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用facebook犯法吗?

  编者按:。他将Poke、Snapchat中限时私密交流的信息,称之为耳语。“技术上不会被阅读、查看或听到的私密耳语,被当做一种重要的社交信号来追踪。这就是Poke出炉的原因。”他认为耳语的价值,高于公共场合的大吼,而这一直为Facebook所追求但又收效不大。

  Facebook新近推出了独立社交分享应用Poke,分享的信息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阅后即焚”。据称Poke受到了Snapchat的启发,有传闻Facebook希望收购Snapchat,但被后者拒绝。

  咋一看,Facebook举动极具竞争性,也非常的异想天开。发送的信息会自我毁灭的创意让人觉得“可爱”,令人想起学生时期上课时偷偷传递的那些小纸条。但不要搞错,Facebook的Poke是打算加强它的社交图谱,同时通过观察用户每天的生活和活动,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公司。这并没有错,而且显然就是事实。

  不过首先让我们先讨论下社交信号。当你发了微博,有人回应,那是这人对你发的东西感兴趣的信号。也可以推断,这个人“赞”你,或者你或你说的东西有亲和力。不过这一切也可能毫无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我们回应某人就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

  Facebook Poke是一个有趣的功能,一个没有被认真记录的功能。过去和现在,它是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宝贝,但外人对它知之甚少,只能去猜测。昨天关于Poke的报道中,有句话被一遍遍重复,看看CNN的:“一直都在但很少被使用的Poke,是一种交流的简洁形式,是点头或眨眼的数码替代品。”

  我对于“很少被使用”这点存在异议,因为没有数据来支撑这个观点,Facebook也从来没有公开相应的情况。我想挑战这一不公开的数据,因为它非常重要。跟一个人耳语要比在人群中跟十个人说话有趣的多。

  当你进了酒吧,环顾四周,你对于一群15个人的谈话感兴趣,还是对角落里两个人的对话感兴趣?你可以推断,这两个人的对话十分私密。如果是一男一女,你会觉得他们在约会,在谈婚论嫁。15个人的谈话,可能只是在消磨时间。这没什么奇怪的,但对于Facebook这样的公司,角落里两个人的对话对它和用户都更有价值。

  Facebook一直在试图利用自动化和算法创造的“最亲密好友”群组,帮助用户与最有关系的人建立联系。这可能基于多种因素,不过Facebook以外的人无法确定是什么。这可能是用户发私信的频率,加上用户评论或“赞”对方更新的频率,再加上查看他们资料的频率组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对于Facebook来说,这些动作都是“数据点”和“社交信号”。所有这些数据都会被工程师和算法拿去分析,Facebook会尽力让用户获得最好的体验。

  当我说Facebook努力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我的意思是它希望你待在它的网站上,永远别离开。这点并没有什么错,每种社交产品都是这个目标。当用户觉得“消息来源”(News Feed)中的内容很有趣,他感觉需要、想要参与,这对Facebook是巨大的加分,最终就和广告商有关。

  不管是桌面还是移动网站,用户能在Facebook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一直是个目标。用户不会去一家他讨厌的餐厅,在那里大肆消费。好的餐厅能让用户宾至如归,服务员能直接叫出你的名字,希望他下次能再来并介绍朋友来。这就是企业在做生意。

  Facebook就是一家企业,不要忘记这一点。正如Twitter、谷歌、微软、Snapchat、Instagram、雅虎等其他公司也一样,而且用户还在免费使用它们的产品。

  当生意和社交联系在一起后,人们就非常不满。在Facebook上打广告就好像是在酒吧里参与一个15人的对话,突然一位可口可乐销售代表站起来说:“嘿,贝姬喜欢喝可乐,你们也应该喜欢!再见!”听起来很讨厌,不是吗?但这就是生意,每天都在发生。酒吧里的百威标志吸引你去消费,这就是它运作的方式。

  Facebook Poke就是要找出私下里谁是和你接触最多的人。如果他们知道了答案,就会明白哪种广告更适合你。这样做很聪明,也会吓到一些人。但要去习惯它,因为这就是现实和未来。

