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收益线求得资源最佳配置点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二)形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公共物品、垄断、外部性和非对称信息等。

二、垄断的缺陷——低效率

前面我们曾从理论上说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种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西方国家也是自由竞争与垄断同时存在。一方面存在大量自由竞争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存在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垄断企业。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在降低经济效率。产业垄断使完全竞争市场转化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企业可利用其垄断力量将产品价格定在均衡价格之上,其产量远远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这样便不利于按帕累托最优原则配置经济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MR分别表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同时假定平均成本总是等于边际成本,即:AC=MC。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厂商的均衡点是(PMQM)。显然,垄断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

如图10-1所示,在点A,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价格超过了生产者的单位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C,在那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为QC,价格为PC。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PMPCBA,整个社会的福利却增加为PMPCBCA。这样,即使弥补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失以后,消费者剩余仍增加了三角形ABC部分。

因此,垄断厂商的市场均衡明显不符合社会帕累托标准。其后果是:过少的资源被配置在垄断市场,反过来,相对过多的资源被配置在其它非垄断市场。我们假定,一个社会有两个生产者——粮食生产者和布匹生产者,其中,粮食生产者拥有垄断势力。因此,粮食生产者选择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更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粮食生产的边际成本较低。同时,多出来的生产投入品将被配置到生产布匹上去,从而使得布匹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结果,边际转换率会下降,结果是生产出太少的粮食和太多的布匹,出现经济的无效率。

(一)外部性(Externality)的含义与分类

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即有益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即有害外部性)。

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例如接受教育是消费的外部经济,而提供教育就是生产的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地危害。外部不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例如: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就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就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最终都将造成资源配置失当,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状态。

1.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如下图所示:

1-2 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如果从社会中其他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私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就会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即帕雷托改进,例如教育。

2.外部不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如下图所示:

如果从私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其他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就会减少,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好处增加,即帕雷托改进,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

(一)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在前面所讨论的市场交易中的商品通常是指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一般而言,如果你没有付费,你就会很容易地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而且一旦某人已经消费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了,把这两个特性称为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由市场来配置这类私人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是有效率的。

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许多不具备以上特性的物品,市场无法有效率地调节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或者说不可能由私人有效地提供。在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性是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这种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排他的成本过于昂贵而无法排他。国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旦建立起国防体系,所有国民都会从中受益,不能因为某人没有对国防建设支付费用(如从不纳税),而将他排斥在国防力量保卫之外。疾病预防计划也是如此,只要计划得以实施,社区内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

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性是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商品是指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的商品。非竞争性意味着在给定生产水平下,增加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从消费中得到的福利。如路灯照明,多一个行路者,既不会增加安装路灯的成本,也不会减少他人在夜间行路时从路灯照明中得到的效用。只要有空位,电影院里多一位观众既不会增加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的成本,也毫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

物品的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特征,使得物品会由于四种可能的组合而形成四类物品。

1. 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一个苹果,首先它具有排他性,因为你购买而消费,就很容易排除了其他人的消费;同时,它也具有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个苹果,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苹果。在前面的分析中,实际隐含地假定物品是私人物品。

2.公共资源。 只具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例如公海捕捞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一部分人从海洋中捕到的鱼多了,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但这些鱼并不具有排他性,因为不可能对任何从海洋中捕到的鱼都收费。

3.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可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加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

通过市场机制供应公共物品还有一个问题。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公共物品一旦供应了,所有的人都能够而且必须享用同一数量,多一人享用该物品丝毫不影响其他人的享用,即多一人享用的边际成本为零。既然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得到一定的效用,而其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那么,从社会效率的角度看,应该让所有的人都免费享用公共物品,以任何方式阻拦一部分人享用公共物品都会造成效率损失。比如,高速公路已经建成,每辆车通过高速公路的边际维修费用假设为零。如果公路管理局每辆车收过路费10元,则那些从使用高速公路中得到的收益低于10元的车辆便不会进入这段高速公路。例如某人没有急事要办而绕道行驶,须多花半小时,且多花2元汽油费,与10元相比,此人绕道而行是理性的选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白白浪费了半小时人力和2元的汽油,因此是一种效率的损失。

