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客户可以送什么大闸蟹礼盒?

阅前思考:顺丰如何做到大闸蟹寄递的从"无"到"精"?

白露至,仲秋始。又是一年品蟹时。

夏日的燥热渐渐散去,凉爽的秋风开始吹拂。和秋风一起到来的还有新鲜肥美的大闸蟹。老饕们迫不及待,也为大闸蟹寄递市场吹响了新一年的"开场哨"。

场上,有老手,也有新人。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拥有13年大闸蟹寄递经验的老手——顺丰。

一切要从2008年说起,一个叫顾敏杰的年轻人注册了"今旺"品牌,让阳澄湖大闸蟹在淘宝"上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景虽然已经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但在网上卖大闸蟹,还是一件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的事。

"不可能"之处主要集中在物流。众所周知,大闸蟹是冷血动物,离开水后不易存活。因此,它需要低温的运输环境。但在当时,空运规定快件中不可以放冰块。顾敏杰要把螃蟹活着运到几百公里外,听起来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想做第一个在网上卖螃蟹的人,顾敏杰拿出了不亚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尽管如此,他运出去的第一批蟹还是全部"阵亡"了。

为了解决物流的问题,他有空就去镇上,挨家拜访快递网点。顾敏杰后来曾对媒体说,"那时候只有顺丰比较积极,帮忙去跟航空公司沟通"。

向来以成就客户为核心理念的顺丰,就这样为大闸蟹寄递的故事写下了开头。

主动与民航局反复沟通后,顺丰终于让大闸蟹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大闸蟹虽然上了飞机,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又成为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大闸蟹冷链运输的雏形——"冰瓶"出现了。外包装由纸箱换成泡沫箱,把塑料瓶集束捆绑冷冻放入大闸蟹礼包中,大大提高了螃蟹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

2009年中秋,顾敏杰的大闸蟹生意爆炸性增长。开捕季店铺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利润也有六七十万元之多。

也是在这一年,顺丰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

在水中横着走的大闸蟹,自此多一种新的出行方式——顺丰航班。


更新奇的是,顺丰不仅让大闸蟹"飞"起来,而且还让大闸蟹"转"了起来。

2010年,顺丰首个大闸蟹中转场在苏州建成。这在当时也成为轰动业内的新闻。此前,还从来没有寄递企业为某一类专门设置中转场地。

没有人会想到,顺丰在此后数年还将拿到更多关于大闸蟹寄递的"第一个"。

打通运输和中转,就相当于打通大闸蟹寄递的"任督二脉"。顺丰也开始把目光放到阳澄湖之外的更多大闸蟹主产区。

2011年,北起盘锦河,南至军山湖,西至可鲁克湖,顺丰足迹遍布国内大闸蟹主产区,复制"阳澄湖模式",输出"阳澄湖经验",为当地提供稳定的大闸蟹寄递服务,也帮助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产区走到大闸蟹市场舞台的聚光灯下。


随着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顺丰又开始考虑如何为大闸蟹寄递开发稳定的陆运服务。

2012年,顺丰成立大闸蟹项目小组。冷运车首次正式加入大闸蟹寄递。

如果说顺丰航空为大闸蟹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顺丰冷运车就为大闸蟹升级了"氮气加速装置"。仅在2013年,顺丰大闸蟹运输距离总量就突破200万千米,相当于从地球到月亮往返2.5次。

机会面前,人人均等。但命运女神的天平往往倾向于那些时刻做好准备的人。顾敏杰是这样的人,顺丰亦然。

同样是"首吃螃蟹",两者不同的是,市场上后来又涌现出千千万万个顾敏杰,一浪盖过一浪,但顺丰却始终只一个。"十蟹九顺丰"的市场现象足见其在这个领域的统治力。

究其原因,一位资深物流从业者说,这是理念使然。一是服务理念,只要客户敢提需求,顺丰就尽全力去满足;二是产品理念,从服务一个顾敏杰到拿下整个阳澄湖,再从一个阳澄湖拓展至全国其他区,持续复制和迭代的背后就是强大的产品意识。

