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摆摊时间是多久

蚂蚁森林我们进行玩的时候,不少小伙伴们比较关心的就是怎么显示剩余时间,不知道的小伙伴们,就让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讲,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森林显示剩余时间是方便大家进行收取能量的。每天绿色能量产生以后,需要满足相应低碳行为24小时才可以收取。

蚂蚁森林怎么设置能量收取提醒:

打开蚂蚁深林,点击右上角三点

将能量可收取提醒打开就可以了

}

昨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大背景下,一部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系列中英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也于昨日正式播出。

这部纪录片聚焦于中国脱贫攻坚工程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是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大外宣项目,还被纳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年“十四五”重点纪录片选题。

在第一集播出的4个故事中,“蚂蚁森林”作为生态扶贫的代表走到台前。自2016年8月上线支付宝以来,这个项目已经带领5.5亿用户参与了沙漠治理,种下2.2亿棵真树,创造了73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

▎蚂蚁森林让每个人在手机上也能“云种树”

面对这些数据,蚂蚁森林的创始团队成员白雪和祖望感到十分惊喜:他们最初一个疯狂的设想,竟会带动这么多人参与环保,真正为世界带来了些许改变……

1 在手机里,种一棵真树

201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刚刚加入蚂蚁集团的白雪,收到一条会议信息。

那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的午餐会,蚂蚁集团决定开展绿色金融战略,鼓励用户绿色生活及消费。

当时,绿色金融还是一个相当生涩的概念,白雪对此几乎一窍不通。但在那场会议之后,她和几个不同部门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虚拟志愿者团队,目标就是搞出一个绿色创新产品。

“最开始有几个研究院的专业同事给我们讲各种专业名词,特别高大上,但我们听得眼冒金星,根本不懂这是什么。” 在每周碰头开的会上,白雪总是怀着对同事的满腹尊敬开始,以及没听懂的满腹疑问结束。

如果连自己都听不明白,怎么能指望用户产生参与的兴趣呢?

直到讨论中,一个小伙伴提出:“既然一说到绿色就想到树,我们在手机里种一棵树怎么样?一棵真树!

这是一个相当疯狂和异想天开的idea,团队成员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和共创。用户低碳行为产生的绿色能量,就是这棵树的养料,每当用户一点一滴在虚拟世界养成一棵树,他们就在现实生活中种下一棵真实的树。

在多次脑暴会议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很多决策就在漫不经心的时刻诞生,比如能量可不可以“偷”,要做成什么形式。

祖望当时是团队的产品经理,他笑称:“后来有人问起‘蚂蚁森林’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我们几个创始成员聚在一起想了半天都愣是没有想起来。”

就这样,“蚂蚁森林”开始朝着一款公益产品前进了。

“我们讨论要把蚂蚁森林做成一个互动小游戏的形式,希望用户能以轻松、低门槛的方式参与绿色环保。因为坦率来讲,公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可参与。”

那时无论是祖望还是白雪,都没有想到“蚂蚁森林”未来的样子,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尝试。

在祖望看来,从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到如今产品化的“蚂蚁森林”,只是在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做绿色公益,它更感性,也更加贴合互联网。但这份创新当时却并不被所有人看好,一些原本参会的人陆续离开了,团队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5、6个人聚在一起。

白雪说:“我们就像是由一群无名小卒组成的‘草台班子’,倔强而勇敢地前进了。”

当时这个小团队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挑战:线下的树从哪来?这个钱谁出啊?

“找树”和“找合作伙伴”成了重中之重。产品同学负责紧锣密鼓地开发,白雪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则扛起了利用业余时间外出找树找合作、传播产品的任务。

白雪跑了不少绿色组织和相关机构,印象最深的一次,她的对面坐了一个公司的五个副总裁,气氛略显严肃,她都不好意思往中间坐。

对方问:“你们的产品有demo吗?”

白雪答:“还没有。”接着她认真介绍了整个蚂蚁森林的模式和未来的展望。

她有点乐:“现在想起来挺疯狂的,换位想一下,一个人跑到你面前跟你说自己要做一个宏大的产品,需要你出几百万或几千万种树,但她现在什么都给不了你……”

好在后来团队里的另一个女孩子找到了合作伙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早前也和支付宝有过深入合作,双方一拍即合。

白雪则开始和联合国等一些国际机构接触和沟通,例如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等。

“当时我英语也不太好,但我怎么想的就是怎么说,总算跨着语言把我们想做一个撬动C端参与的互动性玩法讲清楚了。”

但当时蚂蚁森林的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看用户真实的反馈。

2016年8月底,蚂蚁森林正式上线支付宝。

“上线之前有工程师问我,蚂蚁森林会有多少用户啊?需要配置多少资源?”

