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脚本哪种更好,用来玩螺旋勇士的?

战列舰又称战斗舰,主力舰,它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突击威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在海战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单纵队战列线进行炮战,因而得名。 “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
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其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作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
战列舰经历了风帆战列舰和蒸汽战列舰两个阶段。19世纪中期出现蒸汽机驱动的战列舰,早期的蒸汽机驱动的战列舰也曾称作铁甲舰或装甲舰等。20世纪初,英国建造了无畏号战列舰;法、俄、德、意、日、美等国也纷纷仿效无畏号相继建造新型战列舰。 战列舰名称是随着年英国-荷兰战争中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
当时火力最强的战船不进行接舷格斗,而是排成一线纵队的战列,与敌舰队平行行驶,利用本舰队一侧的舷炮对敌集中火力齐射,因而得名“战列舰”。1638年建成的英舰“海上君王”号便是这种战舰的第一艘,它有3层舷炮甲板,102门火炮。这时的战列舰都是木制的帆船。
184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它装有蒸汽机为主动力,战列舰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军舰时代。但它仍挂有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1861年,英国第一艘铁壳装甲战列舰“勇士”号,也挂有辅助的风帆。战舰上的风帆直到20年后才逐渐消失。
1862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有旋转炮塔的战列舰“阿尔贝王子”号,由于炮塔式舰炮可向任何方向,排成一线纵队的战列战术似乎过时了,所以在一段时期里装甲舰的称谓取代了战列舰。 1892年,英国人建造了全新的战列舰“皇家君主”号,4门双联装主炮以前后各配置一个炮塔的方式安装在舰身纵轴线上,加强了副炮群的数量及射角分配,能将所有火力集中于侧舷,战列舰的称谓名称由恢复了。
1906年,英国建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强的装甲舰“无畏”号下水了。“无畏”号的设计实现了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库尼贝迪上校的构想,排水量17,900吨,航速21节,装备有安装在五座炮塔内的10门305毫米主炮,24门76毫米副炮,水下鱼雷发射器5座,这比当时其它最大的装甲舰的火力还要强1倍以上。
两舷,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厚达280毫米。此后,各海军强国纷纷仿效“无畏”号建造造自己的战列舰。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无畏”舰就是战列舰的同义词,战列舰的多少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强弱的标准。世界上最后一艘战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下水的。
这期间,战列舰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径,装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后建造的上百艘战列舰中,无一不承袭了“无畏”号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成的“大和”和“武藏”号战列舰,满载排水量为72,800吨,最高航速27节,舰上装有三联装457毫米主炮9门,炮弹重达1460公斤,还有12门三联装155毫米副炮和12门双联装127毫米平高两用炮。
“武藏”号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号在1945年4月7日,先后被美军飞机击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不再建造新的战列舰。估计今后也不会再有哪个国家建造战列舰了。 1980年代,美国对4艘已退役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加装各种新型雷达,导弹,防空,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重新编入现役。
1989年,“密苏里”、“威斯康星”号等战列舰已相继完成改装工程,重新服役,分别部署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独立进行海上作战,支援登陆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在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曾使用其中的“密苏里”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对伊拉克目标进行炮击和发射巡航导弹。
但在此后的1993年,美国的4艘战列舰又再次退出现役。 战列舰是19世纪6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的主力军舰舰种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有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航程远等特点。
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 “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
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其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作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17世纪70年代后,英国海军按照以下标准对舰船进行分类: 一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100门以上,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吨。
代表性舰船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海军上将的旗舰“胜利”号。 二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90-98门,定员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吨以上。 三级舰——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64-80门,定员490-720人左右,排水量吨。
这是英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舰只 四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50-56门,定员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吨以上。 上述四级舰均被称为战列舰。规模在此之下的舰船被归类为护卫舰(Frigate)、巡航舰(Corvette)和单桅纵帆船(Sloop)。
