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2期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院 发布时间: | | 字号:TT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鲜明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决议》在“十个明确”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决议》在“十个坚持”中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重要论断再次充分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力推进美丽新宁夏建设,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为重要遵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引向深入,书写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宁夏篇章。

  促进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新要求,面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使命,宁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战略支撑。着眼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强区行动。加强科技力量建设,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形成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生态,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二是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主攻方向。聚焦特色农业、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提质发展高效种养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宁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三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根本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眼“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外贸外资质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促进山川发展更加协调

  拓展共同富裕空间领域

  随着宁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南部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中南部9县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这些地区仍然是宁夏区域发展的短板。对此,必须把握区域发展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不断缩小山川差距中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一是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容量、开放发展潜力,推动相关区域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北部地区要坚持绿色发展、率先发展,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优势区和全区经济增长动力源;中部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修复固本,努力打造生态保育和旱作节水示范区;南部地区要坚持涵水养水、增加绿量,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二是继续支持重点帮扶地区发展。对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红寺堡区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盐池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4个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差异化的帮扶支持,推动闽宁协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不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加大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进脱贫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实施“快递进村”、电网建设和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促进群众致富更可持续

  扩大共同富裕群体规模

  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虽然宁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但还有一些群众刚刚摆脱绝对贫困、还处在易返贫的边缘状态。在广大城乡,还有一些群体收入水平低、相对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这种状况,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增强其可持续的致富能力,推动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口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汇聚到实现共同富裕的行列。一是更加注重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群众致富的根本途径,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优化教育结构与提升就业质量、增强创业能力有效衔接,为群众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二是更加注重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和再分配机制,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人的发展更为全面

  彰显共同富裕价值取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所在,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更加协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多元需要。一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在大力促进消费升级中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分享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二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三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促进社会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为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五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四区建设”,加快构建“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执笔人:刘雨,系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院

【来源】:共产党人22期

}

实现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立足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所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为未来社会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也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随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劳动年龄人口保持在9亿人左右。我国产业基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科技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善的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进而到2035年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共同富裕目标,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脱离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

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高质量的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做好了,才能更公平地分配,才能对分配作更好的制度安排。着眼于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首先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发展生产力,重要的是要有配套的生产关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其根本在于通过构建合理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少数人的富足不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为按劳分配和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财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没有变”的重要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新的征程上,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作者:许宝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共同富裕论文15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