“我告诉他,你按1000万日活用户配置。”说出这个数字,祖望心里也有点没底:真的会有千万用户参与这个项目吗?

没多久,用户的热情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上线短短3个月,蚂蚁森林的用户就达到了6000万,5个月,累计用户超过2个亿。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是蚂蚁森林。”各种层出不穷的金句,就是那时网友们的真实写照。

G20峰会召开前夕,蚂蚁与联合国环境署达成合作。

“时任联合国环境署署长首次来到中国,在现场体验了支付宝平台上的‘蚂蚁森林’后很兴奋。”白雪说,在国际上,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做绿色公益是常见的,但蚂蚁森林这种自下而上做绿色金公益,做成一个很鲜活的互动方式,其实整个国际上都是没有先例的。

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用户对种一棵树这么狂热?

祖望认为:“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保护大自然和地球,每个人心中都被埋下了一颗向善的小种子,蚂蚁森林则给了用户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的机会。”

“而且相比于传统捐钱做公益的方式,蚂蚁森林大大降低了用户参与环保公益的门槛。好友排名、互偷能量等形式,也会在用户之间形成良性的比较和追赶,激励更多用户参与低碳生活。”

但在项目上线之初,公司内网上质疑的声音却一直没有停歇。有人吐槽产品“没有推广就上线” ,有人则评价“这就是个实验品”。

这些声音并没有动摇祖望和团队伙伴:“我们的初心就是要种一棵真树,之所以义无反顾去坚持,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都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

这种坚持也伴随着挑战和压力,他把那时的压力都称为“幸福的烦恼”。

比如当年用户抱怨为什么进不去蚂蚁森林,一进去就是白屏,那是因为服务器被意想不到的高峰流量压垮了,他和整个性能工程师团队都在熬夜忙着扩容、负载均衡;还有用户吐槽在支付宝首页找不到蚂蚁森林入口,那是因为当时的支付宝首页采用地址流的提示方式,在后续的版本迭代中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爱之深责之切,用户的吐槽是压力也是动力,整个“蚂蚁森林”团队里的人都卯足了劲儿投入其中。

白雪说:“那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时光,其实我们都处在对互联网产品的摸索状态,彼此和而不同。”

“产品同学不懂我和联合国环境署联系和产品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懂什么为什么产品上线了就不能加功能和修改,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合作。

没有KPI,没有目标的约束,我们几个来自不同部门的小伙伴每周聚几次,都会想尽努力为蚂蚁森林多做一点什么,非常开心。”

上线后,除了接触国际组织,白雪也负责和用户沟通,她开始了解各种各样的树木和环保知识:

“梭梭树的生命力很强,成年梭梭的根系能固定10平方米的沙漠,被称为沙漠之王。”

“梭梭树的兑换能量需要17.9kg,因为这是一棵梭梭一生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每当她敲下这些话,她总感觉也把环保的理念和那份期待默默传递给了亿万用户。

3 走,去看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的第一批梭梭种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用户们对自己的树非常关心,白雪和同事琉璃是第一批去阿拉善考察梭梭树的成员。

下了飞机,穿越城镇,第一次踩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黄沙大漠的狂风从远处呼呼地刮过来。

项目地的人说,你们的“森林”还没到,还要穿过盐碱地才能过去。

“那一刻我有种起鸡皮疙瘩的战栗,只有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才知道这里种树有多难,我们真正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

当用户养成一棵树,蚂蚁森林就与合作伙伴及牧民等各方进行细心的种植养护。每一棵刚刚种下的梭梭,都需要浇够水,只有保证了前三年的浇水量,梭梭才能存活。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种的梭梭,蚂蚁森林决定举办一场春种直播,挑选几位用户一同前去。时间定在了2017年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蚂蚁森林在微博上发出用户征集:说出你和蚂蚁森林的故事,我们带你一起去看蚂蚁森林。

“原本选8位用户就行,没想到给自己挖了坑,征集发出去后,我们总共收到了两万多个用户故事。”

本着对每一位用户负责的态度,白雪和同事连日奋战,终于读完了所有征集故事,眼睛都“要看瞎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却意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一位用户为了攒蚂蚁森林能量,每天坚持运动,居然在半年里减了70多斤;

有用户在妻子怀孕时养树,孩子出生时,生日和种下真树是同一天;