此时的战列舰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杀伤人员的霰弹以及破坏帆具的链弹。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动力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动力战列舰。
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奠定了蒸汽装甲战列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1859年,法国建造了排水量5630吨的“光荣”号(Gloire)战列舰。
1860年,英国建造了排水量9137吨的“勇士”号(HMS Warrior)战列舰。这两艘军舰外面包覆铁质装甲,被视作世界上最初的两艘蒸汽装甲舰。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北方海军的小型装甲炮舰“莫尼特”号(USS Monitor)首次采用了封闭的回旋式炮塔。
它与南方邦联海军的“弗吉尼亚”号装甲舰(CSS Virginia)之间发生了首次近代意义上的海上炮战——1862年的汉普敦海战。 1873年,法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该舰已废除使用风帆的传统,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战列舰。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蒸汽机不仅为军舰提供了推进动力,而且蒸汽还被用于操纵舵系统、锚泊系统、转动装甲系统、装填弹药、抽水及升降舰载小艇等。大型蒸汽装甲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8000至9000吨,推进功率达到6000至8000匹马力。这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攻击力进一步增强。
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被称作“铁甲舰”(Ironclad),清朝北洋水师的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可以称作是这一时期的战列舰代表。 1892年,英国人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钢质舰体的战列舰——“皇家君主”号(HMS Royal Sovereign),该舰随后成为各国战列舰设计的样板。
此后,战列舰普遍采用钢质舰体,满载排水量可达到12000吨,采用螺旋膛线的主炮口径达到300至350毫米,舰体防护装甲的厚度达到230至450毫米,航速为16至18节。此时,舰炮威力、装甲防护力、航速和排水量等,成为各国公认的建造战列舰的四大要素。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海军纷纷建造或进口大批战列舰。战列舰已经成为海军强国实力的象征。 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装备两种口径的主炮,一级主炮布置在舰体纵向中轴线上,用于对抗敌方主力舰,二级主炮布置在舰体两侧,用于对抗巡洋舰及轻型军舰。
动力多采用往复式蒸汽机。 1906年,一种全新的战列舰出现了。无畏舰(Dreadnaught)的名字来源于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aught)。它采用了统一型号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轮机,排水量18110吨,最高航速达21节。
无畏号的下水,加快了各国海军的竞争。德国的拿骚级战列舰、美国的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及其后续舰纷纷采用无畏号的标准。此类战列舰被统一命名为“无畏舰”。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统一口径的主炮(通常口径为11至13。5英寸),主炮塔布置于舰艏和舰艉,以及交错布置于舰身舯部。
排水量大多为20,000吨以上,一般使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航速超过19节。这一时期,英国和德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共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73艘,德国则有52艘。 随着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增加到13。
5-15英寸,火炮有效射程不断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舰体水平纵向中轴线上,减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这种无畏战列舰通常被称为“超级无畏舰”,日本称为“超弩级战舰”。英国的猎户座级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德国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美国的内华达级战列舰、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及其后续舰都可以视为典型的超级无畏舰(Post-Dreadnaught)。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英德两国海军之间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日德兰海战。根据这次海战的教训,主要的海军国家改进了无畏舰的设计。主要改进措施包括:增大主炮口径,改进炮塔、火药库等部位的防护;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加厚重要部位的装甲,减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装甲;重视水平防护、以及水线以下对鱼雷的防护。
这种无畏型战列舰通常被称为“后日德兰型战列舰”(Post-Jutland Battleship)。例如英国建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及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根据1918年的停战协定,德国公海舰队向协约国投降,并集中在英国北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等待作为战争赔偿分配给战胜国。
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军舰在1919年6月21日被德国水兵凿沉。 在战争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不再是必需的了。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吨位(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吨位比例为10:10:6:3。
5:3。5。 1930年签订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伦敦海军条约)对此进行了补充规定。从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间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Navy Holiday),各国的大型战列舰建造计划都被终止或取消,代之以对已有的战列舰的进行更新和改造。
