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充值游戏如何退钱?

  据498科技小编了解到,日前,《新京报》旗下公众号“重案组37号”报道了一名14岁女孩玩《龙族幻想》充值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跳楼自杀的案件,事发后女孩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据报道,5月8日孩子安葬后,父母与游戏代理方腾讯公司协商退款未果,当地检察院介入支持起诉,5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该案仍在审查阶段,尚未立案。

  每隔几天,因未成年人在网上玩游戏、看直播时的巨额消费引发的家庭悲剧就会登上社会新闻头条,标题统一,“XX岁少年/女孩在游戏/直播里充值/打赏XX万元,家长发现后XXX”,评论区多是对游戏公司、直播公司进行批判谴责,甚至有不少过激言论。

  那么孩子玩游戏充值的钱能要回来么?互联网公司该不该退钱?

  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瘾花钱,从20年前到现在,永远不缺关注度。

  充值明细显示,该女孩生前共在该游戏中消费108笔,共计61678元。最新情况是,腾讯方面了解到孩子去世后,已经答应退款,但款项尚未收到。

  退款事宜持续一个月,腾讯方面要求家长提供相关信息,以证明确实是女孩本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但是家长表示,除了核对消费账单外,并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绕过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消费限制,通过家长的微信支付和苹果账户,在短短一个月内消费108笔共计6万余元的,有时一天就能消费近4000元。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8-18岁的青少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情况下,也理应退款。”一位民事诉讼律师告诉燃财经。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主管部门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400元。

  “法律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父母在本案中也有一定管理的责任,家长把手机给孩子用,至少应该把支付密码管理好,但事实却是,中国大量的家长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对电子产品和信息安全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家长懂得多,所以确实尽不到管理的责任,最后只能由并无过错的游戏公司出于社会责任来解决问题。”该律师表示。

  每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引发的悲剧,都是一场罗生门,背后是更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商业道德、技术伦理、法律规范,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疏漏,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未成年人保护的难题。

  然而事实情况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某游戏客服小唯对燃财经表示,有的家长连密码都不会改,只能求助于平台和社会。

  “我们接到的家长投诉里,以要求封掉孩子账号和退款的居多,‘不知道’、‘太忙没时间管’、‘已经说了就是不听’是最常见的理由。我们一般先了解具体情况,比如孩子玩的是哪款游戏,用谁的手机、谁的身份信息登录,以及消费时间和流水等,但大部分家长一问三不知,甚至什么游戏都说不出来。”小唯称。

  熊孩子玩游戏冲的钱到底能不能退?

  在14岁女孩跳楼案中,家长对游戏代理商腾讯的主要诉求就是退款,但由于沟通不顺畅最后采取了法律手段。

  知乎上有位答主以亲身经历指导其他人如何打电话给游戏公司要求退款,每过几天,他就会把最新的助人进度发上去,不断有人给他留言,同步自己的退款进度和数额。

  5月19日,最高法在《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二)》中明确,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纷,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请求网络公司退还已经支付的相应费用,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网上一片叫好声。有一个网友动了歪心思,他留言问:“以《王者荣耀》为例,如果我想在游戏中买皮肤,但是又舍不得钱财,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我八岁的小表弟叫来,让他在我的账号上面充值。等把皮肤全部买下来之后,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妈妈,通过官方的途径把钱财全部要回来呢?”

  他只是问一问,还有很多人这样做了。腾讯方面对燃财经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客服平均每天收到20起恶意申诉,对于此类可疑情况,会根据相应的判断规则谨慎审核。

  腾讯方面举了一个例子,今年4月,腾讯客服收到一名父亲的申诉,要求受理其未成年孩子自2018年以来在游戏《红警OL》中的非理性消费。客服在沟通核实中发现,用户所述的未成年孩子年仅3岁,按家长所言,孩子从1岁开始就持续游戏,并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游戏类型也远超孩子的操控能力,参考后台数据后,确认用户所述存在明显事实矛盾,拒绝了该用户的退款要求。