几万个故事,有笑有泪有遗憾也有悲伤,白雪看得又哭又笑。万千用户的生活切面,和蚂蚁森林产生了如此奇妙的联系。

8位用户被挑选出来,和蚂蚁森林团队、邀请的媒体及合作伙伴一起踏上了去往内蒙古阿拉善直播看树的路途。

风沙依旧很大,所有人在看到这片沙漠的时候,脸上露出的震撼刚来时如出一辙。“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因为位置偏僻,直播选在了信号相对较好的一号林,直播镜头前,在这片真实而粗粝的沙漠中,打坑车轰隆隆响着,刨开沙坑,把梭梭种下去,一株株希望就扎根在地里。

镜头前千万人在线观看直播,在这远离城市的另一个世界,一个绿色的、倔强的梦正在孕育。

在直播里,用户也跟着学到很多植物知识,“项目人员会介绍说,路边那个带包的不是粉头,是骆驼刺,那个是红柳……”连沙漠里的屎壳郎、沙蜥,都成了她想要带回去和用户们分享的素材。

但在当时,随着种树的用户越来越多,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摆在了团队眼前:树不够种了。

和最初合作伙伴约定好的“树量”,不到一年时间就无法再满足线上用户的需求。

“这是我们那段时间最痛苦的一件事。”祖望说:“每天早上起来眼一睁,一闭,就是树呢?树在哪?”

加上要去阿拉善以外的地方种新的树,还有庞大的资金需求。对于纯公益性质的“蚂蚁森林”来说,这都是摆在团队面前亟需突破的难关壁垒。

为了争取到公司的资金支持,祖望准备了一个PPT,在公司管理层会议上做汇报。

PPT的其中两页,是他从微博等渠道收集来的用户留言,曾深深打动了他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这棵树,“是二十多年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一个被我赋予生存资格的第一物。”还有人说,“终于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了点不同。”

这些用户的原话,被祖望放了在PPT上,给在场的管理层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管理层看了好几遍,然后问:这些都是用户的原话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管理层随即拍板:项目预算无上限!

“那一刻我们非常激动,再一次为能对世界做出一点改变而热血沸腾。”

从2017到2018年,蚂蚁森林项目在第一、二届橙点公益榜中,分别获得了“年度优秀项目”和“年度十佳项目”,来自内部的肯定和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团队成员们的信心。

4 每一个新树种,背后也许都有故事

在种树以外,蚂蚁森林也在不断探索着更多的环保形式。在和专业组织及合作伙伴的交流中,富有生态价值的“保护地”走入了蚂蚁森林团队的视野。

2017年9月,第一种非树类的“树”上线,它就是洋湖保护地,也是蚂蚁森林尝试推出的第一个保护地类项目,希望带领用户们一同保护所在区域的动植物生态多样性。

“一开始,用户都没意识到这是什么,等到被兑换完、绝版了,才发现勋章墙上缺了洋湖保护地,纷纷问什么时候返场。”因为每年问的人太多,以至于“洋湖保护地返场”成了一个梗。

白雪只能解释:“保护地是有限的,可开放兑换的面积就是那片保护地的生态允许被保护的面积,一旦被兑换完就没有了。”

▎蚂蚁森林清水河保护地

这引起了用户们对“保护地”的重视,后续上线的其他类型保护地也成了热门兑换项。

蚂蚁森林团队还发现,保护地里的相关农产品很受用户欢迎。比如平武保护地,这里的蜂蜜非常出名,一次白雪在蚂蚁森林放出了一批蜂蜜预售,没想到低估了用户热情,很快就被用户抢光了,因为没有提前预告,没抢到的用户纷纷前来“讨伐”。

2018年8月,平武蜂蜜上线前,森林提前发出预告。当天,一万罐蜂蜜在一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当时团队还不知道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直到她和同事后来去平武项目地考察,当地的蜂农仍然记得这件事,团队这才知道生态脱贫给当地带来了多大的信心。

▎种下一棵小树也是种下当地群众的希望

也许会有些不可思议,2017年底,蚂蚁森林用户量发展到两三亿的时候,蚂蚁森林团队都还是一个虚拟志愿者队伍。

“大家依旧来自各个部门,有人来采访的时候,我们都会扯过一盆绿植来充当蚂蚁森林元素进行合照。”白雪笑道,“直到2018年蚂蚁森林业务团队真正建立,我们才真正成为一个团队。”

蚂蚁森林种树的地区也逐渐拓展到了云南、甘肃等地,每一个新树种的上线,背后也许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与云南云龙县“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达成合作,这成为了蚂蚁森林在我国南方实施的第一个实地造林项目,不但促进了周边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也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人的劳务收入。