这里,市场供应公共物品遇到了难题: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公共物品应该免费供应,但是如果消费者一分钱也不付,那又如何来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呢?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无能为力。于是政府决策取而代之。事实上,许多公共物品的供应都是由公共部门来决定的。国防由中央政府提供,其成本则通过税收筹集。街灯、地方治安由地方政府安排,其费用也是靠税收来支付。当然也有一些居民大楼的路灯、楼梯灯等由居民委员会或其他管理机构统一安装维护,费用由各家各户分摊。

市场在公共物品上的失灵为政府介入提供了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生产全部公共物品,更不等于政府可以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特别是准公共物品的市场。因为:其一,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利润动机,所以由政府来生产往往会造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其次,政府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这将导致政府经营的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压力;再次,根据有关研究,政府部门有追求各自预算最大化倾向,如果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在预算最大化激励下,有可能导致公共物品的过度供给。现实中可以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来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两难选择。例如,政府通过招标采购,由私人来生产以解决生产的效率问题。这意味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未必一定要由政府直接生产,也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有效的结果。一般来说对于准公共物品,政府通常安排给私人生产,采取的方式主要有:授权经营——通常将现有的公共设施委托给私人公司经营;政府通过优惠贷款、无偿赠款、减免税收、财政补助等,对从事某些经营的私人给予一定资助;在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上政府通过股权收购、国有企业经营权转让、公共参与基金等形式进行参股、政府与企业签定合同提供公共物品、允许个人和社会团体在一些公共领域自愿提供服务等等。

(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信息是完全的。例如,消费者知道所选购商品的所有性能和质量,雇主能够清楚地了解雇员的道德、心理和工作能力等。但是完全信息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大多数时候市场主体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对于不同的交易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是不同的,例如,一个经过训练的汽车修理工比一位经济学教授更容易知道一辆二手车的质量;一个企业的经理几乎无需花费任何成本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水平,而企业所有者即使花费巨大成本却难知其祥。这表明个人拥有的信息水平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你所知道的我不知道,或者相反,我所知道的你不知道,即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不相等或不平衡,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行结果,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进而使市场失灵。

在市场运行中,我们经常看到存在一些与通常规律不相一致的现象。如我们所了解的在市场经济中对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如果某种商品价格降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对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是,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地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时,对商品的供给量也相反地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出现了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意味着市场的失灵。

次品市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假如你最近刚刚买了一辆新轿车,但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你急需用钱,于是你决定把这辆车卖掉。结果你会发现,尽管你的车还非常新,但却不得不以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买卖双方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性。通常,卖者对旧车质量的信息多于买者。一辆轿车的质量高低往往是在购买者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车主很清楚自己的车的质量,也知道它们的缺陷,但买主却不具有这一信息。对于一辆质量很好的车,买者也可能怀疑其质量有问题,而对于一辆有某些问题的车而言,

卖者也可能为了把这种“次品”推销出去而不愿意告诉买者,从而质量高的和质量低的车出现在同一个市场上,可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买者只会按一个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高质量的旧车就不愿意出售,低质量的旧车充斥在市场上,导致买者进一步压低价格。最终实际成交的高质量车所占比重更少,直至低质量的车全部售完。这种低质量产品将高质量产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经济学中称之为“逆向选择”。

假定在旧车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车——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如果买方和卖方都清楚车的质量,就会形成不同的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两个市场,分别形成各自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了简便起见,假定买者对高质量和低质量车的需求曲线重合。可以得到下面图形。

