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缺少成本票,做税务筹划的的吗?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2017年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这无疑将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更有利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但是,创业者除了可以享受税收政策福利,还可以通过税务筹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也就是“合理避税”。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合理避税并不是偷税漏税,它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减轻税收压力,避免因为税务知识的盲点,而导致企业多缴税或被税务局罚款。所以,企业有必要了解合理避税的基本知识。

一、3种常见的根据政策来避税的方法:

1、目前北京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如下:

(1)每月开票金额不超3万,免收增值税及附加税(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2)每月开票金额不超10万,免收教育费及地方教育费附加(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3)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含3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举例:小型微利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如果当月下旬已经开出近3万的发票,还有一笔即将到账的收入,则尽量别在当月确认收入,这样可以减少增值税的缴纳。

2、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如下:

1)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150%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2)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少缴10%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利润的15%缴纳。(非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这两项规定,到底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减轻多少税负,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

假如,某高新技术企业的净利润为200万,研发费用为100万。

按照优惠政策的规定,企业的研发费用可按照150%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那么,该企业就可以扣除150万,只需对剩下的50万按照15%的税率进行缴税,即高新技术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额为7.5万。

而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申请研发费用税前减免优惠的难度大,因为税务局的甄别条件比较严格,即使申请成功,也要按照25%对减免后的利润进行征税,需要缴纳1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所以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申请为高新技术企业,轻松享受政策福利。

另外根据两会消息,政府将会加大力度,于年底前,有望实现加计扣除高达75%的税收优惠,即企业可以按照175%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所以,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申请为高新技术企业,关于申请攻略,大家可以查看这篇文章“两会释放利好信号,大家都跑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了! ”。

3、年终奖缴税的优惠政策如下:

年终奖的准确叫法是“全年一次性奖金”, 年终奖个税计税方法是一种比较优惠的算法,是全年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计算合适税率的税收优惠。

年终奖是对企业员工们一年来工作业绩的肯定。“年末双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终奖发放形式之一,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外企普遍会使用这种方法。

例如:年底了,小李得到了2万元(月薪大于等于3500元)的年终奖,20000÷12≈1667,其得数1667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那么小李需要缴纳的年终奖个税应纳税额为:25=1895(元)。

而如果不以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小李将为这2万元缴纳的个税额为: ()*25%-。

企业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负,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3)由于个人所得税的法定纳税主体是个人,企业为员工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不能税前扣除,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企业应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容易忽视而导致多缴税的情况

1、没有生意也要进行零申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营业执照批下来后,企业每个月都必须向税务局申报企业的经营情况。不管有没有赚钱,也不管有没有生意,每个月都要根据运营情况做账然后根据账本向税务局做税务的申报。现在小规模企业一个季度的开票量不达九万元的话,可以进行零申报。零申报办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如果不办理,企业将会面临2000元的罚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零申报,可能会被税务机关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如有不实情况,将会被税务机关依法查处。

2、增值税税率只与行业有关,与进项税的税率无关

关于这一点,举个例子: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的税率是13%。即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某销售图书的公司,也符合一般纳税人的条件,但他拿到的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在进行缴税时,还能继续适用13%的税率吗?(即缴税时,按13%的税率抵扣17%的税率)。

答案是肯定的,该公司仍然适用于13%的税率,因为行业性质决定了增值税税率,与进项税的税率是多少无关。

3、合同作废也要记得纳税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然要与外界签订合同,如果中间发生意外,双方废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税缴纳义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是否要缴纳印花税,应该看合同的签订与否。也就是,只要双方签订了应税合同,那么就应该在合同签订后申报缴纳印花税,而与该合同的过后作废、是否履行无关。

4、不拿发票就要多缴税

税务机关实施“以票控税”,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凭证,否则不能税前列支。能够取得合法凭证(发票)成了企业节税的重要方法。

然而有些人不以为意,当对方以优惠为名,诱导企业不开发票时,有些企业就会同意,这样做其实是吃亏的,举个例子:

某公司购买1000元的办公用品,如果不开发票只需付900元,而如果开发票则需付1000元,表面看起来,不要就可以为企业节省100元。

然而现实是:如果多付100元,企业的所得税就可以少缴330元;而如果少付100元,企业的所得税就要多缴330元。拿不拿发票的区别一看就明白了。所以,企业人员一定要记住:不拿发票就会多缴税。

三、创业者不可不知的 5个节税技巧

1、将个人专利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如果企业老板或员工个人拥有专利,并将其提供给公司使用,公司在对待个人的专利时,可以为其合理估价,并以有价入股的形式纳入公司使用,并签订正式的合同。这样一来,专利就会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可以采用合理摊销的方式,将其计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2、合理提高员工福利,计入成本,摊销利润

中小企业主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例如: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基金(如: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增加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这些费用都可以列入企业的成本,从而摊销企业利润,减少税负。

3、混合销售要依法而签,分别计税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就是混合销售。这里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必须是同一项销售行为,二是必须要涉及服务和货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税务筹划点。

例如,对于一家生产设备并提供安装服务的商家来说,肯定想要做低材料价格、做高安装服务价格,让本来该征收17%材料增值税销售额变成了征收11%的建筑服 务销售额,以此降低增值税负担,提升税后收入。但是对于购买方来说,则更希望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税,以此来提高报销额,也就是希望对方按照17%的税率纳 税,所以如何开票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各家会计要认清这一点,避免在税务往来中,被对方的筹划,导致自家多缴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依法签订,分别计税,公平 合理。

4、发票丢失,及时补救,仍能报销和入账

我国实行以票控税,因为涉及到税收,如果发票丢失想要重开一张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没有了发票就不能凭票报销和公司入账,该怎么办呢?