1936年12月31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作废,各海军强国重新开始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英国建造了五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美国海军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四艘南达科它级战列舰、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德国海军建造了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建造了两艘大和级战列舰。
法国、意大利也建造了新型的战列舰。这一时期的战列舰大多采用15或16英寸甚至18英寸口径主炮,航速达27节以上,甚至30节以上。 由于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海军作战的主要舰种,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沦为次等的海军主力舰。在大西洋战场,英国海军围绕德国的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其余的时间里,盟国的战列舰主要从事护航任务。 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8艘旧式战列舰大多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损失,其中打捞起来的6艘在本国修理后,担负起轰击岸上目标的任务。而新建造的高速战列舰则担任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舰队警戒(尤其是防空警戒和雷达哨舰)任务。
美国的战列舰队在1944年莱特湾海战的苏里高海峡夜战中,与日本战列舰队展开了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炮战,击沉了日本海军山城号和扶桑号战列舰。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国和美国的旧战列舰曾经担任炮轰岸上目标的任务。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中,美国战列舰也曾经执行过类似的任务。
此外,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国和英国的新式战列舰曾经炮轰过日本的釜石、日立等近海工业城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订了投降文件。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光荣生涯达到了顶峰,以及终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战列舰纷纷作为废钢铁出售给私人公司拆毁,或作为靶舰和武器试验平台遭到摧毁。
美国海军曾将衣阿华级战列舰投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随后将其退役封存。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又重新启用衣阿华级战列舰,加装导弹和直升机,但是使用了10多年后,又使其重新退役,并将“战列舰”这一级别正式从美国海军现役舰船分类中撤消。目前,世界各国只有美国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两艘南达科它级战列舰和北卡罗来纳号、得克萨斯号战列舰,以及日本的三笠号前无畏型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得到永久保存。
具有多种作战能力,主要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战舰 。海军战斗舰艇的主要舰种。用于海上攻防作战,掩护航空母舰编队和其他舰队编队,保卫己方或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方舰艇、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标,登陆作战中进行火力支援,担负海上编队指挥舰等。
巡洋舰装备有与其排水量相称的攻防武器系统,精密的探测计算设备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按排水量分为:轻型导弹巡洋舰和重型导弹巡洋舰;按动力装置分为:常规动力巡洋舰和核动力巡洋舰。其满载排水量0。5~3万吨,最大航速30~35节。具有较高的航速,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好的耐波性。
19世纪末期,主要有装甲巡洋舰和水平装甲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满载排水量为3000~4000吨的巡洋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出现了重巡洋舰(装备203毫米以上舰炮)和轻巡洋舰 (装备152毫米舰炮) ,以后又有了满载排水量达2。
7万吨、装备305毫米舰炮的大巡洋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建成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现代巡洋舰普遍装备了舰舰导弹、舰空导弹、新型舰炮、反潜武器和反潜直升机以及新型雷达、声呐等,不断提高了反潜、防空能力,装备了舰艇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具备了快速反应能力。
巡洋舰是目前在役舰艇中舰炮、导弹武器最多的一种,是海军中较老的一个舰种,主要用来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加入编队进行海上作战、保护已方海上交通线、保障登陆兵上陆以及布设水雷障碍等。 巡洋舰是一种强有力、多用途的水面战舰,是现代海军主要的战斗舰艇之一,能在较长时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机动作战。
它装备有攻防武器系统,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较大的续航力。 早期的巡洋舰与战列舰一样,以舰炮为主要武器。随着舰空母舰的日益崛起,巡洋舰一度与战列舰一样,日渐没落。而50年代诞生并普遍装舰的导弹武器和核动力装置使巡洋舰起死回生。50年代,美国率先在巡洋舰上装备导弹武器,后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长滩"号。
而前苏联一直没有代停止大型巡洋舰的建造。法国、英国、德国也较重视巡洋舰的发展。这样,到90年代初,全球仍有9个国家拥有85艘巡洋舰。 护卫舰是以舰炮,导弹,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
它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又称为护航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
初期的护卫舰排水量为240吨~400吨,装备舰炮主要是为了对付潜艇。有时,甚至使用舰体去冲撞敌方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800吨~1300吨,航速12节~20节,以深水炸弹和鱼雷、水雷为主要武器,并装备了声纳和雷达、炮和高射炮。
护卫舰可参加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护卫舰装备了各种导弹,大大提高了防空反舰能力。现代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2000吨~4000吨,航速30节~35节,续航能力500海里~600海里,采取封闭式结构,具备“五防”能力,装备武器全面。