把客户一次"偶然"的寄递行为,逐渐开发一个全链路产品,这样的做法很顺丰。

从2008年到2013年,顺丰打通了大闸蟹产业链的流通环节。2014年,顺丰开始发力大闸蟹供应链。

2014年,顺丰成立冷运事业部,专注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对包括大闸蟹在内的生鲜食品来说,顺丰冷运采用的"一站式全程冷链"模式,全程可视化,即达到全程温控、信息记录以及调控。

确切地说,大闸蟹寄递不仅要保证大闸蟹安全,更要保证大闸蟹存活。

因为,只有活着的大闸蟹才是好大闸蟹。

顺丰"保活"的逻辑非常清晰——时效是确保大闸蟹鲜活的关键,全货机是确保时效的关键。所以,顺丰不断布局和强化大闸蟹寄递的核心能力。

2015年,继拥有专属中转场和"专车"之后,大闸蟹也有了专属航班。三者共同构成顺丰大闸蟹寄递版图。

这一版图让大闸蟹专递的优先配载、优先中转、优先派送、快速理赔得到充分保障,配送时效和商品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还是在这一年,顺丰完成大闸蟹寄递的"小目标"。2011年-2015年间,近1亿只大闸蟹通过顺丰送到千家万户。

此后两年,顺丰继续以"保活"发力大闸蟹寄递。

2016年,顺丰为提高运输过程中大闸蟹的存活率,研发了保温性能更高的"EPP泡沫箱+塑封膜"全新包装模式,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包装效率提升3倍!


2017年,顺丰首次投入高铁运输资源,进一步改善了大闸蟹运输时效。

至此,顺丰以各个原产地湖区为点、陆空运输连线、全国消费市场,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寄递战略打造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闸蟹物流网络,从湖边到桌边,为全国消费者抢时保鲜,寄递鲜活美味。

正是依托体系内的供应链能力,顺丰不断拓展大闸蟹寄递的内涵和外延,为合作伙伴和自己带来品牌价值的二次飞跃。

从"大闸蟹寄递"到"大闸蟹专递",一字之差,彰显了顺丰深耕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更怕专心人。在大闸蟹寄递市场,顺丰就是这样一个专心的人。

2008年-2013年从"无"到"有",2014年-2017年从"有"到"优"。对一般企业来说,很可能会满足现状,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但是,顺丰不是一般企业。

顺丰是一家爱"折腾"自己的企业。

原因很简单,顺丰在大闸蟹寄递领域拥有非常突出的领先优势。如果想要实现突破,只能对自己下手——深耕产业,引领风向,永不止步,帮助产业建立高标准寄递服务要求,为产业发展稳固基础。

2018年,顺丰通过跨国运输,实现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出口大闸蟹,总出口量达到10.3吨,让大闸蟹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2019年,顺丰向国家邮政局提交并获准立项《鲜活水产快递服务标准》,填补鲜活水产在快递服务标准方面的空白,助力我国大闸蟹经济稳步发展。


从2008年领先试水大闸蟹寄递至今,为解决运输时效和包装问题,顺丰投入大闸蟹专属中转场、多架自有全货机及众多散航资源,通过为大闸蟹配载专机、散航、高铁、汽运等资源争抢时间。仅仅是大闸蟹包装,近十年来就经历五次更新升级。

今年是顺丰开启大闸蟹寄递市场的第13年。从试水者、到探索者、再到"领鲜者",13年来,顺丰从多个维度不断推动整个大闸蟹寄递行业标准提升,带动各产区经济发展,形成了与各大闸蟹商家、产区共赢互生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大闸蟹仅仅是顺丰生鲜水产版图中的一个品类。见微知著,对于顺丰来说,随着日渐精深的技术,除为农商户与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之外,更以不断创新的科技能力,助力特色农业的发展,持续推动着现代农业升级。一言以蔽之,顺丰正在向农业全品类、全产业链服务持续进化。

