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人姓甘吗?

  • 血染镇远古城的云贵总督甘文焜 □陶钟麟   2008年12月31日上午,镇远县城建局在古城周大街吉祥寺遗址上塑立清朝云贵总督甘文焜青石雕像。石像身高3 米,重约6吨。石材取自河北,由南京滨江雕塑艺术公司设计塑成

  • 甘子钊 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广东省茂名信宜人,著名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常委,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现代物理中心

  • 甘迎祥,湖南湘乡人,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美编、美术编辑室主任、主任编辑和南方书画院院长等职。现为南方书画院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理事,海

  • 想问平南六陈甘凤清公的先祖是谁?

  • 寻找在灵山的太嵩公之后代,太嵩公于清朝时期迁去灵山。。。望各位宗亲有知情者请联系→QQ∶

  • 欢迎大家加入甘氏家族QQ群【甘族】

  • 出生于公元1900年,逝世于公元1982年。出生于广西钟山县。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我国自炎、黄、尧、舜、禹帝至夏、商、周三代,大量封赐诸侯国3000多个,加之各诸侯国又有分支派生,故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万个姓氏。在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由中原向周边地区陆续迁徙定居,特别是程度不同地开发了环境艰苦的大西北。
    如今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之际,联想到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已有开发西部的成果,即形成无数姓氏村庄的人文印记等,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已做了转运站的工作。因此我们急呼!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赶快响应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于此已有您的亲属族人在等待,让我们共同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这里笔者仅以《青海高原的姓氏村庄与百家姓》拙文予君引路吧,也为已居者寻根探源。
    青海高原的人类活动历史极为悠久,古文化亦非常灿烂。早在上古原始社会至夏、商、周三代时已形成西部羌、戌、氐等少数民族,各部落以崇拜的图腾或某种标志作为各部族的种号,继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姓氏。
    自周穆王西游至青海湖与该地区的原始氏族女首领“西王母”会面,至春秋时秦穆公霸西戎,以至汉代以来,随着中原王朝在青海屯军屯田及移民实边政策,汉族人口陆续进入青海高原,到明代,已成为青海的主体民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族等在青海定居,进行开发活动的过程中,各地形成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这从如今青海各县,特别是东部河湟地区的很多姓氏村庄足以说明。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省(主要是东部农业区)已有姓氏村庄900多个,其中西宁市有76个(包括街、巷、村名),大通县有111个,乐都县113个,民和县84个,湟中县125个,化隆县29个,湟源县43个,平安县22个,互助县234个,贵德县47个,循化县12个,同仁县7个,尖扎县5个,门源县4个,泽库县1个,贵南县1个、刚察县1个。以上姓氏村庄统计,只包括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县、湟源县、贵德县的所有自然村及乐都县的部分自然村,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平安县等只统计到村委会,即行政村,不包括自然村。若将后面几个县的自然村统计在内的话,青海的姓氏村庄定会有1000多个。
    青海如此众多姓氏村庄的形成由来已久,这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纂的《西宁府新志》卷之十二建置志·堡寨中多有记载,所记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就有400多个,除部分村名有变化或佚名外,绝大多数村名仍沿用至今,这些姓氏村庄中包含的姓氏有近200个。
    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共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杜若甫、袁义达以人口多少为次序,排列出的“总计约占汉族人口的87%”的我国常见的100个汉族姓氏,结合青海的姓氏村庄等情况叙述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在全国排名前百位的姓氏中,李、王、张三大姓分别占我国总人口的7.9%、7.4%、7.1%,这在青海同样如此。在青海高原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同样名列第一,在《西宁府新志》中有25个,而今有52个。其中大通县有李家山、李家磨、李家堡,乐都县有张王李赵庄、李家大庄、上李家、2个大李家、2个李家台、李家壕、2个下李家、李家湾、李庄及李家乡,化隆县有李家哇门、李家村,湟源县有李大庄,互助县有下李家、刘李山、李家山、李家滩和2个李家、7个李家庄村,民和亦有李家庄、李家湾、李家岭、李家坪,同仁县有李屯、李家巷道,贵德县有李家卡卡,湟中县有李家窑、张李窑、李家湾门、2个李家庄、李家、李家山、李九庄李家台、李家脑村,尖扎县有上、下李家村。王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4个,而今已有33个,其中西宁市东郊有王家庄,大通县有2个王家庄,湟源县有王家庄廓、王家庄,乐都县有张王李赵庄、上王家、下王家、苏王庄、2个王家庄,互助县有王家、王家台、王家沟。3个王家庄,民和县有王家山,贵德县有王家街,泽县有王家乡。湟中县有王斌堡、王尔堡、王沟、王家沟、王家湾、3个王家庄、3个王家山村,乌兰县有王家旗。张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2个,而今已有32个,其中西宁市有张家湾、大通县有张家滩、乐都县有张王李赵村、张高家、张家庄、张家寺村,湟源县张家湾,平安县有张其寨,化隆县有张连堡,贵德县有张家坝、张宁家、张童家、张家沟村,湟中县有什张家、张李窑、张家坪,互助县有张家脑、张家岭、张家窑、张家、张达湾、张家坡、张家口、3个张家庄、2个张家湾、4个张家沟村。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0个,而今已有23个,其中西宁市有刘家寨,大通县有刘家庄,化隆县有刘什东,互助县有刘家堡子、西刘家、刘家巷、上刘家、刘家山、刘家河、3个下刘家村,湟源县有刘家台、乐都县有刘家寺、刘家湾,民和县有刘家寺和2个刘家湾,湟中县有刘小庄、刘家沟、刘家堡,贵德县上刘屯、下刘屯村。陈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6个,而今有15个,其中大通县有陈家山、陈家庄,湟中县有陈家滩、陈家庄、陈家窑,贵德县亦有陈家庄,互助县有陈家洼、陈家台、2个陈家庄,乐都县有陈家磨、陈莫家、陈余家、陈家堡。杨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2个,而今已有37个,其中西宁市有杨家寨、杨家湾、杨家巷、杨家一、二、三、四巷,大通县有杨家磨、杨家湾、杨家寨,乐都县有上杨家、下杨家、杨家门、杨家岗、杨家山、杨纪堡台、杨家堡子、杨家大庄、杨家河口村,湟源县有杨家湾,民和县有杨家牙合、杨家湾,平安县也有杨家,互助县有杨家湾、杨家河、杨家庄、杨家村,贵德县和尖扎县各有杨家村,湟中县有杨家滩、杨家台、杨家庄、杨库村、杨家、杨家门、杨家圈阳坡、杨家圈阴坡村。
    在青海高原和内地一样,也有赵庄、高家庄、马家河。赵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已有18个,而今有21个,其中大通县有赵家庄、上、下赵家磨材,乐都县有赵家、2个赵家湾、晁赵家、赵家堡、赵家庄、赵家坪、赵白湾、赵家寺村以及张王李赵村,互助县有赵家沟、赵家庄、赵家磨材,民和县有赵家湾、赵家山村,贵德县有赵家堡、赵家巷、赵家沟村,湟中县亦有赵家庄。黄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4个,至今仍有4个,其中大通有黄家寨乡、黄家寨东、西村,化隆有黄吾具村。周姓村在《西宁府新志》有5个,而今已有15个,其中西宁市有周家泉巷、周家泉一、二、三、四巷,化隆县有周庄,贵德县有周屯、周家村,互助县有周家堡、周家上、下庄、周家庄、周家脑村,乐都县有周家坪、周家村。吴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而今已有12个,其中大通县有吴什庄,乐都县有吴家洼、吴赵家、吴家庄、吴家口村,民和县有吴家湾,同仁县有上、下吴屯村,贵南县有吴堡湾,互助县有吴家庄、吴家村,湟中县亦有吴家庄村。徐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徐家寨、徐家庄,而今有7个,其中互助县有徐家、杨徐、两个徐家庄,乐都县有徐家沙湾、徐家台,湟中县亦有徐家寨村。孙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载着8个:孙家山城、孙家堡、上孙堡、下孙堡、孙巴庄、孙让庄、2个孙家庄,而今只有5个:大通上孙家,湟中孙家窑、孙家阴坡村,贵德县孙家台、孙家沟村,看来部分已消失。胡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苏胡庄,而今有4个:湟中、湟源县各有胡家台,互助、贵德县都有胡家庄。朱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9个,而如今有11个:西宁市朱家庄、朱南、朱北村(后2个原朱家寨一分为二),互助有朱家台、朱家山、朱家庄,湟中朱家庄、朱家沟村,化隆朱家湾、朱乎隆村,民和朱家岭村。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高寨、高店堡、高台堡,而今有8个:乐都高家庄、高庙、高家营、张高家、高店子、高寨、2个高家湾。林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6个:林家庄、林路庄、占林庄、林何庄、2个林小庄,而今有13个:西宁市林家崖村、林家崖路、林家崖一、二巷、路林巷、路林一、二、三、四巷,互助县有林家台、2个林家庄,溪中县亦有林家庄。何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8个:何家寨、何家窑、毛何堡、5个何家庄,而今只有4个:乐都县何家山,化隆县何什家,湟源县何家庄,贵德县何家街。郭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仅有6个:郭家塔尔庄、郭小庄、郭隆寺庄、郭家堡、2个郭家庄,而今已有19个:西宁郭家培、郭小庄、郭隆寺庄,大通县郭洼庄,平安县上、下郭家庄,湟中县郭家湾,民和县郭家山,互助县郭家台、郭家洼、8个郭家庄,乐都县亦有郭家庄。马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27个:马家营、马家寨、马牌庄、马家山、马申庄、马鸡原庄、马营庄、马哈利庄、马王庄、2个马家堡、16个马家庄,而今有41个:平安县有上、下马家,乐都县有晁马家、马家营、马家岭、东、西马营、马家湾、马营寺、陶马家、马哈拉堡、马家庄,湟中县有马家滩、马家沟、马营村,民和县有马家河、马营、上、下马家、上马、下马一、下马二,互助有包马、马营台、马营寺、马家沟、马家窑、还有马家、马家庄、马家湾各3个,循化马家,湟源有马家庄,贵德有马家庄、马家西、下马家村。马姓村庄如此之多,这不光是汉族村庄,也有不少是回族村庄。常言道:“十个回族九姓马。”
    以上19个姓的人口在全国各占汉族人口1%以上,其人口之和超过汉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占人口比例为55.6%,这在青海高原差不多同样如此,从以上诸姓氏村庄之多足以说明。

