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课本为什么改成“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因此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农民交租交息,另一方面,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这样的政策主要是为了(       )

A、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

B、彻底解决封建剥削制度和土地问题

C、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提高农民抗日的积极性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边,因此正确选项为C选项。

选项AD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选项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不同土地政策。

1、土地政策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毛泽东制定土地纲领《兴国土地法》:“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背景: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自己的土地,中共正值扩大影响力,争取民众支持的阶段,因此实行土地政策有其必要性。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任务。

3、影响: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中共赢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1、内容: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措施。

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农村政策,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暂时搁置,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水平。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需动员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地主阶级的支持。

3、影响:减轻农民的压力,增强了他们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也团结了地主阶级。

1、内容:恢复没收地主土地的措施,制定完整的土地改革方案,有步骤地消灭剥削阶级。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暂时搁置,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水平。

2、背景:抗战胜利后农民要求分发土地;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进攻,需巩固后方。

3、影响: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中,为胜利奠定基础。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原因分析战争,抗日,帮助,减租减息,土地政,土地政策,抗日战争的,土地政策的,政策的,土地问题的

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建地租的三种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