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传奇对安多拉比谁刀害怎么画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46年,蒋某人悍然发动对内战争。在随后一次最高军事会议中,蒋某人更是定下了“三个月击溃关内主力,六个月解决东北问题”的决策。

(一)蒋某人“三个月结束战争”的自信从何而来?

蒋某人想消灭我军的企图由来已久,曾经对我苏区组织过多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失利后,但在1934年第五次“围剿”中,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走上了长征路。对长征中仅剩的3万多中央红军,蒋军沿途围追堵截。1936年,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胜利达到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蒋军热衷“围剿”,却始终难有作为,故很多高级将领没有了信心,也不认同。就连蒋氏的心腹爱将陈诚,在西安事变前也发牢骚说:“这么多年的剿匪有什么效果?匪越剿越多!”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浙江丽水人,陆军一级上将,蒋氏心腹,有“小委员长”之称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军虽然总兵力达到430万,正规军有200万,但此时我军人数也已经达到127万。剔除地区驻防使用的兵力,蒋军能够用于进攻我军的兵力只有160万。这样的比例,蒋某人为什么有自信叫嚣三个月内消灭对方呢?

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之一,是蒋某人的次子纬国曾向他的父亲提出,要建立德军装甲师那样的机械化部队,在内战战场上实施“闪电战”。

蒋某人及其长子经国(左)、次子纬国(右)

纬国分析认为,“日军侵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标”,所以建议其父,“必须要用速战速决的方式”。

(二)原搬德军编制,成立快速纵队

与在苏联留学的哥哥经国不同,纬国去的是德国。他1936年随蒋百里访问德国后,一直留在德国,直到1939年才回国。在德国的3年里,他于1937年加入德军,并就读于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参加了“闪击波兰”战争,作为亲身参与者,他对德军的机械化作战极为崇拜。所以回国后,就向父亲提出要学习德军,将装甲装备集中使用,组建快速机械化部队。

身着纳粹军服的纬国(左),在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毕业时与班主任(右)合影

1946年9月,蒋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在徐州成立。这支部队的编制几乎完全效仿了二战时期德军国防军装甲师的编制。德装甲师下辖2个步兵团、1个装甲团、1个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1个辎重队、1个侦察营以及1个防空营、1个反坦克营。第一快速纵队编有1个步兵旅、1个战车营、1个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1个汽车团。

德国使用“闪电战” ,27天征服波兰,1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对比编制表,两者均有炮兵团、工兵营和通信营。德装甲师的步兵团和侦察营在第一快速纵队中就是步兵旅,辎重队则是汽车团。考虑到我军没有空军和坦克,第一快速纵队取消了防空营和反坦克营。由于蒋军掌握的坦克数量并不多,第一快速纵队只编有1个战车营。

虽然第一快速纵队只编有1个战车营,但是45辆坦克已经是他们所拥有坦克总数的五分之一。并且,第一快速纵队编配的坦克以M3A3“斯图亚特”为主,这种轻型坦克比蒋军从日军手中接收的97式、89式坦克要强,与M4A4“谢尔曼”中型坦克相比,则更加适合与我军作战。

纬国和一名士兵准备进入M3A3坦克

M4A4坦克相比M3A3坦克来说,优势有两点。一是正面和侧面装甲从44mm提升到63mm,但是由于我军几乎没有重火器,所以这种优势几乎为零。二是主炮口径更大。M4A4主炮是75mm加农炮,M3A3主炮是37毫米加农炮。M4A4配有大口径火炮是为了对付坦克,但我军没有坦克,所以这个优势也可以忽略不计。

反观M3A3,它相比M4A4,在火力上虽然主炮口径小,但是配有的7.62mm机枪却同样有3挺,打步兵的效用没有降低。此外M3A3坦克战斗全重15吨,最高时速50千米,这比起战斗全重30多吨,最高时速38千米的M4A4坦克来说,更加适合与我军展开越野作战。

M3A3展览图,1处为高射机枪,2处为并列机枪,3处为前置机枪

(三)我军打坦克传奇战法:“挖眼”,泥巴糊坦克瞭望镜;“揪耳”,扯掉坦克天线

第一快速纵队除了编配的坦克是最精良的美式坦克外,步兵所使用的枪支、炮兵所使用的榴弹炮,甚至连运输的汽车都是一水的美式装备。可以说,第一快速纵队比起整编74师这样的“王牌师”,装备还要先进。而且,第一快速纵队的战车营和炮兵团都是从原来驻印远征军中抽调的,在入缅作战中与日军有过多次较量,不仅与我军作战没有心理阴影,而且士气很高。但就是这么一支装备精良、能征善战的军队,却在成立不到半年,即被我军在鲁南战场歼灭。