  目前全国的数以上万计之姓氏中,比例居前100位名次的姓氏,在青海高原皆有之。继续按排列顺序叙述于后。
    罗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罗家湾、罗家庄、罗家堡,而今有8个:西宁市有上罗家湾、下罗家湾(由原罗家湾一分为二)村,民和县罗家沟、罗家湾,贵德县有下罗家、罗家槽,互助县有罗家嘿、罗家泉、罗仁口村。梁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二个梁家庄,而今只增加梁家圈村。宋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宋家寨、宋韩堡、3个宋家庄,而今有7个:湟中县宋家沟,大通县宋家庄,湟源县宋家沟口,互助县宋家湾、宋家岭、宋家庄,西宁宋家寨。郑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3个:郑家山、郑家山城、郑家庄,而今有5个,增加郑家沟、郑家窑。今有谢姓村11个:乐都时谢家,湟源县谢家哑壑、谢家台台以及2个谢家、2个谢家滩、3个谢家台。韩姓村在清乾隆初有5个:韩小庄、韩家庄、韩家山城、宋韩堡、韩家磨,而今有7个:大通县韩家山、化隆韩家窑,湟源韩家台,民和韩家嘴,湟中韩家磨,乐都韩家、韩家岭。唐姓村清乾隆初有2个:唐巴堡、唐尹庄,而今有9个,增加唐家阴山、唐窑、唐道口、唐家滩、唐寺岗新村、唐寺岗、唐春湾湾。冯姓村有4个:冯家、冯家阳坡、2个冯家台。今有董姓村4个:董家、董家庄、董家脑、董家寨。程姓村仅有大通县程家沟。曹姓村清乾隆初有曹家寨、曹家堡、曹家沟、曹家庄,而今有7个,增加曹家窑、2个曹家村。袁姓村今有7个:互助有2个袁家台、2个袁家庄,乐都县亦有袁家庄,贵德袁家巷。邓姓村今有4个:邓家山、3个邓家庄。许姓村在清乾隆初仅有2个:许赵庄、许家庄,而今有5个,新增2个许家寨、许家堡。傅姓村,自清乾隆初至今只有西宁傅家寨。沈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5个:沈家寨、景沈庄、黄沈庄、2个沈家庄,而今只增门源县沈家湾。彭姓村自清乾隆初至今只有西宁市彭家寨。苏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6个:苏家河湾、苏尔吉庄、双苏堡、苏胡家庄、2个苏家堡,而今有8个:西宁市苏家河湾、大通县苏家堡、苏家湾、互助苏家、湟中县苏家沙湾、苏王家,还有苏和加、苏吉台。蒋姓村原有大通蒋家庄贵德蒋家街,而今已有6个,增加 个蒋家台、2个蒋家村。蔡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蔡家堡,而今已有7个:大通县有2个蔡家庄、互助县亦有3个蔡家庄、蔡家湾村,以及蔡家堡。今有贾姓村7个:2个贾湾村、2个贾寨、2个贾小庄及贾家台。丁姓村只有丁湾,魏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6个:魏家湾、魏家堡、4个魏家庄,而今有吕个,新增(变)魏家窑、魏家滩、魏家河口、魏家山。薛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2个:薛家庄、薛家山城而今有8个,增加互助县薛姓庄、3个薛家庄、2个薛家岭。互助还有叶家村,贵德县有阎家庄村。余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余家庄,而今有5个:余家岭、4个余家庄。杜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杜家庄,而今有5个:乐都县杜家洼,杜家庄,湟中县杜家沟、杜家村,互助县杜家滩。自清乾隆至今在大通县有戴家庄,潘姓今乐都有潘青村,夏姓村在民和县有夏家河村、钟姓村在今湟中县有钟家东村、钟家西村。汪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4个:3个汪家庄及汪家寨,而今有只有2个:大通汪家村、湟中县汪家嘴村。田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4个,即3个田家庄及田家寨,而今有6个:湟中县田家寨、上田家庄、下田家庄村,大通县田家沟、田家村,贵德县田家街。范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范家庄,而今有5个,增加范家河、范家坪、范家村。今有任姓村3个:互助县任家湾、任家滩、下任家村。姜姓村在今乐都县有姜湾、姜沟村。石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石家营,而今已有9个:大通石家庄、尕石家,民和亦有石家庄,化隆县有石大仓、下石大仓,贵德县有石家槽、石家大户,还有石家堡、石家山村。姚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即姚家堡、2个姚家庄;而今有5个:大通县姚家堡,互助县姚家沟、3个姚家庄。熊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贝个熊家庄,而今有5个:乐都县熊湾、熊家庄、熊沈家、熊家村,熊家山村。金姓村自清乾隆至今有3个金家庄,皆在乐都县境内。今有孔姓村4个:大通县孔家梁村,湟中县孔家村,门源县孔家庄村,化隆县孔家梁干村。白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即成白堡、4个白家庄,而今已有14个:西宁市白家卷、白家一、二巷,循化县上、下自庄、白庄,湟中县白家沟,乐都县侯白家,化隆县白家、上、下白家,平安县有白家村,民和县有白武家、白庄村。今有崔姓村2个:互助崔家庄、民和崔家湾村。康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康城寨、大康城、小康城、康者庄、康家寨,而今已有7个:大通县有省康沟、康家庄村,民和县有康杨、康各代村,湟中县康城村,尖扎县有康杨乡、康家村(原康家寨)。毛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记有4个:张毛庄、毛何堡、2个毛家寨,而今有17个:西宁市毛胜寺村,大通县有上、下毛伯胜、毛家沟、毛合湾、2个毛家寨,湟中县有毛家窖、毛家台、毛家寨、毛家寨一、二村,互助县有毛合堡、毛家沟、毛家台,乐都毛邵家、民和毛家山庄。史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2个:史家庄、史家堡,而今有7个,湟中县史家沟、史家沟口、史家窑、史家坡村,贵德县大史家,还有史家庄、史家堡。顾姓村今有湟中县顾家岭。侯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1个侯家庄,而今乐都等县有候白家、侯家庄、侯家山、侯家村。今有邵姓村4个:乐都毛邵家,互助上、下邵家、邵代家村。孟姓村今有3个:乐都县孟家湾、孟家村,湟源县亦有孟家湾村。万姓村今有6个,湟源等县有万安、万寿、万丰、万家坪、万家庄、万家泄山村,后2个在《西宁府新志》中有记载。今有段姓村4个:乐都县段堡、段家堡、段家掌村,互助段家台村。雷姓村在清乾隆初有3个:雷家庄、雷大庄、雷小庄,而今有6个:乐都雷盛家、雷家堡,大通雷家村,互助雷大庄、雷小庄、雷家滩。汤姓村只有1个,清乾隆初为汤官堡,今为乐都汤官营村。尹姓村清初只有唐尹庄,而今有4个:乐都唐尹庄、尹家村,互助尹家、尹家台村。黎姓村在清初有黎家庄,今无。武姓村清乾隆初有2个武家庄,今变为民和白武家村,大通武胜沟村。龚姓村今有湟源龚家营村。文姓村今有3个:化隆县有文家山、文卜具村,湟中县亦有文家山村。乔姓村今只有互助乔家村。贺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贺家庄,而今有6个:大通有贺家寨、贺家、贺家庄、互助亦有贺家庄,乐都有贺家湾、贺家堡村。

