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上市企业在研究新冠特效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医疗救治工作中不断研究探索有效治疗手段,着手开展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有多种药物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VV116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制的一种可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另外一间实验室内,科研人员们正在研究的是另一种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FB2001。除此以外,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普克鲁胺”,在巴西从2020年9月起相继开启了三项临床试验。

相关抗新冠病毒药物概念上市公司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医疗救治工作中不断研究探索有效治疗手段,着手开展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有多种药物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VV116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制的一种可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另外一间实验室内,科研人员们正在研究的是另一种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FB2001。除此以外,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普克鲁胺”,在巴西从2020年9月起相继开启了三项临床试验。

相关抗新冠病毒药物概念上市公司有:

()君实生物:宣布与旺山旺水合作开发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全文字数:2711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全球及中国新冠疫苗市场研究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上药三维生物联合康希诺生物向上海上药康希诺制药有限公司增资近11亿

2021年5月17日晚间,根据港股康希诺生物-B发布公告,该公司和上药三维生物分别向上药康希诺增资5.55亿元5.49亿元,上药康希诺的注册资本将从1亿元增加至12.05亿元

自2020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北京所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后,截至2021年5月25日,已有6支中国新冠疫苗陆续获批上市,分别来自国药集团(北京所、武汉所)、科兴生物、康希诺生物、智飞生物及康泰生物。为及时供应疫苗,中国疫苗企业通过扩建生产车间、与其他药企合作提高罐装能力等方式提高产量,扩产能后各企业总产能将超过50亿剂,占全球总产能约50%。

同时,中国疫苗出口全球多个国家以解决没有疫苗研发技术国家疫苗不可及问题及疫苗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印尼、匈牙利、巴西、塞尔维亚等国家与国药集团签订订单;菲律宾、巴西、智利、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与科兴签订订单;墨西哥与康希诺生物签订订单。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始终没有标准的特效药,接种新冠疫苗成为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根据历史经验,可将传染病疫情概括为四个阶段:起始期、扩散期、爆发期以及稳定期。截至2021年5月2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166,426,136人,中国累计确诊105,972人。中国已经处于新冠疫情的稳定阶段,仅部分地区偶有确诊病例。国际方面,部分国家及地区新冠疫情反复,但至今没有看到明显拐点。印度疫情爆发,海外确诊人数不断攀升,部分国家的持续二次爆发。

历史上传染病爆发时,人们主要通过治疗、病毒自我消亡或研制疫苗来控制传染病的发展。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始终没有标准的特效药,治愈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医疗手段辅助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跑赢病毒繁殖速度。现阶段,接种新冠疫苗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新冠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以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为主

全球候选新冠疫苗280支,进入临床期的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临床数量相对较多,分别是34支30支,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分别为17支和16支,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最少,仅有两支。

基于已获批上市的疫苗,五家拥有获批上市新冠疫苗的中国疫苗企业中有三家(四只疫苗)选择灭活疫苗,其制备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大批量生产。而国外疫苗企业更青睐腺病毒载体研发路径及核酸疫苗中的mRNA路径。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研发过程漫长,仅有两支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新冠病毒有易传染、易变异且治愈困难的特点,根据历史经验,接种疫苗使全球各地区达到群体免疫是消灭新冠病毒有效方法

世界各地的权威组织针对新冠肺炎的基本传染系数R0值众说纷纭,考虑用于达到群体免疫计算的合理性,选用武汉在1月23日启动应急响应之前的①R0=3.15;②达到群体免疫需要(1-1/R0)=68.25%;③考虑疫苗有效性,以及每个药企的生产能力 =84.65%;④达到群体免疫需要人群达到接种疫苗百分比: (1-1/R0)/有效性=80.6%;⑤忽略供应及重复接种问题,平均每人大约需要接种2剂,得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达到群体免疫分别需要61.5亿剂、12.1亿剂、8.9亿剂、7亿剂、20.7亿剂和0.7亿剂。

全球接种新冠疫苗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每百人接种剂量最多的是英国,欧洲地区整体接种情况优于全球其他全地区

截至2021年5月21日,全球新冠疫苗累计接种量为15.9亿剂,每百人接种剂量20.41%,远低于达到群体免疫所需注射人群百分比;中国是全球累计接种量最多的国家,达4.8亿剂,每百人接种剂量31.23%,距离群体免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百人接种剂量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达85.23%,其次是美国82.91%,虽接种速度不及中国,但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目前是距离群体免疫最近的国家。

全球群体免疫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新冠疫苗倾向于经济能力较强的国家;(2)产能有限阻碍群体免疫的速度;(3)新冠疫苗对未来的变异毒株是否能持续有效

疫苗分配问题:WHO组织了COVAX计划 ,旨在加快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并确保每个国家都能公平地获得新冠疫苗,早日实现群体免疫。对此,美国政府声明支持取消对新冠疫苗知识产权的保护,意在倒逼疫苗企业面对全球舆论和道德压力。

病毒变异问题:世界多地出现新冠变异毒株,尽管有临床数据显示新冠疫苗对大多数变异毒株能够有效防护,但病毒变异问题还是让群众对新冠疫苗的保护性产生疑虑。

产能问题:疫苗产能问题涉及原材料供应链、生产车间、罐装技术以及冷链运输等方面。中国工业部利用工业体系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应急调动能力,建立了物料的上下游产业链,保障疫苗生产的供应链。在生产罐装方面,国药集团加紧建厂,北京所、武汉所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5月封顶;智飞生物与碧迪医疗合作提高灌装能力以扩大产能。

深度见解:全球新冠疫苗倾向于经济能力较强的国家,中国新冠疫苗国际化改善全球疫苗分配问题

新冠疫苗接种数量前10国家占全球GDP61.1%,超过75%的疫苗接种发生在占全球生产总值超过60%的10个国家,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超过其人口需求的疫苗数量而没有动作,“恶意囤积”加剧全球疫苗严重分配不均,超60个欠发达国家2021年可能不会接种疫苗。

中国加入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中国新冠疫苗生产企业与多个发展中国家达成合作,已向43个国家出口新冠疫苗,其中康希诺已与墨西哥签下3,500万剂订单;科兴已与菲律宾签下2,500万剂订单,与巴西、智利分别签下6,000万剂的订单,与印尼签下4,000万剂散装疫苗订单等;国药已与印尼签下6,000万剂的订单等。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新冠疫苗生产厂商,头豹建议重点关注科兴生物[SVA.O]、康希诺生物[688185.SH,6185.HK]、智飞生物[30012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慢阻肺的特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