再往大一点讲,未来,如果有更多像顺丰这样十数年如一日潜心积淀鲜活水产寄递的企业,让更多科技化、智能化加持农业,中国农业物流势必将迎来属于它的"技术奇点",实现指数型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一只蟹,在父母手中,是一种生活,是一份艰辛。
  一只蟹,在他手上,是一张“网”,是时空的穿越,是互联网“风口”的创新。顾敏杰,相城区阳澄湖镇消泾村人,是个“85后”,去年,他和他的电商团队把100多万只阳澄湖大闸蟹送上“网”,爬到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
  阳澄湖大闸蟹电商第一人差点被一笔万元订单“打倒”
  现在这个季节,顾敏杰水产公司里的扎蟹工人依旧很忙。“六月黄今年的销售额已经有200多万元,等到大闸蟹上市,这里会更忙。”
  顾敏杰,1985年出生。他是阳澄湖大闸蟹电商第一人。
  2008年,顾敏杰退伍回到消泾村。父母在村里养螃蟹,规模不大,也没啥销售渠道,一到蟹季,经常为卖蟹犯愁。
  顾敏杰决定帮着家里卖蟹。但没资金开门店,也不会跑市场,顾敏杰看上了互联网,“当时电商刚兴起,自己又是年轻人,觉得很契合”。他成立了苏州市阳澄湖苏渔水产有限公司,并申请注册了“今旺”商标,开始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卖螃蟹,还找来刚从外地辞去白领工作回乡的儿时伙伴龚志强一起创业。
  行业内不看好,“开个门店要花10多万元,做电商基本没啥投入,有点不靠谱”;消费者也是试试看,几只几只零星购买,市场不明朗;快递公司也不太肯做,还规定空运时不许放冰。
  “2008年中秋节,我好不容易接到一笔一万多元的订单,结果因为不能放冰,全成死蟹”。这对顾敏杰打击挺大,“当时很灰心,人家笑话我”。
  不过,顾敏杰还是决定做下去。他与快递公司多次协商,终于说服对方划出几个区域可以放冰空运。
  2009年春节前,网上团购热起来。顾敏杰接到一个团单,一天要上千盒蟹,他发动村里的养蟹人一起弄,“这个春节,我挣了五六万元”,村里养蟹人刮目相看:“看来网上还是有生意的。”
  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周边也有人学顾敏杰开网店卖螃蟹,整个生意火爆起来。当年,淘宝开出天猫商城,顾敏杰花5000元注册入驻。
  “2009年中秋,订单多,客服根本来不及回复,只能暂时关了天猫店铺处理前期订单”,这一年,顾敏杰的营业额一下子暴增至300多万元,利润有六七十万元。
  网上销售额几乎成倍增长
  竞争激烈“倒逼”流程管理
  “互联网的魔力,有时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2009年至2014年,顾敏杰的大闸蟹网销额从300万元做到了4000多万元。
  规模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残酷”。
  “网上做生意,关键抓客户流量”,顾敏杰说,像网上一些热卖品、爆品,其实不一定挣钱,但商家亏钱也要卖,就是要抓流量。
  流量依靠的是品质、口碑。为做精网销平台,顾敏杰请来10多个村里的年轻人做前台销售,又雇了当地五六十个农民做后台的扎蟹、包装等,还定制大闸蟹运输的专用泡沫塑料箱,箱里增加保鲜措施,并建起了4个冷库。顾敏杰自己懂销售,但对养蟹、捕蟹、如何区分优劣不熟,就跟着父母、蟹农学。
  做电商,退货、补货、投诉等都会遇到,有时甚至会让人“发疯”。顾敏杰也不例外。
  2011年中秋,一个天津客户向顾敏杰订购了五六万元5两规格的大闸蟹,准备家宴用。“虽然知道这个时候的蟹还没长足,但还是发了货”,结果,上桌一吃全是空的,客户向工商、平台投诉,顾敏杰提出全额退款客户也不接受。
  “我差点疯了”。最后,顾敏杰特地赶到天津,带了最大规格的成熟蟹登门道歉,好说歹说,人家才答应退款并撤诉。
  经过这次教训,顾敏杰定下规矩:“蟹不成熟就不接单,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一般做蟹生意的人,一年忙一季,但顾敏杰却要忙一年。“我们有一套流程,过完年就要忙了,上半年做物料准备,客户数据、流量、流向分析,还要上北京、奔深圳拜访客户寻找商机,然后等到下半年螃蟹上市总爆发。”
  新的机遇也不断出现。2012年,顺丰快递推出优选平台,利用其客户终端帮助电商绕开淘宝销售。顾敏杰是顺丰优选客户,顺丰还在他的公司设立中转站,忙季专门派两辆车七八个人驻点公司,周转更快了,生意也更多了。
  签约20家养殖户和1个合作社一名女工扎一晚上蟹能挣640元
  在顾敏杰的名片上,有这样一个头衔:江苏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阳澄湖地区的大闸蟹电商有3000家左右,其中天猫商城200多家,淘宝集市2800多家,兼做线下门店的大闸蟹公司也有150家左右。