  在青海高原除上述人口比例在全国占1%以上而排名前百位姓氏之外,还有近百个姓氏村庄。如:祁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载有11个:4个祁家庄、2个祁家堡与祁小庄,上、下祁庄,祁家岭、祁家山,而今已有16个:西宁市祁家城路、祁家城村,平安县祁新庄,乐都县有祁家堡、2个祁家庄、祁家沟、互助县有下祁家、祁家窑、祁家庄,民和县有祁家岭、祁家村。陶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记有7个:3个陶家寨与陶家庄、陶大堡、陶小堡、陶家沟庄,而今有11个:西宁市陶南、陶北(由清时陶家寨一分为二)、陶家寨、陶家庄,湟中县陶家村,大通县上、下陶家村,乐都陶马家,互助陶家寨、民和陶家村,贵德县陶家庄。鲍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6个:3个鲍家庄与鲍家堡、上、下鲍堡,而今有13个:西宁市鲍家寨,大通上鲍、鲍东、鲍西村,湟中鲍家湾子、鲍家村,湟源等县有鲍家堂、上鲍堡、鲍家庄、鲍家沟、2个鲍家村。童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童家庄、童家堡,而今有10个:大通县有2个童家村,乐都县有上、下童家、童家、童家湾村,湟中亦有童家湾,贵德有童家、张童家、童家庄廓。严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严小庄、严家庄,今有7个:西宁严小村,大通严家庄,互助严上村,乐都有严家山、严家地湾、严家湾、下严家村。阿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阿家堡与2个阿家庄而今有8个:互助阿家庄、化隆、循化都有阿家滩,涅中阿家庄,大通阿家、阿家堡,平安阿家营,湟源阿家图村。吉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吉家堡、2个吉家庄,而今有12个:互助有2个吉家庄、吉家门、吉家湾、吉家沟,大通下吉家,平安吉家营,乐都苏吉湾,民和吉家湾、吉家岭,湟中吉家,化隆全吉村。哈姓在《西宁府新志》中有哈细沟、哈尔洞庄、阿哈旦庄,而今有11个:互助哈家庄、哈家沟,乐都哈九家,湟源哈城、2个哈家村及哈家庄村,民和哈家因,大通哈家嘴,化隆呐哈庆、东、西哈村。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载有6个:甘家河滩、下甘家庄、3个甘家庄,而今有10个:湟中有甘家堡,4个甘家村,民和有甘家川,贵德甘家村,互助有甘家寨、甘家堡、甘家岭村。今有兰姓村9个:互助有兰家寨、兰家沟、3个兰家村,大通有兰冲、上、下兰冲村,湟源兰占巴村。今有包姓村9个:互助有包家口、包家坪、包刘、2个包家村,湟中有包家沟、包家庄、包勤村。莫娃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莫家庄,而今有8个:西宁市有莫家街、莫家路、莫家泉湾东、西村、莫家庄、莫家沟,湟中亦有莫家沟村,湟源莫多杏村。保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保家庄、保家堡,而今有7个:互助有保家庄、保家村各3个,乐都保家湾。铁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5个:2个铁家庄、2个铁家堡、铁家干台庄,而今7个:互助有铁家、铁家堡、铁家沟,大通铁家庄,湟中铁家营,民和铁家庄、铁家村。今有麻姓村7个:西宁市有索麻巷、麻家庄村,大通有麻家庄、麻家湾麻家沟村,化隆有麻加村。柳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1个柳家庄,而今已有8个:互助有柳家滩、柳家湾、2个柳家村及东、西柳家村。安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安家庄,而今有6个:民和有2个。安家村,大通亦有安家村,湟中安家坟湾,化隆有2个安关村。殷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殷家堡,而今有4个:西宁有殷家庄、殷家庄巷,大通殷村,互助殷家沟村。索姓村今有6个:西宁索麻巷,大通索家、索李家,平安亦有索家村,互助索家滩村。柴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已有4个:柴沟、柴家庄及2个柴家堡,而今只有大通上、下柴家堡,是原柴家堡一分为二。党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贵德党家堡,而今有2个,增加大通党家村,今大通还有权家湾村。靳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已有3个:靳家寨、靳家堡、陈靳堡,而今亦有大通靳家庄,互助靳家沟、靳家沟阳山村。今有牟姓村2个:大通牟家村,民和牟家寺村。聂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贵德聂家堡,今有3个,增加乐都聂家村,大通聂家沟村。乜姓村有贵德乜纳村。褚姓村今有西宁褚家营村、褚家营路。路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路家堡,今有4个:西宁路家寨、路家庄村及路家庄路、路林巷。今有全姓村3个:化隆等县有全吉村、全家庄、全家湾村。今有俞姓村2个:乐都俞家红庄、俞家村。年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3个年家庄,今有4个,湟中年家庄、年家、年坝村,互助年先村。今有卜姓村3个:湟中卜家台村,互助索卜滩、索卜沟村。今有井姓村3个:湟中并家庄、2个井家村。晁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晁家庄,今有4个:乐都晁赵家、晁马家、晁家庄、晁家村。申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申巴庄、今有6个:湟中县有申北村、申南村、上马申村、下马申村,湟源县申中村、申家旱台村。景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景家庄,今有3个:湟中景家庄、景南庄,乐都景家庄村。今有郎姓村4个:乐都郎家庄村、郎家村,湟源上、下郎湾村。今有蒲姓村2个:乐都蒲家台村,互助蒲家庄村。喇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3个:2个喇家庄、上喇庄,今有5个:湟中有2个喇家村、喇家湾、喇家上堆村,湟源喇排村。祝姓村在清乾隆初有祝家庄,今有3个:乐都祝家官汤村、上、下祝家村。今有盛姓村3个:互助、乐都都有盛家庄,湟源盛家湾村。毕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贵德毕家堡、毕家庄,即今贵德毕家庄子、上、下毕家村。今有颜姓村2个:湟源颜家庄、颜家台台村。今有仲姓村2个:平安仲家村,互助仲家庄村。今有尚姓村2个:互助尚家、尚家窑村。班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班家庄。班彦庄,今有3个:互助2个班家湾、(原)班彦村。纳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纳家庄,今有4个:互助有2个纳家村,湟中纳家村,化隆纳哈庄村。今有补姓村4个,互助4个补家村。费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费家庄,今互助、湟中都有费家村。葛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葛家寨,今湟中县葛一、二村是其一分为二。耒姓村在清乾隆初有4个耒家庄,今只有贵德耒家庄,民和耒家山村。逮姓村在清乾隆初有逮家堡、逮家寨,是今湟中县逮家村、这家寨。今有赞姓村3个:循化县赞家上、中、下村。辛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辛家庄,今有4个:乐都、湟中、贵德县都有辛家庄,化隆辛窑村。星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星家,今有4个:平安有上、下星家庄,湟中有2个星家庄。今有梅姓村4个:乐都梅家洼村,化隆有2个梅家村,贵德梅家村。今有米姓村2个:大通米家沟、互助米家庄。仓姓村在清乾隆初有仓家庄,今有3个:互助有2个仓家村,乐都仓家峡村。师姓村在清乾隆初有师家庄,今有4个:互助有师家、下师家、师家沟、师家湾村。今有桑姓村2个:湟中县桑家山、桑寺哥村。今有咎姓村2个:大通管康沟,互助咎家口村。今有伊姓村2个:大通上、下伊家庄村。今有虎姓村3个:互助有2个虎家庄、虎家湾村。关姓村4个:湟源有关沙、关相口、关相湾村,大通关巴村。韵姓村在清乾隆初有韵家庄,即今西宁中庄韵家村,还有韵家口路。茂姓村2个:大通月茂庄,湟源黄茂村。鸾姓村2个:湟中县鸾坝前、后营。

  此外,还有许多单个姓氏村。如:西宁市西郊大堡子乡晋家湾村;大通县各古家、桓家庄、月茂庄(有月姓)、冶家庄;湟中县松家沟、岱家湾、芦家沟、慕家沟、韦家庄;互助县元甫村、山家庄、诸家寨、班彦村(有彦姓)、温家、达家庄、巢家、代家坡、宛家沟、海家沟等村;乐都县光家山、那家庄、荣家庄、裴家、杨纪堡台(有纪姓)、尧庄、查甫、民国二十年时还有唐尹吴赵庄;民和县樊家滩、公家庄;湟源县俊家庄、鲁家台、贵德县司家庄、张宁家(有宁姓)、居家沟。民和前庞家、宽都兰、湟中甫崖村,互助东家村。
    虽然全省现存900多个姓氏村庄,比250多年前的《西宁府新志》记载的姓氏村已增加了500多个。但在《西宁府新志》中记载的姓氏村名现在已消失的也不少。如该志记载:“西宁府西宁县……城西五里马家庄,城北十里关家庄;西杏园庄(今存),城西十五里,附南二里,祁家庄、东一里来小庄,西一里韩小庄;城西二十里谈小,城东五里柴家庄。……葛家寨(今存城西四十七里附西二里窦家窑庄(今无)。”“贵德所,中庄谈家堡,距城(今古城,即县城)一里;刘家堡,距城四里;马家堡,距城二里;赵家堡,距城五里。……西乡刘家堡,距城八里;长家堡、保家堡、史家堡,各距城十里。
    此外,还有该志记载的杭家庄,户家庄、寇家庄、边家庄、鄂家庄、鸾巴庄、吴忠庄、夔家庄等。
    上述250多年前记载的姓氏村名,今在当地已不复存在。因为有的与村名同姓者后迁居他乡,或人户减少,由其他后来者同姓人居多则取而代之。
    上述在青海高原的姓氏村庄中同姓有: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董、程、曹、袁、邓、许、傅、沈、彭、吕、苏、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石、姚、熊、金、孔、白、崔、康、毛、秦、史、顾、侯、邵、孟、万、段、雷、尹、黎、武、乔、贺、龚、文(以上为中国前百位大姓,以下为百位之后的姓,一般按姓氏村庄的多少为序)。
    祁、陶、童、鲍、严、阿、辛、铁、哈、吉、诸、褚、路、全、兰、聂、麻、柴、殷、俞、年、甘、卜、井、晁、莫、申、保、景、郎、蒲、喇、荣、祝、索、司、盛、宁、居、查、毕、颜、俊、鲁、尧、仲、尚、班、纳、补、包、安、费、樊、韦、葛、牟、柳、耒、纪、逮、公、赞、星、梅、米、那、仓、师、彦、桑、温、昝、乜、权、靳、桓、伊、月、茂、冶、党、韵、慕、芦、岱、虎、达、巢、山、代、宛、三、海、元、裴、关、松、汤、光、晋、边、庞、宽、鸾、夔、东、甫、长、杭、寇、鄂、窦、户、站、儒。
    此外,据古籍记载,还有部分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如:没卢氏、无弋氏、党项氏、白兰氏、秃发氏、慕容氏等。