  技术上不会被“阅读、查看或听到的”私密耳语被当做一种重要的社交信号来追踪。这就是Poke出炉的原因,扎克伯格可不是太无聊了,所以又打算亲自写代码。

  谷歌不会“阅读”你的电子邮件,就像Facebook不会“查看”你的Poke一样。它们没时间看,也不关心,这也是犯法的。但这些公司都在观察用户如何使用它们的服务,从而可以调整服务,更加适合你和所有人的需要。

  这就是Facebook打算去吸引全世界那些不用Facebook的人。它需要你的数据才能生存。如果你觉得不爽,可以选择不用它。你可以离开互联网,但老是抱怨就没什么意义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意,你就是产品。没错。

  虽然Facebook感觉自己会改变世界,且仍然会改变世界,但它是一家有商业模式,需要对股东负责的公司。谷歌也是一样。因此不要愤世嫉俗的说Facebook和谷歌邪恶。他们不邪恶,他们和你一样。

  你的耳语比起公共场合的大吼更有价值。你可以在更新中发表评论提醒别人你来过,或者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番。Facebook无法知道这一点。没有人能知道。

  但是有一点你要理解,Facebook对你在酒吧的角落里与男人或女人的对话、眨眼或拥抱十分感兴趣。特别是你还不在它的社交图谱中。比如说,被Snapchat吸引的那一群人。(柯山)

}

编者按:人性本恶。有时候我们都不能想象,为什么世界上恶毒的人这么多。一些人会进行“色情复仇”,也就是说跟前女友分手之后,就把她的裸照发到网络上,已满足自己报复的心理。网络色情难以得到根治,这使得色情复仇行为屡禁不止。一方面,法律在这方面的确是有漏洞;另一方面,像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没有负起责任。

复仇式色情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Facebook的一个大问题。随着Facebook上一个叫做Marines United的小组被揭露,这一问题显得更加严重。这个小组由海军特战队的现役与退伍老兵组成,在网络上散播未经女性同意的裸照以及性侵照片。这些照片的对象包括前女友、陌生人、军方人员以及平民百姓。国防部因此展开了一项调查,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于近期召开。

Facebook已经变成了复仇式色情的一片沃土——尤其是对所谓的“封闭小组”来说,网站上这些限制成员制的区域几乎无法监管。(哪怕是在Marines United关闭之后,其他相似的小组立刻涌入填补了空白。)但是由于美国仍然无法实施对复仇式色情的法规,所以自己找出解决办法就成了Facebook义不容辞的责任。

复仇式色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Hustler杂志在它的读者来稿专题里刊登了一张偷来的裸照。但是这一现象却在匿名、缺乏法规的早期因特网丛林里风靡肆虐——尤其是在Usenet groups上,到2000年,用户们前女友的照片与视频已经成了一个叫做“实核色情”的流派。(Usenet groups曾经分流了Reddit很大用户群)

自那以后,复仇式色情就同互联网上的其他色情作品一起肆虐了起来。不是说2000年色情作品不流行,而是自2005年YouTube出现以及视频变得更方便快捷之后,NSFW的山寨版如YouPorn以及RedTube变得更加无处不在了。由于上传方便,专业制作的内容并不是那些网站上唯一的内容;用户自制的业余色情作品(仅凭它们本身就能被充分开发利用)变得前所未有地受欢迎。

这种双方自愿的业余作品的泛滥,以及互发裸照现象的不断增加,为复仇式色情打开了一扇大门。“在2007年,我独自一人在黑暗中为了这些奋斗,”在马里兰大学教授法学的 Danielle Citron说,“但是随着色情与摄像手机的饱和,很多年轻女孩会迫于压力分享裸照,而且这一趋势已经到了一个危急关头。”专注于这种“流派”的网站光明正大地使用着诸如。这个网站会发布男人发送的他们前女友的色情图片与视频——同时也贴出了那些女性的全名以及Facebook资料页的链接。他甚至会嘲弄受害者。其中一名受害者跟踪并用一支笔刺伤了他。(在美国之外,法律先例开始增多;在2010年,新西兰的一名男性因在Facebook上发布他前女友的裸照而入狱。)Moore在2012年关闭了他的网站,但复仇式色情显然没有就此结束。