廊道修复项目负责人想通过种树,在山与山之间搭建一个绿色廊道,为相邻的2个猴群、约170只滇金丝猴搭建基因交流通道。这两个猴群原本是一家,但被一道40公里长的人类活动带隔开,无法相见。

“为了滇金丝猴的繁衍,人们放弃这片生活的地方,开始种树。等到这里再长成一片森林,自然就会形成绿色廊道,让两拨滇金丝猴相遇。”

“如果实地抬头看看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和树,你就会觉得这个想法既浪漫又疯狂,这让我想到了杭州办公室里,最初谈论着蚂蚁森林的那群人,他们同样不知道自己在搭建一个怎样的未来。”

随着“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入驻,蚂蚁森林上线了华山松和云杉两个新树种,用户们每栽种一棵华山松或云杉,都是在为当地的滇金丝猴相遇尽一份力。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黄色的土地下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亿颗心跳,在大地下律动,让干涸已久的大地脉搏,经历了生命力的再一次发源。

2019年,NASA公布了一组数据和绿色地图,在过去的25年间,地球新增了5%的绿化面积,相当于一整个亚马逊雨林,其中25%都来自中国。

网友们纷纷表示:“太自豪了!这里面也有我一份功劳,我也在蚂蚁森林种下了树!”

5 “这是我做过最酷的一件事情”

2019年9月,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通过技术连接人与环境,蚂蚁森林激发全球5亿用户的环保热情、带动用户投身环保的探索和创新尝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截至到2020年12月,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已经有5.5亿用户,累计种下了2.2亿棵真树。网友们现在可以在蚂蚁森林上通过实时看树功能,看到自己树木所在的种植林,感受千里之外的一点一点生长的蓬勃希望。

为什么蚂蚁森林的生命力这么旺盛?

白雪还记得项目上线之初,不断有人在说:“用户三个月就不会玩你们的项目了。”

等到六个月时蚂蚁森林还活着,还有人在说:“等到九个月的时候,用户就会对这个项目腻了。”

蚂蚁森林活过9个月之后,再也没有人会说蚂蚁森林会死了。

白雪道出了自己的思考:“我曾经认真想过,蚂蚁森林到底是不是一个游戏?最终我想明白了,它不是。”

“在游戏里,你会获得装备,慢慢变强,有确定的成长性和愉悦性。但蚂蚁森林需要攒很久的能量克数,才会获得一棵树,它和游戏最大的区别是,它给用户的承诺是真实的,它的道路是通向现实的。

▎2019年库布其48号林沙柳

在她看来,每一个用户在低碳场景下产生的绿色能量球,就是一个小小的驱动力,勾着人们心里的一点点善意往前走,让每个人都能发现更好的自己。可能这个世界上只是多了一棵你永远都看不见的树,但世界却因你而产生了改变。

白雪在蚂蚁森林团队里耕耘了五年。公司对于公益的重视,她的感受尤为深刻。

2016年5月,那时她刚加入蚂蚁集团不久,正在跟同事琉璃一起策划一个六一节的公益活动,需要技术支持。

“琉璃姐跟我说,你去找一个叫做XXX的技术大牛。我问这是谁?她说你不用知道这是谁,你就给他留个言,说XXX,我想做公益,跟你要两个人过来。”

白雪当时就跟对方这么讲了,然后很快一个前端小哥就来了,跟着她们24小时不眠不休,咔咔咔开发出了一堆东西。

“我当时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件事太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感觉了。在这里,公益就是我们拿在手里的令牌和通行证,你只要在门口说我要做公益,讲清楚目的和价值,这扇门真的就会为你开启。”

祖望也有相同的感受,无处不在的公益氛围,就是蚂蚁森林最好的生存土壤。

“蚂蚁森林是我们在绿色环保领域的一个尝试。其实跟国家每年在环保绿化方面的投入相比,蚂蚁森林种下的树还是很小的一个比例。

但我认为蚂蚁森林最了不起的地方,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让人们真正用实质行动,为地球减负,并切逐渐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是我做过最酷的一件事情。”

白雪则表示:“我可以毫不夸耀的说,我们的项目真的很棒,不仅仅是因为有多少人在使用它,而是它本身的环保愿景构建出了一个宏大的使命,这是每一个蚂蚁森林的用户都在用心守护的东西。”

她永远不会忘记,五年前的一个傍晚,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奇思妙想,在今天变成了5.5亿人参与的绿色奇迹。

每一分每一秒,这片绿色都在蔓延,它凝聚着所有蚂蚁森林用户的梦:染绿这颗小小的星球,让天更蓝,水更清,心更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蚂蚁森林成熟时间可以自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