SH表示高质量车的供给曲线,SL表示低质量车的供给曲线,如果买者能确切地知道这两类轿车的质量,则可以认为此时存在两个二手车的子市场,它们分别承担高质量和低质量轿车的交易。但是当信息不对称时,情况就不同了,假定车主对车的质量信息比买主知道的多,并假定买主是风险中性者,开始他预期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概率分布的可能性各占50%,从而愿意以平均价格购买旧车。结果,市场均衡价格低于高质量车应有的价格,但又高于低质量车的价格,于是,将有较少的高质量车和较多的低质量车成交。当消费者发现这一情况,就将改变预期,即预期轿车的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因而愿意接受的价格更低,使得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实际交易的高质量车所占比重更少。这一过程会持续下去,直到低质量车全部售完为止。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市场上完全没有高质量车。

尽管上述结果是在只有两种质量产品的条件下得到的,而高质量的产品被完全驱逐出市场的情形也是一种极端,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达到均衡时,消费者购买到的高质量轿车所占比重要比事先确切知道它们的质量时要少,次品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对市场有效运行产生影响。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出市场本身就意味着市场运行失效。

保险市场的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另一种情况下的逆向选择。在保险市场中,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保险购买者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但卖方即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例如,我们知道在保险市场中,年龄超过某一临界水平的人,通常难以买到医疗保险。这是因为他们患疾病尤其是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太高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保险价格来解决。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尽管保险公司可以坚持通过医疗检查来了解保险购买者的健康情况,但保险购买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仍然比保险公司更清楚的多。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风险低,通常购买保险的心情不如健康差的投保人那么迫切,也不愿意为保险支付较高的价格;而那些不健康的人,更有可能选择购买保险,也愿意接受较高的费用。这就产生一个重要结果:迫使保险公司提高保险价格,但是价格的提高减少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而在减少的保险需求中,主要的却是那些相对“好”的投保人对保险的需求,他们不愿意为保险支付过高的价格,在留下来的投保人中,主要的则是那些相对“坏”的投保人,由于他们具有的风险较大,宁愿为得到保险支付更高的价格。这样,随着保险价格的上升,投保人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健康差的投保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健康好的投保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由此保险公司对每一投保人的平均赔偿也将增加,这也表明保险公司的平均损失将随着保险价格的提高而提高,若保险公司为弥补损失而继续提高价格,会进一步将那些比较健康的人逐出市场,投保人结构会急剧恶化。由此又产生了在旧车市场所看到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出现的一个极端是,所有想购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这样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出售保险已无利可图,保险市场也就不会产生了。

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其含义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的存在源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某些雇员利用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在工作中偷懒或偷工减料,就是广泛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典型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会导致经济活动的低效率。例如,一个人在没有给自己的车购买保险之前,他会尽可能仔细地保管自己的车辆,一旦他购买了车辆的失窃险,他可能就会比投保前降低对车辆保管的谨慎性。而由于受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约束,保险公司不可能完全监控投保人的行为,所以保险公司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保险理赔金额。为了规避这一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只有提高保费,或者拒绝承保。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效率的损失。

公共物品的特性使人想到一般的公共决策如政策、法律、宪法等。这些公共决策一旦被制定,它们对所有受管辖的公民产生同样的效力,正如一条街上的居民享用同一盏路灯照明一样。对公共物品的研究自然引起了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的兴趣。公共选择可以看作在一系列可行的社会状态之间的选择,公共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投票表决。

投票方式是指社会成员用投票方式来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这种决策机制是非市场集体决策,即公众通过投票把各人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反映出来,并取得协调,然后政府官员根据投票结果进行决策,作为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选择加以贯彻执行。公共物品的生产只是公共选择的一个特例,当然也可以通过投票表决机制来解决。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学来分析、研究政府对公共物品的决策与选择。投票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显示社会偏好的过程。上边提到的建桥一例正是表明了这一点,想要建桥的人夸大桥梁的价值,他实际是投了赞成票,反对建桥的人竭力贬低桥梁的作用,他实际是投了反对票。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形成

