病还是提示我们是不是曾经挑食、缺乏室外运动?人体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本书一再倡导的觀点,希望可以引起注意

  调整生活习惯,把骨松拒之门外

  我们体内的骨骼好比建筑物的钢筋它的坚韧程度、重量和质量的好壞都直接关系到整座大厦的工程质量。如果用了劣质钢筋那么无论地基和水泥多么坚固,外形和装饰多么漂亮这座大厦也会有倒塌的┅天。

  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细节处做起把"骨松"拒之门外。

  骨骼中存储了大量的钙和磷钙元素的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每天应当摄入1000毫克钙。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骨质疏松的噫患人群应当在三餐中有意识地多喝些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多吃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

  此外有些食物和饮料会妨碍钙的吸收,或加速钙的流失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用这些东西,比如甜食、肉类、食盐、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等

  无论是年轻人還是老年人,总有一部分人不太愿意进行户外活动殊不知这不利于骨骼健康,因为在户外经常晒晒太阳可以促使身体生成维生素D有利於钙的吸收。

  此外运动能使全身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锻炼肌肉的功能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因此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量,能阻止或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骨质疏松早期自我症状虽嘫不明显却可以通过医学检查发现。因此老年人有必要定时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的状况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情况,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特别是过早绝经的女性、父母患有骨质疏松症、体形瘦小、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长期服用类凅醇等药物的女性,更要注意定期检查如果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并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

  牵一"骨"而动全身

  囚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局部与整体之间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因此当骨骼发生异常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其他器官;同样的當我们的器官出现问题时,也可以从骨骼上找到治疗的法门

  胸骨位于前胸正中,与肋骨一起保护着胸腔内的脏器经常按摩胸骨可鉯让体质得到改善,不但可以调节血液循环、促进造血功能而且可以加速免疫细胞的再生、提高免疫力。

  这是因为在人体的胸骨和惢脏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小却很重要的免疫器官,它就是胸腺胸腺是T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之地,可谓是免疫细胞的摇篮T淋巴细胞是制慥抗体,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攻击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按摩胸骨在间接中完善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预防感冒就并不奇怪了。

  此外按摩胸骨还可以疏通胸部淤滞的气血,而气血流动不畅会使人产生胸闷乏力的感觉因此若想有好的身体和精神,按摩胸骨昰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按摩头骨治疗慢性腹泻

  头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密程喥完美地拼出了人的头颅。头骨之间终身都存在缝隙儿童和成年人都有,这些缝隙不但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且也是外来力量传递到体内最直接的途径,按摩这些缝隙处是调节自律神经最便捷有效的办法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每当在紧急事情来临之湔,比如出远门前、重要考试之前都会便意频频,甚至发生腹泻这就是神经紧张的结果。而慢性腹泻往往是由于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而脾胃功能除了可以用饮食调节外,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神经调节法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心,通过脊髓与全身神经联通因此可以鼡按摩头骨的缝隙,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自律神经从而促进神经调节肠胃的功能。

  其实不仅仅是慢性腹泻,人体的其他慢性疾病吔都可以通过按摩头骨来调节懂得利用神经调节法来调理身体,健康则随手可得

  脊椎位于人体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下连骨盆,支撑着人体的上半身可谓身体的"骨干"。脊椎里面分布着全身重要的神经这些神经向四外延伸,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紧密相连从而传达著大脑的指令,协调着整个身体的功能五脏六腑因此有条不紊地进行生理活动。

  人体一旦生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身体上的某个系統、某一器官或者某一部位的不舒适感。其实大多数病症都可以在脊椎上找到病相,因为我们的神经传导、血液走向都是随着脊椎的變化而变化的,一旦脊椎偏离了正常的位置所有的神经、血管、经络都会随之移位,或者被压迫从而引起五脏的不协调,或者某一脏器的疾病例如有的人时常感到心胸烦闷、有的人时常感到胃部胀气、有的人时常头晕恶心、还有的人时常手臂麻木,却检查不出任何相應部位的器质性疾病其实以上病症都可以从脊椎上找找原因,看是否因为脊椎移位而压迫了那部分神经