受害者不仅仅局限于前伴侣。“资料外泄开始肆虐,人们从这时开始黑进女性的电脑和网络摄像机。” Citron说,“他们把这些女人叫做他们的‘网络奴隶。’”在2014年,一场网络钓鱼计划导致了詹妮弗·劳伦斯以及其他众多明星的裸照外泄。(两个男人目前因为他们在Celebgate里所扮演的角色而在服刑。)

虽然这次泄漏事件很具有侵略性,但它却帮助把2014年变成了关键性的一年,人们开始了解、对抗复仇式色情。劳伦斯不断地对抗它,并在《名利场》杂志上将复仇式色情称为“性犯罪”。与此同时,FBI 逮捕了 Hunter Moore,他目前也在监狱里服刑。这两件事“表明了对抗复仇式色情的潮流以及它高歌猛进的趋势。” Mary Anne Frank说,她在迈阿密大学教授法学,同时也是网络公民权利倡议组织的副主席。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Celebgate之后,女星的裸照数次被黑并在网络上被分享,包括本周涉及到的Emma Watson及其他人的丑闻——愤怒的民众希望能有一个解决办法,而这种呼声也愈渐高涨。

法律上有障碍,科技巨头不作为

直到那个时候,起诉情色复仇遇到了巨大的结构性障碍,不仅仅是女性不愿意提出上诉,即便是当她们听从Citron的建议上诉后,官员也会以这不过是对“更衣室类谈话”(男性之间互开的无伤大雅的荤段子)的过度反应而驳回,“法律实施部门会让那些女性‘放松’,说‘男孩子就是这样的,’”她说,“当像Holly Jacobs这样的人站出来时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2013年,Jacobs(她自己就是非双方自愿色情的受害者)和Frank一起创立了网络公民权利倡议组织,致力于支持消除复仇式色情以及为受害者提供指导诸如此类的事情。从那时起,制定法律抵抗复仇式色情的州从3个增加到了35个,包括华盛顿。

但是,这些法律存在的事实——以及复仇式色情涉案人员逮捕数的增加——并不代表实施到位了。“那些法律很多都只是简单起草的,” Frank说。“尤其是那些只适用于肇事者的目的是伤害或骚扰受害者这种场合的法律。”其他法律仍然有明显的缺口,例如散布取得受害人同意的色情照片并不算犯法。就算是Hunter Moore也没有因分享复仇式色情而被定罪——法院判处他为黑客以及盗取身份的小偷。Celebgate背后的那两个人有着一样的故事。

当涉及到网络犯罪的时候,众所周知美国的立法委员向来是行动缓慢的,在科技平台上也一样。但是科技公司不像议会那样有那么多借口不及时采取行动,因此他们也显示出了一些尝试抑制复仇式色情的迹象——到2015年,Facebook、Reddit、Twitter、Google和Microsoft 都已经禁止了复仇式色情,而且Google承诺在受害者的要求下删除复仇式色情文件——这还不够,尤其是对Facebook来说。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未经双方同意的色情文件时,半数以上的情况是发布在Facebook上的。所以Facebook主导的色情事件(伴随着诉讼)正在不断涌现——包括一个基地设在墨尔本的与Marines United丑闻无异的秘密组织的案件。

Facebook对复仇式色情的政策非常简单明了:这与《社区指导准则》相悖,并且一旦有人举报,他们就会把内容撤下来。但是在像Marines United这样的封闭小组里,唯一可能举报的人就是小组内的合法成员——而除了偶尔会出现的告密者(如Marines United里的John Albert)之外,在一个成员是程序驱动(无论是好是坏)般的军方人员的小组里,这种情况都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我们需要科技公司超越正式的法规,” Franks说,“他们应该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抵制复仇式色情,因为那些人已经开始做儿童色情以及恐怖主义宣传了。”

但是Facebook甚至没有开始着手清理儿童色情,而这种色情比任何一种色情更加受到人们的一致痛恨。当粉饰太平的军方人员躲在互联网紧闭的大门背后传播复仇式色情时,我们能期望科技公司对此有所作为吗?并不。但是假如Facebook 决定对互联网负责,那么他们就有希望变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境内使用facebook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