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非市场选择即集体选择的科学。

公共选择理论也叫“新政治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为前提,运用现代阶级性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政治个体(选民与政治家)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治团体,特别是政府的行为及其特点。它讨论了对应于个体决策的集体决策的特点以及对应于经济市场的政治市场的特点,以及政府行为的动机、政府失灵的内容及原因等问题。

二、公共选择与效用可能性边界

可以用效用可能性边界衡量政府的公共选择行为对人们的效用产生影响。

(一)公共选择的效用可能性边界

(二)公共选择的三种可能的结果

1.使所有人的境况更糟。

借助投票方式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投票规则,依据非市场集体决策机制的特点,投票规则主要分为:

第一,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要在全体投票人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这里的“认可”意味着明确赞成或者至少不反对,或者说,在一致同意规则下,每一个参加投票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拥有否决权,如果有一个反对,则相关议案即被否决。显然,凡是按这个原则通过的方案,必定是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的,因为这一方案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免费乘车”的行为,而且充分保证了每一个参加者的利益,满足了全体投票人的偏好,所以按照这一原则通过的方案不会使任何人的福利受到损失。但是这样做的缺陷是决策成本太高,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达成协议。

第二,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须得到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才能实施,分为简单多数与比例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规定,赞成票超过总数的一半,方案就算通过。比例多数规则要求赞成票要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才算有效。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多数规则虽然协商成本较低,也容易达成协议,且能增进多数人的福利,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例如在收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条件下,多数规则也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总的看,多数规则往往使少数人的福利受损失。多数规则不一定满足全体成员的偏好,存在某些人偏好强加给另一些人的情况。多数规则下作出的决策是投赞成票的多数给投反对票的少数加上的一种负担。即使所有投票人都能从一项方案中获得利益,并为此方案的实施付出代价——纳税,但是,赞成者获得的利益超出付出的代价,净福利增加,而反对者获得的利益小于付出的代价,净福利减少。在多数规则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收买选票”的现象。

第三,加权规则。指按照重要性的不同,给参加者的意愿“加权”,即分配选举的票数。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对不同的参加者会有不同的重要性,相对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较多,相对不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较少。所谓加权原则,就是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

第四,否决规则。指每个参加对集体行动方案投票的成员首先提出自己认可的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这样,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的选择结果了。如果有多个方案留了下来,就再借助于其它投票规则进一步进行选择。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保留下来的行动方案将是帕累托最优的。

政府失灵又叫政府缺陷或政府失败(Government failure),主要有公共政策失灵、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和寻租等类型。

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基本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非但不能矫正市场失灵,反而加剧了市场失灵,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这一现象被称为公共政策失灵。

(二)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

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政府机构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消除外在效应、管制自然垄断、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稳定、促进公正分配等职能。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机构在履行上述职能时,通常并不能达到高效和最优,而是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政府机构工作绩效困难的。

3.没有激励降低成本。

(三)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现实中,政府部门总是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冲动,致使其组成人员不断增加,支出水平不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导致政府部门自我扩张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的扩张。二是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的扩张。三是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的扩张。四是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的扩张。五是财政幻觉导致的扩张。这里,所谓财政幻觉是指,假设选民用他们所支付的税款来测量政府的规模,这样,政府就可以采用让选民意识不到税收负担在增加的办法,来扩充政府支出。

寻租(Rent-seeking)是政府干预带来的副产品,是政府失灵的又一基本类型。所谓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寻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如通过对某类商品发放特别生产许可证或特别销售许可证而获得的寻租。二是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三是在政府合同中的寻租,如通过获得政府订货而获得的租金等。

产权是以财产为客体的人的各种权利的总和,是人们依法对财产实行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并享有财产收益的权利体系,反映了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准确掌握这一定义,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产权是一种人们所享有的权利。

第二, 产权的客体是经济物品或财产,因此,产权又叫财产权或财产权利。

第三, 产权必须是法律或社会强制规定并允许的人对经济物品的权利。

第四, 在法律和社会许可的条件下,产权所有者拥有他所拥有的物的一切权利,如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第五, 产权的本质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产权的排他性,指决定谁在一个特定的方式下使用一种稀缺资源的权利,即除了所有者外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坚持有使用资源的权利。