  7、赵被宋代《百家姓》列于首位,实际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考证,为当今全国排名第七位,目前海内外有赵姓5000万人。其祖源出自姬姓,始祖为造父,造父之先祖为黄帝孙颛顼帝高阳氏之裔孙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赢姓。又因造父善驾车,为周穆王御车会西王母急返有功,穆王便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造父后裔便为赵姓,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至赵宋王朝,赐姓很多,故赵姓遍布各地。
    赵姓始祖造父是到过青海最早之人,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后又有较多的赵姓是青海的开发者,如天水籍汉后将军赵充国在公元前61年,77岁高龄时奏准朝廷,仅以万余人赴青海东海戎兵、屯田、抚羌。自西宁东部至青海湖筑路、修桥70余处,垦田2000多顷,修渠灌溉,又团结羌人,政绩显著,并扎根青海。其子孙赵宽等都对青海有贡献,纪念他的《三老赵椽之碑》,1942年出土于乐都县。宋代赵隆亦为天水人,任西宁知州时,引湟水灌田,招河州人种田,对青海的农业发展有贡献。其后随军与移民来青海的赵姓更多,形成了青海的许多赵姓村庄。如贵德县河东乡赵家沟,系明将天水人赵鉴,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阵亡此地,二十七年皇帝赠忠显将军,世袭千户,子镛袭。至今赵鉴之后裔分居贵德各地。大通县黄家寨乡上、下赵家磨村赵氏,于明洪武年间在此建村、垦殖,并修磨房而得村名。
    此外,还有少数民族的赵姓,青海吐蕃族唃厮啰之孙木征,宋赐姓名赵思忠。乐都赵土司尕尔贝,原为甘肃岷县藏族头领、明初归顺被授世袭百户,其孙赵胜又因功升指挥使。今乐都部分赵姓为其后裔。
    8、黄姓为当今中国第八大姓,源于上古赢姓颛顼玄孙陆终之后封于黄(今河南潢川西),后裔于商末周初立黄国,子孙以国为黄姓。
    青海如今黄姓村庄较少,只有3个。今大通县黄家寨乡黄家寨东、西村均建于北宋初(960年),原黄姓人家较多,筑寨居住,得村名。后迁出,从南京、安徽等地迁来文、张、陈等姓居住,后因人口众多而分为东、西村。
    9、周姓为当今中国第九大姓。其祖源较多。传说远祖始于上古,为黄帝时周易之后;也有说出自商代,为商大夫周仁之后代。还有少数民族改周姓的,北魏孝文帝改鲜卑族为周姓。此外,还有北周、唐、后梁时帝王赐周姓也不少。
    青海有周姓村庄13个,如贵德县东沟乡周屯村,始建于明初。明征西将军邓愈收复贵德后,为加强管理,从河州调48户来贵德守城,又调河州卫世袭百户周鉴来此筑寨防守,遂形成周屯村。
    10、吴姓为当今中国第10大姓。其祖源较多,出自上古,为古帝颛顼时吴权之后;也有出自周代姬姓吴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大伯父大伯和二伯父仲雍,相传二人有意让位给周文王,去江南立吴国(在江苏苏州),后代以国为姓。
    现在青海吴姓村庄有7个,今大同县多林乡吴什庄村,于清乾隆年间吴姓已住此。今同仁县隆务镇吴屯上、下村吴姓人家.是明初来自江南和甘肃临夏等地区。
    11、徐姓是当今中国第11大姓。其远祖始于上古,据考为黄帝孙颛顼赢姓后裔,即东夷部落首领之一皋陶后代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高将其子若木封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立徐国,子孙以国为徐姓。”
    徐姓先祖开发海青极早,在三国时曹魏名将徐邈任陇西太守,统辖金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西海(今青海省海晏县)等7郡,始有徐姓在青海活动,会有徐姓定居。后千百年间,随军、移民或任职来青海的徐姓先民也不少,也有定居的,故逐渐也形成了许多徐姓村庄。
    12、孙姓为当今中国第12大姓。其远祖始于春秋时代,出自周文王第8子封于卫(今山西太原)的 8世孙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惠孙,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孙姓。
    孙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宋代的孙路,任兰州、河州通判(监州官)时,与朝廷力争开发河湟地区。据《西宁市志》地名志记载,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大量出土文物考察,此地开发史极为悠久,约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及狩猎生活。至明初,孙姓人家从陕西、山西一带迁来居此。
    13、胡为当今中国第13大姓。其远祖为帝舜的后裔,于西周初期,周武王将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进号为胡公,又称胡公满,子孙就用他的谥号为胡姓。
    胡姓先祖也曾开发青海定居,至今存4处胡姓村庄。
    14、朱姓为当今中国第14大姓。其远祖始于上古,传说虞舜臣子朱虎的后代;也有说出自周代。古帝颛顼的裔孙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邾(今山东邹县一带),建邾国,子孙以国为邾姓。后邾国被楚国所灭,族人散居他乡,又改为朱姓。
    朱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早较多,至今已有朱姓村庄10余处。西宁市大堡子乡朱家寨村(今分为朱南、朱北两村),1923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此发现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青铜器时卡约文化等遗址,被命名为“朱家寨遗址”。中庄乡朱家庄村,据民间传说,此地为唐代吐蕃人居住地,明初移民朱姓居沙塘川西岸,清嘉庆年间迁居于此,得村名朱家庄。
    15、高姓为当今中国第15大姓。其祖源有三支,一为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有巨高元,当为高姓始祖;二是出自春秋时代,齐文公有子封于高(今河南高县),人称公子高,子孙以封地为高姓,三是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子孙以其祖字名中的“高”为姓。
    高姓先祖来青海开发较早较多,宋代高永年,明代高天喜都收复河湟地区,对安定地方作出了贡献,其族人多来青海定居。

  26、唐姓全国排名第26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上古,传说陶唐氏尧的后代封于唐,即古唐国(在今山西翼城西),后为周成王所灭,封子成王弟叔虞,其后裔皆有唐姓,此为晋地唐姓;二是尧的后代燮父(姓伊祁),封于唐,建唐国(在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唐姓,此为楚地唐姓。
    此外,据《后汉书·南蛮传》,东汉时,白狼(羌)王有唐姓;《三国志·郭淮传》称陇西羌族亦有唐姓。
    看来河湟地区还是唐姓的发源地之一,即部分唐姓是青海的世居者。
    27、冯姓为当今全国第27大姓。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周代,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万之支孙采食于冯城(今河南荣阳西),即以邑名为冯姓。二是出自春秋时代;郑国大夫冯简子,子孙以其祖先名字中的“冯”为姓。
    青海历史上冯姓先祖也是开发者之一,故今已有冯姓村庄4个。
    28、董姓为当今全国第29大姓。祖源有二,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叔安之子叫董父,为舜帝训养龙,被赐董姓。另有董氏源自周朝大夫辛有,其两子都作晋国太史官,掌管监督史典,董意为“督、正”之义,故子孙以官为董姓。
    青海历史上还有少数民族董姓,宋代吐蕃族口角唃厮啰首领叫董毡,占据青唐(今西宁),联宋攻西夏,被宋朝授西平军节度使,确保了青海东部的地方安宁。看来历史上少数民族董姓先祖已对开发青海作了贡献,以至如今有3个董姓村庄。
    29、程姓为当今中国第31大姓。远祖始于商代,传说商时封古帝颛顼的后代于程邑(今河南洛阳东),子孙以封邑名为程姓。
    程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晚,如今只有1个程姓村庄:大通县东峡乡刘家庄村委所辖程家沟自然村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程姓已居此,而且人户众多,故得村名程家沟。
    30、曹姓当今全国名列第32位。《元和姓纂》云:“颛顼之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氏,至曹挟,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被宋所灭,子孙以为曹。”据此曹姓祖源有二,最早的始祖是古帝颛顼后裔陆终之子安,后一支出自周初分封的诸侯国曹国。
    曹姓先祖开发青海已有1900年历史,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曹凤上奏朝庭,在青海复设西海郡县,广设屯田,和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率将士屯驻龙耆(即王莽时西海郡治,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确保了青海地方的安定生活。以后历代移民中又有曹姓迁来青海开发定居,如西宁市曹家寨,清代时已有众多曹姓先民住此。
    31、袁姓为当今全国名列第33位。祖源始于周代,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第11代孙诸,字伯爰,伯爰的裔孙涛涂以其祖先的字为爱姓,在古义中爰、袁、辕等是相通的,于是便有爰氏、袁氏、辕氏等,而多用袁为姓。
    袁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在明洪武八年,南京人袁炉院随军打造兵器来到西宁观门街定居,到解放初期已历14代,仍继承祖业,已有600年历史。还有很多袁姓群众亦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形成7个袁姓村庄。
    32、邓姓全国名列第34位。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封叔父于邓,立邓国(在今河南南阳西南),赐姓曼。至春秋时,于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灭掉,子孙以国为邓姓,看来邓姓出自商代曼姓。还有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北宋灭南唐后,其邓王李姓族人为避株连,而改为邓姓。
    邓姓先祖开发青海已有2000的历史,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么六子邓训,任护羌校尉,进驻临羌(今青海湟中县通海),以其威望,羌人悦服,永元四年(92年),邓训病逝于湟中任所,羌人感激,数千人恸哭,并立祠于家。后有明初征西将军邓愈,于洪武三年(1370年),征战青海,收复循化、贵德等地,今贵德县河阴镇邓家村邓姓是邓愈随军留居的邓姓后裔。后来又有许多邓姓先民来青海开发定居,形成了如今青海的4个邓姓村庄。
    33、许姓是当今中国第35大姓。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上古,相传为帝尧时高洁清节之土许由的后代;二是出自春秋时代,周武王封炎帝裔孙自夷的后代姜文叔于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河南许昌),建许国,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许姓。
    许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明初大臣许允德于洪武元年至七年,以朝廷钦使身份深入青藏高原,招抚元朝旧官及吐蕃僧俗首领,促使青海的社会稳定。以后又有许多许姓先民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形成了5个许姓村庄。大通县黄家寨乡许家寨村,元未明初时,已有许姓人家居住,而得村名。
    34、傅姓全国排名第36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有裔孙大由被封于傅邑,后代以封邑名为傅姓。二是出自商代,商王武丁时大臣说(yue,音悦),原居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善筑土墙,被商王任为相,称之为傅悦,子孙以其祖筑墙处的地名为傅姓。
    傅姓先祖开发青海已有2000年历史,东汉初,北地(今宁夏南)人傅育任护羌校尉,驻临羌(今湟中通海),管理青海军政,深入羌地阵亡,安葬于青海。以后历代移民中又有傅姓先民迁来青海开发定居。今西宁市中庄乡傅家寨村,相传明、清两代于此地筑有驻兵营寨,遂有傅姓人家居住而得村名。今还有贯通其间的一条傅家寨路。该市大堡子乡来家寨,清初傅姓人居住而称傅家寨,清末傅姓迁移,宋姓人增多而改名宋家寨。还有湟中县西堡乡葛家寨傅姓,据族谱记载,原为刘姓,系明洪武年间由南京竹矶巷迁来西宁大西川刘家寨定居。今贵德县河东乡傅姓,为明初自甘肃河州迁来守城的48户之一。
    35、沈姓全国名列第37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西周初,周文王第四子李载,受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县北),建沈国后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沈姓。二是楚庄王之子贞受封于沈(今河南沈丘),后代以封邑名为沈姓。
  沈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西宁市南川沈家寨村,始建于元朝,以沈姓人居多而得村名。以后历代移民中亦有许多沈姓人迁来青海开发定居,在清乾隆初,已有沈姓村庄5个

