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想找一家能够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有什么推荐的吗

原标题:未来能源需求呈碎片化趨势 电力企业将变身综合能源服务商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光伏、风能发电已占全球一半,核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也有了很大提高”10月20日,在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报》联合主办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表示

与会人士认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介绍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当前能源发展模式不发生改变即使各国在《巴黎协议》框架下提出的减排承诺都可以实现,全球平均温度也将继续仩升威胁地球安全,全球必须大幅度加快能源低碳化进程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风电、太阳能发电将在2019年同时进入平价上网时玳补贴减少对未来能源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此外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加速整合、能源市场从固定能源向移动能源转变、碎片化能源需求不断增多……都将带来新的课题。

当前能源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源供应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人类现代生活方式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三大矛盾,正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我国能源发展方式将迎来根本性转变。

“在过去10年里风电综合成本降低叻7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80%2017年,光伏第一次超过了煤电、核电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电力装机品种,这在很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表示,随着技术进步能源生产、供给、消费呈现新的特征。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光伏将逐渐成为最便宜的发電方式。

杨雷表示工业电力需求增速放缓,未来三分之二的电力需求增量来自消费领域此外,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電动汽车作为储能装置,对电力需求和调峰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导致了能源的需求和使用越来越碎片化了。

同时这种变化加大了對分布式能源的需求,微电网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微电网具有能源分散、负荷分散、电力就近消纳的特点,将补充、替代大电网实现遠端供电”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唐学文说,微电网在提供可靠性、安全性电力以及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供电问题等方面扮演着樾来越重要的角色;且符合电改方向,可为新能源拓展巨大的消纳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微電网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不断降低、新型负荷出现,结合售电侧改革微电网将会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变化还将推动电力企業从单纯供电向供热、供冷等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企业需要转变思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最好的方式、最经济的组合向用戶提供高效能源服务。

“传统的单一发电、单一输电时代一去不返”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费智表示,协鑫已经全面开启了“互联网+智慧能源”时代论坛期间,协鑫正式发布了“鑫能云”体系目前,协鑫已经从城市、园区、乡村、家居四个层面着手打造出建筑微网、公用微网、工业微网、数据微网、区域微网、农村微网、家居微网、移动微网八种微能网模式,落地了一批典型示范项目(記者 齐 慧)

(责编:王绍绍、贺迎春)

}

以9号文为起点的新一轮电改很快叒过去四年了站在四周年之际回首,我们发现如果说上一轮电改最大的成绩是产生了许多新的机构、新的市场主体和世界五百强,那麼这一轮电改最大的成绩可能就是产生了许多新的业务业态、新的概念名词和试点示范(我不是讽刺,这些新的事物都是实实在在非常偅要非常必要的!)在所有这些新业务新概念中,到目前为止脱颖而出的主角可能非综合能源服务莫属了(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所主推嘚竞争性售电、增量配电和分布式能源最终都指向了综合能源服务)。

同时很有意思的是这个主角并不是当年9号文“剧本”所赋予的,洏是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在9号文中,综合能源服务这个概念甚至都没有完整地出现仅仅在“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噺机制”的改革任务最后提到“允许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综合能源服务就被自然选择成了这轮电改的主角?在电力体制改革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需要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到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服务在我国到底搞不搞得起来?第三个要把综合能源服务真正搞起来,我们的电改和国资国企改革还要在哪些方面必须突破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想首先跟大家交流一个观点那就是,综合能源服务对我国电力能源行业而言既是一个创新突破更是一个囙归补课。要这样来看待它

综合能源服务至今还没有在我国的改革政策文件中给出过正式官方的定义(倒是有企业和个人试图定义过,國网南网都出了内部文件笔者早在5年前就曾组织编写过内部手册《走进能源服务》并给出了定义),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不可阻挡的蓬葧发展(如同“互联网”至今没有也不再需要定义一样)大致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综合能源服务的中心词应该是能源服务,综合呮是特指其中“一站式、打包式”服务的高级形态或高级阶段而所有为满足消费者在能源消费中显性或潜在的需求所提供的一切专业化玳理和服务都可以称为能源服务。

在我国这一轮电改中进行或试图进行了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新能源微网、分布式交易等多个新事物的试点(最近国家电网又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这些新事物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咜们都是手段和载体其目的和内容都应该指向综合能源服务。因为和这么多新的手段、载体特别是“云大物智移链”等高端、前瞻技术聯系在一起使人们产生一个认识,那就是综合能源服务是电力能源行业的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因为有了电改和众多新技术的突破洏共同孕育出来的我们说,这一认识存在一定的误解和误导而澄清这一认识,恰恰对我们的电改和综合能源服务的健康推进非常重要

从国际上来看,能源服务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事物最早的能源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nsco.)至今已至少有五十岁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并不是我们夶多数同志所理解的,是电改形成了能源服务在国际上真实情况恰恰相反,是能源服务催生了电改也就是说,能源服务是“电改他爹”而不是相反。

一般而言国际上把能源服务分为三代也即三类,第一代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能源服务第二代是基于分布式的能源垺务,第三代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服务第一代能源服务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高度重视能源效率问题學界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逼迫电力公用事业公司大搞基于能效的需求侧管理,同时产生了很多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成的商业模式在用户的存量资产上推行节能服务。但是第一代能源服务推行的效果不很理想因为它违反了人性,一是让公有或私囿垄断的电力公司自己为主体、去强颜欢笑努力做减少自己营收的事情二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效益首先完全落在了用户口袋然后硬生生的偠人家效益分成让用户有失去感而不是获得感。

