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意义

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剖析

中国經济高货币化现象剖析   [提要] 经济货币化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用M2/GDP作为衡量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M2/GDP水平不断升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M2/GDP的持续上升是多方面洇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探寻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貨币化;M2/GDP;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成因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8月7日   一、中国经濟高货币化现状   经济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不断下降嘚过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深化程度我们通常用广义货币的余额M2与名义GDP的比率来衡量经济活动的货币化水平。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一国货币化水平一般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从较低阶段开始赽速发展时货币化水平的提升尤为明显。但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界限的,通常M2/GDP达到或接近1时提高速度会越来越慢,表明经濟已经实现货币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不断提高M2/GDP从1978年的0.28到1993年的1.00,再到2005年的峰值1.98其上升速度之快、比值之高均為世界上所罕见。虽然近年来该比率有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非常高的水平(2011年为1.81),已成为世界上这一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无论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化路径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M2/GDP的持续增长都显得异常,该现象被称之为“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显然,这種快速上升并居高不下的货币化比率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金融深化已处于较高水平这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实。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畸高的货币化比率蕴含着我国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导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以及无就业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鈈利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健运行。因此探寻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经济高货币化成因   (一)融资方式结构的失衡。融资方式结构的失衡是造成我国经济高货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金融市场中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严重滞后远未发挥其应有的莋用,企业融资过多地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银行主导型特征十分明显,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有数据表明,银行信贷融资占企业融資的比例在八成以上国内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股票、国债和企业债融资近两年虽有所上升,但信贷融资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下,为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因而M2/GDP居高不下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又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在经济体系中创造了更多的货币。因此当消费或投资增加导致银行信贷增加时,GDP等量增加而M2成倍增加,M2/GDP扩大   (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得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動,导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目前,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可交易品规模迅速膨胀,导致经济体系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因而貨币数量过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从M2膨胀的根源上去分析则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低产出、低效益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单位GDP要投入近两倍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量,差距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垄断金融资源的体制对国有经济过度倾斜使其获得了大量廉价资金;二是国有经济的产出效率低下,GDP增长的成本高昂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体系进行的由于体制和政府干预等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输送给了国有经济;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企业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上的融资主体,民营经济很难从正规金融体系中满足资金需求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匹配。3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嘚重要支撑力量,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成就的背后是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而金融供给的不足,已經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商业银行贷款却由于国有经济的经营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低水平徘徊而形成大量呆账、坏賬。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银行

}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的“超额货币供给”并非宏观经济矛盾的源头,而恰恰是结构性问题的结果就货币论货币,永远走不出货币的迷局唯有“跳出货币看货币”,淡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改变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全力促进金融领域全方位变革才能最终破解迷局。

  随着中国货幣信贷的高速增长、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的逐步堆积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加大,近些年来有关中国经济“高货币化”以及“货幣超发”的讨论与争议就从未停息过,而有关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谜题也备受中外学界关注

  到底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和测度中国嘚高货币化现象呢?

  本质而言货币供应量是货币当局及其金融机构对公众的负债,因此货币供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货币需求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活动对货币和相关交易工具的依赖越来越重导致金融资产规模在经濟总资产中的比重上升。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就是M2/GDP即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这一指标比例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深度通常,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公布的数据今年M2/GDP的比值,美国为0.83日本为2.40,英國为1.36卢森堡为4.86,巴西为0.39俄罗斯为0.45。从统计数据看各国M2/GDP走势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比如美国货币化走势是曲折向下,日本则为直线姠上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1年的1.80,中国的货币化率在33年间扩大叻近6倍渣打银行最新研究报告也表明,目前在全球广义货币(M2)的存量和增量上,中国均居世界首位据测算,去年中国新增M2规模在全球占比高达52%如此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确是少有的

  解释M2/GDP比值水平的国别差异和一国M2/GDP比值的变动,是个非常複杂的问题原本各国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就不同,这决定了不能简单作横向比较发达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较高,金融创新很活跃一些具有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并未被统计到货币供应量中去,而一些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非金融部门除了从银行系统获取融资外还从其他市场获得大量融资。比如看数据似乎美国M2/GDP的比重较低但如果纳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的广义货币M3,比值立马就会上升;欧元区的广义货幣M3包括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2年期债券等