  至于判断规则,腾讯方面并未详细透露,称以避免被黑产不当利用。

  重点就是处理退款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舆论环境的不可控。

  “最高法一句话:退!初衷是好的,但在大部分家长无法举证的情况下,怎么退,每个案例都十分复杂,需要平台消耗大量的精力去评估。”祁同说。

  相关公司都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辅助判定是否为未成年人消费,但正如上文所说,限于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判定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可能就在退款流程中妥协。一位游戏从业者在知乎上表示,“一般腾讯游戏,或者在iOS平台充值的,本着相信用户的原则,第一次退款都比较容易。”

  虽然互联网公司也有对应措施。以腾讯为例,在家长要求并成功退款后,腾讯会在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永久封停相关游戏账号。除了未成年人保护外,这也会打消一部分用户恶意退款的念头。

  但祁同认为,整体来说,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未成年人保护上都陷入了一种窘境。“媒体报道的多是未成人打赏平台不给退款的情况,但其实退了的情况又不能出来讲,怕开了这个口子,可能招来很多恶意退款,包括很久以前消费过的都可能要求退款,甚至让更多有心之人利用,形成一个灰色产业链。而一些既没有证据又蛮不讲理的家长,如果威胁平台闹到法庭上或者曝光给媒体,平台不敢强硬不退,怕被公众的口水淹没,大多会选择息事宁人。”祁同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游戏或直播中的未成年人保护一方面需要由互联网公司负责,舆论也希望有“刷脸支付”这样的一次性解决方式,但实际情况比每个独立视角看上去的状态更复杂,需要不同社会主体从各自的方向努力。

  以上就是孩子玩游戏充值的钱能要回来么?互联网公司该不该退钱?问题的解答。

  刷脸支付作为移动支付最新支付技术,新零售赋能,驱动新零售向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作为未来支付的趋势,498科技小编认为,刷脸支付在未来必将成为其他支付手段中的佼佼者。欢迎拨打咨询热线:400 ,我们的客服二十四小时等候您的来电。

}

王者荣耀未成年退款能退多少,未成年如何全额退款。王者荣耀近日开启了未成年人的限制,于是掀起了大规模的未成年人退款热潮,那么未成年退款能退多少呢,怎么样才能全额退款呢,小编今天就来带大家看一下吧。

1、未成年身份账号信息验证的玩家,没有历史退款记录的话,可以寻找客服沟通进行全额退款。

2、打开王者荣耀主页,点击设置,找到联系客服,搜索“儿童充值退款”,即可找到未成年人充值客服热线;

3、客服热线开放的时间是9:00-10:00,玩家联系客服并提交对应的材料后即可等待退款流程的完成。

4、一般来说,退款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从8月31日起,实名信息验证未满18岁的未成年玩家仅能够在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20:00-21:00期间登陆游戏,累积在线时长不得超过1小时。

}

孩子沉迷游戏被“吸费”,家长维权举证难 戒网瘾比退钱更重要

  长沙晚报记者 邓艳红

  日前,来自长沙县的谌女士向记者反映,她12岁的儿子小吴玩一款叫“球球大作战”的手机网络游戏,几天时间就花费了6778元购买游戏道具。前日,在天心区检察院举办的“维护公共利益,检察官在行动”活动现场,另一位家长邵先生向检察官反映,他10岁的儿子玩“王者荣耀”,几天时间内便充值了8000多元。

  事发后,这两位家长都向游戏公司投诉,希望能追回这些钱,但都被游戏公司以“家长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是未成年人操作”为由拒绝。家长该如何维权?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4月9日,谌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消费了6000多元,她赶紧找银行卡,却发现不见了。“难道是银行卡被盗了?”吓得谌女士赶紧报了警。

  就在报警后不久,谌女士却在儿子床铺的枕头下面找到了这张银行卡。谌女士的儿子小吴今年12岁,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儿子买什么东西了吗?谌女士突然想到儿子一直在玩一款叫“球球大作战”的网络游戏,难道这些钱花费在游戏上了吗?谌女士问儿子,儿子承认这些钱是他用来购买游戏道具了。

  据谌女士提供给记者的付款记录显示,她银行卡内的钱,分多次汇入一个名为“财富通—巨人网络”的账户中,其中4月7日和8日转账多次,每一次转账648元,总共转了6000多元。

  来自天心区的邵先生,也有同样的遭遇。邵先生的儿子沉迷于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机网络游戏,一天就充值了5000多元,等父母发现时,他在这款游戏上已经花费了8000多元。原来,10岁的儿子经常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游戏,而儿子恰好又知道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于是便将这些钱购买游戏道具了。