(二)产权的可分解性,指特定财产的各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

(三)产权的可交易性(可转让性),是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手和让渡。

(四)产权的明晰性,产权所有者是确定的且是唯一的。

(五)产权的稳定性,人们稳定地、持久地、可继承地拥有产权。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方案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财产权初始界定是清晰的,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交易,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会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科斯的这个方案后来被斯蒂格勒命名为“科斯定理”。

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是通过一系列案例来说明他的上述思想的,并没有给出定理式表述。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发表31年后,科斯本人才给出科斯定理一个说法。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的方案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交易费用为零;第二,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晰;第三,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其中第一点是假设条件,第二、三点是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和手段。而产权界定又是产权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产权的初始界定,就无法进行协商谈判,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

科斯定理是由三个定理组成的定理组:

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这说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权利的初始界定是不重要的。科斯第一定理的推论是:通过清楚完整地把产权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并允许把这些权利用于交易,政府能够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仍以上游造纸厂和下游渔场为例,假设造纸厂排放的污水给渔场造成的利润损失为6万元,但造纸厂若停产自身则将损失7万元利润,而对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在工厂安装一个过滤设备,需2万元;二是渔场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需5万元。只要产权界定清晰,无论产权初始界定如何,若交易成本为零,最终经双方协商谈判和交易,定会获得有效率的结果。设产权初始界定方式一:造纸厂有权排放污水,渔场只能拥有遭受污染的损害的产权,那么渔场为了减少所受损失,就会与造纸厂协商,花费2万元为造纸厂安装过滤设备,因为这笔费用既低于建立污水处理厂的费用,也大大低于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利润损失。设产权初始界定方式二:造纸厂无权排放污水,渔场有权享用清洁的水资源进行生产,如果造纸厂排放了污水,将受到10万元以上的重罚,此时造纸厂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一定花费2万元自己安装一个过滤设备,绝不会花费5万元去为渔场建污水处理厂,更不会停产而减少7万元利润。可见,只要满足科斯定理中提出的条件,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率的办法,达到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不同安排将影响到社会福利,因此,提供较大社会福利的权利初始安排就较优。进一步思考上面的例子。假定法律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如果考虑到居民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选择的交易成本,假定每户付出此成本为30元,那么结果只能是每个居民将花费75元购买净水器。可见,从社会成本的角度考虑,赋予居民使用清洁水的权利,是更有效率的。

科斯第三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由政府选择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就可能使福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能优于其他初始权利安排下通过交易实现的福利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的纠正性交易将没有必要,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就能得到节约。这说明,通过政府较为准确地界定初始权利,将优于私人之间通过交易来纠正权利的初始配置。

因此,如果说科斯第一定理说的是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导致资源的有效率配置的话,那么。科斯第二定理则是说,不同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是决定经济效率的内生变量。在造纸厂对渔场造成的外在损害的例子里,污染权界定给造纸厂还是界定给渔场,这样界定是否合法、恰当,界区是否清晰,会有不同的效率结果。

}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B)

(A) 资源配置(微观) (B) 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 (D) 单个商品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B)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B)

(传递信息、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A) 激励功能(B) 权威功能 (C) 收入再分配功能 (D) 信息传递功能

4、政府税收政策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直接关系到( C)

5、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现有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任意两种商品的最大组合的曲线是(D)

(A) 需求曲线(B) 等产量线 (C) 无差异曲线 (D) 生产可能性曲线

6、实证经济学主要回答国民经济(B)

(A) 应该如何运行(B) 实际如何运行(C) 应该是什么 (D) 应该怎样

7、分析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方法称作(B)

(A) 边际分析法(B) 均衡分析法(C) 静态分析法 (D) 动态分析法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20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收益曲线怎么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