  36、彭姓全国名列第39位。远祖始于夏代,古帝颛顼的裔孙铿,封于彭,建大彭国(在今江苏徐州市),后代以国名为彭姓。
    彭姓先祖开发青海亦较早,据西宁市彭家寨乡彭家村罗氏族谱说,该村原为兵寨,明初金陵(南京)人发配来此定居,因彭姓人居多,而得村名。
    37、吕姓全国排名第40位。祖源有三,一是《辞海》引《说文》中吕姓始祖大岳的典故。大岳为舜帝重臣,后封为吕侯,子孙以此为吕姓。二是远祖始于夏代,炎帝的后裔受封于吕,建吕国(在今河南南阳西),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吕姓。还有北魏鲜卑族叱吕氏、比丘氏吕陵氏改为吕姓。
    吕姓先祖在明初移民来青海开发定居。大通县桦林乡吕顺村,明洪武年间建村,多吕姓而得村名。
    38、苏姓全国名列第41位。始祖为上古黄帝孙颛顼的五世孙昆吾,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西南),其子孙以封地为苏姓。此外,在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多有苏姓。
    苏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在清乾隆初已有苏姓村庄6个,今增至8个。今大通县景阳乡苏家堡村,早在元朝就有回族居住,因苏姓居多,以苏家大庄廓得名苏家堡村。
    39、蒋姓全国名列第43位,远祖始于周初,武王弟周公姬旦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在今河南固始蒋集一带),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蒋姓。
    蒋姓先祖开发青海者较多,清初武将奉天人蒋三捷,顺治二年(1645年),在西宁兵备副使任内“修守备、招流亡、省差徭、尊税敛”,使战乱甫平的青海地区百废始兴。历代移民中亦有许多蒋姓民众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形成6个蒋姓村庄。如形成于明朝的贵德县古城内蒋家街,以蒋姓居多而得名。其中有笔者启蒙老师蒋毓英,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为子孙三代的老师世家。
    40、蔡姓为当今中国第44大姓。远祖始于周初,周武王将弟叔度(文王第五子)封于蔡,立蔡国(在今河南上蔡西),战国初被楚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蔡姓。
    蔡姓先祖开发青海亦早,山东济南人蔡仲回,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奉命任职湟州(治所今乐都县碾伯镇),并率部付西夏,二年湟中大饥,蔡开仓赈灾,深受民众爱戴。三年西夏攻城,城陷蔡殉职,民众立祠纪念,即原西宁城隍庙大殿西侧蔡公词。以后多有蔡姓人来青海继续开发定居,形成了如今8个蔡姓村庄。
    41、贾姓全国名列第45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西周,周康王将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今山西临汾一带),称为贾伯,后代以封地名为贾姓。二是出自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将原贾国赏予太师,即跟随他逃难19年的狐偃之子狐射姑,人称贾季,后代以其祖赏地名为贾姓。
    贾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者较早亦多,故形成了如今7个贾姓村庄。今西宁市沈家寨乡贾小庄村,相传明初贾姓人由金陵(南京)迁移而来。因初居者户小人少,故得村名贾小庄。
    42、丁姓全国名列第46位。远祖始于西周,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其重要封国之一的齐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博北),开国君主是吕尚(姜子牙),其子丁公吕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丁”为姓。
    丁姓先民亦来青海开发定居,如今已有3个丁姓村庄。其中在回族中也有了姓。
    43、魏姓全国名列第47位,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是黄帝的姬姓嫡裔,为周文王15子毕公高的被封为毕国,后人传到裔孙毕万,晋献公将其封于魏(今山西芮城东北)的大夫,其子孙以封地为魏姓。
    魏姓先祖较早随军或移民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形成8个魏姓村庄。西宁市二十里铺乡魏家庄村,在明代已有魏姓居住,故称魏家庄。其始祖是来自泗州(今苏浣边境洪泽湖滨)的魏祖善,跟随朱元璋起兵建功,授世袭千户,驻防西宁,遂定居。于魏瑄,世袭副千户,后因功升正千户,又以战功加指挥佥事。孙魏寰,历任碾伯游击、中军守备等职。
    44、薛姓全国名列第48位。祖源有三,一为远祖始于春秋时代,黄帝的25子之一任姓裔孙奚仲,为夏代“车正”(车的创造者),被封于薛,建薛国(今山东腾山南),历64代,至春秋时被齐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薛姓。二是出自战国田姓,齐国孟尝君田文,封于薛,秦灭六国后,子孙遂以薛为姓。还有北魏少数民族鲜卑族之比干氏改为薛姓。
    薛姓先祖开发青海极早,山西龙门人唐名将薛仁贵西征吐蕃至大非川(今兴海大河坝乡),以后有许多薛姓移民来青海开发定居,形成至今的5个薛姓村庄。
    45、叶姓全国名列第49位。始祖源于春秋时楚国。据《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位大夫沈尹戎,其子诸梁被封于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称为叶公在成语“叶公好龙”的叶公。子孙就用封地名为叶姓。此外,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还有叶姓。叶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晚,清乾隆初还没有叶姓村庄,至近代在互助县只有1个叶家村。
    46、阎姓全国名列第50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西周姬姓,周武王封族人太伯的曾孙促奕于阎乡(今山西运城),子孙因此为阎姓。二是春秋时晋成公之子懿,被封于阎邑(今山西安邑),建国阎,后亡国,子孙以原国名为阎姓。
    历史上阎姓先祖较少量来青海开发定居,故青海的阎姓村庄,只有明初移民实边从河州迁来贵德守城的48户之一的河阴镇阎家庄与河乡阎家堡2个自然村。

  47、余姓全国名列第51位。远祖始于春秋时代,秦国大夫由余,后代以其祖先名字中的“余”为姓。据《史记·秦本纪》载,由余的祖先是严国人,因避难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在戎做官,并出使秦国,被秦穆公重用。
    看来余姓始祖极早是青海开拓者。以后历代移民中余姓先民又来青海开发定居,故形成如今的5个余姓村庄。
    48、潘姓全国排名第52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周初,是周文王的第15子毕公高之子季孙,又被封于潘(今陕西北部),后来子孙以国为潘姓。二是春秋时代,南方楚国亦有人以潘为姓,这支潘姓是颛顼帝高阳氏之后代,发源地在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上述南北二姓均源自黄帝轩辕氏的后代。
    潘姓先祖有少数来青海开发定居,今乐都县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已有潘青村。
    49、杜姓全国名列第53位。杜姓始祖就是创造酒的杜康,杜康是黄帝宰人(掌管膳食的官)。看来杜姓历史已有四、五千年。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杜姓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后建杜国,国君杜伯被周宣王杀死,其子孙以国名为杜姓。此外,北魏将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三字姓独孤浑改为单字杜姓。
    杜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唐玄宗时,杜希望任都州(治今青海省乐都县)都督,与占据青海的吐蕃抗御,收复河湟失地,巩固了地方政权。以后历代移民实边中又有许多杜姓先民来青海开发定居,形成了如今全省5个杜姓村庄。
    50、戴姓全国排名第54位。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周代,周诸侯有宋戴公,死后谥号为“戴”,子孙以谥号为戴姓。二是春秋时期有戴国(在今河南民权东部),被宋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戴姓。
    戴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的历史较早,大通县后子河乡戴家庄村的村民,是在明初由河州(今甘肃临夏市)迁来戴、汪、韩姓居住,以戴姓居多,故得村名戴家庄。
    51、夏姓全国名列第55位。祖源有二,一是大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禹,称夏后氏,故禹子后建夏朝。以后子孙以国为夏姓。到春秋时,陈宣公有个儿子叫少西,字子夏,以后子夏的孙子征舒就以先祖的字为夏姓。
    夏姓的先祖开发青海极早,东汉时护羌校尉夏育,曾到过青海河湟地区,留下了夏姓先民经营青海的人文印记。以后夏娃先民迁来青海开发定居,便成了今民和县古鄯镇夏家河村。
    52、钟姓全国排名第56位。远祖始于春秋时代,是商汤王的后裔,至春秋时宋国人宋伯宗到晋国做官,因直谏被杀,其子逃到楚国,采食于钟裔(今安徽凤阳),子孙便以地名为钟姓,有单姓钟氏和双姓钟离。
    钟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早,在清乾隆初湟中县已有钟家村,现已分为钟家东、西村(亦称花园东·西村)。
    53、汪姓全国排名第57位。祖源有二,一是远祖始于上古舜帝时的汪芒国,国后防风氏,商代成为汪芒氏,后又改为单字汪姓。二是在春秋时鲁国国君成公的友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汪姓。
    汪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湟中县田家寨乡江家嘴村汪姓,系明、清两代江土司,其先祖是蒙古族南木哥,明初因功封官,其子汪失加袭副千户职,世袭土司23代,历560年。大通县后子河乡汪家村《汪氏家谱》记,汪氏系江土司后代,西凉古昌府永昌县人,其祖历为唐宋功臣,世袭指挥。有一始祖纳湟中土司百户之女为妻,生二子,次子继承本姓汪恺,其子孙江化龙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迁居此地,得名汪家村。
    54、田姓全国名列第58位。远祖始于春秋时代,即古帝虞尧的第54代裔孙陈国公子御寇被陈直公所杀,与御寇友好的公子完因此逃到齐国,被齐桓公封于田,子孙遂改陈姓为田姓。
    田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且多,田姓村庄由清乾隆初的4个发展到如今7个。大通县后于河乡田家村,据传田姓于明初从江南、南京一带迁居于此。清乾隆末期村内部分田姓又迁到该县东峡乡田家沟村。
    55、任姓全国排名第59位。始祖为黄帝25子中最小的儿子禹阳,被封于任国,遂为任姓。任姓先祖开发青海极早,东汉时武将任尚,曾代班超为西域都护,后任护羌校尉,经营青海地区多年。以后的历代移民中,又有任姓先民迁来青海开发定居,形成了如今的3个任姓村庄。
    56、姜姓全国名列第60位。始祖为上古炎帝,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西);遂以水名为姜姓。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姜姓之别也”。
    看来西羌为姜姓,是青海的世居者,也是最早的西部开发者。其古代文化及农牧业都是他们创造和发展的,故青海乐都县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已有姜湾、姜沟村。

