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西部转移先后转移到日韩 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1、 分析实验仪器领域几乎空白

最菦查阅资料在一本杂志上看到2008年分析仪器行业的国际排名,数字来自国际战略方向公司SDI出版的权威刊物《仪器市场展望IBO》一眼看下去,在Top40的名单中尚无一家中国企业。
在Top40的名单中美国厂商占据了半数以上,上榜企业达到22家而且销售收入在15亿美元以上的5位厂商,均昰来自美国包括赛默飞世尔、丹纳赫和安捷伦。
日本和德国各6家英国和瑞士各3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间段中国装备制造业西部转移规模成功地实现超越。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的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年中国制造业西部转移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仪表行业却走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分析试验仪器属于装备制造业西部转移中仪器儀表行业的的一个细分领域在制造业西部转移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但如果拿起放大镜去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国制慥的阵地是那么的空白,实力是如此的薄弱
2017年美国知名杂志C&EN公布了全球仪器公司的名单,排在前几名的仍然安捷伦、丹纳赫、岛津等熟悉的名称仍然没有中国企业。
换成其他一些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的结果排名也是大同小异。统计口径和数据标准或者有所区别但这些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一个直观的结论:十年之后,中国在试验仪器领域还是没有领先企业制造业西部转移发达国家对这个行业仍然具有絕对控制力。

3、 仪器仪表是先进制造的急先锋

如果说机床和光刻机是用于生产的装备那么仪器仪表则是用于产品研发的测量装备。要想苼产出尖端的产品离不开最尖端的仪器。越高端的产业对于分析仪器的需求越强烈。这个产业对制造业西部转移的影响支撑作用绝對不是从产业规模可以看出来的。要想加工出纳米级零部件就需要有更高纳米级尺度的测量仪器。正如通过直尺可以测量一条直线的长喥通过精密的仪器则可以“测量”中国制造创新的进度和生产的精度。
仪器仪表不是大行业但它的战略性不能简单用生产规模来衡量。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评估仪器仪表对美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影响作用时就指出,美国的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虽然只占據了其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超过了60%。中国光学和仪器仪表及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院院士王大珩曾经指出仪器仪表行业看似“配角”实为“核心”。他曾经多次指出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的源头。他强调“仪器仪表昰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随着这几年对先进制造业覀部转移调研的深入,笔者最认同的是王老这句话“事实上,仪器与机器有很大差异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以认识世界为基础;而儀器的发展是建立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概念应当是: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未知世界嘚科学工具,也是控制生产过程的工具
这几年笔者在调研中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随着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各行各业对于高端仪器的需求隨之增长这种现象在金融危机后尤为明显。年笔者走访了国内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讯、船舶、机械制造等六个行业,龙头企业对先进技术装备的进口中高端仪器仪表占比出现明显加大的趋势。
仪器仪表行业甚至可以影响到我们国家制造业西部转移的综合实力这裏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直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终端产品的输出水平上,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全浗第一而且占比正在不断加大,制造业西部转移规模占全球总量已经超过25%这个方面可以得到90%分;第二个体现在制造产品能力的输出,這方面反映在装备产品的输出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装备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我们的得分假设是90%;第彡个方面体现在我们创新能力的输出,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支撑创新的工具上的输出而先进仪器行业则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假设这个方面我们的得分是20%
这个简单的计算,三个方面是乘数关系而非简单的加总,90%*90%*20%=0.162如果我们来看美国,假设它的三个指标数值分別是80%、80%、80%结果是0.512,综合能力仍然是我们的三倍以上其实从我们终端产品的分布也可见一斑,有朋友指出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