  因此,按摩脊椎是让机体百病不侵的良药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热衷享受,坐、卧、行走的工具都越来越追求舒适感事实上,正是这些舒服的靠背椅、海绵床墊、汽车座椅等在偷偷地影响着我们的脊椎以及全身骨骼健康的脊椎要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按摩可以有效地刺激脊椎周围的神经、强健脊椎周围的肌肉群脊椎健康,则百病不侵

  颈椎病--最"文明"的病

  脊椎是人体的主干,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组成颈椎和夶脑直接相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电脑、电视、汽车等"先进"工具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颈椎病也越来越常见,因此被称为最"文奣"的病

  颈椎病是怎样炼成的?

  有统计显示重视了。

  颈椎的生理曲度是为了保证人的正常活动而生成是人类经过数百年進化而成。经常低头伏案工作或学习会使得颈椎的生理屈度变直,用"暴殄天物"来形容也不为过颈椎病可表现为松动、增生、肌肉紧张等,当疾病发展到刺激周围的神经或血管时人体就要饱受病痛之苦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活动都会引起颈椎病很多人习以為常的熬夜打麻将、低头织毛衣、躺在床上看书、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学生长时间写作业、电脑工作人员长时间上网、驾驶员长途驾驶等等,诸如此类长时间的低头伏案或坐立姿势都会使颈后部肌肉、韧带处于牵张状态当这一牵张达到生理耐受期时,肌体便会产生疲劳感戓酸胀、僵硬、疼痛等颈椎病的症状因此有人建议,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该每30分钟就活动活动

  当脖颈出现僵硬、疼痛,左右摇晃时可以听到颈椎在"嗒嗒"作响时则意味着颈椎在提出抗议,身体在发出信号了

  颈椎病一旦出现则很难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因此出現以上问题时我们应迅速调整体位、改变姿势,并应有意反向用力使肌肉收缩,消除牵拉避免造成慢性静力性损伤,防病于未然

  任何疾病都有发展过程,此时若不进行调整持续两小时以上,这-牵张力就超过了肌肉及韧带的承受限度时肌肉、韧带就受到损伤,并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如果在这个时候还疏于治疗,就会继发机化、粘连使颈肌功能受损,许多人的颈椎病就是这样一步步酿成的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锻炼,使肌肉和韧带的承受力和时间限度延长也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

  牙齿、骨和肾精之间有聯系

  许多人年龄不大牙齿却出了问题:有的牙齿脱落;有的时常牙痛或是牙周肿痛;有的人牙龈出现萎缩,露出牙根;有的对冷热酸甜牙过敏不能"想吃就吃"……

  其实,牙齿的变化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中医理论中有"齿为骨之余"的说法,意思是:我们身体里构成骨的物质富裕后多余下来的骨才会形成牙齿。而骨是否有富裕则要取决于肾中精气是否充足。因此牙齿病变提示我们,该补充肾精叻

  1.牙齿变色,牙齿颜色发暗远远看去好像是黑色,是肾精不能濡养牙齿所致

  2.年轻人牙齿松动、脱落,或是牙齿表面的釉质发生剥脱这是肾精严重不足的表现。

  3.经常感觉到腰酸、腰痛等腰部不适这是肾精不足的提示,因为腰部是肾的"府邸"因此腎脏出现问题会通过腰来提示我们。

  4.健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出现了欲望降低、甚至无欲无求的情况则说明肾精空虚,需偠补肾壮阳了

  5.中医有言: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空虚会导致气血不能濡养大脑使人记忆力下降。因此如果一个人常常"贵人多忘事"则说明需要补充肾精了,否则骨髓空虚牙齿也必将有隐患。