  维权     家长要求退款,游戏公司拒绝

  事情发生后,谌女士和邵先生都向游戏公司投诉,希望游戏公司能退还孩子购买游戏装备所花的钱。

  谌女士向游戏的制作公司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诉时,该公司要她提供游戏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绑定手机号一个月的账单、所有的充值证明等,还要提供是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操作的证据。谌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相关资料,但难以提供证据证明“玩游戏的是她儿子”。

  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谌女士申诉的游戏账号在游戏中一共花费了6778元,这个游戏账号是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的,因此不能证明充值是未成年人所操作。这位工作人员还说,公司完全可以不退钱。“不过既然媒体介入了,我们可以退一部分。”

  而邵先生向游戏的制作公司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申诉时,该公司明确表示,如果不能证明是小孩操作充值的,一分钱也不退。怎样证明充值确实是未成年人操作呢?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邵先生,如果有监控刚好拍到小孩子进行充值操作的视频,就可以作为证据。但邵先生觉得这根本不可能,“谁会在家里安装监控,每次拍到小孩子玩手机游戏呢?”

  支招     家长有权主张退费,举证是关键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韩颖律师长期关注网络游戏“吸费”现象,她表示,根据现行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按照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充值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钱应该退还。而10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

  既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为何现实中不少家长仍然面临维权难题?其中,举证困难是最主要的障碍。韩颖指出,一些游戏公司对此类事件有内部的标准处理程序,一般会要求家长整理完备资料,如果家长在被扣费的时间节点上无法拿出当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证据,游戏公司也可能完全不配合,拒绝退款请求。

  湖南高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岸英也持同样的观点,4月11日,记者陪同邵先生曾向孟岸英进行咨询,孟岸英表示,如果家长能够证明系未成年人操作,当然可以依法维权。但是提供的证据要具备排他性,做起来很困难。比如邵先生表示他的儿子一般是周末在家中玩游戏,但同时邵先生夫妇周末也在家中,要证明这段时间只有小孩玩游戏就会很困难,更何况小孩玩游戏用的手机是家长的。

  天心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检察官刘林玲给家长支招,他表示,家长发现孩子为网游进行不菲充值的情况后,需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如支付时间异常、可以证实是孩子独立行为的视频等,还有网上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等能够证明充值是未成年人所为的依据,做好针对性的起诉维权准备。很多情况下,孩子玩游戏都是和同学一起进行的,通过孩子的同学也可以证明玩游戏的就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另外,如果孩子进行充值的时间点刚好是父母上班期间,父母也可以通过同事证明这段时间玩游戏是孩子的独立行为。

  在电子支付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管住孩子的“小钱包”呢?刘林玲认为,举证相当麻烦,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才是治本之策。

  家长平时应该多陪伴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切勿沉迷。帮助孩子建立“手机是用来方便通讯联系的,一些有助于学习的APP可以适当使用”等正确认识。提醒广大家长,大多数APP采用免费下载、付费服务的方式运营,因此在给孩子使用手机时,要及时将手游软件设置密码锁,并谨防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密码泄露和自动划款的情况发生,定期查看手机话费、微信钱包、支付宝等账户资金的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家长能否要回钱款,这是一个权益话题,也是一个法律话题。相较而言,这类新闻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是: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教育话题。

  要知道,现在的手机游戏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它能够让人欲罢不能。因为它原本就是商家在系统研究用户心理后开发出来的逐利产品。这是一种商业行为,往往也并不违背法律。游戏产品的每一次充值升级,都是一个欲望释放和满足的过程。对这类手机游戏,大人往往都难以抵挡住诱惑,遑论孩子。

  特别是,因为涉世未深,孩子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被“着色”的过程。相比于成年人,他们一方面好奇心更重,另一方面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差。所以,他们才需要家长监护和引导。从现实来看,每一个沉迷手机游戏、偷偷消费家长存款的“熊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对监管失职的父母。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我们常讲,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不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不能一边不让孩子玩游戏,一边自己又沉迷其中。此外,这也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推问。一个书香味浓厚的家庭,父母都以阅读为爱好,孩子一般也会爱好阅读。须知,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掌灯人,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将决定孩子的接触范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充值游戏可以退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