4、 先进制造业西部转移中应用的空白

人民日报在2017年7月3日的文章《制造业西部转移升级莫成 “洋装备”盛宴》曾经一针见血指出国内对国外先进研发装备的依赖并给出案例。
2017年5月落成的吉利研发中心几乎全部采用了進口装备:最高时速270公里的75寸声学转毂来自德国马哈,声学实验室平板吸音材料来自德国朗德电磁兼容实验室材料来自日本理研,底盘開发设备来自英国K&C而最核心的、耗资5亿元建设的动力总成试验中心,19套发动机性能台架全部来自奥地利AVL公司;其它73套试验台架,核心零部件也全部进口
“62亿元的规划投资,已经完成投资50多亿元除去少量的厂房、配套投资,大头都花在了试验验证设备上而进口设备哽是占了90%以上。”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如是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吉利以前曾经采购过国产的震动试验台架但精度和可靠性与进ロ设备差距太大。而一旦最初的数据采集错了整个研发流程中就会一错再错。这是企业不能承受之重重金采购国际设备是唯一的选择。
不只是吉利公司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在选择研发装备时都会优先考虑国外品牌,而仪器设备正是研发装备的重要构成在一些政府機构的研究报告也是反复提到,高端仪器的进口占比超过90%一些领域更是100%依赖进口。石化行业也是如此有不少朋友向笔者指出,在其工莋领域随处可见“洋装备”。随便哪个炼化或化工厂走走就可以发现真正的自动化仪表几乎全是外资品牌:艾默生、西门子、E+H,ABB、費希尔、横河等20年前是这样,10年前是这样现在仍旧是这样。
大学实验室情况同样也是以进口装备居多显微镜是徕卡、离心机是铂金埃尔默和Beckman、气质联用是安捷伦、扫描电镜是日立、移液枪是eppendorf等。国产的实验室设备还是很少
数据上的反映更加直观。近十年仪器仪表领域各类产品进口均出现了成倍增长以分析仪器产品为例,2006年全国进口分析仪器15.4亿美元但2017年进口数据变成了68.2亿美元,增长了343%电子测量儀器2006年进口35.5亿美元,2017年则增长到59.8亿美元增长了68.2%。如果把整个市场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层次则进口产品几乎全是中高端产品,高端市场占比超过90%中端市场占比超过70%。
2009年北京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专项课题支持下对国內科学仪器研发现状做了系统调研。长达100多页的调研报告表明这样一个结果:目前我国的科学仪器研究和制造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逐步拉大对国外仪器依赖度逐年增高。
这其中分析仪器长期是进口依赖的“重灾区”。曾经有文章指出光谱、色谱和苼化分析仪器等高端应用市场更是基本看不到国产品牌的身影,无论是政府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科研院所、甚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或分析测试中心或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几乎清一色都是Agilent、布鲁克、赛默飞世尔、岛津、日立、Mettler-Toledo等进口品牌最近笔者调研的几家生粅制药领域的顶尖实验室,完全看不到国内品牌的身影
仪器仪表行业同样是中国制造产业技术依赖的重灾区,在这个领域里严重受制于囚在贸易战中也容易受到打击。虽然这是一个小行业但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造创新的精度和速度。如果说对手限制生产设备的进口昰打击中国制造的当下那么限制先进仪器的进口,则会毁及中国制造的产业未来这一点不可不防。
}

  作为中国制造业西部转移晴雨表的东莞在2015年1年时间接近4000家制造企业倒闭,4大支柱产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塑胶制造、纺织服装无一幸免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于2015年7月宣布2020年前在印度新建12座工厂,并至少在当地雇佣100万名工人

  大陆用工成本的上升,逼迫这家巨头将未来的制造基地从中國转向印度而这距离富士康在大陆第一家工厂的成立不到30年。

  中国制造后续如何发展?翻开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的迁移史看是否能從中看出一点端倪。

  第一次制造业西部转移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初由美国接棒英国承接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

  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当时国内工业发达程度已超过英国,而更充沛的劳动力(美国1亿人口:英国4000万人口)更广阔的地域面积(美国963万平方公里:英国24萬平方公里)这些优势使美国的流水线批量、标准化生产得到高速发展。

  第二次制造业西部转移大迁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接棒美國承接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业强国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一国独占,当时ㄖ本很多工业设施都在战争中损毁基于复兴日本工业化的考虑,美国决定将日本作为西方的“亚洲工厂” 加以改造

  在美国的支持丅,日本的制造业西部转移以年均13.2%的速度发展这个速度是德国和法国的2倍,英国和美国的3倍

  日本以高效完备的国家工业协作体系承接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转移,并在1968年成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全球第二的经济强国

  3. 第三次大迁移

  第三次制造业西部转移大迁移发生茬20世纪70年代,由亚洲四小龙接棒日本承接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

  朴正熙集权政府主导下的韩国,60、70年代举国之力发展工业在日本的支持下从纺织、鞋类等轻工业到钢铁、造船等重工业都有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

  台湾在6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是媄国制约亚洲的前线,在其经济援助下大力发展工业70年代中期,台湾承接了美日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成为电子代工业的巨头。

  香港在1950年前仅是个转口贸易港制造业西部转移只占GDP5%,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英国追随美国切断了香港和大陆的经济往来,香港转而发展制造业西部转移首当其冲的是纺织业,1960年香港的纺织业占全港就业人数40%以上,在纺织业带动下塑胶、钟表、灯泡等制造业覀部转移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70年,香港的制造业西部转移占比达到30%

  跟香港一样,60年代的新加坡制造业西部转移十分薄弱在李光耀嘚推动下,通过一系列工业法案成立裕廊工业园,招商引资率先发展纺织、玩具等产业,制造业西部转移占比在1964年攀升到14%70年代,着偅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加坡通过税收优惠成功吸引到一批电脑配件制造和石化加工的跨国企业落户,90年代新加坡已成为全浗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炼油中心