丢失发票不用慌张,你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进行补救:

发票丢了,重开不太可能,因为涉及税收。但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第二种: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5、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不能混杂在一起,要划分清楚

例如,有些公司出资购买了房屋、汽车,却将权利人写成了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而且该笔资金也没有在账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这样做合理吗?

首先,这是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费用相混杂的事例。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要在账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

以上便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合理避税的方法,如果您有疑问,或者还有其他的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关于我们:快法务是一站式创业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公司注册、财税记账、商标知产、人事社保、专业法律等早期创业公司需要的泛法律服务。添加微信:快法务。

}

到目前为止,基本很多企业都会有成本票缺失的问题,这时大多数企业没办法避免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通过税务筹划来解决企业的这项问题。同时还有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成本不足,导致利润虚高,从而造成申报时企业所得税高,也就增加了企业的整体税负。而且有些企业会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进行买卖发票, 这对企业来说就是逃税避税了,涉税风险是相当大的。

也有人会质疑真的有合理合法的方法,来解决企业成本进项的问题吗?其实是有的,只是说企业没找到正确的方法,下面简单说一下到底怎样解决成本进项的问题算合理的。

对于我国的一些高科技技术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来合理减轻企业的税负,比如申请双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是可以减至15%征收的,还有一些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来为企业减轻税负。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地方性的产业政策,大多地方政策都是当地政府为了促进经济而出台的政策,企业一定要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做到三流合一通过总部经济招商模式注册企业,是不需要企业实体入驻的,经营模式和地址也不需要改变,也可以不改变企业目前的经营地址,这样就可以享受当地的产业政策。

就目前经济而言,西北地区属于经济开发区,有很多当地政府都出台了产业政策,所以企业只需要把子公司或是分公司注册在合适的地区,就可以获得当地的产业政策扶持了。

以下为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

增值税:扶持企业70%-90%的地方财政持有比例,鼓励企业按月缴纳税收,扶持奖励也会逐月发放。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扶持70% ~ 90%的地方财政持有比例,同样的按月缴纳,次月扶持。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当地财政持有50%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保留40%。

通过这种模式,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企业因成本票缺失而造成的税负大的问题,能做到合规合理的减轻企业税负,所以企业的税务筹划一定要是适合企业自身的,不可盲目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可以说企业最怕的就是缺进项票了,因为缺进项票意味着很高的税负成本!缺乏进项票,又不想全额缴税?那么企业有哪些税筹方法可以解决?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公司会缺乏进项?

企业在采购中会遇到小规模商家:不开票,但是价格便宜!很多老板也觉得省一分钱就是一分钱,甚至选择转私人账户,这样就不用交税了。

温馨提示:没有开票虽然价格低,但后果是没有进项,无力抵扣,导致利润虚高,多缴税款!而现在的税银联网,很容易就被查到了,到时候你省下来多少就要补进去多少,甚至更加得不偿失!

(1) 对供应商评价不足:上游供应商大多小规模纳税人,不太愿意开票;

(2)业务流程梳理不当:进项票的来源比较广泛,包括材料购置费、员工差旅费、服务费、交通或设备购置费等,需要按分类类别以查看哪个环节缺少 进项票;

(3)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材料采购等大额费用,没有合理的价格,或者没有要求报销必须有票;

(4)特殊情况没做特殊处理:如无法取得客户预付款的发票。如果没有特殊处理,是无法获得进项票的。

二、企业缺进项票如何处理?

1、改变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税率

(1)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最初提供租赁交通工具,则有形动产税率的租赁率为13%。如果加司机变成汽车+司机模型,变成交通服务,税率是9%!

(2)另外,仓库租赁适用税率9%。如果仓库用于代客户存放货物,属于提供仓储服务,适用税率为6%。

(3)会议场地租赁可转变为会展服务,货物运输可转变为安保服务。

增值税计税方法包括 一般计税 方法和简单的计税 方法。当进项税额可以为抵扣的数量较少时,在一般的情况下,更加节税的方法是简易计税。

对于建筑服务行业,一般纳税人以承包形式提供的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为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可选简单计税为老旧建筑项目提供施工服务的方法,比例为征收3%。

3、用个人独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进项发票欠缺的处理方式,多为专业的税务筹划。如果你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千万不要随便操作,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税务的风险。建议企业决策后行动,先咨询,准备后再行动,或交给第三方机构协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行业容易缺成本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