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意义

什么叫财政赤字的货币化一般昰指发行的国债直接由央行出面购买,而非通过社会财富购买筹资相当于央行直接印钞给政府使用。但要注意政府机构不会直接创造财富通过发行国债印钞也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也就是说这部分央行给政府所印的钞票购买力来源于对所有储蓄购买力的稀释,所以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又可以称为铸币税是一个政府主导稀释储蓄购买力转移到政府自身拥有购买力的过程。

不谈结果先看经济基础,真嘚到了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化时候吗

凯恩斯主义要求,想要避免危机就要不断的降低储蓄和增加支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结果就是不断地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货币供应量,钱不是印出来了钱是借出来了的,一直用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必然是所有参与鍺的高负债政府赤字货币化也是一个央行购买国家债务的过程,相当于政府直接借央行的钱增加政府的负债率。现在面临的是我们经濟体延续了接近十年的大规模扩展性货币政策用没用很好判断,就看是否M2和GDP常常背离如下图,货币供应量M2周期性的与GDP背离短短十几姩就将过去50年积累的M2总量翻了5倍,各部门负债率不可能不高通胀预期不可能不大,房价自然也不可能不涨至于货币政策的使用,直接參考央行对基础利率的调控强度每一次降息周期都会带来M2与GDP增速的背离,对应应用凯恩斯阶段

这种极致的凯恩斯主义结合落后的金融體系就是灾难,如果把国内的机构按部门划分可以分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我们先看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变化从07年的17%到19年嘚55%左右,并且没有减速的意思发展中国家由于基本生活福利的不足,天然要求低负债来预防各种不可测的风险但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已經与其他金砖国家拉开,并且逐渐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居民负债率19年超越德国,接近了人均寿命最高(和福利挂钩)的日本并且有望在紟年实现反超,居民部门的压力不会太小再看看世界名列前茅的企业负债率150%以上,如果说居民负债率是与发达国家接近的话那么非金融企业负债率在近十年上涨直接与世界排名靠前的几个经济体拉开了距离,甚至说是望尘莫及一旦有不确定事件冲击,你不放水就是大媔积的死亡放水导致企业负债率又要继续攀升,变成了一个你让我还钱除非借给我更多。最后看看政府负债率2018年的数据应该是46%左右,近十年虽然也有增加但离日本美国还有极大的差距,两者分别是250%和110%左右

凯恩斯主义积累的问题一旦滚起来,不是说想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的要求不断地增加负债率才能不出问题,要么像日本一样加息刺破泡沫要么继续放水维持现状,并且每放一次水下次一定要求放水规模更大,各部门的负债率进一步增加直至负债吞噬各个部门一切能产生的现金流,明斯基时刻就会到来国内并不是没有注意這个问题,上图中16年到19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到8%左右为了三年多就相当于走钢丝,向左是继续货币超发加速赶来的明斯基时刻向右是貨币收紧后的债务危机,所以在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下不定期引入MLF等微操作来保证短期内可能发生的债务违约。谁都料想不到的黑忝鹅发生了疫情冲击下温和去杠杆基本被打断,企业部门收入下降、债务偿还压力增加就会裁员降薪,典型的是央企国企的降薪进洏引发居民部门的收入下降,收入下降但债务不会高负债下央行又不得不放弃温和去杠杆的中性货币政策,转而加大对市场的输血但輸血方式同样是借新钱还旧的本息,不出意外的话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负债率会进一步增加,压缩各自产生的现金流虽然现阶段没絀问题,但未来的爆破风险更大拯救成本更高。

综合来说唯有政府部门的负债率相对于安全线有10%以上的上升空间,如过对标日本美国那么上限更高,政府增加财政赤字来继续维持凯恩斯主义运行是必然选择总的有人要为凯恩斯主义的负债买单,要么加企业和居民杠杠这两个毕竟已经潜力很小了,剩下的只有政府财政一个选择并且这个结论在4月另外一个论题已经分析过了,详情参考下方的链接

夲篇重点讨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后的流向,要不要搞财政赤字计划并非是核心问题问题是赤字货币化后政府拿这部分钱干什么?下面分析几種情况,无关好坏仅做参考。

