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强国之路和中国梦是什么?

强国之路如何行 筑梦天下如何为

30年,无疑让它成为经济领域的强国,也仅仅是“经济强国”,还称不上真正的“世界强国”。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强国,它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军事、科技力量的强大,也就成为我们值得去探究的问题。我选择“强国之路”作为论文的方向,也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中国梦”这个宏大的命题,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涉及到世界的命运和走向。它的命题所涉及之广、之深,是其它命题的层次和方向所难以比拟的,也就更难以把握。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个人素质、社会制度、历史因素、军事科技、国际环境几个 方面去分析问题,从而把握问题主要方向。

关键词:个人、社会、历史、科技、国际

1.强国之路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孤独的人组成家,组成城,组成国,成为社会与世界。我们与国家的关系就好像细胞与人体、星球和宇宙的关系。无数的血脉、无数的引力编织成看不见的大网,成为一个有所同、有不同的存在。而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共同的命运。

通常我们把国家看作一个巨大的金字塔,那么无疑,国家里的每一个个体就构成这座塔的根基。而根基的好坏,则成就这座塔未来的质与量。我们个人的素质的好坏也将成为九州浩土强国之路的根基,人民好则国家好,人民强则国家强。

以前文的细胞和人体的关系来说,我们这些青年人,就是国家这个巨大人体里的新鲜血液。在这里我们先不必再去纠结这句话所表达的关系,就说说最近吧!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先进的、进步的青年们,不是更加自信了?走出国门的脊梁不是挺得更直了?外交官们对外发言的底气不是也更足了?中国的强大自我们每个人而始,源于我们 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从而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你我齐心同协力,铸就梦想新时代!

这就是强国之路的纯粹源头—“人文精神”。

2.社会制度为强国之路指明方向

有人的地方才有社会,有文明的地方才能形成社会,国家强大的前提就是存在强大的社会文明。如果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机器,那么制度就是它快速运行的零部件。完善的的社会制度可以为社会文明和国家强大提供保障,保证其运行规范、稳定。

但不同社会制度也需要适应不同的社会状况,不同的社会状况造就不同的社会制度。就算是当下先进的社会主义也没有它特别固定的形式,而是要根据事实进行改变,能够改变的社会制度才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就像邓小平所言:“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个制度先进不先进,要看它能不能用,并且能不能用得好。当下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根据这样的理念“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无疑!效果相当显著。经济腾飞、高楼林立、四通八达、军舰护海、航空升天、人民自信就是当下最显著的成果。上至庙堂之国策宏论,下至平民之街谈巷议。

九州华夏新浩土,从龙敢为天下先!

成为当下中国和中国人新的面貌。

这既是强国之路的坚定方向—“社会制度”

3.漫长深刻的历史记忆是强国之路的深厚底蕴

良好的社会状况建立在稳定的社会基础之上,源远流长的文明底蕴则让社会富有生机。

当下中国的社会,既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又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的文明底蕴,再接触新的时代、新的世界,潜能被激发,它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强大起来了。如今中国的一切奇迹般的成果,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就,不如说是千年文明所积累的底蕴被发掘的成果。正是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漫长的国家管理经验,才能找到下一步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

“刚不可折,柔不可卷”、“上善若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围魏救赵”、“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有自秦朝而始的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上下五千年的国家管理经验。先人的无数智慧、无数理念,始终武装我们的内心,找到前进的方向。

千古说其源,根系是传承;

家有老儿小,肩扛万重山;

保家卫国事,冲锋好儿女;

复兴有励气,青年当自强;

横竖有谦卑,智慧心中藏。

最后,想起了对周恩来总理说的话:“今日中国,如你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苍天煌煌,后土凛凛;百年耻辱,一生无忘。愿在东窗下千年的烟雨中, 为神州褪去岁月的伤痕,倾垂天下的荣华!

阅尽时光千年史,人杰风云看今朝!

这便是强国之路的深厚底蕴—“历史文化”

4.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

4月 14日,美国联合英法朝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发射了足足 110枚导弹,在一场又一场战乱中,孩子的哭泣、父母的绝望,足以让人撕心裂肺。他们被伤害了 7年,便如此痛恨、如此难忘。而我们的中国却经历了足足 100多年的伤痛,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弱国无外交,落后就挨打!

