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为什么会上瘾呢?

摘要:为什么孩子对玩游戏那么上瘾?网络游戏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惊险过程会刺激大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和兴奋的感觉。

  与“游戏上瘾”这四个字相关的悲剧,近年来并不少见……

  2018年5月3日,重庆一名19岁男孩因过度沉迷网游,竟相信自己死后能满血复活,甚至可以到另一个世界做人,选择切腹自杀……而他在自杀时,给母亲发了条短信:别救我!所幸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2017年6月8日,新疆一名17岁女孩因沉迷游戏,被母亲收缴手机后,竟欲跳楼。后在民警的劝说下,情绪稳定了下来。

  2017年2月5日,河北一11岁男孩,由于沉迷手机游戏被打骂,竟举刀追妈妈。

  看到这里,一定有无数人想问这个问题,为了玩个游戏,至于吗?

  其实,很多时候,游戏上瘾是生理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愉悦回路的行程,让我们上瘾

  网络游戏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惊险过程会刺激大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和兴奋的感觉。

  而人们大多会追求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愉悦感,就像我们都喜欢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一样,哪怕有的人看上去很安逸,但其实,他也会有对于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的需求。

  人们对赌球这件事感觉良好,并能从中获得快感。听上去,网络游戏能够适当地转移我们的焦虑,缓解压力,但怕的是想“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的反应刺激,使我们的感受性逐渐降低,大脑的愉悦回路变得迟钝麻木,不断寻求强度更大的刺激感。

  比如,我在这局游戏中取得了胜利,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想要追求更大的胜利,更强烈的刺激,继续玩下去。

  本是想通过游戏获得重复的愉悦感,但最终事与愿违,由于反复的动作不断降低原本的快感。

  这本质是我们大脑中的愉悦回路在作祟。

  大卫林登在《愉悦回路》一书中讲述了上瘾发生机制,即人为什么会上瘾?

  在分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人的感官,也并非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在我们大脑的内侧——前脑的愉悦回路。

  不确定性的行为能够激活大脑内侧前脑束的愉悦回路,导致这个目标区域释放出多巴胺,而多巴胺的分泌就会让你感到很快乐。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受到这种愉悦回路的驱使,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拼命的追求快乐,以及控制快乐。一旦你获取了这种快乐,你就会想长久的保持下去,这就是上瘾。

  二、游戏上瘾,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

  孩子网瘾的产生,除了生理机制,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研究表明,长期缺失父爱的孩子,内心容易没有安全感,平时负面情绪会表现得比较明显,自我控制能力会相对较弱,面对网络诱惑更容易难以自拔。

  尤其是男孩,心理上天生比较认同父亲,如果缺少父爱,更容易出现问题。

  在对网瘾少年家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量存在着父亲陪伴缺失的情况。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很容易精力不济,孩子只能在家里玩。孩子到青春期,出现叛逆情绪,缺少了爸爸的权威、榜样、规则,仅靠妈妈一人之力,很难弥补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另外,如果家长对孩子采用控制型教育方式,孩子也更容易网络成瘾。

  所谓控制型,就是家长对孩子以说“不”为主,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不准出去玩、不准打网游,一味强调学习,殊不知这会压缩孩子的心理成长空间,与人交往的能力、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他们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缺失、自控力薄弱,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也更容易失控。

  当孩子出现了网瘾问题,也可先从家庭环境的角度追溯原因,家庭问题的改善,是孩子戒除网瘾的前提。

  三、防止孩子沉迷游戏,我们可以做什么?

  (1)规定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时,就更有动力去坚持并执行自己的决定。所以,家长可以尝试,由孩子自行决定一小段时间,作为游戏时间。

  家长监督孩子严格遵守时间约定,对于孩子到时间主动结束游戏的行为给予肯定,如有超时,便可暂时取消。这种规定实施时间长了,也有助于孩子学会自控。

  同时,在孩子玩游戏玩到兴头上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强行打断,或者和孩子发生激烈冲突。因为那时候孩子处于感性状态,容易冲动走极端。之前有多起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后跳楼轻生的悲剧也是因此酿成的。因此家长最好是在游戏结束后,再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进行沟通。

  (2)提前安排好孩子感兴趣的活动,陪伴孩子体验更多现实世界的美好。

  建议假期里家长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作业,这只会让孩子更想逃到游戏的世界里释放学业压力。所以在暑假时,提前给孩子安排好孩子感兴趣的室外活动很重要。比如看场电影或者打场篮球、去野外爬山,或者一起旅行。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开发、去探索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游戏再好玩,也比不过多去体验人生的美好。

  (3)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和天赋,并从自己的优势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现实中觉得自己一塌糊涂,谁都会批评他,认为他什么也做不好,但网络游戏却给了他非常棒的感受,甚至让他体验到了无所不能的全能感,那么沉迷网络就会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为此,父母需要观察、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少批评指责孩子的短处。在父母这里获得了足够的自信心和优越感,孩子就不必去网络和网络游戏中去找寻了。

  一位资深游戏策划人说,“为了让玩家沉迷,游戏设计师做的功课比各位父母要深入得多,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

  这场与虚拟世界的“战役”,愿各位父母能用你们的爱和陪伴严防死守。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

导语:九月份是开学季,学生们也都陆陆续续开学了。然而,学生对于开学的到来,并不开心,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待在学校里也是浑水摸鱼,根本不会专心学习。但是一旦放学后,回家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才觉得终于解放了,打开游戏玩了两分钟就陷进去了。

因此,很多家长非常烦恼,如果孩子学习能和玩游戏一样上瘾,那就好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学习却不会呢?