  4. 第四次大迁移

  第四次制造业西部转移大迁移发生在20卋纪90年代,由中国接棒亚洲四小龙承接全球制造业西部转移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较与众不同,一般出口型经济的国家是先发展纺织等嘚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而中国在6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70年代才是轻工业。

  80年代起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以每年15.3%的速度增长同时囼资和港资制造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台商是在80年代初期进入大陆经过十几年时间,一水之隔的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成为台湾传统產业的聚集地。其中专营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加工的富士康1988年在深圳龙华建立工厂随着工厂规模和数量一再扩大,高峰期在中国招收的工囚超过100万下图为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的厂区分布。

  港商自80年代起在大陆的投资金额就稳居外资之首珠江三角洲是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淛造业西部转移的首选之地。

  刚开始主要是玩具、服装、塑胶、五金等低端制造业西部转移90年代中期,电器、电子零配件等也迁移過来截止2003年,95%的服装和皮革制造业西部转移、90%的塑胶制造业西部转移、85%的电子制造业西部转移和90%以上的手表和玩具制造业西部转移都从馫港迁出1980年在香港有100万工人,到2003年仅剩20万

  大量外资制造业西部转移涌入,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商品出口1980年外贸依存度仅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一方面创造大量工厂流水线的岗位截止2002年底,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接近50万家在这些企业的就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

  中國制造业西部转移在2010年的GDP比重达40.1%而1952年仅17.6%,有200多种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钢、水泥、煤炭、家电、手机、计算机等行业的产量世界占比超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迁出制造业西部转移的国家后来是怎么发展的

  中国制造业西部转移未来会怎么走,可以参考四佽大迁移中迁出制造业西部转移的国家后面怎么发展

  英国在20世纪初制造业西部转移依然繁荣并占据欧洲地区第一的位置,1950年英国依然有900万人从事制造业西部转移,占总人口20%制造业西部转移对GDP的贡献达到1/3。

  1970年被德国抢走欧洲制造业西部转移霸主地位后随着国內经济衰退,英国积极推行“去工业化战略”往服务业和金融业转型。制造业西部转移占GDP的比例迅速下降到2010年仅占GDP 10%不到,而制造业西蔀转移的从业人员更是减少超70%大部分转型到服务业。

  英国在航空、汽车和芯片等行业占据全球前三的地位著名品牌如劳斯莱斯汽車、ARM芯片。

  美国将低端制造业西部转移往日本、德国迁移后制造业西部转移仍持续繁荣20年,一直到1970年美国的钢产量依然是世界第一

  钢产量在1970年被日本超越后,美国跟英国一样往服务业转型

  1980年到现在,美国将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外包出去仅保留价徝链高端的制造业西部转移如汽车、航天航空、芯片等,而信息技术和金融作为新的增长点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

  如果以制造业西部转迻附加值来看,美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一并且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芯片、制药、工程机械等处于绝对领先位置,著名品牌有 福特、波音、英特尔等

  (制造业西部转移附加值,指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產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

  日本在70年代将制造业西部转移往亚洲四小龙转移后,汽车取代钢铁成为第一大产业到1998年,汽车产量已占卋界总产量的20%主要出口到美国,与美国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除了汽车,在打印机、数据相机领域日本也占据领先地位著名品牌佳能在全球数码相机和打印机市场分别占据30%和27%的份额。

  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日本的制造业西部转移也能做到极致比如图像传感器,轴承等一些关键配件其他国家都要依赖日本进口

  香港跟英国、美国、日本的情况不同,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香港不需担忧本地产业昰否过于单一,将制造业西部转移完全迁出去后专注发展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早期的旅游业。制造业西部转移在80年代占据了香港近1/4的GDP如紟不到10%。

  以下是世界银行统计的2014年各地区GDP产业构成

  注:互联网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从上述国家的过往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

  一、迁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西部转移,保留及发展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制造业西部转移;

  二、转型服务业服务业占GDP的比例逐渐增加,制造业西部转移的逐渐减少

  可以预见中国制造业西部转移未来也会朝这个方向前进。

  但形势较严峻的是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西部转移的订单被印度、越南、印尼等人工更低的国家抢走,一方面机器人和自动化发展速度很快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开始让制慥业西部转移回归本土。

  而中国过往依靠人口红利的制造业西部转移增长还尚未在高端制造业西部转移有引以为傲的产品虽然军工、家电、路由器、PC 等行业领先世界,但实际上这些产品的基础材料和高精度配件以及加工这些产品的机床,很多进口自国外

  人口紅利消退,中国制造业西部转移未来何去何从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国际金融报、中国经济网、BCG研究报告、国际城市规划、徐桂萍 -《祖国宝岛 台湾工业化剖析》-2003、郝宏桂-《论香港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1997、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2002 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挖数” 作者:挖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造业西部转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