  这些电商背后,连接的是众多螃蟹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顾敏杰的公司自有养殖水面100亩,还与拥有5000亩水面的渔业村专业合作社和20多家、每家20亩左右的养殖户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但“约法三章”:饲料统一采购,不能投放含激素的饲料,随时跟踪蟹苗来源、水草种植和生长情况,养得不好不收。
  在顾敏杰的带动下,既解决了当地蟹农的螃蟹销路问题,还为一些失地失水农民增加了打工收入。
  顾敏杰的手机里存有一组去年10月20日一群女工连夜扎蟹的照片,旁边的说明词记载了这样一组数据:56名女工一个晚上扎蟹12万只,顾敏杰每只蟹支付0.3元绑扎费,平均每个女工扎一晚上蟹挣到了640元。“一般一个女工,在这里干个半年,就能挣到二三万元”。
  新形势,新常态。顾敏杰很敏感。
  几年下来,顾敏杰的电商平台已积累了5万多老客户。“现在大闸蟹电商进入大浪淘沙阶段,已有电商转让、关闭店铺了。我今年收购了两家店。”
  另一个变化是,现在大闸蟹网销比例中,散户比例已从当初的50%升至90%。“这是新趋势,大闸蟹还是要爬上普通百姓餐桌,把价格降下来,把品质、服务做上去,把大闸蟹当成礼品的概念基本可以忽略”,顾敏杰说。
  一只蟹串起1700个养殖主体
  15个专业合作社和16家企业是“龙头”,还有近100个经纪人
  相城区拥有阳澄湖70%的水域资源,每年出产1300多吨的阳澄湖大闸蟹。相城区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区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在5.9万亩左右,养殖主体1700多个,平均养殖规模在35亩左右,主要分布在环阳澄湖的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阳澄湖镇、太平街道和元和街道。养殖主体中,15个专业合作社和16家企业是“龙头”,合作社经营规模平均在500亩左右,企业经营规模平均在1100亩左右。
  2013年1月成立的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由相城区环阳澄湖西湖的太平蟹业、阳澄湖镇中塘、元和曹庄等6个渔业专业合作社组成。在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中,合作联社联合3408户渔民,在阳澄湖西湖开展拆除围网后的一体化生态养殖。整个湖区取缔丝网船滥捕,并建立季节性捕捞制度,所有捕捞船由合作联社指派,每条作业船配备捕大漏小的专业渔具,严格规定1公斤以下的鱼不得捕捞出水;湖中投放500万公斤花白鲢幼鱼和激浪鱼、鲫鱼、鳊鱼苗,并利用河蚬在净化水质上的独特作用,设立20000亩“河蚬增养殖保护区”。去年,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实现经济效益1078万元,联社留出发展再生产的投资后进行分红,3408户渔民平均每户分红超过2600元。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的140户渔民,平均每户分红8200元,渔民周林根全家8个人,获得分红17600元。
  在相城区的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链中,还有一批经纪人。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阳澄湖蟹农更加注重大闸蟹的营销,注重对市场的研究。目前,全区阳澄湖大闸蟹经纪人已有近100个,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主要集中在阳澄湖周边地区。同时,基本形成了“父辈在湖里养,儿辈在家里销”的局面,由专卖店、经纪人和网络销售“三分天下”。去年,除借助分布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500多家专卖店和大闸蟹经纪人队伍外,相城区还开出了100多个电商平台,大闸蟹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超千户。
  目前,相城区正在着手建设大闸蟹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3600平方米的原消泾大闸蟹水产交易市场进行分期改造,完善功能配置,提速基础网络,在发展大闸蟹电商中发挥集聚、展示、培训、物流整合等功能。同时,继续经营好1号店阳澄湖馆,吸引更多本地优势品牌入驻,提升网络交易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礼送大闸蟹怎么说好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