100多年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却已经不是那个中国!多少年的心酸史啊?看 1980年刘华清上将坐上美国的航母时的照片,老人看着航母时的眼神,像我们小时候看着玩具般兴奋,你知道他在渴望着什么?他渴望坐上祖国的航母!30多年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在刹那的岁月里失之交臂,撒手人寰。

唯一庆幸的,大概就是在离去的一刻看到了拥有航母的希望。多少的辛酸和盼望,我们惟有在岁月泛黄的照片和纸页中去细细体会!

今天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二艘航母,并且正在建第三艘航母,今后还会有更多。

在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中国有一艘航母:你是世界的威胁;三艘航母:你是西 太平洋的威胁;五艘航母:你是西太平洋稳定的基石;八艘以上的航母:你是世 界和平的维护者。”虽然说是笑话,却也道出了现实的面目。中国强大的经济也需 要有相应的军事实力来保驾护航。否则,只能步宋王朝的后尘!

鸣无尽之号角,警外敌之袭扰;锻坚钢之神盾,固华夏之永宁!

漫漫长夜路何寻,直到炽焰长歌行!

这终是强国之路的强大保障—“军事科技”

5.强国之路和国际环境的关联

一些社会学专家说,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人的性格、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这个解释反映到国家层面上,可以说明国际环境的好坏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刚建国的时候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面临巨大威胁,抗美援朝打出了威慑作用,但是依然不够,而且因为实力不行,38线也是苏联人谈的,这也奠定了半岛问题只是被拖延并没有解决,真正彻底解决只有东南半岛,以及印度方向。

当今中国国际环境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就中美而言,虽然互相猜忌,但由于双方依赖太深,谁也吃不了谁,所以只能在斗而不破的局面下凑合过。

中国目前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我们在国际上立足的底牌。70年代末,我们跟苏联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拥有了向世界开放的机会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当下制度的弊端,明白了不但要节流,更要开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国际环境的发展里有机遇也有危机,我们在抵抗来自美国的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朋友圈。最近美国在国际活动上不断缺席和捣乱,给中国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中国不断强大。当下美国衰弱、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世界未来东方亮,与龙共舞齐欢畅!

这应是强国之路的巨大机遇—“国际环境”

愿你如星月耀眼,震慑诸国,天地臣服!

愿你如星辰夺目,所向披靡,万古流芳!

愿你如星海璀璨,荣耀万世,亘古长存!

}

1.知道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强国富民使命。

2.牢记改革开放的标志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3.知道中国腾飞的原因及表现。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知道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2.提高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1.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2.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功绩的认识,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3.对伟大祖国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满自豪感。

1.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及我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改革开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1.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1.精心准备和制作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及教材上相关情景幻灯片。

2.认真备课,设置教学知识提纲。

1.预习新课中探究的问题。

2.准备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提问探讨。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教师总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深切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歌颂。人们之所以怀念邓小平,是因为:一邓小平是我们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二是因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是因为邓小平,中国才踏上了富强之路。

教师也可设计一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问答题目,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1.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

教师播放洋务运动、1898戊戌变法、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中共一大等历史幻灯片。

数百年来,强国富民一直是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面对民族的衰落、国家的衰亡,无数仁人志士、中华儿女积极探索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面对外国的洋枪洋炮和野蛮侵略,洋务运动开始了“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提出“变法图强”、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他们提出的主张和改变旧中国积弱积贫的努力都没有成功。

中国共产党面对近代以来民族的衰落、国家的衰亡,自觉地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

(1)首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她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重新站立起来了。

第一场革命的意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其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过很大挫折,遭遇过发展困境。

(3)第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由此开始的伟大变革冲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认识和体制障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教师展示以下幻灯片,请学生观看,以帮助学生了解或复习巩固建国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认识。

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政权巩固时期,经济恢复、巩固时期;

1953-1956年:三大改造,使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6-1966年:进入社会主义(较稳定期);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使中国国际威望大幅提升,拉开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1979年: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快速解决了温饱问题。