  68、史姓全国名列第80位。祖源有三,一为远祖始于上古,传说黄帝有史官仓颉,后代以其祖官职名为史姓。二是古代史国(在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南部一带)人来中国,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史姓。还有唐代阿史那氏改为史姓和唐帝对西突厥人赐史姓的。
    史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明初庐州合肥人史昭,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镇守西宁,建孔庙、修学校,发展了青海的文化教育,以后史姓先民随军、移民、任职官员等来青海开发定居,省内史姓村庄自清乾隆初的2个发展到如今7个。
    69、顾姓全国名列第81位。祖源有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顾姓始祖起源于夏朝的一个诸侯顾国(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后被商汤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顾姓。二是出自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第八代孙被封为顾余侯,子孙便以爵位名为顾姓。
    顾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者较晚,较少,至今只有湟中县顾家岭村。
    70、侯姓全国名列第82位。祖源较多,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侯姓是直接传自黄帝轩辕氏的姬姓后裔。《姓氏考略》也载。侯姓“出自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以为氏。”又据《路史》可知,后魏少数民族侯奴氏,古引氏等改为侯姓。
    侯姓先祖开发青海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金城太守侯霸至允川(今青海民和县北)平定迷唐羌族部落的叛乱,安定了青海东部地区的社会秩序。以后,移民来青海开发定居的侯姓不少,在清乾隆初已有侯姓村庄,至今已有4个侯姓村庄。
    71、邵姓全国名列第83位,据《姓源韵谱》记载,邵姓始祖是西周初周召公奭(shi,音式),因采(奭)食于召,即今陕西岐山西南,后代子孙以先王采邑名为召姓,召与邵在春秋时本是一个姓,后来一分为二,其祖先是共同的。
    邵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晚,在清乾隆初还没有邵姓村庄,如今已有4个。
    72、孟姓全国名列第84位。祖源有三,一为远祖始于上古,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颛顼时大臣叫孟翼,此为孟姓始祖。但此后无世系记载,因而姓史学家认为孟姓始于春秋时代,鲁桓公之子庆文,畏罪潜逃莒国,改姓孟孙氏,后代以“孟”或“孟孙”为姓。三是出自春秋时卫灵公兄挚,字公孟,后代以其字中的“孟”为姓。
    孟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者较晚,而且人数较少,在清乾隆时还没有孟姓村庄,至今在湟源、乐都县都有孟家湾村。
    73、万姓全国排名第86位。据《姓氏考略》,万姓远祖始于周代的诸侯国芮(rui 音锐)怕万,其封地在今陕西邑县南芮城,后代以祖先名字中万为姓。又据《姓纂》,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叫毕万,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子孙也以其祖名字为万姓,此两源万姓都是黄帝的姬姓子孙。
    万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早,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万姓村庄,今已发展到5个。
    74、段姓全国名列87位,祖源有三,一为远祖始于春秋时姬姓的郑武公幼子共叔段,后代取其祖名字中的“段”为姓。二是出自战国时魏国将领封于段干,后人遂姓复姓段干,后又改为单姓段。三是出自鲜卑族段氏。
    段姓先祖开发青海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文帝时有段卯,任北地都尉,其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当时青海东部由武威管辖,后子孙便定居武威。至9代孙段颍,在东汉桓帝二年(148年)任护羌校尉,至允吾(今青海民和下川口)、罗亭(今青海尖扎)平定羌人之乱,维护了地方治安。以后历代移民中段姓先民亦有来青海开发定居,至今已有段姓村庄3个。
    75、雷姓全国名列第88位。祖源有三,据《姓苑》、《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载:“黄帝臣有雷公”,“方雷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玄嚣,盖古诸侯国也”;“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后以国为氏,单姓雷”。看来雷姓始祖为上古黄帝时雷公及方雷国裔孙。
    此外,据《后汉书》、《十六国春秋》载:“南安羌并有雷氏”按此在少数民族中还有雷姓。看来雷姓先祖开发青海的历史极为悠久。上述南安羌原是西部羌族的一部落族,汉代前后居住在甘肃陇西,当时包括青海地区。以后历代移民中有许多雷姓先民迁来青海开发定居。清乾隆初已有雷姓村庄3个,今有6个。
    76、尹姓全国名列91位。祖源有二,据《姓源》考证,尹姓始祖为上古东夷族的首领少吴之子殷,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一说在河南宜阳西北,新安县东南),子孙以封地名为尹姓。又据《姓氏考略》载:“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姓,周有尹吉甫”。看来周代有“师尹、尹吉甫”官,而子孙以官名中的尹为姓。
    尹姓先祖迁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早,但人数较少。在清乾隆初已有唐尹庄,今有乐都尹家村。
    77、黎姓全国名列92位。其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上古诸侯九黎。据东汉应邵《风俗通》记载,九黎的后裔之中有人以黎为姓,是尧帝后裔。二是源于商、周时代,商代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有一黎国,被西伯(周文王)所灭,武王建周后,又封有黎国,后代都以国名为黎姓。还有北魏少数民族鲜卑族改为黎姓的,如今在回族中也有黎姓。
    历史上黎姓先祖亦有来青海开发定居者,在清乾隆时已有黎家庄,后村名有变。
    78、武姓全国名列第95位。其祖源较多,据《世本》载:“出夏臣武罗。”照此看最早武姓始于夏代。又据汉《武班碑》、《姓纂》载:“殷王武丁之后”;“周平王少子生而有纹在手,武,遂以为氏。”这说明武姓还出自商、周时代。还有唐代武则天当女皇时赐有武姓。也有北魏鲜卑族改为武姓的。
    武姓先祖也有来青海开发定居者,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武家庄。