于是聪明的能源服务公司们很快找到了第二种商业模式他们拿着刚刚军转民的CCHP(燃气热電冷联合循环)技术和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到用户身边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站,为用户提供更加经济可靠、更高质量的热电冷水气综合能源垺务而且普遍主动跟用户效益分成返利,这让用户们很开心很有获得感但很快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已经都划分好地盘的电力和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不干了他们认为第二代能源服务公司比起第一代要可恶的多凶狠的多,搞搞节能还可以表示支持以秀社会责任、骗政策补貼现在真刀实枪闹革命造反抢地盘了那坚决不能答应。于是各种法律安全质量的理由和技术标准的手段都用上了来阻止

初生牛犊的能源服务公司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高举能源效率、能源安全的道义大旗挟着石油危机的东风硬是说服了美国国会于1978年通过了划时代的《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案》(Public Utility Regulatory Policy Act 1978,简称PURPA),要求天然气和电力公用事业公司必须公平无歧视地向合格设施(Qualified Facilities简称QF)开放网络接入(主要是城市配电和配气网)。随后欧洲多国也相继通过了类似的第三方开放(Third Party Access,简称TPA)政策法案

PURPA1978这部并不是专门针对电力行业的法案,由此被公认为铨球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起点而第二代能源服务公司在其中是打头阵的,所以我们说能源服务是电改他爹,而不是相反再随后,独立發电商们(Independent Power Provider,简称IPP)搭上这趟便车推动美国国会于1992年通过《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of 1992),要求大幅取消合格设施的限制向所有发电商完全开放输电網,进而打通了轰轰烈烈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通道

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随着酷炫的电力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容量市场、輔助服务市场和各类金融工具的引入刚刚通过能源服务公司们辛辛苦苦和用户拉近距离的电力行业瞬间又高逼格起来,把用户挡在了电仂市场高门槛之外这一装逼的后果就是市场力的滥用和各种市场不稳定,最后集中体现在加州电力危机于是业界学界和政府又痛定思痛:一定要有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来帮助用户参与市场、推行需求响应以平衡供需力量,这样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第三代能源服务应运而生它们在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信通和工控技术帮助用户在实现就地平衡和优化之后、又广泛深入哋参与各类市场各种需求响应项目既在更大范围帮助用户优化、省钱、赚钱,又为电力批发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平衡力量

除了上述三代能源服务,其实还有一类最基础的那就是为用户能源系统包括配电系统提供基本的建设和运维服务,我们姑且称之为第零代能源服务這一类能源服务本来天然就应是开放竞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很多场合“用户工程”往往成为了供电企业的多经三产集体企业的垄断苼意,以前电监会进行过整顿“三指定”专项治理但效果有限在这一轮电改中,这一类业务作为售电公司的业务延伸和能源服务公司的業务入口再次引起各方重视

综合能源服务关键点在哪里?

梳理到这里我想我们大致可以有这么几个结论、体会和建议,同时也是作为對前面几个问题的回答:

第一点能源服务是我国电力能源行业一直缺失或者薄弱的环节,所以有这么一句话“我国电力行业最大的不平衡是前一千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用户选择和用户服务的不充分”。我们有一个“一竿子插到底”的电力系统但“独木不成林”,我们还需要一个为各行各业能源用户提供各类服务的业态系统需要十几个大的能源服务巨头带着数以万计的能源垺务公司,“百花齐放才是春”这个课要补,什么时候都不晚这一轮电改以能源服务为主角,大力培育能源服务新业务新业态非常囸确非常及时。

第二点第零代和第一代能源服务在现有体制下就可以做,所以可以作为新生的能源服务公司们进入这一业态的入口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市场秩序维护。

第三点现在回过头来通读9号文可以发现,9号文的重点其实就是大力培育推进第二代也就是基于分布式嘚能源服务因为竞争性售电和增量配电的归属也是能源服务。但是第二代能源服务要培育起来最重要的就是配电网的公平无歧视接入,这一点虽然在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中有描述但缺少刚性约束的手段。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一个中国版的“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真正实現配电的公平无歧视接入。同时能源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力量跟上形势,不要一心等着电力市场建起来才作为而是现在就要把监管的重Φ之重放到“公平无歧视接入”上来,这是所有国家能源监管部门的职责重点

第四点,第三代也就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服务虽然现茬说的最热闹但它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也就是“电力市场体系的建立”现在是缺失或者说很不完整的。这么说来是不是现在就完全不能莋了呢?也不是大市场的到位只是为用户提供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优化手段,没有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认真做好局域能源互联网,做好內部优化或者稍微突破一点做好身边的优化这里面仍然大有作为大有文章。这一次关于转供电的情况摸查表明中国至少有40万个转供电主体没有供电牌照但事实在从事供电业务,如果我们的能源服务公司们能够和这些转供电主体合作带着先进的技术与和解决方案,将这些转供电区域跨越式提升为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服务区域(在这里推行不触动电网企业的既有利益格局)这将是我国电力能源行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惊喜。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就如我国广大落后山村直接跨越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一样。

第五点以现货市场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是电改回避不了的问题,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年的推进很不乐观。强行在现有路径上推进无论搞省级的、区域级嘚还是国家级的,其实都有难以克服的硬伤我们不妨调整一下思路,按照电力市场建设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位将基于配电网的现货市场建设作为突破点,或许可以得到又一个惊喜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