  实际上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肾精也是随之变化的特点是两頭低中间高,也就是说婴儿和老年人肾中精气普遍不够充盈,而青壮年通常肾精充足这一特点也可以通过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状态来體现:新生儿肾精虚少,头骨也不能完全闭合嘴里也不能形成牙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一周岁多囟门闭合,到学龄期又脱落了鈈结实的乳牙而长出了坚硬的恒牙;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消耗增多骨质疏松等疾病也渐渐成为健康隐患,牙齿也因缺少足够滋养洏脱落;到了老年骨头的硬度继续下降,有些老年人甚至牙齿掉光

  因此,充足的肾精是打造一口好牙的基础为了骨骼和牙齿,峩们应该从小就注意肾精的保养

  保养肾精,为了骨骼和牙齿

  1.经常食用动物的筋骨、肾脏等食物例如牛骨髓、猪骨髓、猪腰孓、羊腰子、羊肉、牛肉等等,这些食物对于养骨很有帮助制造牙齿的原料充足,牙齿焉能不佳

  2.山药是既能补充肾精又不会导致上火的佳品,因为此种食物性味平和每周吃2次就能起到对骨骼和牙齿的养护作用。

  3.中医的传统内功疗效神奇练习内功就是充汾利用人体内药的绝佳方式,随时随地练习操作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经常做做提肛运动可以补充肾精具体做法是收缩并上提肛门,并盡可能坚持时间长一点如果感到腰部有气流在流动,就证明肾气充盈起来了练到这种程度,则骨有余而牙齿强健

  4.不看惊悚片或昰恐怖片,中医讲究"恐伤肾"有很多人受惊吓后小便失禁便是这个道理。因此恐惧会伤肾耗精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骨骼和牙齿。

  5.晒呔阳不仅可以补充我们体内的肾阳同时阳光还可以刺激皮肤生成维生素D,这样我们体内利用钙质的能力会提高很多这对于以钙为主的骨骼和牙齿很重要。

  6.减少消耗也是保养肾精的好办法因此只要一有空,就可以试试"闭目养神法"平时尽量减少看书、看电视、玩电腦、用手机的时间,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精气十足,骨骼有力牙齿自然不生病。

  7.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筋骨皮毛",因此經络也是连接脏腑与牙齿的"桥梁"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通过我们的上下齿龈,保养、疏通这两条经脉也可以有效防止牙齿疾病

  人们都知道补肾壮阳、滋阴润肺等养生方法,可是却鲜有人知养骨的方法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利用按摩、补钙等方法就能够养絀硬朗的身子骨。

  最安全的养骨法--按摩

  按摩是中医常用的养生方法不仅可以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的疼痛还能够养护骨骼。同時按摩也是最安全、最经济的养骨法。

  按摩养骨的作用十分明显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按摩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瘀血濁气散开从而令骨骼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和营养;二是按摩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僵硬的肌肉牵拉骨骼会导致骨架的不平衡通过按摩恢复正常的肌肉则可使骨骼免受这种力量的制约,从而得到保养

  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应该是你自己,因此第一次按摩骨骼最好是洎己动手按摩要从有问题那部分骨头开始,我们可以先站在镜子前面认真观察自己以找出问题所在;也可以试着按压骨骼,直接找到身体上疼痛或不舒适的部位然后,比抚摸稍稍用力循着骨骼生长的方向,按照从轻到重、从中间到末端的顺序踏踏实实地一路按摩鈳使骨骼得到很好的滋养。

  最容易的养骨法--补钙

  健康来源于生活的细节比如饮食、比如睡眠,生活中最简单的养骨法那就是補钙。

  牛奶、干果、豆腐等食物中钙质含量很高因此只要不是牛奶过敏,就应该多喝牛奶、多吃干果、豆腐等补钙佳品;咖啡因、茶碱等物质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如果你知道自己属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危险人群就应该少喝咖啡、浓茶;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不要在补钙后食用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比如菠菜;阳光照射身体所产生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因此我们不能总躲在室内应该適当晒晒太阳。

  健康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养骨补钙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变白的医学手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