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ROE多少属于具有很高投资价值公司是?

衡量一个企业、一家公司优质与否

我们的回答是:长期稳定的盈利能

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

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

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

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

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

障,最终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那么,如何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就显

得尤为重要。经典的财务分析理论和实

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衡量企业盈利能

力的指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ROE)

是相对更常用的盈利能力衡量指标。

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一家上市公

司的价值在于其股权投资部分(净资产)

带来多少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报部分来

自于企业股价二级市场溢价,但根本上

还是来自于企业的经营净利润的不断增

加。因此,股东权益回报率,即

一家公司能为股份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

回报的最核心观察指标,也是衡量一家

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锚”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权益净利率、

净值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

百分比。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回

净资产收益率有多种口径的计算

方法,一般上市公司层面通用的计算公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2÷(期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A

投资实践也表明,投资长期稳定高

的股票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2007-

ROE标准差处于全体A股后30%)

}

笔者认为券商板块是被低估的板块。此前中证协发布的全证券行业公司2021年年度经营数据显示:140 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10亿元,实现...

笔者认为券商板块是被低估的板块。此前中证协发布的全证券行业公司2021年年度经营数据显示:140 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10亿元,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03%和21.32%,这也是证券行业连续三年营收净利双双上涨;此外,ROE连续4年稳步上涨至7.4%。可以说,券商板块的估值已经回到2020年初时的低位。

然而,本周一开盘,券商板块集体大挫,东方证券跌停封板,财达证券、国联证券、长城证券、中银证券、华鑫股份、华创阳安、广发证券等多只券商或者券商概念股跌幅超过5%,直接带动股指深幅下行。

而跌停的东方证券被视为券商板块集体走弱的“罪魁祸首”。4月17日晚间,东方证券发布配股发行等公告,将按照每10股配售2.8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发行价格为8.46元/股,将于4月21日-4月28日期间停止交易。

根据东方证券介绍,公司配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168亿元,将主要投向三个方向:一是大投行业务资金投入不超过60亿元,包括增强公司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承销能力,以及加大股权投资业务投入。二是大财富管理业务投入不超过60亿元,包括增加融资融券业务投入,积极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深化与机构客户的合作,提高包括产品代销和种子基金等在内的产品服务能力等。三是增加销售交易业务资金投入30亿元,主要用于固定收益类自营投资业务投入,并在金融衍生品业务和权益类投资等领域扩大投资范围,丰富投资策略。此外,还有10亿元用作补充营运资金。

尽管东方证券每股净资产有8.45元,本次配股定价为每股8.46元,市净率仅1倍,但市场仍然无法释怀。公司2017年增发价为14.21元,以现在的价格看,属于深套的价格。如今又来融资,市场自然不买账。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243.7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和97.3%;公司ROE9.0%,同比增长4.17个百分点。净利润和ROE水平,均创2016年以来新高。每股收益0.73元,但每股现金流却是负的1.51元。

如果曾经的大牛股东方证券股价继续下挫,其市价与配股价倒挂,那将失去比价优势,于是公司在本周四股价跌至9.22元时宣布停止交易,直至4月29日复牌。在这期间,投资者可以选择配股,也可以选择放弃,如不参与,将面临一定的除权损失。

真是两难选择,但投资者还是会问,东方证券的配股价是不是合理?

同样有此疑问的还体现在最近的新股破发上。据Wind统计,今年3月1日至东方证券跌停的4月18日间,新上市的50只个股中已有33只破发,占比达到66%。4月上市的新股破发率呈现更高的趋势,截至4月18日,月内上市的13只新股中已有超过八成破发。而上周(4月11-15日)上市的7只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已全部破发,跌幅居前的安达智能、冠龙节能、C军信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均已跌超20%。

新股破发,原因有多种,既有市场低迷、新股发行太多太密的因素,也有发行市盈率普遍高于23倍以上的情况;而且,大多数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PE(静态),也有不少新股本身就是亏损股。可以说,这些股票从上市第一天就成了高估值品种。在一个低迷的股市环境中,首先要杀的恰恰就是高估值,所以,这些具有“先天缺陷”的新股,在如今跌跌不休的市场面前,股价毫无优势可言。

鉴于此,笔者呼吁:管理层应该审时度势,重视新股频频破发和高剂量融资的问题,不能搞竭泽而渔,让市场失去活力死气沉沉。市场应该保持合理而充沛的流动性。如果资金不断被抽离,最后导致部分企业暂缓发行上市,那市场就失去真正的造血功能,那反而得不偿失。

}


Co。持有中国平安的股份占比从12.33%减少为11.80%。这只是最近平安资本市场走势的一个缩影。自从去年12月创出94.62元的新高后,平安股价已经跌到70元附近。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也不待见中国平安,一季报大幅减持了245亿。公募基金一季报4月底就总体披露完了,茅台、五粮液这两大高端白酒依旧把持前两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获得大幅加仓。比较悲催的是中国平安、恒瑞医药、立讯精密等,中国平安更是被公募基金减持245亿元,目前持仓市值为534亿元,从公募基金第三大重仓股直接成为第九持仓。

有位网友挺有意思,说在他长期鼓吹下,大学班主任去年80元附近跟他一起买了大量中国平安的股票,仓位大概抵南京一套房子,去年底上90的时候,他得意地告诉她,她再也看不到80元的平安了。没想到今年一语成谶,确实是再也看不到80的平安了,老师已经两个月没联系他了。如今,又过去一个月,70元的平安也快看不到了。当然,这种黑幽默还是尽量不要有,毕竟损失的都是血汗钱。