还配备有多种类型雷达、声纳和自动化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以及及舰载直升机,担负远程反潜警戒、导弹中继制导等任务。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新的护卫舰吨位,火力,续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并且飞机也日益成为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胁,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
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胁,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各国大量建造性能更好的护卫舰,仅英,美,法,德,意5国就建造护卫舰达1800艘之多,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
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护卫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潜,防空,护航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多次参加机动编队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这期间的护卫舰满载排水已达800-1300吨,装备76-127毫米舰炮2-3门,高射机关炮8-10门,并装备了鱼雷,水雷,深水雷达,声纳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同时,为了满足第三世界国家200海里的经济区内护渔护航及巡逻警戒的需求,还发展了一种小型护卫舰,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武器以导弹为主。
此外,还有一种吨位更小,通常只有几十至几百吨的护卫艇,用于沿海或江河巡逻警戒。 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舰艇曾多次闯入旅顺口俄国海军基地,对俄国舰艇进行了多次鱼雷,炮火袭击,并布放水雷,用沉船来堵塞港口,限制俄国舰队的行动。起初俄舰队巡逻,警戒港湾的任务由驱逐舰数量少,它本身还承担有其它任务,而改装的民用船战术,技术性能又很差,于是在日俄战争后,俄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专用护卫舰。
最初的护卫舰排水量小(400-600吨),火力弱小口径舰炮,抗风浪性差,航速低,只适合在近海活动。 50年代后,护卫舰的发展趋势与驱逐舰相类似,向着大型化,导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有专用的防空,反潜,雷达警戒护卫舰的分工,一些护卫舰上还载有反潜直升机。
现代护卫舰与驱逐舰的区分并不明显,只是前者在吨位,火力,续航能力上稍逊于后者,甚至一些国家的大型护卫舰在这些方面还强于某些驱逐舰。目前的护卫舰排水量一般在1500-4000吨,少数达5000吨以上。 现代导弹护卫舰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个别已达49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
主要武器是导弹、鱼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携1~2架反潜直升机。根据武器配备情况及所执行任务的不同,护卫舰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防空型、反潜型、反舰型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护卫舰是英国的22型“大力”级护卫舰的第3批舰,达4900吨,比一般驱逐舰还要大。
“大力”级装有8枚“鱼叉”反舰导弹、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此外,还装有2座六联装“海狼”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和2架“海王”反潜直升机。 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9世纪90年代至今的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
19世纪70年代出现一种专门发射鱼雷的可以摧毁大型军舰的鱼雷艇(注意:这种鱼雷艇不同于以后的鱼雷快艇,舰型相对较大,航速不快,故而翻译为“雷击舰”更为妥当),针对这种颇具威力的小型舰艇,英国于1893年建成了哈沃克号——一种被称为“鱼雷艇驱逐舰”的军舰,设计航速26节,装有1座76毫米火炮和3座47毫米火炮,能在海上毫无困难地捕捉鱼雷艇,携带3枚450毫米鱼雷,用于攻击敌舰。
德国海军发展的同类型的军舰则称为大型鱼雷艇。 随着更多的驱逐舰进入各国海军服役,驱逐舰开始安装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并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英国江河级驱逐舰已发展成伴随主力舰队的护航舰艇,英国部族级驱逐舰(1905)开始使用燃油作为燃料。
编队使用的驱逐舰已经成为海军舰队的主要突击兵力,打击敌人鱼雷舰艇的同时还要对敌舰队实施鱼雷攻击。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标准排水量吨,航速30-37节,多采用燃油的蒸汽涡轮机动力装置,装备88-102毫米舰炮以及450-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3座。
事实上,从本质而言,驱逐舰就是一种大型的鱼雷艇,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驱逐舰取代了鱼雷艇而成为一种海上鱼雷攻击的主力,从存在意义上“驱逐”了鱼雷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携带鱼雷和水雷,频繁进行舰队警戒、布雷以及保护补给线的行动,并装备扫雷工具作为扫雷舰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驱逐舰首次在大规模战斗中发挥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两国海军在赫尔戈兰湾发生的海战。1917年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驱逐舰安装深水炸弹充当反潜舰,成为商船队不可缺少的护航力量。随着战争的发展,驱逐舰已经具备了多用途性,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所装备的武器也更强。
1916年英国V级驱逐舰和后续的W级驱逐舰,舰体采用较高的干舷,装备4英寸火炮以及三联装21英寸鱼雷发射管。1917年美国批准建造111艘威克斯级驱逐舰以及162艘克莱姆森级驱逐舰。驱逐舰已由执行单一任务的小型舰艇演变成舰队不可缺少的力量。
}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创新的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1)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于重复别人的生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2) 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领潮流。