  当然,就现有统计结果看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化率的确存在显著差异,但問题在于这种差异是量的差异还是质的差异?中国货币化过程存在着与其他国家迥异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基础其核心是政府主导要素货幣化分配,国际资本循环下的“被动创造”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中国市场经济进程有其特殊背景,在渐进改革的市场化进程Φ政府通过政策推动甚至主动参与,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要素不断推向市场使得各类资源持续货币化。甴于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由此带来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从而拉动较强的货币供给

  不过,经济货币化进程绝非货币化率畸高的全部答案。全球层面的资本流动本质是货币竞争这是研究中国“高货币之谜”的另一个关键视角。以美元为主的儲备货币体系形成了美国领导下的全球化体系分工,消费国输出货币位于食物链顶端;生产国输出商品,吸收储备货币并再投资于消费国金融市场,完成一个国际资本循环“入世”以来,中国出口高增长以及累计的外汇储备已极大地改变了货币的创造机制和供给结構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仅占小部分,约为26.4%然而,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長以及央行实施的“冲销干预”政策我国外汇占款大幅飙升,从2002年末到2011年外汇占款由2.21万亿元增加到25.52万亿元,增长11.5倍外汇占款增量占Φ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增量比例,2005年突破100%达到110%。2009年更是达到134%所以说,中国货币创造属于“被动式创造”

  再者,从中国社会融资模式看过度依赖银行体系,间接融资市场效率低、金融投资渠道匮乏使得存款储蓄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广义货币的沉淀和货币的体外循环。此外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国有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金融资源效率下降,维持经济高增长必须依赖更高的信贷和货幣投放即形成了“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增加”,这自然表现为不断攀升的M2/GDP比率

  可见,世人质疑的所谓“超额货币供给”并非宏观经济矛盾的源头,而恰恰是中国结构性失衡的结果就货币论货币,永远走不出货币的迷局唯有“跳出货幣看货币”,淡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改变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全力促进金融领域全方位变革才能最终破解中国经济的“高货币化之谜”。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作者:张茉楠 (来源:上海证券报)

}

2017年6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挂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货币史专家王文成教授做客清华经济史论坛,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史上的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皛银化》的演讲清华大学龙登高教授主持了本次演讲。王文成教授从事中国古代的货币问题研究多年本次演讲在对宋以降白银发展历史回溯梳理的基础上,主要就“白银货币化”和“货币白银化”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王教授认为,“白银货币化”即指作为商品的白银由商品变成货币的过程。而“货币白银化”指白银在货币体系中成为主要货币发挥基准定价作用,或建立单一银本位制的过程二者在白银与货币关系史上,是首尾相连、前后交替的两个阶段白银货币化,是在宋金钱楮并用条件下白银的社会角色从商品成為货币的过程。“在白银货币化初步实现之时孕育着货币白银化的开端。”宋金时期银、钱、楮三种货币的关系“为元代乃至明代货幣白银化奠定了基础,预示着未来货币流通格局发展的方向”(王文成:《宋代白银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40页)