驻印远征军坦克部队行军照

1947年1月2日至1月20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集中27个团的兵力在山东南部的驿县和枣庄等地,围歼国民党整编第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歼敌5.3万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野炮、山炮89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轻重机枪不计其数。

虽然在战役层面,我军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整编第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但是在战斗层面,如何摆平这些“铁疙瘩”,却着实让我军战士煞费苦心。

过去,我军战士虽然练习过如何打坦克,但一来练习得比较少,二来针对的都是日本老式战车,所以鲁南战役面对美式坦克,一度毫无办法。

日本老式战车虽然也是“铁疙瘩”,但履带容易被炸坏。而美式坦克相比日本老式战车,防护能力更强,履带被手榴弹炸到也能毫发无伤。于是在鲁南战场上,步兵肉搏坦克的战争奇观出现了。为了对付这些美式坦克,我军战士创造了“挖眼揪耳”这样的经典战法。

日本89式小坦克,装甲薄,火力弱

我军围着缴获来的日式坦克,研究坦克的打法

挖眼”,就是用泥巴糊住坦克的瞭望镜。一名叫李耀清的步兵班长,眼看在坦克下面没有办法解决坦克,就抓了一把泥攀上坦克顶部,用这把泥将坦克的瞭望镜糊住。由于无法观察周围地形,坦克里的蒋军士兵就想打开舱盖,将李耀清解决,并去除瞭望镜前的泥巴。结果刚打开舱盖,李耀清一颗手榴弹就扔了下去,将这辆坦克报废。

苏联记者拍摄的我军战士追击坦克照片

揪耳”,就是扯掉坦克的天线。同样也是一名班长,叫张学安。他爬到坦克顶部后,到处找缝隙,想用手榴弹把坦克炸掉,但是没有找到。可是就在他东找西找的过程中,居然意外的把坦克上的天线给拔掉了。在坦克舱里的蒋军为检查天线故障,贸然打开了舱盖,张学安机智地用腿卡住舱盖,并用手榴弹成功威胁蒋军投降,俘虏了这辆坦克。

(四)画虎不成反类犬,蒋军“快速纵队”四大败因

蒋氏父子学习德军,想用“闪电战”消灭我军的美梦,终究化为泡影。其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坦克数量太少。德国闪击波兰,横扫整个欧洲依靠的不仅仅是坦克,而是大量的坦克。德国装甲师一个师最少也有150-200辆坦克,但是蒋军当时所有坦克加起来才只有224辆。想依靠坦克数量如此少的3个快速纵队就横扫我军,实在过于夸大坦克的作用。

第二,战法水土不服。“闪击战”能够横扫欧洲战场,是因为德国的对手都是只会打阵地战、大兵团会战的欧洲诸国。但是蒋军使用“闪电战”,对手却是深谙游击战的我军。从1946年12月11日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进犯我山东解放区开始,到12月20日该部先头部队也才进至卞庄、向城一带。“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成为对付“闪电战”的不二法宝。

第三,将领不得其要。德军使用机械化部队实施闪击作战的精髓,是将装甲部队在进攻中集中使用,组成坚不可挡的“铁拳”。但是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却在占领一部分解放区后,为了提升局部地区的防御能力,将坦克营分散配属给下属部队。结果当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被我军围歼时,坦克营无法集中足够的优势兵力实施反扑或者突围。

第四,天公不作美。战役中,鲁南地区正值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汽车和牵引火炮在突围过程中不是深陷泥沼“趴窝”,就是在泥地里“蜗牛”慢爬。正是因为坦克跑不快,所以我军战士才能攀上坦克“挖眼揪耳”。正如陈毅战后所做的《鲁南大捷》一诗所描述的那样: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鲁南战役后,陈毅(左二)站在缴获的坦克上赋诗《鲁南大捷》

当然,这些只是导致蒋氏父子“闪电战”美梦泡汤的直接原因。更主要的是,我军是正义之师,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蒋军纪败坏,不得人心;蒋军将领指挥不利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蒋军无论用什么武器,都永远战胜不了我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坦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