平安确实是A股市场不可多得的好公司,是一个长线价值投资标的。这家公司保险业务做得不错,但投资有时候有点问题,每隔几年就有大额投资亏损。虽然相对于上万亿的体量,几百亿风险敞口不算啥,但总是让人觉得不太踏实,有点担心。不过,平安投资方向现在从银行地产逐渐转到医疗康养,声称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中国平安会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吗?我认为,平安摒弃过去的做法,大手笔加码医疗,医疗+保险的路子是走对了。


1、自我定位: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

据官网介绍,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2020年,平安聚焦 “大金融资产” 与 “大医疗健康”,持续推动智能化、数据化经营转型,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升服务效率、获客能力和风控水平 ;并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力鼓励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创新,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 “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智慧城市” 生态圈,实现 “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

平安持续优化 “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 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依托本土化优势,践行国际化标准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为2.18亿个人客户和5.98亿互联网用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在继续专注个人业务发展的同时,平安也持续将 “1+N” 理念推广到团体业务中,通过各团体业务单位的合作协同,以提升团体客户价值和团体业务贡献。

2020年获得《财富》(Fortune)世界500强企业第21位,居全球金融企业第2位。 《财富》(中文版)中国500强企业第4位,蝉联中国保险业第1位和非国有企业第1位。《福布斯》(Forbes)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7位,蝉联全球多元保险企业首位,同时继续蝉联中国保险企业第1位。

2、看看个位数增速的一季报,业绩增速何时恢复?

4月22日晚间,中国平安在港交所发布202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8.9%至391.20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2.21元,同比增长8.9%;年化营运ROE达20.0%。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37.75亿元,同比下降5.45%。其中,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2021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1.75亿元、1663.97亿元、78.18亿元和33.8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84%、-4.49%、-6.87%和29.15%。


3、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中国平安并购方正,主要目的是扩充医疗板块,欲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平安人寿以370.5亿—507.5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集团51.1%-70.0%的股权。从中国平安的投资逻辑来看,其主要的整合侧重点在医疗和金融两个板块。而医疗板块成为主要抓手甚至置于更突出的位置上。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表示,“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过去我们的保险是冷冰冰的服务,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现代新金融、新医疗保险模式,平安希望能够在传统的保险领域升级,提供一种新的保险服务,保险不只是作为一个财务保障,更重要的是能成为有温度的服务提供者。”

4、对华夏幸福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金额为182亿元

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金额为182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00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29亿元。中国平安表示,报告期内继续保持较大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2021年一季度,计提的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为166.9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128.05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时爆雷外国银行股,这些年在港股买的汇丰控股也不咋地,中国平安持有汇丰控股14.19亿股,持股比例7.01%。再就是投资华夏幸福,今年2月平安高管曾说,华夏幸福是平安8万亿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对其风险敞口为540亿元,但风险敞口不代表全部亏损。


5、“保险+健康服务"”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才是方向

今天数据宝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商誉榜”显示,美的集团取代中国石油,位居A股商誉榜第一位,为295.57亿元。中国平安、闻泰科技等12家公司商誉均超过百亿元。溢价并购是造成商誉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
正像一位投资者评论的,中国平安和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最大的差距,就是少了一个“沃伦 巴菲特”。中国平安最大的命门就是它的投资。保险本身不怎么赚钱的情况下,你的投资水平、能力就是公司存亡的关键。
还有的投资者评论,中国平安总是喜欢“捡垃圾式投资”,喜欢淘便宜货。不知道真假,但斌前些年曾经建议平安投资部门投资茅台等中国核心资产,但对方只是呵呵一笑。巴菲特的并购也很谨慎,至今拿着一大堆现金发愁。高瓴资本张磊倒是频频出手,不过他投的都是医药和平台公司。一味捡便宜,在机构林立的今天我认为很难捡到黄金。如果平安投资部门学习下巴菲特、高瓴资本、但斌等人,投资平安就会平安多了,现在老是有点小担心,不知道哪天又出幺蛾子,因为他的投资部门老想着捡便宜货。

实际上,这种投资方式更多是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烟蒂股投资。格雷厄姆的烟蒂股,包括巴菲特早期投资的烟蒂股就是这样一些公司,市值低于净流动资产的公司,他们还可以通过大量买入,最后通过影响公司决策来进行资产的部分或者全部清算实现获利。

但后来他们的投资方式都有所转变。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也谈到自1970年后,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与指数的高涨,烟蒂股已经很难找到。巴菲特在1969年《致股东的信》中也谈到:“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数量分析方法所能把握的机会之水已经逐步干涸,到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枯竭了。”现在,巴菲特早已重仓科技消费股苹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前4大持仓为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前4大持仓占其投资组合比重为69%。他认为,苹果是具有消费黏性的科技消费股,这能够理解,所以才不断买入并重仓持有。近年,巴菲特多次提醒投资者,现在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变化了的“新世界”。

中国平安并购从主要喜欢银行地产转到医疗,会成为中国版的联合健康吗?联合健康于1974年在美国成立,是一家集保险、健康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集团,2020年年营业额已达2421.55 亿美元。从收购轨迹看,在美国国内,联合健康以Optum为平台,主要把健康服务专业公司作为收购对象;而在国际上,联合健康则以健康险公司作为收购对象。中国平安并购方正,主要目的是扩充医疗板块,可说是开了个好头,但这只是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的一小步,“保险+健康服务"”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才是方向,只卖保险是没有未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硅钢具有很高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