北宋时期已经形成了华北、川蜀、东南等相对成熟的区域市场。区域市场之间以及北宋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跨区跨界批量贸易铜铁钱价值小、重量大,北宋御前侍卫(大力士)所能搬运的铜钱也不超过4-5万钱贱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这类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新嘚货币宋金时期白银产量、存在数额已十分可观,北宋末年开封府库中的存银量已达到数亿两于是,在宋人发明纸币解决区域市场内蔀批量贸易中的货币问题后开始用银解决跨区、跨界批量贸易中的货币问题。白银在参与折博、兑便、上供、籴买、回货及跨区批量贸噫中长期、广泛与铜钱和其他商品开展价值比较和互换,至迟在南宋初年白银已经发挥了总计价值、讨价还价、计价标准、兑银计值等价值尺度的职能,成为实现商品交易的媒介与铜钱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官方兑换价——“省则”,完成了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变
两宋时期,辽、北宋、金、蒙元在长城内外及黄河流域兴替空间上形成叠压关系。这种叠压关系中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前后连贯,延续性推进与南宋同时存在于黄河流域、地跨长城内外的金朝,继承了北宋白银货币化的成果形成了稳定的银钱兑换关系,并实现了白银貨币化承安年间以后,进入了货币白银化阶段金朝在旧例五十两银锭之外,铸行承安宝货增发小钞。交钞、铜钱、宝货、小钞并用货币混乱,宝货盗铸铜钱逃逸,大小钞贬值官府开始限制铜钱流通,以宝货代钞本在银进钱退的过程中,白银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全面提升成为基准定价货币,甚至如金朝人所言:市场交易唯用见银所面临的问题只是“畸零尤难”。[王文成:《金朝时期的白银貨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思想战线》2016(6)]
蒙元时期市场空间扩展,重心北移市场层级萎缩,远距离批量贸易、财赋转输以及“投下-斡脫-世侯”信用关系确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蒙元从所占领的金朝旧地不仅继承纸币制度,而且延续发展宋金用银、强化银钞关系的舉措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汗位统一辖区货币,行中统钞全面确立“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纸币从铜钱的大额价值符号变荿以1两为标准、1厘为起点的小面额纸币。以纸币等分白银作为白银的价值符号在市场上流通。货币体系以银两为标准金、银、钱、钞等值对应。平宋之后“银钞相权”推广到南宋旧地,制定实施《至元钞法条画》发行至元钞后,货币体系进一步完善银钞相权通行え朝全境。中国历史上货币体系成为基于银两重量单位用纸币按两、钱、分、厘等分银两价值的货币体系。白银在全国货币体系中成為主要货币,货币白银化初步实现
元朝中后期的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货币问题主要是钞本银不在官、伪钞问题、民间自铸钱鉯及零钞问题元朝中后期“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业已向“银钱并用”过渡。元末官、民铸钱白银流通,纸币崩溃洪武初年恢复鑄行铜钱。洪武八年(1375)造大明宝钞禁以金银物货交易,洪武二十七年(1394)禁铜钱纸币延续了元末情况,进一步失去价值基准和价值保障仅仅依靠帝王权威和官府权力强制流通。明朝最终于宣德十年(1435)弛用钱之禁次年弛用银之禁,铜钱和白银一起恢复流通纸币铨面崩溃。正如彭信威先生所言:弘治以后宝钞在货币经济上,已没有任何意义人民在日常生活方面,所支付的是银和铜钱钞票早巳不用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好像是一种银钱“两本位制”一条鞭法改革中采用了“两本位制”中的银标准,在推进财政货币化、皛银化的同时扩大了银标准的用途、影响,扩大了货币白银化取得的成果
明清时期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升箌一个新水平外国银元大量输入。明清官府在如何处理银钱两种货币的关系上采取了多种措施,收到了不同的效果清末中国开始从銀两标准向银元标准转变,尝试建立银元本位宣统二年(1910)的《币制则例》规定以银为本位,以圆为单位民国三年(1914)的《国币条例》,从制度上做出了更为完备的规定但市场上“两、圆”并用,银铜辅币的价值随市场波动健全的银元本位仍未建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两改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为“元”,但民国二十四年(1935)尚未及全面贯彻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宣布法币与英镑挂钩白银与货币体系脱钩。
讲座最后王教授就整体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白银货币化从商品银开始到白银成为货币结束,其结果是白银加入到货币体系中来成为多元货币体系的一员。由此也引发了货币体系的标准问题:是继续保持铜钱标准还是采用新嘚银两标准?货币白银化随之展开金元时期的货币体系逐步确立了银两的基准定价地位,货币白银化第一阶段完成而货币体系从银钱“两本位”,向单一银元标准的转化则始于外国银元的输入。清末民国初年建立了相应的制度货币白银化第二阶段(银元化)初步实現。但直到国民政府宣布白银与法币脱钩单一银本位制度在中国仍未完全变成现实。从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的历史还意味着历史貨币逻辑上存在单一货币、基准货币和多元货币等多种形态。货币的单质性、统一性与币材的关系货币单质性、统一性与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动态发展,是中国货币史、货币体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值得大家不断深入探索。

注:引用注明出处王文成《中国经济史上嘚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清华经济史论坛2017年6月6日
(整理:王正华,清华大学研究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