为啥玩游戏会上瘾,学习十几年都没瘾?一组漫画揭开其中「奥妙」
















结语:游戏虽然好玩,但是会容易耽误学习、耽误前途,所以,游戏还是少玩为好,适当放松下没问题,但别上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说起玩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仅是因为游戏的娱乐性比较的强,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个时期它被视为洪水猛兽。

特别是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游戏成瘾甚至一度成为了社会问题,因此辍学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大家都知道游戏是有成瘾性的,但是很多人在玩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的,尤其是玩得兴起的时候,会处在一种亢奋状态。

有些人可以一晚上不睡觉,身体已经是疲惫得不行了,但是自己确是感觉不到。

一、真正让人进步的东西,是会让人很难受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一但要做什么正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度秒如年,看一会儿书就已经困了。

背一会儿单词自己就看不进去书了,可是自己要是玩起手机,或者是打起游戏,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

明知道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好处,但还是忍不住去玩手机,去做那些让自己很开心但是没有什么用的事情。

人的天性当中都有一种堕落的本能,真正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且让自己不断地往上走的人实际上是很少的。

因为这个过程会异常的痛苦,像是高考或者是考研,整个过程都是十分的痛苦,一度把人摧残得不成样子。

一但考完了之后,到了大学之中就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了,没有了外界的监管和督促自己就放松了要求。

实际上生活当中不求上进的人是大多数,绝大部分人都想着要混日子,真正能够做到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是少数。

不断地提升自己就意味着要与自身基因当中的固有缺陷做斗争,这个过程漫长而又痛苦,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想象一下自己已经累了一天了,谁不想痛痛快快地玩玩手机和游戏,有哪个人会愿意主动地花时间提升自己。

这种自身的堕落趋势,是导致大多数人不愿意自我提升的重要原因,没有人愿意持久地沉浸在痛苦当中。

游戏为什么会上瘾呢?这里面的游戏策划设计了很多的环节,能够让人不断地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即时反馈机制。

大家为什么会做一件事情想要放弃呢?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进度是没有进度条的,大家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什么时候做成。

很有可能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有回报,比方说背单词就是这样。

前几千个单词背了好像啥用也没有,一但自己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以前就是唯物辩证法中说的量变产生质变,不过这个过程实在是太难熬了,绝大多数人在没有成功之前就已经放弃了。

但是在游戏当中是不一样的,只要你做一件事情,都是有正向反馈的。

打了副本会有奖励,不断地积累经验会让自己变得更厉害,然后不断地升级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最重要的是游戏当中只要是你愿意花钱,就能够享受这种前呼后拥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是现实生活当中无法比拟的。

毕竟现实当中有太多的烦心事,而在游戏当中能够完全地忘记这些事情,这种体验怎么能够不让人上瘾呢?

但凡是娱乐都是会让人上瘾的,看直播、打游戏、看漫画、看小说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都会设计一个能够让人上瘾的东西,让大家短时间之内欲罢不能。

包括郭老师的相声也是一样,里面的段子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每隔几分钟就甩出一个包袱,不断地刺激感官神经。

也正是因为娱乐行业涉及的范围比较的广,才能拥有这种高额的收益,因为没有人会不喜欢娱乐。

你说你不喜欢学习和工作,但是哪里有人会说自己不喜欢玩呢?

其实娱乐在生活当中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大家不能成天地忙于工作当中。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和分寸,一旦过度的沉迷,就会严重的影响生活和学习。

尤其是对于一些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很容易沉迷游戏,因为孩子是没有自制力和辨别能力的。

因为打游戏而辍学的比比皆是,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自制力的问题,有些学生不但是学习学得好,游戏打得也是不错。

自己可能学习比不过人家,就连打游戏都不如人家,想想真的是挺可笑的。

现在的游戏公司都是想方设法的让人上瘾,从而引诱着大家充值消费,有些手段根本就是和赌博无异。

比方说一些游戏盛行的一种抽卡式的玩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赌博,一旦自己上了瘾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地就会花掉好多的钱。

还有什么盲盒也是一样的,能够赚钱的都是利用了人性当中的弱点,贪婪就是首当其冲的。

这些公司的套路即便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可是未来依旧会有人沉迷其中的,生活实在是太痛苦了,有谁不想快快乐乐的生活呢?

既然现实当中无法找寻,那就只能够从游戏当中寻找了,打游戏不一定是为了娱乐,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逃避现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上瘾是种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