教师总结:从以上史实中可以看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再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中国共产党确实担负起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阅读感悟”,了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源于农村。

【知识拓展】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变迁

2018年1月15日,“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启动,全国主要网络媒体都走进了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40年前,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了不再挨饿、不再讨饭,18位庄稼汉将家人“托孤”,把分田到组“秘密”改为分田到户,搞“大包干”。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范本。这18人被称为“大包干”带头人,如今健在的还有11位。

纸包不住火,“秘密”很快被公社得知。“小岗村的牛草贷款、粮种贷款全部被扣下来,不给了,粮农贷款也不给了。”严金昌回忆称,“实在没办法,为了吃饱只能走这条路,没有粮食没有种子,我们只能到处去借,硬是度过了难关。”

实行“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获得大丰收,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1979年的春节,小岗村人第一次不用出门讨饭。“包产到户”很快得到了县委领导的支持,这种做法被巧妙地称为“大包干”。

中央在1980年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的75号文件后,又连续几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使“大包干”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成为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

教师提出问题: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实践成功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再到我国40年发展巨变说明了什么呢?

教师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

教师提出问题: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第5页内容。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国家经济建设呈现空前繁荣景象。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了解几种市场类型。然后展示如下幻灯片;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教师总结: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都是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小到个人创业当老板、再到企业建立及发展壮大,大到国家踏上强国之路,都离不开这些生产要素。

我国通过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也就相当于解放了这些生产要素,国家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这些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来寻找自己的归宿和平台,也就是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请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说一说他们是如何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教师总结: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都是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父母通过上班工作付出了劳动力,投资理财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管理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取得高收入,还有农民流转自己的土地取得收入等都是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条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成为社会共识,这也会大大促进中国经济腾飞。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段内容,思考问题:中国腾飞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一是坚持实行改革开放;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和第7页,然后提出问题:

(1)这两页主要讲述什么内容?

(2)它们的侧重点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这两页讲述的都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腾飞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国内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2)第6页突出的是国际地位或成就,而第7页突出的是国内成就;(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如:从改革开放最初的“引进来”到“走出去”,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都说明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知识拓展】联合国:201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占三成

联合国2017年12月11日在日内瓦及全球多个城市同时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强。由于与危机相关的脆弱因素和近期其他动荡的负面影响有所消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3%,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

其中,东亚和南亚仍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2017年,东亚和南亚经济增长占到全球近一半,仅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约占1/3。

在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个人消费、较高出口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带动下,预计区域经济仍然相对稳定,保持在2018年的5.8%和2019年的5.9%。

展望未来,在强劲内需和宽松的宏观政策带动下,预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稳定。

对于2018年,多家美欧机构最新研究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势增长,经济平稳和再平衡进程的持续推进将继续吸引海外投资者。

3.中国腾飞的证明或启示:

中国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本节课我们围绕改革开放这一核心,学习了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成就。

历史和实践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经过改革开放,同四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成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借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之机,全力支持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中国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1.知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知道我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原因(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3.知道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1.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

2.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对党和国家实施的共享发展成果措施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1.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

2.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

3.对共享发展成果有一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

3.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1.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1.准备教学情景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

幻灯片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97次,比2017年多20次。

幻灯片二:十九大代表热议报告:203次提到“人民”二字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

教师总结:为什么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如此高频率?为什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203次?要想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1.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复习提问:中国腾飞的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原因:一是实行改革开放;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总结: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是主要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知识拓展】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18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68名。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第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4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过渡语】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到11页内容,请学生归纳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教师请学生总结后,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知识拓展】理解新常态

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

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称之为经济新常态。旧常态说穿了就是粗放型、数量型、扩张的一种状态,它靠低成本来驱动的。经济“新常态”就是要转到一个集约型、质量型来进行发展,这就是经济“新常态”和经济旧常态的差别。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使中国政治生活进入新阶段,中国政治呈现出新常态,拿下“周老虎徐老虎”,刑可上常委,给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戴上“紧箍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新常态”也不仅仅是指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包括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等一大批社会组织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倡导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新常态”使中国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新常态。

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主要特点:

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两个问题: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从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等方面回答即可。(2)第一问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回答。第二问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思想文化水平、人口就业、促进消费、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回答皆可。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1.社会文明程度衡量标准

【过渡语】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以下两个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一】“共享”入围2017年度热词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桩……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共享”就以各类颠覆性的创举,忽如一夜春风来,让你我的生活几乎处处可共享,只有想不到,没有共享做不到,它们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你我的生活。

实际上,在年底多个权威机构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中,“共享”一词均榜上有名,这也从侧面验证了2017年,也是货真价实的“共享元年”!