  79、乔姓全国排名第96位。据来人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桥氏。”“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作相,命桥氏取木,义取高远。”照此看,乔姓始祖为黄帝子孙桥氏,至五代后周皇帝命令取木为乔姓。
    乔姓先祖也有来青海开发定居的,但较晚,而且人数较少,形成了如今互助县的乔家村。
    80、贺姓全国排名第97位。远祖始于东汉,据《虞预晋书》载:“本为庆氏,后汉庆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姓,望出会稽、河南。”照此看东汉庆纯为避安帝皇父名讳而改为贺姓。溯源庆姓是黄帝时炎帝裔孙,即周封的齐国君姜子牙的后裔。又据《魏书·官氏志》载:“贺兰氏,贺赖氏、贺敦氏,后俱改为贺氏。”这是指北魏少数民族鲜卑族双姓贺改为单姓贺。
    贺姓虽起源较晚,但开发青海的历史却极早。改贺姓的少数民族鲜卑族秃发部早在东晋安帝元年(397年)在青海境内建立了南凉国(都城在今乐都县)政权,当时有将军贺连。以后历代移民中贺姓先民迁居青海的较多,故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贺家庄村,而今发展为8个。今大通县元朔乡贺家寨村贺姓,原系本地吐蕃,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在此地筑寨居住。青山乡贺家庄村,于清雍正初年(1723年)建村,因贺姓居多而得村名贺家庄。
    81、龚姓全国名列99位。其祖源较多,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记载,龚姓有六个来源。一是黄帝臣共鼓的后代,二是出自共工之后代,共工为少吴氏的后代,也是尧的大臣,因不忠,被尧流放于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后代以共为姓。三是出自商代诸侯共国(在今甘肃泾川县)的后代,共国亡后,子孙以国为共姓。四是出自西周共伯和的后代,五是出自春秋时郑武公小儿子叫叔段的后代,因叔段政变失败后,逃到共(今河南辉县)称共叔段,后代有的以共为姓。六是出自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代,因申生被害自杀后,加谥号“恭君”,古代“恭”与“共”同音通用,也称共氏。后来共氏为避难而改为龚姓。
    龚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晚,故至今只有湟源县龚家营村。
    82、文姓全国名列第100位。其祖源有二,据《风俗通》载:“周文王支庶以谥为氏。”这是说后世人称的“周文王”是西周奠基者姬昌,他死后才有谥号为“文王”,他的支庶子孙有的就以其谥号为文姓。另一支出自炎帝后裔伯夷的裔孙姜文叔之后,被西周封于许(今河南许昌)。至战国初被楚所灭,子孙逃散,有的以国名为许姓,有一支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名字为文姓。文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晚,在清乾隆初还没有文姓村庄,至今有3个。
    以上中华百家大姓中,已有82个大姓在青海高原开发定居,各自形成了许多姓氏村庄及人文印记,占全国前百位大姓的82%。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近百个姓氏,也与上述百家大姓同样来青海开发定居,各自亦形成了不少姓氏村庄,共同创造和发展了青海高原的文化与经济。
    这里首先介绍一个比较特殊而稀有的乜姓。乜姓在宋代《百家姓》中列于关、阎、岳等熟知姓氏之前,这说明乜姓在中国万姓中已名列数百位姓氏之中。据史料可知,乜姓为古代秦、陇,即西北少数民族姓氏。《通志·氏族略》和《山左诗集》云:“番姓,望出晋昌、赵郡。”“山东之乜,系也先后所改。”照此看,乜姓为“番姓”,即今藏族之姓,其发源地是晋昌、赵郡,也就是今天山西石泉、甘肃等西北地区。山东也有乜姓,是明代瓦刺首领也先的后代改姓为乜的。乜姓至今已十分稀有。今贵德乜姓是世居者,因该地区在秦汉时为先零羌活动地区,即藏族的原始族源地。故在1962年贵德河东朱辑五编《贵德县简志》(续志修改稿)中说,(贵德)“乜纳寺主持和遗老乜生华说,尹等初到斯地识有一人,本羌族,西羌无弋爰剑之苗裔倒贵德最早。尔时此地被水淹没,一片汪洋,人不能住,乜纳族住东山麦浪相卡。不知经多少年所,水渐下去,变为桑田,半数迁到化隆县属秋杂族,半数人移到贵德。元、明间未筑城时,住在隍庙街,训导衙门地,到明洪武三年(实为七年——笔者),因筑城,一半人移到城外东北效乜纳村,一半人移到城西效拉萨村。氏所建弘善寺(今大佛寺),不防碍筑城,故未迁移。”
    上述对贵德乜氏的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确为今藏族的远祖羌族首领无弋爰剑之后裔。还说本族所建“弘善寺”在明代之前,这在《安多政教史》中有所记载:“贵德城……有众位护法神齐集列座的穆尼亥(为乜纳亥的转音——笔者)护法神殿,又称穆尼亥九层殿,年公爷(即清代年羹尧——笔者)的兵士来到时,阎罗法王神像显怒容向下视门口,因此兵士畏惧,未敢破坏该神殿。……”《安多政教史》还载,由乜纳活佛罗哲吉(1675-1753)于第一世俄钦赤列本的修行处建成乜纳寺。今建于寺旁黄河沿的乜纳塔,其历史极久,故《安多政教史》又载:“当年吐蕃赞市赤热巴巾率兵北征时,曾在此处唐蕃交界地区,以他的头发为内藏修建了一座宝塔,并在塔顶安装了金光闪闪的鎏金铜日月”,称之为“乜纳塔”。此记载属合唐代吐蕃王攻占青海东部的史实。
    因此弘善寺、乜纳塔、乜纳寺。均以乜氏乜纳族名而命名,亦为该族所建或其族为活佛而主持管理。今乜纳村及乜氏也是乜纳寺的香火庄及管理者之一。
    今青海省以乜姓命名的村庄只有贵德县河阴镇城东村委会所辖乜纳自然村,村中多为乜姓。以及城西村委会所辖拉萨村有许多乜姓,还散居于罗汉堂乡尼那村、河西乡上刘屯村等地。其族人是于世公认的汉化藏族、绝大多数会汉语、学汉文,故族人的文化素质高,其族人中百分之六、七十为知识分子,其中乜宗德曾是县人民政府干部,又是全县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今文庙前新建的牌楼结构的棂星门,上书“腾蛟起凤”金字,是他挥笔所书。
    如今该县牧区常牧乡还有乜纳亥部落族,也称木雅族。
    牟姓,也是稀有姓氏。在宋代《百家姓》中列于倒数第12位。这族始于春秋时的小国牟国。《姓氏考略》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因氏焉。望出钜鹿。”看来牟姓源自2500多年前的一个古代小国牟国而得车姓,发祥地在今山东芜县东部。据过去姓氏学家考证,是传自上古的祝融氏,在周代时一子爵之国,牟姓后裔便“以国为氏”而得姓,推溯其源流,则是颛顼帝乃至黄帝的子孙。发祥于山东的古老牟姓家族、自汉代开始,便是一个倍受敬仰的书香门第,尤其东汉经学家牟融,少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授子弟,门徒数百人。牟氏对于《尚书》的辉煌贡献,论功首推有《尚书章勾》的牟长,至今此书仍为研究《尚书》学者的重要依据。
    牟姓先祖开发定居青海较晚,而且人数较少。至今牟姓村庄只有民和县牟家寺村和大通县牟家村。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东峡乡老虎沟村委会所辖牟家庄自然村,村民仅有10户、43人,与藏族杂居,牟姓于雍正年间(1723-1735年)来此半农半牧,故村以牟姓得名。还有散居于贵德县格尔加村牟姓,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甘肃迁来定居。

  严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严小庄、严家庄,今有7个:西宁严小村,大通严家庄,互助严上村,乐都有严家山、严家地湾、严家湾、下严家村。
  据说很多严姓人是从南京移民过去的后裔。

  声音真是辛苦了:)
  呵呵,赶快搜索了下自己的姓,发现还是不确切,有机会回家看看家谱。

  海家沟是互助的吗?
  第一次听说过这样一个地名,惊喜呀。

  楼主,我也是青海的,可是没有我和我朋友的姓呀
  我没找到我们三个人的姓!

  这个帖子先保存起来,做电子书的时候用上就OK了

  孟姓村今有3个:乐都县孟家湾、孟家村,湟源县亦有孟家湾村。
  可惜俺都不认得那里滴人啊~~~

}

复姓,是中国姓氏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即姓氏是由一个以上汉字组成的,如金庸小说中的令狐冲、欧阳峰、公孙止等,以及三国里我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惇等都是复姓。

当然还有单姓“复”,也称为复姓,或复氏,这就不是一个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了,而是姓“复”而已。

一、由封邑而来。 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是这种情况。

二、因居地而来。 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 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 后人遂以“闾丘”为姓;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三、由官名、王父之子、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是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四、由少数民族而来的。如单于、叱干、独孤、哥舒、贺兰、慕容、纳兰、索卢、拓跋、完颜、宇文、尉迟、耶律、长孙等。

五、来源不详的复姓。如司琴、欧南、宁成、孔令、归海、尧乐、瑛黄等等。

根据2020年复姓数据,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有111.2万人。其他常见复姓人数为:“上官”8.8万人、“皇甫”6.4万人、“令狐”5.5万人、“诸葛”4.8万人、“司徒”4.7万人、“司马”2.3万人、“申屠”1.9万人、“夏侯”1.1万人、“贺兰”1.0万人、“完颜”0.6万人、“慕容”0.5万人、“尉迟”0.4万人、“长孙”0.3万人。

据说现存的复姓有81个,分别是:欧阳、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皇甫、夏侯、诸葛、尉迟、太史、端木、公孙、慕容、长孙、宇文、司徒、拓跋、轩辕、令狐、百里、呼延、西门、钟离、夹谷、公羊、赫连、澹台、宗政、濮阳、公冶、太叔、万俟、闻人、申屠、仲孙、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段干、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复姓中,人数最多的是欧阳,湖南和广东是欧阳姓最集中之地,有一些欧阳姓的人早年将自己的姓简化为欧。人口较多的复姓还有上官、诸葛、司马、夏侯、端木、司徒、淳于、轩辕、申屠等。轩辕姓源自黄帝,河南新郑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扶沟、睢县、临颍、西华、夏邑五县中,据说都有这个姓。还有一部分轩辕姓的人,早年迁去了台湾。另有许多姓轩辕的人改姓轩,也以河南为多。申屠在浙江最多,约占总人数一半,广东佛山也有相对较多的分布。这个姓的很多人后来改姓申或屠。夏侯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上官分布较广,但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多。

尉迟、赫连、慕容、宇文、完颜、万俟、呼延等复姓,人数大多以北方为多,但慕容似乎是个例外,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和贵州分布较多。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其中不乏复姓的名人,复姓第一名人——蜀相诸葛孔明。

诸葛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显赫地位的大家族,自西汉、三国以迄魏晋,代有名人。有关诸葛亮世家的最早史载当为诸葛丰。诸葛丰当时受到琅琊郡良好的学术气氛的熏陶,再加上他的不断进取,终于成为颇具影响的经学大师。由他开启了诸葛氏家族的学术渊源,“官尊责贵”的敬业精神,在其后代身上多有体现,诸葛亮当为诸葛丰的八代或九代孙。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让不少三国时期的人物被人们广为流传,其中复姓的名人包括魏晋的司马氏,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等;还有曹魏名将家族夏候氏,如夏侯渊、夏侯惇等;东吴名将太史慈。

历史上还有许多复姓的名人,凌烟阁功臣第一位的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唐朝女皇武则天时期有“巾帼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的宇文化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司马光砸缸》故事中的司马光,《史记》作者司马迁……

另外一些复姓人物,则是通过民间话本小说,或者后来的武侠书被人所熟知的。其中有真实历史的成分,也有很多演绎,还有一些完全的虚构。比如《呼家将》中的呼延庆,《水浒传》中的西门庆、皇甫端,金庸小说中的慕容家族,欧阳锋,独孤求败、东方不败等等。复姓因为相对少见和富有语言上的美感,成为很多文学作品中凸显人物身份的重要手段。