  3) 谨记自己总会死去,是让自己避免陷入“人生有所失”思考的最佳方法。

  4) 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5) 我们不做市场调查。我们不招收顾问……我们只想做出伟大的产品。

  6) 人生短暂,过着过着你就没了,明白

}

关于好奇的作文(通用9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好奇的作文(通用9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时候,因为好奇心,我会在地上蹲半天,只为了观察蚂蚁是如何搬家的,夏夜望着皎洁的月空,我会好奇地问妈妈:“嫦娥姐姐真的住在月亮里吗?”孩子们总是有着无数的好奇,那是因为世界在他们眼里是神秘的,充满了新鲜感。

  长大了,我跨进了知识的殿堂,我的好奇心依旧强烈。记得一次上体育课,刚刚跑完步的我到树下乘凉,觉得脚下踩着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块瓦片,我把瓦片捡起,准备扔掉时,却发现这块灰黑色的瓦片上有隐约的字迹,我好奇心大发,开始仔细观察起这块瓦片――这是一块残缺的瓦片,可能埋在地下的时间太长了,上面积满了泥土。我突发奇想:这会不会是什么文物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开始了寻宝行动。在其他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几乎翻遍了学校的所有石块,终于把残缺的砖瓦拼完整了,当我满怀期待与兴奋和伙伴么清理干净瓦片上的泥土时,发现上面的字迹是:砖瓦厂制造。虽然知道了这不是文物,但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用好奇心探究到了事情的真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不仅仅满足于询问,而是渴望去发现,去探索。作家赵丽宏,写过他的好奇心,他好奇为什么没有人去养蚂蚁,蚂蚁为什么天天忙忙碌碌,他和妹妹捉了15只蚂蚁放进药瓶养着,结果蚂蚁第二天全死了。他还是不甘心,认为是药瓶不透气。于是又捉了几只蚂蚁放进扎有小洞的火柴盒里,还铺上柴草,结果蚂蚁全跑走了。赵丽宏明白了蚂蚁宁可在忙碌中死去,也不愿呆在人们为它准备的安乐窝里。他用他的好奇心发现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好奇心是藏在人心底的潜力,它会让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好奇心在我们心中永存!