在这个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发明了各类共享经济的应用。从定义上看,共享经济就是让闲置资源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知识拓展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经济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国际范围看,中国的发展改变了全球经济版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教师总结: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而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如下:

(1)看经济发展;(2)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3)看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过渡语】既然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有了红利就应该分享。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呢?

教师安排学生思考问题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共享发展成果做法要从多方面努力:

(1)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2)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和完善坚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知识拓展】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此,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们更需要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因为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要求也更高,既需要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完善。那么,我国只有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回顾过去,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单,人民福利不断提升,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国家实施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人民群众在脱贫、教育、就业、收入、基本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状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生活福利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大在利民惠民方面又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的目标和梦想。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以民心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问题上,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发展领域,包括社会公平正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获得感、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上述这些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民生发展体系和保障体系。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师总结: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这些政策真正地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共建共享的社会发展图景正在绽放光芒。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现代化。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及相应举措;还学习了我们要通过改革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由此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支持国家的各项改革,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

摘 要:本文从宏观角度阐释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境遇,同时提出了当前解决的问题症结,以及未来走向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必经之路。通过反思传统Made in China的价格低廉,低附加值,对比了日本、德國等其他国家先进的制造业水平。同时,探究了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令人堪忧的深层次现状,提出了包括“工匠精神”、挺高国民素质教育等方法。最后,通过德国“工业4.0”的启示,尤其是对智能化的阐述,提出,我国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最后再到“中国智造”的伟大的技术飞跃。

关键词: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中国智造

说起“Made in China”,人们首先会联想到一个用于形容它的词语——物美价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国人在日本疯抢马桶盖、电饭锅等等,越来越多的国人宁愿选择价格高出几倍的日货、德货,而再不是选择国内市场的产品,究竟是什么让人们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本文想探讨下一些社会现象、个人观点以及解决方法。

1国内外产品差异的本质

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这一事件后续引发了一个笑话,所谓的“日货”,产地不在日本,而是在中国的杭州。一个中国制造产品,到了外国后被国人视为珍品,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哪?难道产品到了日本后会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人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对本国产品质量与外国进行一个对比,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国内产品的质量标准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换言之,产品在质量方面上,有关部门的监管一直处在一种宽松的状态,以至于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进一步导致了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上乘的远销国外,而较为低档的留在了本国内销。另一方面,人们对一个新产品是抱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去尝试的,当一个创新成为主流时,就会占领市场相当大的一个份额。没有技术又不想丢掉市场怎么办?那就“山寨”吧。至于目前,中国99.99%的产品仍然属于追随型产品,不少国人还为此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山寨”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工匠精神”的亵渎,更是阻挡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拦路虎。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与强国的差距有多远。在政策上乃至总理报告上都有强调,旨在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那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国,究竟难在哪?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国防,在我看来,是一个跟工业十分密切联系的产业。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在国防方面,他总有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武器。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工业,特别是在工业设备上。如果将三大产业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农业便是一个人的脊梁、工业是双手和双脚,工业不发展,跑不远、跳不高、打架打输人。工业的兴盛,带动着国防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才能研制出新型武器对敌人进行压制,若您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几个例子:

“东芝事件”。1983年早春的一个深夜,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了数十箱“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部件。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苏联人购买这些数控机床的用途,使潜艇的推进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降噪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美国海军第一次丧失对苏联海军潜艇的水声探测优势,直到今天,美国海军仍没有绝对把握去发现新型的俄罗斯潜艇。

3我国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令人堪忧

改革开放过后,制造业稳步前行,呈现一种繁荣昌盛的局势。随着时间推移,“百花争鸣”的制造业不断的暴露出它的弊端:

3.1硬件设备不足,品质被打折扣

在强国战略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强调,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线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3.2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学生有幸听到一位从事模具制造的朋友抱怨,在他公司里,生产一个标准的模具,在标准的热处理工序中,有安排淬火和长达几小时的回火工艺,用以增加模具表面硬度与耐磨性。但是公司为了降低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几小时的回火时间往往会被“压缩”成几分钟甚至是没有。这样一来,模具热应力得不到消除,随着生产的进行,过大的内应力致使模具的几何形状不断改变、棱角处出现裂纹,最终导致零件质量达不到要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中国一句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一个企业做大了,但是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么它距离失败也就不短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故事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蔓延。这些企业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却战术失误,无法很好的抓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从而使产品的功能达不到市场的要求。

纵观国内,这几年,表面上感觉消费需求不足,很多企业的日子也比较难过。但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去到国外购买大量的高品质的商品。面对这种现象,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就是说,并不是国内市场需求真的不足,而是我们的供给有问题,我们的产品品质有问题。

4“制造”、“质造”、“智造”

本文谈到的一个观点是对中国制造的想法。在前面已经讲述了制造业存在的较大缺陷,从改善质量先从改善加工工具、改善加工工具先进行企业整顿、进行企业整顿的前提是提高工人的素质修养。最后谈谈国外技术对本国工业的启示:

4.1德国——严谨与细致

德国的制造业,在全世界技术领域上是一流,这一切是基于他们的教育。德国人从小的时候,就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精神,有人说,德国工程师的工具箱,是放滿了从大到小整齐排列的工具。这跟我们所说的“匠人精神”一样,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有了这些良好的素质教育,使得德国整体的制造业一直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4.2日本——创新型人才的典范

前文说到的工业机器人,目前,制造厂商有“四大”和“四小”两大阵营,其“四大”中的FANUC和YASKAWA和“四小”都是日本的企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民族的创新能力较强,前文所说的“机电一体化”,是日本的一位学者首先提出,不仅如此,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制造业提出“敏捷制造”以对市场快速适应,以及“无印良品”作为日本的一个杂货品牌,在华业绩一直很好。这一切源于日本的教育,因为日本的儿童教育就是科学系统地考虑到将来的需要,突破了单纯的知识性娱乐性,而是以独立、道德、知识、体魄、磨砺、环保、纪律、自强等为着眼点。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科技投入比重一直大于10%,既远高于我国,也高于美国,企业产品的创新成果占到全世界企业的三分之一!

4.3中华民族,“匠人”之祖

若说哪个国家的“匠心”文化历史更为悠久,我觉得中华民族是毋庸置疑。在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里,祖先们的铸造技术印证在青铜器和铁器上,从青铜铸造的曾侯乙变种到湖北当阳的北宋铁塔,都能反应出古代的工艺水平精湛。所以中国有句老话——“慢工出细活”一直流传至今。所谓“细活”其实就是精品。要出精品,就需要慢慢打磨,打磨时光,打磨自己的内心。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最缺“工匠精神”?又为什么中国古代并不缺“工匠精神”?这跟中国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和中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关。工匠的培养需要十年的时间,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代人。每一个人做事之前想的都是“有什么好处吗?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马上就失去了动力。利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行为的第一驱动力,纯粹的人太少了。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可以用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来描绘,对于一个飞奔的巨人,怎么可能做到精益求精呢?

当“智能”这个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所有的产品,无论可行与否,都想贴上一个“智能”的标签。其实,要想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先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突破,而不是一步登天,盲目的追求一个产品的“智能”。质量得以保证,再通过创新,进一步实现“中国质造”到“中国智造”的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急功近利,这才是“匠心”的根本,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展望未来,当工厂不再有工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着智能设备带来的乐趣,这一切,源于科技的进步。衷心祝愿国家昌盛繁荣,尽早步入强国之列,实现中国梦!

[1]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约瑟夫·巴-科恩,大卫·汉森机器人革命-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于爱兵,马廉洁,李雪梅.机电一体化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汤漾平.机械制造装备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李绍炎.自动机与自动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张世昌,李旦,张冠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祖方遒,袁晓光,梁维中.铸件成形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