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五线小镇一个月开五千算多吗,24岁?

真正小镇做题家本人,从小在乡镇长大乡镇读书,过年回老家,镇上都感觉没有几个年轻人,记得我小时候人还挺多。

做题水平就本硕华五,不过早就清楚自己读书不过是为了改善自己和家庭生活,能努力在大城市立足罢了,并没有什么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至于什么特权刺痛小镇做题家,扯淡,从小到大见过的特权多了去了,至于什么顶针四字之流,早就是人上人了,有点特权根本不足为奇。那我也不能逮着一个大城市土著就看着不爽觉得人家享受了特权不是?

现在个个说自己小镇做题家,不知道是小镇符合了还是“家”符合了,不是我笑话,那些普通学校也叫做题家?

}

为什么要出现小镇做题家这种类似污名化那些寒门学子的词语?

本质上,他们就是在避重就轻,死不承认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阶级固化之深、上升通道之狭窄和非常规已经远远超过了时常津津乐道的日韩。

事实上“小镇做题家”真是因为只会应试才悲惨么?所有条件原地不动但家里多出来两套深圳的房子你再看呢?深圳一套房子几个月能涨价一百万,不是“小镇做题家”的各位精英,难道就都能几个月赚一百万了?“小镇做题家”的悲剧在于小镇,在于家庭没有在房价暴涨中吃到红利,却要承受剧烈的恶性通货膨胀。

真正厉害的人是不屑于搞什么鄙视链,污名化其他人这类事情的。

对于成天把什么“小镇做题家”挂在嘴边的人,估计自己也厉害不到哪儿去。

愿各位皆能客观认识自己和社会,不卑不亢,不断拓展提升自己,找寻前进的道路。

}

小镇做题家究竟什么意思?

原来完完全全是一个小众的词汇。

最早是一群985、211学生抱团自嘲的专属词。

嘲笑自己没有实现梦想,什么科学家、银行家、艺术家统统没有实现,到头来发现自己只会做题,只好自封也是自嘲自己是做题家。

直到那篇抨击小镇做题家的恶心文章。

许多人出离愤怒了,这个词的涵义也在这一波大讨论中得到全新的拓展。

这些天,想起这文章就犯恶心,我问自己为什么?

是我对号入座了?可是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小镇做题家。

是因为社会不公?可是这些年也没少见这些事情啊。

冒犯小镇做题家,到底冒犯了谁?

Part1 污名化小镇做题家意味着背叛共同价值观

一个曾经熟识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课业繁忙,我忽然意识到原因。

虽然我出身小镇,但是我自认为做题能力还不够强,比起知乎er动辄清北,我根本够不上做题家这一称号。可是,这并不妨碍我的身边曾经有过做题家类型的可爱人们。

那名打电话的同学正好符合我心中的小镇做题家的形象——勤奋、聪明、善良、富有上进心,我上学的时候唯一讨厌他的理由就是,他太勤奋了,可是那不是真正的讨厌,而是自己做不到的羡慕嫉妒恨。

不管是他的勤奋,还是我的讨厌,其实都基于同一种价值观,那就是努力是有用的,读书是有用的,做题是有用的。小镇做题家,也只是小镇当中的少数,但却是代表在这个价值观下培育的杰出人才。换句话说,这些在小镇里“别人家的孩子”凝聚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期待。

如果,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被轻易地否定掉了,那么,我们要请问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该认同什么?

每个国家都有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比方说美国人很喜欢讲美国梦。美国梦凝聚的共识之下,年轻人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不懈地努力取得理想的生活条件。我们中国历史更悠久,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更明晰,中国人自打有科举考试以来,就始终相信读书,始终相信做题,始终相信考试,且不论好坏,这起码是一条凝聚了大多数人共识的道路。

为什么要凝聚共识?那是因为混乱所带来的破坏力太大了,在这样的一个大国里坏了规矩是真的会死人的。

小镇做题家可能就是这个共识。我最早看到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好像是在豆瓣某个什么985废物之类的小组,其中的人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这名词很小众,听上去也没什么力量感,所以当国字头的刊物面对这个群体,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倾轧、奚落和嘲笑这个群体。

但,不是啊,真的不是啊!

即便我不是小镇做题家,我也读了十几年书啊。而且他们是我读书的时候的榜样诶,而且我确实觉得他们应该是我的榜样,我不学他们,难道学你们口中的idol吗?还是说你觉得我们本就应该无路可走?

对小镇做题家的污名化,实际上也是对认同这一价值的全体群体的污名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个国家的基本盘,是一种明目张胆的背叛。

所以,此言一出,天下哗然。

Part2 明星光环的褪去

“你知道我们家哥哥有多努力吗?”

这句话能在饭圈的盛行,背后说明了一个逻辑——“努力”这个标签是广大粉丝希望在自己的idol身上看到的。虽然颜值非常重要,但是颜值不能成为贩卖明星的明面上的理由。粉丝们不断地向外界强调明星的付出,也正是基于对“努力该有回报”的价值观的肯定——即哥哥已经那么努力了,难道不值得我和你(潜在粉丝)为他打榜吗?

追星女孩会为明星自动美化,并强化自己脑中的印象,但是她们的的确确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去赋予明星美好品质的。

小镇做题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取向,就是明星们乐于戴在头上的光环,倒不是说明星被称为“小镇做题家”,但是饭圈把明星称赞是“学霸”“努力”等等字眼的还少吗?塑造这种光环,就是让明星攫取利益时,显得更加的正当合理。

因此,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编发布文章否认小镇做题家时,也粉碎了大众眼中他根正苗红、阳光向上的形象,近了说是对四字商业价值的重大打击,而往远了讲,这件事情可能也会在未来限制四字的发展上限。短时间掉将近30万活粉和将来商业活动被抵制是摆在明面上的,而被打上特权标签后,资本和公权力对其的疑虑则是长远的损失。

明星光环是被资本和粉丝共同塑造的,粉丝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当有一天光环忽然褪去时,有的人感到被欺骗愤然脱粉,有的人则会自我催眠继续沉醉,美其名曰不在低谷时离去。

尾声——关于小镇做题家的答案

所以,小镇做题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镇,意味着不高的出身;做题,代表着公平的路径。家,则是杰出代表。

在阶级流动的口子收得越来越紧的情况下,这一群体正代表着希望,底层的希望。

由底层托举上来的他们通过最正当的方式,取得了最广泛的认可,理应得到最公正的对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五线的小城市适合做些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