  好奇心是每个人必有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会发现许多东西,我也有这么一段经历,在好奇心下,我发现了……

  记得在从前,我一直对力量很大的蚂蚁充满了好奇,一直都在仔细地研究它,但有一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蚂蚁的家一般在哪种地方?平时经常见蚂蚁们在搬东西,却不知往哪里搬,在附近又没看到巢,今天,我就来研究研究。

  到了楼下花园,我便开始寻找蚂蚁。不一会,我便看到一群蚂蚁,它们在搬动东西,真是天助我也,肯定是往巢里搬。于是,我们放了一些颜色鲜艳的朱古丽在蚂蚁群中,因为在草丛里跟踪蚂蚁相当困难,不一会儿就会跟丢,放点朱古丽我就跟着颜色走。

  我一直盯着朱古丽的前进而前进,连眼都不敢眨一下,生怕哪一瞬间,蚂蚁会钻进地底似的。跟踪了许久,我往前看,蚂蚁群不见了,一定就在这附近,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差点在草丛里打起滚来,现在就是等待,看古丽豆在哪里消失。突然,古丽豆闪了一下,就不见了,一定是蚁巢,在哪儿,我赶忙起步,三步并做两步,以刘翔12秒八八的时速冲到了古丽豆消失的地方。哈,终于让我找着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土给挖开了,在我眼前,出现了蚂蚁一片忙碌的景象。这就是蚁巢,我终于见着了,忽然,我惊住了,这就是蚁巢吗?在里面只有和平、充实和忙碌,而我们人类呢?战争到处都是,闹饥荒的城市到处都有,我们与蚂蚁简直是两个极端。面对蚂蚁,我们真的无地自容。我们也许该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满足了现在的生活吗?现在的我们也许该向蚂蚁学习学习,用自己的手去改变未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向自己梦想中的世界进发。

  在发现蚁巢的过程中,我不仅知道蚁巢在哪,我还知道人生是要去奋斗的,让我们准备就绪,出发!

  奶奶和爷爷真是奇怪的一对,平时两人很少说话,只要一说话总会拌嘴。“你个死老头子,有俩钱儿,还不够你灌那两口的。”每当奶奶说到这儿,爷爷总会沉默不语,可奶奶还在不停地絮叨。这种情景我经常在我面前上演。

  可最近半年来,奶奶和爷爷不再吵了。这个变化是从爷爷身体变差后出现的。

  今年奶奶八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还能做点针线活,可大她五六岁的爷爷却大不如前了,总是半躺在躺椅上,在阳台上懒懒地晒太阳。奶奶就坐在他不远的旁边,默默地守着。

  有时奶奶喊爷爷,爷爷不应,奶奶便迈着细碎的步子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推推,爷爷睁开惺忪的双眼,“啥?”“没啥!”“觉都不让人睡!”爷爷嘟囔着。要是以前,奶奶绝不会放过爷爷,现在奶奶却笑着说:“死老头子,人喊你也不理。”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奶奶上了岁数,想找人说说话?不对啊!每次奶奶只是叫声“老头子”,爷爷回声“嗯!啥事儿?”奶奶顶多再回句“没啥事儿”,就再也不出声了。更奇怪的是一向反对爷爷喝酒的奶奶有时会给爷爷倒上一杯酒,让爷爷慢慢地喝。而爱喝酒的爷爷只是把酒杯端起深深地闻一闻,非常陶醉的样子,然后就将酒杯放下了。这真是令人奇怪。

  一天,爷爷说:“你看,多好的夕阳啊!”爷爷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奶奶走过来,扶起爷爷,一切都是那么的默契和自然。夕阳的余晖中,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扶持着,温暖的画面在金色的阳光下定格。

  这种变化,让我奇怪极了。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奶奶,奶奶用手摸着我的头,慈祥地说:“你爷爷年轻时,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不容易啊,太累了就想喝盅酒,可我总是不让。现在他时候不多了,我想通了。到这岁数了,我只要知道他还好好的,我心里就踏实了。”我的心被奶奶的话占满了,内心的好奇与疑惑全部解开。一个温馨的相互搀扶的画面闪现在我脑海中……我庆幸我去问了,我的好奇让我明白了爱的真谛――相互守候,便是整个世界。