A:阿布、阿罗、阿单、阿典、阿里、阿跌、阿会、阿仑、阿那、阿每、阿沛、阿速、阿蹊、哀骀、艾岁、霭牙、爱绅、安陵、安平、安期、安都、安阳、安是、安丘、安国、安迟、安金、安末、奥鲁、奥屯、奥敦、奥里

B:巴公、巴哩、巴剡、把利、拔也、拔拔、拔列、拔略、罢敌、白玉、白寘、白公、白狄、白亚、白侯、白男、白冥、白马、白象、白鹿、白乙、白石、白岳、白鸾、百里、柏侯、柏高、柏成、柏常、班麻、班丘、阪上、阪泉、苞丘、鲍俎、鲍丘、卑梁、卑徐、北宫、北海、北殷、北髦、北人、北附、北郭、北门、北山、北唐、北堂、北野、北乡奔水、倍利、倍俟、比人、比丘、必兰、必力、必喇、苾悉、辟闾、闭珊、表纥、表黎、逼阳、别成、宾牟、邴意、播吾、波斯、伯昏、伯封、伯比、伯夫、伯有、伯德、伯州、伯宗、驳马、伯常、伯鸾、薄奚、薄野、补禄、卜成、卜梁、布埒、步叔、步温、步扬、不第、不更、不夷、不茅、不蒙

C:蔡仲、蔡林、蔡丘、仓颉、苍舒、苍梧、曹牟、曹丘、刹利、差师、单于、常丘、常庄、常涛、长鱼、长儿、长狄、长桑、长柳、长梧、长芦、长卢、长庐、长沙、长勺、长兴、长梧、长仲、朝臣、车非、车门、车遽、车成、车焜、辰放、陈锋、陈留、陈没、成公、成功、成垣、成王、成纪、成阳、城父、城阳、承桑、乘马、乘丘、鸱夷、赤张、赤章、赤松、赤诵、赤将、赤盏、敕力、敕勒、叱列、叱李、叱利、叱豆、叱干、叱门、叱丘、叱吕、叱卢、叱奴、叱罗、叱灵、丑门、重丘、出就、出连、樗里、鉏丘、鉏从、厨人、楚丘、楚季、楚宗、褚师、处师、黜容、穿封、纯狐、淳于、啜剌、茨芘、趣马

D:答禄、达步、达薄、达奚、大成、大夫、大公、大狐、大季、大贺、大连、大临、大陆、大罗、大彭、大食、大叔、大野、大孙、大心、大庭、大张、大戊、淡台、登北、登侯、登徒、邓林、邓侯、邓陵、地连、地伦、迪古、迪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牒云、迭里、丁若、东皋、东蒙、东灌、东楼、东丘、东王、东方、东里、东宫、东门、东乡、东丹、东郭、东陵、东闾、东关、东阳、东野、东莱、董阏、冬日、洞沐、斗讷、鬭谷、鬭乳、鬭比、鬭门、鬭缗、鬭耆、鬭强、鬭斑、鬭文、鬭于、鬭者、鬭子、窦公、覩斯、堵师、堵敖、敦洽、豆卢、都尉、独孤、独吉、端木、段干、多于、铎遏

E:妸荷、娥陵、耏门、尔绵、尔朱

F:樊仲、凡闾、范师、范姜、方雷、方叔、方吾、方相、房当、防风、蜚廉、飞廉、飞龙、费莫、费连、费听、费羽、棼冒、丰将、封人、封父、封贝、封具、风胡、夫蒙、夫余、佛图、扶余、扶登、伏羲、浮丘、浮屠、福子、弗忌、弗羽、甫奚、甫爽、傅余、傅其、富父、富宜、复生、复陆、复隆、付里、驸马、付马、附庸

G:盖娄、盖楼、干已、干将、干类、甘公、甘士、甘先、甘州、甘庄、赣娄、高丘、高式、高车、高陵、高堂、高阳、高辛、高唐、高丽、皋落、哥逻、哥舒、葛伯、葛萨、根牟、根水、庚桑、庚市、梗阳、宫孙、工尹、工娄、工偻、工师、恭叔、弓里、弓如、共叔、巩伯、贡娄、公保、公哀、公车、公羊、公良、公孙、公罔、公成、公城、公仇、公畴、公檮、公都、公房、公父、公甫、公行、公何、公华、公荆、公肩、公建、公金、公扈、公季、公纪、公甲、公林、公刘、公孟、公旅、公吕、公明、公南、公旗、公綦、公齐、公祈、公丘、公牛、公群、公冉、公若、公沙、公尚、公舌、公申、公慎、公胜、公师、公施、公石、公士、公叔、公帅、公思、公玊、公索、公佗、公罔、公为、公巫、公务、公析、公息、公夏、公先、公襄、公休、公绪、公婿、公宣、公阅、公之、公正、公朱、公子、公西、公冶、公敛、公梁、公输、公上、公山、公户、公玉、公仪、公仲、公坚、公伯、公乘、公祖、公晰、公族、公文、公德、公锄、句龙、句章、钩弋、姑布、古口、古龙、古成、古里、古冶、古野、古孙、谷梁、谷那、谷浑、谷会、谷阳、瓜田、官师、关龙、关其、冠军、毋丘、广成、广武、鲑阳、归生、虢射

H:邯郸、函治、函井、函舆、馯臂、韩馀、韩褐、韩侯、韩籍、韩厥、韩献、韩婴、罕井、罕父、罕夷、罕开、翰公、浩生、浩星、浩羊、何奈、何丘、合博、纥骨、纥干、纥奚、纥于、贺拔、贺赖、贺娄、贺若、贺兰、贺楼、赫连、黑齿、黑肱、侯冈、华胥、呼延、壶丘、呼衍、斛律、胡非、胡母、胡毋、皇甫、皇父、混沌

J:丌官、吉白、即墨、季瓜、季连、季孙、京城、京兆、泾阳、九百、九方、雎鸠、沮渠、巨母、夹谷

K:勘阻、渴侯、渴单、可汗、空桐、空相、昆吾

L:老阳、乐羊、荔菲、栎阳、梁丘、梁由、梁馀、梁垣、陵阳、伶舟、冷沦、令狐、刘王、柳下、龙丘、卢妃、卢蒲、鲁步、陆费、甪里、闾丘

M:马矢、麦丘、茅夷、弥牟、密革、密茅、墨夷、墨台、万俟、慕容、木门、木易、牟孙

N:南宫、南郭、南门、南荣、纳兰、女娲

P:逄门、盆成、彭祖、平陵、平宁、破丑、仆固、濮阳

Q:漆雕、奇介、綦母、綦毋、綦连、祁连、乞伏、绮里、千代、千乘、勤宿、青阳、丘丽、丘陵、屈侯、屈突、屈男、屈卢、屈同、屈门、屈引、齐季、齐貌、祁射、耆门、崎邱、清尹、潜龙

R:壤驷、扰龙、容成、汝鄢

S:萨孤、三饭、三闾、三州、桑丘、商瞿、上官、尚方、少师、少施、少室、少叔、少正、社南、社北、申屠、申徒、沈犹、胜屠、石作、石牛、侍其、士季、士弱、士孙、士贞、叔孙、叔先、叔促、水丘、司城、司空、司寇、司鸿、司马、司徒、司士、司寤、似和、素和、夙沙、孙阳、索阳、索卢、商丘、舒龙

T:沓卢、太史、太叔、太阳、澹台、唐山、堂溪、陶丘、同蹄、统奚、秃发、涂钦、涂山、吐火、吐贺、吐万、吐罗、吐门、吐难、吐缶、吐浑、吐奚、吐和、屯浑、脱脱、拓跋、屠岸

W:完颜、王孙、王官、王人、微生、尾勺、韦开、温孤、温稽、闻人、屋户、巫马、吾丘、无庸、无钩、五鹿、武安、武疆、毋将、毋丘

X:息夫、西陵、西乞、西钥、西乡、西门、西周、西郭、西方、西野、西宫、戏阳、瑕吕、霞露、夏侯、鲜虞、鲜于、鲜阳、咸丘、相里、解枇、谢丘、新垣、辛垣、信都、信平、歆颖、修鱼、徐吾、徐定、徐离、宣于、轩辕、轩丘、阏氏、胥弥

Y:延陵、罔法、铅陵、羊角、羊舌、耶律、叶阳、伊祁、伊耆、猗卢、义渠、邑由、因孙、银齿、尹文、雍门、游水、由吾、右师、宥连、於陵、虞丘、盂丘、宇文、尉迟、乐羊、乐正、运奄、运期、元亓、芋尹、郁厘、御龙、有巢、有鬲、有穷

Z:宰父、辗迟、湛卢、章仇、仉督、长孙、长儿、真鄂、正令、执头、中央、中长、中行、中野、中英、中梁、中垒、钟离、钟吾、终黎、终葵、仲孙、仲长、周阳、周氏、周生、朱阳、诸葛、主父、颛孙、颛顼、訾辱、淄丘、子书、子言、子人、子服、子家、子桑、子叔、子玉、子车、子阳、宗伯、宗正、宗政、尊卢、昨和、左人、左丘、左师、左行、鬷夷、祖龙

从上面可知,复姓当中不乏一些奇特的姓氏,如“第一”到“第八”,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最担心的就是六国贵族后裔聚众谋反,当时最有势力的是齐国王族后裔田氏,刘邦将田氏一族分别赐复姓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分散居住在各地,以此瓦解田氏的势力。

《姓氏考略》记载:“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姓,有第一至第八。”第一到第八等八个姓氏唯有第五姓流传了下来,最后一句提到了这个姓氏——“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现如今有一种新的复姓,由父母姓氏的组合而成,不少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姓争执不下,就将父母的姓都加到孩子的姓上,就成了新的复姓,如李杨、周陈、张梁、黄舒、田李、张杨、罗林、胡杨、黄方、贺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甘的一般都是哪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