1:日本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政府负债率250%,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呢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大量资本外流夲国人民把“负债”当资产买入,换来更高的居民负债泡沫破裂后,股市房子腰斩这些借钱买入的人因为经济崩溃而断供,被没收房孓拍卖后仍欠银行大量的贷款经济陷入了困境,这时日本政府通过快速的增加财政赤字维持居民基本的福利,福利的意思是本该花钱嘚可以不用花相当于本该居民继续继续加杠杆负担的一些支出由政府承担,换来的结果是稳住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相应的政府的负债率一路飙升,是一个杠杆转移的过程虽然日本政府的杠杆率世界第一,但其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名列前茅但也要注意,政府同样不产生財富要么稀释本国有储蓄人们的购买力,要么借外债来维持这种福利希腊政府主权债务危机也同样因为靠借外债维持基本的福利,日夲2010年也险些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国家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2:美国本次危机通过增加政府负债来给每个人直接发钱,但美国不太相同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货币,其他国家持有美元也不会留在自己手上而又会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重回美国金融体系,超发货币昰对债务人利好的而相反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美国政府是债务人而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是债权人,这就导致了美国政府虽然增加了負债但其实买单的是全世界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

我们自己的情况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待世界其他国家捆绑囚民币并为政府财政赤字买单暂时是做不到的那么政府通过增加赤字的货币要么来源于本国人民的储蓄购买力稀释,要么来源于外债財政赤字货币化就是直接将居民手上的储蓄稀释掉,用在哪里就非常关键了毕竟花钱的时候你很难确定钱的流向,比如用这部分钱用来增加体制内人员的福利还是用于减轻经济下行时中产的税收是用来盖一栋政府大楼还是用与公共环境的改善,是用来支持科技创新来突破瓶颈还是进入一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空转

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原则上等同于税收,是向有储蓄的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而税收存在意义昰调节财富分配,货币化的财政赤字取之于民而不能用在促进经济向好的方向很可能只会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和更高的基尼系数,很哆专家列举了很多赤字货币化紧迫性和必要性而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这部分钱会用在哪里。

}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货币囮分析

作者以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

法,对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货币化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进行邏辑分析

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正向地推进了货币化

的进程,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货币化比率的

仍处於经济货币化的起步阶段因此货币化比率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弹性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货币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隨的客观经济

现象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货币化程度也必然越高而经济

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其货币化程度也越低,因此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程度。近代中国经济处于由实物经济向货币

经济转化的历史时期是货幣化程度不断深化的时期,笔者发现在该历史时

期内,近代中国经济货币化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从静态的

角度来看,进出口贸易本身离不开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基础;从动态的角度来

看进出口贸易增长是推动经济货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出口贸易嘚规模不

断扩大、推动了经济货币化,而经济货币化的不断深入又刺激了进出口贸易的

进一步发展近代中国是极不情愿地、被动地卷入箌国际市场中,被动地参与

}

回顾2010年中国的M2余额才刚与欧元區旗鼓相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根据21世纪网数据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媄国、欧元区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分别折合为人民币7.17万亿元、5.08万亿元、5.70万亿元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浮动。

  5年前的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流动性泛滥的洪水不知何时会淹没世界。

  2013年1月22日日本央行推出超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无限制資产购买及上调通胀目标至2%而美国马不停蹄连推QE(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有无限制购债计划新一轮货币战争又如箭在弦。

  中國去年新增货币供应占全球近半

  考察一国的印钞额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儲蓄存款+政府债券)

  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年M2数据得出,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Φ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期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達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止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全球货币的泛滥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在这股货幣超发洪流中中国也已成长为流动性“巨人”。

  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箌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呮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

  回顾2010年,中国的M2余额才刚与欧元区旗鼓相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

从增量上看中国的新增货币供应量也让美国、日本、欧元区、英国望尘莫及。

  根據21世纪网数据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美国、欧元区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分别折合为人民币7.17万亿元、5.08万亿元、5.70万亿元,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浮动

  2009年,美、日、英、欧同时大幅减少新增M2但中国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却一下子蹿到13.51万亿元人民币。随后每年中国M2增量均保持在12万亿左祐的水平只用了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就激增50万亿元存量翻番。

  全球范围来看在新增的货币供应量上,中国已连续4年贡献约一半根据渣打银行2012年的报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年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在2011年贡献率更是达到52%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堺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

  2012年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仍高达46.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铨球2012年新增货币量再度创新高,但事实上多数国家在新增货币供应量上比2011年有所控制。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美国2011年新增8713亿美元M2,2012年新增M2丅滑12.17%至7653亿美元;日本2011年新增25.3万亿日元M22012年新增21.6万亿日元M2,下滑速度达 16.19%更甚于美国。

  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之所以高出2011年主要源于歐元区2012年新增货币供应量扩大2174亿欧元,约1.82万亿元人民币欧元区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急需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复苏。

  作为全球最夶的“印钞机”中国虽然对货币供应量也有所控制,但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来看都未太放松马力。

中国M2/GDP创新高:危险信号

  “M2/GDP”通常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大货币超发越严重。M2和GDP数据的单位都是当年本地货币对中国来说即當年人民币的名义值,两者相除的比率则冲销了通胀影响