  每个人都拥有好奇心。但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受万人敬仰的伟人,有些人却成为受万人唾弃的庸人呢?这是由于好奇心的指向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让好奇心在我们的人生中闪光。

  由于好奇心指向的事物不同,决定人们所取得的成功和失败的层次不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对苹果落地而产生好奇,最终发现了外有引力,造福于人类;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医学产生好奇,终于编纂成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本草纲目》;一些精神空虚的青少年,居然对吸毒和看黄色录像产生好奇,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毁了自己宝贵的一生……好奇心,不仅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一个民族,甚至对一个国家起推动作用。几百年前,四大发明都是由我国传入西方,对西方近代文明史起了推动作用。而中国为什么后来会遭受屈辱的近代史,被列强欺辱,原因就在于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越来越沉醉于享受物质生活,渐渐忽略好奇心,导致社会停滞不前,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由此可见,好奇心对个人的成材和国家的富强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们要注意把握自己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小孩的好奇心弱化了。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令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怕被人嘲笑,他们不敢说出来;自己心中的一些奇特的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因为他们怕遭到老师的批评,怕受到家长的训斥。他们心中的好奇心只好一个一个沉入大海……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麻木不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无所事事,成为庸人。为了避免这些悲惨的结局,我们要不怕他人冷嘲,不顾别人热讽,坚持自我,果断地表达自己的好奇心,争取有所作为!

  作为新世界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开创未来的伟大使命,我们理应具有好奇心。因为,正确的好奇心会给我们生命的动力,帮助我们走向人生的正确方向,对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

  让正确的好奇心成为我们人生道路的导航仪,为我们指明方向,以便让我们的人生闪光!

  这是你一个人的世界。我一度地告诉自己。

  然后开始远离,开始逃避那些未知的事物,把自己困在那孤单星球中,不愿移动一毫。

  寂静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就这样走着吧,任由孤独冲洗着心中的不安。

  耳边却仿佛响起了一个稚嫩的童声来。转身,是楼下的一个小妹妹。只见她一脸期许地望着我:“那个是什么啊,姐姐?你能带我过去吗?”

  那是什么?这句话,太熟悉,却又太陌生了。好像,自己已经多次没有说出口来了。

  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也许,是刚睁开眼的一瞬,也许,是开始牙牙学语的一刹。幼时的自己……总是带着那一份纯真的好奇吧。只是,当自己看到,蝴蝶再美丽,却早已奄奄一息;小狗再漂亮,却总是凶狠地龇牙咧嘴时,失望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席卷而来,包围了我的心。

  最终还是,任由自己磨平了那原本的好奇心,在给自己刻上一圈圈年轮的同时,却也覆上了一层层麻痹。

  那么,到底该不该带她去呢?内心开始犹豫不决。害怕前方等待着的,不是所谓惊喜;害怕自己一开始的期许,又会是一场空。

  可是没有失望的生活,好吗?我质问自己。任由它,一点一点,将自己原本拥有的剥离,最后只剩下一片空虚?

  还是牵起了小女孩的手,带她走去。只见一朵花,掩在绿叶中,微微颤动,孱弱的身子仿佛受不起风雨的打击,然而眼中闪烁的,甚是绽放的欣喜,和打量这个世界的好奇目光。

  仿佛拨开迷雾一般,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好奇,何尝不可?与其如此,平淡无波,行尸走肉一般地生活,还不如给自己的世界增添色彩,即便是忧郁的蓝,沉默的灰。

  悲与乐,本就是这个世界赐予我们的点缀,而即使有再多的失望又如何,上天总会有眷顾自己的那一刻。倘若如此,为何要丢弃那最初的好奇?

  不如重新带好奇上路,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什么是好奇心?”你或许会想。诚然,你的这种想法就是好奇心。

  当第一只森林古猿也过腻了在树上爬上爬下的生活而对陆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便爬下树木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也是好奇。

  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高级生命,让世界有了更高等的生物;是好奇心让人类走向文明,让生命看到多彩。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啪”地砸在他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它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好奇,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万有引力。作文

  当有两个人看到天空的鸟儿能自由自在的飞翔,便也想如鸟儿一样飞在空中,他们便开始致力于鸟儿的研究。终于,有了飞上天的工具。这是因为好奇。

  都是因为有好奇心,才使人类更快进步,有了更高的文明。

  当人们仰望高远的太空,看着那满天的星斗,那圆圆的月亮,产生了玄妙的幻想:天上到底有什么?星星是不是也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生活得怎样?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十倍的努力去研究。终于可以在月球上留下足迹,在太空中放飞“神六”。这些都是因为好奇心。

  好奇心是兴趣的姊妹,它减少了人类的无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妙。

  好奇心来去无踪,好奇心没抓没挠。它刁钻古怪,逗你紧跟猛跑。每当你认为抓住它时,才发现你眼前又现出更大悬奥。好奇心一本正经,好奇心滑稽可笑。好奇心有时很没劲,但也有时很火爆。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奥。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好奇心千变万化,让你捉摸不定。

  但有一点不变,好奇心永远很好奇,使你的心永不变老,让世界向未来猛跑。

  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天空中为什么会有彩虹?船为什么能在水中浮起来?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面?糖放到水里面为什么会不见了?小铁钉为什么会生锈?乘车为什么要系上安全带?这个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总会接二连三地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在孩子那里,却成了无数个“为什么”的来源,而且,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往往能够问倒家长。

  其实,这一个个“为什么”正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开始。孩子最初的好奇心如果经过很好的激发和引导,往往可以(转)变成他们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也正是在一次次地提出“为什么”,而后一次次找到答案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内心的疑问,再带着他们去观察,去动脑筋,去找寻答案。

  每一个孩子自呱呱坠地起都是一条平行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生活中不泛有一些家长,每当孩子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父母回答不上来,就会抱怨孩子“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自已想去/在问就把你丢在大街上”等等类似的情况,这样会打消孩子积极主动问问题的想法,即使有什么疑问也不敢在问,或是自己想一些有的没的,然后走进一些自已制造的误驱里。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所以家长朋友、老师们,不要恶杀孩子这一天真爱问的习惯。好好的给予启发吧。你会发现,他们会用智慧、多知来回报你。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还常跑到很远的儿女家去帮他们料理家务?

  按理说,她应该安享晚年,晒晒阳光,活动活动筋骨,看看电视,可是为什么,她却不看?

  拂晓,东方刚露鱼肚白,奶奶就早早起床熬粥了,万籁俱寂,就连鸟儿还未歌唱,公鸡还在打盹呢。

  等我起床时,奶奶已盛好两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了。

  爷爷和我都“吱溜吱溜”地喝着香喷喷的粥,奶奶则坐在一旁看着我们爷孙俩,嘴角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十点左右,奶奶带我去大姑家。她走得十分吃力,走一会儿,便停在树荫下歇一下,但她没有丝毫的抱怨。

  在烈日下走了近半小时,一进大姑家的医院,我便直奔开了空调的挂水室,想凉快凉快;而她,却走进了燥热的厨房。

  我透过窗户往厨房里看,奶奶正在炸着肉圆,我看见她的额头上挂着许多豆大的汗珠。我推开玻璃窗,一股热浪涌了过来,差点涌进病房,我缓慢用力将这扇不是经常打开的窗户关上。

  吃饭时,她仍在厨房里忙碌,直到我“风卷残云”般地将饭菜吞进肚里时,她才走进来。她出来时用袖头擦了擦额头,嘴角仍流露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她刚刚是在享受。我的好奇心愈来愈浓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陀螺勇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