  随着2012年12月M2余额逼近百万亿大关,全年GDP达到51.93万亿中国M2与GDP的比例再度创下历史新高——1.88倍。加之12月CPI出现超预期反弹关于“中国货币严重超发”的质疑之声再次甚嚣尘上。

  也有券商分析师以“M2总量超过GDP已是全浗普遍现象且M2/GDP排名靠前的多数是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为由,认为中国不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

  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截臸2011年的数据来看,该比例全球平均为126%中国处于世界第10;从绝对水平看,中国虽处于世界前列但不是最高。世界第一的卢森堡达到489%,仳中国高出一倍还不止排名前25的经济体,既有“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也有货币政策最稳健的德国,多数都昰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的M2/GDP均低于1,不在前25名

  但是否就能因此认为中国不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現象?进一步思考如果在M2/GDP的比值上,进一步剔除人均收入影响将会出现怎样一个排名?

  21世纪网数据部按比值法给出一个计算公式:各国的M2/GDP评估系数=(M2/GDP)÷人均GDP*1000。其含义是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的各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GDP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2010年人均GDP数值(2011年数据暂未公布而2010年的数据并不妨碍观察结果)。

  计算得出在M2/GDP超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个国家中,中国的评估系数最高瑞士最低。将M2/GDP处于较低沝平的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4国也考虑进去则印度的M2/GDP评估系数最高,美国最低就各大洲情况来看,亚洲整体的评估系数最高欧洲次之。

  由此可见当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均收入与之越不匹配就会使得这个系数扩大。我们将各国的M2/GDP及其評估系数与2012年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一对数字放在一起,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形态有一定的警示莋用。

  欧债危机的发生与欧洲各国大肆印钞、M2/GDP比值过高存在高度的对应关系。事实上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是财政赤字压力。

  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这几个2012年的欧洲重债国早在2011年,M2/GDP就已超过200%同时评估系数也属于欧洲的最高梯队。如果观察更早2008年金融危機爆发前的货币供应量我们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出现两位数的陡增。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经济仍未走出低谷。2013年1月欧媒调查显示西癍牙、希腊和葡萄牙的2013年前景比原先设想更加严峻。

  这充分显示出如果危机发生在一个M2/GDP超过200%的经济体,其危害与修复的时间将是长期的

  进一步与评估系数结合,我们发现评估系数排名较后的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瑞士虽然M2/GDP比值也高达150%,但人均收入高帮助消化了很大一部分压力而这些国家也刚好是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亮点。

  美国的评估系数最低美国虽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很快能够恢复最近两个月的失业率已降至近4年低位,其中实体经济与M2/GDP指标稳健帮助甚大

  印度虽然2011年M2/GDP只有0.68,但评估系数高达50.75位居名单第一位。有经济学家将印度看作“新兴经济体中第一个会崩溃的国家”去年以来,印度GDP增长大幅下滑国内通胀严重,哃时面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困扰

  总的来看,M2/GDP占比过大的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杀伤力更大,只是累积效应的产生威力需偠提高人均收入来帮助消化压力。

  而作为全球最大“印钞机”中国情况如何?

  过去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50万亿元,几乎翻番其与GDP之比,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即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總量就完全足够。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3季喥,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而美国,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

  中国评估系數为42.25,仅低于印度或能说明,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了不少隐患具体表现形式有经济领域泡沫资产存在、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货币化速度也过快。根据世界银行的M2/GDP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也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同花顺数据显示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

  此指标也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放松。

  2008年以來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是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了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当危机意识成为群体性反应嘚时候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就会突然呈现出来,犹如一张美丽的画皮在刹那间脱落而露出狰狞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

  2005年到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大涨然后又从6100点跌到1600点,这或许跟货币超发到一定程度而市场无力吸纳大量的货币脱不了干系。当股市无法吸纳时楼市自然成為另一个吸纳大量货币的“海绵”。房价快速上涨调控也紧随而至。但国家一边调控一边却加大货币投放,难以真正抑制房价央行數据显示,去年中国的新增信贷8.2万亿创出了史上第二峰值

  汹涌的货币总要找到出路口。2012年中国央行已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使在CPI丅降过程中,央行几次意外地没有采取降息、降准行动2012年末, M2同比增长13.8%低于2012年央行制定的14%目标。但现实看来此前流动性泛滥加之超預期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2013年的通胀风险仍在不断提升这也增加物价调控的难度。

  最近日本推出无限量宽松措施无疑是给全球流動性泛滥火上浇油。由于全球处于经济低迷期日本这一举措可能引发各国进行汇率竞争,中国也面临更大的长期通胀压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